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伺服器晶片業務遇挫,僅靠中國市場難成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通近日公布其裁減伺服器晶片業務部門約半數員工,未來其發展伺服器晶片業務將主要依託於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不過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因素,高通這種做法恐怕難成功。

中國市場的特殊因素

中國當然認識到開發非X86架構伺服器晶片的重要性,同時這也是中國發展自己的伺服器晶片產業不得不選擇的路徑,因為壟斷全球伺服器晶片市場的Intel不會對外授權開發X86架構伺服器晶片。

當前中國的晶片創業企業非常繁榮,湧現了一大批晶片設計企業,當然在伺服器晶片市場同樣有諸多的晶片設計企業,近期進入政府採購目錄的伺服器晶片企業分別有龍芯、申威、飛騰。

龍芯的伺服器晶片基於MIPS架構開發,申威則採用了源自於DEC的Alpha 21164架構,飛騰採用了ARM架構,其實中國還有晶片企業基於IBM的Power架構開發伺服器晶片,華為海思基於ARM架構開發了自主核心的伺服器晶片,可以說當前中國已基於全球主流的CPU架構開發伺服器晶片。

中國同時開發多種架構的伺服器晶片估計是在目前這些非X86架構的伺服器晶片都未顯示出哪一種更具優勢情況下的選擇,畢竟Intel占有伺服器晶片市場的份額高達97%,同時發展多種架構的伺服器晶片有利於讓它們進行競爭最終確定那種架構更具優勢。

對於中國來說,開發自主伺服器晶片是為了確保信息安全以及產業安全等,畢竟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證明中國的信息安全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更有保證,而晶片產業作為製造業的上游產業為確保作為全球最大製造國的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安全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晶片產業。

高通依託中國市場發展伺服器晶片業務難成功

高通是全球手機晶片老大,在技術研發上確實有它的優勢,不過在伺服器晶片方面由於大家都是剛起步,高通在這個行業卻未必能占優勢。

其實在手機晶片市場,中國實力最強的手機晶片企業華為海思研發的手機CPU在性能方面已與高通相當,而隨著ARM每年更新一次核心架構,高通也顯示出自主研發跟不上趟的跡象,今年高通發布的驍龍845就採用了ARM的公版核心A75修改版。

在中國的伺服器晶片市場,本地的伺服器晶片企業擁有本土化優勢,可以更好的與本地的伺服器供應商和伺服器晶片使用大戶如BAT等網際網路企業形成良好的合作,畢竟就近服務更合適,這是不利於高通的因素。

中國發展自己的伺服器晶片產業當然是希望從晶片底層確保晶片安全,很顯然從這點考慮中國本土的晶片設計企業更有機會;對於產業安全來說,顯然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也更有助於保障中國龐大的製造業安全,晶片的供應也將更有保障。

從技術上來說,高通在伺服器晶片市場所擁有的領先優勢並不明顯,而在信息安全、產業安全等方面來看也是中國本土的晶片企業更合適,如此高通的伺服器晶片業務試圖僅依託中國市場是並現實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退出,ARM進軍伺服器市場還看中國

全球最大的手機晶片製造商高通準備放棄開發數據中心伺服器晶片,這被視為ARM陣營進軍伺服器晶片市場的又一次潰敗,那麼ARM進軍伺服器市場還有希望麼?筆者認為還是有的,那就是中國。

搭載驍龍835的windows10 PC上市重擊Intel

PC市場雖然已受到ARM架構處理器的衝擊,不過由於這類PC無法與原有的wintel生態相兼容,因此尚未能動搖Intel在PC市場的根基,如今高通驍龍處理器與完整版windows10結合推出的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