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 - 法華人間慈濟願行- 權實之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可從1963年,在臺北慧日講堂, 上人皈依印順導師的那一刻談起。

為佛教為眾生 【證嚴上人開示】 (2013.10.4海外志工座談) 導師就說: ... Wouldyouliketoreacttothismessage?Createanaccountinafewclicksorlogintocontinue. 首頁 相冊 會員註冊 登入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 發表人內容月亮版主文章總數:25573年齡:67來自:台中威望:1650注冊日期:2009-01-11主題:【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  周日五月09,20211:03pmLikeDislike 月亮版主文章總數:25573年齡:67來自:台中威望:1650注冊日期:2009-01-11主題:回復:【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  周日五月09,20215:07pm【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旁白)小時候我們生病看醫生,藥粉總是苦澀難以下嚥,爸媽就會加入一些糖粉,讓我們容易接受。

佛陀也是如此,為了幫助大家究竟離苦得樂,從聲聞緣覺的權法小教開始引導,直到時機成熟,才宣講法華真實大法,暢演本懷。

慈濟立宗,以《法華經》為主要奉持經典,上人從1966年創辦慈濟之初,即已決定直入真實法,帶著慈濟人從慈善開始,走上菩薩道,四十多年後再詳細開示法華經,讓我們體悟到,原來經典精髓,早就由上人巧妙鋪陳,在我們的生活中、行動中、俯仰之間。

【證嚴上人開示】(2021.1.25彰化慈濟人座談)師父所要求的就是淨化人心,淨化人心很抽象,總是大家表達出來,而且有功夫在內心,展現出來,那叫做真實法,這種真實法,不是在現在才練出來的,是從行動中,把聽進去、長久的行動,我覺得我這輩子都在享受,享受著弟子們的那一分,真善美的真善美,自己是身體力行的真誠,會合同一片的善,展現出來的美。

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佛是因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那是什麼樣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教菩薩法,就是要我們行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我覺得上人講《法華經》,就是在教我們行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其實做慈濟就是行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

(旁白)回溯當初證嚴上人創辦之前,是怎麼抉擇,要帶領慈濟人直入菩薩道的呢?我們可從1963年,在臺北慧日講堂,上人皈依印順導師的那一刻談起。

為佛教為眾生【證嚴上人開示】(2013.10.4海外志工座談)導師就說:你我師徒的因緣特殊,你要為佛教、為眾生。

那幾句話只有六個字,打從我內心的那樣的一震,很震撼的,我打從內心,我回答了「會」,但是我沒有出聲音,從內心的,會,我一定會為佛教、為眾生,真正的佛法一定是在人間,而且不離生活中,這才是真佛法。

要如何把這樣的佛法讓它簡化,人人在生活中,都是運用著法在生活,生活中(法)入心坎裡,在心坎裡,長慧命,這才能真正的佛法在人世間。

但是談何容易,出了戒場以後孤伶伶的一個人,小木屋的六個月,這樣的時間,讓我對《法華經》那樣的深入,了解到這個經典是那樣的深澀,這麼深,雖然都很能理解,可是如何讓它真普及人間呢?這是很難。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建德】上人那時候,1963年的時候,他就是在這個小木屋裡面,勤修《法華經》,包括這個讀誦,包括書寫,包括禮拜,每天寫,每個月就可以完成一部法華經,這個修道生涯,在那種自修處於寧靜,跟佛法契合的,那樣的一個狀態當中,成為他日後修行佛法,度化眾生,很重要的憑藉,所以那個早期的修道經驗,算是他以後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資糧,那個養分支持著他,一直往這條路前進。

(旁白)在這段獨自清修的日子裡,上人尚未找到弘法的著力點,因此也曾想要入山苦修,而在太魯閣找了一塊地。

【證嚴上人開示】(2018.12.28高雄歲末祝福)太魯閣這條路上,也有一塊土地在那裡,很幽靜,覺得我若要修行應該在這裡,在這裏都有石洞,在經典上看,都說修行到石洞裡面,自己也是這樣想,覺得在那個石洞裡面好修行。

但是我的師父(印順導師)去,他用眼睛瞪著我說,他說:你敢住在裡面,不可以,修行不可以離開人群孤單一個人,你如何可以在這個洞內,太危險了。

所以我把那個地方放棄了,腦袋裡一直想,師父說,修行要在人群中,要入人群,是啊,入人群行菩薩道,如果說這個入人群,就會去想到師父這樣告訴我,修行不是在洞內,不是個人,一定要在人群中,這是現在如果說到入人群,我就會去想到這一句話。

總而言之,菩薩道是在人群中成,因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才有菩薩,菩薩度自己、度他人,自修自利,度人也同樣來修菩薩道,自己如果沒有感觸不會覺醒。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上人一開始,就是走這菩薩道對不對,借重於開創慈濟宗門、走入人群,上人走入人群的時間很長的,五十幾年的真實法,菩薩道都講不完,都還講來不及、來不及。

【證嚴上人開示】(2011.7.3中彰幹部座談)師父要跟大家說,我若不是有看到,那個(一攤血)的境界,有起那個念頭,其實我修行就是修行,我就是獨善其身,雖然當時印順導師,師公,我開始皈依,那個時候就對我說,要為佛教、要為眾生,我是這樣依教奉行,就放在心裡,但是若沒有另外那個境界讓我觸動,要叫我去何處找因,怎麼會有這股的緣呢?有今天的結果呢?所以雖然師公給我的那個因,就是要遇到那個緣,什麼緣,你們知道嗎?什麼?(一灘血。

)答對,對啊,師公給我的這個因的種子,這就是「因子」,現在稱為「基因」,師公給我的這個法,法脈精神,這個因的種子放在我的心裡,我若是想說,我如果自己獨善其身,做一個清清白白的出家人,很有修行,如此我難道不是,也是「為佛教」,但是要如何去「為眾生」呢?還沒有想出什麼方法,可以去「為眾生」,卻是正好是有遇到那一灘血,那一灘血在我的心裡。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印順導師當然給上人的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這念起來也許一兩秒鐘就念完了,可是上人能夠把這六個字,當下有把握,然後把這六個字變成他一生,甚至於生生世世的一個志願,「守之不動,億百千劫」,而且帶動弟子,一定要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這就是我覺得從經文裡面,一般人讀經文,不大可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我覺得上人做到了,然後弟子就是要跟隨。

權中有實人間佛教【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Discovery有訪問上人,把上人的這個行儀,做成一個小時節目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話,叫做「BuddhisminAction」,就是一個行動的佛教,這個是我們跟很多宗教團體,很不一樣的一個地方,也就是行經,《法華經》,其實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菩薩道,菩薩道的一個觀念跟我們大腦,其實是神經生理學是很,兩個互相契合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神經生理的一個反應,在人性中,除了自私自利的基因以外,我們也有護他利他的基因,我們有那一分同理心,那是在每一個人的基因設定上,我們的行為上,我們大腦的設定都有的,所以如果我們強調去做,行《法華經》,行菩薩道的一個過程中,帶出我們那一分同理心,帶出慈悲心出來,把這個善的基因給它打開,打開的結果,你自然就可以走出,那樣子的價值,跟未來的一個人生中的,一個改變的時候,他就會帶出後續的,我們再從菩薩道裡面,再去學習那樣的一個佛教,這個佛陀的一個精神,他的本懷,眾生都有如來本性,那一分的一個啟發以後,把那一分的如來本性,發揮更大時候,他就會從一而變成多,而變成眾,而變成無量的結果,這個世間才有可能改變。

【大小創意齋創辦人姚仁祿】慈濟五十五年來,上人希望慈濟人做的事情,基本上是,依據《法華經》的精神來的,核心就是菩薩道,那什麼意思叫做菩薩道,我想理解佛法的人大概都知道,意思就是說,我們要修行不是修自己,而是透過去幫助別人,來理解我們要怎麼修,所以上人說的行經,其實行經是念經更重要的,就是說,我要怎麼樣去把經文裡,要求我去幫助別人,這樣子的一個概念,然後再幫助別人中間,怎樣做到各種心靈的條件,就是我把自私拿掉,所以上人為什麼說,我們要幫助別人還要說感恩,這樣子的一種思想,其實在一個現代的邏輯思想來說,或是現在工商業的思想來說,其實他是相當讓人家想不懂的,我要幫助你,我還要跟你說謝謝,但是慈濟人在過去的這麼多年來,上人不斷不斷地教,我相信大家是多多少少,已經可以理解。

【證嚴上人開示】(2016.5.29晨語開示)無形的道理,就要用有形的人、事、物來解釋,才會清楚,我們是用,「說我所做的,做我所說的」,我們有憑、有據、有實,將這個法用在人群中,人群的苦難,用這個法去拔除眾生的苦難,人生在迷茫,用這個法去引導他歸入菩薩道上,用真實法去說,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我們做過的、我們說過的,這些東西。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佛法,法門雖多不出權實,不出方便法和真實法,所以佛法追根究底就是兩種,方便法和真實法,宗門和法脈就是這兩個,或者是小乘和大乘,回小向大就這兩個,所以基本上,佛陀跟上人對這方面的思惟,也是一樣的,為什麼?佛陀跟所有的諸佛都是一樣的,他要度眾生,他必須從方便法切入,但是他開方便門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要示真實相,就是說隱實施權,我把大乘真實法,這個比較難的先不講,那個隱大、顯小,顯出來就是說我,我用出來的方法,你看得到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讓你歡喜做你喜歡做的事情,方便法,那個是小乘的,你喜歡聽經、你喜歡聞法,比較方便你們,你們去學習的,你們從小開始。

可是對內的時候,對內,我們自己修行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直指人心,沒有再拐彎抹角了,對內的時候,我們是廢權立實,廢權就是說,把那個方便法暫時放在一邊,不談這個,不談方便法,立實,我們就要講真實法了,靜思法脈就是我們的法源,就上人講的粽頭有沒有,粽子粽串裡面有粽頭,對,那就行動綱領,你下面有這麼多慈濟活動要做,所有的活動他的精神理念,他的法源,靜思法脈這個屹立不搖的,這個不能夠變質的,這個原則是確立在那裡的,不能輕易動搖的,可是你的宗門呢?深入人群對不對,應付那麼多,不同不同根基的眾生的話,你可以觀機逗教用不同的方法,法門不是只有八萬四千,其實無量,但是雖然這麼多,不同的法門在度眾生,殊途是同歸的,雖然你用的方便法,跟我方便法不一樣,可是最後我們的目的是同樣的,走入這一乘真實法,走入這個大乘的領域裡面去,成佛之道就在這裡。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建德】其實上人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預約人間淨土,為人間淨土的實現向前邁進,人間淨土用上人的話,就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人間淨土基本上,不只是我們慈濟的理想,其實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理想,大乘佛法是希望把這個穢土,這個五濁惡世轉成清淨的國土,實現的方式就是,透過菩薩道的修行,所以上人期勉我們的,就是怎麼樣這個世間因為我的存在,苦難能夠減少,減少一點,也因為這個苦難的減少,自己也從中去昇華我們自己,就是自利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跟著昇華了,這個是上人對我們最大的期勉,而且不只是今生今世,還相約來生來世,生生世世,都能夠走在這個菩薩道上,所以這個菩薩道的實踐,就是上人對所有慈濟人的一個期許。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上人為什麼最後也講要大哉教育,其實大哉教育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希望真的大家能夠,從經典裡面,從上人的非常,人心淨化的教育裡面,能夠得到體會,就像我們現在看到氣候暖化,極端氣候的這個災難,所謂的climateemergency,emergency就是醫療上的急診室,就是整個地球已經要進入急診了,可是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再加上最近這個流行性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其實這些這麼多的災難,這麼多的警訊,上人也常常講,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可是人們是真的有得到反省嗎?所以上人很擔心,地球在發燒,全球很多物種都在消失,可是眾生還在執著,還在迷惘當中,所以,上人就從最近在講這個推素,從這個非說不可,到非素不可,到非做不可,到現在還非推不可。

【證嚴上人開示】(2016.7.25成語開示)佛陀的精神,所有的道理,佛的本懷,身心本懷都是在這個地方,從佛口流露出來而且這樣成為經,經文、經典所在的地方,我們又是身體力行受持,必定要讓佛的精神復活起來,佛的精神、智慧復活,流落在人間、利益人群,佛法活化起來,活化在人間,人人都是菩薩,人人都是能在人間救度眾生,我們身體力行走出去,你所走的,步步都是佛陀從佛口流露出來,他鋪路讓我們走過來,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菩薩道。

各位菩薩,愛心就是佛的法身,清淨無染就是佛的法身,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中不受污染,就是佛的清淨心,在在處處只要我們用心,時時多用心。

LikeDislike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508-法華人間慈濟願行-權實之間 第1頁(共1頁)這個論壇的權限:您無法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前往: 選擇一個版面||--閒聊與交流|   |--公告區|   |--閒話家常|   |   |--節慶與祝賀|   |   |--感動與感性|   |   |--生活小常識|   |   |--雜談與閒聊|   |   |   |--自我介紹|   |   |--介紹自己|   |   |--介紹伙伴|   |   |   |--論壇問題建議區|   |--生活禪話|   |--惟禪思惟(MeditationSway)|   |--明智心語圖文版(Jack'sReflection)|   |--論壇教學區|   |--菩提法水|   |--人間菩提|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   |--靜思晨語--法華經2011|   |   |--靜思晨語--法華經HD|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   |   |--菩提心要|   |--證嚴上人開示|   |--經典專區|   |--法喜充滿|   |   |--衲履足跡|   |   |--手語印記|   |   |--回眸來時路|   |   |--點滴法水|   |   |--證嚴法師說故事|   |   |--人生吶療癒果實|   |   |   |--TheSupermeWisdomonEarth|   |--傳法網--我們共創一個讓人人可以自覺與歡喜的傳法平台|   |--馬鳴講堂|   |--對話錄|   |--探索學苑|   |--探索遊戲|   |--奈普敦週刊|   |--探索教育|   |--探索教育團隊公佈欄|   |--探索教育問題|   |--探索教育遊戲|   |--探索課後心得|   |--探索教育研究|   |--探索任務協調|   |--探索課程規劃|   |--問題與討論|   |--生涯規劃問題|   |--人資管理問題|   |--學校教育問題|   |--領導修練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   |--壓力調適問題|   |--讀書會|   |--佛遺教經(遵佛遺教)|   |--妙法蓮華經(靜思妙蓮華)|   |--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三十七助道品|   |--無量義經|   |--人有二十難|   |--原來素食最健康(齋戒素食的好處,一起來勸素)|   |--佛學名辭釋疑|   |--精選佳文|   |--健康管理與壓力調適|   |   |--調心(如何心安理得)|   |   |--調身(如何活動筋骨)|   |   |--調食(如何吃的正確)|   |   |--調眠(如何睡眠安穩)|   |   |--調息(如何悠遊自在)|   |   |--醫學常識|   |   |--健康管理|   |   |   |--家庭親子與情感幸福|   |--生涯規劃與個人成長|   |--人際溝通與朋友情誼|   |--智慧修行與德性修養|   |--環境保護與綠色生活|   |--好書推薦與讀書心得|   |--優質影音|   |--環境保護|   |   |--草根菩提|   |   |   |--宗教心靈|   |--健康生活|   |--文化藝術|   |--管理領導|   |--教育發展|   |--探索教育|   |--專業講師|   |--課程規劃|   |--需求調查|   |--活動帶領|   |--班級帶領|   |--表達技巧|   |--專業知識|   |--資源分享|       |--教學檔案|       |--網路資源|   |--資源與分享    |--心得分享    |--會員專屬分享區    |--相關網站分享    |--優質影音分享  如何申請免費論壇 | ©phpBB | 免費論壇互助中心 | 聯絡 | 違法舉報 | Latestdiscussion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