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晶片?沒那麼容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進化君

出品|智能進化論

導讀:

進軍晶片製造領域背後,是富士康深度的轉型焦慮。

雖然有製造晶片的野心,但從代工廠轉型而來的富士康,只有選擇最合適的合作夥伴與切入領域,才能在晶片領域自足,並發揮自身多年製造業的優勢。

上周五,珠海市政府官網發布公告稱,8月16日珠海市政府已與富士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半導體設計服務、半導體設備及晶片設計等方面展開合作。

該項合作還包括開發與工業網際網路、5G、8k超高清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相關的項目。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富士康還將與珠海本地其他合作夥伴合作。

接下來的幾個月,富士康會在項目敲定後對外公布這些合作。

同時富士康也強調,目前不會在珠海建立半導體工廠。

富士康造晶片的野心由來已久。

2016年富士康與晶片巨頭ARM聯合在深圳設立半導體開發和設計中心。

2017年9月,富士康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部門失敗。

雖然富士康出價高於對手,但後者仍被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主導的財團購得。

今年5月,據台灣媒體報導,富士康集團準備大力發展半導體業務,其調整了公司架構,設立"半導體子集團", 由身為富士康旗下日本夏普公司的董事會成員Yong Liu擔任負責人,並準備建設大型晶片廠。

凈利潤創6年最低,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身處低谷

據悉,2005年以來,富士康一直穩居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

富士康目前最大客戶是蘋果公司,是其最新款高端旗艦機iPhoneX的唯一組裝工廠。

除此之外,富士康主要客戶還有華為、小米、索尼、戴爾筆記本、任天堂遊戲機等。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提供商MMI發布的2017年全球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電子製造服務)廠商TOP 50榜單,富士康穩居第一位。

但是,全球No.1的境遇恰恰說明了電子製造服務領域的每況愈下。

8月14日,根據富士康發布的二季度財報,二季度營收約為1.08兆元新台幣(241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03%;凈利潤為174.89億元新台幣(3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18%。

第二季度,富士康毛利率5.9%,凈利潤率1.62%,凈利潤創下過去6年來的最低。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儘管第三季度iPhone新品出貨將拉動富士康營收增長,但從毛利率來看,短期內無法扭轉頹勢。

對於第二季度財報表現,富士康官方解釋為匯率、淡季產品結構不佳、零組件上漲導致成本增加、人事成本、新產品研發投入增加,以及營所稅、未分配盈餘稅費增加等等。

代工製造模式原本利潤就很薄,這也使得成本控制成為富士康的一大優勢,包括各項土地成本、人力成本。

但是隨著近年來中國人口紅利下降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富士康的成本優勢逐漸觸及天花板。

製造晶片,痛苦轉型中的關鍵一步

"富士康是什麼?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樸實的台灣水牛、貧瘠土壤中紮根的葡萄藤、振翅欲飛的孤雁、寂寞長大的地瓜。

"

近兩年,郭台銘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富士康轉型的堅決。

他希望逐步實現富士康從代工巨頭到自主品牌的轉型,包括打造"富士康"品牌的零部件和電子產品,同時提供製造相關服務,從而獲得更高技術含量和利潤。

目前,富士康的轉型之路主要靠投資與收購。

在液晶面板領域,2016年富士康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虧損中的日本公司夏普,以獲得後者優秀的液晶面板技術。

收購後,富士康推進夏普戰略轉型,停止了夏普在日本國內生產白電產品,並由此獲得價格優勢爭奪市場份額。

2017年夏普電視出貨量近千萬台,成功扭虧為盈。

在晶片領域,郭台銘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工業網際網路需要大量晶片,我們一年需要進口400多億美金的晶片,半導體我們自己一定會做。

"

富士康目前已經擁有幾家與半導體有關的子公司,包括生產半導體的一些製造裝備的Foxsemicon、進行系統模塊產品封裝的半導體後端企業Shunsin、研發液晶顯示屏驅動晶片的晶片設計公司Fitipower。

未來這些子公司都將歸屬於"半導體子集團"。

但是晶片製造門檻很高,一個成熟的晶片工廠動輒需要上百億美元資金的投入,同時需要有大量專業半導體行業人才。

對晶片新領域的大力投入會進一步稀釋已經微薄的利潤。

在晶片製造領域,一些老牌晶片製造企業已經擁有多年積累的競爭優勢。

同樣來自台灣的台積電已經成為占據全球一半市場份額的半導體代工企業。

從代工廠轉型而來的富士康,只有選擇最合適的合作夥伴與切入領域,才能在晶片領域自足,並發揮自身多年製造業的優勢。

工業網際網路晶片應該是富士康重點發力的一個領域。

在富士康A股上市之前發布的招股書中提到募集資金主要用途中,第一個就是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其餘的重點項目包括雲計算平台、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

富士康希望打造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旨在將工業 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軟體與工業機器人、傳感器、交換機等硬體相互整合,形成具有與上下游互通互聯、資源共享功能的工業網際網路系統平台。

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無疑是富士康的一大利好。

此前多年,富士康在國內的成功開廠離不開各地當地政府的支持。

在與富士康的戰略合作儀式前,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指出,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珠海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

為此珠海提出了"把珠海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和獨具特色令人嚮往的大灣區魅力之城"的全新定位。

這一次,與中國製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等政策紅利的結合深度,也將成為決定富士康轉型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歡迎關注。

智能進化論是專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新媒體。

目前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家號、一點資訊、雪球TMT、知乎專欄、天極自媒體、介面、搜狐號、網易號、企鵝號、大魚號、騰訊看點號等十餘家自媒體平台。

進化君,資深營銷人、媒體人,專注人工智慧領域科技評論。

希望用思想和文字陪伴你讀懂智能時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台銘5年投入21億布局AI 鴻海深耕工業物聯網

大力發展機器人代工、投資網際網路造車企業小鵬汽車、斥巨資布局人工智慧(AI)、開啟A股IPO征程……一直在轉型道路上上下求索的鴻海頻頻落子,正勾勒一個新的工業網際網路宏圖。近日,鴻海集團(富士...

對標三星 富士康「急行軍」

富士康最近可謂動作頻頻。富士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將於5月24日在國內正式申購,同時,富士康投資100億美元的美國液晶面板廠也將正式開工。對於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