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人工智慧考驗的是想像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哪個行業5年或者10年後,不會被人工智慧改變?」在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的專訪間,面對眾多媒體記者的提問,全世界人工智慧最頂級的專家之一吳恩達反問道。

未等人回答,他就給出了答案:「起碼用機器人做理髮師還不太容易。

」他指了指自己有些凌亂的頭髮,幽默地說,「但美國的朋友對我說,『別人的頭髮不能用機器人剪,但是你的可以』。

雖然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已經2年多,但這位華裔美國人、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還不是很擅長用中文講述人工智慧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

為了講述清楚自己的觀點,吳恩達特地準備了厚厚的一沓小紙片,上面寫著自己經常用到但記不牢的中文詞語,放在包里。

不過,語言表述不便並不妨礙他所耕耘的人工智慧領域在中國的討論熱度。

9月1日,主題為「人工智慧」的2016百度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行。

百度創始人、CEO李彥宏明確表態,「人工智慧是百度核心中的核心」。

當天下午的各個分論壇上,百度各個業務線的負責人也把人工智慧與旗下業務的結合當做重點對外推介。

李彥宏的定調和各業務部門的推介都表明,在當下的網際網路行業格局中,百度已經把人工智慧當作未來的方向。

作為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現在以每個月一次的頻率來往於中美兩國,連接百度在矽谷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和在北京西二旗的總部,領導百度的人工智慧研究。

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不亞於100多年前的電

現在的人工智慧可以做什麼?對哪個行業影響最大?這是今年百度世界大會上被提及最多的問題。

吳恩達的答案是,「假如有一件事是一個正常人可以在1秒以下做到的,我們就可以使用人工智慧來自動做。

假如你可以拿到一個具體重複發生的事情的海量數據,你就可以用這些數據來預測下一次的結果。

這樣的回答來自他過去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入研究。

在加入百度之前,他曾在史丹福大學教授機器學習、機器人學等課程,是目前全球少有的幾位深度學習領域頂尖專家。

2010年,吳恩達加入谷歌XLab,一年後,年僅35歲的他領導團隊打造了「谷歌大腦項目」,在谷歌內部推動深度學習算法,他也因此被外界譽為「谷歌大腦之父」。

2012年6月,吳恩達領導谷歌科學家,用1.6萬台電腦搭建模擬了一個人腦神經網絡,並向這個網絡展示了1000萬段從Youtube上隨機選取的視頻。

結果這個系統在沒有外界干涉的條件下,自己認識到「貓」是一種怎樣的動物,並成功找到了貓的照片,識別率為81.7%。

「識別貓」成為「深度學習」領域的經典案例,奠定了吳恩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權威地位。

對人工智慧多年的研究讓他意識到,人工智慧給現代社會帶來的影響不亞於100多年前的電。

他希望能輸出百度的人工智慧技術,讓各行各業都實現轉變,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在百度內部,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變化已經初見成效。

據吳恩達介紹,今年7月,百度將人工智慧技術內部輸出給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並安排了一場人工智慧的溝通會,在之後的一個月內,這些小團隊做出了不少創新產品:

一個小團隊用計算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能力做了一個巡警機器人,它可以自動挖掘線下風險,包括辦證、色情等等;另一個小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做了智能寫作助手,你寫幾句話,它就可以自動做詞語替換、詞語推薦、幫你修改文章;還有一個小團隊做了時尚穿搭的產品,如果你拍一張照片,它能自動識別出你穿的什麼衣服,給你提供時尚搭配的建議。

吳恩達說,這些在一個月內產生的創新產品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利用了「百度大腦」的技術,可以快速簡單地實現技術融合工作。

「百度大腦」就是百度打造的人工智慧——這是一個超大規模的神經網絡,擁有萬億級的參數、千億樣本、千億特徵訓練,能模擬人腦的工作機制,學習訓練極其複雜的模型,可以實現語音、圖像、自然語言理解、用戶畫像等四種能力。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吳恩達認為人工智慧未來可能在自動駕駛、金融、醫療行業的影響比較大,但因為人工智慧還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而且所創造的機會太多,現在更讓他擔心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這些項目」。

據他透露,「百度至少有好幾百個人工智慧項目」,其中有大有小,一些大型人工智慧項目已經在開展或有成果了,例如百度無人車就計劃「三年量產,五年商用」。

問題是機會太多人太少

與其他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相比,百度對人工智慧的投入可謂不遺餘力。

作為最早布局人工智慧的公司之一,百度於2013年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學習研究院,後擴充為百度研究院,下設人工智慧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以及大數據實驗室,招募吳恩達等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建成了深度神經網絡「百度大腦」,同谷歌、IBM等企業爭奪人工智慧技術制高點。

此外,百度也是第一家組建GPU集群用於深度學習的公司,並且還大量配備ARM架構晶片的伺服器。

在當天演講的開頭,李彥宏強調,過去五六年間,百度已經花費大量精力投入其中,這讓他覺得很幸運。

在這場百度一年一度的科技創新大會上,服務生態、內容生態、國際化、金融科技、無人車等多個分論壇上,百度各個業務線的負責人也都把人工智慧與旗下業務的結合當做重點對外推介。

這說明在國內網際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騰訊)的競爭中,百度試圖把人工智慧這項未來科技作為競爭的新動力和未來的新方向。

而具體負責「百度大腦」等研究工作的吳恩達,就成了探索新動力和新方向的「領航員」。

更加引人關注的是,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領航員」吳恩達宣布百度將開放百度大腦平台(ai.baidu.com)和百度深度學習平台(PaddlePaddle)給開發者和企業使用,並且很多將是免費提供。

吳恩達認為,由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都需要不斷學習完善,因此「開放這兩個平台的價值非常大」,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好的辦法幫助和支持第三方公司採用上述平台和模型。

此外,他還提到在人工智慧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機會太多人太少」。

吳恩達認為,人工智慧不只是做技術研究就可以獲得成功,更重要的是找到有效、有意思的應用場景開展商業化應用,而目前有許多人工智慧在具體行業應用的項目是百度無法開展的,比如用人工智慧開展「精確殺蟲」等。

「如果我們可以跟第三方公司合作,找到足夠好的商業模式,我真的不是太擔心(怎麼盈利的),我們的想法就是有沒有足夠的人去做這些項目。

」他說。

擔心人工智慧威脅人類,還為時尚早

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吳恩達認為,從過去移動網際網路的經驗可以看出,人工智慧應用到更多行業和領域的時間不會太遠。

「大概在2007年,賈伯斯介紹一代iPhone時就提到了移動網際網路。

但10年前,誰可以想到現在會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所以10年後,人工智慧發展得怎麼樣,同樣也是誰都不知道,因為技術發展得實在太快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擔心人工智慧會威脅到人類本身,有關機器人將取代人的說法一度非常流行。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就認為,人工智慧應該在符合倫理道德和安全措施要求的情況下開發,因為脫離人類控制之下的機器很難被控制。

對此,吳恩達指出,現在擔心人工智慧可能威脅人類,如同擔心火星上將要出現人口問題一樣。

「即便會出現這些問題,也可能是在幾百年以後才會發生。

在他看來,現在更應該展望的是人工智慧對行業和職業的影響,「這比較切實」。

因為人工智慧可以代替人類完成許多重複、簡單的工作,甚至包括會計、護士這樣的從業者都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但未來人工智慧也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比如3D列印工程師、交通規劃優化師等職業。

「現在一個挑戰就是,我們為了應對有可能出現的威脅,該怎麼為這些人提供足夠的教育機會,讓他們有足夠的儲備去迎接可能到來的挑戰。

」吳恩達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霸吳恩達,刷新「人生贏家」標準

正能量?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人生贏家?這才叫人生贏家!學識高:為人類未來做貢獻,而不是專注於眼前掙錢;人品好:與人相處從不咄咄逼人而是更多從別人角度考慮;老婆好:娶到了有共同話題的女神老婆。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