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面對中國晶片的崛起,你還能阻攔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您對科技、財經、製造業、企業轉型等資訊感興趣,歡迎關注兮易強企閱聞

來源:賽迪智庫

2017年9月14日,川普叫停了中國背景私募股權基金谷橋基金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萊迪思半導體的交易,下達指令要求買賣雙方在未來30天內,完成所有必要的步驟,以完全、永久性地放棄收購提案。

這種做法在美國商貿歷史中並不常見,在過去27年里美國總統只有三次否決了類似交易。


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近幾年全球集成電路行業投資事件頻繁發生,每一起投資事件都在持續衝擊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現有競爭格局。

據賽迪顧問統計,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集成電路行業併購額已經連續兩年超過1300億美元。

2015-2016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重點投資併購案例

中美集成電路行業重點投資併購失敗案例

然而,回顧中國集成電路企業對美投資的相關案例,特別是中國集成電路企業對於美國企業的併購整合事件,基本上可以用慘烈兩字來形容。

此次併購失敗事件已經是近幾年中美企業雙方已達成投資意向,但最終被美國政府拒之門外的眾多失敗案例之一。

近幾年在美國政府的干涉下,相關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資本對美國集成電路企業的投資併購事件幾乎是全軍覆沒。

昔日霸主,為何懼怕後起之秀?

從全球集成電路發展的歷史來看,集成電路的發源地在美國,美國憑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以及先進的科研能力,長期處於全球集成電路行業的領導地位,並在上個世紀末再次達到頂峰。

目前擁有Intel、Qualcomm、TI(德州儀器)、Micron、Applied Materials(應用材料)、Cadence(鏗騰電子)、Synopsys(新思科技)等全球領先的IC設計、製造、設備企業以及EDA設計企業。

美國為何還在為中國這個集成電路行業內的「後起之秀」而擔驚受怕,甚至不懼違背本國企業意願、損害本國企業利益,多次阻礙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資本與美國甚至別國之間的合作進程?以下三條原因為你揭曉答案。

韓國、歐洲、日本逐步崛起,美國風光不在

雖然美國集成電路長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隨著進入到移動時代後,產業的形態發生很大的改變,眾多IDM廠開始擁抱代工,而Intel等美國集成電路企業卻顯得有些遲緩,增長遠不如從前。

所以美國已經將集成電路作為「夕陽產業」來發展,產業的絕對優勢正在慢慢減退。

特別是在其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美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競爭壓力越發突顯。

如韓國Samsung(三星)、SK Hynix(SK海力士)在存儲器晶片領域的市場份額占比已經超過了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二;TSMC(台積電)、UMC(聯華電子)等企業也確保了台灣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領先地位;歐洲ASML(阿斯麥)等企業在集成電路關鍵設備領域也是稱霸全球;日本憑藉著信越化學、凸版印刷等企業在集成電路材料領域遙遙領先。

日集成電路老大一枝獨秀、獨領風騷的風光時代早已不復存在。

中國超常規套路,彎道超車引發美國擔憂

縱觀全球各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史,美國、韓國、日本等集成電路已開發國家,產業的發展無一不是在國家的鼎力扶持下所實現的。

特別是韓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其產業的崛起以及順利度過寒冬期,基本上都是依託於韓國政府在高技術產業方面所實施的扶持政策、產業調控措施以及全力的財政支持。

中國近幾年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政策的制定還是資金的引導,都借鑑了美國、韓國、日本等國的常規策略。

此外,有所區別的是,在資本運作方面,中國集成電路企業採取的方式更為靈活,更符合新時代科技產業發展的特徵。

特別是在投資併購方面,中國企業不斷通過國際合作、企業整合、團隊引進等方式,共同帶動了集成電路產業的崛起。

其中,美國作為集成電路產業大國,其相關領先企業必然是中國企業未來投資合作的重點標的,也就是因為這些投資行為,觸動了美國集成電路行業甚至美國政府的神經,擔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崛起,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美國集成電路產業要素的流失,使得美國集成電路產業重振的道路更加艱難。

費盡心機阻撓中國晶片自給

2016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延續了之前的高速發展態勢,市場規模達到了11985.9億元,同比增長8.7%,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增速上,均繼續領跑全球。

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從供給總量上看,目前國內集成電路市場自給率尚不足20%,中國市場所需的集成電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

其中,美國是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主要供給國,2016年向中國供給的晶片產品規模高達四千多億元。

此外,部分美國集成電路企業的快速發展也是建立在中國的龐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

例如,美國的射頻晶片及解決方案企業Skyworks(思佳訊)從2012年起,在中國地區每年的銷售額超過其全球年銷售額的50%,2016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占比更是達到70%。

如此大份的「奶酪」,在之前的幾十年里,為美國集成電路產業甚至美國經濟的發展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而如今,中國要全力發展自己的集成電路產業,並要徹底擺脫晶片進口的尷尬局面,以「自主可控」作為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看似只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身發展的道路,卻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美國集成電路產業振興的難度。

中國晶片崛起路在何方?

中國的集成電路人也都清楚,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永遠都不是買回來的,持續的國際合作只是實現產業差距縮小、瓶頸突破、自主可控的一級重要台階。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持續提升,即使美國採取何種形式來阻礙中國的對外合作進程、即使美國採用何種手段來干涉中國的產業跨越提升、甚至即使美國這道鴻溝在短期內難以逾越,但只要中國認清產業發展形勢、精準把握市場規律、發揮本國特色優勢,那麼擺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面前的發展道路仍將是恆河沙數,數不勝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莞你給我站住!做IC請叫上台灣企業

一提到珠三角地區的電子產業,大家可能最先想到深圳,而其實在電子信息製造領域,東莞的地位一點不弱於深圳。曾經有一句話,「東莞堵車,世界的電腦就要缺貨漲價。」說的就是桌上型電腦盛行年代的東莞。智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