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回家生產,美國禁止華為後,華為或將美國部分生產線搬回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1月30日最新消息報導,華為正在與供應商商談,希望能將部分生產轉移至中國。

有消息人士透露稱,華為目前已經與台積電進行協商,或將其部分晶片生產轉移到南京的一個工廠。

本周一(1月28日),華為被迫站上「被告席」,市場就猜測華為在美的供應鏈恐將被剪斷。

自2018年以來,隨著iPhone成長日漸趨疲,許多蘋果供應商開始將華為視為重要客戶,它們希望能夠借力華為的逆勢突圍進而實現「翻身」,但隨著美國對華為的「態度」愈加清晰,華為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驟增,這些供應商也陷入了恐慌。

有專家就指出,如果美國對華為下達出口禁令,將對業界帶來另一波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有報導稱美國對華為的態度已經由最初的抗拒轉變為「恐懼」。

由於華為在5G技術領域上早已遙遙領先,再加之其價格相對便宜的優勢,華為成為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遙遙領先於美國蘋果公司。

其中,華為的近一半年收入(約920億美元)均從海外市場獲得,尤其是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市場。

​在美國十分渴望拿下的5G領域,華為的發展腳步也愈發勢不可擋。

目前,華為的5G訂單已經增加到了30個,訂單增長率達到了20%,而5G基站更是大增至25000個,增長率高達150%。

市場的迅速擴大使得華為招致了美國的施壓,甚至還成功拉攏了不少國家對華為進行「圍堵」。

然而,隨著一些國家開始意識到華為「無可替代」,美國所在的「抵制華為陣營」的裂縫也開始顯現。

紐西蘭在近日就表示,其將給予華為公平的待遇,而去年11月,這個國家曾宣布拒絕華為設備建設該國的5G網絡。

另外,在英國宣布拒絕華為之後,該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卻依舊與華為展開5G設備測試,還簽下了超20億英鎊(約175億元人民幣)的訂單。

華為目前正在經歷著多重阻礙,但其海外版圖擴張的腳步卻依舊沒有被「干擾」,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華為5G超前的實力,華為或將很快能破除當前被「圍攻」的困局,取得更令美國「恐懼」的成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企,守望相助,力挺華為

最近,在對手心懷叵測地以政治干預市場的情況下,華為在全球市場的5G拓展屢遭打擊,從一直對華為持負面態度的美國,到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五眼同盟」的其他國家,再到日本、韓國、印度等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