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台積電在台灣發展壯大,而非在中國大陸,為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積電的創立,開始於1986年,由台灣地區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與荷蘭飛利浦電子公司簽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當時是由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帶著一群以出身工研院為主的工程師共同籌辦。

工研院的半導體技術則主要來自1970年代中期,以及台灣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劃。

台積電成立後,張忠謀出任董事長至今年。

1994年,台積電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台積電在美國發行存托憑證(ADR),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開始掛牌交易。

近些年來,台積電因自身的製程技術先進、服務一流、待客戶以誠信等優點,獲得了蘋果、高通、華為海思等客戶的大單,深受這些大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在半導體業界,台積電也因自身的製程技術卓越、業績表現突出等優勢,贏得了大家的讚譽。

目前,台積電已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年收入超過300億美元。

台積電堅持要「根留台灣」,台積電的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主要的廠房也在台灣。

台積電首創的晶圓代工模式,不僅改變和推動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還影響和推動了與半導體相關的產業發展。

或許,有人就要發出這樣的疑問了,為什麼台灣地區能出現像台積電這樣的晶片企業,而中國大陸地區卻沒有?實際上,台積電之所以在台灣成立、發展、壯大。

應該也包括了許多偶然因素,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出生的那一刻起。

不過,總體上,台積電在台灣率先成立並發展起來,或多或少也是個必然。

(一)

1931年7月10日,張忠謀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大家庭。

父親張蔚觀是家族內受西式大學教育的第一代,母親徐君偉則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

張忠謀是家中的獨子,從小獲父母親悉心教養。

1歲時,因為父親職務調動到南京,全家跟著搬遷。

5歲時,父親又升遷,到廣州當銀行經理。

1937年,年幼的張忠謀先跟著母親,到了就近的香港避難。

1938年,父親張蔚觀的工作也調到香港,一家三口幸運地遠離了戰火。

張忠謀小時候體質不好,時常感冒發燒。

因為是家中獨子,沒有兄弟姐妹作伴,又不常和同學遊玩,大多獨自在家。

於是,母親買了一系列書籍給他看,包括《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小說擺滿了書架,也養成了張忠謀一生閱讀的興趣。

1942年,張忠謀的父親張蔚觀不想生活在異族統治下,於當年底決定舉家從香港遷往重慶,經過長途跋涉總算抵達重慶。

父親仍在銀行體系工作,當年張忠謀才11歲。

雖然張忠謀荒廢半年學業,但仍以優異的成績,保送當時被公認為重慶最好的中學——南開中學。

文筆不錯的他時常投稿校刊,文章中總能生動描述刻苦的住校生活。

也因為他成績優秀,再被保送南開高中。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消息傳來,重慶舉城狂歡。

這時候,大家急於返鄉,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上海安定下來。

這期間,考進南洋模範中學的張忠謀相當用功讀書,母親還替他找了一位外國教師補習英文,同時還開始學習小提琴和打橋牌,過著無憂無慮的青少年生活。

1948年夏天,張忠謀剛好上滬江大學銀行系,這時全家又搭船前往香港。

1948年底,眼看重回上海已無可能,香港大學又不被看好,父親張蔚觀堅持要求張忠謀必須讀理工,因此竭盡家中積蓄,還是堅持送他去美國讀大學。

於是,才滿18歲的張忠謀登上泛美半集,啟程前往舊金山,從此開始了他與科技結緣的生涯。

(二)

1949年9月下旬,張忠謀申請到哈佛大學,趕在開學前,提早搬進學校宿舍——哈佛園。

張忠謀在宿舍里,結識了不少美國朋友,人生地不熟。

為了克服英文障礙,張忠謀不僅閱讀報刊、雜誌,還把講師指定的閱讀資料都讀到滾瓜爛熟,甚至廣讀海明威、莎士比亞,近代美國總統的著名演說等資料。

在哈佛短短一年,張忠謀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

學期末,成績擠入全年級的10%。

1950年,張忠謀的父母從香港赴美與兒子張忠謀團聚。

原本在銀行擔任高階主管的父親,移民後住在紐約,開設禮品店,勉強過日子。

張忠謀為了畢業後謀生打算,於1950年9月,從哈佛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就讀機械工程學系二年級。

儘管轉學到麻省理工後,成績優異並領取獎學金,生活上仍然入不敷出,張忠謀感受到沉重的經濟壓力。

於是,大二開始,靠著打字以及申請學校研究助理空缺,張忠謀從大二到大四半工半讀。

1953年6月,張忠謀和交往了2年的女朋友,同樣來自中國上海的留學生克里斯丁•陳結婚。

三個月後,張忠謀取得機械工程系碩士學位,直接參加博士資格考試,意外落第。

又兩年後,張忠謀再考博士,依舊榜上無名。

以感傷的心情離開麻省理工學院,張忠謀自認為是個陽春工程師,只好先出社會找工作,頂著麻省理工碩士學位,找工作還算吃香,兩個月內,接到了4家公司的聘請書。

妻子也順利在波士頓找到工作。

半導體產業萌芽於美國。

1950年代,已經有二、三十家公司,希凡尼亞就是其中一家小公司。

1955年5月,張忠謀24歲,進入希凡尼亞工作。

靠著自修書本,狂熱學習半導體技術,很快就當上了部門小主管。

無奈公司年年虧損,三年後大裁員,張忠謀無能倖免,只能另謀他處。

張忠謀27歲,進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

剛到新環境,工作狂的張忠謀前半年與團隊夜以繼日地分析、試驗與改進,良率總算了有新的突破,設計與製程規格得以量產,成功取得客戶IBM的大訂單。

1961年,張忠謀的生涯出現意料之外的發展。

公司主管打破特例,不僅支付全薪讓他去半導體領域第一學府史丹福大學讀博士,而且負擔一切學雜費,唯一條件就是學成後要為德州儀器服務五年。

帶薪重返校園。

兩年半後,取得博士學位,張忠謀返回德州儀器。

這年他已33歲,回到德州儀器工作。

張忠謀通過降低人事流動率,大幅拉高良率,讓德州儀器在美國廠的業績蒸蒸日上。

幾年後,41歲的張忠謀當上最高職務——集團副總裁,同時兼任半導體集團總經理。

張忠謀在回憶錄中,自省因為個性剛烈耿直,不肯妥協,以致欠缺人和。

接班路困難重重,在德州儀器的事業出現瓶頸。

1983年,張忠謀52歲,決定離開待了二十幾年的德州儀器。

1984年,張忠謀到通用儀器公司擔任總裁。

有人分析,在那個年代,在美國的華人,還是存在著被當地白人歧視的因素。

從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就突然升不上去了。

(三)

1980年代,台灣地區正積極推動科技產業。

因此,台灣積極從外面引進人才,張忠謀就是鎖定的對象之一。

以前從沒有到過台灣的張忠謀,受到邀請,數度到台灣考察。

儘管當時台灣發展半導體的環境不夠優厚,但年過半百的張忠謀仍然有很強的事業心。

得益於美國提供了優厚的利息,足以支撐生活,思考兩三年後,張忠謀決定放手一搏。

1985年,張忠謀隻身回到台灣,扛起帶動半導體產業的角色。

1980年代,台灣半導體產業正處於萌芽期。

由工研院推行的RCA技術轉移計劃,派人赴美電子大廠美國無線電公司接受訓練,主要引進集成電路技術,目的要在台灣建立一個完全沒有做過的晶圓示範工廠。

台灣藉助外來人才,包括張忠謀在內。

終於在1985年,張忠謀決定把自己的妻兒留在美國,獨自來到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以及兼任台灣第一家集成電路公司聯電的董事長。

應該這樣說,張忠謀54歲,才算真正開始了和台灣結緣。

在這一年,張忠謀從通用儀器公司退休,轉而受邀到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聯電董事長。

兩年後,張忠謀另起爐灶,創辦台積電。

此後的三十餘年裡,台積電就一直專注於晶圓代工領域。

初到台灣打拚,張忠謀可謂人生地不熟。

張忠謀認識了時任工研院台北辦公室主任的張淑芬。

當時,張淑芬還維持另一段婚姻,育有兩個女兒,但當時與前夫吳丁凱早已貌合神離。

同樣有留美經歷的張淑芬,活潑大方,外型高雅,深深吸引了張忠謀。

朝夕相處下,兩人互相欣賞,感情升溫。

張忠謀身邊有了紅顏知己,相知相惜,與原配也因分隔兩地,漸行漸遠。

張忠謀認為,台灣經營傳統的IDM整合元件製造廠,終將比不過世界大廠。

他認為,台灣必須走向晶圓代工模式,才能追求長久獲利。

於是,他決定另起爐灶。

投資晶圓代工廠,需要龐大的資金。

當時在台灣的半導體是全新的產業,幾乎沒有人看好,以致苦無資金。

台積電籌創的前期,張忠謀向美日大廠募集資金,結果四處碰壁。

最後,是荷蘭飛利浦點頭答應出資(飛利浦有大量的技術專利),條件是必須獲得台積電的股份。

有了飛利浦投資27.5%,民間業者投資24.2%,以及台灣開發基金投資48.3%,資本額13.775億新台幣,台積電於1987年2月正式成立。

台積電一方面積極擴廠,一方面納米製程技術不斷精進,在國際市場打響了名號。

搭上1990年代電腦盛行的時期,世界級大廠的訂單不斷湧進。

張忠謀到台灣已有6年。

因為與妻子分隔兩地,感情已淡。

1991年,60歲的張忠謀結束第一段婚姻,專注於事業。

張淑芬2000年結束第一段婚姻之後,2001年1月23日,70歲的張忠謀迎娶57歲的張淑芬。

同一年,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

2005年,台積電產能持續領先業界,75歲的張忠謀同步啟動接班布局,辭去執行長職務,交由蔡力行接任,自己僅擔任董事長。

2009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台積電也受到衝擊。

這一年,台積電大裁員,台積電員工群起抗議。

情急之下,張忠謀再挺身而出,以穩定人心。

兩個月的董事會決定張忠謀再出任台積電的執行長,蔡力行調派其他營運事業部門。

2009年,張忠謀重掌台積電,回任後第一件重大決策就是排除眾議,加碼投資,將資本支出上調一倍,增加59億美元,目的在於擴充產能。

回任執行長職務,張忠謀天天都到新竹上班,張淑芬也愛相隨,一起到新竹定居。

接下來幾年,張忠謀帶領台積電創造了28納米製程的傳奇,搶占八成市場份額,台積電從上到下,士氣大增。

相對於行內的其他競爭者,包括英特爾、三星、聯電和力晶,紛紛布局中國大陸,以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台積電則選擇優先在台灣就地技術升級,以此提升競爭力,2000年以後,台積電開始了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投資布局。

隨著中國大陸地區逐漸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市場,台積電為了就近經營客戶,2016年,台積電獨資30億美元在南京投資建立12英寸晶圓工廠。

只不過,台積電南京工廠在台積電的營收中占比並不算高。

2017年2月,86歲的張忠謀不慎在夏威夷住家跌倒擦傷,引發了張忠謀退休的念頭。

再考慮到台積電的業務布局大致落成,業績接連創新高。

2017年10月初,張忠謀召開退休記者會。

張忠謀向外界表示,他本人在2018年6月股東大會之後,就正式退休。

由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接任台積電的總裁。

(四)

以上文字只是台積電很小的一部分。

而台灣地區能出現台積電這樣的晶片巨頭,至少可以歸結為三個原因。

第一個,作為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可謂出類拔萃。

他有個好的家庭環境,所以從小就開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學校讀書刻苦用功,成績優秀。

後來又到了美國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並有緣進入到美國半導體技術領域,在半導體知名大廠德州儀器一段相當長的工作經歷和達到的事業高度,都為他後面在台灣創辦台積電,領導台積電發展壯大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知識、技能、經驗、人脈和閱歷等基礎(包括他的兩段婚姻經歷)。

第二個,台灣有意發展半導體產業,積極引進包括張忠謀在內的人才,對張忠謀發展半導體事業一直給予大力的信任和支持,是台積電得以起步、發展、再到壯大的關鍵性原因之一。

第三個,除了張忠謀自身才華出眾,在半導體行業中有著豐富且帶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以及台灣堅定給予張忠謀在半導體事業上的大力支持外,台積電一步步地發展壯大,本質上還是離不開人才團隊的付出。

正是因為台積電有了一流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團隊,特別是骨幹精英人才,台積電在技術製程上才能夠不斷地精益求精,以獲得更多的訂單和更大的市場,贏得客戶的認可和信任,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忠謀與他的台積電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命之一是以不成功的薪資協議開始。1984 年,張忠謀的一位友人尋求募資 5000 萬美元設立了一家晶片製造商,他一開始拒絕,直到朋友提出書面提案才首肯。這個人從未加入,張忠...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張忠謀落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6月5日,隨著台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18歲赴美讀書,進入哈佛大學,19歲在家人的規勸下放...

張忠謀與台積電 半導體製造強者是怎麼成功的

今年6月5日,世界知名的半導體製造巨頭台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宣布辭職,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三十年的台積電。這位87歲半導體宿將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又可謂從勝利走向勝利。張忠謀以機械碩士的身份入職...

56歲創業 87歲「裸退」 他的公司曾稱霸全球

據台灣媒體報導,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股東常會今日完成董事全面改選,董事長張忠謀將正式退休,卸下一切職務,離開打拚30年的台積電。 從1987年創辦台積電,張忠謀已經帶領台積電走過了31個年頭,而他也...

張忠謀:台積電未來擴張仍以台灣為主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彭博專訪時指出,未來台積電的擴張仍將以台灣為主,「台灣仍是我們的根據地,光以經濟考量來說,我們在台灣有新竹、台中和台南三個據點,規模很大。」彭博今天刊登 6 日的專訪指出,...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

台灣心頭大石落地!台積電3納米廠落腳台南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29日表示,經審慎評估後,本公司擬投資興建的3納米先進位程新廠,將擇定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以持續充分發揮本公司在該園區既有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優勢。台積電對於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