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行業的「步伐戰爭」中,節奏比產品更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的智慧型手機行業幾乎已經步入了周周都有發布會的節奏。

使得市場的注意力極度分散,每一家都希望通過不同的營銷策略、產品定價以及產品發布來阻擊對手。

智慧型手機行業在今天就像是一個馬拉松長跑,賽程已至淘汰階段,每一家都需要調整自己的呼吸、調整自己的步伐、調整自己的節奏,以此來應對後半程的比賽。

此時,絕對的體能或是絕對的技巧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要。

腳下的步伐、整體的節奏才是關鍵。

正如Zealer創始人王自如在錘子T2以及小米5的評測中一再談到的,安卓陣營的競爭,有時節奏感,可能比產品本身還要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殘酷競爭的2016年,產品本身的競爭也更多的摻進了節奏的問題。

今天的手機行業,已經呈現出了「步伐戰爭」的態勢。

在步伐戰爭中,三星一貫採用的是「雙旗艦」策略,用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兩款機型壓制市場;vivo學習蘋果用的是「小疊代」策略,把過去的vivo X6以及vivo X6 Plus升級半代,加速以此搶奪產能時間差;有意思的是,小米過去採用的是「小疊代」策略,而在今天卻選擇了「雙旗艦」。

各家做法不同,實質都是一樣——通過有條不紊的節奏感給競爭對手帶來壓力。

步伐戰爭中的兩大策略

今天手機行業的步伐戰爭之中,只有蘋果可以完全保持自己的節奏,一年推一款旗艦手機,兩代升級一次外觀。

這與蘋果強大的品牌實力密切相關。

而在安卓陣營之中,幾乎沒有一家廠商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的活性維持在一年以上,甚至半年都是非常掙扎的。

正是如此,很多廠商採取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一是所謂的「雙旗艦」策略,二是「小疊代」策略。

雙旗艦策略為代表的,最典型的就是三星。

過去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兩款大小屏的組合,一直都支撐著三星在市場的曝光度。

而在去年出現edge系列之後,三星更是瘋狂的衍生各種不同的旗艦機型,在高端市場對抗對手蘋果。

雙旗艦往往又是和大小屏的戰略結合在一起的。

三星過去一直都是把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的發布時間錯開,形成4-6個月的時間落差,一次緩衝這一段時間內沒有新品的尷尬。

這一招此後很快被國產手機市場所運用。

小米4和小米Note其實就是雙旗艦和大小屏的重演。

不過,更多廠商還是選擇在同一時間同時發布大小屏旗艦,比如說vivo在去年11月同時發布了vivo X6以及vivo X6 Plus。

對於這部分廠商來說,吸引市場注意,搶奪市場焦點的方式與採取雙旗艦策略的廠商則有所不同,所以 「小疊代」策略可能更加切實有效。

小疊代這種策略其實是iPhone在自家旗艦上採用的一種辦法。

iPhone的節奏是一年一更新,兩年升級一次外觀。

但是vivo直接把周期縮短到了半年,升級處理器、升級內存,預計在下周推出vivo X6S以及vivo X6S Plus。

採用小疊代的方式,其實在目前來看相對較少,過去小米曾經在3代之前一直都用過這種策略,比如說小米1和1s,小米2和2s,但隨後放棄了這種半年一升級的方法。

今天vivo卻採用這種升級方式,其實非常有意思。

兩大市場策略異同何在

這兩種市場策略各有不同的選擇或是原因。

三星的目的在於豐富高端型號的產品線,與蘋果全面對抗。

小米在發展初期,使用這種半年一疊代的方式,是為了升級其處理器晶片,維持其「高性價比」的形象。

但是到了小米4和小米Note發展階段,小米急需提高品牌定位,於是採用雙旗艦的方式,在Note型號身上做實驗,改良做工。

「小疊代」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套用前代產品的外觀,只升級內在,相對而言,研發成本會更低。

但是也容易使的前代旗艦生命周期過短,很快過氣。

小米的改變不難理解,vivo的選擇在很多人看來則有些水中望月,不是非常明朗。

其實,很好理解。

今天的市場競爭之中,節奏非常重要。

vivo在推出更高端的Xplay 5之後,回過頭來升級vivo X6S,目的就是要搶曝光,讓這樣一款老機型在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對競爭對手的壓力。

另一個角度來看,配置的升級其實也是在平衡Xplay和X兩大產品線之間的關係,確保兩者之間形成配合,消除價格空隙或是配置斷檔,帶來整個產品線的壓倒優勢。

而從根源來看,「小疊代」這種方式還是為了滿足用戶體驗,其背後是產品導向在起作用。

如今的安卓手機陣營,半年一疊代的速度實在太快。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自家產品始終採用的是最新的技術、最主流的配置,這樣也能在競爭格局中獲得用戶的支持。

另一個角度來看,「小疊代」這種方式也是搶下產品推出後三個月銷售黃金期。

「小疊代」因為沿用了前代產品的設計、外觀,在產能爬坡上具備很強的優勢,可以避免缺貨等問題,迅速打開市場。

所以說,s代產品其實代表著更加成熟完美,承擔者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s代產品往往會成為用戶心目中的經典機型。

iPhone的s代機型往往如此,過去小米2s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一代神機。

今天vivo推出vivo X6S以及vivo X6S Plus其實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尤其是4月、5月、6月,這是一年之中小米、華為、榮耀、魅族等一系列廠商的產品高發期,一大波新機型都呼之欲出。

在這之前先疊代自家產品,其實可以在這種激烈、複雜的競爭環境中分一杯羹,再為下一代產品的順利推出鋪平道路。

正是如此,無論是「雙旗艦」策略還是「小疊代」策略,其背後核心原因都是為了用戶體驗,搶奪市場曝光,在產品線之間維持良好的節奏,確保每一個市場窗口都可以獲得很強的品牌存在感。

節奏真的比產品還重要?

Zealer創始人王自如在錘子T2以及小米5的評測中一再談到,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拼的不僅僅只是手機各樣一款產品了,更重要的是整個公司的節奏、市場的節奏,這方面的把控對於廠商而言,非常關鍵。

產品研發、供應鏈、營銷,各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也是空前的挑戰。

安卓陣營的競爭,有時節奏感,可能比產品本身還要更加重要。

其實,節奏永遠不可能搶過產品本身的風頭,但節奏對於智慧型手機廠商而言,確實越來越重要。

2016年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淘汰賽之年,傳統的「中華酷聯」格局已經瓦解,節奏顯得更加重要。

又恰逢智慧型手機行業全面飽和的階段,在這種競爭環境中,競爭只會更加殘酷。

因為這已經是馬拉松比賽的後半程,所有廠商都已經到了精力消耗的節點。

整個公司的節奏感,將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何調整自己的呼吸、調整自己的步伐,調整針對市場的節奏,不冒進也不遲緩,通過產品的口碑來說話,這可能是2016年市場競爭中的核心主題。

作者:深幾度。

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