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新論(3)——「創新」的三大誤區-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輯導語:創新是企業或產品想要在同行業、同類型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必由之路。

而創新并不僅僅是“少數人”才可以做的事情。

繼作者在上篇文章講述了如何進行創新之后, ... 当前位置: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行銷推廣>正文 編輯導語:創新是企業或產品想要在同行業、同類型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必由之路。

而創新并不僅僅是“少數人”才可以做的事情。

繼作者在上篇文章講述了如何進行創新之后,作者在這篇文章里講述了人們關于“創新”理解的三大誤區,讓我們來看一下。

提到創新,人們總是有三大誤解:第一,創新就是發明創造;第二,創新是天才們的事情;第三,創新是靈光一現,孤立的,很難被學習和復制。

對于商業活動來說,固執地追逐新穎或者發明,就相當于在市場不會買賬的地方投入資源; 將創新歸因于天才,就會有高不可攀的幻覺,以“太難了”、“我做不到”為借口,拒絕創新,放棄自己的努力; 誤以為創新是“靈光”乍現,就會以蒙昧的視野,遮蔽在持續創新的道路不斷前行。

誤解了「創新」,就是放棄了未來。

一、誤解1——「創新」就是發明創造 在提到「創新」這個詞時,很多人首先將它與發明創造聯系在一起,認為創新一定是從無到有,似乎只有百分之百的原創才叫創新。

創新并非發明創造一個全新的事物,只要是將不同的事物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事物,就可以被為創新,特別是在商業領域: 女媧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就造了人;上帝造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創造出一個男人,又取出一段肋骨,造就了一個女人。

火車、汽車,輪船,沒有一個是被憑空創造,而是將蒸汽機放在軌道上、四個輪子上和船上。

鼠標在誕生之初,并沒有被認作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只有它被喬布斯,與用戶界面系統完美結合時,鼠標的真正價值才本稱為偉大的創新。

在馬克斯的特斯拉之前,早已出現了無數電動汽車,但是電池成本高居不下。

馬斯克所做的,就是將松下筆記本電池管理程序用于特斯拉電動汽車,一輛電動汽車從過去的30萬美元成功降價為6萬美元。

一眾大師們對創新的定義: 創新理論之父熊彼特的定義是,所謂創新,就是舊要素新組合。

全球大數據權威阿萊克斯·蓬萊特說,創造力只不過是把事物關聯在一起而已。

破壞性創新大師克里斯坦森說過,技術和需求不存在顛覆性,只有技術和需求的新組成才能帶來顛覆。

復雜性科學的奠基人布賴恩·阿瑟認為,所有的創新都是在新的可能的世界當中,把舊的任務不斷進行重新表達的過程。

喬布斯也說,創造就是把事物聯系起來。

麥肯錫資深合伙人兼董事理查德·福斯特認為,創新者者通過改變事物的秩序獲取收益。

所以,創新絕不等于發明創造。

二、誤解2——「創新」是只有少數天才們的事情 一直以來,關于天才們的神話阻止了我們這些普通人去努力創新——達芬奇、諾貝爾、愛迪生、喬布斯、馬斯克、扎克伯格…… 大部分人總是以“太難了”、“我不是這塊料”為借口,拒絕創新。

背后的原因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被種下了一個壞思維,誤以為只有少數天才才有能力創新。

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能力不是天才獨有的!人人都能夠創新! 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無論是企業界、非營利機構和政府,處處都有創新的機會,人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

——德魯克 德魯克認為創新是組織的一項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責,他是有規律可循的實務工作——創新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訓練;不需要靈光乍現,但需要遵守“紀律”(創新的原則和條件)。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不是對原有一切“斬草除根”,而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這次推出一個新產品,下次實施一項新政策,在下一次就是改善公共服務。

” “但是,這些都不是事先規劃出來的,而是專注于每個機會和各種需求,它們都是試驗性的,如果它們沒有產生預期和所需的結果,就會很快消失,務實而不教條。

”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個體的“發明”早已被有組織地“創新”取代。

伊梅爾特在試圖把通用電氣帶向新階段時,他從通用電氣的根源尋找出愛迪生精神來激發組織的創新氛圍,專注和投入研發體系,而不是發明家個體。

在蘋果內部,不但一個產品線的不同設計團隊之間有競爭,產品之間也充滿了競爭。

蘋果的目標是,iPhone要好到讓你找不到買iPad的理由,iPad要好到讓你找不到買筆記本電腦的理由。

研發過程也不是送設計理念到圖紙、模型,按部就班的生產,只要有人提出一個更好的設計理念,整個程序隨時可以重頭再來一遍。

樂高百年繁榮,在于打造了系統的全方位的、“吸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創新人才、駛向藍海市場、以客戶為中心、實踐破壞性創新、培養開放式創新、探索全方位創新、創建創新型的企業文化。

” 3M公司百年來更是堅持著:“我們始終致力于不斷創新、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隨時滿足客戶所需。

” 互聯網以來,創新的神話在普通人的世界中不斷得以出現。

風險投資讓一個個有創新想法和肯干的年輕人被孵化和加速。

微軟、谷歌、優步們以開放、自由和賦能的文化激發著每個伙伴不斷創新。

B站、頭條、抖音、快手讓人人成為創造者成為可能。

創新并不是奇跡、不是魔法,不是天才們的專利,而是一項工作,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對于企業而言,最大的禁錮就是領導人的認知邊界。

對于個體而言,最大的枷鎖就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

同時看到不同和相同,這就是創新的原點;把變化當做正常的、健康的事務,張開雙臂去歡迎它,并主動從中尋找創新機會,人人都可以創新。

品牌猿非常認可淘寶造物節“每個人都是造物者”和李善友教授的“人人都是創造者”。

三、誤解3——「創新」是孤立的,與生俱來的,很難被學習復制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創新是一個個孤立的事件,這一過程需要依靠靈感,創造力和天賦;他們同樣認為,創新是無法預測和管理的,不能寄希望于一定能出現,僅僅是也許、可能。

其實不然。

創新不是冒險精神和獻身精神,而是一套科學的創新方法;創新不需要非同尋常的思想飛躍,只是最尋常的思維過程;創新的方法只是普通的方法,思考的過程就像散步一樣平平常常。

研究創新的思維過程,就會發現,創新是一系列連續的步驟,關鍵問題不在于思考的步子邁得有多大,而在于思考的步驟是不是足夠多。

阿瑟布萊恩在《技術的本質》說,創新存在于新的解決方案轉變為標準工程的過程中,其間包含著許許多多微小的進步和修正,它們積累在一起共同推動著實踐前進;創新存在于由發明引發的根本性新技術產生的過程中;創新存在于這些新技術在改變內部組件或者結構深化時,因增加組件而獲得發展的過程中;創新還存在于技術體從出現到隨時間而發展,最后創造性地改變了那些與之遭遇的產業的過程中。

在《飛奔的物種》里,作者指出,創新的具體手段可以用一個“3B法則”來概括:Bending變形:通過改變舊素材的形態,把舊的變形成新的;Breaking拆解:通過把舊素材拆解成碎片,使碎片或者碎片的組合成為一件新事物;Blending混合:通過把不同來源的舊素材拼在一起,混合成一件新事物。

幾乎所有的創新手段都是對這三個法則的單獨或者組合運用。

李善友教授在《第二曲線創新》中,將創新分為八個思維模型:組合創新、單點破局、錯位競爭、低端顛覆、組織心智、第二曲線、分形創新、戰略杠桿。

喬布斯總是在提出問題、解決它,然后重復,是這些連續的步驟促成了蘋果手機的創新: 在當時,智能手機很先進,但是它也很難使用,因為它總是帶著一個鍵盤; 我們需要一個大屏幕和一個鼠標,但是我們不愿意把鼠標帶來帶去,那樣會很麻煩; 替代方案是用觸屏筆,可觸屏筆很容易弄丟。

該怎么辦呢? 干脆用我們的手指,這就是觸屏手機的想法產生的過程。

增田宗昭認為蔦屋書店持續創新服務的精髓就是:我并沒有什么特殊才能,只是一心站在顧客的角度,努力理解顧客的心情,尋找顧客想要的東西,然后制作出來而已。

以開店為例,就是不斷思考:顧客對新店的期待是什么?哪一部分能吸引顧客,再站到女性的角度、學生的角度、年長的角度…….思考“想去那家店嗎?”“不想去那家店嗎?”“走哪條路?”“欣賞怎么樣的風景”…… 所有的這些理論和實踐,都指向一個清晰而簡單的道理,創新是可以拆解、學習、復制、創造的。

創新并非天賦,也非資源雄厚者的專利,創新不依靠靈感,也不是天才的專利;創新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改變一下思維方式,以科學的思維步驟,持之以恒地嘗試,踏實行動,就能得以實現。

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每一項能讓創新得以實現的技術,感謝每一個激發普通人創新的平臺,這是一個“每個人都是造物主,人人都是創造者”的大時代。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專欄作家# 品牌猿,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贊賞 1人打賞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品牌創新論(3)——「創新」的三大誤區 上一篇該開一家面粉廠,還是做個包子鋪? 下一篇醫療健康類如何高精準投放小紅書,實現高ROI? 相關文章民調都這么不靠譜,我們做營銷的還能相信啥?用盲盒做裂變的玩法套路,都在這里了!“營銷數字化10講”(8):經過了去中間化和去品牌化,去平臺化還會遠嗎?做好營銷的終極武器,在于洞視本質的能力“營銷數字化10講”(9):講具體點,營銷數字化到底有啥用?再談砍價助力,微信讀書和拼多多各走一邊遇到高難度推廣應該怎么辦?為什么絕大多數品牌在爆品打造上都在做無用功? 近期文章 六種常見隱藏菜單 從盒馬鮮生/網易嚴選看,服務設計應用的兩大思路 10個技巧,有助提升你的海報設計 交互設計:APP搜索功能淺析 在iPhone的UI設計背后,是一場關于注意力的戰爭 分類 分析比較 產品行銷 產品設計 職場攻略 行銷推廣 體驗行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