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否認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 欲造千億市值帝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紫光股份剛剛宣布入股西部數據之際,紫光系欲拿下東芝和SanDisk公司的消息又不脛而走。

更有坊間傳聞稱,雙方已開始接觸。

日前,紫光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對該消息進行否認,其表示:「紫光方面未有對東芝和SanDisk快閃記憶體業務的收購計劃,但紫光併購計劃仍將持續。

」然而從紫光系近年的併購軌跡來看,其對全球半導體市場尤其是存儲晶片市場的野心不容小覷。

隨著併購加速,一個龐大的紫光帝國拔地而起。

先併購華三,再入駐西部數據,並屢屢與存儲晶片產業大鱷傳出「緋聞」,紫光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否認收購東芝

日前,又有消息傳出紫光股份大股東紫光集團計劃收購東芝和SanDisk公司的快閃記憶體業務,目前雙方已開始接觸。

雖然紫光股份否認此事,但作為中國最大國有晶片設計公司,紫光近期在晶片領域的動作,著實讓人浮想翩翩。

近日,紫光股份宣布擬收購美國上市公司西部數據股份有限公司(WDC)15%的股份,投資總額約為240億元人民幣。

交易完成後,紫光股份將成為西部數據公司第一大股東,並將擁有1個董事會席位。

眾所周知,西部數據是全球知名的硬碟廠商,在桌面級IDE硬碟、移動存儲應用及A/V等領域實力極強。

2014年第二財季報告顯示,公司硬碟出貨量6310萬塊,市場份額為44.4%。

紫光股份內部人士表示:「對該公司的入股,是紫光對全球存儲市場布局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購亦將增厚公司業績。

紫光的「存儲」野心

近兩年來,清華系通過資本運作迅速擴張至多個領域,而紫光集團又是清華系資本運作焦點。

從私有化展訊、銳迪科,到收購「新華三」,紫光集團的企圖由晶片設計擴大至存儲和伺服器領域,其全產業鏈的戰略棋局被全盤托出。

以國際化併購為手段,紫光集團在去年完成了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國內排名第二的通信晶片設計企業銳迪科微電子公司的併購,通過整合,形成紫光集成電路產業鏈,後又增資成為TCL第四大股東,其成為全球集成電路和移動互聯領域巨頭企業的野心浮出水面。

去年其更是得到英特爾90億元注資,雙方將聯合開發基於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解決方案。

通過這一系列資本併購,紫光集團業務已橫跨手機晶片、伺服器和存儲等。

今年7月,又有消息稱,紫光集團將以23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的DRAM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

多家知名存儲廠商成為潛在的收購對象。

與此同時,作為紫光集團目前唯一的上市平台,紫光股份今年5月份完成對惠普旗下華三的收購。

隨著紫光系在集成電路領域的胃口不斷增加,紫光集團拋出「要打造出一個半導體晶片領域的世界級企業集團」的目標。

紫光集團計劃用五年的時間,把紫光晶片產業建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前列的通信晶片集團,員工人數達到2萬人,收入突破100億美元。

而近一年,紫光系正是以併購方式加速這一步伐。

在互聯時代的到來之際,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巨大需求,讓快閃記憶體晶片成為行業的寵兒,前景廣闊。

這正是吸引紫光系在快閃記憶體領域尋求併購標的的重要動力。

數據顯示,以2Gb顆粒來換算,2014年中國市場在DRAM的消化量占全球產能19.2%。

長期以來,中國晶片市場一直被國外壟斷,未來進口替代將是中國的重點國家政策。

中國市場巨大的需求讓眾多中國電子巨頭在這一領域逐漸壯大,以併購等方式展開快速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來看,藉助併購和合作,在產業鏈上下游,紫光系均展開布局,其在構造全產業鏈平台上有巨大的企圖心。

紫光併購整合展訊、RDA、英特爾資源後,已在晶片設計、存儲等領域均有所儲備,如若獲得東芝和SanDisk的快閃記憶體業務,紫光將獲得快閃記憶體業務的技術和渠道優勢,彌補其在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儲備缺失,完善其存儲晶片產業鏈布局。

欲造千億美元市值帝國

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就表示:「紫光要利用合適收購機會,在產業內外進行擴張。

而當前的經濟環境,併購是紫光壯大業務體系的最好途徑。

按照趙偉國的計劃,紫光集團目標直指市值千億美元的晶片巨頭,而這需要資本與產業發展同步謀局。

與此同時,紫光股份宣布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事項,為展訊、銳迪科證券化鋪路。

今年2月份,紫光集團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國家開發銀行達成總額300億元的戰略合作。

比起企業家,趙偉國更願意說自己是資本家,通過快速併購等方式建立多種投資形式並存的紫光帝國,實現盤中各子逐步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

更多爆料請關注集微網微信公共號:jiweinet 或老杳個人微信公共號:laoyaoshow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偉國的晶片「帝國夢」| 智慧產品圈

文/ 韓繼國 智慧產品圈顧問引言:還沒有一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像紫光集團能在兩三年時間內連續掀起併購浪潮。從中國大陸,到大洋彼岸再到台灣,其出手迅猛,金額闊綽,所到之處都讓當地企業為之側目。隨著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