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 中國政府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 ...   當前位置:首頁>>中國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字體:大中小】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

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是全國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中心,也是國內國際交往的中心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定都北京的經過    1948年黨中央關於召集新政協的《五一宣言》發表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紛紛響應。

同年9月,黨中央計劃在1949年下半年成立中央政府。

不久,東北戰場遼西大捷,毛主席開始部署第四野戰軍的部隊南下奪取平津。

這一年的11月8日,黨中央決定:在北平解放後,由薄一波先行赴平,為黨中央機關進駐北平打前站。

  就在黨中央作出這一重大決定的時候,北平已被解放軍包圍。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古都獲得了新生。

2月3日,解放軍入城儀式在前門大街舉行,北平各界群眾沸騰了,舉城同慶,迎接這一神聖時刻的到來。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

25日淩晨6時,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乘專列抵達清華園火車站,下午赴西苑機場閱兵,受到各界民主人士的熱烈歡迎。

6月15日,中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召開。

次日,周恩來主持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六個小組。

其中第六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組長是中國著名教育家、中國民主促進會負責人馬敘倫,副組長是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不久又增加沈雁冰任副組長,組員有張奚若、田漢、馬寅初、郭沫若、廖承志等16人。

經過4次討論,第六小組于9月14日一致提出建都北平,改名為北京。

  1949年9月中旬,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由香山移居中南海,並出席了政協籌備會第二次會議。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27日大會討論《國旗、國都、紀年、國歌決議草案》,並逐項進行表決,全體代表以舉手和熱烈的掌聲通過四個決議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定於北平,自即日起北平改名為北京。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本年為一九四九年。

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在表決前,沈雁冰彙報了第六小組的研究討論意見,提出了定都北平的理由:“國民黨反動派過去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便於依賴帝國主義,因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國主義和買辦資産階級剝削中國人民的中心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人民自己的國家,它依靠的是中國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北平為中國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在政治上,北平位於華北老解放區內,人民力量雄厚,規模弘偉,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歷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來,這裡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搖籃。

    此外,在地理上,北平位於一個大平原之中,將來有足夠的擴充的餘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達,有平沈、平綏、平漢、平滬等鐵路幹線,連絡全國各地。

總之從各種條件看,北平實具備現代大國首都的各種資格。

因此,我們提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應以北平為首都,並改名為北京。

”   當晚電臺播出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後,北京城鞭炮齊鳴,熱烈慶賀。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佈自己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一致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共同綱領》。

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從此,作為新中國首都的北京與共和國一起,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E-mail推薦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