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000元市場與蘋果搶份額 華為歐洲高端市場欲破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年前,P9 599歐元的海外最低售價曾經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如今,在升級產品中,P10高達649歐元的售價卻讓人們開始相信華為「沒有什麼不可能」。

近日,迪信通發布了2017年1月份手機零售指數。

其中華為以22.2%的銷售占比排名第一,可見如今在中國市場,國產品牌已逐漸站穩。

尤其華為更是開始衝擊高端市場,與蘋果的差距逐漸縮小。

歐洲市場份額急升

西班牙當地時間2月26日下午,華為正式對外發布年度旗艦機P10和P10 PLus。

歐洲售價64GB+4GB版P10為649歐元,64GB+4GB版、128G+6GB版P10 Plus分別為699歐元及799歐元。

據了解,P10、P10 Plus預計3月將在亞洲、美洲其它地區陸續上市。

中國將於3月10日啟動預售。

價格的信心也許來自於上一代產品的支撐。

不久前,華為官方宣布P9的全球出貨量突破1000萬台,這也是華為終端歷史上第一款出貨量破千萬的高端旗艦產品。

從499歐元到599歐元,再到站穩600歐元檔位,此時的華為已經開始逐漸拉小與蘋果三星之間的差距,但利潤依舊是華為最需要補齊的「短板」。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此前的一次講話中提到,「過去十年,蘋果公司就推出了兩、三款手機,他們投資負50億美金,盈利是2336億美金。

華為要超越蘋果公司,我同意,但我指的是在利潤和服務水平上超越蘋果,而不是銷售台數。

華為這幾年在國內市場突飛猛進,市場份額已經居於第一位,但是在海外市場成績的遠不如國內市場,海外市場做的最成功的是歐洲市場。

歐洲市場與美國市場一樣都是全球的兩大高價值市場,拿下歐洲市場將奠定華為的國際品牌地位。

芬蘭是歐洲地區人口排第24位的國家,人口大約550萬,曾占據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一位置長達14年的諾基亞正是這個國家的手機品牌,如今在該國的前三大品牌是三星、華為和蘋果,不禁讓人唏噓,想想就在4年前諾基亞還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呢。

華為這幾年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處於高速增長中,去年據說已經位居歐洲市場份額第三,是中國手機品牌中在歐洲市場表現最好的品牌,其手機新品向來喜歡在歐洲發布,並且在歐洲市場的售價要高於國內市場,因此其能在這個市場取得如此的突破是非常有意義的。

華為在芬蘭取得份額第二的位置必然給予它極大的鼓舞,其向來以擁有狼性著稱,這將刺激華為在歐洲其他國家的市場負責人努力提升它在當地的市場份額,以促進在整體歐洲市場的份額提升。

歐洲也是一個以智慧財產權管理嚴格著稱的市場,這對於小米等其他缺乏專利的中國手機品牌來說是難以進入的市場,而華為積累了數萬項通信專利,在全球的專利申請量高居第一、歐洲市場專利授權量位居前十,這證明了它擁有的專利優勢。

挖掘高端市場利潤

此前中國手機市場的格局是:蘋果、三星居於手機高端市場行業,華為、小米、聯想等以中低端手機起家,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短短几年,隨著中低端市場的飽和,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也在嘗試著進入手機的中高端市場,想要與高端手機品牌相抗衡。

但似乎國內高端手機用戶已對蘋果產生習慣性購買習慣。

但如今華為早已在3000元至4000元這一白領檔牢牢站穩腳跟,要想「超越蘋果」,必須攻下高端手機市場。

此前,華為Mate9手機登陸中國市場,三個版本橫跨3399元至8999元區間。

其中,高配版的Mate9 Pro定價5299元,Mate9保時捷版定價8999元。

這也是華為首次進攻5000+高端市場。

2016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實現總營收1789億元,同比增長42%。

但據The Information報導稱,期內華為消費業務的利潤增長,不僅遠未達到公司年初的樂觀預期,甚至比2015年的151億元還有所下降,僅錄得138億元。

實體經濟整體下行壓力以及元器件漲價等外界因素的疊加讓整個手機行業陷入了低利甚至不賺錢的魔咒中。

除了蘋果和三星,更多的手機廠商像是在做「慈善」,利潤低迷。

因此,2017年已經被確立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精細化運營變革年」,一切要以利潤為中心。

華為消費者業務無線寬頻與家庭產品線總裁萬飈對記者表示,今年的整體壓力是不小,不過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他表示,十八個月前,華為就啟動了第二代智能手錶的研發,雖然智能穿戴產品有一個接受和導入期,但華為願意在這方面投資,並且依然看好。

他表示,新一代智能手錶可以作為手機使用,並且使用主副卡的形式就可以和手機同時使用。

業內人士認為,越是處在高速前進的上升期,華為越不能過度樂觀。

對於這家距離「全球化品牌」目標最近的中國企業來說,眼下面臨的,仍然是一場艱苦的「基礎戰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