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死活要收購的恩智浦,到底是幹啥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

2017年11月,博通(Broadcom)提出以1300億美金收購高通。

這件事情當時鬧得雞犬不寧,想必大家一定是知道的。

在折騰了半年之後,這樁收購案最終被美國政府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給拒絕了。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家公司的名字,被反覆提及,那就是——恩智浦

其實,早在2016年10月,高通就提出以38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這個恩智浦公司。

而在「博通高通」收購案中,行業普遍認為,高通最大的籌碼就是能否完成對恩智浦的收購。

再來看看中美貿易戰,還有至今未能解決的中興事件。

在上個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禁售之後,我們在討論反制措施時,也頻繁提出要拿美國高通公司作為報複目標。

而提得最多的,就是中國政府應該拒絕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案。

恩智浦公司,再次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

那麼,問題來了,這家恩智浦公司,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高通為什麼拼了老命也要收購它呢?一旦收購成功,對高通、對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今天,小棗君就和大家仔細聊聊這些問題。

首先,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恩智浦不是中國的公司,它是一家荷蘭的公司

(那為什麼中國政府有權拒絕高通的收購?別急,慢慢往下看。

恩智浦,全名是恩智浦半導體公司,英文名NXP Semiconductors。

它的前身是飛利浦的半導體業務部,由飛利浦在1953年創辦。

對,這個飛利浦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個造電吹風、剃鬚刀、電動牙刷的Philips。

飛利浦,也有譯為「菲利普」

20世紀的時候,飛利浦依靠這個半導體業務部,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

但是進入21世紀後,因為企業發展戰略調整(公司管理層打算專注醫療健康領域),加上半導體業務持續虧損,飛利浦決定將半導體業務出售。

2006年,飛利浦將半導體業務以79.13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荷蘭的一個私募財團。

於是,恩智浦半導體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在荷蘭埃因霍恩。

恩智浦辦公大樓

公司名稱是NXP,蘊含的意思是 「Next Experience」(新的體驗)。

中文名稱「恩智浦」是後來專門取的,裡面的"浦"字,也暗示了它和「飛利浦」之間的繼承關係。

恩智浦的主要業務,就是提供半導體系統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手機、個人媒體播放器、電視、機頂盒、辨識應用、汽車等電子設備。

2015年3月3日,恩智浦以1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的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

懂行的同學一定知道,飛思卡爾也是半導體行業裡面的老牌巨頭。

收購完成之後,恩智浦成功擠進了全球半導體廠商前十的行列,成為全球最大的車用半導體製造商,並且是車用半導體解決方案與通用微型控制器(MCU)的市場龍頭。

恩智浦S32汽車處理平台

如今的恩智浦,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有業務機構,員工人數達到30000多人,2017年的營收是92.6億美元

包括蘋果、三星、西門子、富士康、索尼,都是恩智浦的客戶。

在中國,恩智浦的業務也很廣泛。

它是百度Apollo開發平台的合作夥伴,向百度提供無人駕駛、毫米波雷達、V2X、信息安全、智能網聯等方面的半導體元器件。

呵呵,皮一下

同時,它也和阿里巴巴也達成了在車聯網和汽車作業系統方面的戰略合作。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想到為什麼高通要收購恩智浦了吧?

理由非常充分啊。





5G標準確定在即,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相關行業將得到巨大的發展。

作為一家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擁有關鍵影響力的半導體公司,恩智浦的價值不言而喻。

尤其是汽車產業。

未來的汽車絕對不是單純的運載工具,而是一個移動的個性化信息化終端。

說白了,就是有四個輪子的手機。

各大廠商都在押寶車聯網、無人駕駛、遠程駕駛,充分說明了其中的市場前景。

根據估計,到2020年時,車聯網相關產業的規模將達到770億美元。

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廠商,你說值不值得買?

反觀高通,作為全球通信行業巨頭,長期在通信晶片領域處於壟斷地位,對物聯網領域虎視眈眈,迫切希望通過收購恩智浦來搶占地盤,擴大晶片版圖,構建新的壟斷優勢

況且,高通和恩智浦由於客戶群和產品領域不同,業務重合部分少、互補性強。

高通業務側重移動和計算等領域, 而恩智浦業務側重汽車、物聯網、網絡融合、安全系統等領域。

兩者合併,屬於典型的強強聯合。

如果高通收購恩智浦成功,市值將達到1500億美元,成為繼三星電子、台積電、英特爾和英偉達後,全球第5大半導體企業。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高通收購恩智浦,需要中國政府的審批?

因為《反壟斷法》。

對於在本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之間的併購展開調查,這是國際慣例。

而是否涉及壟斷,是否會損害當地買家的利益,是調查的主要內容。

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商務部發布《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收購是經營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務規模都遠超申報標準,自動納入監管。

因此,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而高通收購恩智浦,已經通過了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韓國等8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監管機構的批准,只剩下中國政府還沒批准。

當然,如果中國政府拒絕,高通也還是可以強行收購恩智浦。

但是中國政府後面會對高通的各項市場行為進行限制,甚至處罰。

總之,會有各種手段制約它的業務開展。

對於高通來說,它三分之二的營收來自中國,肯定不會冒這個風險的。

說白了,為了確保自身的長遠利益,高通一定會想方設法遊說中國政府,但絕不會強行收購。

而中國政府遲遲沒有公布審核結果,也是基於反壟斷以及行業發展等長遠考慮。

目前高通在手機晶片領域長期處於壟斷地位,恩智浦公司在金融IC卡晶片、移動支付安全單元和NFC晶片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

一旦收購成功,必將在半導體、物聯網、車聯網、移動支付、智能交通等產業領域形成一定的壟斷競爭優勢,嚴重影響我們國家的產業發展,還會抽走大量的行業利潤。

說白了,現在的高通就已經很難對付了,一旦收購恩智浦成功,如虎添翼的高通就更加難以對付。

為了通過審核,高通也一直在努力為自己辯解,聲稱自己不會壟斷,並且在收購方案上做出了很多承諾和讓步。

例如,相關專利在多少年以內不漲價,還有,部分專利轉讓給第三方,等等。

但是,這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目前收購案仍然懸而未決,但也不會永遠拖下去。

確切來說,留給高通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7月25日之前,這次收購無法獲得中國反壟斷監管部門的批准,那麼, 高通按照先前簽訂的協議,將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解約費,放棄這筆涉及金額超過400億美元的併購交易。

基於目前中美兩國並不明朗的貿易戰形勢,這場收購最終的命運究竟會如何,真的很難說。

而我們,只能耐心靜待最終的結果公布。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

我們下期再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