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藥得吃一輩子?只要做到「這個」血糖就可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年齡也逐年下降。

一般人飯前血糖超過126mg/dl,同時糖化血紅素大於6.5%時便會診斷為糖尿病,當糖化血紅 ...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 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 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 登入/加入會員 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播出時間:CH56每週六、日下午1點及晚上6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 ©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醫療 糖尿病藥得吃一輩子?只要做到「這個」血糖就可降 健康2.0 2018/07/2411:51 字體放大 示意圖/TVBS   很多人被醫師診斷有糖尿病時,心裡就開始擔心了:「是不是要吃一輩子控血糖藥?」其實,除了吃藥外,只要能徹底執行體重控制,把體重降下來後,就可以不吃藥遠離疾病。

78歲的張先生把體重由120公斤降到82公斤後,糖化血色素一路降到6以下正常值,目前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是缺乏胰島素,大多是先天;第二型糖尿病則是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異常。

  據102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以BMI為計算標準,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

  體重為何與血糖有關?周明文解釋,胰島素阻抗的形成機轉不明,目前認為應與先天基因及後天肥胖的交互作用有關,因此適當減重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並協助控制血糖,減重5-10%就有機會能改善血糖,減少藥物使用甚至停藥,他在門診時便看到不少病人減重成功後,藥物也可以不吃了。

  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年齡也逐年下降。

一般人飯前血糖超過126mg/dl,同時糖化血紅素大於6.5%時便會診斷為糖尿病,當糖化血紅素>7%需服用藥物,治療目標是糖化血紅素維持6-7%。

  78歲張先生,2年前第一次就診自述罹患糖尿病時體重達120公斤,每天要服用3顆藥,就診時體重94公斤,糖化血色素6.8,持續服藥並減重;去年中體重減輕,糖化血色素也下降,便減少藥物;今年初體重降至82公斤,糖化血色素降至6以下,停藥並叮囑定期回診追蹤血糖及體重。

  糖尿病患者減重要點   周明文提到,糖尿病患者減重時最主要的方法是飲食控制,其次是規律運動。

飲食須作每日總熱量管制並逐漸減少,每日攝取的總熱量應小於每日熱量的支出;避免甜食、含糖飲料、炸物以及酒類、以及減少食物的分量。

  運動則建議每週至少進行5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及每週2次的重量訓練及核心運動。

運動選擇宜循序漸進,以免運動傷害,倘有心肺或骨骼肌肉等疾病,則應與相關醫師討論之後再進行。

  周明文提醒,糖尿病患者應與醫師密切配合,控制血糖,不可自行停藥,以免導致血糖失控,引起併發症。

但吃藥不一定是一輩子,經由適當的飲食及運動,減輕體重,在醫師的指導下,是有減藥或停藥的可能。

  ◎記者/曾金月報導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擔心血糖飆高?營養師:吃飯順序決定血糖高低 體重失控竟因水果大豐收!醫師:這樣吃不怕胖又控制血糖 改吃素還來得及!研究:棄葷轉素可降低3成糖尿病發生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糖尿病血糖體重控制胰島素 延伸閱讀 骨盆歪斜一身病!3招骨盆底肌訓練4周改善漏尿、便祕、肥胖 2021/11/1216:39 更年期關節痠痛怎麼辦?3種人缺鈣族當心了補鈣聖品2食物要多吃 2021/11/0909:30 口罩驚傳疑似有致癌物!二氧化鈦可以吃,但吸入為2B致癌物 2021/11/1211:40 張國棟罹胰臟癌病逝!醫曝6大危險警訊中老年人2情形不單純 2021/11/0111:53 營養師大推6種茶愈喝愈瘦!幫助減少體內脂肪其中1種防動脈硬化 2021/11/0910:33 走路和騎腳踏車哪個益處多?誰消耗熱量比較多?揭曉「這樣走路」才有健身效果 2021/11/0811:30 人氣排行榜 1 骨盆歪斜一身病!3招骨盆底肌訓練4周改善漏尿、便祕、肥胖 2 秋冬增強抗病能力!彥寬老師「補陽氣法」預防感冒、心血管疾病發作 3 更年期關節痠痛怎麼辦?3種人缺鈣族當心了補鈣聖品2食物要多吃 4 有時看近模糊、有時看遠模糊?眼科醫:小心不是老花,而是跟「它」有關! 5 走路和騎腳踏車哪個益處多?誰消耗熱量比較多?揭曉「這樣走路」才有健身效果 6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一定要試試!9招最簡單「居家伸展」舒緩全身好放鬆 7 減脂運動5個錯誤習慣你也中了?減重醫師警告:小心體重不降反增! 8 補充葉黃素預防黃斑部病變!江坤俊曝3方法補充葉黃素最有效激推3種護眼蔬菜 9 小禎不復胖祕訣大公開陳欣湄分享踩步燃脂增肌絕竅,助你踏出俏臀和蜜大腿 10 口罩驚傳疑似有致癌物!二氧化鈦可以吃,但吸入為2B致癌物 11 營養師大推6種茶愈喝愈瘦!幫助減少體內脂肪其中1種防動脈硬化 12 魚油功效是什麼?營養師:可補充DHA及EPA,可激活腦部神經、調整血脂 人氣排行榜 1 骨盆歪斜一身病!3招骨盆底肌訓練4周改善漏尿、便祕、肥胖 2 秋冬增強抗病能力!彥寬老師「補陽氣法」預防感冒、心血管疾病發作 3 更年期關節痠痛怎麼辦?3種人缺鈣族當心了補鈣聖品2食物要多吃 4 有時看近模糊、有時看遠模糊?眼科醫:小心不是老花,而是跟「它」有關! 5 走路和騎腳踏車哪個益處多?誰消耗熱量比較多?揭曉「這樣走路」才有健身效果 6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一定要試試!9招最簡單「居家伸展」舒緩全身好放鬆 7 減脂運動5個錯誤習慣你也中了?減重醫師警告:小心體重不降反增! 8 補充葉黃素預防黃斑部病變!江坤俊曝3方法補充葉黃素最有效激推3種護眼蔬菜 9 小禎不復胖祕訣大公開陳欣湄分享踩步燃脂增肌絕竅,助你踏出俏臀和蜜大腿 10 口罩驚傳疑似有致癌物!二氧化鈦可以吃,但吸入為2B致癌物 11 營養師大推6種茶愈喝愈瘦!幫助減少體內脂肪其中1種防動脈硬化 12 魚油功效是什麼?營養師:可補充DHA及EPA,可激活腦部神經、調整血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