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是怎樣產生的——原來ㄦ跟ㄜ都是隨過去北京腔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注音符號的誕生 ...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2年通過草案,要延續清朝時候做不到幾個月的拼音制定。
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章太炎的弟子們(馬裕藻、 ...
Share
(本文經原作者陳民峰授權刊登,並同意BuzzOrange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注音符號怎樣產生的〉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是要戰「注音符號的存廢」,以下文章作者「陳民峰」,現為國小自然老師、科普作家;看完他與大家分享的注音符號發明歷史,你可能會忍不住想:學習注音符號,好像還是有其必要欸。
(責任編輯:鄒家彥)
注音符號就很華?其實注音符號是受到日本的啟發
大家好,今天來討論一下注音符號。
目前台南市參選人認為注音符號應該廢除,使用羅馬拼音,這樣才能國際化。
蜜蜂老師認為,我們教育的缺失,是在國高中教育沒有認識"羅馬拼音"系統的拼音法,乃至於用國語對外無法接軌,甚至於對內認識本土語言無法使用台羅或白話字閱讀。
但在一開始的認識國字上,注音符號還是更加符合語音學的邏輯。
注音符號其實是一套很嚴謹,甚至一開始是想兼容各地方言的漢語系拼音。
為什麼會變得那麼華華,就看底下介紹歷史囉。
其實在清朝時就在吵要不要用羅馬拼音了
其實1892~1911年之間就有一波《切音字運動》,一開始是民間在推廣,乃至於清朝朝廷在被中華民國滅掉的前一年才開始打算官方推廣。
原因是因為過去都要用反切法來認識讀音,問題是這種讀音需要先認識部分漢字,所以根本很難學,難學程度就好像用英英字典來學英文一樣。
其中要介紹的是這些運動中,兩大派別。
一個是「拉丁系」,另一個是「假名系」。
「拉丁系」主張用羅馬拼音或延伸字符來拚音。
這說法一提出,就有許多人抨擊這背離中國傳統。
但後來拉丁系的學者考察過台灣後,也改用假名系,認為假名拼音比較好用。
拉丁系拚漢語法的來源
拉丁系,以福建同安人—盧戇章—為首,認為漢字應該要用「萬國語」(當時指羅馬拼音﹚來書寫。
盧戇章的好朋友是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JohnMacgowan,合編了1843年的《廈門詞彙》。
對於台語拼音的歷史有點熟悉的讀者就應該就熟悉,這也是後來白話字的重要統一字典,解決了長期以來廈門話拼音沒有統一規範的問題。
拼音系最早的來源,其實就是閩南語的廈門腔,也就是「教會羅馬字」。
這說法發表於《萬國公報》(相當於長老教會在中國的基督教日報)後,就受到漢族沙文主義的章太炎抨擊,認為背離中國傳統。
盧戇章發表了《一目了然初階》,試圖解決漢語拼音的問題。
因為他想要兼顧北京話、閩南語廈門腔,加上漢語發音真的很難用羅馬拼音表現出來,結果經過十年研究後…….
弄出了足足55個音標。
有那麼多音標真的沒辦法,因為他自己都覺得用長老教會的那一套拼音時,覺得實在寫得太長了又難與閱讀。
因此他的音標把許多複韻寫為一個,好處就是好寫、簡短、易閱讀。
缺點則是一開始學他的拼音需要更長的時間,也就是雖然很好用但門檻很高。
1899年,日本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請他到台灣教這套羅馬拼音表漢字、表日文法,歷時三年。
他其實還蠻好奇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府的政策:使用日文的假名來拚台語。
他發現比起他在教羅馬拼音,這種假名方法更像方塊字、漢人更容易接受。
所以後來就倒戈,轉往「假名派」了
假名系拚漢語法的來源
接下來介紹當初有罵拼音系的假名系,其中最主要的戰神就是章太炎。
章太炎是個學術有成但爭議很多的一位學者,不論是政治立場與學術立場都一直跳來跳去。
1894就因為學術上起爭議,乾脆用拳頭解決而被清朝政府通緝,躲在日本統治底下的台灣避免被抓去關,1898順便擔任《日日新報》的漢文主筆。
也因為這經歷而重新接觸也跑去日本的梁啟超,跟梁啟超道歉重修舊好。
儘管立場上他很漢文沙文主義,嚴重排斥滿族、歧視蒙族,還認為革命不該把這兩族算在內也不該有參政權。
他的政治理念與梁啟超康有為雖然不同,但學術上還是有在聯絡交換,並且1902年躲到梁啟超的新民叢報社底下工作,認識了孫中山。
之後呢就因為學術上一直起爭議,政治上則是被陷害後也陷害回去兩敗俱傷,又因為他實在太民族沙文而被許多人反對,就沒繼續在政壇上活動了。
章太炎本身經學造詣很深,知道漢文化的切音表音系統嚴重不足,他在日本時有參考日本用假名拼音的方法,因此認為這種「從中國字簡化為音符」的方法可以用。
雖然他很漢文沙文主義,但他覺得因為日本也是來自中國的不要分那麼細(?),所以就參考日本漢字與平片假名併行的方法,要弄出一套拼音系統。
這種拼音系統,必須要在2~3的拼音符號就弄出來。
不考慮盧戇章那毫無美感的羅馬字,他認為直接從國字簡寫重創比較快,參考唐代的《切韻》後,弄出了「紐文」、「韻文」。
雖然章太炎在政治鬥爭下失勢,但他的學生很多,連魯迅都在其中。
因此他的學生們在中華民國以後,就一起合編注音符號。
所以注音符號其實是以日本假名拼音為概念,額外發明出來的一套音標。
由於是參考《三十六音韻表》後,設計出一套是具有「音韻邏輯與順序」的音符出來,所以這符號在漢語環境中更加容易學習與好用。
注音符號的誕生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2年通過草案,要延續清朝時候做不到幾個月的拼音制定。
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章太炎的弟子們(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周樹人)提案以「紐文」、「韻文」為基礎,制定音符。
而此時大眾的思想都朝往幾個方向前進,他們認為中國之前會被列強欺壓,主要是教育出問題、識字率不足,因此要設音標,因此要有統一的語言而不是各自講方言。
至於方言會不會消滅,並不是當時代的人會注意的重點,能夠快速讓國人識字率提高並且可以跨省溝通才是主軸,當時瀰漫著民族自強與自力的社會氛圍。
此時教育部就準備定「國語」,一開始的國語是以「北京官話」調整的「北京官話.改」,又稱「老國音」。
老國音不是直接很ah-pà(壓霸)要以北京話為全國一起學,而是有點民粹主義的認為混在一起攪一攪大家都不會有爭議的語言。
《讀音統一會》招集全省代表,江蘇18人、浙江9人、北京8人,湖能福建廣東4人、湖北四春廣西3人,其他2~1人。
以江蘇省代表的人數最多,有全體的1/3左右。
他們以淸李光地《音韻闡微》為首,為了要定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的新語言(國語),所以研究全中國6500字的讀音與各地方言音讀比較。
從中歸納27聲母、15韻母。
雖然這種制定新語言的方法還蠻好笑的,但至少在音標方面是經過嚴謹的比較歸納而產生。
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分別是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
另外再補齊為39字母,分別是:
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
*國際音標對造:ㄪ(v)、兀(ŋ)、广(ȵ)
欸?怎麼跟現在的注音符號不一樣?
注音符號的完全北京化
老國音修改北京腔的一些發音,更靠近中國南部各方言的發音習慣,原本想這樣應該沒爭議,結果…….
當然還是起爭議呀。
這種全新的語言既不北京,也沒有那麼明顯的各地方音特色。
所以大家等於是要重新學習一個語言,這樣子的狀況變成了「京國之爭」,有一派認為有著其他方言特色的國音很好,另一派認為這不倫不類,乾脆直接用北京話不就好,學術界(尤其師範體系)吵來吵去。
就這樣……全國一面倒的支持,將國語乾脆定為北京話。
雖說是北京話,但為了方便學習,還是去掉北京話的一些太特殊的方音與用詞。
之後他們稱呼原本MIX的國語方案稱為「老國音」,而新的、更靠近北京腔版本的稱為「新國音」。
因為國語是從北京話改造而來,因此補上ㄦ這個音,並且增加ㄜ。
ㄦ與ㄜ都是北京腔才有的讀音。
其實不是北京腔的口音也有些有ㄦ化韻啦,但有點不一樣,也比較少見,我就當作沒看見了。
至於原本注音符號的發想是為了可以部份兼容其他方言,但因為新國語靠近北京腔,因此幾個聲韻都刪掉了,演變到後來方音拼音的起源。
例如ㄫ作為聲母可以在閩南語/台語拼音使用,但在國語中,併入ㄤㄥㄜ與ㄧㄥ中
對照如下:
ㄤ=ㄚㄫㄥ=ㄜㄫ
但是一ㄥ實際上要念為ㄧㄫ才標準
「注音符號ver.5」從此完全跟方言脫鉤,成為了專門替“微調後的北京話”(新國音-現代國語)服務的拼音法。
有些從各地方言參考來的音標以刪去,或者併入複韻,或者成為了明明音標長這樣但卻有些潛規則的版本。
然而方音符號還是有人想推廣的,畢竟也是同一批人發想過來,然而中華民國來台灣後三年就……
台灣從此進入了只能說國語的年代,而國語的推廣也不能再被允許有異音建議。
更多「國字」的小知識
【對不起我認真了】拆解中文一筆一畫告訴你:為何雅婷、冠宇會是多數人取名字的組合
為什麼台灣人說北京話當國語,訂這規矩的蔣中正腦袋在想什麼?
小學臺語作業出「薁蕘」你會唸嗎?從歷史告訴你,學羅馬拼音才是拯救臺語的解藥
(本文經原作者陳民峰授權刊登,並同意BuzzOrange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注音符號怎樣產生的〉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
Share
最新文章
【從美國歷史看黑幫政治】吸收社會邊緣人壯大的美國黑幫,參與政治的終極目標仍是家族利益
2021-11-11
【岸田政府開始轉親中?】新日本外相林芳正的親中立場惹議,連安倍都反對他上任
2021-11-11
太早太晚睡對心血管健康都不好!英國長達6年研究發現,在這2個時間點入睡最好
2021-11-10
【俄艦繞行日本代表什麼?】俄羅斯本質上不樂見台海發生戰爭,繼續維持緊張就好
2021-11-10
台積電一次拍板在日本、高雄設廠,專家:背後策略各不同
2021-11-10
NowReading
詳解:注音符號是怎樣產生的——原來ㄦ跟ㄜ都是隨過去北京腔來的
3minread
最新文章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超廣角視野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觀點
0%
✕
Close
最新文章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超廣角視野
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觀點
關於CO│CitiOrange公民報橘
聯絡我們
✕
最新文章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觀點
超廣角視野
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聯絡我們
LatestPosts
【從美國歷史看黑幫政治】吸收社會邊緣人壯大的美國黑幫,參與政治的終極目標仍是家族利益
【岸田政府開始轉親中?】新日本外相林芳正的親中立場惹議,連安倍都反對他上任
太早太晚睡對心血管健康都不好!英國長達6年研究發現,在這2個時間點入睡最好
【俄艦繞行日本代表什麼?】俄羅斯本質上不樂見台海發生戰爭,繼續維持緊張就好
台積電一次拍板在日本、高雄設廠,專家:背後策略各不同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了解隱私權政策同意並關閉視窗Manageconsent
Close
PrivacyOverview
Thiswebsiteusescookiestoimproveyourexperiencewhileyounavigatethroughthewebsite.Outofthese,thecookiesthatarecategorizedasnecessaryarestoredonyourbrowserastheyareessentialfortheworkingofbasicfunctionalitiesofthewebsite.Wealsousethird-partycookiesthathelpusanalyzeandunderstandhowyouusethiswebsite.Thesecookieswillbestoredinyourbrowseronlywithyourconsent.Youalsohavetheoptiontoopt-outofthesecookies.Butoptingoutofsomeofthesecookiesmayaffectyourbrowsingexperience.
Necessary
Necessary
AlwaysEnabled
Necessarycookiesareabsolutelyessentialforthewebsitetofunctionproperly.Thiscategoryonlyincludescookiesthatensuresbasicfunctionalitiesandsecurityfeaturesofthewebsite.Thesecookiesdonotstoreanypersonal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Non-necessary
Anycookiesthatmaynotbeparticularlynecessaryforthewebsitetofunctionandisusedspecificallytocollectuserpersonaldataviaanalytics,ads,otherembeddedcontentsaretermedasnon-necessarycookies.Itismandatorytoprocureuserconsentpriortorunningthesecookiesonyourwebsite.
SAVE&ACCEPT
延伸文章資訊
- 1廢注音之爭:從中華的注音符號到臺灣的注音文化
「注音符號」是臺灣人學習華語必經之路,英文譯名就叫做Bopomofo 或Zhuyin Fuhao,也就是ㄅㄆㄇㄈ。但開始有人希望改變這件事,如近期民進黨籍立委 ...
- 2誰發明了注音符號? @ 西方極樂世界駐台諮詢服務台 - 隨意窩
注音符號是章太炎發明的。章太炎,字炳麟,是俞樾的學生,俞樾又是曾國藩的學生。中國同盟會在東京發行《民報》時,擔任主筆的,就是他;聲討孫文挪用同盟會公款的, ...
- 3那些捍衛ㄅㄆㄇㄈ的人有沒有想過章太炎之前中國人怎麼注音
這樣說還客氣了,事實上是,把注音符號捧得那麼高的人除了不懂文字學、聲韻學,甚至連這是政治問題都搞不懂。 語言和文字是兩件事,章太炎這套拼音方式是 ...
- 4為何「注音符號」廣受臺灣年輕人所喜愛?
注音符號是在中國清朝末期為了標記漢字發音而研究開發出來的產物,中華民國在1918年公佈為「國音字母」,最終名稱定為「注音符號」。其基本構造是由漢字 ...
- 5ㄅㄆㄇ注音怎麼來? 國民黨公布元老吳稚暉手書 - ETtoday
注音符號出於晚清章太炎以篆體設計的音符,目的是為了改善中文字「無音可讀」的缺點,一開始則稱為「注音字母」。吳稚暉從聲母、韻母、介母三個部分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