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的三大因素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再度調降2022年中國GDP成長率預測至4.8%,代表其不只將從2021年的8.1%大幅下滑,還有保5風險。
而1月份大陸製造業PMI降至50.1%, ...
udn
評論
社論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的三大因素
2022-02-1802: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房市
北京
關閉
去年下半年起,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快速降溫,使主要機構陸續下調其經濟成長率預測。
新華社
去年下半年起,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快速降溫,使主要機構陸續下調其經濟成長率預測。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再度調降2022年中國GDP成長率預測至4.8%,代表其不只將從2021年的8.1%大幅下滑,還有保5風險。
而1月份大陸製造業PMI降至50.1%,逼近代表景氣榮枯的50%分界點,服務業PMI亦放緩至五個月來新低的51.4%,均現出經濟成長趨緩徵兆。
追根究柢,去年下半年中國大陸經濟表現放緩固然多少受到美中關係未見明顯改善的影響,但更主要的原因有三,即是中國政府在各領域的監管政策齊發;起自政府管控房地產財務體質「三條紅線」的恆大地產危機,重創房地產業;中國堅持「清零」的防疫政策對供需形成雙面抑制。
去年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直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
不過,也正因為這些不利經濟的因素多源於內部政策,使中國政府自有調節手段可供運作,一如過往北京當局會在風險加劇時施行反景氣措施。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已明示2022年會加大「穩增長」力道,貨幣與財政政策將有所放寬,故今年中國經濟表現應仍有一定水準。
即便如此,也不表示大陸經濟下行的勢頭將反轉向上,只因目前北京當局在前述三個關鍵領域沒有放鬆的政策空間。
首先,自2020年末起,以改革為名的各領域監管(從金融科技到線上遊戲等行業),均出自習近平主推的「共同富裕」,且此一「習思想」政策核心理念的推動,又是習近平於今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取得連任合法性的關鍵。
因此,2022年各領域監管可能仍會像不定時炸彈,衝擊經濟與金融市場。
其次,「三條紅線」引發的房地產危機及房市調控,亦難大幅放寬。
除了房市泡沫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的系統性危機,使房市的去槓桿勢在必行之外,有連任壓力的習近平亦需面對高房價所造成的民怨上升,令北京當局不會輕易放寬房市調控力道。
鑒於過去兩年房地產市場及相關產業對GDP的貢獻率接近30%,房市低迷對中國經濟的下行拉力仍在。
第三,對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嚴重抑制其經濟成長,高盛更因此將今年中國GDP成長率預測下調至4.3%。
尤其是面對傳播快速的變種病毒Omicron,透過部分城市封鎖達成防疫的效果甚為有限。
強硬的防疫措施不僅對國內消費、投資產生負面影響,且因其仍在全球生產扮演重要角色下,要是隨著Omicron疫情起伏,各地相繼封城,全球供應鏈將再次受到衝擊,特別是若有重要貿易港口遭封城,供應鏈斷鏈將使全球通膨危機加劇。
當然,中國大陸政府對「清零」政策堅不鬆口,一來是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將對抗疫情和國家體制優勢綁在一起的優越感,讓北京當局難以拉下臉;二來是人民對「清零」政策的支持仍高,再加上各地方政府有彼此比較的壓力下,迫使地方不計代價「清零」;三來是中國疫苗的臨床保護力本就較低,若無「清零」加以管控,一旦出現大規模確診及重症病例,醫療量能能否應付仍是未知數。
綜上,2022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下行已是難以避免的事實,但尚不至於出現系統性風險,只因影響經濟成長的三大負面因子──監管、房市調控與「清零」政策皆來自大陸內部,北京當局縱然無法對其輕放,卻有絕對的政策主導權可調節經濟衝擊程度。
只是,今年大陸經濟成長表現終將難受期待,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的外溢效果也是必然之事。
房市
北京
分析:林鄭能否連任無關控疫北京不急敲定人選
公安全面進駐校園大陸中小學均需設置「法治副校長」
中法元首通話習近平:烏克蘭危機應政治解決
香港與封城的距離?中共施壓接管「750萬人全港強制三普篩」
聯合報社論/類普篩和新模式,不能只有政治沒有科學
本土疫情連創今年新高,防疫措施在緊縮和鬆綁之間擺盪。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不斷提到的「經濟防疫新模式」,因為疫情升高而現猶豫;...
2022-04-0306:00
聯合報社論/有這樣的外長,我們還需要什麼敵人?
外交部長吳釗夑除「斷交政績」驚人,也不斷顛覆民主政治的責任倫理。
媒體披露,駐美代表蕭美琴抱怨外交部洩漏機密電報,影響美台...
2022-04-0205:31
聯合報社論/拜登失言俄政權更迭,暴露美國求戰私心
拜登歐洲行在最後一站華沙發表演說,堅決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更隨口說出:「天啊,此人不能繼續掌權!」由於他語帶威脅,引...
2022-03-3100:43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如何避免在開與封之間抽搐?
入境隔離天數縮短為十日後,近日國內確診案例激增。
尤其本土案例多路齊發,周日全台加總一度逼近百人,連台東都難倖免。
如此一來...
2022-03-3003:12
聯合報社論/青年節談新公民權,兼看民進黨的投機盤算
幾經波折,在國民黨支持下,立法院通過「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案。
公告半年後,須再經公民複決通過,才能正式生效。
依規定,公民...
2022-03-2900:22
聯合報社論/邱太三的承認論,是釋善意或夾帶私貨?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不算台獨」,是兩岸協商較好的條件;大陸國台辦駁斥,指他夾帶「兩國論私貨」。
國台辦...
2022-03-2804:21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聯合報黑白集/可以諉過,別找動物
王健壯/邢泰釗不要漏掉的兩句話
名家綜論/俄烏戰爭正在重組世界格局
聯合報社論/類普篩和新模式,不能只有政治沒有科學
高鐵癱瘓現場應變措施一團糟
延伸文章資訊
- 1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的三大因素 - 聯合報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再度調降2022年中國GDP成長率預測至4.8%,代表其不只將從2021年的8.1%大幅下滑,還有保5風險。而1月份大陸製造業PMI降至50.1%, ...
- 2風評:2022中國經濟「短多」可期,是否「長空」關鍵在秋後
2021年對中國經濟而言是個驚濤駭浪的一年,既有暢旺的出口,內部經濟結構又遭遇政治力量企圖強勢改造;進入2022年,新一年中國經濟看起來是短多, ...
- 3IMF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4.8% - 日經中文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25日修訂的世界經濟預測顯示,2022年的實際增長率為4.4%,比2021年10月的上次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
- 4美媒稱2022年中國經濟關鍵詞:“穩定” - RFI
2021年12月,世界銀行將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從5.4%下調至5.1%,這將是中國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起飛以來增長速度第三低的一年。
- 5经济学家:2022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 美国之音
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大戏“两会”在这个周末开幕。在这场全国人大的年度大会上,中国如何在新冠疫情扰乱全球经济的情况下,确立并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