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徹底演變成羅生門,鴻蒙到底會不會應用到華為手機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有消息傳出,華為依然在測試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其最快會在今年年底前上市,前期的機型主要是以中低端為主,售價在2000元左右,以跑量、吸引開發者建立生態平台,華為甚至將為此創造一個新的手機系列,並列於當前的P、Mate、Nova、暢享等。

該消息真假未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圍繞華為的鴻蒙系統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已經讓鴻蒙徹底成為一起羅生門事件中的主角。

為什麼說鴻矇事件是一起羅生門呢?因為鴻蒙的身份一直撲朔迷離、真假難辨——當谷歌聲稱停止授權安卓,華為手機面臨無作業系統可用,華為說,我們不怕,我們有鴻蒙,性能甚至比安卓優秀;當傳出美國將解禁華為,谷歌將恢復安卓授權的風聲,華為說鴻蒙並不是為手機設計的,它將用於物聯網,安卓仍是唯一選擇;當雙方陷入膠著狀態,谷歌遲遲未正式恢復對華為安卓系統的授權(主要是GMS套件使用權,這個對海外市場影響巨大),華為說鴻蒙經改造可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當前正在測試,預計年底上市。

真真假假相互穿插,無人能分辨清楚,可以說是鴻蒙已經成為當今IT江湖中一個難解之謎。

這也許是華為有意而為之,畢竟商場如戰場,永遠不要讓對手摸清楚你的底牌,掌握你真正的實力,這樣才能在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最大的利益。

那到底華為的底牌是什麼呢?鴻蒙系統能不能在短期內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呢?其實撥開迷霧,我們是能夠窺見事實的真相的。

以下是我的分析——

在最開始的時候,谷歌第一時間響應美國政府禁令,絕情斷供,而華為在短時間內做出了迅速而又直接的反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放話,華為不怕,華為有替代品,華為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作業系統OS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於明年春天將可能面市。

而事實上,在谷歌中斷合作之前的3月份,余承東就已經發表過相似的言論,「如果迫不得已,華為將放棄Windows和Android系統轉向內部解決方案」。

基於以上,我認為華為肯定是有替代方案的,至於是鴻蒙,還是Kirin OS,那只是名稱上的區別。

但是,這個替代方案肯定不僅僅是為了替代華為手機上的安卓系統,以華為的野心,「要搞肯定搞一盤大的」,況且,谷歌停供安卓系統,這在智慧型手機發展史上算是一起黑天鵝事件,華為不會為了這微乎其微的機率去砸重金去研究一套單純的替代方案,所以,華為的替代方案不光光是替代安卓,而是要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等設備,成為華為未來帝國的奠基石。

那為什麼華為多次主動否認鴻蒙可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多次明確安卓仍然是最佳選擇呢?

我認為華為是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出於博弈考慮,華為跟美國各行業的合作犬牙交錯,不光是一個安卓系統,還有很多關鍵的零部件,是否用安卓系統就代表著華為的態度,美國主動釋放和解信號,恢復安卓授權,這可以理解為美國試圖給雙方一個台階下,如果華為自恃有替代品而生硬拒絕,這很可能引起美國方面更大方面的強硬封殺,所以,用不用安卓,不是有沒有替代品的問題,而是華為還願不願意與美國合作的問題,就跟華為自己有晶片仍然要去買高通的晶片是一樣的道理,這是一種態度的傳達,或者說是一種利益的交換。

第二,鴻蒙仍未真正成熟。

要成功運營一個作業系統,關鍵因素有兩個,第一、技術能力,包括系統的穩定性、效率性、安全性等等指標;第二、生態能力,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玩轉整個產業鏈,必須要形成自己的生態,才能有生命力,尤其是對一個作業系統而言。

在這兩點上,我認為鴻蒙都未真正成熟,尤其是生態上,技術還能閉門造車進行打磨,但生態絕對不是在實驗室里可以建成的。

所以,今天的鴻蒙還沒有達到真正商用的水平,當然,如果華為處於拚死一搏的關頭,要強行商用,硬著頭皮也是能上的,但今天的情況未至如此惡劣,一旦強行上了,很容易就夭折,失去市場信心的產品基本就相當於判了死刑,華為可不想將幾十億的研發投入為了一時之意氣而白白打了水漂。

所以,總結一下,鴻蒙未涼,其當前的狀態就跟一顆仍然掩埋在泥土之下的種子,它可能會長成矮小的灌木,也可能會長成參天的大樹,就看之後的養分和陽光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任正非再談鴻蒙系統,張弛有度,展現中國智慧

就在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的消息宣布之後,很快,華為就宣布了鴻蒙系統以及一系列的備胎晶片,當時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無不讓我們國人為之震撼和自豪,同時也感嘆華為的居安思危和未雨綢繆,隨著人們關注晶片...

因禍得福!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手機要來了

眾所周知,面對美國方面的施壓,美國企業、安卓系統的開發公司谷歌被迫中斷與華為的深度合作關係。但出乎意料的是,谷歌的突然"斷糧",不僅沒有讓華為被"卡脖子",反而讓華為自研多年的移動作業系統「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