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松果電子公司拆分,成立南京大魚科技,專注AI和IoT晶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螢幕,不是攝像頭,也不是電池,而是處理器,這是一台手機的心臟,沒有處理器任憑你框架再好都沒有用,更不用說現目前的手機都是基於處理器來搭建最終框架的。

就現目前手機處理器市場上,真正做到自研量產的只有蘋果、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這五家,而除了這五家之外小米手機也想做出自己的處理器,雖然小米一直都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但是人家還是有顆做晶片的心。

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就悄悄的註冊一家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並且經過多年努力嘗試,在2017年的時候終於推出首款SoC:澎湃S1。

澎湃S1採用台積電28nm工藝製程,8核心A53架構,小米在發布上表示澎湃S1晶片的性能與驍龍625和聯發科Helio P20相當,被小米用於小米5c上。

而我們都知道自研晶片這條路是無比困難的,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還涉及專利交叉授權問題,而之所以能拿出澎湃S1還是因為小米以1.03億元的代價購買了聯芯SDR1860晶片的授權,而澎湃S1正是基於此基礎上改進而來。

這麼久過去了,網上一直傳澎湃S2多次失敗,小米似乎要放棄松果電子,我們也漸漸對其不再那麼上心了。

而昨日4月2日,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布組織架構調整郵件:松果電子團隊重組,部分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科技,專注於IoT晶片;松果電子則繼續專注於手機SoC晶片研發。

經此調整,小米持有南京大魚半導體25%股權,團隊集體持股75%。

南京大魚半導體將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AI和IoT晶片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注手機SoC晶片和AI晶片研發。

其實小米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難理解,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手機晶片研發除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還需要渾厚的技術支持為基礎,並且研發時間周期長,短期看不到回報的項目,並且就算真正研發出來,再到真正實用與大廠旗艦晶片對抗,也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早在去年,雷軍就已經將AIoT定為小米集團未來發展重要戰略之一,並且在去年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上,小米還成立了"小米AIoT開發者基金",用以激勵開發者、硬體設備商、AI技術公司,共同打造開放的AI新生態。

其實小米集團從2014年便開始loT布局了,以小米AI音箱為入口,打造一套完整的小米AIoT生態鏈,雖然我們經常戲稱小米為"小米雜貨鋪",但也間接反映出小米生態鏈的完善程度。

現目前小米已超越谷歌和蘋果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物聯網平台。

而現在小米將松果電子拆分,成立南京大魚科技專注IoT晶片和解決方法的研製,更能看出小米對AIoT發展的重視。

對於這件事,各位觀眾你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更多關於科技的資訊,歡迎點擊訂閱。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處理器行不行?雷軍:還不行

友情提示:閱讀全文大約需要 5 分鐘↓看完文章不妨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如今中國人最強調「愛國熱情」。作為國內第二家打算掏出「自研晶片」的廠商,理應被捧一捧。捧一捧,總是容易捧出毛病來,看看這些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