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學品或其他方法消滅大部份微生物,使常見的致病細菌數目減少到安全的水平。

然而,與殺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份細菌孢子、濾過性 ... 消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7月6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消毒地板的情況 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學品或其他方法消滅大部份微生物,使常見的致病細菌數目減少到安全的水平。

然而,與殺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份細菌孢子、濾過性病毒、結核桿菌及真菌等都可能沒有消滅。

消毒劑通常用於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事物,如地板、餐具,在醫療上則只可用於一些體外的工具(如探熱針)。

消毒的方式一般可使用酒精、甲醛、氨水、漂白水、碘液等常用消毒劑進行噴灑擦拭乃至清洗,甚至簡單的沸水浸洗和蒸煮,也有使用紫外光照射進行消毒等。

消毒與外科手術[編輯] 消毒方法對外科手術而言十分重要,可大幅減低外科手術的死亡率,但消毒方法在取得醫學界廣泛認同、推廣的過程當中,卻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難。

儘管十九世紀被人稱為「科學大發現」的世紀,但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醫學界對傳染病學依然毫無認識,許多醫生都沒有意識到消毒的必要性,而當時一個外科醫生為病人進行手術期間,穿上滿是血污的手術衣,竟然不是被視為不衛生,反而讓人覺得該醫生擁有豐富的外科手術經驗。

推行消毒方法的先驅,匈牙利醫生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Dr.IgnazSemmelweis) 匈牙利裔產科醫生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Dr.IgnazSemmelweis)一般被視為推行消毒方法的先驅,他在維也納總醫院工作期間,要求醫生在接生前必須用漂白粉仔細洗手,最後效果顯著,醫院內產褥熱的個案急劇減少。

不過當時「自然發生說」在醫學界十分盛行,認為有機物的腐壞是自然發生,污水能生蚊蟲,垃圾能生蟲蟻,糞便能生蛆蠅;中國古代也有「腐草生螢」的說法,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的許多權威哲學家和科學家都深信不疑,當時醫學界仍未廣泛接受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導致的理論。

另一方面,塞麥爾維斯是個文筆不佳,不善言詞、不喜與人交際的人,甚至連匈牙利母語都說得不流利,也未積極地把觀察結果發表於醫學期刊,亦缺乏一套標準程序的實驗手段,以證明自己的消毒理論。

因此醫學界仍是依然故我,不願接受塞麥爾維斯手術前「洗手」的建議。

外科消毒方法推廣之父,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Lister,1stBaronLister) 真正將消毒方法發揚光大的,是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Lister,1stBaronLister)。

當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在1864年4月7日,透過鵝頸燒瓶實驗(swanneckductexperiment)證實生物只能由繁殖而來,不能自然發生時,為李斯特的設想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因此在公元1865年,李斯特在格拉斯哥大學(TheUniversityofGlasgow)作為醫學外科教授的時候,他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外科手術後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當年8月12日,他為一位斷腿病人實施手術,選用石炭酸作為消毒劑,並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包括:醫生應穿白大褂、手術器具要高溫處理、手術前醫生和護士必須洗手、病人的傷口要在消毒後綁上繃帶等等,這位病人很快痊癒。

公元1867年,他又將消毒手段應用到輸血和輸液中,降低了病人患上敗血症的機會。

(亞洲最大其一題目) 公元1890年發明橡皮外科手套的美國醫生哈斯特(W.S.Halsted) 公元1867年,李斯特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上正式公布了自己創造的外科消毒法,不過英國醫學界對李斯特消毒法的態度同樣冷淡,甚至有不少醫生撰文對他進行批駁和攻擊。

公元1877年,李斯特返回倫敦,擔任倫敦國王學院醫院外科教授,又受到修女們的激烈圍攻。

修女們的觀念是,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

李斯特和他大力推廣的消毒方法,其實是違反上帝旨意,離經叛道的「惡魔」。

這些保守落後的觀念,使消毒方法這一創舉長期未能大幅推廣。

直到19世紀90年代,歐洲的外科醫生們還常稱:「快關門,別讓李斯特的微生物進來!」李斯特對此不作答辯,並繼續改進自己的方法。

公元1886年發明蒸汽消毒手術器械和敷料的德國醫生伯格曼(ErntvonBergmann) 在德國,「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在《柳葉刀》上公布後不久,就被幾位外科醫生試用。

公元1868年,當巴蒂爾本(AdolfvonBardelben,1819年至1895年)醫生主持柏林醫院外科工作的時候,他曾因化膿和感染引致的死亡率太高,產生過關閉外科病房的念頭。

當他得知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後,就派助手舒爾茨(WilhelmSchultze)到倫敦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回國後,在柏林醫學會會議上向德國外科學界的知名人士作了詳細的介紹,稱頌李斯特消毒法,促使消毒方法在德國推廣。

公元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由於德軍對李斯特消毒法仍然缺乏經驗,大部分戰地醫院缺乏石炭酸,創傷死亡率仍高達25%,截肢死亡率達一半;但也有一二個戰地醫院嚴格施行李斯特消毒法,刨傷和截肢死亡率都大大低於其它戰地醫院。

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公元1886年,德國伯格曼(ErntvonBergmann,1836年至1907年)首先採用了熱蒸汽消毒手術器械和敷料。

另一方面,美國的哈斯特(W.S.Halsted,1852年至1922年)於公元1890年發明了橡皮外科手套,從而消除了外科手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頭。

原先李斯特使用的石炭酸對人體有刺激、腐蝕的作用,而且毒性頗大,並不是理想的消毒劑,因此也被75%酒精取代,這一系列改進最終形成現代消毒法。

外科手術從此成為了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編輯] 參見[編輯] 殺菌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約瑟夫·李斯特 外科手術 閱論編防腐劑和消毒劑(D08)吖啶衍生物 雷佛奴爾 9-Aminoacridine(英語:9-Aminoacridine) Euflavine(英語:Euflavine) 雙胍類和脒 雙溴丙脒(英語:Dibrompropamidine) 氯己定# 丙脒(英語:Propamidine) 己脒(英語:Hexamidine) 聚己縮胍(英語:Polyhexanide) 苯酚和衍生物 Hexachlorophene(英語:Hexachlorophene) Policresulen(英語:Policresulen) 苯酚 二氯苯氧氯酚 三氯卡班 對氯間二甲苯酚# Biphenylol(英語:Biphenylol) Fenticlor(英語:Fenticlor) 硝基呋喃衍生物 呋喃西林 碘產物 聚乙二醇 聚維酮碘# Diiodohydroxypropane(英語:Diiodohydroxypropane) 喹啉衍生物 地喹氯銨 Chlorquinaldol(英語:Chlorquinaldol) 8-羥基喹啉 Clioquinol(英語:Clioquinol) 季銨陽離子 苯扎氯銨 Benzethoniumchloride(英語:Benzethoniumchloride) Cetrimonium(英語:Cetrimonium)(溴化物/氯化物) 西吡氯銨 西曲溴銨 氯化苄氧(英語:Benzoxoniumchloride) 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英語:Didecyldimethylammoniumchloride) 汞產物 氯化氨基汞 Phenylmercuricborate(英語:Phenylmercuricborate) 氯化汞 紅汞 硫柳汞 碘化汞 銀化合物 硝酸銀 酒精 1-丙醇 2-丙醇 乙醇# 其他 高錳酸鉀 次氯酸鈉 過氧化氫 伊紅 甲醯氯(英語:Chloramine-T) Octenidinedihydrochloride(英語:Octenidinedihydrochloride) #世衛基本藥物(WHO-EM) ‡從市場撤回 臨床試驗: †第三階段 §未到第三階段 規範控制 AAT:300014848 BNE:XX525139 BNF:cb11944102m(data) FAST:895234 GND:4011511-2 LCCN:sh85038429 NDL:0057200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消毒&oldid=65890846」 分類:衛生微生物學消毒劑隱藏分類:自2014年7月缺少來源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DeutschEnglishEsperantoEuskaraفارسیSuomiGaeilge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മലയാളംBahasaMelayuNederlandsPortuguêsRomână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Српски/srpskiKiswahiliТоҷикӣ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