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我的中國「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因為中國電信設備商中興通訊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議,決定禁止美國企業像中興銷售元器件,時間則可能長達7年。

對於此次事件的反應,有些人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努比亞沒了高通,不是還有中興微電子麼,用自己的唄。

也有些人認為,最好全部禁運,此刻正是國產晶片的好機會。

但是對中興來說,這樣一刀切地禁運所帶來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之所以中興能如此輕易的被美國扼住咽喉,主要原因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缺芯」。

儘管晶片產業被扶持多年,但是中國在晶片自給率,尤其是高端晶片的範疇,並沒有特別大的突破。

高端晶片90%以上的需求都要依賴進口。


說到晶片,大家可能會感到疑惑:晶片、集成電路、半導體三者經常出現在一篇文章中,它們是一種東西嗎?還是有什麼區別呢?看了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了。

晶片可不僅僅指的是我們的手機、電腦中的那小小的一塊,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基本上所有物聯網設備都需要晶片的支持才能運轉。

大到通信基站,小到電動汽車、智能手錶,晶片都是其中缺一不可的設備。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行業如今占領了全球很大的市場份額,但利潤率卻遠不及蘋果、三星這兩大國際巨頭的原因。


晶片國產化的呼籲喊了那麼多年,「中國芯」卻依然出不來。

看起來中興被罰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但也很可能像大家說的那樣,會因為此事件促進國產晶片的發展進程,最終把壞事變成好事。

而比巨額進口費更令人擔憂的是晶片的國家信息安全和國家戰略壓力。

西方國家依據巴黎統籌委員會,對我國的出口有諸多限制和技術封鎖。

很多高端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不是我們不想買,而是別人不賣。

還有一些我們急需的產品,西方國家漫天要價,我們明知不合理也只能被動接受。

如果一味依賴外國的產品,不能在晶片上實現獨立自主,國家安全和發展必將時刻處於威脅之下。

我國自立自強,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實現進口替代,是成為製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國早已認識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014年6月,頒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2015年,在《中國製造2025》里提出,到2020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達到50%,這意味著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占到全世界35%,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已經有所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績。

例如,華為做到了讓"中國芯"實現中國製造,2018年2月25日,在MWC2018上華為正式發布了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晶片巴龍5G01,打破了手機晶片高通等外企的獨霸局面。

大國崛起需要的是蹄急步穩,需要的是深謀遠慮,非一朝一夕之事,不是空喊口號意氣用事,才會有大的開花結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何時不再「騙經費」?淺談晶片進口超石油

【PConline 雜談】一個人要是無「心」,要他成就一番事業那只是天方夜譚;一個國家要是長期無「芯」,那只能被動地選擇全球產業鏈下層位置。不管是處理器晶片,還是快閃記憶體存儲晶片,抑或是其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