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談生態:打破後花園,共建百花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5—7日,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舉行,華為與全球領先企業,展示了一系列的最新數字化轉型成果。

大會給人直觀感覺——華為的客戶規模又擴大了不少!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3家選擇華為為其數字化轉型,今年,這一數字擴大到197家(前100強中有45家)。

為什麼這麼多世界巨頭選擇華為?背後又存在什麼邏輯?

華為全聯接大會是面向全球的ICT盛宴,此次的主題為「雲領未來」。

華為認為,對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走過「要不要」的階段,現在重要的是「如何做」。

自古華山一條路,只有主動變革,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正如華為輪值CEO郭平在大會上所說,「雞蛋從裡面打破就是生命,從外面打破恐怕就成了煎蛋。

數字化轉型的行業先鋒,他們站在了一個關鍵節點,需要選擇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需要選擇一個強大的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平台,去聯接萬物,化繁為簡,快速創新,進而實現商業成功。

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

9月7日,全聯接大會進入第三天,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發表《成就夢想,開創無限可能》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行業數字化的思考,著重探討了華為生態的不同之處。

他將這個「最好的時代」——智能時代,與5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聯繫在一起!500年浩瀚的歷史,正是「通過聯接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在他看來認為,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風起雲湧,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接,正極大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用實力說話

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提出了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的三點思考:其一,數字化轉型是「鐵三角」工程,且是「一把手」工程。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用數字化技術對業務、流程及組織的重構,客戶一方的參與、尤其是一把手的參與非常關鍵;其二,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化的技術,ICT廠商必不可缺;其三,行業應用開發商非常主要。

這裡,著重談談數字化轉型的技術。

從全球來看,具備ICT能力的企業不多,華為是其中一個。

華為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成就,源於壓強式投入(過去10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3100億元)。

華為聚ICT基礎設施,用充足的彈藥,持續對準同一個城牆口衝鋒,讓華為的ICT基礎架構,有廣度、有深度。

華為過去10年研發投入

華為獲得大量世界500強企業認可,絕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肌肉展示的背後,是華為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實力體現。

從產品來看,華為已處於全面領先。

IDC的數據顯示,去年,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份額在中國排名第一,在全球主流廠商中,收入增長率第一;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存儲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發貨套數、發貨容量均位居第一……

企業經營,如同習武一般,得從基本功練起。

經過30年厚積薄發的華為,如今正在加速度奔跑。

今年,華為發布了新一代全快閃記憶體陣列OceanStor Dorado V3、新一代伺服器FusionServer V5等業界領先產品。

此次大會上,華為發布了混合雲解決方案FusionBridge、公有雲解決方案FusionCloud Stack、智能雲硬體平台Atlas以及新一代SD-WAN解決方案……這些領先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密集誕生,正是華為厚積薄發的實力展現。

華為建立起了全面的技術優勢,從底層的元器件,到所有的IT設備,再到軟體等,華為的優勢都較為明顯。

在雲計算及相關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華為打造了包括雲計算、伺服器、存儲、數據中心等在內的領先IT基礎設施,這些核心能力的構建,非一日之功。

在幫助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方面,華為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SDN等新ICT技術,為金融機構打造強大的IT支撐能力,打破企業低效的天花板。

閻力大指出,「今天,真正具備雲管端全棧式ICT能力的公司少之又少,華為是其中一家。

」華為與霍尼韋爾合作,打造了智能樓宇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邊緣計算物聯網平台,結合霍尼韋爾智能樓宇管理系統,充分結合了ICT平台能力和行業經驗,實現了複雜多樣的樓宇設備之間的聯接和互通。

新的解決方案上線後,霍尼韋爾降低了60%的樓宇運營成本,降低了50%能耗。

「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充分融合,是行業數字化重構的基礎,華為正通過雲管端協同的新ICT基礎架構,來幫助各行各業轉型和找到新增長點。

」在華為企業業務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總裁袁千看來,經過過去多年的積累,華為已成為企業ICT市場的領導者之一。

「華為與客戶、合作夥伴聯合研發創新、差異化、領先的解決方案,打造開放、彈性、安全、靈活的平台,助力領先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全聯接大會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華為,作為他們數字化重構的對象,除了華為深厚的技術優勢,亦與華為強大的落地能力不無關係。

華為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業務,能為客戶、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及時的服務。

羅馬非一日建成,華為服務企業的能力,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據了解,很多海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初選擇的並非華為,但最終與華為走到了一起——華為的技術及服務能力打動了他們。

華為不僅是技術驅動型公司,也是商業驅動型公司。

華為的創新,是「業務驅動的創新」,最終目的是要幫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閻力大說,「華為的客戶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業務創新找華為,因為華為是最踏實的、可以落地的。

數字化新風暴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數據指出,在全球200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67%的CEO,將數字化確定為公司戰略的核心。

但,數字化轉型就像硬幣的正反兩面,轉得好,就能實現商業成功;徘徊不前,則會陷入被動。

積極擁抱數字化,成為企業的必選答案。

廣東農信是全國最大的農信金融機構,隨著業務的發展,原有的IT系統,無法支持新業務的快速上線,導致公司一再錯失市場先機。

華為聯合合作夥伴,從廣東農信業務痛點出發,為其打造了敏捷的中間業務雲,將業務開發、調試、部署、上線時間,從原來的3-6個月縮短為1-2周。

杜拜機場是全球最大的機場之一,隨著業務的增長,過去的IT架構顯得不適應。

為此,杜拜機場選擇華為助其數字化轉型,打造的認證預製模塊化數據中心,具有彈性、快速部署、可靠、節能、易維護和低成本等特點,該數據中心正式上線後,杜拜機場的運營效率大大提高。

華為全聯接大會

不過,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一波企業數字化轉型,基本上由大企業引領潮流。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者,大企業走在了時代的最強烈,它們成為改革的排頭兵和急先鋒。

這並不難理解,大企業有技術基礎,有人才優勢,也有經濟實力,更有轉型意願,其探索出來的經驗,有望複製分享給中小型企業,引領更多企業數字化轉型。

這次大會傳遞出一個聲音,數字化轉型不再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會像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上演。

「未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首先必須是一家高科技企業。

」袁千指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逐步進入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系統,成為生產系統的一部分,如果不能順應這一趨勢,企業將很難有發展前景。

可以預見的是,在巨頭企業的帶領和示範作用下,下一波的數字化轉型,有可能由中小企業來引爆。

今天,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是無法繞過的。

數字化與智能化,將催生新一輪產業革命。

正如世界著名管理諮詢大師、暢銷書作家拉姆·查蘭所說,「如果你敢為天下先,就可能顛覆這個行業。

生態不是獨角戲

平台,無生態不繁榮,這是共識。

近年,很多企業都在談生態,但做得風生水起的屈指可數。

究其原因,是他們的開放與分享精神不夠,行動滯後。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合作夥伴選擇與依附華為?華為的生態又有什麼不同?

華為生態的三大特徵

在閻力大看來,華為的生態呈現三大特徵:做客戶信任的夥伴,做平台的平台,做生態的土壤。

事實上,華為企業業務誕生那天起,就提出聚焦策略,恪守業務邊界。

此次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郭平也提到,與網際網路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華為不靠用戶數據變現,而是靠技術與服務。

利益分配是生態構建過程中,繞不過的一個詞。

去年的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提出「打造哥斯大黎加式的生態」,在生態圈中,華為只取1%。

華為充分考慮到合作夥伴的利益,主張與產業界共同做大蛋糕(比做大份額更重要)。

在生態中,合作夥伴的產品,可以與華為一起,走向全球市場。

更為的關鍵的是,當數字化浪潮滾滾而來,華為以具體行動,加大對生態的投資,打造枝葉繁茂的平台。

沒有平台,如無本之木,而生態繁榮,則形成正向轉化,物種繁茂!「生態離不開強大的平台,平台因生態而豐富多彩!」閻力大辯證地看待生態與平台之關係。

為了與客戶及合作夥伴有更深的了解,華為採取了就近接入方式,在全球布局了OpenLab,共同孵化解決方案。

未來3年,華為還將投入2億美元,將OpenLab的數量將從目前的13個擴容到20個。

用閻力大的話說,「客戶、夥伴在哪裡,創新就在哪裡。

閻力大認為生態不是獨角戲

在華為的積極推動下,迄今,企業業務的渠道合作夥伴超過12000家,解決方案夥伴超過400家,服務合作夥伴超過2400家。

閻力大還透露,華為將向合作夥伴最大限度地開放技術平台、營銷平台、培訓和服務平台,降低應用開發成本。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生態建設,不是一家唱獨角戲,而是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營造各自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共享的百花園。

」閻力大說,「華為致力於做客戶最信任的夥伴、做平台的平台、做生態土壤的發展觀,贏得了越來越多夥伴的認同。

」文/徐上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