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觀察:中國科技公司憑藉什麼擊敗矽谷巨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儘管在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公司有103家(美國有134家,英國有22家),但很少有歐美人士能列出這些公司的名稱。
英國管理雜誌《今日管理》(Management Today)近日撰文指出,這要麼是因為,這些公司很少在歐美市場開展業務,要麼是因為它們沒有在歐美市場展開品牌營銷活動。
「我們的讀者可以輕易在1分鐘內寫出至少40家美國公司,但要列出中國公司則有點困難。
」這篇文章寫道,「很可能,你能列出名稱的中國公司都是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聯想、京東、小米、百度和滴滴出行。
」
這些公司最初被認為模仿了美國科技公司,但目前則更多地成為了美國公司的競爭對手。
那麼,谷歌、亞馬遜、Facebook和蘋果是否應當擔心來自東方的威脅?在過去十年的領先之後,這些公司的地位是否會被動搖?以下為譯文全文:
中國公司的崛起令矽谷巨頭感到壓力
從單純的數字來看,科技行業的中國公司正在快速發展。
以增長迅速、規模達1940億美元的全球數字廣告市場為例,谷歌和Facebook利用這一市場建立起了巨額財富,而根據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的數據,2015年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BAT)在全球這一市場的份額為12.1%。
到202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提升至18.1%。
中國公司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大戰中也做得不錯。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蘋果和三星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之和已從2015年第二季度的42%下降至今年同期的33%。
而中國五大手機廠商,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和中興的市場份額之和則從17.7%上升至28.5%。
此外,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每年的電商銷售額達到8990億美元,高於美國市場的3970億美元。
eMarketer預計,到2020年,中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4萬億美元,是美國市場的4倍,並超過隨後20個國家的總和。
矽谷巨頭們沒有太好的機會去開拓中國市場。
用外交辭令來說,這是因為美國公司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去理解中國市場。
然而,這樣的觀點沒有意識到,中國市場的競爭並不像其他地區一樣簡單。
如果從新當選下任美國總統川普的角度,你可能會認為,這是由於中國故意保護,或至少傾向於正在發展中的本土公司,幫助它們在技術方面迎頭趕上。
無論怎麼看,美國西海岸的巨頭都在面臨太平洋另一側中國公司的競爭。
eBay和亞馬遜未能獲得成功,而後者的困境據說是由於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在起步之初不願投入廣告,而是相信亞馬遜中國能像在全球其他地區一樣,獲得自發的口碑傳播。
谷歌和Facebook尚未在中國提供服務。
只有蘋果取得了真正的進展。
然而,由於本土競爭對手在技術方面的快速趕上,蘋果目前也面臨著銷售滑坡的局面。
科技公司的全球競爭不可避免
美國科技公司未能打開中國市場,但我們也沒有看到,在曼哈頓、里約熱內盧、柏林和曼谷,有許多用戶用百度去替代谷歌。
因此情況是否是:中國公司占領了中國市場,矽谷巨頭征服了世界?
然而在科技行業,沒什麼是永恆的。
最終,規模龐大的中國市場也無法支撐持續的增長,而中國公司也需要考慮開拓其他地區。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谷歌和百度,蘋果和華為,以及Facebook和騰訊之間的全球競爭似乎不可避免。
確實,有跡象表明,這樣的競爭已經開始。
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已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取得了成功,而你也可以看到小米的產品在美國的商店中銷售。
阿里巴巴近期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公司Lazada,加強跨境電商的發展。
騰訊則收購了多家歐美網遊開發商,包括全資擁有Riot Games,以及持有Supercell的大部分股份。
中國公司的時代正在到來,那麼你是否知道,中國公司憑什麼擊敗矽谷巨頭?
運營方式的創新比技術創新更令人矚目
很明顯,中國公司在技術上帶來了創新。
例如,阿里巴巴有能力處理及分發數量達到亞馬遜4倍的包裹,而騰訊微信早在Facebook Messenger之前就提供了支付功能。
對矽谷巨頭來說,更值得擔心的並不是中國公司的技術創新。
中國人口教育程度的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這樣的創新。
真正值得擔心的是它們作為組織的行為方式。
在歐美,關於商業運營有很多討論。
敏捷、員工參與、鼓舞人心的領導力、創業精神、多元化的員工隊伍。
所有人都認為,具備這些特質的組織將產出更優秀的業績,而沒有其他公司比谷歌做得更好。
由於具備這些因素,這些公司是很好的僱主。
它們從最優秀的人才那裡得到最優秀的貢獻,基於最佳理念去制定戰略,並利用數據去支持敏捷運營。
這是種能帶來成功的組合。
我們傾向於假定,美國西海岸的巨頭們不僅最具創新性,也制定了最佳的運營方式。
在這個方面,中國的新興公司應該很難趕上?畢竟,在中國,民營企業在30多年前才合法化,而大部分50歲以上的商業人士都是在舊環境中接受的管理訓練。
然而,許多正在興起的中國科技公司具備非常適合21世紀的特質,在工作中很少有官僚主義作風。
劍橋賈奇商學院教授大衛·德克萊默(David de Cremer)表示,「大部分中國公司都秉持製造經濟的思維:產出更多,回報就越多。
質量並不是那麼重要。
但華為從一開始就堅持以用戶為中心。
」德克萊默曾與他人共同撰寫了關於華為的著作《華為:領導力、文化和連接》。
除了對用戶的專注之外,華為在其他許多方面也值得關注,例如該公司的合伙人模式(員工持有華為的98.6%股份,並分享公司的利潤),以及每6個月更換的輪值CEO策略。
德克萊默認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希望公司不上市,從而試驗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並探索輪值CEO的做法。
「我會將他稱作睿智的架構師。
他不希望公司陷入自滿或傲慢的境地。
」
中國公司在歐美市場需要做什麼?
充足的資源?有。
技術實力?有。
動力?有。
有遠見的管理層?有。
中國科技巨頭已具備了所有要素,以挑戰歐美競爭對手。
或者說,看起來已經萬事俱備。
對中國公司來說,在歐美市場需要做的是將誇張與事實區分開。
大部分相關圖書都像是聖人言行錄。
例如關於京東的一本書這樣寫:「他直白的話語、遠見和理想,再次提升了員工的士氣。
」儘管書中也記錄了其他軼事,但在翻了50頁之後,我已放棄尋找關鍵信息。
由於缺乏公眾的嚴密監督,很多情況仍然很難被知曉。
關於公司如何變得敏捷,帶來變革,或是「促進主人翁意識」,這些對話都來自於員工,缺乏證明。
我們所知的是,這些公司到目前為止非常成功,但它們模仿的矽谷巨頭也很成功。
低估Facebook和谷歌這樣的公司是愚蠢的。
最終,決定全球科技行業競爭贏家的可能並不是市場競爭。
政治因素可能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而時間將證明一切。
編譯 | 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