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國之華為生態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華為目前已經成為了我國科技企業的象徵,它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我們在通信網絡、IT、智能終端和雲服務等領域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安全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生態夥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釋放個人潛能,豐富家庭生活,激發組織創新。

華為堅持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厚積薄發,推動世界進步。

華為成立於1987年,是一家由員工持有全部股份的民營企業,目前有18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加拿大孟晚舟事件的發生,讓國人真正的看到了華為的強大,華為也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超哥一直是都是愛國的憤青,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一直用的華為手機,之前很多朋友說蘋果手機系統穩定,反應速度快等等,都推薦我買蘋果手機,但是我這個人很固執,認準的事情不會輕易的改變,支持國產手機,支持中國製造,這是不是有點給華為做廣告了,就算是吧,反正華為確實很強大!

大家都知道華為很強大,但是始終很少去關注華為生態鏈的企業,這些企業依附不斷增長和強大的華為,自身也在迅速成長成一家優質的製造業企業或科技性企業。

那麼我們接下來看看華為的報表2019年3月29日,華為公布了2018年的年報,華為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下面直接看數據:






具體來看,華為的主要業務包括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以及企業業務,這三者構成了華為營收的三駕馬車。

可以說,華為作為中國製造業的龍頭企業,在通信產業是覆蓋全產業鏈的企業,而且對國外的技術依賴極少。

即便放眼全世界,似乎都沒有一家像這樣優秀的企業。

譬如美國,基站等設備有思科,晶片有高通,手機終端有蘋果。

雖然這些企業很牛,但都是分支,但華為則是一個通吃的企業。

華為孕育未來5到10年最大投資機遇。

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ICT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大的一個投資主題,孕育了以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歐菲科技為代表的一批百億市值明星公司。

過去,受制於華為公司自身的業務結構及對供應鏈的定位等因素,從2008年到2018年,雖然華為整體營收實現了從183億美金到1052億美金475%的增長,消費者業務更是從無到有在2018年突破了500億美金大關,產業鏈公司受益卻相對有限。

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從總量上看,相對樂觀情況下,我們預計華為公司總體營收將在2025年前達到3000億美元水平,2倍的總量增長將給供應鏈公司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從結構上看,相對封閉的、華為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傳統運營商業務占比將下滑至20%左右,而更多依賴合作夥伴價值共創的智能終端、雲計算、安防、車聯網等業務占比將持續提升;同時,華為公司對生態和合作夥伴的態度也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打造多方共贏生態圈,通過做大蛋糕實現開放環境下的自身增長正在成為公司的現實選擇。

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下,華為公司將從過去的跟隨者轉型成為新科技周期的引領者,通過創新驅動與供應鏈公司形成上升螺旋共同演化成長。

接下來超哥帶大家從六個維度來分析華為產業鏈的相關公司

1. 通信業務:

預計華為公司運營商業務總體營收會保持平穩,維持在500億美元水平。

通信設備端核心元器件由於研發投入大、技術壁壘高,國產替代過程會相對緩慢。

我們相對看好光通信領域高速光模塊/光電晶片,高速/高頻連接器、基站射頻/濾波器/PCB等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機會。

移動通信產業的疊代升級推動了戰略格局的轉換,中國在全球產業競爭格 局中的話語權和主導力不斷加強。

目前全球通信主設備市場從原先的十多 家群雄逐鹿,演變到目前華為、愛立信、新諾基亞、中興四足鼎立的競爭 格局。

展望5G時代,我們認為華為有望持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運 營商業務總體營收會保持平穩,維持在 500 億美元水平。

與消費電子供應 鏈相比,通信設備端由於研發投入大、技術壁壘高,國產替代過程會相對 緩慢。

我們相對看好光通信領域高速光模塊/光電晶片,高速/高頻連接器、 基站射頻/濾波器/PCB等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機會。


通信設備供應鏈投資機遇:看好光通信和基站側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機會 ,華為光網絡設備市場份額已是全球第一。

在上游的電信及 光模塊領域,低端的 10G及 10G以下速率產品,由於毛利率較低,海外廠 家基本退出了這一市場,國內供應商如光迅、海信、中際旭創、新易盛等 主導了全球供應。

但在 100G 及以上電信級市場,國內份額占比還很低, 存在較大替代升級空間。

相關收益公司:

光模塊/晶片:光迅科技、中際旭創;

覆銅板/PCB: 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生益科技、華正新材;

基站濾波器:東山精密; 基站天線:飛榮達、信維通信、碩貝德。

2.半導體業務:關注晶圓製造和封測國產化的機會

2004 年,華為依託於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大舉進軍晶片業。

海思半導 體作為華為的子公司,相當於華為的一級部門,主要的目標客戶就是華為, 為華為提供所需的晶片。

海思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一大 IC 晶片設計公司。

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 成功應用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經涉及智慧型手機晶片、服務 器晶片、安防晶片、機頂盒晶片等領域。

2019年 1月,華為推出基於ARM架構的7納米 64核伺服器晶片組:鯤鵬 920(KunPeng 920),以及使用該晶片的 ARM 伺服器:泰山。

主要應用 於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 原生應用等場景。

由此,華為自研晶片已經 覆蓋移動終端、AI人工智慧以及伺服器三大領域,全面邁向智能化。

自產自銷路線:鯤鵬晶片不對外銷售,只用於華為自己的伺服器和雲,和 英特爾也將長期保持戰略合作,避免了同壟斷者的正面競爭,有利於為華 為贏得戰略時間。


相關概念股: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台積電,(目前A股晶片概念大部分屬於產業下游,科技實力相對不足)

3.消費電子:

2018 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收 3489 億元,占比華為整體營收為 48.4%,同比 2017 年增長 45.1%,華為消費者業務目標是在 2023 年實現 1500億美元的營收,未來五年仍將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定位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時代」。

5G 時代,華為提出了「1 8 N」全 場景智慧化生態戰略,以手機為主入口,以AI音箱、平板、PC、可穿戴設 備、車機、AR/VR、智能耳機、智能大屏為輔入口,結合照明、安防、環 境等泛 IoT 設備,積極打造智能家居、智能車載、運動健康等全場景智慧 。


華為在 2019 年 2 月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首次發布 5G 摺疊手機 Mate X,此外,華為稱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的 Mate 30 推出 5G 版本,華 為預計至2025年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占比將會達到50%。

IDC預計,2019 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為670萬台,占比約為0.5%,而至 2023年 5G出貨 量將達到 4.01 億台,占比為 26.0%。

相關受益公司:

手機ODM/EMS:光宏科技,聞泰科技

攝像頭:水晶光電

天線/射頻連接器:電聯技術,信維通信,碩貝德

射頻電感:順絡電子

電池/電芯:欣旺達

4、雲計算篇:5 年數十倍體量增長,與華為雲共同成長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雲化、智能化是行業最大趨勢。

華為認為到 2025 年,所有企業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都會被雲化,85%以上的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雲上。

與亞馬遜、阿里、Google 等依託自身海量數據業務場景成 長的雲計算巨頭不同,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的華為雲需要走出一條與 眾不同的路。

在華為未來 3000億美元的業務版圖中,企業網業務有望占到 500 億美元,而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華為雲。

我們認為未來五年 (2019-2023),華為雲服務收入(含私有雲等)會從 2018 年的 10 億 美 元增長到 100 億美元水平,數據中心市場、ARM 生態圈、基礎設施配套、 雲安全等產業鏈合作公司有望與華為雲實現共同成長。

公有雲作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是一個重資產行業,講究規模成本效應。

IaaS 市場份額向巨頭集中的趨勢具備一定必然性,從全球來看,公有雲市 場 CR5 從 2015 年的 50%迅速提升至 2018 年的 75%,我們認為中國市場 的集中度將會更高。


華為公司在雲計算市場的優勢和不足都非常明顯。

優勢在於依託在 ICT 基 礎設施領域 30 年的技術積累和投資,公司具備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全棧產品 能力(尤其是從晶片到伺服器的全棧硬體能力)、優秀的本地化服務能力、 具備全球化部署能力以及構建完善生態體系的能力。

不足之處在於華為公司一直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與網際網路雲計算巨 頭相比缺乏海量的數據落地場景;對於公有雲這樣一種重資產運營業務, 早期投入不夠堅決,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同時公司製造業起家,在雲計 算業務的網際網路化運營轉型仍需時間。

相關概念股:

第三方IDC:萬國數據、數據港;

數通光模塊:中際旭創、光迅科技;

伺服器PCB:滬電股份、深南電路;

ARM生態:中國軟體;

雲安全:啟明星辰。

5.安防篇:左晶片,右視頻雲,華為安防大有可為

經過多年發展,國外安防行業已經形成了較高的准入門檻,對行業內現有 企業而言,收入來源和經營模式都實現了較大的轉變,企業在市場的地位 也相對穩定。

自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安防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程 度的影響,2010 年伴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全球安防行業市場也在陸續 恢復。

2017 年全球安防產業總收入 2570 億美元,同比增長 8.9%,預計 2018年達到 2758億美元,同比增長 7.3%。

中國安防產業增速高於全球,中安協預測,安防行業將向規模化、自動化、 智能化轉型升級,預測到 2020 年,安防企業總收入達到 8000 億元左右, 年增長率達到 10%以上。


華為認為,安防產業智能化仍需要加快進程,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安防行 業需要順勢而為,使 AI 快速落地。

華為計劃從前端的攝像機到雲邊緣、到 雲中心,一個都不能少,全部實現智能化,未來每年將通過千億研發投入 加持、引爆產業創新,讓智能安防與 5G跑在一條水平線上。

相關概念股:依圖科技、科大訊飛、聯合光電。

6.車聯網:目標世界級 Tier1 供應商,關注價值鏈重構投資機遇

在 4 月舉行的上海車展期間,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了「迎接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融合」演講,明確了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戰略選擇:華為不造車,聚焦 ICT 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

當前車聯網和智能駕駛市 場被國際 Tier1巨頭壟斷,我們認為華為有望填補國內空白,成為類似博世、大陸等世界級Tier1供應商。

華為自身定位是做增量部件供應商,面向70% 的增量市場,未來有望做到 500 億美元。

產業鏈中,與華為公司能力和資 源長板互補性強的智能互聯上游、智能能源上游和智慧交通供應商將受益最大。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預計, 2020 年、2025 年、2030 年我國銷售新車聯網比率將分別達到 50%、80%、100%(2016 年僅 30%左右),據此預計聯網汽車銷售規模將分別達到 1500萬輛、2800 萬輛、3800 萬輛,總市場規模將超萬億。

相關受益股:

工業富聯:EMS龍頭轉型智能製造,華為產業鏈帶來發展新機遇

中際旭創:數通市場光模塊龍頭,400G 5G雙輪驅動高成長

台積電 - 華為海思的代工龍頭

匯頂科技——為華為提供屏下指紋晶片

韋爾股份——為華為提供手機攝像頭CIS晶片

舜宇光學科技:國內光學領域龍頭企業

電連技術:低調專注的射頻龍頭,布局5G厚積薄發

滬電股份:5G時代,通訊和汽車PCB業務迎來發展新機遇

中國軟體:自主可控核心標的,ARM生態未來主要受益者

千方科技:深耕智能交通和智能安防領域,瞄準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在崛起,華為在變得更加強大,這對外圍市場構成了威脅,一系列的打壓、迫害接踵而至。

尤其是中興吃了大虧,而華為也處處承壓,除了銷售端,還有生產端,供應鏈也被攔截。

為此,在中美事件後,華為也在加速去美化。

對內,加大海思的投入,提高晶片的自給率。

對外,第一個是關鍵元器件提前備貨;第二,自2018年下半年起放寬對供應商認證資格的條件;第三,要求部分供應商在本土布局;第四,加強國內供應鏈選擇。

未來華為一定會培養自己的產業鏈,而這也應該是未來幾年相關供應商最大的一個機會。

超哥五一假期第一天放棄遊玩的時間,翻閱了許多信息,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梳理了華為概念的股,希望這些對您未來3到5年的投資有幫助,我們一起來享受華為未來5年10倍的股票。

喜歡超哥就添加」關注「並轉發,後期超哥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乾貨內容。

溫馨提示

超哥雖然有十餘年股市操盤實戰經驗、擅長波段操作,專注豐富的實戰邏輯分析和專業的實盤策略分析,但文中內容僅為超哥說股個人觀點,所展示、提及到的思路策略、板塊機會、個股買賣等,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實際操作建議,更不保證任何收益,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家晶片公司竟然這麼厲害,跪了!

IHS發布了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排名,榜單上的名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在榜單上我們看到了排名23的是海思半導體,作為一個唯一入選的大陸半導體廠商,華為海思的表現可謂真的了不起。

華為到底有多少核心技術?|華為技術全盤分析

這次華為事件,感覺影響很大,新聞媒體的報導鋪天蓋地,各種群里的討論也十分熱烈。這次連搞藝術的夫人都在全程關注,早上起來,一邊看著新聞報導一邊並與我討論。她很氣憤,美國人如此霸道,並很關切地問:...

國產化速度加快 安防企業踏上「芯」征程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2018年9月5日,為落實《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我國科學技術部計劃啟動實施科技創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項目,從人工智慧、核心關鍵技術與智能晶片三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