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核戰威脅距離「世界末日」僅剩3分鐘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盛頓郵報》報導,原先距離末日還有5分鐘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在科學家衡量各種人類生存問題之下,撥快了2分鐘,也就是距離末日僅3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5/01/23,新聞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SidWeng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編輯Googoog'joob.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華盛頓郵報》報導,原先距離末日還有5分鐘的「末日鐘」(DoomsdayClock),在科學家衡量各種人類生存問題之下,撥快了2分鐘,也就是距離末日僅3分鐘,這是自1984年以來,最接近末日的一次。

若時針和分針踏正午夜12時,意味著世界末日降臨。

自2012年以來,末日鐘一直保持距午夜5分鐘,當時日本311地震引發核幅射洩漏,同時伊朗核問題陷僵局。

末日鐘上次推進到距午夜只剩3分鐘,是在1983年美國和蘇聯冷戰之時。

據末日鐘管理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ofAtomicScientists)指出,這次撥快的原因在於持續不斷的氣候問題,以及核武現代化,兩者對於人類生存有著不可否認的威脅。

自由報導,末日鐘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該雜誌組成成員包含1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

末日鐘原先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脅的程度:午夜零時象徵核戰爆發,後來則加入氣候因素。

雜誌社因應世界局勢將分針撥近或撥離子夜,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末日鐘自設立以來先後調整了18次,距離末日最近的一次是1953年,僅2分鐘,當時美國和蘇聯在9個月內反覆測試熱核裝置,最遠的一次則是1991年,有17分鐘,美蘇簽署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聯合報導,《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長班乃迪特(KennetteBenedict)說,毫無遏制的氣候變遷,以及巨量武器現代化導致的核武競賽,對人類持續存在構成極為嚴重威脅。

她指責「世界領袖未能迅速採取必要的重大行動,保護民眾免除潛在巨禍」。

這些科學家也呼籲大肆減少革新核武開支,重新致力於裁減武器。

他們指出全球現有大約1萬6300件核武,而中美英法俄等許多國家都在大力投資更新或發展核子武器,冷戰結束後的廢核樂觀已消失無遺。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海洋學研究所名教授桑默維爾(RichardSomerville)說,除非迅速更大幅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到本世紀末地球氣候將深遠改變,並威脅文明賴以存在的許多重要生態系統。

科學家們強調,末日鐘的重點在於人類存亡就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上,希望能提醒全球正視戰爭及環境問題。

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蘋果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4年前創立之初,創辦人誓言CNN將24小時不間斷播放新聞直至世界末日,並且準備好一支影片於當天播放。

雖然世界末日還沒來臨,但這支影片已被一名前CNN實習生上傳網路提早曝光。

CNN創辦人透納(TedTurner)曾於2001年的《紐約每日新聞》專訪中提及此影帶,他說當年所有頻道收播時都是播放美國國歌,而CNN唯一的收播時間只會在世界末日。

為了提早準備,他特地請來美軍樂隊想錄製一段國歌演奏,但他臨時改變主意,決定請樂隊演奏詩歌《與主更親》(NearermyGodtothee)。

Atomicscientists:We’regettingevenclosertodoomsday(TheWashingtonPost)氣候變遷、戰爭威脅科學家撥快「末日鐘」(自由)氣候變遷和核戰威脅使世界更逼近末日(聯合)末日鐘今凌晨再撥動(香港蘋果)世界末日那一天 CNN會播這支片…(蘋果) 猜你喜歡Tags:311地震BulletinofAtomicScientistsCNNDoomsdayClockKennetteBenedictNearermyGodtotheeRichardSomervilleTedTurner世界末日伊朗冷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原子科學家公報國歌子夜廢核影片日本末日鐘核幅射核戰核武氣候變遷溫室效應溫室氣體環境科學家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與主更親芝加哥大學蘇聯詩歌諾貝爾獎透納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為何東西方對威爾史密斯「巴掌事件」的風向不同?這正好是宗教思想的差異1則觀點主教山配水庫事件:究竟調查小組檢討了什麼?1則觀點清大「AI鷹眼」數位監考技術值得肯定,但防弊心態與行為資料收集,是否符合評量的原意?1則觀點林鄭月娥不參選,蔡子強:抗疫差及與建制派關係差2則觀點放在國際戰略架構下,才能正確解讀「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真義1則觀點第一線教師哀鴻遍野,「雙語國家」為何成為語言學家口中「誤國誤民」的政策?1則觀點ACG名曲惡搞作《千本幼女》本質上就是首糟糕「歪歌」,被罵剛好而已1則觀點訪國中健康課本編撰委員:12年國教的「月經教育」有哪些改革?為何無法納入更多「素養導向」的教學理想?1則觀點在烏克蘭移民第二多的加拿大,我如何與不同學齡的孩子們討論俄烏戰爭?2則觀點【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