前方高能!中國三大挖礦廠台積電助力掘金 法說會成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DIGITIMES張語芯

台積電法說會將於18日召開,其中來自高效能運算工藝製程的表現最受外界矚目。

台積電仰賴其CMOS先進位程工藝領跑在前,可望囊括世界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礦機廠家青睞,而這三家業者都分別位於國內,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

挖礦晶片強運算 推升先進位程需求

比特幣挖礦的耗電量如此之高,原因是生產每一枚新比特幣都需要藉助大功率計算機執行加密過程,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

挖礦計算用於在數字總分類帳區塊鏈中核實比特幣交易,確保安全;但條件就是能源消耗量非常大。

根據一份摩根史坦利外資報告估算,生產一枚比特幣的成本為3000至7000美元,包含能源和硬體成本。

上周四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約為13500美元,已經從上個月接近20000美元的最高點大幅下滑。

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儘管如此,按照當下的比特幣價格,比特幣挖礦的收益依舊非常可觀,如果加密貨幣持續升值,我們預計全球挖礦耗電量還會增長。

而這也刺激了挖礦機晶片的增長,與晶片代工採用先進工藝製造的需求。

外資研究報告指出,比特幣挖礦特殊應用晶片(ASIC)占台積電營收比重,預估將從2017年第4季約5%倍增到今年第1季約10%,推估台積電儘管第1季淡季,但整體優於市場預期。

另外一外資瑞穗在報告中亦指出,台積電2017第3季營收有3至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來自虛擬貨幣及AI智能產品,第4季該領域成長速度似乎更快。

麥格里證券則預估,台積電生產挖比特幣所用的ASIC挖礦機的客制化晶片。

比特大陸已是台積電十大客戶之一;預測2018年,加密貨幣將貢獻台積電5%的營收。

由於挖礦的成本超過50%來自於電費,因此功耗水平完全決定了挖礦的利潤,因此礦機對於使用最先進位程都非常積極。

特別是負責「生產/挖掘」比特幣的ASIC礦機採用14/16nm的先進位程和更強的構架。

三大挖礦廠家均來自中國

由於中國中西部具備廉價電力與區位優勢,目前中國「挖礦」產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約占總產量的80%。

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均在中國,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

比特大陸(Bitmai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採礦設備生產商。

據聯合創始人吳忌寒介紹,比特大陸已經擁有比特幣礦機70%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年銷售數十萬台螞蟻礦機(AntMiner),而礦機正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7年比特大陸晶片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143億人民幣,僅次於華為海思,成為中國第二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這個數據支撐就是來自台積電,據悉2017年,比特大陸下單給台積電的金額超過了1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海思的麒麟970晶片。

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採用的是台積電16納米的工藝;預計2018年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礦機將使用台積電最先進的10納米工藝,具成本優勢的12納米製程,也預計本月開始出貨。

可以說,台積電最先進位程除了給最需要計算能力和功耗的蘋果、高通手機處理器,以及英偉達GPU之外,就是給挖礦機廠家了。

2017年台積電總收入在300億美金,其中16納米占到接近80億美金,可見礦機市場需求的15億美金規模對整體而言不算小數,而市場依然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以比特大陸2018年1月產量約15萬台左右,有機會為台積電營運帶來長遠效益。

比特大陸前幾代晶片,原先主要靠台積電的轉投資創意電子協助設計,但大幅擴充技術團隊之後,最新一代產品已逐漸有自己設計能力。

為了轉移風險,據說比特大陸近來從台灣挖了一個技術團隊,大概有幾十個工程師,打算進軍AI晶片其他產品。

至於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其代表礦機是阿瓦隆AvalonMiner741,採用16納米工藝製程。

據悉,截至 2017 年4月末,嘉楠耘智累計售出阿瓦隆系列礦機約16萬台,占據了全球比特幣算力市場份額約22%。

2017年估計已貢獻給台積電5億營收。

比特幣的大熱程度讓嘉楠耘智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

2016年,嘉楠耘智營收3.16億元,實現凈利潤5806.61萬元;2017年1-4月營收2.55億,實現凈利潤3269.37萬元。

排名第三的億邦通信翼比特E9礦機主流則是大算力比特幣挖礦機。

其前代產品E9早在2016年12月發布,首發並內置了96顆自研的比特幣挖礦晶片WD1227採用14納米工藝製程。

比特幣挖礦產業亦面臨風險

儘管比特幣大火不過也有面臨被釜底抽薪的風險。

雖然隨後比特幣受到德國、日本等多國的認可,但在中國,比特幣的身份仍舊尷尬。

早在2013 年,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表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

2017年8月開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迎來監管風暴。

8月30日,國內ICO平台ICOINFO宣布主動暫停一切ICO業務,待相關部門監管政策出台後,按照政策規範開展業務。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緊急叫停ICO交易,隨後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等三大交易所先後關停。

證券時報日前也發文,國內比特幣礦場不會遭遇「一刀切」,但將會面臨整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