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七大到1982年十二大召開前最高負責人職務的正式職稱,簡稱中共中央主席。

黨主席領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書記處的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1982年9月,黨主席職位被撤銷,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代替。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1951年-1996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徽任職黨主席長達31年的毛澤東尊稱主席、同志、領袖地位最高領導人官邸北京中南海提名者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任命者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任期同中央委員會,可任職終身設立法源中國共產黨章程先前職位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設立1945年6月19日首任毛澤東末任胡耀邦廢止1982年9月1日後繼職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副職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八大起設立) 中國共產黨 歷史-章程-組織-領導 最高領導人 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央委員會秘書長 標誌和制度 黨旗、黨徽、黨報、黨刊 集體領導制度、幹部制度、民主集中制 紀律檢查機關 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央組織 全國代表大會 中央委員會 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央書記處 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外聯部 中央辦公廳、中央政法委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央顧問委員會 地方組織 地方各級組織: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地方委員會、地方紀律檢查委員會、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區委書記、縣委書記 基層組織: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黨組 軍隊組織:軍隊委員會 其他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少年先鋒隊 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閱論編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七大到1982年十二大召開前最高負責人職務的正式職稱,簡稱中共中央主席。

黨主席領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書記處的工作,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的最高決策者。

目次 1沿革 2職權 2.1七大黨章 2.2八大黨章 2.3九大黨章 2.4十大黨章 2.5十一大黨章 2.6七五憲法 2.7七八憲法 3歷任黨主席 4中央副主席 4.1八大(1956–1969) 4.2九大(1969–1973) 4.3十大(1973–1977) 4.4十一大(1977–1982) 5參考文獻 6外部連結 7參見 沿革[編輯]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首任最高負責人陳獨秀先後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35年10月5日,張國燾在四川馬爾康縣卓木碉另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史稱「第二中央」),張國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這是中共最早出現「中央主席」的職務,後因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壓力,張國燾被共產國際命令取消其「第二中央」,1936年6月6日,張國燾正式宣布取消「第二中央」,辭去「主席」職務。

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中國共產黨,給中國革命帶來嚴重破壞。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第七屆一中全會,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書記處主席兼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在會上被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此後毛澤東終身擔任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職務,直至1976年逝世。

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集中制被破壞,中共中央主席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對國家大小事務擁有最終決定權。

在國家主席和國防委員會被廢除後,黨主席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法律上的最高統帥。

中共八大黨章中曾經表示,可以設立「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一職,但並不曾有人擔任。

1982年9月1日,中共召開十二大,為完善集體領導制度,決定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不再設立中央委員會主席,只設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並規定,中共中央總書記職能為負責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的工作,至此只有毛澤東、華國鋒和胡耀邦三人曾擔任過中共中央主席一職[2]。

職權[編輯] 七大黨章[編輯] 中央委員會主席即為中央政治局主席與中央書記處主席。

中央委員會依工作需要,設組織、宣傳等部與軍事、黨報等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關,分別辦理中央各項工作,受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及中央主席之指導監督。

八大黨章[編輯] 中央委員會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時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

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設立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一人。

九大黨章[編輯] 黨員對於黨組織的決議、指示,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允許保留,並有權越級直至向中央和中央主席報告。

在主席、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設立若干必要的精幹的機構,統一處理黨、政、軍的日常工作。

十大黨章[編輯] 黨員對於黨組織的決議、指示,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允許保留,並有權越級直至向中央主席報告。

在主席、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設立若干必要的精幹的機構,統一處理黨、政、軍的日常工作。

十一大黨章[編輯] 黨員有權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級領導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並有權越級直至向中央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主席提出申訴。

黨員對於黨組織的決議、指示,如有不同的意見,允許保留,並有權在黨的會議上提出討論,有權越級直至向中央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報告,但在行動上必須堅決執行。

七五憲法[編輯]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

七八憲法[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統帥。

歷任黨主席[編輯] 任次 肖像 主席 任期始於 任期終於 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年-1956年) 1 毛澤東籍貫:湖南湘潭生卒: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1943年3月20日 1956年9月27日 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年-1982年) 1 毛澤東籍貫:湖南湘潭生卒: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1945年6月19日 1976年9月9日 2 華國鋒籍貫:山西交城生卒: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 1976年10月7日 1981年6月29日 3 胡耀邦籍貫:湖南瀏陽生卒: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 1981年6月29日 1982年9月1日 中央副主席[編輯] 主條目: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簡稱中共中央副主席,八大至十一大(1956年-1982年)設有此職,地位僅次於黨主席,任此職者皆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八大(1956–1969)[編輯]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五中全會增補,十一中全會後唯一的副主席) 九大(1969–1973)[編輯] 林彪(1971年9月墮機身亡) 十大(1973–1977)[編輯] 華國鋒(1976年4月成為第一副主席) 周恩來(1976年1月病逝)、王洪文(1976年10月被捕)、康生(1975年12月病逝)、葉劍英、李德生(1975年1月辭職)、鄧小平(二中全會增補,後被撤職,三中全會復職) 十一大(1977–1982)[編輯] 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五中全會辭職)、陳雲(三中全會增補)、趙紫陽(六中全會增補)、華國鋒(六中全會增補) 參考文獻[編輯] ^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召开: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歷史上的今天.[2017-10-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張國燾擔任的「中共中央主席」不被中共黨史所承認。

外部連結[編輯] 中共中央歷任主要負責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資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中國共產黨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政治主題 人物主題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總書記、秘書長 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 中國共產黨集體領導制度 黨和國家領導人 最高領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終身總統、獨裁者 前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書記處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主要負責人1945年-1982年 繼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閱論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最高領導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辦公室)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央書記處 中央直屬機構中央綜合部門 中共中央辦公廳 中央職能部門 中共中央組織部(保留國家公務員局牌子) 中共中央宣傳部(加掛國務院新聞辦、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和國家電影局牌子,代管中央文明辦)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保留國務院僑辦和國家宗教事務局牌子)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 中央辦事機構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派出機關 中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編譯局) 人民日報社 求是雜誌社 光明日報社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中直機關下屬機構 中辦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 中辦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保密局) 中辦中央密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 中辦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 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中央西部地區人才開發協調小組)(辦公室) 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密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領導小組 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全國掃黑除惡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中央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 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導組) 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閱論編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中央局書記(1921-1922)陳獨秀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1922-1925)陳獨秀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25-1943)陳獨秀→向忠發→王明(代)→博古→張聞天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56)毛澤東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82)毛澤東→華國鋒→胡耀邦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2-)胡耀邦→趙紫陽(代)→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註:中國共產黨最高負責人的職稱經歷多次改變,詳見「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

閱論編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一中全會陳獨秀(總書記)·張國燾·蔡和森·瞿秋白(後補,因病請假)·譚平山(後補)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瞿秋白(後補)臨時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瞿秋白(臨時政治局主席)·李維漢·蘇兆徵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徵·周恩來·羅亦農(被捕犧牲)·項英(後補)第六屆一中全會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徵(1929年2月病逝)·項英·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職)·李立三(後補)三中全會向忠發(政治局主席)·周恩來·瞿秋白四中全會1931年1月向忠發(總書記)·周恩來·張國燾·王明1931年6月周恩來·王明(代理書記)·盧福坦·張聞天1931年9月博古·張聞天·盧福坦五中全會1934年1月博古(總書記)·張聞天·周恩來·項英1935年1月張聞天(總書記)·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王稼祥1937年12月張聞天·毛澤東·王明·陳雲·康生六中全會毛澤東(政治局主席)·張聞天·陳雲·康生·王明·任弼時(1940年7月增選)七中全會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第七屆不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中央書記處代替。

一中全會選舉1945年6月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中央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中央秘書長)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1945年8月增選):陳雲·彭真二中全會調整1949年3月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中央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中央秘書長,1950年逝世)·陳雲(1950年代理中央書記處書記,1950年遞補)第八屆一中全會選舉1956年9月毛澤東(中央主席)·劉少奇(中央副主席)·周恩來(中央副主席)·朱德(中央副主席)·陳雲(中央副主席)·林彪(1958年八屆五中全會增選,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中央總書記)十一中全會選舉1966年8月毛澤東(中央主席)·林彪(中央副主席)·周恩來·陶鑄(1967年被打倒)·陳伯達·鄧小平(1967年被打倒)·康生·劉少奇(1967年被打倒,1968年八屆十二中全會撤職)·朱德·李富春·陳雲1967年3月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動。

第九屆一中全會選舉1969年4月毛澤東(中央主席)·林彪(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周恩來·陳伯達(1971年九屆二中全會隔離審查,1973年撤職)·康生第十屆一中全會選舉1973年8月毛澤東(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華國鋒(1976年任職,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周恩來(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離審查,1977年十屆三中全會撤職)·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葉劍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屆二中全會辭職)·鄧小平(1975年十屆二中全會當選,1976年撤職,1977年十屆三中全會復職,中央副主席)·朱德(1976年逝世)·張春橋(1976年隔離審查,1977年十屆三中全會撤職)·董必武(1975年逝世)第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1977年8月華國鋒(中央主席)·葉劍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中央副主席)·陳雲(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中央副主席)·汪東興(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辭職)·胡耀邦(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增選,中央總書記)·趙紫陽(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增選)六中全會改組1981年6月胡耀邦(中央主席、中央總書記)·葉劍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中央副主席)·趙紫陽(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中央副主席)·陳雲(中央副主席)·華國鋒(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屆一中全會選舉1982年9月胡耀邦(中央總書記)·葉劍英(中央軍委副主席)·鄧小平(中央軍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趙紫陽(國務院總理)·李先念(國家主席)·陳雲(中央紀委第一書記)五中全會改組1985年9月胡耀邦(中央總書記至1987年)·鄧小平(中央軍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趙紫陽(國務院總理,1987年代理中央總書記)·李先念(國家主席)·陳雲(中央紀委第一書記)第十三屆一中全會選舉1987年11月趙紫陽(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撤職)·李鵬(國務院總理)·喬石(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書記)·胡啟立(中央書記處書記,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免職)·姚依林(國務院副總理)四中全會改組1989年6月江澤民(中央總書記,1989年十三屆五中全會兼中央軍委主席)·李鵬(國務院總理)·喬石(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書記)·姚依林(國務院副總理)·宋平·李瑞環(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1992年10月江澤民(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李鵬(國務院總理)·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國務院副總理)·劉華清(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五屆一中全會選舉1997年9月江澤民(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李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鎔基(國務院總理)·李瑞環(全國政協主席)·胡錦濤(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兼中央軍委副主席)·尉健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書記)·李嵐清(國務院副總理)第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2002年11月胡錦濤(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兼中央軍委主席)·吳邦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溫家寶(國務院總理)·賈慶林(全國政協主席)·曾慶紅(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黃菊(國務院副總理,2007年逝世)·吳官正(中央紀委書記)·李長春(中央文明委主任)·羅干(中央政法委書記)第十七屆一中全會選舉2007年10月胡錦濤(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吳邦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溫家寶(國務院總理)·賈慶林(全國政協主席)·李長春(中央文明委主任)·習近平(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屆五中全會兼中央軍委副主席)·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賀國強(中央紀委書記)·周永康(中央政法委書記)第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2012年11月習近平(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李克強(國務院總理)·張德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俞正聲(全國政協主席)·劉雲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文明委主任)·王岐山(中央紀委書記)·張高麗(國務院副總理)第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2017年10月習近平(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李克強(國務院總理)·栗戰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汪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文明委主任)·趙樂際(中央紀委書記)·韓正(國務院副總理)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第一代(1949-1976)毛澤東(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過渡期(1976-1978)華國鋒(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第二代(1978-1989)鄧小平(中央軍委主席、中顧委主任)第三代(1989-2002)江澤民(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第四代(2002-2012)胡錦濤(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第五代(2012-至今)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註:此條目介紹的是在中國擁有實際最高領導地位的最高領導人。

粗體字為該領導人黨內最高職銜。

粗體字領導人姓名為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關於中國歷任國家元首,詳見「國家元首列表」。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晉 /十六國→南朝 /元魏 –北齊 –北周→隋→唐→五代 –十國→宋 /西夏 /遼 /金→元→明→清→民國 /共和國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oldid=68597440」 分類: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領袖列表政黨領袖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anskEnglishEspañol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BahasaMelayuSimpleEnglish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