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任正非:把教育做好,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任正非接受央視記者董倩專訪

央視專訪任正非:把教育做好,國家就有未來!

本文選自「央視新聞」

2019年1月17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深圳接受央視記者專訪。

在訪談中,針對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扣押、華為遭一些國家「打壓」等問題,任正非一一回應。

採訪中,任正非表示最關心的問題是基礎科學研究和教育。

在他看來,把教育做好,國家就有未來。

【獨家視頻】任正非:會和女兒電話里說說笑話

任正非:很長時間沒見女兒 對她不會太擔心

記者:作為父親想為女兒做一些什麼?任正非:首先感謝黨和國家,對一個公民權利的保護。

我們能做的還是要靠法律的力量。

記者:您現在能和女兒聯繫嗎?任正非:打電話。

說說笑話。

記者:您擔心她嗎?任正非:不會有多大的擔心,但她需要很長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您多久沒有見到她了?任正非:很長時間了。

兒女最重要是翅膀要硬,他們要自由去飛翔。

期望兒女來照顧父母,這個不是我們的期望。

記者:但是她畢竟遇到了這麼一件事。

任正非:這個事還是要通過法律來解決,我們有信心能夠解決。


任正非:有信心 歐美國家非買不可

記者:現在有一些國家「封殺」華為,怎麼面對這種局面?任正非:你做得好了以後,不會沒人買的,不用擔憂。

我從來沒有擔憂這個事。

記者:但是假如有一些國家,就用國家禁令的方式不讓你們參與?任正非:不買他傻,不買他就虧了。

這是「比賽」,是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們)還有什麼辦法。

記者:如果重要的歐美國家不讓您進,您有什麼辦法? 任正非:不會,歐美國家,最終有很多東西他非買不可,我一定會賣給他們的。

我們不會計較他曾經計較過我們,我們是以市場經濟、以客戶為中心,當他要買的時候,我還是要賣給他的。


▲任正非接受央視記者董倩專訪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 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在訪談中,任正非呼籲要重視基礎教育,他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的社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的進步來源於教育和科學的進步。

「怎麼能在這麼小一個晶片上面沉積那麼多東西,我認為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

國外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所以,在任正非看來,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任正非:科研上允許不成功 因為培養了人才

華為在基礎研究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任正非對於基礎研究的成效也有獨到的認識,他在採訪中表示,基礎研究允許「浪費」,並不是能做出來賣出去,就叫「成功」,「成功」是多路徑的,要寬容失敗,科研上的不成功也培養了人才。

▲任正非接受央視記者董倩專訪

任正非專訪完整內容,請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1月20日晚21點30分播出的《面對面》欄目。

任正非談教育:把基礎教育提到國家的最高綱領,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本文為付小平推薦,選自澎拜新聞,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任正非終於打破沉默!

72小時內,75歲的任正非馬不停蹄接受採訪。

2019年1月15日,他接受了一輪海外媒體採訪,1月17日又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多家國內媒體群訪。

採訪中,任正非除了揭開華為的神秘面紗,更反覆提及「基礎教育」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他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

要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國家未來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競技中獲得成功。

以下內容節選自任正非採訪實錄。

振興教育不在房子,在於老師

記者 :我記得2014年第一次採訪您的時候,您說「華為有什麼神秘的?揭開面紗就是皺紋」,現在五年過去了,您覺得華為的面紗真正揭開了嗎?現在國際上質疑的聲音好像更多了。

任正非:那就是皺紋更多了。

因為半徑越大,問題越多。

如果我們縮到小小的一點,像農民種地一樣,只有土豆這麼大,外界都看清了,那誰也不會質疑。

半徑越大,越看不清,未來10-20年之後的探索我們更加看不清,所以大家的質疑會多一些,但是質疑並不等於有多大問題。

另外,質疑也是有價值的,科學家天生就喜歡懷疑,要不他們怎麼會發現新東西呢?他不相信,就會有新發現,所以質疑本身也是前進過程中必然伴隨的副產品。

未來信息社會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

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一定會有一場巨大革命,在生產方式上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比如,工業生產中使用了人工智慧,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大家參觀了我們的生產線,那還不能叫人工智慧,只是一部分人工智慧,但是生產線上已經看不到太多的人。

五年以後,這條生產線上可能只需要五、六人,甚至兩、三人,主要是做維修。

當然,我們的生產線上很多人都是博士,不是普通操作工人,特別是光晶片生產中,會動手的博士還特別少。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

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

給農村教師多發一點錢,讓優秀人才願意去當教師,優秀的孩子願意進入師範學校,就如我們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粟裕、許光達、惲代英都出身於師範學校一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但現在不是這樣,教師待遇低,孩子們看見知識多也掙不到多少錢,所以也不怎麼想讀書。

這樣就適應不了未來二、三十年以後的社會,社會就可能分化。

完全使用人工智慧生產的可能就會重回西方,因為沒有了工會問題、社會福利問題、罷工問題……完全不能人工智慧的生產可能會搬到東南亞、拉丁美洲、南歐等人力成本低的國家去了。

我們國家面臨著這種分化,就應該要把基礎教育提到國家的最高綱領,才能迎接未來的革命。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這應是黨和國家的主要責任,每個公民的義務。

今天滿街高樓大廈,過二、三十年就變舊了。

如果我們投資教育,二、三十年後這些窮孩子就是博士,開始衝鋒,國家就會走向更加繁榮。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華為只能把自己管好,不能去管別人,所以我們就大量投入資金往前沖。

剛才央視記者問我「你們賺的錢很少,為什麼科研投入會有那麼多」,比如今年我們利潤是90多億,但是科研投入150-200億美金。

其實這150億哪裡是我們投的,都是成本,實際上還是客戶投的。

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我們為什麼要走在前面?新技術進入時代的周期變短了。

過去是等到科學家做方程,經過五、六十年,終於發現這些方程有用。

從電磁理論,又經過五、六十年,發現電磁理論可以用於無線電……

今天已經不可能了,這個過程縮短非常厲害,即使不能叫毫秒級,也是極短級。

如果我們還是等著產業分工,不進入基礎研究,就有可能落後於時代。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變成人才大國,我們與別人的競爭才更加有信心,因此,小學教師應該要得到更多的尊重。

當然,今天教師待遇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但還要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國家未來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競技中獲得成功。

今天大家看到華為有很多成功,其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科學家,因為華為工資高於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華為工作。

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

因此,我們國家要和西方競技,唯有踏踏實實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時間振興教育。

振興教育不在房子,在於老師。

抗大就是一條小板凳。

你們看關於抗大的電影,搬個小板凳,坐在黃土飛揚的土地上,聽到毛澤東沒有麥克風的講話,就建設了新中國。

所以,物質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記者:您提出基礎教育這個議題,是希望能夠給社會一個警示嗎?

任正非:我認為,社會就是應該有口號「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我們再窮也不能窮老師」。

記者:您打算為這個事情做點什麼?

任正非:我們把華為公司做好,就給大家做了一個榜樣。

華為有什麼?一無所有!華為既沒有背景,也沒有資源,除了人的腦袋之外,一無所有。

我們就是把一批中國人和一些外國人的腦袋集合起來,達到了今天的成就,就證明教育是偉大的。

記者:您對於未來科技行業的走勢是怎麼看的?因為華為從來不站隊,但是現在這種大國博弈的情況下,華為還有可能獨善其身嗎?

任正非:如果將來會出現中美博弈,中國首先還得重視教育。

我們在海外派遣員工有4萬多名,為什麼大多數員工都不願意回來?孩子上學問題,回來以後怎麼插班,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

這樣一系列問題,讓我們的員工流動不起來,孩子回不來。

即使在非洲,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學校,但是回到深圳就進不去學校。

因此教育是我們國家最緊迫的問題,要充分滿足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每個家長最操心就是孩子。

因此,盲目的人口紅利化是錯誤的,因為社會的生產方式是走向人工智慧。

東風汽車的竺總問我,我說「中國無人駕駛可以從拖拉機做起」,我們不與西方同一個軌道競爭,就把拖拉機做到24小時耕地,不怕蚊子,不怕下大雨,不怕爬高山,農業生產效率不就提高了嗎?

我們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

記者:在現在的環境下,您怎麼理解自主創新對中國公司的意義?

任正非:我從來不支持「自主創新」這個詞,我認為,科學技術是人類共同財富,我們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這樣才能縮短我們進入世界領先的進程。

什麼都要自己做,除了農民,其他人不應該有這種想法。

自主創新若是精神層面我是支持的。

也就是說,別人已經創新,我們要尊重別人的智慧財產權,得到別人的許可,付錢就行。

如果我們重做一遍,做完一遍,也要得到許可,還是要付錢,這是法律。

當然科學家都是自主創新的,我指的是我們這種公司的工程創新。

記者:長期以來,西方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最常見的指責就是盜竊智慧財產權,您怎麼看待?

任正非:我不能代表中國企業,只能代表華為。

華為在美國經歷了幾場大官司,都獲得良好的結果。

華為現在87,805項專利中,其中有11,152項核心專利是在美國授權的,我們的技術專利對美國的信息社會是有價值的。

我們已經和很多西方公司達成了專利交叉許可。

華為不能代表別的企業,但是我們自己是絕對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的。

記者:我想問一下,一方面每年我們投入這麼多錢在研究與創新,另一方面我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關於技術創新的共享和自主研究,這兩者的平衡點是什麼?

任正非:在精神上我是支持自主創新的。

所有科學家的創新都是自主的,它是一種精神。

我認為在尖端的未知上更多的強調自主創新是可以的,比如嫦娥4號,人家不給你,那你得自主。

但是我們不能在低層面上強調自主創新,一個螺絲釘你也要自主?日本、德國的中小企業很了不起,日本一個企業幾十年就做一個螺絲釘,這個螺絲釘最大的特點就是永不鬆動,全世界到處高速設備、高鐵、飛機全部都用這家螺絲釘。

被誇大的5G與泡沫的人工智慧

記者:原本以為在5G時代,迎接華為的是世界廣闊的天地,但是目前為止,外界障礙是比較多的,接下來華為打算採取哪些措施去突破?

任正非:有個老師辭職說世界很大,她想去看看。

我想說這個世界很大,還有好多地方我們可做5G的,但暫時還做不了那麼多。

少數地方的拒絕不能代表我們在大多數地方被拒絕。

而且5G實際上被誇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誇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

因為我們跑得太快了,年青人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一直講啊講,就把事情誇大了。

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

人們現在的需要就是寬頻,而5G的主要內容不是寬頻。

5G有非常非常多的內涵,這些內涵的發生還需要更多需求的到來,還需要漫長的時期。

不要把5G想像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

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就好比我嘴巴很大,但是喉嚨很小,我吃一大塊肉還是一口吞不進去。

大家別那麼著急,5G現在暫時還沒有充分發揮出用處,太快了。

這次中央台用來在深圳(5G)直播春節聯歡晚會,也只是個演示性作用,這種演示還不足以變成大規模的商業行為。

記者:現在很多公司把人工智慧當成一個主要的目標,言必稱人工智慧。

您擔心這個趨勢會導致人工智慧形成一個泡沫麼?

任正非:人工智慧有可能是泡沫。

但別害怕這個泡沫破滅,那些失敗的專家工程師,我們招聘,為什麼?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生產結構,改變我們在全世界的服務結構,我們需要這些人。

為什麼我要失敗的人呢?失敗的人就是理想太大,平台太小。

但是我的平台很大,能夠容納你跳舞。

為什麼人工智慧會出現泡沫化?就是同一個東西,這個世界實際上只需要一家公司,比如說辦公系統,誰還能取代微軟?真正的機器人出來後,90%的機器人公司就困難了。

我很難解釋人工智慧是不是有泡沫。

我們公司在工程上,比如新疆高山上的基站,是京東快遞小哥騎著摩托上了山,把設備按照我們的說明裝好以後,我們人在西安調測,調測通過就驗收了,報告、發票就出來了,錢就付給你了。

如果我們不採用人工智慧的方法提升生產效率,就不可能實現低成本,不可能獲得高利潤,也不可能加大對未來的戰略投入。

記者:華為目前的基礎研究處於什麼技術水平?

任正非:總體來說,我們對自己的基礎研究評價應該還不夠滿意,為什麼呢?這30年,其實我們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但是在物理學、化學、神經學、腦學……其他學科上,我們才剛剛起步,還是落後的。

未來的電子科學是融合這些科學的,還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奔我們。

所以,我們在科學構建未來信息社會的結構過程中,我們還是不夠的。

熱學將是電子工業中最尖端的科學,這方面我們的研究也是領先的,就是太抽象了。

所以,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來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

很多人想做百年老店,這是非常困難的,最主要的是要去除惰怠。

曾經有首長說要總結一下華為公司的機制,我說首長您別總結,前20年是積極進步的,這10年是退步的,為什麼?就是人們有錢就開始惰怠了,派他去艱苦地方不願意去,艱苦工作也不願意幹了。

如何能夠祛除惰怠,對我們來說是挑戰。

所以我們強調自我批判,就是通過自我批判來逐漸祛除自我惰怠,但我認為並不容易,革自己的命比革別人的命要難得多得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