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骨折怎麼辦?我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 好律師法律諮詢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車禍骨折精神賠償 法律知識:. Q:車禍後續還要復健,怎麼談車禍骨折賠償? 車禍骨折肇事者可能觸犯過失傷害罪,建議受害人把握追訴期在6個月內提告,若遇到一直喊沒錢 ... 車禍骨折怎麼辦?我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分類 法律常識 車禍賠償 標籤 車禍骨折怎麼辦?我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好律師免費法律諮詢網 » 車禍賠償 » 車禍骨折怎麼辦?我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小米緊扣扭曲變形的板金,指關節看起來全無血色,告訴自己,再試一次,一定搬得動,但是外婆的雙腿已經像他的生日蛋糕一樣扭曲變形,眼神裡竟依舊是對自己源源不絕的慈愛,那視線如同肇事車輛的汽油,澆得他滿腹怒火一發不可收拾,幸好警方和救護車陸續抵達,終於將外婆救出…… 氣憤不已的小米能為外婆的骨折向對方主張何種賠償,或是有辦法請求車禍骨折精神賠償嗎?精神賠償需要證明嗎?   車禍骨折精神賠償 法律知識: Q:車禍後續還要復健,怎麼談車禍骨折賠償? 車禍骨折肇事者可能觸犯過失傷害罪,建議受害人把握追訴期在6個月內提告,若遇到一直喊沒錢或是不願處裡的肇事者,可「以刑逼民」,利用刑事責任的壓力來和對方要求賠償。

如果已經超過刑事追訴的期限,或者只想單純要求賠償而獨立提出民事訴訟,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則適用民法第197條短期消滅時效: (1)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2年 (2)自有侵權行為時起:10年 小至往返治療的車資,大至為了要維持受傷的身體所能夠預估的醫療費用、看護費用、開刀和復健費用等,都屬於增加生活上之需要得請求損害賠償;但須提出相關的單據或醫師診斷證明等,可請求的項目如: 一般人耳熟能詳的醫療費用:包括「掛號費」、「診斷費」、「檢驗費」、「手術費」、「藥品費」及「住院費」等皆屬之,也請務必保留單據 看護費:若被害人因傷住院需人看護,由家人親屬看護亦可請求看護費,每天以2千元~2千5百元計算請求 原本可預期獲得的工作損失 勞動能力減損 其他可預估後續需要支出的復健費與美容費等   Q:工作薪資可以求償嗎?我可以要求的賠償範圍是? 若在事故發生當下,被害人有工作,而不是待業中或者無業狀態,法律上便可以出具薪資證明及醫生的診斷證明書,請求加害人賠償因車禍受傷不能工作這段期間應得的薪資,而待業中或找工作途中發生車禍的被害人,只要不是本就毫無工作能力,實務上也可依政府規定的基本工資為標準來請求,以維持生活所需。

另若因為車禍受傷,而留下後遺症導致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可以至醫療院所實施鑑定,再依「勞工殘廢給付標準表」和「喪失勞動能力比率表」計算賠償金額,應以一般通常情況下,所可能取得之收入為標準,例如年損害額就是以年收入乘以減少勞動能力之比率計算。

  Q:傷害罪是否和解?對被害人/被告有何影響? 對被害人而言,不建議雙方私下和解,因和解效力產生後,當事人只能依和解書內容,向對方主張權利,請求當事人履行和解條件,如果草率處理,可能會錯失很多原本應有的權益。

而對被告來說,因為過失傷害是告訴乃論罪,若能在訴訟中與被害人和解,有機會請對方撤告來避免後續追訴,因此建議雙方可在訴訟程序中進行有效的和解,一方面被害人可取得較彈性的賠償金額,且可依調解文書來保障後續對方的執行;被告也能夠藉由和解來免除後續的刑責風險。

車禍訴訟中,雙方可能面臨就是車禍賠償金額無法達成共識、訴訟書狀不知如何提出及開庭上的徬徨無措,此時可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當事人全盤審視案件狀況,以利案件向後進行。

  Q:車禍骨折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可以取得多少金額? 可以的!車禍精神賠償定義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這就是被害人得向加害人請求精神賠償的依據。

至於車禍精神賠償金額多寡,相較於一般的財產損害可以從維修費用、修繕費用或是醫藥費用的實際支出計算,精神賠償的金額仰賴法官衡量雙方的年齡、社會地位、職業、收入、個案情況來判斷賠償金額,因此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金額標準,建議可與專業律師討論案件狀況後再做請求,來保障自己的最佳利益。

  對於車禍骨折精神賠償、車禍輕傷精神賠償或車禍小擦傷精神賠償還有問題的話,歡迎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1:0907-289-966 ✿免費法律諮詢專線2:0809-090626 更多法律諮詢文章性侵害包含性交及猥褻犯罪,屬於重大刑事案件,刑責與多數刑事犯罪相比來的高,性侵害案件大多數情況下屬於非告訴乃論罪,也就是檢警機關一旦知悉有犯罪嫌疑就須依職權進行調查且無法撤回告訴,但性侵害案件並非全數為非告訴乃論,還是有性侵告訴乃論的特殊狀況哦,一起透過下方文章了解。

性侵害案件大多屬非告訴乃論之罪,只要檢警機關...2021-12-28性侵告訴乃論情況有哪些?性侵害犯罪是公訴嗎?繼續閱讀性騷擾案件不分性別、年齡、場合,人人都有可能會遇到,性騷擾案件發生的頻率高,但常因是一瞬間的行為或是在隱密角落發生,導致後續較難舉證證明,何謂性騷擾?當面臨時該如何應對、相關法令為何?關於性騷擾防治法您了解多少呢?何謂性騷擾?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2條規定,所謂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2021-12-24何謂性騷擾?性騷擾防治法定義與解釋繼續閱讀配偶外遇,那侵害配偶權離婚後也告得成嗎?總說人生如戲,戲中最常看到太太在家相夫教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辭去原先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家庭主婦,另一半在外打拼,以為兩人是為了同個美好將來努力,殊不知話題一天一天地跟不上頻率,分享生活的次數也一天天銳減,最後雙方再也堅持不了離婚時,才發現原來配偶已經外遇多時,有人說「當你分享瑣碎日常...2021-12-14侵害配偶權離婚後也能提告嗎?小三妨礙家庭前妻權益如何爭?繼續閱讀 立即諮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