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任正非公開對話,你要的乾貨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集微網消息(文/Jimmy),今(26)日,華為公司總裁、創始人任正非與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人工智慧專家傑里·卡普蘭(Jerry Kaplan)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彼得·柯克倫(Peter Cochrane)在深圳開展咖啡對話。

關於5G技術授權

任正非表示我們不是授權給所有西方公司,我們是授權給一家西方公司,是獨家,讓一家公司獲得我們的許可,這樣才有規模市場給予它支撐。

我們認為這家公司應該是美國公司,因為歐洲有自己的5G,韓國和日本也有自己的東西,它應該在改進和發展過程中調整,而美國現在缺了這個東西,我們應該給美國公司獨家許可,而且它應該在全世界跟我們競爭,不只限定在美國這個市場範圍,可以在全球範圍,當然,火星、月球、太陽除外,在其它地方,大家可以共同競爭。

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跟全世界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繼續起跑,我相信在第二輪起跑中可能我們也會勝利。

關於授權具體內容,任正非表示首先,所有的專利是公平地、無歧視地授予這個公司。

第二,在5G這個專有技術上,沿承其原始碼、硬體技術、測控、交付、生產的經驗,包括他如果需要的話,晶片設計也可以授權,我們希望將來在新的起跑線上和歐洲、日本、韓國、美國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再次起跑,再次共同為人類做貢獻,因為我們有信心能跑贏,所以我們有信心開放。

我們有很多錢,可以去買很多柴火,把我們在新技術創新上的這把火燒得更大更旺、更有機會領先。

第二,我們引入了強大的競爭對手,就能迫使我們公司的19萬員工誰也不能怠惰,誰也不能睡懶覺,睡懶覺起來可能就會死亡。

現在光靠我督促員工好好幹活是不行的,只有狼攆著羊跑,羊才是最健康的,所以我不擔心有公司把華為打垮,真正要把華為打垮我才會高興,這說明世界更加偉大、更加強大了。

但如果沒有把華為打垮,華為跑得更快,跑得慢的羊被吃掉了,我裁掉跑不快的員工,這些員工都被狼「吃掉了」,有什麼不好呢?所以我不認為競爭對手會帶來威脅,而是會帶來一種鞭策,促使我前進。

有觀眾提問,華為願意出售5G技術給美國公司,這是否意味著華為公司現在已經可以不依賴美國技術和供應商做5G產品和設備,任正非對此回答道,我們是不是完全脫離了美國的供應也能生存?應該是事實。

但我們還是可以使用美國的零部件來做,8月、9月我們對新版本切換進行磨合性實驗,這個磨合性實驗美國也只差5000個基站,到9月、10月份以後就開始量產了,今年產量是60萬個基站,明年是150萬個基站,當然我們還是渴望西方恢復對零部件的供應,因為我們與西方公司朋友已經相交三十年了,人還是有感情的,不能光為我們掙錢,讓朋友不能掙錢,我們不可能這麼做。

「無後門」協議與開放,共贏理念

任正非表示,多年來已經證明了我們沒有什麼惡意動機做一些事情。

第二,我們在英國、德國也受到了嚴密檢查,所有設備商中沒有哪家設備商受到我們這麼嚴格的檢查,這就證明了我們的身體、「心臟」沒有問題,我們的「腸子」沒有問題,我們各方面都沒有問題,雖然英國也發現了我們的一些問題,只是身體哪部分不夠健康,不健康的地方我們可以改進。

因此,我認為我們沒有出現任何惡意的問題,我們願意支持歐洲,對全世界的設備商和運營商進行「體檢」,我們有信心跟各個國家簽訂「無後門協議」,這一點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現在我們投入大量研發經費解決適應歐洲GDPR的隱私保護,我們公司把未來五年網絡進步的目標確立為網絡安全,把隱私保護作為高級目標。

二層目標就是要建立極簡的網絡、極簡的設備、極簡的產品,使網絡變得更加簡化、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快捷,以此作為我們的支撐目標。

我們正在努力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敢跟各個國家的政府承諾我們可以保證這件事情是我們所能做到的。

對於華為是否減少對外國的依賴,轉而開發自己的技術,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從西方的一些技術中脫鉤,任正非表示,並不贊成。

任正非指出,哪個公司願意供給我們零部件時我一定是要購買的,我寧可自己的零部件少生產一點也要買,這是為了維持全球化,我不會走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這樣只會得到一個封閉的結果。

現在這種臨時被迫狀態時的行為不代表華為公司的長期理想,我們的長期理想還是要融入這個社會,融入這個世界,我們不會帶頭去做這件事情。

在問答環節,有觀眾提問,如果要超越國家的界限、用好技術、實現技術包容性應該怎麼做?

任正非表示我們把技術當成技術,技術只是一個工具,全世界統一都在用螺絲刀,還有扳手,全世界都在用,我們只是把5G當成一個技術,不要把它當成原子彈,這樣5G就可以普遍使用了。

當然,我認為首先技術不要政治化,通過市場的競爭、比較來選擇,大家就可以共享同一個新技術帶來的福祉。

鴻蒙與6G

在談到「鴻蒙」生態系統時,任正非表示鴻蒙系統已經經歷了七八年的開發,我們這個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物聯網、工業控制來使用,所以它最大的體現就是低時延。

但鴻蒙會不會走向為終端提供服務(的道路),現在我們還在努力中,因為谷歌是非常友好的公司,也非常有水平,如果美國技術GMS不能給我們開放,可能我們自己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多一些努力。

華為在軟體業務方面衝擊新高度的同時,對目前領先的通信技術領域同樣也力爭走在世界前列,在5G商用之際,華為已開啟6G技術的研發。

任正非表示:6G技術和5G技術在開發過程中是並行的,6G我們早就在做了,6G主要是毫米波,因為它有非常寬的帶寬,但它可能會犧牲發射距離,6G真正規模化地投入使用,對於我們公司來說還很早,還有些過程。

但華為在6G上也會是領先的。

關於人工智慧技術與數據安全,隱私問題

任正非表示人工智慧只會給這個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提供更大的效率,既然有了更多財富和效率,就業就會有別的渠道,但人工智慧會影響和塑造這個國家的核心變量,這個國家會因為應用人工智慧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把它變成整個國際社會和社會結構發展歷程的動力,其自身的發展要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基礎能力,基礎能力就是教育、人才、行業成熟性的算法、算力、基礎設施的提供(包括超級計算機、超大規模的成熟系統、超熟連接等)等一系列給予的支撐,我認為這個時代到來以後,會使人類社會變得更加繁榮。

任正非認為很多中小國家由於人工智慧的實現也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生產能力。

只要有更大創造財富的能力,就有更多機會。

伴隨人工智慧熱潮的涌動,隱私問題與數據保護在西方國家引起熱議,無論是Facebook還是谷歌都受到外界對於隱私問題的擔憂,而在國內,此前由於人臉識別公司的數據大規模泄露,手機APP私自調用攝像頭與錄音功能等事件也引發了社會關注。

對此,任正非表示隱私保護要有益於社會的安全、有益於個人的安全、有益於社會的進步,完全過分的保護造成的對社會的傷害也是不好的。

對於隱私保護這個事情,我們還是要科學分析、科學管理,特別是一個主權國家,對於信息怎樣管理、對數據怎樣管理,這是每個主權國家自己的事情,不要跨世界統一一個標準,不能說我的國家是這個標準,你的國家也必須是這個標準。

只要這個國家在不傷害好人的情況下能保護好人,有利於社會治安,這個主權國家有權對自己的數據進行管理。

對於中國是否會出台相應的數據隱私保護法,任正非表示應該出台隱私保護法,而且應該非常嚴格,要非常嚴格地處治非法獲取和非法利用數據的。

對於倒賣數據的情況,中國要對這方面加強保護,進行嚴懲,讓社會凈化,這是責任。

我們始終還是支持GDPR的歐洲體系,我們的設備要堅決實現這一點,我也支持我們國家不斷在信息管理上一步步進步,我認為這兩年有不少進步,前兩年混亂得很,這兩年好像已經有一點管制了,我認為應該逐步改變中國的隱私保護,讓大家生活在一種又方便又安全的環境中,是人民最渴望的幸福。

(校對/holly)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

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走近華為背後的男人

【本文譯自美國《洛杉磯時報》對華為的特別報導。從採訪到發稿到譯制,部分華為高管職務已發生改變。譯文對部分內容有所刪節,本文為上篇。文/Norman Pearlstine, David Piers...

華為:希望網絡安全被視為技術

IT之家2月8日消息 據路透社消息,華為駐歐盟代表劉康(Abraham Liu)周四晚間表示,華為公司希望網絡安全被視作技術,這家通信設備公司也歡迎歐洲各國政府監督來證明這一點。劉康重申華為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