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Group)與團隊(Team) - 張承管理學- 痞客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團體(Group)與團隊(Team) 組織裡各部門依程序、規章、制度進行專業分工並對自己所屬的業務範疇負起責任似乎是個理想的境界(至少在Max Weber那個年代 ... 關閉廣告 張承管理學 跳到主文 管理學理論與實務分享 部落格全站分類:職場甘苦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公佈欄 May03Fri201309:53 團體(Group)與團隊(Team) 團體(Group)與團隊(Team)   組織裡 各部門依程序、規章、制度進行專業分工 並對自己所屬的業務範疇負起責任 似乎是個理想的境界 (至少在MaxWeber那個年代的確是如此)   但這樣的結果 卻也可能導致各部門各自為政 結果產生本位主義 大家「負責而不當責」   因此 許多主管們 都希望自己的單位或組織是一個「團隊」(Team) 而非僅僅只是一個「團體」(Group)   到底,團體與團隊有何不同?   先來看個圖形      從圖形中可發現 團體(Group)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目標所產生的集合體 (這裡以功能式組織為例,即策略、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資訊) 她強調分工 重視個人(或自己部門)的工作責任與成果   團隊(Team)除了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目標所產生的集合體之外 成員彼此之間 還會有所「聯繫」 (圖中線條的部分)   這種聯繫 來自於彼此之間KSAO與個性的互補(KSAO即知識、技術、能力、其他) 來自於彼此之間資源的共享 來自於彼此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   所以 團隊不只強調個人(或自己部門)的責任 更強調全體(或整體組織)的責任 團隊除了重視個人(或自己部門)的工作成果 更重視全體夥伴(或整體組織)的工作成果   為了做好「聯繫」 在「KSAO與個性互補」的部分組織要確保 團隊成員個別所擁有KSAO的加總 必須大於完成任務所需KSAO的加總 同時 團隊中如果擁有「親和性」佳的人 可以減少衝突與摩擦的機會 而這些 都可以透過甄選與訓練的方式來完成   (在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Impossible)中,為了達成任務,團隊中需要藝高人膽大的TomCruise、電腦高手,以及身手矯捷的美女...等。

這些成員個別能力的加總,大於完成任務所需能力的加總,彼此之間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   在「資源共享」的部分 首先要釐清資源的意義 許多人在公司裡擁有了權力 會忽略這些資源 其實是來自於職權而非個人 面對資源 我們非但不能將這些不屬於自己的資源 拿來當作內部談判的籌碼外 甚至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例如自己的私人人脈) 在情理法的考量下 有時也應該主動地貢獻出來   (有些公司會錄取某人,是因為此人的人脈關係。

三田紀房的漫畫《艇進決勝點》中的男主角青木,能夠被知名廣告企劃公司錄取,就是因為父親的關係。

在執行企劃的過程中,青木便利用父親的人脈,找來日本總理與夫人幫其所企劃的活動背書,獲得空前的成功。

)   最後 有關彼此之間「信任關係建立」的部分 Schindler與Thomas認為 信任的基礎來自於 1.誠信(integrity):誠實和真誠 2.能力(competence):專業性、人際知識和技能 3.一致性(consistency):處裡狀況時的可靠性、預測能力及判斷力 4.忠誠(loyalty):身心上願意去保護他人 5.公開(openness):願意自由分享個人的想法和資訊   以上特質 需要靠許許多多的事件來「檢驗」 當發現團隊裡有不適合的人存在時 一是讓他改變 二是請他離開 而這過程 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   (畢竟「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同時,無論是「改變」或「離開」,並非想像中的簡單。

舉例來說,雖然有人因誠信問題而犯錯,後來也確實洗心革面,重新贏回他人的信任。

但當這種事是發生在自己的團隊當中時,其他成員是否真的會願意(或應該)給予犯錯者再一次的機會,值得深思。

)   團體只是一個集合體 但團隊除了是個集合體外 成員彼此之間 還會有所「聯繫」   這種聯繫 來自於彼此之間KSAO與個性的互補(KSAO即知識、技術、能力、其他) 來自於彼此之間資源的共享 來自於彼此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   有效的甄選訓練、溝通協調、領導激勵與衝突管理 有助於這種「聯繫」的建立   加油!   張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eter 張承管理學 Peter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財經企管個人分類:CH08組織行為此分類上一篇:看《摩登時代》反思如何提升工作滿足 此分類下一篇:賺錢了,團隊也走光了--「投射效果」(projection) 上一篇:「主管之路」好比「成佛之路」,「修煉」而已 下一篇:怎樣才能做好留才?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贊助商連結 贊助商連結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心情故事(1) 心情故事(52) 與孩子們一起成長(1) 與孩子們一起成長(14) 甄試與口試(1) 甄試與口試(11) 學習方法(1) 學習方法(30) 推薦書單(1) 推薦書單(23) 五維管理(5) 五維管理(自)-自我管理(246)五維管理(上)-管理上司(7)五維管理(橫)-與人共事(7)五維管理(下)-激勵下屬(5)五維管理(外)-對外管理(1) 管理學(共22章)(25) 管理學考試準備資訊(4)考試學(7)CH00管理學準備方法(7)CH01企業組織型態(4)CH02管理概論(40)CH03管理思想演進(8)CH04企業經營環境(14)CH05文化倫理與責任(13)CH06規劃(80)CH07組織(26)CH08組織行為(31)CH09變革與再造(10)CH10領導(35)CH11控制(18)CH12行銷管理(77)CH13生產與作業管理(5)CH14人力資源管理(71)CH15財務管理(16)CH16資訊管理(16)CH17科技管理(3)CH18策略管理(45)CH19產業分析(5)CH20知識管理(8)CH21策略管理重要議題(13)CH22國際企業管理(4) 企業研究方法(6) 主題性研究:社會網絡,口碑(4)研究基本概念(13)研究問題與文獻探討(0)研究方法(6)資料分析(4)論文實務(2) 未分類文章(5) 相簿幻燈片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我的連結 管理學補充檔案下載區 管理學檔案下載區 TKB TKB數位學堂大碩百官網 好站連結 TED 最新留言 誰來我家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