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稱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戰國時期周室衰敗,強大諸侯國紛紛僭越稱王, 自称为“中国”,認為自己的國家能取代周天子政治核心的地位。

如《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 ... 中國的稱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國的名字」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中國的人名,請見「中國人名」。

中國正體中文「中國」二字的寫法正體字中國簡化字中国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Zhōngguó- 威妥瑪拼音Chung-kuo- 注音符號ㄓㄨㄥㄍㄨㄛˊ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iong-kok- 閩東語平話字Dṳ̆ng-guók吳語- 拉丁化tson平koh入粵語- 粵拼zung1gwok3贛語- 贛語白話字Chungkoet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dung24gued2中華正體字中華簡化字中华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Zhōnghuá- 威妥瑪拼音Chung-hua- 注音符號ㄓㄨㄥㄏㄨㄚˊ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iong-hôa- 閩東語平話字Dṳ̆ng-huà吳語- 拉丁化tson平gho平粵語- 粵拼zung1waa4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dung24fa11 中國 中國歷史年表-朝代-民國史-共和國史文化史-史前文化-傳說時代 中國地理疆域-邊界-首都-區劃-時區氣候-地圖-環境-地質-生物 中國政治法制(史)-吏治史-職官制度-政黨-軍事-外交 中國經濟農業-貨幣-外貿-交通-旅遊大陸經濟 中國人語言-文字-姓名-人口(史)-民族 中國文化神話-思想-哲學-文學-宗教(史) 飲食-服飾-建築-文物-節日-民俗-教育 科學-五術(醫學-術數)-武術 藝術-書法-油畫-國畫-音樂-戲曲-電影 中國主題閱論編 該詞條屬於中國的稱謂 本國   諸夏 華夏 四海 九州 中華 天下 天朝 漢地 外國   支那 震旦 契丹 賽里斯 桃花石 中國本部 近代用法   內地十八省 中國本部 中國本土 現代用法   中國內地 中國大陸 兩岸三地 大中華 擴張用法   華人地區 華語圈 漢語圈 閱論編 中國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語言、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人可能對中國的地理範圍和歷史上各政權的正統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有不同的理解。

而「中國」一詞本身有多種不同的含義。

古時「中國」含義不一:或指天子所在的京師為「中國」。

《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毛傳:「中國,京師也。

」《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

」《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或指華夏族、漢族地區為中國(以其在四夷之中)。

《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又《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

」而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相同,初時本指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陝西省南部及附近地區,後來中原王朝的活動範圍擴大,黃河中下游一帶,也被稱為「中國」。

或指統轄中原之國,《晉書·宣帝紀》:「盂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

」,也把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於黃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稱為「中國」。

《史記·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

」在統一的情況下,中央王朝常自稱為「中國」;而分裂時期,「中國」也能指稱黃河中下游地區(即中原)或延續正統的王朝[1]:22。

《晉書·載記第十四》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

此處「中國」指三國時期於華北地區的魏國,原因是魏繼承漢的正統。

此外,古時「中國」一詞也具有單獨代指漢民族的用法[2][3][4][5][6]。

秦漢以後,「中國」一名主要作為統一的中央王朝統治領域的泛稱或正統王朝通稱,基本上涵蓋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義。

[7][8][9]宋朝時有日本人稱為中國,如宋太宗召見僧人奝然,日本僧書寫以中國稱之[10]。

元朝忽必烈在予日本的通牒上以中國自居,在大都接見日本平民塔二郎、彌二郎亦以中國自稱:「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11][12][13]。

明朝在對外官方文件上也有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與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則使用「中國」自居。

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先後有隨行人員寫了出國見聞錄,如馬歡《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多次以中國自稱。

活躍於明朝萬曆年間的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在其著作《中國札記》中亦寫道:「今天我們通常稱呼這個國家為Ciumquo(中國)或Ciumhoa(中華),第一個詞表示王國,另一個詞表示花園,兩個詞放在一起就被翻譯為『位於中央』。

我聽說之所以叫這個名稱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天圓地方,而中國則位於這塊平原的中央」[14]至於在國體意義上以「中國」的稱號做為實行現代主權國家的權利,則是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首次出現於正式條約上[15]。

1909年,清朝在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大清國籍條例》中明確地以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16]。

從晚清開始,中國和外國的傳統朝貢關係,開始由條約關係逐漸取代。

條約是主權國家之間的約定,如何在條約中稱呼自己則體現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

中國大陸學者李揚帆認為,在通常情況下,清朝以「中國」和「中華」代表國家,而以「大清」代表政府[17]。

目次 1歷代演變 1.1西周 1.2春秋戰國 1.3漢朝以後 1.4元朝 1.5明朝 1.6清朝 1.7近現代 2別稱 2.1華夏 2.2中華 2.3九州、赤縣神州 2.4漢 2.5唐 2.6天下和天朝 2.7江山 2.8其他別稱 3各語言稱呼 3.1中文系稱呼 3.1.1中國與中華 3.1.2官方稱號 3.2非中文稱呼 3.2.1「秦」系中國稱呼 3.2.2「契丹」系中國稱呼 3.2.3其他 4對中國名稱的看法 4.1中國 4.2日本 4.3印度 5注釋 6參考文獻 7另見 歷代演變[編輯] 主條目:中國朝代 秦朝疆域 在過去中原王朝傳統的體系中,存在與現代不同概念的天下觀念。

在古人眼裡,中國(或中原)是天下的中心,可作為天下的象徵。

在這種觀念裡,歷代中原王朝自認位於天下的中央,為文明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輻射,外緣納貢稱臣的藩屬;藩屬之外,最外圍與中原文化差異極大的部族則被稱作蠻夷。

中國一詞有中央之國,主掌天下各方的意思。

一個統治政權,只要能有效統治中原,就能處在天下共主的地位。

這種界定與現在對主權界限的認知差異很大。

周朝以前「國」是各部落盟的封號。

[18] [19],經過演變至周朝時則是成為衛戍王朝的諸侯國名稱[20],在周朝的概念中,「中國」的含義不僅對天子所治理的地域稱謂,也有中央之國,主掌天下各方的中心涵意。

[21]在先秦以前中國是天下共主所在的地域,隨著歷朝歷代的不同,對中國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會有所變化。

自秦朝、漢朝大範圍建立中央集權政權後,這種天下觀仍延續下去,特別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統一中國後,雖然統治者不是漢族,但大部分時間這一區域都是在一個中央皇朝的主導之下,這也是中國之所以被稱為「中國」的一個歷史因素。

再者,中原王朝的政權易主時便產生朝代更替,新成立的朝代繼承前朝正統,而每次朝代更替也都會更改國號[1]:16,國號是源自中原王朝所特有的文化,類似於古人的別名,別號,代表著現任統治者法定政權的官方名稱,同時也是為了彰顯君主的功績和德行[22],與西方國號的概念並不盡相同,因此各朝代國號的確立有著嚴格的標準。

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直接以「中國」為國號,「中國」一詞並不是用來指稱一個政權,而是以各正統王朝為中國代表,綿延時間的政治空間名稱[23]。

如明朝時明太祖、萬曆於日本官方文件中自稱「中國」。

清朝康熙帝在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也以「中國」作為對外國名[1]:27。

西周[編輯] 迄今所見的商代甲骨卜辭,有「中商」而未見有「中國」一詞[1]。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茲乂民。

」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24][1]。

在周朝並沒有現代的國家概念,而是天下概念,周王以宗室分封各諸侯國做為屏障周王室的藩離,對於周邊諸侯國以宗法制與五種等級來服從中央,這種控制越到外圍控制力越弱,而至於蠻夷。

在天下概念之內,周王室認為自己所居住的地域,便是中國,同時也代表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

[20] 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也有提到:「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

」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25]。

「中國」的含義僅是周朝人民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

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自中心向外輻射,而四周的部落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

天子居於中央,所在乃是天下共主所在之處。

在周朝長期的封建制度演變下,中國一詞成為主掌天下各方的中心意思。

《周禮‧司徒》有這種說法:「地中,天地之所合也。

」,又比如《禮記‧王制》寫「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此文中「中國」是包含所有華夏諸侯,可知「中國」一詞最先是一個表示地理意義的詞彙(中原與「四方」相對),逐漸變成了文化、政治上的核心名稱。

春秋戰國[編輯] 到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影響力式微,(吳、越、楚三國春秋時代已稱王)各諸侯國開始自稱都城為「中國」[來源請求][註1]。

三代時只有共主可以樹立"中"的大旗,代表是中原政治文化的核心。

中國既可指代「華夏」[26] [27],也可指代周天子直轄的京師,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來源請求]。

到戰國時期周室衰敗,強大諸侯國紛紛僭越稱王,自稱為「中國」[來源請求],認為自己的國家能取代周天子政治核心的地位。

如《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齊國中部的意思,這句話是說,齊王打算邀請孟子到國中作客卿。

[28]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描述「中國」為:「中國者,聰明叡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

」這時間中國也代表中原文化、政治上的核心。

[29]。

在戰國時代至秦漢統一前「中國」成為代表所有諸夏領域的稱呼。

[30]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中國」涵蓋的地域和文化內涵也逐漸擴大,後來形成漢民族。

[31] 漢朝以後[編輯] 與周代相同,漢代也用中國來自稱轄境[32][33][34][35][36]。

不僅如此,漢還將治下人民稱為中國人[37]。

以「中國」與異域外邦相對稱,首見於《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38][39]。

或相對描述異地民族,如描述安息人為:「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描述新羅人為:「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40][41]。

這種以「中國」並列於世界諸國一員,表示相對的用法,漢唐間還有例證,如《後漢書·西域傳》以「中國」與「天竺」(印度)並稱;《唐會要·大秦寺》以「中國」與「波斯」、「大秦」(羅馬)並稱[42][43][44]。

如《隋書第三十六卷》記述:「突厥嘗與中國交市,有明珠一篋,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陰壽白後市之。

」、唐代韓愈《上佛骨表》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漢朝以後,漢族地區以外的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

「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

五胡亂華,晉室偏安江南,晉人仍稱中原為中國,「江左地促,不如中國。

」[45],「石季龍死,中國大亂,時朝野鹹謂當太平復舊,謨獨謂不然」[46]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兩方均有非我族類的意思。

韓愈認為中國諸侯「用夷禮則夷之」,而用了夷禮的中國諸侯再返用中國禮儀「則中國之」。

[47] 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漢地北部建立的後唐。

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雖是沙陀族建立的,但當時沙陀族已與漢族無異,被視為漢族,後唐也被稱為「漢國」[48],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族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北宋的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皆非中國之有也」,但「十國之封爵、朝貢,不如夷狄,則無以書之。

書如夷狄,則五代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

」十國放在世家,而契丹、奚、吐谷渾、達靼、党項、突厥等外族則放在附録方面,此處歐陽修所說的中國是指「五代之君」[49],另外在《舊五代史》中,漢地南部的漢族政權是放在世襲列傳及僭偽列傳,而契丹、回鶻、高麗各民族國家則放在外國列傳。

「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

這裏的中國一詞,與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50]。

北宋對海外也自稱中國,如召見日本僧奝然,與丞相談到有關日本國君萬世一系的感嘆[51],而日本僧人奝然用隸書給宋太宗的文章中以中國稱呼宋朝:「(日本)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

四時寒暑,大類中國[10]。

宋代則視五代十國是分裂的中國[52],並且極力主張自身的正統性。

如北宋著名學者「石介」撰寫專以「中國」為題的著名政治論文《中國論》,該著作對中華文化、道統和時政進行論述。

南宋時,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區,《宋史·儒林六》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是指中原地區,而非指佔據中原的金國)。

[53] 元朝[編輯] 元朝皇帝忽必烈稱大元為歷代中原王朝的繼承政權[54][55],各元朝統治者亦以歷代中原王朝的繼承者以及「中國」、「區夏」和「華夏」自居: 「上天眷命大蒙古國皇帝奉書日本國王:朕惟,自古小國之君,境土相接,尚務講信修睦。

況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區夏。

遐方異域,畏威懷德者,不可悉數。

……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亦時通中國。

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 「仰惟祖宗應天撫運,肇啟疆宇,華夏一統。

」 「稽列聖之洪規,講前代之定製。

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

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

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

」 忽必烈在接見日本平民塔二郎、彌二郎厚賜匹帛,以中國自稱:「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

」[56][57][58]。

宋濂於討元檄文中描述元末,以中國之民廣稱元朝所統治子民:「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

[59] 日本史學家杉山正明說:「中國的領土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變化,從整體來看不斷擴大,最終才保有了現在的廣大領域。

另一方面,中國歷代王朝並非每個都是由相同的人種群體所構成,而是由復雜多樣的人群與地域集合而成。

總之,說中國是由各類人群在歷史演變過程中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多元復合體,恐怕再恰當不過。

實際上,這一特性並不僅限於中國,它還是貫穿了整個人類史的共通點。

當今中國存在五十多個民族這一事實,或許可認為就是其證據吧」。

他指出,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朝、唐朝在內,本質上屬於「小中國」。

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

在元朝以前「小中國」是常態,元朝之後「大中國」變成了常態[60]。

明朝[編輯] 明朝政府於官方文件中也有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

」[61]明朝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

永樂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監鄭和等 :齎詔敕賜其國王誥命銀印給賜,升賞各頭目品級冠帶,統領大寶。

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先後有隨行人員寫了出國見聞錄,如馬歡《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也多自稱中國。

清朝[編輯] 至清朝前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約三千年以上的使用歷史,作為一種地域(指中原地區)或朝代正統的標誌,「外國」對等並稱。

但從不曾將「中國」兩字作為政權的直接名稱。

自清軍入主中原以來,統治者皆強調以「中國」自稱。

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家名稱使用,與「俄羅斯」相對。

[1]:27-28晚清時候清廷在與外國交際往來或簽定條約時,「中國」一詞的使用非常普遍。

許多官方正式文書上亦將「大清」與「中國」混合使用。

康熙帝為了測繪中國東北地區,特詳諭大學士哪些屬於「中國地方」,以什麼為界線,且將滿洲地區稱之為「中國地方」的「東北一帶」,當中的「中國」亦包含近代意義的國界觀念: 「自古以來,繪輿圖者俱不依照天上之度數以推算地里之遠近,故差誤者多。

朕前特差能算善畫之人,將東北一帶山川地裡俱照天上度數推算,詳加繪圖視之,混同江自長白山流出,由船廠打牲烏拉向東北流,會於黑龍江入海,此皆係中國地方。

鴨綠江自長白山東南流出,向西南而往,由鳳凰城朝鮮國義州兩間流入於海。

鴨綠江之西北系中國地方,江之東南系朝鮮地方,以江為界。

土門江西南系朝鮮地方,江之東北系中國地方,亦以江為界,此處俱已明白。

」康熙十三年,由欽天監監正南懷仁刊行全國、並在乾隆朝收錄於《四庫全書》的世界地理書《坤輿圖說》裡直接稱大清國為「中國」,為其全部統治區域。

康熙朝晚年,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影響日深,康熙帝作出警告:「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62]。

雍正帝在其著作《大義覺迷錄》中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

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

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

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書中批駁華夷之辨思想,指出滿洲人就是中國人,不應有華夷之分[63][64][65][66][67][68] 乾隆帝則明令: 「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

」[62]1767年,傳教士、宮廷畫師蔣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繪了第二幅高水準的《坤輿全圖》上同樣直接將大清國統治地區標名為「中國」。

這幅圖的「圖說」部分經學者何國宗與錢大昕潤色後於1799年公開出版[62]。

1869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著作《中國與中國人》中,有清楚描述到中國人講起自己的國名,最常用的是「中國」,發音是「Chung-Kwoh」[69][70];時至清末,不只在日常習慣上,在官方頒佈的重大條例,法規等,以「中國」為現代正式國家名稱的用法不僅相當普及而且正式[70],如在清朝法律明文規定,凡涉及中外國際交涉部分,稱本國為「中國」,並本國人為「中國人」、「中國人民」等條文[71]。

又如教育法規《奏定學堂章程》中就有諸多使用: 「…外府師範學堂,則只可聘在中國學成之師範生為教員。

查開通國民知識,普施教育…,在中國今日情形,亦為最要,並宜接續速辦。

…至學堂內講習政法之課程,乃是中西兼考,擇善而從,於中國有益者採之,於中國不相宜者置之,此乃博學無方,因時制宜之道。

……」 1909年,受到西方國際法的衝擊,清朝頒佈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明確地以現代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首次在法律上賦予了現代國籍法的意義。

中國大陸學者黃興濤及新清史學派學者、東亞史學家歐立德(MarkC.Elliott)認為,康雍乾之後的中國,是被清帝、滿人、漢人等其他族群共同認同並加以再造過的中國[62][72]。

現代「中國」的概念,正是來自於清朝所塑造的中國觀[73]。

近現代[編輯] 直至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從帝制轉型為一個共和制主權國家,「中國」這一稱謂具有了現代法律上的意義,並為中華民國的通稱[註2]。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以來,在國際上的主流認知中,「中國」逐漸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所以現在還有一些人認為中國是還是中華民國的簡稱。

別稱[編輯] 在地域上,中華、華夏、(諸)華、(諸)夏、中夏、區夏、方夏、函夏、海內、禹域、禹跡、禹甸、九州、九牧、九區、九域、八州、九囿、九土、九野,赤縣神州(或者赤縣、神州)等都是指「中國」。

最初指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區,後隨華夏族以及之後的漢族活動地區的擴大,對其統治地區一概稱之為「中國」[1]。

華夏[編輯] 主條目:華夏 參見:諸華和諸夏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

」圖為甲骨文中的「夏」字,為「中國之人」的象形[1] 中國上古時期,「華」和「夏」是兩個氏族的名字[1]。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漢族的始祖。

禹係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

夏大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王朝。

[74]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75]。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

周人自稱為夏人後裔,因而把分封的諸侯也稱為「夏」(即有夏)。

原商朝朝歌地區則稱為「東夏」[1]。

這樣由夏商周三個古代部族加上入居中原的其他部族形成了一個新的部族共同體的雛形,稱為「夏」[1]。

《說文》將此「夏人」解釋為「中國之人」,「華夏」即為中國的代名詞。

[76] 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77],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

《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78]。

按周朝的定義,「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可見先秦時期的華夏主要是指周朝的「王母弟甥舅」諸侯國[79][80] 中華[編輯] 主條目:中華 參見:大中華地區 「中華」作為地域概念的時候,等同於中國,是「中國」與「華夏」兩詞結合而成,最早始於魏晉時期[1]:10,亦稱「中夏」[1]:11。

雖然目前「中華」一詞早已演化為對中國文化、地理、民族、飲食等方面的泛稱,但直到20世紀中國才開始出現該詞彙的現代意義——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首次正式將「中華」納入國號,英文表述為:RepublicofChina;而後出現的中華帝國及中華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等政權亦採用了類似的命名方法。

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把「中華」納入到了國號之中。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

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

《晉書》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

」。

《北齊書》·卷二十一·高乾傳:「於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81] 在日本,常以「中華」表示源自中國,例如中華料理、中華民族。

以華人為主的臺灣及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合稱為大中華地區,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屬於華人較多且曾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有時也被認為是大中華地區。

許多商業機構和跨國企業都採用「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一詞於自身的商務運作當中,而以此為名所設立的公司業務部門則主要負責處理臺灣及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兩岸三地之間業務來往的管理事項,偶爾也兼有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新馬」(舊稱「星馬」)業務。

九州、赤縣神州[編輯] 主條目:九州(中國) 禹貢九州圖(圖上方指向西方) 「九州」或「赤縣神州」是漢族先民自古以來對古代中國的泛稱[1]。

這個稱呼最早出自戰國時的鄒衍[82][1]。

後逐漸簡化為「赤縣」或「神州」來稱呼中國[1]。

先秦時期的楚國也存在有九州的概念[83]。

在漢族的神話及道教裡,相傳上古時,炎帝以火德王,炎帝統轄的土地叫赤縣;黃帝以土德王,黃帝統轄的土地叫神州。

黃帝打敗了炎帝後,統一起來就稱作「赤縣神州」。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

」《古今通論》:「崑崙東南方五千里謂之神州,州中有和羹鄉方三千里,五嶽之域,帝王之宅,聖人所生也」;《混元聖紀》:「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經》:「但古聖人以中國神州,以九州配八卦,上當辰極,下正地心,故九州在此耳」。

神州俗稱「神州大地」。

中土為神州,黃帝為中央天神。

黃帝以土德王,相傳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為神州,赤帝統轄的土地稱為赤縣,赤縣和神州合稱「神州赤縣」或「赤縣神州」。

漢[編輯] 漢漢語名稱正體字漢簡化字汉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Hàn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hàn- 閩東語平話字Háng吳語- 拉丁化hoe去粵語- 粵拼hon3贛語- 贛語白話字Hon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hon55越南語名稱國語字hán韓語名稱諺文한標音- 文觀部式han日語名稱標音- 現代假名遣かん- 日語羅馬字kan 漢出自漢朝。

在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許多北方來的民族征服了漢地北部,建立了多個政權。

這一時期開始人們開始用「漢」稱呼漢朝統治下的人的後代,唐朝時開始自稱為「漢國」[84],稱本民族為漢[85],漢這個稱號被廣泛接受,成為民族的稱號。

元朝時蒙古統治者把人分成四種階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

中國北方的人稱作「漢人」,在中國人當中算作最高的階級。

這個階級包含了居住在中國北方的所有民族。

清朝時滿洲統治者也用漢來區分滿人和中國本土的人,並用旗籍來區分漢軍旗人和漢民。

唐[編輯] 唐漢語名稱漢語唐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Táng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ông/tn̂g吳語- 拉丁化daon平粵語- 粵拼tong4贛語- 贛語白話字Tong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tong11越南語名稱國語字đường韓語名稱諺文당標音- 文觀部式dang日語名稱標音- 現代假名遣とう ‧ から- 日語羅馬字tō ‧ kara 唐出自唐朝。

唐代,華南地區最終且完全被漢化,自此中國南方人常自稱為「唐」。

例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些早期海外華人把中國稱作「唐山」(注意須區別於唐山市)。

使用閩南語的台灣人也用唐山這個叫法,比如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在琉球王國,琉球語對中國的稱呼是「唐ぬ国」(tō-nu-kuku)。

天下和天朝[編輯] 主條目:天下 古代中國人最初認為自己生活的地方是普天之下惟一的地方,因此稱「天下」,後逐漸演變成對中國的別稱,政權的更替也稱之為「得天下」或「失天下」。

這一稱呼也意味著中國的皇帝在傳統上是整個世界的領袖,而非簡單的一國之君。

與「天下」並稱的是「天朝」。

江山[編輯] 江山的用意與天下相似,常用於表示維護或者更替政權的時候。

其他別稱[編輯] 古時中國人認為自己地處東南西北四方的中央,故稱「中土」,有時地處中原的王朝也稱「中朝」[1]。

與「天下」並稱的是「四海」,用以表示帝王所能統治的最大限度範圍;其他相同含義的詞還有「海內」和「海宇」。

[1] 各語言稱呼[編輯] 中文系稱呼[編輯] 中國與中華[編輯] 一些西方作家傾向於使用直譯的手法表明中國有根深蒂固的自認為位於世界(天下)的中心的心理。

EndymionWilkinson不認為中國人只認為中國居於中心,即使中國僅僅是在文化上作為稱號。

[86]至於翻譯的準確性,陳兼教授寫道:「我相信CentralKingdom比MiddleKingdom翻譯中國(China)更準確。

MiddleKingdom這個術語不能表明中國高於周圍的人和國家——僅僅是地理上居於中心;然而,CentralKingdom表明中國高於位於天下的周圍的人和國家,並且由此占據已知的宇宙的中心。

」[87] 「中國」在不同語言的稱呼: 波蘭語:PaństwoŚrodka 英語:MiddleKingdom、CentralKingdom 韓語:중국/中國 Jungguk 德語:ReichderMitte(直譯「中央帝國」) 俄語:СрединноеЦарство(SredínnoyeTsárstvo,直譯「中央帝國」)、Поднебесная(Podnebésnaya,直譯「天下」) 法語:EmpireduMilieu(直譯「中央帝國」)、Royaumedumilieu(直譯「中央王國」) 哈薩克語:جۇڭگو(Juñgo) 荷蘭語:Middenrijk(直譯「中央帝國」) 捷克語:Říšestředu(直譯「中心帝國」) 黎語:Dongxgok 苗語川黔滇次方言:SuavTeb、RoobKuj、TuamTshoj、中國(直譯:夏地、中央王國、大清) 滿語:(Dulimbaigurun)[註3]、ᠵᡠᠩᡬᠣ(Junggʼo) 蒙古語:(Dumdaduulus)[註4] 緬甸語:Alaï-praï-daï 日語:中国〔中國〕/ちゅうごく Chūgoku 瑞典語:Mittensrike(直譯「中央王國」) 匈牙利語:Középsőbirodalom(直譯「中央帝國」) 義大利語:ImperodiMezzo(直譯「中央帝國」) 印度尼西亞語:Tiongkok(出自閩南語泉漳片發音Tiong-kok) 排灣語:Tailiku 越南語:TrungQuốc/中國 維語:جۇڭگو(Junggo) 藏語:ཀྲུང་གོ་(Krung-go) 壯語:Cunghgoz(老壯文:Cungƅgoƨ) 「中華」在不同語言的稱呼: 韓語:중화/中華 Junghwa 哈薩克語:حالىق(Juñxwa) 滿語:ᠵᡠᠩᡥᡡᠸᠠ(Junghūwa/Junghvwa) 日語:中華/ちゅうか Chūka 苗語川黔滇次方言:Dongxhwax 印度尼西亞語:Tionghoa(出自閩南語泉漳片發音Tiong-hôa) 越南語:TrungHoa/中華 維語:جۇڭخۇا(Jungxua) 藏語:ཀྲུང་ཧྭ(krunghwa) 壯語:Cunghvaz(老壯文:Cuŋƅvaƨ) 官方稱號[編輯]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漢語名稱正體字中華民國簡化字中华民国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ZhōnghuáMínguó- 威妥瑪拼音Chung-huaMin-kuo- 注音符號ㄓㄨㄥㄏㄨㄚˊㄇㄧㄣˊㄍㄨㄛˊ其他官話- 小兒經ﺟْﻮﺧُﻮَمٍﻗُﻮَع‎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iong-hôaBîn-kok- 閩東語平話字Dṳ̆ng-huàMìng-guók吳語- 拉丁化tson平gho平min平koh入粵語- 粵拼zung1waa4man4gwok3贛語- 贛語白話字ChungfaMinkoet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dung24fa11min11gued2越南語名稱國語字TrungHoaDânQuốc韓語名稱諺文중화민국漢字中華民國標音- 文觀部式JunghwaMinguk- 馬-賴式ChungwaMin'guk日語名稱日語原文中華民国標音- 現代假名遣ちゅうかみんこく- 日語羅馬字ChūkaMinkoku 自1912年建立以來,中華民國有時候被稱作「民國時代」以對比清朝,或者在中國國民黨建政後稱作「國民政府」。

由於國共內戰失敗導致的1949年失去中國大陸,中華民國的統治範圍被限制在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亦稱為台灣地區。

在冷戰初期兩岸對峙的言論中,政府及其支持者有時自稱「自由中國」。

中華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被稱作「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在多種語文的稱法: 漢語:中華民國/中华民国(漢語拼音:ZhōnghuáMínguó;注音符號:ㄓㄨㄥㄏㄨㄚˊㄇㄧㄣˊㄍㄨㄛˊ) 愛沙尼亞語:HiinaVabariik 波蘭語:RepublikaChińska 韓語:중화민국/中華民國 JunghwaMinguk 德語:RepublikChina 法語:RépubliquedeChine 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Кина(RepublikaKina) 蒙古語:БүгдНайрамдахХятадУлс(BügdNayramdahHyatadUls)(蒙古國官方叫法)、ᠳᠤᠮᠳᠠᠳᠤᠢᠷᠭᠡᠨᠤᠯᠤᠰДундадиргэнулс(Dumdaduirgenulus)(內蒙古和蒙古國官方用來描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孟加拉語:চীনপ্রজাতন্ত্র(ChīnProjatôntro) 加泰隆語:RepúblicadelaXina 立陶宛語:KinijosRespublika 日語:中華民国〔中華民國〕/ちゅうかみんこく ChūkaMinkoku 瑞典語:RepublikenKina 塞爾維亞語:РепубликаКина(RepublikaKina) 西班牙語:RepúblicaChina 希伯來語:הרפובליקההסינית 越南語:TrungHoaDânQuốc/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漢語名稱正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ZhōnghuáRénmínGònghéguó- 注音符號ㄓㄨㄥㄏㄨㄚˊㄖㄣˊㄇㄧㄣˊㄍㄨㄥˋㄏㄜˊㄍㄨㄛˊ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iong-hôajîn-bînkiōng-hô-kok- 閩東語平話字Dṳ̆ng-huàÌng-mìngGê̤ṳng-huò-guók吳語- 拉丁化tson平gho平zin平min平gon去ghu平koh入粵語- 粵拼zung1waa4jan4man4gung6wo4gwok3贛語- 贛語白話字ChungfaNinminKhungfokoet客家話- 客家話拼音dung24fa11ngin11min11kiung55fo11gued2越南語名稱國語字TrungHoaNhândânCộnghòaquốc韓語名稱諺文중화인민공화국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標音- 文觀部式JunghwaInminGonghwaguk- 馬-賴式ChungwaInmin'Gongwaguk日語名稱日語原文中華人民共和国標音- 現代假名遣ちゅうかじんみんきょうわこく- 日語羅馬字ChūkaJinminKyōwakoku 新中國常常被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大陸社會用作正面的政治和社會術語來對比1949年前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和新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一術語有時也被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所用。

冷戰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許多西方國家的人稱作「共產主義中國」或「紅色中國」以區別於以「台灣」、「國民黨中國」(NationalistChina)或「自由中國」相稱的中華民國。

在某些環境下,尤其在經濟、貿易和體育中,「中國」通常用來表示中國大陸而不包括港澳台。

西方新聞報導中,「中國」通常表示包含港澳在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尤其在報導政治新聞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多種語言文字中的官方稱法: 漢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漢語拼音:ZhōnghuáRénmínGònghéguó;粵拼:Zung1waa4Jan4man4Gung6wo4gwok3)——全國官方語文,普通話、規範漢字用於中國大陸和國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繁體字用於香港、澳門 英語:People'sRepublicofChina——在香港用作官方名稱 哈薩克語: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使用:ҚытайХалықРеспубликасы‎(西里爾字母)、QıtayXalıqRespwblïkası‎(拉丁字母)、قىتايحالىقرەسپۋبلىيكاسى‎(阿拉伯字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ЖұңxуаХалықРеспубликасы‎(西里爾字母)、JuñxwaXalıqRespwblïkası‎(拉丁字母)、جۇڭحۋاحالىقرەسپۋبليكاسى‎(阿拉伯字母)。

西里爾字母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主要的文字,阿拉伯字母常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哈薩克語。

韓語:중화인민공화국/中華人民共和國 JunghwaInminGonghwaguk——用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日語:中華人民共和国〔中華人民共和國〕/ちゅうかじんみんきょうわこく ChūkaJinminKyōwakoku 滿語:ᠵᡠᠩᡥᡡᠸᠠᠨᡳᠶᠠᠯᠮᠠᡳᡵᡤᡝᠨᡤᡠᠩᡥᡝᡬᠣ(Junghūwaniyalmairgengungheg῾o/Junghvwaniyalmairgengunghegʼo) 蒙古語:[註5](Bügüdenayiramdaqudumdaduaradulus)——內蒙古官方使用,БүгдНайрамдахХятадАрдУлс(BügdNairamdakhKhyatadArdUls)——用在蒙古國 葡萄牙語:RepúblicaPopulardaChina——在澳門用作官方名稱 藏文:ཀྲུང་ཧྭ་མི་དམངས་སྤྱི་མཐུན་རྒྱལ་ཁབ,藏語拼音:ZhunghuaMimangJitunGyalkab,威利:krunghwamidmangsspyimthunrgyalkhab——西藏自治區官方使用 རྒྱ་ནག་མི་དམངས་སྤྱི་མཐུན་རྒྱལ་ཁབ,威利:rgyanagmidmangsspyimthunrgyalkhab——西藏流亡政府官方使用 維吾爾語:جۇڭخۇاخەلقجۇمھۇرىيىت,拉丁維文:JungxuaXelqJumhuriyiti——新疆官方使用 載瓦語:ZhunghuaMingbyuMuhumMingdan——德宏官方使用 壯語:CunghvazYinzminzGunghozgoz(老壯文:CuŋƅvaƨYinƨminƨGuŋƅoƨ)——廣西官方使用 其他語言: 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الصينالشعبية(Jumhūriyyahal-Sīnal-Sha'bīyah) 愛沙尼亞語:HiinaRahvavabariik 比什奴普萊利亞-曼尼浦爾語:গণচীনরজাতীয়ফিরালহান 冰島語:Alþýðu-LýðveldiðKína 波蘭語:ChińskaRepublikaLudowa(縮寫:ChRL) 波斯語:جمهوریخلقچین(Jomhuri-yekhalq-eChin) 韃靼語:KıtayXalıkCömhüriyaten 丹麥語:FolkerepublikkenKina 德語:VolksrepublikChina 俄語:Китайскаянародная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КНР,KitaiskayaNarodnayaRespublika) 法語:RépubliquepopulairedeChine 菲律賓語:RepublikangPopularngTsina 蓋爾亞支:Daon-PhoblachtnaSíne 高棉語:សាធារណរដ្ឋប្រជាមានិតចិន(SathearanakrothProrcheaminetChen) 荷蘭語:VolksrepubliekChina 加泰隆語:RepúblicaPopulardelaXina 捷克語:Čínskálidovárepublika 柯爾克孜語:KıtayElRespublikası 拉脫維亞語:ĶīnasTautasRepublika 立陶宛語:Kinijosliaudiesrespublika 羅馬尼亞語:RepublicaPopularăChineză 馬來語:RepublikRakyatChina 馬其頓語:НароднаРепубликаКина(NarodnaRepublikaKina) 孟加拉語: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চীন(GônoprojatontrīChīn)或গণচীন(GônoChīn) 緬甸語:တရုတ်ပြည်သူ့သမ္မတနိုင်ငံ 尼泊爾語:जनगणतन्त्रचीन(janaganatatraChin) 諾維亞語:PopulenRepublikedeChina 瑞典語:FolkrepublikenKina 塞爾維亞語:НароднаРепубликаКина(NarodnaRepublikaKina) 斯洛伐克語:Čínskaľudovárepublika 斯洛維尼亞語:LjudskarepublikaKitajska 斯瓦希里語:JamhuriyaWatuwaChina(Uchina) 世界語:PopolrespublikodeĈinio 塔吉克語:ҶумҳурииХалқииЧин(JumhuriiKhalqiiChin) 泰語:สาธารณรัฐประชาชนจีน(皇家音譯:SatharanaratPrachaChonChin) 土耳其語:ÇinHalkCumhuriyeti 烏爾都語:عوامیجمہوریہچین 烏克蘭語:КитайськаНароднаРеспубліка(縮寫:КНР,Kytais"kaNarodnaRespublika) 烏茲別克語:XitoyXalqRespublikasi 西班牙語:RepúblicaPopulardeChina 希伯來語:הרפובליקההעממיתשלסין(HaRepublikahHa'ammitshelSin) 希臘語:ΛαϊκήΔημοκρατίατηςΚίνας(LaïkiDimokratíatisKínas) 匈牙利語:KínaiNépköztársaság 義大利語:RepubblicaPopolareCinese 意地緒語:מענטשנ'סרעפובליקפוןכינע 印地語:चीनीजनवादीगणराज्यChīnīJanvādīGaņarājya 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RakyatTiongkok(還有RepublikRakyatCina,馬來西亞常用) 越南語:CộngHòaNhânDânTrungHoa/共和人民中華 非中文稱呼[編輯] 「China」一詞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泛指中國地區,不一定特指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

有一種流傳較廣觀點認為「China」是來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國古代瓷器的主要產地之一。

但事實是,「China」首先指代的是一個東方國家,用「china」來指代瓷器則是晚近的用法。

據考證,在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梵文文獻中,對中國的稱呼是「Shina」或「Cīna」,漢語翻譯爲支那、脂那、至那等;另外也可以叫做「Cīna-sthāna」、「Cīna-rattha」,漢語翻譯爲震旦、真丹、真旦、振旦等,或有Mahā-cīna-sthāna,漢譯爲摩訶震旦。

唐玄奘等僧侶赴印度取經時,就曾將古印度對中國的呼稱「Mahachinasthana」音譯成了「摩訶脂那國」、「摩訶至那國」、「摩訶震旦」等。

梵文「Mahachinasthana」中的「Maha」乃「大」的意思;「sthana」讀作「斯坦」,乃「國境」的意思;「china」則為「秦」的語音。

[88]因此「Mahachinasthana」的意譯應為「大秦國」。

[89]根據後漢書記載,大秦是漢朝人對羅馬帝國的稱呼,當時漢朝使節到的應是羅馬帝國的埃及行省。

歐洲各種語言對中國的稱呼,主要有以中文「秦」音為基礎的China體系,和以中文「契丹」音為基礎的Китай(Kitaĭ)體系。

「秦」系中國稱呼[編輯] 歐洲語言中,中國的稱呼基本上都是China(英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等),亦有因為正字法原因而改寫的種種China同源詞,如法語的Chine,義大利語的Cina,捷克語、斯洛伐克語的Čína等等。

這些詞的語源均與印度梵語的Shina或Cīna相同,也是秦的音變(同上),而且由於字母i在大多數歐陸語言中的讀音都是[i]音,所以這些語言中China(包括Chine,Cina等變體)一詞的發音均與梵文的「支那」相近。

英語因為歷史音變的緣故,開音節的i讀成[aɪ]音,造成不讀「支那」而讀「拆拿」。

北歐及某些東南歐語言因為對字母組合ch的發音傾向於讀成k音,所以將中國一詞寫為Kina(丹麥、瑞典、挪威),這是從China發生的語音變化。

同樣的例子還有希臘語的Κίνα,匈牙利語的Kína,克羅埃西亞語和塞爾維亞語的Kina等。

而拉丁語中有多個表述中國地名的詞彙,其中一詞Sinæ,接近日文「支那」的訓令式羅馬注音;另外英語中的Sino-詞根也用來表示中國。

東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周程指出,「支那」並非是「Sino」的音譯,而是它的意譯,「na」和「no」的注音假名完全不同,若要音譯「Sino」,那就應該譯成「希惱」,而不是「希吶」,又指出如果日語「支那」的語音是由「China」演變而成,那麼它的注音應為「恰依吶」,而不是「希吶」。

另外,日本儒者新井白石在譯介荷蘭語地理書籍時首次將「China」與「支那」相連,然而他給「支那」加的注音假名的讀音並非是「希吶」,而是「契吶」[90]。

China 相當多的西方語言稱中國為China(英語或者德語)、Chine(法語)、Kina(瑞典語)、Cina(讀作chi'na在印尼語和馬來語、讀作chi'no在爪哇語)、Sina(現代拉丁語)或其變體。

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秦」、「契丹」、「絲」、「赤那」等,以往也被認為是「茶」和「昌南」。

明朝末年傳教士衛匡國認為,China、Chine、Kina、Sina等詞彙來自「秦」的音譯。

這裡的秦不僅指秦朝,而且也指西周和東周時期的秦國。

在絲綢之路出現之前,秦人通過當時的玉石之路來與西方人進行貿易往來。

這一稱號用在中古波斯語為(چینChīnī),其源頭是梵語चीन(Cīnāh),[91]而現代語言中的China是由16世紀葡萄牙探險家使用並由此衍生的。

[92] 阿爾巴尼亞語:Kinë(發音:[kinə]) 阿姆哈拉語:Chayna(源自英語) 亞塞拜然語:Çin(IPA[tʃin]) 愛爾蘭語:AntSín([ənˈtʲiːnʲ]) 愛沙尼亞語:Hiina 巴斯克語:Txina(IPA:[ˈtʃinə]) 冰島語:Kína 波蘭語:Chiny([ˈxinɨ]) 波斯語:Chinچين([tʃin]) 中古波斯語:Čīnī 波士尼亞語:Kina 韓語:지나 丹麥語:Kina 德語:China([ˈçiːna],南德地區還讀作[ˈkiːna]) 法語:Chine([ʃin]) 菲律賓語(他加祿語):Tsina 高棉語:ចិន([cən]) 喬治亞語:ჩინეთი(發音:[tʃinɛtʰi]) 國際語:China 荷蘭語:China 孟加拉語:Chīn(চীন發音:[ˈt͡ʃiːn]) 加泰隆語:Xina(IPA加泰隆尼亞語發音:[ˈʃinə]、[ˈtʃina]) 捷克語:Čína(發音[ˈtʃiːna]) 克羅埃西亞語:Kina 立陶宛語:Kinija 羅馬尼亞語:China([ˈkiːna]) 馬來語:China([tʃina]) 馬來雅拉姆語:Cheenan/Cheenathi 馬其頓語:Кина(Kina) 挪威語:Kina([çiːnɑ]/[ʃiːnɑ]) 葡萄牙語:China([ˈʃinɐ]) 日語:シナ(支那)——曾用以稱呼中國,現在在日本很少使用以避免和中國發生衝突(代之以ちゅうごくChūgoku)。

瑞典語:Kina([ˈɕiːna]) 塞爾維亞語:Kina/Кина([kiːna]) 斯洛伐克語:Čína([tʃiːna]) 世界語:Ĉinujo、Ĉinio、Ĥinujo 泰語:จีน(皇家音譯:Chin)(但也讀作Jeen) 泰米爾語:சீனா(Cheenaa) 土耳其語:Çin([tʃin]) 威爾斯語:Tsieina 烏爾都語:Čīnچين([tʃiːn]) 西班牙語:China([ˈtʃina]) 希臘語:Κίνα(KínaIPA['cina]) 匈牙利語:Kína([kiːnɒ]) 亞美尼亞語:Չինաստան(發音:[t͡ʃʰinɑsˈtɑn]) 義大利語:Cina([ˈtʃiːna]) 英語:China/ˈtʃaɪnə/ 印地語:Chīnचीन(IPA[ˈtʃiːn]) 印尼語:Cina([tʃina]) 藏語:རྒྱ་ནག་(Gya-nak) Cina 據說,中國在古印度語梵文是cina(佛典翻譯為支那)、chinas,在希臘語是Sinai、Serica,在古拉丁語是Sinae。

但古印度人和希臘羅馬人的「cina」等詞究竟何指,目前沒有定論。

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15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有學者認為「cina」是指西周的秦國,(衛匡國Martini.Martin,1614-1655),但也有學者認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sino為赤那之地的音譯(意思是狼)。

「cina」更可能為古印度人對東方國家的稱呼而不是特指中國。

「契丹」系中國稱呼[編輯] 參見:契丹(中國稱號) 至於俄語、白俄羅斯語、保加利亞語等語言將中國稱為Китай,則與秦國無涉。

因為這個詞來自「契丹」。

俄語稱中國為Китай,這是源於「契丹」一名;由於金帳汗國自13世紀至15世紀長期是歐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稱中國北方為契丹,後該詞泛指中國,所以在此期間興起的斯拉夫語族和突厥語族諸民族均以契丹為中原政權的代名詞。

現在仍有十幾個國家將中國稱為「契丹」: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kitai」;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atay」、「Khatay」。

拉丁語詞彙「Cathay」則來自鄂圖曼土耳其語的「Kathay」一詞。

白俄羅斯語:Кітай(Kitay) 保加利亞語:Китай(Kitay) 布里亞特語:Хитад(Khitad) 喀山韃靼語:Кытай(Qıtay) 俄語:Китай(Kitáj,IPA:[kʲɪˈtaj]) 哈薩克語:Қытай‎(Qıtay) 中世紀拉丁語:Cataya、Kitai 蒙古語:Хятад(Khyatad)[註4] 古蒙古語:Kitad 葡萄牙語:Catai 斯洛維尼亞語:Kitajska([kiːˈtajska]) 土庫曼語:Hitaý 維語:Hyty 烏克蘭語:Китай(Kytai) 烏茲別克語:Xitoy(Хитой) 英語:Cathay 其他[編輯] 賽里斯 賽里斯(拉丁語:Seres;希臘語:Σῆρες)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指當時中國或中國附近地區,一般被認為是源於中國字「絲」。

Tabgach 古代中國在中亞另有一別名「桃花石」(Tabgach),據研究,可能出自長期統治中國的鮮卑拓拔部的名字。

對中國名稱的看法[編輯]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13年4月5日) 中國[編輯] 主條目:世界觀、中國民族主義、華夷秩序、小中華思想、中國觀和古代東亞朝貢制度 古代中國人認為,世界是天圓地方的,漢族則是位於該世界中心地區的民族群體,其所在地稱為中國;中國以外的地區是「化外之地」,居住在化外之地的周邊民族是「蠻族」[93],並有: 「東夷」(泛指日本、朝鮮、琉球等) 「南蠻」(早期是指非周朝「王母弟甥舅」一系的諸侯國[94],後期開始用來稱呼非漢民族,如宋史蠻夷傳) 「西戎」(泛指現代中國的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和四川羌族聚居地) 「北狄」(泛指位於蒙古大漠、內蒙古草原和東北地區的犬戎、東胡、烏丸、夫余、靺鞨、匈奴、回紇、契丹、突厥、蒙古、韃靼等北方遊牧民族)之稱謂。

古代中國認為天子位於世界(天下)的中心,外為諸侯、庶民,然後便是「朝貢國」,即「蠻族」或「化外人」,必須向天子朝貢;並對外族有貶低之稱謂(例如倭指日本、韃虜和韃子指入主中原建立清朝的滿族等)。

這些觀念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的君王統治制度,促成了中華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並對20世紀新的中國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華夏人自唐朝以來,便一直認為這個宇宙是天圓而地方的,整個地是平坦的,空中物體圍繞大地,中國位於正中,因而得名;而化外之地則是蠻夷的居住地,必須朝貢於天子諸侯。

當然,因為後來科學技術的實證,這種中國式世界觀念自然就被打消了。

日本[編輯] 在日語中,原來很少稱中國為「中國」,而是直呼各朝國名,如大唐或混用中華、中國、天朝等稱呼。

根據日本學者考證,除了以歷代王朝的國號來稱呼中原王朝,早年的日本古籍中曾重複出現「日本與中國」的記載,並清楚明白地將日本與中國並列成相對的兩者。

直到江戶時代中國一詞在日本仍是一字多用。

[95]如北宋時,日本僧人奝然以隸書與宋太宗對答時以中國稱宋朝。

[10]有如明朝政府於日本官方文件中有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明神宗予豐臣秀吉的詔書也以中國自稱。

另外,從10世紀開始,日本本州西部山陽、山陰地區也叫做「中國地方」,當時日本分為「近國」、「中國」和「遠國」,有如日本在回應於明太祖的國書中曾多次提及「中華」的稱呼。

[96]懷良親王回應明太祖的國書中「天朝」稱呼[97][98]日本自明治維新起,由於西化影響,漸漸出現借用佛教經典中的稱呼「支那」來指稱中國。

這種稱呼到了清代晚期逐漸帶有貶義[99]。

二戰後日本停止將「支那」一詞稱呼「中國」。

印度[編輯] 此外,自古有些文化優秀的民族,每視其本國為世界之中心,故自稱「中國」,對他國則稱「邊國」。

在印度,Madhya-deśa音譯是末睇提捨,意譯即中國,原本是指位於恆河中游的地帶,古稱為拘羅國土,此地即是婆羅門文明之中心地,婆羅門教於此地區建立其堅固之基礎,又稱為婆羅門國、雅利安邦。

及至佛陀時代,中國則大抵指以摩揭陀、憍薩羅為中心的區域,佛陀即以此一地區為行化重心,當時此地在政治、文化等任何方面皆成為印度新興勢力之中心,為了有別於婆羅門教之「舊中國」,故也稱其為「新中國」。

另據賢愚經卷七記載,「中國」又指羅悅祇、舍衛、王舍城等地,其數眾多,不能具說。

故在佛教與佛典中的「中國」,指的是有正信佛法弘化的國家與區域。

於是而有中國難生,如來難遇等等的說法。

注釋[編輯] ^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國字在上古時代為經過王者所分封各部族聯盟所管理的部族土地[19]。

直至周朝有兩種含義,一是以封建制度下分封制所封的諸侯之地(或稱「諸侯國」、「封國」或「王國」),一是指都邑[20]) ^中國大陸學者黃興濤研究清末民國史料與著述,發現過去認為「中國是中華民國簡稱」的說法未必靠的住,…這一點,是民國成立時所發的五項決定中,「稱中國為中華民國」的第二項決定可以體現。

…很顯然,中國做為國家的名稱是在中華民國成立前已存在,而不是相反。

原文見,《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0日 ^Dulimbaigurun用Unicode顯示為ᡩᡠᠯᡳᠮᠪᠠᡳᡤᡠᡵᡠᠨ ^4.04.1Dumdaduulus用Unicode顯示為ᠳᠤᠮᠳᠠᠳᠤᠤᠯᠤᠰ,是內蒙古對中國的官方稱號;而ХятадУлс(Khyataduls)是蒙古國對中國的稱呼。

前者出自「中國」和「中華」,後者出自「契丹」。

^用Unicode顯示為ᠪᠦᠭᠦᠳᠡᠨᠠᠶᠢᠷᠠᠮᠳᠠᠬᠤᠳᠤᠮᠳᠠᠳᠤᠠᠷᠠᠳᠤᠯᠤᠰ 參考文獻[編輯]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湖北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2–35.ISBN 7-5622-2277-0.  ^《宋名臣奏議·卷一百二十五·上哲宗論蕃官久例在漢官之下·范純仁》臣昨准兵部相度,欲乞應蕃漢官非相統轄者,並依官序相壓,其城寨等管轄蕃官即依舊在本轄漢官之下,詔依兵部所乞,契勘諸路蕃官不繫官職髙卑久例,並在漢官之下,此所以尊中國而制夷狄也,行之永久人情安熟,.......伏望朝廷詳酌,特賜指揮諸路蕃官各依久例,不得與漢官敘班並在漢官之下,所貴不失中國夷狄尊卑之限,絶蕃酋驕慢覬望之心,統制有常不為後患。

元祐元年四月上,時知慶州。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契丹下》胡嶠居虜中七年。

當周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

云:「........西樓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

有綾錦諸工作、宦者、翰林、伎術、教坊、角觝、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國人,而並、汾、幽、薊之人尤多。

」 ^《大明會典卷之一百六十三·蒙古色目人婚姻》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中國人,不願與回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十四》永樂元年冬十月庚申,上謂兵部尚書劉俊曰:「武臣中有韃靼人,多不識字,難委以政,故只令食祿,遇有警急則用以征代,今中國人亦有冒韃靼名以避政事者,其曉諭改政,不改政者罪之。

」 ^《太平天國奉天討胡檄》:「.......慨自滿洲肆毒,混亂中國,而中國以六合之大,九州之眾,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為怪,中國尚得為有人乎?妖胡虐焰燔蒼穹,淫毒穢宸極,腥風播於四海,妖氣慘於五胡,而中國之人,反低首下心,甘為臣僕,甚矣哉!中國之無人也!夫中國首也,胡虜足也;中國神州也,胡虜妖人也。

中國名為神州者何?天父皇上帝真神也,天地山海,是其造成,故從前以神州名中國也。

胡虜目為妖人者何?蛇魔『閻羅妖』邪鬼也,韃靼妖胡,惟此敬拜,故當今以妖人目胡虜也。

........夫中國有中國之形像,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

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烏桓》:「俗貴兵死,斂屍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則歌舞相送。

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並取死者所乘馬衣物,皆燒而送之,言以屬累犬,使護死者神靈歸赤山。

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里,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岱山也。

」 ^《晉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二十六·江統》〈徙戎論〉:「夫夷蠻戎狄,謂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

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

……及至周室失統,諸侯專征,以大兼小,轉相殘滅,封疆不固,而利害異心。

戎狄乘間,得入中國。

……建武中,以馬援領隴西太守,討叛羌,徙其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是以充國、子明能以數萬之眾制群羌之命,有徵無戰,全軍獨克,雖有謀謨深計,廟勝遠圖,豈不以華夷異處,戎夏區別,要塞易守之故,得成其功也哉!……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於計為長。

」 ^《北史·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西域·大秦》:「其人端正長大,衣服、車旗,擬儀中國,故外域謂之大秦。

」 ^10.010.110.2《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列傳第二百五十·外國七·日本國》:奝然善隸書,而不通華言,問其風土,但書以對云:「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

土宜五穀而少麥。

交易用銅錢,文曰『乾文大寶』。

畜有水牛、驢、羊,多犀、象。

產絲蠶,多織絹,薄致可愛。

樂有中國、高麗二部。

四時寒暑,大類中國。

國之東境接海島,夷人所居,身面皆有毛。

東奧州產黃金,西別島出白銀,以爲貢賦。

國王以王爲姓,傳襲至今王六十四世,文武僚吏皆世官。

」 ^《元史·卷二百八·列傳第九十五·外夷一·日本》:「五年九月、命黑的、弘復持書往、至對馬島、日本人拒而不納、執其塔二郎、彌二郎二人而還。

」 ^『五代帝王物語(日語:五代帝王物語)』「(文永)同六年、蒙古使、高麗の舟にのりて又對馬國に著く、去年の返牒なきによりて、左右きかんため也、不慮の喧嘩いできて、歸國の間、對馬の二人とられて高麗へ渡る。

高麗より蒙古へつかはしたれば、王宮へ召入て見て、種々の祿をたらせて、本朝へ返送、是に付て又牒狀有、」(『群書類従』第貳輯帝王部441~442頁) ^《高麗史·卷二十六·世家二十六·元宗二·元宗十年(七月)甲子(二十一日)條》:「甲子、蒙古使於婁大於定等六人、偕倭人來、昌出迎於郊、初申思佺與倭人謁帝、帝大喜曰、爾國王祗稟朕命、使爾等往日本、爾等不以險阻為辭、入不測之地、生還復命、忠節可嘉、厚賜匹帛、以至從卒、又謂倭人曰、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賚予甚稠、勑令觀覽宮殿、既而倭人奏雲、臣等聞有天堂佛剎、正謂是也、帝悅、又使徧觀燕京萬壽山玉殿與諸城闕。

」 ^金尼閣,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ISBN 7-5633-3271-5.  ^吳志良,〈十六世紀葡萄牙的中國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澳門研究》,第4期,1996年,第24-42頁 ^繆昌武、陸勇.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www.iqh.net.cn.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16-09-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2).  ^李揚帆:未完成的國家:「中國」國名的形成與近代民族主義的構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7-02-02 ^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

-《史記》五帝本紀 ^19.019.1《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

」 ^20.020.120.2《春秋左氏傳·僖公·僖公二十四年·傳》富辰諫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 ^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

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

《尚書·梓材》 ^司馬遷.五帝本紀.史記.[-61]. 。

原文:「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

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

契為商,姓子氏。

棄為周,姓姬氏。

」 ^王爾敏,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中國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初年青銅器銘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星島日報,2009-09-22 ^《尚書·梓材》,春秋 ^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條:「曷為不言楚子執之,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

」 ^春秋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條:「有鸛鵒來巢,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禽也,宜穴又巢也。

」 ^公孫丑、萬章等編著:《孟子》,戰國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 ^王爾敏以秦漢統一前「中國」的意義做了定量分析,當中諸夏領域的意思佔80%。

其統計資料見「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載於《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灣,商務,1995年),第448-449頁。

^《春秋》,魯國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今中國一統而北邊未安,朕甚悼之 ^《史記/匈奴列傳》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彊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國。

^《史記》秦遂以兵滅六王,並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

史記天官書-27卷-第5 ^《漢書·溝洫志》:「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

」 ^《漢書·西域傳》云:「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

」 ^《後漢書/烏桓傳》:「俗貴兵死,斂屍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則歌舞相送。

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並取死者所乘馬衣物,皆燒而送之,言以屬累犬,使護死者神靈歸赤山。

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里,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岱山也。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 ^《史記天官書63卷》描述征西吉兆時﹕「赤為兵,黑為水。

出東方,大而白,有兵於外,解。

常在東方﹐其赤﹐中國勝﹔其西而赤﹐外國利。

無兵於外而赤﹐兵起。

其與太白俱出東方﹐皆赤而角﹐外國大敗﹐中國勝」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從安息繞海北陸到其國,人民相屬,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

無盜賊。

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自雲本中國一別也,常欲通使於中國,而安息圖其利,不能得過。

^《北史·列傳·卷九十四·列傳第八十二·新羅》:「新羅者,其先本辰韓種也。

地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地。

辰韓亦曰秦韓。

相傳言秦世亡人避役來適,馬韓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

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 ^《唐會要·卷四十九·大秦寺》:詔曰: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

爰初建寺。

因以為名。

^《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大秦國》: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

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南朝·宋 ^房玄齡:《晉書·卷七十七》,唐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一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另外也存在沒有「夷而」一詞的版本,變成「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國列傳一·契丹》明宗初纂嗣,遣供奉官姚坤奉書告哀,至西樓邑,屬阿保機在渤海,又徑至慎州,崎嶇萬裏。

既至,謁見阿保機,延入穹廬,.....阿保機因曰:「理當如此,我漢國兒子致有此難,我知之矣。

聞此兒有宮婢二千,樂官千人,終日放鷹走狗,耽酒嗜色,不惜人民,任使不肖,致得天下皆怒。

我自聞如斯,常憂傾覆,一月前已有人來報,知我兒有事,我便舉家斷酒,解放鷹犬,休罷樂官。

我亦有諸部家樂千人,非公宴未嘗妄舉。

我若所為似我兒,亦應不能持久矣,從此願以為戒。

」又曰:「漢國兒與我雖父子,亦曾彼此讎敵,俱有惡心,與爾今天子無惡,足得歡好。

爾先復命,我續將馬萬騎至幽、鎮以南,與爾家天子面為盟約,我要幽州,令漢兒把捉,更不復侵入漢界。

」又問:「漢收得西川,信不?」坤曰:「去年九月出兵,十一月十六日收下東、西川,得兵馬二十萬,金帛無算。

皇帝初即位,未辦送來,續當遣使至矣。

」 ^《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國世家年譜第十一》問者曰:「四夷、十國,皆非中國有也,四夷之封爵朝貢則書,而十國之不書,何也?」曰:「以中國而視夷狄,夷狄之可也。

以五代之君而視十國,夷狄之則未可也。

故十國之封爵、朝貢,不如夷狄,則無以書之。

書如夷狄,則五代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

是以外而不書,見其自絕於中國焉爾。

」 ^劉浦江《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列傳第二百五十·外國七·日本國》:太宗召見奝然,存撫之甚厚,賜紫衣,館於太平興國寺。

上聞其國王一姓傳繼,臣下皆世官,因歎息謂宰相曰:「此島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繼襲不絕,此蓋古之道也。

中國自唐季之亂,宇縣分裂,梁、周五代享曆尤促,大臣世胄,鮮能嗣續。

朕雖德慚往聖,常夙夜寅畏,講求治本,不敢暇逸。

建無窮之業,垂可久之範,亦以爲子孫之計,使大臣之後世襲祿位,此朕之心焉。

」 ^太宗之治幾於成、康。

至高宗孱弱,武后專制,明皇之興,又不克終,唐日微矣。

下至五代,中國分裂為六七。

《彭汝礪上哲宗論太平百年所當戒懼》 ^脫脫、阿魯圖等:《宋史·儒林六》 ^李蓉嵐《論元朝科舉對明清科舉制度的影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資治文摘》,2010/02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

肇從隆古,匪獨我家。

且唐之為言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

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 ,世降以還,事殊非古。

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

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

且皆徇百姓見聞之偶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

頃者耆宿詣庭,奏草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

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 孰名資始之功。

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

於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 ,尚不負於投艱。

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至元八年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建國號詔》 ^『元史』卷二百八列傳第九十五外夷一日本國「五年九月、命黑的、弘復持書往、至對馬島、日本人拒而不納、執其塔二郎、彌二郎二人而還。

」 ^『五代帝王物語』「(文永)同六年、蒙古使、高麗の舟にのりて又對馬國に著く、去年の返牒なきによりて、左右きかんため也、不慮の喧嘩いできて、歸國の間、對馬の二人とられて高麗へ渡る。

高麗より蒙古へつかはしたれば、王宮へ召入て見て、種々の祿をたらせて、本朝へ返送、是に付て又牒狀有、」(『群書類従』第貳輯帝王部441~442頁) ^『高麗史』卷二十六世家二十六元宗二元宗十年(七月)甲子(二十一日)條「甲子、蒙古使於婁大於定等六人、偕倭人來、昌出迎於郊、初申思佺與倭人謁帝、帝大喜曰、爾國王祗稟朕命、使爾等往日本、爾等不以險阻為辭、入不測之地、生還復命、忠節可嘉、厚賜匹帛、以至從卒、又謂倭人曰、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賚予甚稠、勑令觀覽宮殿、既而倭人奏雲、臣等聞有天堂佛剎、正謂是也、帝悅、又使徧觀燕京萬壽山玉殿與諸城闕。

」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台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

《奉天討元北伐檄文》宋濂 ^日本學者杉山正明談蒙元帝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東方早報,2014-07-31 ^《殊域周咨錄·卷二·東夷·日本國》 ^62.062.162.262.3黃興濤《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對美國「新清史」的一種回應》,載〈民族社會學研究通訊〉(第115期),2012-07-15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30,雍正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條:我滿洲居東海之濱,若言東夷之人則可 ^《大義覺迷錄》卷一:且如中國之人,輕待外國之入承大統者,其害不過妄意詆譏,蠱惑一二匪類而已。

原無損於是非之公,倫常之大。

倘若外國之君入承大統,不以中國之人為赤子,則中國之人,其何所託命乎? ^張輝誠《中國古代「夷夏之防」思想特質研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載〈中山女高學報〉(第六期) ^鄒逸麟《論清一代對疆土版圖觀念的嬗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載〈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四) ^《大義覺迷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李大龍《「中國」與「天下」的重合 :古代中國疆域形成的歷史軌跡———古代中國疆域形成理論研究之六》,〈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9月第17卷第3期 ^JohnLivingstonNevius,CHINAANDTHECHINESENewYork:Harper&Brothers,1869.p22 ^70.070.1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0日 ^可見《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進呈刑律草案折》《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進呈刑律分則草案折並清單》…等,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纂:《大清新令》,第1卷,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466—471頁;第531—537頁 ^歐立德教授演講「AReflectionandResponsetotheNewQingHistory(歷史學與政治話語:關於新清史的反省與回應)」紀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台灣),2016年5月25日 ^宋念申《清俄碰撞:歐亞相遇中重塑「中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澎湃研究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5-12-09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西漢 ^令狐德棻等編:《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疏:『夏,大也。

故大國曰夏。

華夏謂中國也。

』」636年成書 ^許慎:《說文·文部》:「華,榮」。

「夏,中國之人」。

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

東漢 ^《尚書·武成》 ^中國為什麼叫做「華夏、神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福健身網(簡體中文)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

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

非親則頑,不可入也。

其濟、洛、河、潁之間乎!....。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

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 ^中華.中華民國教育部.1994年[2010-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1)(中文(台灣)).  ^《史記·孟子旬卿列傳》附鄒衍云:「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

」 ^楚簡《容成氏》:「禹親執耒耜,以陂明都之澤,決九河之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也。

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

禹乃通蔞與氵易,東注之海,於是乎蓏州始可處也。

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

禹乃通伊、洛,並瀍、澗,東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

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雍州始可處也。

」易德生在《上博楚簡容成氏九州芻議》一文中認為夾州即冀州、徐州即兗州、競州即青州、莒州即徐州、蓏州即幽州 ^《唐蕃會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孝德皇帝與聖神贊普獵贊陛下........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

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然三寶及諸賢聖日月星辰請為知證。

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為盟,設此大約。

.......」 ^《萬首唐人絕句·卷五十六·河湟有感》:一自蕭闗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蕃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Wilkinson,p.132. ^Mao'sChinaandtheColdWar.北卡羅來納大學出版社.ISBN978-0-8078-4932-3) ^斯塔夫里阿諾斯,L·S.全球通史.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京大學校內: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62.ISBN 9787301074237.  ^存档副本.[2017-11-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2).  ^周程《「支那」與「sina」――亦談新浪網域名的是與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Chi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oughton-Mifflin(Boston),2000. ^OxfordEnglishDictionary(1989),"China".ISBN978-0-19-957315-8. TheBookofDuarteBarbosa(1516)(chaptertitle"TheVeryGreatKingdomofChina").ISBN978-81-206-0451-3.Portugueseoriginalishere[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GrandeReinodaChina").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李嚴》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發一鎮之眾,可以滅虜使無類。

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內,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

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 ^間宮林蔵述村上貞助編『東韃紀行國立公文書館デシタルアーカイブ 東韃地方紀行 中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外國列傳三‧日本〉》。

原文:「臣聞三皇立極,五帝禪宗,惟中華之有主,豈夷狄而無君。

乾坤浩蕩,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

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臣居遠弱之倭,褊小之國,城池不滿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

陛下作中華之主,為萬乘之君,城池數千餘,封疆百萬里,猶有不足之心,常起滅絕之意。

」 ^北畠親房《神皇正統記》,日本文學古典大系87(東京岩波書店) ^{Wikisourcehistory|明史|0028|卷三百二十二〈外國列傳三‧日本〉}}。

"原文: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

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

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

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 ^劉檸.日本史稱中國為「支那」,從何而來?.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10月28日[2017年10月3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9月9日).  另見[編輯] 義大利的稱號(英語:NameofItaly) 閱論編例外論國家 美國例外論 日本人論 文化例外(法國) 德意志特殊道路 中國中心主義/大漢族主義 第三羅馬(歐洲與俄羅斯(英語:Moscow,thirdRome)) 歐洲中心主義 菲律賓驕傲(英語:Pinoypride) 泰國例外論(英語:Thaiexceptionalism) 韓文優越主義 尼加拉瓜例外論(英語:Nicaraguanexceptionalism) 宗教 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英語:Jewsasthechosenpeople) 統一教(韓國文鮮明)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余民(英語:Remnant(Seventh-dayAdventistbelief))」論 術語 選民_(神學) 上帝的國度(英語:God'sOwnCountry) 中央之國 特殊 其他 人類中心主義 生物中心主義 生態中心主義(英語:Ecocentrism) 愛滋病毒例外論(英語:HIVexceptionalism) 粒子沙文主義(英語:Particlechauvinism) 感知中心主義(英語:Sentiocentrism) 邏各斯中心主義 男根中心主義(英語:Phallocentrism) 男根-邏各斯中心主義(英語:Phallogocentrism) 語音中心主義(英語:Phonocentrism)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國的稱號&oldid=68177997」 分類:例外論中國的稱號翻譯地名語源隱藏分類:含有蒙古語的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含有越南語的條目含有朝鮮語諺文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琉球語的條目含有俄語的條目含有中文的條目含有非中文內容的條目含有馬其頓語的條目含有塞爾維亞語的條目含有哈薩克語的條目含有載瓦語的條目含有塔吉克語的條目含有烏克蘭語的條目含有希臘語的條目含有巴利語的條目含有匈牙利語的條目含有克羅埃西亞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瑞典語的條目含有梵語的條目含有土耳其語的條目含有白俄羅斯語的條目含有保加利亞語的條目含有斯洛維尼亞語的條目自2013年4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Português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