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霸屏:5G只是小兒科,華為還會領先6G!「明年年底人們會相信華為真的活下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Mate 30國行版發布會昨日舉行。

同一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與「平板電腦之父」傑里·卡普蘭等進行一場了歷時近兩小時的對話。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在任正非看來,儘管AI的發展還處於萌芽階段,但他對AI的未來十分看好——「我覺得5G是一個小兒科的事情,未來最大的產業應該是人工智慧。

目前華為5G專利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從晶片到整機,華為均有拳頭產品。

公司已陸續發布了數款5G晶片,以及5G手機,引領業界。

任正非顯然不滿足於此。

他稱,華為還會領先6G。

談到華為的經營情況,任正非說:「下半年的報表更能證明,我們公司是靠自己的力量挺過來了」。

談AI:還處於萌芽階段

儘管AI發展勢頭迅猛,但在任正非看來,「人工智慧還處於萌芽階段」。

他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還要取決於算法、算力、基礎設施(如超級計算機、超大規模的成熟系統)等方面的提供能力。

「只有算力得到非常大的突破,AI才能隨處可用。

」同時出席對話的華為戰略部總裁張文林說。

華為披露的《2018年年度報告》認為,數據、算力和算法所驅動的人工智慧將成為數字世界價值創造的引擎。

對於AI的未來,任正非態度十分樂觀。

他說:「我覺得5G是一個小兒科的事情,未來最大的產業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會成為整個社會、世界的發展動力,會成為影響和塑造國家的核心變量。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就任正非關於5G與AI比較的論述,地平線CEO余凱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非常認同這個看法。

5G技術只是移動通訊產業發展的一個階段,後面還有6G或者更高的階段。

而AI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方向,未來AI的應用將無處不在。

AI會成為深刻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一個技術。

深思考創始人楊志明博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人工智慧會像水和電力一樣,成為基礎設施和服務,賦能智能終端、雲端、物聯網及各個行業。

從這個角度看,人工智慧會成為未來最大的產業。

華為在AI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布局。

華為近日首次發布計算戰略,基於架構創新、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構建開放生態進行布局,計算產業新的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

同時,華為發布了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的智能化進程。

實際上,除了自研,華為也通過投資的方式深化AI布局。

工商信息顯示,深思考9月18日完成註冊資本變更,新增股東為華為旗下全資子公司哈勃投資,認繳出資48.56萬元,占深思考總股本的3.67%。

官網顯示,深思考是一家專注於類腦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核心科技的AI公司。

談5G:應授權5G技術給美國公司

未來還要領先6G

5G商用的大幕已經拉開。

其中,從晶片到整機,中國廠商在技術和產品上取得先發優勢,尤其是華為公司。

比如在基帶晶片方面,華為擁有Balong 5000;在5G處理器晶片方面,華為於9月6日發布了麒麟990;在整機方面,華為今日發布Mate30系列5G手機,支持NSA和SA雙架構。

華為在5G專利方面目前是全球第一。

在這次對話中,當問及向美國公司授權5G技術的態度時,任正非稱:「我們不是授權給所有的西方公司,是授權給一家西方公司,這家公司應該是美國公司。

因為歐洲有自己的5G,韓國和日本也有。

美國現在缺了這個東西,我們應該獨家許可給美國公司。

而且它可以在全世界跟我們競爭,而不只限定在美國市場。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另外,任正非表示,5G技術授權是指所有專利公平地、無歧視地授予。

在5G專有技術上,原始碼,硬體技術,測控、交付、生產等方面的經驗,甚至晶片,都可以授予。

任正非表示,5G的出現是意外情況。

5G本身是一個工具,但社會對5G爭論不休,人們對新鮮事物要有寬容和信任。

「5G標準是數百個國家、數千個數萬個科學家共同研究後產生的,能支撐人工智慧、雲的社會。

華為不止引領5G,還會領先6G。

任正非表示:「6G和5G開發是並行的。

6G是毫米波,6G真正規模化使用對於華為公司還很早。

華為會領先6G。

「對於6G研究,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

6G十年以後才會開始投入使用。

」這是9月10日,任正非在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所稱的。

談「鴻蒙」:考慮要不要向終端提供服務

作為「備胎計劃」,8月9日,華為自主作業系統鴻蒙首次亮相。

任正非在今日的對話中表示,鴻蒙系統已經經歷了七八年的開發,該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物聯網、工業控制來使用,因此它最大的體現就是低時延。

但鴻蒙會不會走向為終端提供服務(的道路),現在還在考慮中。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鴻蒙作業系統採用微內核分布式架構,以物聯設備端為主,將應用於自動駕駛、智慧家居、遠程醫療等低延時場景。

報告指出,鴻蒙系統的發布旨在推進萬物互聯生態圈的建設,實現全場景智慧生態。

同時自主可控成為大勢所趨,此次作業系統發布作為國內自主可控發展的重要事件,將加速自主可控發展進程。

「明年年底,人們會相信華為真的活下來了」

在近兩個小時的對話中,任正非還回應了市場關注的諸如業績、發債等話題。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談華為財報

「到了今年上半年,大家看我們的財務報表還可以,就感興趣。

當然我諷刺了我們的財務報表,我們是不是利用了客戶對我們的同情?下半年的表就更能證明我們公司是靠自己的力量挺過來了」。

同時,任正非表示,明年上半年華為的財務報表還會好,不會差,不過也沒有大的增長。

「到了明年年底人們會相信華為真的活下來了。

談創新與新興技術

「人類社會今天正處在新技術、新理論爆發的前夜,電子技術很快就到達3nm、2nm(這裡指晶片的製程),但不會停下腳步,還會繼續前進,但這個前進實現形式還不知道。

談基因技術

「在我們這個時代,基因技術會在未來20-30年產生非常大的突破,對生物科技、醫療科技等起到巨大作用。

如果電子能和基因結合起來,我們很難想像社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現在已經發展到用分子科學發展新材料,人工智慧在這個時候得到了規模化的使用,對社會的促進、改進我們也不太清楚,所以在這個時代,大規模的新技術在整個社會會產生突破,給我們帶來新的機會。

談隱私保護

任正非表示,中國應出台嚴格的隱私保護法。

他表示,中國也出現了一些隱私倒賣的情況,比如孕婦信息等。

這是不正確的。

中國要加強隱私保護,對不法行為進行嚴懲。

任正非還稱,華為有信心跟各個國家簽訂「無後門協議」。

現在華為投入大量研發經費解決適應歐洲GDPR的隱私保護,公司把未來五年網絡進步的目標確立為網絡安全,把隱私保護作為高級目標。

談發債

任正非表示,華為的發債成本很低。

同時,公司是在情況最好的時候發債。

過去華為主要在西方銀行融資,但現在西方融資管道慢慢不如以前暢通,華為就改在國內銀行融資。

任正非表示,目前華為的資金比較寬裕,「寬裕到錢多了。

我們希望能對大學、科研機構等組織多給予一些支持,支持世界的發展,而不能狹隘地只維護自己的利益。

來源:中國證券報(ID:xhszzb)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密集布局AI領域!華為再出手

參考消息網了解到,華為心聲社區9月16日刊載的媒體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採訪中提到,9月18日,華為將發布昇騰AI集群。任正非表示,這將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人工智慧平台。 輿論注意到,昇騰AI集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