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殺菌(Sterilization),又稱作滅菌,是把物體表面、液體、藥物、培養介質上的任何形式微生物及傳播性病原體(如真菌、細菌、病毒、芽孢和朊毒體)去除的过程。

殺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滅菌。

關於殺菌的其他意思,請見「殺菌劑」。

殺菌(Sterilization),又稱作滅菌,是把物體表面、液體、藥物、培養介質上的任何形式微生物及傳播性病原體(如真菌、細菌、病毒、芽孢和朊毒體)去除的過程。

適當地使用高溫、化學品、放射線、高壓及過濾程序可以有效達到殺菌效果。

殺菌後的物體稱為無菌(英語:aseptic)(sterile,aseptic)。

殺菌和消毒(disinfection)不同,後者指的是減少,而非完全消滅病原體。

殺菌通常都是用於一切會接觸病人傷口或體內的儀器,確保沒有微生物感染身體組織,例如一些外科手術或身體檢查所使用的醫療儀器。

目次 1方法 1.1物理方法 1.1.1乾熱殺菌 1.1.2濕熱殺菌 1.1.3高壓蒸氣殺菌 1.2化學殺菌法 1.2.1環氧乙烷 1.2.2臭氧 1.2.3漂白 1.2.4戊二醛與甲醛 1.2.5過氧化氫 2應用 2.1飲食 2.2醫學及外科手術 3參見 4參考 5外部連結 方法[編輯] 對於不同的物體,有不同殺菌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類。

物理方法[編輯] 乾熱殺菌[編輯] 在熱空氣160℃-170℃下保溫2小時進行滅菌。

濕熱殺菌[編輯] 高壓蒸氣殺菌[編輯] 廣泛使用高壓釜(autoclave),一般加溫至121-134℃。

為達到殺菌效果,需要維持在121℃至少長達15分鐘或是134℃長達5分鐘。

如果液體或器械被外包裝包裹則需要延長殺菌時間(亦須避免消毒過久造成被消毒物的磨損)。

液體在高壓釜中殺菌時,應緩慢降溫降壓以避免造成液體急速沸騰。

化學殺菌法[編輯] 高溫殺菌法雖然有良好的殺菌效果,但是不適用於不耐熱的物體,如生物性材料、光導纖維、電子器械及許多塑膠產品。

低溫氣體殺菌器械以高濃度的高活性氣體(烷化劑如環氧乙烷(ethyleneoxide)氧化劑如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及臭氧(ozone))為主。

液體殺菌劑及高效能消毒劑一般包含氧化劑如過氧化氫、過乙酸(CH3COOOH)及醛類如戊二醛及鄰苯二甲醛。

然而即便化學殺菌避免了高溫毀損的問題,消毒人員仍須注意化學殺菌劑與被消毒物是否兼容。

製造廠商可在被消毒物包裝上註明殺菌注意事項。

化學殺菌劑雖能摧毀大量病原體,但也可能對人體產生禍害。

消毒人員有責任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及消毒器械上的監測與控管。

環氧乙烷[編輯] 主條目:環氧乙烷 廣泛使用於不耐熱及輻射的物體,如塑膠、光纖及電器等。

作用環境在30°C及60°C之間,濕度大於30%,氣體濃度介於200~800毫克/公升之間,且一般持續至少三小時。

環氧乙烷穿透性良好,可穿透紙張、衣物、部分塑膠膜並仍保有良好作用性。

有效消滅所有已知的病毒、細菌、真菌及細菌芽孢,且與大多數材料兼容。

然而其缺陷包含極度易燃、有毒性及致癌性,需要經由特定程序降低風險。

臭氧[編輯] 主條目:臭氧 工業上用來消毒水與空氣及物體表面,可以將大部分有機體氧化。

但同時也是帶有毒性且不穩定的氣體,只能於消毒現場製造,因此仍無廣泛使用。

漂白[編輯] 主條目:漂白 含氯漂白劑是種液體殺菌劑,家用漂白劑是濃度6.25%的次氯酸鈉,通常經稀釋十倍後才使用;然而消滅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需要五倍稀釋的漂白劑、阻止普昂蛋白活性則需要2.5倍稀釋的漂白劑。

漂白劑可以瞬時消滅許多有機體,但需要持續二十分鐘才能達成完全殺菌,且不包含所有的芽孢,同時漂白劑也帶有高腐蝕性。

近年二氧化氯也逐漸成為常用的漂白劑,它的好處是使用份量不高,也較不容易產生有機氯化合物。

漂白劑接觸空氣後會開始分解,不宜久放。

[1] 戊二醛與甲醛[編輯] 戊二醛與甲醛都是液態殺菌劑(也可用作固著劑),需要較長的浸泡時間。

以消滅芽孢為例,必須浸泡在戊二醛中長達22小時,甲醛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若被消毒物上有固態顆粒則更難達到殺菌效果,甚至導致治療失敗。

此兩種殺菌劑接容易揮發,毒性易透過皮膚接觸或呼吸對生物體造成影響。

戊二醛的保質期較短(小於兩週),價位也較高;相較下甲醛比較便宜,且若搭配添加甲醇便能防止甲醛聚合成多聚甲醛,進一步延長保質期,但是比戊二醛更容易揮發。

甲醛也可以藉由將多聚甲醛解聚化而變成氣態殺菌劑,最早的沙克小兒麻痺疫苗便是透過此種方法消毒的。

過氧化氫[編輯] 主條目:過氧化氫 應用[編輯] 飲食[編輯] 罐頭食品 食品輻照 食品高壓殺菌(英語:Pascalization) 醫學及外科手術[編輯] 參見[編輯] 消毒 無菌操作 參考[編輯] ^OfficeofHealthandSafety.BiosafetyinMicrobiologicalandBiomedicalLaboratories(BMBL)5th.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07.  外部連結[編輯] WHO-InfectionControlGuidelinesfor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trievedJul10,2010 NinemeierJ.CentralServiceTechnicalManual6th.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HealthcareCentralServiceMaterielManagement. [永久失效連結] Controlofmicrobes RajuGK,CooneyCL.Mediaandairsterilization.StephanopoulosG(編).Biotechnology,2E,Vol.3,Bioprocessing.Weinheim:Wiley-VCH.1993:157–84.ISBN 3-527-28313-7.  InnovativeTechnologiesfortheBiofunctionalisationandTerminalSterilisationofMedicalDevices PharmaceuticalFiltration-TheManagementofOrganismRemoval,MeltzerTH,JornitzMW,PDA/DHI1998 職場預防SARS之消毒手冊-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漂白水的使用-香港衞生署 規範控制 GND:4077878-2 LCCN:sh85128026 NDL:0057005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殺菌&oldid=67676743」 分類:電子束衛生微生物學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自2018年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eutsch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igureLatviešu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