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跑者而生– 開箱評測HUAWEI GT Runner、GT3 46m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為跑者而生– 開箱評測HUAWEI GT Runner、GT3 46mm、GT3 42mm. 2021-12-20 作者:雲爸 文章來源:雲爸的私處 ... 內建喇叭,可以直接透過手錶聽音樂,可以直接講電話. 專為跑者而生–開箱評測HUAWEIGTRunner、GT346mm、GT342mm 2021-12-20 作者:雲爸 文章來源:雲爸的私處 分享至 如果你也喜歡跑步,跟我一樣熱衷於參加各大馬拉松賽事 想要突破個人PB、提升配速、卻沒有時間參加跑者訓練班的話 那麼今天介紹的這款【HUAWEIGTRunner】,不僅擁有馬拉松級別的GPS精準度、心率帶等級的心率偵測 內建跑者訓練課程訂製專屬課表,用精準無比的數據幫助你科學訓練 給你客製化的課程,帶你突破個人巔峰PB   專為跑者而生–開箱評測HUAWEIGTRunner、GT346mm、GT342mm 身為一個月跑量150K、每年換2雙鞋的業餘跑者,今天跟你分享一支全新跑錶 它是【HUAWEIGTRunner】 其實HUAWEI的全新錶款系列一共出了三款錶,分別是HUAWEIGTRunner、GT346mm、GT342mm 三款我都同時拿到,一起開箱給你看看 全新HUAWEIGT346mm、GT342mm 首先看到HUAWEIGT346mm、GT342mm兩款雖是同系列,功能相同、規格也大致相同 但設計風格則完全不同,GT346mm、42mm兩款看起來主打不同族群 GT346mm稍微厚一點點,金屬外框粗礦不羈、皮革錶帶適合生活休閒風格 而GT342mm的錶身較圓潤扁平,錶面玻璃與陶瓷錶身形成無邊界的過渡感,更適合穿著襯衫的你 從側面看看,兩款的錶面都是漂浮式的錶面 GT346mm的錶面玻璃到金屬錶框是斜切,而GT342mm則是圓潤的 實際戴起來的感覺就非常不同 為跑者而生HUAWEIGTRunner 再來上主菜,也就是今天的主角 HUAWEIGTRunner,顧名思義是專門針對跑者而生 無論是錶耳、錶冠、錶帶都更具有運動風格,GTRunner-活力款/動力款售價$8.990 GTRunner為了要讓跑者無負擔,整個錶身採用高強度纖維錶殼,搭配陶瓷錶圈設計 相較於前兩款,多了一組短錶帶可替換,以及採用無接點的磁吸無線充電 從這一代開始正式告別金屬接點,不用怕流汗後干擾充電的問題 三款的錶帶皆可拆換,GTRunner 包裝內附上一組女性用的短錶帶讓你替換使用 無接點的磁吸無線充電,蘋果那邊叫他Magsafe,另一端是USB-A 錶帶材質相當柔軟,親膚流汗不會癢,仔細看上面有條紋狀紋路,可以避免流汗時手錶滑動 GTRunner 的續航力相較前代GT錶款大幅提升,功能全開可高達14天續航力,全開喔!  重量還維持在克以內,厚度也只有11mm,戴起來手感輕盈無負擔 在錶身側面有可旋轉、可按壓的錶冠,以及快捷鍵,同時具備揚聲器 內建喇叭,可以直接透過手錶聽音樂,可以直接講電話 也可以在跑步過程中聽到語音提示:例如每公里報速、心率過高警示….等等 再來看看這超級大的錶面,採用1.43吋的AMOLED高解析度大螢幕錶面  我覺得這一代的GT3、Runner的設計思路有結合Garmin、Apple兩家的專長 按下右上的錶冠可以呼叫萬花筒功能錶,而這個功能錶可以用觸控放大縮小、也能左右拖曳 按下右下的快捷鍵,可以呼叫運動清單,讓你一鍵進入運動模式   Runner跟GT346mm的設計也不太一樣,Runner在錶面周圍作了邊框突起、錶面凹陷的設計 金屬邊框導角工藝做的不錯,完全不刮手 在進行戶外運動,如越野跑、戶外單車、三鐵之類的運動,能提供更強的防護力 三款的錶面大小比一比,GTRunner、GT346mm是一樣的,GT342mm小一點   大錶面的優點就是……騎車開車有訊息,手一翻就能清楚看到訊息文字,對我這種年過40已有老花的人來說 “相當貼心” 好,我們翻過來看一下 一隻錶要準,感應器一定少不了,HUAWEIGTRunner的感測器非常特別,整個繞成一圈 光是PD光學偵測器就足足配置了8個,繞成一圈形成360度無死角的偵測 一班人很少用心跳帶,但專業運動員經常使用心跳帶,那…心跳帶為什麼會比手錶準? 因為身體的軀幹在運動時是相對穩定的部位,手腳則是晃動最劇烈的地方 我自己的經驗,每個人跑步都會大量流汗,手臂當然也會濕,而且身體熱起來之後會更緊繃 所以本來已經戴緊的手錶就會用一種很難預測方向……進行短暫暴力脫離 因為你的手一直前後甩啊,甩了就會瞬間鬆開、又戴緊 當心率感測器要偵測時,手錶卻離開身體,就會造成數據不準確 所以HUAWEIGTRunner 用上8個感應器環型排列,就能把偵測死角降到最低,讓精度提高。

5星雙頻衛星定位-馬拉松等級的GPS HUAWEIGTRunner使用了5星雙頻衛星定位 能支援GPS/北斗/Galieo/GLONASS/QZSS,以及支援L1/L5頻段,兩對簍空的錶耳就是它的GPS天線 是目前錶界支援最齊全的款式,相較於三星、Garmin支援度更完整   不囉嗦,我直接拿GarminVenu2來進行對比,去我家附近的河堤跑10K 看看跑出來的成績,也看一下它的GPS畫出的路徑 GTRunner在我來回的路徑切分得相當細緻,來回的路線都有明顯區別,甚至到了跑道級別的差異 ▼左GTRunner,右GarminVenu2 ▼左GTRunner,右GarminVenu2 你可以看看兩隻手錶的差異,HUAWEIGTRunner真的是很準,內外圈都清清楚楚標示 當然GarminVenu2也很準~但售價可是將近兩倍 以這個GPS的準確度來說,不敢說它GPS最準,但我覺得很滿意!    心率的部分則是差不多,可能兩隻我都戴得很緊 在平均心率、最大心率、以及心率塗上都顯示的幾乎沒有差異   HUWEITruSportTM訓練體系、智慧專業跑步計畫 有人跑步只是跑個身體健康,或者享受戶外的寧靜、跟自己對話的時間 但也有不少人跑出興趣,開始熱衷報名各大馬拉松賽事(像我就是這樣) 想要跑得更快、更遠、更久,是所有馬拉松跑者的願望,但要怎麼訓練呢?   之前的HUAWEI就有內建許多跑步課程,分為L1初階-L5進階課程 如果你是跑步初心者建議從LV1、LV2開始,大約都是30分鐘以內的慢跑+步行訓練 如果像我一樣配速平均都是6分左右,可以從LV3開始 不過這比較像是”適合大多數人的固定課程”,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能配合的時間也不一樣啊 怎麼彈性調整呢?於是華為推出全新功能     簡單說,要突破個人PB有兩個方向 1.提升肌耐力、2.加強爆發力 提升肌耐力就是累積長跑量,讓身體習慣長時間的輸出 提升爆發力就是不斷的挑戰自己的最快速度 但這兩個目標其實背道而馳,再加上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你的最快速跟我的就不一樣 我的6分速可能是你的極限速,更別說有很多大神日常都是4分速在跑的 所以想要用一套課表達到訓練目標,而且要適用所有人的身體標準,只有一個方法 全新功能–個人客製化訓練計畫 這個功能在APP的《我的計畫》,點進去會看到這個畫面,你先選定想要完成的目標 例如3K、5K、10K、半馬、全馬,接著他會開始問你一連串的問題 每周跑幾次?目前配速?上次最快完成時間?希望進步的目標時間? 接著,他會透過分析,幫你客製化一套屬於你的訓練課表 而且會立刻同步到手錶上,之後每次出去跑步,只要按下鍵選擇《課程與計畫》>《訓練計畫》 就能開始執行每天的課表 每天的進度都不同,有時是LSD長距離輕鬆跑,有時是AerobicEndurancerun間歇跑 讓你耐力、速度同步提升   另外你會發現下面會有小字寫著《Z1105-131次/分》,就代表今天是輕鬆跑 你要把心率維持在這個區間,不可超過,超過就會失去這套課表的訓練意義 也順便說明一下,這個Z1-Z5的意思叫做 “儲備心率” 也就是從靜止心率>最高心率之間,切成5個區間,然後用這個標準去設計課程 靜止心率=早上起床站著不動,量出來的心率 最高心率=用你的最快速度跑10分鐘,測出最高心率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我也曾遇過靜止心率只有50左右的人 所以這邊也建議去設定一下,讓手錶符合你的身體現況       執行課程時,會在手錶上給妳時間、配速,並全程監控心率,心率過快會發出警告提示語音 依據身體素質不同,給你不同強度的訓練 有時候以心率為目標,有時候以時間為目標 而當你的身體強度逐漸提高,成績變好之後,你的課表強度也會自動提高 例如,這次要你跑心率160X8的課程,你一開始只能跑7分速 但當你身體變強了,你的心率160速度可能已經進入6分速 無論如何,課表要確實執行…..實力才會增強       全新功能–跑力值(RAI估算) 在錶面功能上,Runner與GT3兩款也有一些不同 Runner往左一滑就會出現跑步相關資訊、GT3則是健康資訊 雖然這些功能其實都能用APP去自訂修改,但Runner還是比較貼近跑者想要的專業訴求 跑力值、訓練指數、最大攝氧量、恢復程度,而且還有成績預測 跑力值越高,代表跑步實力越好。

跑力值(VDOT)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最大攝氧量”(VO2max) 目前很多手錶只能給妳當次數據,GTRunner則是結合歷史跑步心率、配速等多維度數據測算跑力指數 精準為跑者跑步能力分級,每一次跑完都可以知道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

比如說這是我的數據,看起來配速還行,但我的平均心率實在太高,代表我的身體經常處於最大極限狀態在跑步 所以跑力值估算就會偏低,只能一直練、練到跑5分速都能壓在心率160以下,才有更進步的空間 有點像獵人評等~ 我目前還是B級,希望能進步到A級     最後我想說 最後我列出GT3全系列的規格+市售競爭品牌的對比 在規格上,GT3系列不管在價格、規格上都有絕對領先的優勢 五星雙頻GPS、全天血氧偵測、14天的全功能續航力 尤其是GT Runner在硬體規格、軟體功能上都堪稱是當今跑者圈的標竿,功能相當全面 我想看到的數據全都囊括在內,而且非常細緻,即便跟GarminFR245對比也完全優勢 跑完後的紀錄顯示、動畫製作也都能讓我在IG、臉書上曬一下成績 專業且準確的數據,讓我能依循課表隨時調整狀態 我就是那種跑著跑著,會不知不覺加速….然後爆掉的那種 GTRunner它會隨時把我拉回狀態 ▲Canon攝影馬拉松亂入! 但很可惜的是,跑完的紀錄無法匯出 目前跟其他跑者平台如STRAVA、TATTA、甚至更大型的線上馬拉松賽事,還未能串連支援。

希望華為能盡快讓GT跑錶用戶能夠帶錶參戰,好車也要有賽道才能跑出好成績 馬拉松是對自己身體的長篇故事,無論是21K、42K,或是超馬 每一次腳步踏出、每一口呼吸、都會影響這趟旅程的續航力 跑力是靠跑量練出來的,比賽前累積跑量,才能在比賽中真正發揮實力 anyway,如果你也熱衷於跑步,喜歡以賽代練…..那我們台北馬見~  或….明年的渣打馬也可以見到我~ 回新知探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