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11月15日 - 林口總院醫教電子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l 三明治回饋法 (The feedback sandwich) ... 執行三明治回饋法時,有些地方要特別注意。

... 這方法跟彭德爾頓回饋法有點類似,但更強調學習者自己發現缺. 本院電子郵局為簡易型郵局,醫教電子報將無法正常開啟,請使用 Outlook等收信軟體,方能正常觀看內容,或請至醫教會網頁瀏覽!   106年第10期106年11月15日發行 執行編輯:李靜宜醫師   醫學教育專欄         本期電子報,邀請專責教學主治醫師高軒楷醫師幫我們介紹【如何在臨床教學給予回饋】。

「回饋」是臨床教學的基石。

有了回饋,學生好的表現才會得到加強,壞的表現才會得到糾正,病人的照護品質才會提升。

然而,一個有效的回饋,是需要學習的。

臨床教師應把「回饋」視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技巧,反覆練習,直到能純熟應用。

教學副院長葉森洲 如何在臨床教學給予回饋 (Givingfeedbackinclinicalsettings)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專責教學主治醫師  高軒楷醫師     回饋(Feedback)是臨床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

少了回饋,好的表現得不到加強,壞的表現得不到糾正,而且學習者不如何改進。

雖然有些臨床教師認為,他們已經給了充足的、有效的回饋。

但是,學生們的感受卻完全不一樣。

    所謂回饋,就是提供訊息,以縮小學習者表現與理想表現的差距。

回饋的目的在於鼓勵學習者,反思他們的臨床表現,以及尋求改進。

研究顯示,學習者最希望得到的回饋,就是能刺激他們去反思自己臨床表現的回饋。

    然而,提供一個結構性的回饋(constructive feedback)並不容易。

現在大部分的教師,多提供正向的回饋,不喜歡提供負向的回饋,因為認為負向回饋會破壞師生之間的關係,而且傷害了學習者的自尊。

特別是在有病患的場合,臨床教師都會盡量避免提出太多的糾正,以免讓場面太尷尬。

然而,都沒有提出糾正的回饋,對於臨床教學也是有害的。

以下提出八點有效回饋的原則,讓大家參考: l 回饋應被視為每日臨床教學中的一個組成元素,老師-學生雙方面都明白,回饋會經常發生。

l  確認學習者清楚了解,他們臨床表現的評分標準 l  針對特定的行為給予回饋,而非籠統地說”很棒”、”做得很好”。

l  回饋應建立在直接觀察到的行為,並採取非評斷式(non-judgemental language)的用語。

l  為達到最好的效果,要盡快給予回饋。

l  回饋中,若要指出學習者的錯誤,專注在一、二個重點就足夠了。

不必每個錯誤都指出。

l  老師給予回饋的同時,應詢問學習者的對自己表現的看法,及鼓勵學習者自己提出改進方式。

l  回饋應要能夠改變學習者的”想法”、”行為”及”整體表現”。

基於以上的原則,臨床教學上常用的回饋的技巧如下: l  三明治回饋法 (Thefeedbacksandwich) 這是一種常用的回饋方式,可以在簡短的談話中,同時提供正向及 負向的回饋。

進行方式如下: u Reinforcingstatement: 先指出學習者表現好的地方,給予鼓勵。

u Correctivestatement: 再指出學習者需要改進的地方。

u Reinforcingstatement: 最後再指出學習者表現好的地方,再次給予鼓勵。

執行三明治回饋法時,有些地方要特別注意。

當老師先指出學員的優點,接著要指出學員的缺點時,老師經常會用”可是”這個詞,加在句子的前面。

這會讓學習者感覺,這才是老師真正要講的重點,而完全忽略老師對自己的鼓勵。

另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時間不夠。

尤其是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經常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老師與學生討論改善的方法。

l  彭德爾頓回饋法 (ThePendletonmodel) 彭德爾頓回饋法是由三明治回饋法改良而來的。

這是一種針對學習 者表現的結構性對話。

進行方式包含四個步驟: u 請學習者自己先說出自己哪幾點做得好。

u 老師提出自己同意的點,並指出學習者還有哪裡做得好。

u 請學習者自己說出有哪幾點做不好,要改進的地方。

u 老師最後再提出還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

由於彭德爾頓回饋法是一種對話性的回饋法,需要較多的時間來完成。

所以在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進行,會比在病患床邊來得適合。

   l  反思式對話回饋法 (Thereflectivefeedbackconversation)  這方法跟彭德爾頓回饋法有點類似,但更強調學習者自己發現缺   點的能力,並要討論學習者要如何改進的計劃。

進行方式如下: u 老師請學習者先提出對自己表現的看法,有哪些點是特別在意的,為什麼做不好,為什麼做起來跟自己的期望不同。

u 老師再提出關於學習者表現的看法,並提供支持。

u 老師再請學習者反思,並請學習者提出改進缺點的方法。

u 老師綜合各方的意見,並鼓勵學習者改進 反思式對話回饋法可以鼓勵學習者,發展自我評估及改進的能力。

只要多練習這種回饋法可以進行得很快,而且可以跟臨床教學融合在一起。

結論 回饋是臨床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若缺少回饋,好的表現不會被加強,壞的表現得不到糾正而會重複出現。

若能掌握得宜,回饋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關係,而且可以改正學習者的行為。

臨床教師應該將回饋這門藝術,視為臨床教學的一項重要技能。

要反覆練習,並自我反思如何讓回饋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l  SilvermanJ,KurtzS&DraperJ,1996,‘TheCalgary-Cambridgeapproachto communicationskillsteachingI:Agenda-ledoutcome-based analysisoftheconsultation’,EducationforGeneral Practice,7:288-299. l  SilvermanJ,KurtzS&DraperJ,1996,‘TheCalgary-Cambridgeapproachto communicationskillsteachingII:TheSET-GOmethodof descriptivefeedback’,EducationforGeneralPractice, 8:16-23. l  CantillonP&SargeantJ,2008,Givingfeedbackinclinicalsettings, BritishMedicalJournal,337:1292-1294.   ◎全院性演講 ●時 間:2017/12/1(星期五)上午07:30至08:30  ●地 點:第一會議廳(復健大樓1F) ●主講人: ●主持人:薛純教授 ●講 題:臨床病理討論會 ◎全院性演講 ●時 間:2017/12/8(星期五)上午07:30至08:30  ●地 點:第一會議廳(復健大樓1F) ●主講人:林萍章醫師等人報告 ●主持人:葉森洲副院長 ●講 題:醫學倫理法律病例討論會   2003-2017©電子週報內容為林口總院醫學教育委員會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