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家-雜志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慈善家(Philanthropist):是指熱心公益,經常參與慈善活動,並有突出貢獻的人,他們願意把自己所有的個人資源與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分享。

其中的資源包括金錢、財物、 ... 慈善家雜志 更多義項▼ 收起更多▲ 雜志2009年出品美劇《慈善家》是由國務院民政部及眾多慈善機構指導和支持創辦的國內首家面向海內外發行,全面、深入報道慈善新聞和慈善家的公益媒體。

由民營機構北京力威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具體運作。

創刊以來,始終堅持“解讀慈善,宣揚慈善,引導慈善,共享慈善”的經營理念,以獨特視角關註和參與慈善事業。

中文名稱慈善家外文名稱Philanthropist拼音císhànjiā類別其他基本信息慈善家(Philanthropist):是指熱心公益,經常參與慈善活動,並有突出貢獻的人,他們願意把自己所有的個人資源與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分享。

其中的資源包括金錢、財物、時間、愛心及器官捐贈等,例如無國界醫生、志願工作者,互助宿舍等。

十大慈善2012年十大慈善家慈善家當日,年度十大慈善家榜單也正式揭榜,分別是黃如論、陳發樹、許淑清、楊清河、李啓尚,楊卓舒、唐仲英、楊受成、王琳達、陳逢幹、潘亞文等人,河南籍企業家佔了兩人,分別是黃如論和楊清河。

曾在2007年榮獲中國“首善”之稱的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再次上榜,這位以低調行善聞名的企業家,祖籍河南固始縣,為家鄉河南捐贈3億元建設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曾被媒體譽為中國慈善家標桿。

在慈善家捐贈排行榜上,他去年的捐贈額是2.6億元,排名第7位。

超越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清河,以1.5億元的捐贈額,名列第12位。

他也是位低調的慈善家。

楊清河說,這是他迄今為止在全國範圍內,最高調參加的一個活動,他原本想著默默做點事。

“慈善是我的第二生命,已融入我的血液,也融入了企業的文化,我會堅定地把弘揚慈善和愛心做下去。

”楊清河發表獲獎感言時說。

在現場,他還捐贈了100萬元用于公益文化事業。

接受東方今報記者採訪時,楊清河說,企業家要想把慈善做好,首先要樹立慈善使命,這樣就會主動地慈善,還要建立慈善機製。

他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慈善會做得更好。

2010年十大慈善家陳逢幹,1179萬元,大榆樹溝煤炭產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受成,3122.7萬元,香港英皇集團主席匡俊英,5361萬元,萬國經典書城總經理王秋楊,701萬元,北京今典投資集團執行董事李兆會,6079萬元,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清友,7498.5萬元,中泰華威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愛君,13800萬元,深圳航空城(東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蔭環,4459.2萬元,億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卓舒,708萬元,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勛,1000萬元,真維斯董事長同名美劇類型:歐美劇時間:2009-8-250:25:57地區:歐美主演:JamesPurefoyNeveCampbellJe劇情介紹TeddyRist是個億萬富翁,相貌英俊,風度翩翩。

自從兒子死後,他的心裏便蒙上一層陰影,覺得生命中再無真愛,于是放縱自己,追逐金錢、美女、權勢,一副典型的花花公子模樣。

一次,Teddy出差去奈及利亞,突遇暴風雨,Teddy救出一個小孩,這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在他心裏揮之不去。

他發現幫助他人能使他感到真正的快樂,于是他很快決定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隻有經歷危險,Teddy才能感覺自己還真實地活著。

他運用自己精明的商業頭腦、賺錢招數與偽善的騙子鬥智,與毒販打交道,與黑幫頭目周旋。

除了幫助他人外,Teddy也想告別過去墮落的自己,洗凈靈魂,重新振作起來。

本片在南非、莫三比克、布拉格拍攝。

慈善家就是做好事不求回報,如果你沒錢,你可以想辦法讓別人捐錢幫助人,這樣我覺得你也可以算是慈善家,慈善在人心中,有一顆真正想幫助別人的善心就行,有的人為了名利才去做慈善,那不叫慈善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正經的來說:慈善家(Philanthropist),是指熱心公益、經常參慈善活動的人。

他們願意把自己所有的個人資源,與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分享。

其中的資源包括金錢、財物、時間、愛心及器官捐贈等,例如無國界醫生、志願工作者等。

通俗傳媒定義,歌頌的慈善家,是指有錢人,億萬富翁,他們捐巨款給慈善機構、孤兒院、教會、廟宇、教育組織、大學、研究所等,而得到歌頌,受傳媒大事報導的人,在受惠組織,例如大學建築物上留名的人。

舉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大樓。

至于在慈善電視節目例如歡樂滿東華之中,捐出一千、幾百港元的公屋居民;又或者星期六在街邊捐款買旗的市民;又或者維基百科的作者、維基人、維基管理員;添香油的善眾,通俗而言,不算稱為“慈善家”。

有名的慈善家*比爾·蓋茨*巴菲特*邵逸夫*邁克爾·傑克遜同名雜志簡介《慈善家》是由國務院民政部及眾多慈善機構指導和支持創辦的國內首家面向海內外發行,全面、深入報道慈善新聞和慈善家的公益媒體。

由民營機構北京力威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具體運作。

創刊以來,始終堅持“解讀慈善,宣揚慈善,引導慈善,共享慈善”的經營理念,以獨特視角關註和參與慈善事業。

品牌運作《慈善家》不僅致力于慈善事業的產業化運作,傾心打造慈善傳媒領域的第一品牌,更致力于中國慈善機製的建設和規範,現已與國內各地民政部門、各地慈善組織、國內外各知名基金會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及海外的採編、運營及發行網路。

經營模式《慈善家》打破了傳統的媒體經營模式,將獨有的定位模式納入品牌構建體系,構築起品牌經營的三大經營板塊——《慈善家》雜志、《慈善家》網站及慈善專有項目。

目前,《慈善家》已與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成龍、楊受成基金會、美國半邊天基金會、英國關愛兒童組織等國內外知名基金會和公益機構展開全面的項目合作並實現資源共享。

辦刊理念《慈善家》堅持”讓慈善溫暖世界”的辦刊理念,將一如既往地關註和報道慈善事業,努力發揮作為慈善領域第一家綜合媒體對社會慈善事業的宣傳、引導和推動作用,並致力于搭建溝通、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台,為各界“慈善家”朋友提供優質服務,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專有項目打造精品活動在國務院各部委、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等領導與合作單位,及各地民政部門、各地公益慈善組織、國內外各大慈善機構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及配合下,《慈善家》每年定期舉辦以倡導和弘揚慈善精神為宗旨的慈善晚宴、慈善義演、慈善拍賣、慈善高爾夫、愛心論壇等大型主題活動。

如“慈善西部行”、“同在藍天下”、“愛心走天下”等大型公益慈善活動在各地乃至全國有深遠影響的活動不僅救助了需要幫助的社會弱勢群體,宣揚了慈善理念,也為參與其中的企業、機構和個人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拓慈善影視愛心、智慧、理想、追求是慈善傳媒人成功與前進的永恆動力。

力威行文化傳媒投資、拍攝、製作各類慈善影視劇、記錄片、宣傳片,秉承慈善精神和精品意識,宣揚慈善文化。

與國內最優秀創作人材合作,以宣揚慈善、宣揚愛心為創作靈魂,憑借一支熱愛慈善、熱愛影視事業,真抓實幹,富有創意,兼具品味的團隊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運營模式與管理模式打造最具實力的中國慈善傳媒。

目前已與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多家電視台,TOM、SOHU、中華慈善線上等網路平台,以及各影視發行公司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在得到眾多慈善人士肯定的同時,逐漸走進普通觀眾的心裏,逐漸晉升為一個更具規模化、規範化的慈善類綜合性媒體。

慈善叢書推廣策劃出版慈善類系列精品圖書,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在公益慈善類圖書選題的策劃上,以發掘公益慈善題材為主,旨在展現慈善理念,報道慈善人物,發揚慈善精神,借鏡國外經驗,推進公益慈善的健康發展和人道精神的大力弘揚。

通過逐步完善的圖書發行網路和豐富的媒體資源,形成了以北京、上海、鄭州為核心的由三十多家加盟的媒體宣傳網路,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圖書宣傳推廣模式,使我們策劃的一些重點圖書能夠通過媒體向社會廣泛傳播,擴大公益慈善類圖書的社會影響力和銷售數量。

公益形象包裝藝人的包裝推廣作為《慈善家》專有項目中的重要一環,是《慈善家》整合自身廣泛資源和公益媒體平台特點竭力打造的面向娛樂市場的專有優勢項目。

最新訊息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Chan)在去年12月份向矽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ValleyCommunityFoundation)捐贈了1800萬股Facebook股票,其總價值為9.9億美元左右,在去年該基金收到的34億美元捐款總額中佔比近30%,這是首次有30歲以下的慈善家捐出規模最大的單筆捐款。

2012年扎克伯格的捐款額排名第二,僅次于“股神”巴菲特。

慈善家據《公益紀事報》(ChronicleofPhilanthropy)稱,去年單筆捐款超過1億美元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包括前紐約市長邁克爾-彭博(MichaelBloomberg)和著名企業家大衛-科赫(DavidKoch)在內的14名美國公民均捐贈了超過這一數額的善款,多于2012年的11筆。

但慈善捐款總額仍未恢復經濟衰退以前的水準。

在2007年,慈善捐款總額達到了41億美元。

2013年中,耐克(NKE)董事長菲爾-奈特(PhilKnight)及其妻子的捐款額在美國慈善家中排名第二,他們向俄勒岡衛生科技大學基金會(OregonHealth&ScienceUniversityFoundation)捐贈了5億美元,用于癌症研究。

彭博排名第三,他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捐款3.5億美元,以促進跨學科工作和用于發放助學金。

大學和學院是2013年中大筆慈善捐款的主要受益者,15筆規模最大的捐款中有12筆都流入了高校。

金融家查爾斯-約翰遜(CharlesJohnson)向耶魯大學捐贈2.5億美元,用于修建新校舍;不動產開發商斯蒂芬-羅斯(StephenRoss)則向密歇根大學捐贈了2億美元。

其他收到捐款的則包括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商學院和清華大學等。

相關詞條孔令新慈善慈善機構2013胡潤慈善榜實業家無國界醫生李春平公益事業基金會哲學家文學家阿特·萊文森相關搜尋中國慈善家其它詞條GoogleAdSenseKeynotestrip亞拓從異界歸來你很特別兒歌午夜食人列車午餐發酵粉聖衣神話妮娜·杜波夫王凱傑耳朵大有福莉莉·艾倫衣架起點女生網車展釋由美子韓熙庭慈善家-雜志@華人百科慈善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