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 - 個人新聞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想找《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但網上少評反而多評《統一與分裂》(by葛劍雄 三聯書店1994)綜論中國歷史之 ... PChome| 登入 雙11想買的爆棚!學會清空間裝更多ToyotabZ4X量產版登場 圖博館 詩文繁多,請點右下角分章分類。

網友四畏: 一畏,邪者磚家,傲也。

二畏,奸巧奪理,邪也。

三畏,高談闊論,煩也。

四畏,哈啦渲洩,虛也。

網文四悅: 一悅,原創文藝。

二悅,反思自省。

三悅,要言不煩。

四悅,戲而不謔。

本館貼文,純屬公益。

若覺侵權,煩請告知。

38,581愛的鼓勵 21訂閱站台 首頁 活動 雙11想買的爆棚!學會清空間裝更多贊助 2013-05-2509:00:00|人氣4,891|回應134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想找《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但網上少評反而多評《統一與分裂》(by葛劍雄 三聯書店1994)綜論中國歷史之分合 凌林煌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共同科  摘要  本文由三大部分組成;其一,前言。

界定本文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並本文探討範圍及目的;其二,回顧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及其動力,為本文重點之所在;其三,結論。

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統合,使憑武力霸道,將再三重演民族悲劇,必俟其時機成熟,才能水到渠成。

  大綱一、前言   (一)名詞界定     1.中國    2.歷史    3.分合   (二)探討範圍及目的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三、結論 一、前言(一)名詞界定   吾人欲析論本文主題-中國歷史分台-之前,自然須先界定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

  1.中國   由歷史發展之過程窺知:「中國」一詞,並非自古迄今均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空間、人物、事物、以及其他相關變項之推移,有其不同之意義。

後人考釋「中國」一詞之意義及起源者,不乏其人。

茲舉其要者如次:  (1)胡厚宣於其(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一文,以甲骨卜辭推論:「中商」當即後世「中國」稱謂之起源。

2  (2)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根據卜辭及金文斷言「中國」之名稱,始自商周。

3  (3)王爾敏在其<「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尋繹歸納先秦諸書所載「中國」詞稱所含意旨為五類,依其出現次數多寡:一為「諸夏之領域」,二為「國境之內」,三為「京師」,四為「中等之國」,五為「中央之國」。

古代「中國」領域範圍,秦漢統一前,泛指黃河及淮河流域之大部分;之後,則東、南至於海,北至於塞,西接流沙。

4  (4)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據甲骨文、金文并先秦文獻論斷:「中國」名稱,起源於商,成於西周,而發達於春秋。

「中」代表王軍「斿旗」所在之地,「國」象徵執干戈以衛牧場。

西周後期又稱「京師」為「中國」,亦即王師集屯之京阜行勝之地。

至春秋時代,則指高度文明之地域,亦即中原。

是後,國人又合「諸夏」、「華夏」之義,而有「中華」及「中華民族」之稱。

5  綜上所舉,「中國」一詞,起源於「中商」,始稱於西周後期。

其含意主要為諸夏之領域,亦即東亞高度文明之國度。

之後,因中華民族之融合(請參見圖一)、6中原文化之擴散、歷代疆域範圍之變遷(參見圖二),7而逐漸擴大變易。

  職是之故,本文界定「中國」為一東亞高度文化國家之總稱,基於「自我J(ego)之意識,以及立足天地中央之錯覺,「自以為居天下之中」,8其主要領域在中原地區(約合豫、晉、陝交界之處),主要成員為諸夏諸族,主要文化為中原衣冠文明,主要經濟形態為耕稼,9主要作戰方式為車戰、步戰,惟其領域、成員、文化…等要素,則與時變動。

 圖1 中華民族融合過程圖圖2 中國歷代疆域範圍變遷略圖  2.歷 史  吾人通謂之「歷史」,細究可分類為三:(1)歷史本身(pasteventsoractivities),(2)歷史遺跡(relicsofthepast),(3)歷史敘述(thewrittenororalpast),三者實有其差距。

10  就人類歷史而言,若以有無文字發明來分期,又可分為三期:(1)史前時代,(2)歷史時代,(3)信史時代。

殷商甲骨文為中國現存最原始文字,其前,相傳黃帝時代(2697?B.C.-?)已有文字,亦即中國歷史時代之起點,似可始自黃帝時代。

11  因此,本文所稱「歷史」,係指始自黃帝時代之中國歷史本身。

惟本文屬性則為歷史敘述,與本文所論述之主題,兩者之間,仍有其差距。

  3.分 合  中國歷史上之分與合,本係歷史發展之必然進程,並無常態、異態之別。

除政治上之分與合外,尚有社會、經濟、文化…上之分與合,且「分」與「合」二詞,互為相對,是分?是合?必先界定其義,方能進一步析論其相關問題。

  因篇幅所限,本文所論之分台,僅限於政治體系上之分台。

舉凡在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之中國境內,同時存在二個或二個以上各自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無論其大小,彼此實際上互不統治管轄時,即屬於分裂狀態;反之,上述中國境內,同時僅存在一個有效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其統轄範圍遍及當時共認之全中國,無論其為新舊政權,毋論其國體、政體形態,抑或漢族異族統治者,均為統合或統一狀態。

  (二)探討範圍與目的  由上述本文主題之界定,可知本文探討之範圍,僅限於大約近4,700年來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全中國境內政治體系之分裂與統一。

析論重點則在中國歷史上幾次重要政治分合之回顧,包括其分合之大略及動力,亦即檢視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經驗,以作為日後中國歷史分合之借鑑。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依據上述本文所界定之中國歷史分合,吾人可將自歷史時代以降,當時全中國境內政 治體系分裂與統合之大略,表列如次:表1.中國歷代政治體系分合大略年表  資料來源:參閱〔漢〕司馬遷撰:《史記》,130卷(〔台北〕:明倫出版社,無出版時),卷1-8;錢師穆著:《國史大綱》上、下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4年);陳致平著:《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尤其是「歷代大事年表」;陳師捷先等著:《中國通史》(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1984年);DunLi,TheAgelessChinese,AHistory(N.Y.:CharlesScriber'sSons,1965),pp.562-568,轉載於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頁361-362,表一、中國統一與分裂年表;張玉法:<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收錄於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頁1-6;尹章義:<知識分子與中國的分合強弱>,《中國論壇》,期296(1988年1月):26-31;威爾.杜蘭(WillDurant)著,幼獅翻譯中心編譯:《中國與遠東》(OurOrientalHeritage:TheFarEast, 1935),3版,《世界文明史》(TheStoryofCivilization)之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頁3-6,「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說明:a.「統一」或「分裂」時期之界定,請參見本文一、前言、(一)名詞界定、3.分合,於茲不贅。

b.「起迄年代」係指「統一」或「分裂」之起迄年代,參考上述資料擇其合乎史實者而暫定,與其左列朝代或時代,未盡相符。

c.「年數」,以「起迄年代」前後相減計算,與通謂之「享國」,並不全同。

d.「五帝傳疑」時代,「起年」據威爾.杜蘭:前揭書,頁3,「迄年」據陳致平:前揭書,頁150,以及陳捷先等:前揭書,頁38推算。

e.自1912年中華民國肇建,已歷時88年,迄今(1999)年,仍繼續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地區,並在上述地區獨立行使主權。

此87年期間,雖有1912~1915,1928~1949年間之形式上統一,實際另立政權與中央對抗者十,列強在華扶植傀儡政權者七〔參見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15-428;呂芳上:<近代中國的統一與分裂>,《歷史月刊》,期5(1988年6月):86-95〕,整體而言,係屬分裂狀況。

f.起2697B.C.,迄1999A.D.,全部年數應為4,696年。

惟因前後連接年代及計算方式,統一年數與分裂年數之和為4,683年,兩者相差計有13   上表顯示:中國歷史統一時期較長且超過百年者,依序為殷商(640年)、五帝傳疑時代(513年)、夏朝(431年)、西周(339年)、唐朝(278年)、明朝(257年)、清朝(227年)、西漢(210年)、東漢(182年)、北宋(148年);其統一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秦朝、新莽最短(14年),次隋朝(29年),次西晉(36年),次元朝(7]年),其中除新莽係纂漢得國外,秦、隋、晉三朝,皆承分裂時期之後。

  中國歷代分裂時期較長並超過百年者,則以東周(含春秋、戰國時代)最久(549年),次魏晉南北朝(含三國時代、東晉十六國、南北朝)(332年),次宋遼金朝(含北宋初年、遼夏金、南宋)(171年);其分裂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楚漢之爭最短(4年),次唐朝初年(10年),次東漢初年(13年),次元末明初(36年),次清朝初年(39年),次五代十國(52年),都處於前後兩個統一時代之際,亦即由前一個統一時代,轉化至後一個統一時代之過渡階段,為期少則僅數年,多則數十年而已。

  整體而言,除前三時期(包括五帝傳疑時代、夏朝、商朝)外,合分交替循環,大多合長分短,與明人羅貫中所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合符節。

合分比率,平均大約三比一(2.62/1)。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台之大略,既已概述如上,以下繼續析論其動力,亦即造成分合之因素,抑或其理論基礎。

時賢亦有就此一問題剖析者。

茲舉數例如次:1. 余英時於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一文中,強調政治層面之分合,係表象而非實質。

在政治分台之背後,往往文化、經濟及社會力量在發揮作用。

無論分台,其因素均極複雜,例如:外族內徙、世族興起、自由思想、民間文化、地方主義、社會階層等離心勢力之發展,造成長期政治上之分裂;相反地,民族、文化、社會之融合,經濟、稅收重心之轉移,「征服王國」之崛起,達到動態的平衡時,則導致政治上之統一。

122. 許悼雲自系統建構及網路關係之觀點,論中國歷史之分台。

認為中國體系之分,係由於維繫全局網路之分解,地方主義及宗族主義等次級體系,均有導致分裂之趨向。

中國經濟網路分裂之後,若無其他境外經濟體系之吸引,則境內次級體系勢必再度凝聚成一整合體系,由此一整合後之經濟體系,並進而再度促成政治體系之重新整合。

133. 李國祁探討中國過去之分合理論,並形成此理論之基礎。

將中國歷史分合理論之發展,概分為二:其一,近代以前傳統時期之陸權時代,其二,近代以降之海權時代。

前者之北優於南說、大一統理念、極端注重大傳統、自給自足完整經濟體系,均有助於中國國家民族意識之凝聚,以及全國政治之統合;後者之海權興起、外貿旺盛、西力衝擊、地方分權、注重小傳統、致命科技武器、國際複雜關係,皆大減武力強壓式之整合。

144. 李治亭析論造成中國歷史分合循環之主因一「內憂外患」,內為宦官、外戚、朋黨、權臣之作祟,皇帝之失德,藩鎮之割據,農民之暴動;外為邊疆游牧民族之不斷內逼,並侵暴無常。

155. 茅家琦探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裂根本原因在於傳子不傳賢。

因此庸君當政,導致政治腐敗,經濟衰退。

斯時,或軍人跋肩,或爆發民變,或外敵入侵,造成中央權力衰落[弱],地方勢力擴張,甚且形成政治上之分裂。

166. 蔣永敬、陳進金剖析中國歷史上政權分裂二大原因為內部動亂與外族入侵,兩者或互為表裡,而促成統一之真正動力則為民族傳統文化及情感,並共同求生以禦外侮之需求,惟常訴諸武力,完成統一。

177. 魏鏞曾繪製「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參見圖三),18以說明中國統一與分裂之進程,渠並強調中國人認為文化上之統一比政治統一更為重要。

由此一流程圖,吾人可推知促成中國歷史分合之主要動力有三:(一)舊政體之衰亡,(二)群雄之互爭,(三)異族之入侵。

     圖3 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  以上諸家均係自宏觀角度,就中國「大歷史」19政治分合之動力,各抒己見之要點。

至於後世針對中國史上各大政治分含動向之析探,為數甚夥,不勝枚舉。

茲僅以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合→分→合]為例,論析如次:  西周末造,以幽王無道,廢嫡立庶,破壞宗法傳統,朝政腐敗,並以天災地變,民怨沸騰。

驢山之役,幽王見殺,周室平王東遷,因弒父嫌,天下共主威信衰微,王命不行。

當是時,列國內亂,諸侯兼併,戎狄橫行,交侵中國,遂致中國分崩離析,群雄競長爭強。

20秦併六國,一統中國,推究其因,約有下列數端:  其一,就時代潮流及民意所向而言:促成秦人統一中國之主要潮流有四:(1)中國版圖之確立,(2)中國民族之搏成,(3)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4)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

先秦學術共有之態度,處處懷抱大同,教育主啟發自由,政治主德感平等,民族主同化和平。

秦之富強,多得東方遊仕之力,亦即秦藉東方客卿之力以得天下。

21故謂:亡六國者,六國人也!  其二,就地理形勢而言:黃河流水含沙量高達46-63%,且自中游大轉彎入下游,地勢驟降,進入平原地帶,河水流速隨之驟減,河床淤塞日益嚴重,甚且高於兩岸平原,沿岸居民唯有築堤自衛。

然華北雨季又過度集中於夏季,黃河往往潰堤氾濫成災。

  因地理位置、季風風向、年降雨量等因素,中國本部與塞外地區之主要經濟形態有別,前者以農業為主,後者則以游牧為主。

在氣候惡劣時,雙方常為求生存而征戰不休。

  無論治水賑災,抑或築城禦敵,在在均需統一強大有力之中央政府,以動員全國人力物力22。

  秦國位處關中,沃野千里,本有建瓴之勢,及据殽函,易守難攻,至併巴蜀,更無後顧之憂,且地處邊陲,與戎狄為鄰,民風強悍誠樸,並於統一中國之目標,著重長久之計。

歷代秦君對付六國政策,始終一貫明確不變,而六國則無一定見,朝秦暮楚。

三晉地狹人稠,秦則地廣人稱,秦人乃招三晉之人民任耕,而自任戰。

23  西漢賈誼(過秦論)推論秦君常為諸侯雄之緣故,即在於得地理之便:秦自繆公以還,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蓋因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係四塞之國,地勢險要使然。

24  長江流域開發之速度,自春秋始加快,至戰國時,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南北差距日益縮小,南北兩大部分合而為一之條件業已成熟,贏秦之一統中國,堪謂水到渠成。

25  其三,就思想趨向而言:中國「天下一家」之思想,萌芽於商周時期,成長於春秋戰國時代。

秦雖未能運用此一思想,然因其已深入人心,於秦統一六國,不無影響。

26  先秦之「王道論」及「霸道論」,均以實現「大一統」為其終極目標。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言論、《尚書.禹貢》之地理觀、《管子.封禪篇》之主張、鄒衍之「大九州說」以及五德終始說,亦皆提倡大一統思想,遂致戰國末年有帝秦之議。

27  其四,就政治外交而言:一方面,東周列國為求生存於弱肉強食競爭激烈之亂世,或謀向外擴展以逐鹿中原,紛紛變法以圖富強,其政治體制,由分權制蛻化為集權制,此一歷史發展趨勢,亦有利於秦之一統中國。

28另一方面,秦國君臣率多才略,客卿復多位至卿相,厲行法家富國強兵政策,對內裁抑貴族勢力,鼓勵耕織,提倡首功,嚴密組織;對外不斷展開外交攻勢,除採「遠交近攻」策略外,並以「連橫」之議,亂「合縱」之課,且陰遣謀士齋持金玉利劍,利誘威迫諸侯名士豪臣,離間各國君臣,使其離心離德。

29  其五,就軍事兵力而言:秦居西北,地近戎狄,秦人勇武質樸。

自商鞅變法以還,「有[軍]功者顯榮,無[軍]功者雖富無所芬華」,30。

秦「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

31秦國乃成「首功之國(以首級記功也)」,賞罰分明,紀律森嚴,戰鬥力堅強,因此秦能夷滅六國。

32  其六,就時間長流而言:就大時代背景而論,秦併六合,一統天下,非贏政一君數臣所能一時獨力奏功。

東周列國計98國,經由春秋時代之兼併,成為齊、鄭、衛、秦、晉、燕、楚等七國。

33戰國時代,七國對局部地區之統一,亦均有所貢獻。

秦又在七國局部統一之基礎上,完成一統中國之大業;34。

就秦國本身而論,《史記.六國年表》緒言,太史公有云:  周束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

35  可見秦自襄公起,已隱然有意一併天下,「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

」36賈誼論秦王政,以渠因「續[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世[140年]之餘烈」,乃能「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7  此一論點可與下列秦國疆域擴展形勢略圖38互為參證:  歸納以上各種宏觀暨微視論點,吾人可將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依其分合進程,區分為三大階段:1.分一舊政權體系之解體,2.分→合一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3.合一新政權體系之建立。

以下試分段析論之:  1.分一舊政權體系之解體  造成舊政權體系解體之表層動力,為此一體系成員離心力之逐漸增強,各條網路逐一中斷,最後導致整個體系崩潰而分裂。

而根本動力則為領導階層或統治權力核心之腐化或無能一對內無法正常處理國事,或有效應付天災肆虐,以謀取大多數成員之最大福利;對外無力抗拒外力入侵,並進而保障其成員之生存。

於是體系成員自然離心離德,人各異志,人心思變,此為舊政權體系解體前後之共同現象。

  2.分→合一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  舊政權體系解體之後,新政權體系未建立之前,在此期間,新舊交替,或青黃不接,無法立即出現一強而有力足以弭平群雄並立或抵禦外力入侵之漢族新政權,或入侵之外力無法有效統治當時之全中國並建立異族新政權時,則中國呈分裂狀態。

  分裂期間之長短,與成員對舊政權體系之離心力及其對新政權之向心力強度成正比,大體如表二所示: 說明:1.「5~0」表示離心/向心程度之強弱。

數字越大,表示強度越大;反之,數字越小,強度越小。

   2.表中數字僅是示意抽象,而非絕對具體數字。

   3.合一新政權體系之建立  由分而合,武力僅係統合之最後常用手段,政治層面之統合亦係表象而已。

若無文化、民族、社會、經濟、思想、意識形態等方面之成熟融和,往往無法維持長久之統一,而且時間係一重要因素,蓋因上述文化…等方面之融和為一,均需假以時日,既非一蹴可幾,亦不能揠苗助長;否則,急就章式之武力強壓統一局面,轉瞬成空,猶如雲煙往事。

  三、結論  綜合以上之論述,吾人或可暫時獲致以下兩點初步結論:(一)以宏觀角度,就歷史本身而言:「中國」一詞之意義及其範圍,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世人欲析論其「分合」,必先界定其範圍,以台灣、外蒙、新疆、西藏為例,是否皆屬中國之一部份,端視指何時之中國而定。

就時間長流而言:分合、治亂、興亡、盛衰、起落本是一體之兩面,彼此互相循環交替,既無常態異態之分,亦無始末首尾之別,吾人允宜以平常心看待之一蓋因太陽底下本無新鮮事,猶若月滿則虧,日極則昃,治久必亂,盛極必衰,有起必有落,有合必有分,分久復必合,39。

均非世間凡人所能勉強為力,乃俟其時機成熟,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分合,亦當作如是觀。

(二)就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動力而言:影響歷史事實發展之動力或其因素,原本極為錯綜複雜,史實表象率多為冰山一角,暗潮洶湧處處,中國史上之政治分合亦然。

徒憑武力霸道式之統合,非特千萬生靈成為祭品,血流成河,貌合神離式之「大一統」,亦無法維持長久,不是「武力征服者」變成「文化被征服者」,便是點燃難以平息之種族仇恨火苗,星火終將燎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之民族悲劇,必將再三重演。

有意贏得歷史統一掌聲者,能不三復斯言?!  註:                  1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日…等國建交公報。

2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參見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年),頁457-4583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大陸雜誌》〔卷〕31.〔期〕1(I965年7月):〔頁〕17-24。

4王爾敏:前引書,頁441-480。

5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台北〕:公治書室,1978年)。

6取自陳致平著:《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冊]1:(頁)49。

7取自同前註,頁638李國祁:<由中國歷史發展論國家分合的理論基礎>,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街研討會論文集》(以下簡稱《中國史上分合》)(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37。

9錢師穆著:《國史大綱》上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5年),頁39-40:「所謂諸夏與戎狄,其實只是文化生活上的一種界線,乃耕稼城郭諸邦與游牧部落之不同。

…其重要關鍵,實在耕稼與游牧之別。

」10凌林煌:<論倫理價值與歷史研究及歷史教育>,《中等教育》42.3(1991年6月):21-26;收錄於氏著:《摸象集一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論集》,3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1:1-18。

11隨著中國原始文字之日後陸續出土,中國歷史時代、信史時代或將可能往遠古推移。

12余英時:<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95。

13許悼雲:<體系網路與中國的分合>,收錄於同上書,頁3-7。

14同註8,頁429-444。

15李治亭:<論清代邊疆民族的離心運動>,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213-232。

16茅家琦:<地方勢力擴張與晚清政局>,同上書,頁289。

17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同上書,頁416。

18取自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I980年),頁368。

19參見黃仁宇著:《中國大歷史》,初版14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20參見錢穆:前揭書,頁31-55。

21同前註,頁85-89。

22參見同註19,頁25-32。

23參見錢穆:前揭書,頁88;陳致平:前揭書,2:444;黃仁宇:前揭書,頁41-42;呂思勉著:《中國通史》(下)(無出版地:無出版者,無出版時),頁30;李符桐等編:《中國通史》(上)(台北:文風出版社,1973年),頁78-79;余又蓀著:《中國通史綱要》(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無出版時),頁I33。

24[西漢]司馬遷撰:《史記》,130卷(〔台北〕:明倫出版社,無出版時),[卷)6:[頁]277,<秦始皇本紀.太史公曰>,引西漢賈誼<過秦論>語。

25參見吳榮曾:<戰國秦漢歷史演進的趨勢>,《中國史上分合》,頁45-55。

26參見劉家和:<論先秦時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中國史上分合》,頁19-30。

27參見王仲孚:<先秦的王霸論與大一統論>,《中國史上分台》,頁31-43-28參見同註2529參見《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李斯列傳》。

30《史記.商君列傳》,[卷]68:(頁)2230。

31同前註,68:223。

32參見陳致平:前揭書,1:419。

33詳見同前註,1:349-350。

34參見白壽主編:《中國通史綱要》,第6次印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I983年),頁113-114。

35《史記.六國年表》,15:685。

36同前註。

37《史記.秦始皇本紀》,6:280。

38取自陳致平:前揭書,1:440。

39此言其大體形勢。

分後之合,未必全係未分前之整體之合,例如:今韓、越北鄰中國之地,雖嘗為中國漢唐之一部份,惟並非自古迄今皆屬於中國;合久後之分,亦非全如末合前之分,亦即往昔之分,未必盡如日後之分。

蓋不同之時空背景,造成分合之動力或動因,並不完全相同使然。

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history-c.htm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三聯書店1994)  內容簡介 統一與分裂在中國歷史上交替出現,於是先人留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老話。

分合的背後是宿命的輪回?地理環境、人口的增長與遷徙、生產方式、經濟水準、文化制度、關鍵人物的作為、社會各階層的影響,各種因素制約著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在本世紀即將過去的今天,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回顧過去,領語歷史給予的啟示,放眼未來的天下。

重新討論這個古老話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知道什麼應該繼承,什麼應該拋棄。

  作者簡介葛劍雄,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出生於浙江湖州,歷史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並任國際歷史人口委員會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等。

從事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一、二卷)、《往事與近事》、《泱泱漢風》、《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葛劍雄自選集》、《行路集》、《碎石集》、《走近太陽――阿裡考察記》、《劍橋劄記》、《中國古代的疆域變遷》、《人口與中國的現代化》(合著)等及論文百餘篇。

  目錄中華文庫序合作出版中華文庫緣起編輯說明作者序引言第一章昔日的天下觀九州的傳說和現實從未實行過的九州制/胎死腹中的五服制/大九州說/中原和華夏一廂情願的“天下’九州觀念的延續/如果世上只有中文/長城的價值/炎黃子孫第二章分與合歷史上的中國國與“中國”/“中國”的擴大和變化/“中國”之爭/中國和中央帝國/歷史上的中國分合大勢之從萬國到七國/六國滅,四海一/由楚河漢界建起的西漢帝國/盛世難再/大分裂的十六國和南北朝分合大勢之二大唐帝國的形成/分裂和分裂的繼續/疆域空前的元帝國/退縮中的明朝/統一疆域的最終形成/內亂外患,國土淪喪第三章分合的標準何為統一“統一”的本義/正統僭偽之爭/朝代的起訖與統一的始終/稱臣納貢與天下一統/漢唐典章與統一/赫赫武功與統一何為分裂合中之分/分中之合/分中之分第四章天命與人事受命於“天”得天獨厚/以農立國/運糧之難/鹽鐵會議上的難題/胡騎南下/農區的盈縮/周邊與中原有民斯有土億兆斯民/移民實邊/“遷虜”與“滴戍”/自發移民與戰亂移民/內聚移民/移民和民族融合/遊牧民族的貢獻/人口壓力與邊疆開墾民以食為天交通運輸/手工業和商業/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裂與分治的背後殊途同歸中行說與漢使的辯論/各取所需/因時因地的行政管理/一般與特殊芸芸眾生與風流人物“帝利”的變化/蒼生望太平/君王千秋業第五章千秋功罪社會財富的投向“海龍王”的業績/太倉陳陳相因/馳道和宮殿陵寢/軍隊和佛寺/揮霍性的“賞賜”行政效率和治理王溫舒的妙計/君民的不同選擇/張知縣砍茶樹/“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政策與對策/神通廣大的吏/禮失求諸野/朱元璋的“直隸’分裂政權的貢獻小國的自立自強/移民與開發的導向/戍卒、流民、衣冠/從供天下到供本國/華夏正音重返中原/征服者被征服亂世豈止出英雄飛將軍抱恨終身/百家爭鳴與萬馬齊喑/亂世的魅力結語主要參考文獻獨特的立意,精闢的觀點,流暢的語言2009-05-19   獨特的立意     葛劍雄是研究歷史地理的學者,師從譚其驤,在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造詣頗深。

針對中國歷史上的分分合合,疆域的變化,人口的變動,他從歷史地理學者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為我們揭示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闡釋了地理因素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並進而探討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精闢的觀點     本書開宗明義,點出中國在世界上的獨特地位緣於中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天下大勢,而這一天下大勢的產生則是由於中國大陸地理條件對先民們的束縛以及伴隨了生產力的增強,改造自然的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地理因素制約性大為降低。

在傳統農業文明向外擴張的過程中,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碰撞、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改造和融合使得中國的文化呈現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面對這一多樣性,不同的政權採用不同的對待方式,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南方統一的中原農業政權,數度為北下的遊牧民族所滅,但是南北對峙的狀態卻保留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改造了遊牧文明,奠定了民族和文化大融合的基礎。

從大地理的角度來看,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時間遠少於分裂的時間,但是內部分裂卻促進了各地方政權的經濟發展,為再度的統一打下了經濟基礎,從而創造了重新統一之後的巨大輝煌。

“牧業民族的三次南下為中國的統一作出了更大的貢獻……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溯到東漢後期,魏、晉時都未停止,以拓跋鮮卑的南下建立北魏為高潮,在統一北方的基礎上上隋朝完成了消滅南朝的使命。

唐的統一實際上也是以此為基礎的。

第二次南下從唐朝中後期開始,唐朝後期的一些藩鎮就是南下的少數民族的首領,五代中的三代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以後從契丹(遼)、女真(金)一直到蒙古(元)滅南宋,建立元帝國。

第三次則是滿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終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

”     但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太平盛世。

作者指出統一政權內部存在的消極因素——社會財富的消耗方式、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帶來的行政低效、統一政權經濟發展受到的軍事、政治方面的制約以及不適宜的人才選拔機制等——是導致文明衰落和分裂的重要原因。

大量的財富被肆意揮霍,“朝廷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是用於修築皇帝陵墓的,其餘的三分之二歲入中,也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於皇室的揮霍性開支的,宮殿、苑囿、宗廟的修建等;真正用於行政管理的只占少部分。

”分裂政權更加管理扁平化,而統一政權的多層垂直流通架構則擴大中央集權制度的不利影響。

“在自上而下的監察系統很不完善,自下而上的監察根本不存在的情況下,僅僅依靠中央政府甚至皇帝個人的命令,絕對無法避免有意無意的偏差和曲解。

因為再具體的規定也不可能沒有遺漏,總能找到條文所沒有涉及或無法規定的方面。

一旦這種流弊出現,監察系統既不能及時發現,更無法有效糾正。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可以說是中國的悠久傳統。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奇特現象因統治階級以不變應萬變的企圖而催生,更因監察系統的缺失永遠無法被糾正。

中國古代人才選拔機制的缺陷,造成的官與吏、統與治的分離也對這一現象推波助瀾。

     作者由地理而入歷史,由歷史而進文化,逐步展開討論,把讀者帶入一個全新的視野,並最後總結:“昔日的天下的歷史完全證明: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社會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

同樣,分裂社會中存在的積極因素也不是分裂本身帶來的,更不是戰爭和破壞所能造成的,而是衝擊、消弱了舊制度的結果,是外力迫使中央集權制度暫時或局部解體的副產品。

”   也即,統治方式要適應於疆域內的文明情況以及相應的生產方式的發展情況。

這無疑是頗為切合實際的看法。

   作者最後也不忘提醒一句:“儘管我們討論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無疑是未來的世界。

”     流暢的語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深厚文字功力,更讓閱讀本書成為了一種享受。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31166/打破大一統的迷思2007-07-28   此書出版於90年代初期,在當時的環境裡能出版,沒有被扣上鼓吹分裂主義的帽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在愛國糞青橫行於網路的今天,葛先生會因此書被扣上“漢奸”的帽子,不過糞青們一般不讀書,所以葛先生還沒怎麼被潑糞。

   從秦皇漢武、到射鳥的鐵木真、心理扭曲的朱和尚,再到本朝的毛太祖,這些好大喜功,視百姓為芻狗的統治者被今天的糞青們視為我天朝開疆拓土的大英雄;那些心地善良、愛民如子的統治者反倒被認為懦弱無能的昏君,搞不好還會給扣上“漢奸”的“諡號”。

你要把他們趕到臺灣海峽去填海,他們就會對你頂禮膜拜;你要是呼籲一下兩岸和平,大家好好過日子,那就可能被他們研究出你爺爺當年就是漢奸。

   大一統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葛先生這本書就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回應當時(1996之前)當局還沒有開始用臺灣問題來進行民眾動員,因此有一定的空間。

查閱當年《讀書》雜誌光碟,也經常登載葛先生的文章,質疑以統一為核心價值的中國歷史觀點,其實也就是本書的摘要。

這在汪黃入主後的《讀書》上是不可想像的。

  兄弟們,看看243頁的結論好不好?“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

同樣……”等等。

這段話用黑體字標出的。

  這句話我看到了,但不知是作者真意還是追求政治正確的話語?我的看法是大一統的中國必然選擇集權專制制度,而分裂的歐洲由於各國互相競爭制約,促進了自由民主制度的發生和發展。

  嗯,你的觀點我贊同。

張光直說中國歷史才是人類歷史的普遍模式,我相信歐洲在實現真正的統一之後的歷史進程,大致和中國漢朝之後的歷史差不多吧。

甫一統一,將會爆發出驚人的生機和力量,所以值得擔心的倒不是美國而是歐洲,因為歐洲的文化底子太深厚,思想資源取之不盡。

不過,歐盟只是歐洲統一的前身,歐洲離真正的統一還很遙遠——但是必將到來。

與歐洲相比,臺灣只是小問題。

如果這個小問題都解決不好,衰老的文明和國家可以不用再和年輕的歐洲較量高下了。

  n年前在網上曾經推薦這本書給一個臺灣網友看,他說,前面是歷史,後面怎麼成政治了呢?(大意)  以統一為核心價值的中國歷史觀已被CCP逐漸拋棄,臺灣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統一與否,而在於這艘永不沉沒航母的戰略價值。

對國家利益的追逐、對現代化哪怕是軍刀下現代化的渴望、對其統治法理性的確認使得CCP無法容忍TW處於無法掌控的獨立狀態。

  歐洲的統一我想也會是聯邦制而非中央集權制。

  歐洲不會統一,至少不會是大一統,如果這樣說的話,那中國在2000年前出現的事(統一)歐洲要再過2000年才可能實現?  樓上說的很對,歐洲現在像中國的西周而不是秦漢,喬良王湘穗他們搞錯了年代。

  對立與統一的形成註定著一個結果,到手的不好,好的永遠到不了手。

歐洲與我們可以比嗎?不太行,至少人家完成了資本積累,而我們是什麼?出賣資本、出賣未來、出賣著出賣。





到最後,只得出個人家的飯好吃這一個結論。

  我認為歐盟更像是邦聯制,而不是聯邦制——二者的區別在於聯邦制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1這本書的第一版出版於1987年2知道了第一版的時間,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當時可以出版了,因為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的氛圍比較寬鬆3最好看一下書的內容書裡面根本就沒有宣揚分裂的意思而是客觀地道出了統一與分裂各自的利弊4對憤青的不滿我能理解不過我想還是要尊重一下每一個人發表言論的權利以上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85602/力作也有局限2005-09-25   葛劍雄的學問一直是被我推崇,當然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他是譚其驤的學生,而歷史地理領域是我很感興趣的。

     中國疆域的問題是很多歷史學家感興趣的。

其中即有學術的興趣,也部分出於民族與文化的情感,“夢回漢唐”和痛心國土的淪陷都是這種情感。

     譚先生界定的歷史上的中國是以清朝盛世的疆域為准,其外的即使曾與這部分同受某政權統治,也只是“暫時的”佔領,其內的所有政權都算是形成中國歷史過程中的分治。

客觀講,這是最完美的方案。

但問題也是明顯的,清朝的邊疆和元曾經到過的地方的差別與前者跟清末丟失的那些領土的差別究竟在哪?從現在看來,還是以現在中國的領土為標準為好。

因為在現代國際政治框架下,這些失土是不可能回來的。

     葛先生在此大的標準基礎上,做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新解。

他運用農業時代下經濟政治運動的動力模式以及農區和牧區的互動模式,指出在當時的環境和生產力約束下,統分大概也都是無奈。

當然很多歷史人物的行文也產生作用,他重點分析了“武帝西進”“阿保機南下”等。

     另外一個很過癮的論證的細節是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分佈與互動對統分的影響。

一般來講,兩個中心的的分立有利於統一。

當一個地方可以經濟自足而同時擁有足夠的政治軍事條件,分治就很難免的。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看這部書當然想到的臺灣問題。

葛先生沒有講這個問題,但從他的分析框架下,臺灣的分治將是長久的問題,統一的因素很少。

但如果離開農業時代,進入工業甚至後工業的時代,區域的政治經濟互動就不同了,自足還是依賴的界限無限擴大。

因而統一的因素是在增加的。

   回應中國長期都是“朝代國家”,直到近代晚期才有“民族國家”的意識,以現代國家的疆域和國界概念來分析中國朝代的轄域是不太講得通的。

  葛先生在他後來寫的另外一篇統一與分裂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清之後流失的領土現在看來也是有歷史必然性的,不過我想可以用概念中的外延和內涵來簡單劃分一下,固然我們無法陷入清鼎盛時期的疆域,不過現在中國的疆域也在局部調整中,當然沒有那麼明顯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5548/一次“買櫝還珠”式的論證2011-02-21   全書讀完,深感遺憾!     葛教授針對當時“政治正確”的主流觀點進行了一次掰指頭式的論證,得出一個在我看來糾枉過正的觀點: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期長於統一的時期。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偽命題,就如同問股市是漲的日子多還是跌的日子多一般亳無意義。

歷史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統一和分裂背後,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化。

如果硬要加以區分,也是統一的時期與分裂的時期相輔相成、不相上下,說統一多於分裂固然無理,葛教授分裂大於統一也是立論不足。

而這一論證整個的意義,又比“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明到哪裡去呢?     而這本書另一個致命的弱點是落伍的論證過程。

此書雖然整體結構尚屬合理,但論證過程略顯零亂。

葛教授似乎沒有接受過嚴格的邏輯訓練,論證過程中,不時能發現一點定義混亂、自相矛盾的地方。

也許這也正是當時學術界學術功底的真實寫照。

     同時,對於統一與分裂這個很值得挖掘的話題,葛教授雖然也在原因和結果上做了些文章,但通篇並沒有或者試圖從理論高度去認識這個問題,而只是對統一、分裂長短的簡單補充,真令人讀罷頓生遺珠之憾。

在這一點,葛教授真是沒法比擬金岳霖、劉青峰這樣同時代的學者,這或許也正是當時的學人基礎學術水準的反映——缺乏有力的分析工具。

     當然,葛教授出生名門正派,還是有功底的,儘管這不是一本嚴格的學術著作,但內容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不少。

象根據沈括關於士兵、民工運輸能力的記載推斷出當時軍隊做戰的有效半徑從而間接影響到國家疆域的極限,還是很有意思的。

   回應關於統一和分裂的時間,LZ批判思路太大而化之了吧。

葛劍雄計算下統一分裂時間有什麼錯誤呢?爭議就在中國怎麼個界定法。

歷史上俄羅斯和南非合併統一時間為多少?——零。

這個怎麼偽命題了呢?其實就算歷史上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的時間,但是“大一統”的思維、文化心態,確實是根深蒂固的,這一點最重要。

所以,LZ說分合時間是個次要問題,這確實說對了。

PS:歷史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這種進化史觀只是諸史觀中的一種,未必正確  金岳霖、劉青峰?金觀濤吧?而且現在看來,金劉用系統論控制論講超穩定結構,問題還是很多的。

說葛的書跟他們倆水準差了很多,倒不見得。

兩本書都體現了八十年代特色——喜歡討論非常大非常泛的問題,彼此彼此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63950/ 金仕並:統一與分裂——借此再說葛劍雄2008-04-08        假設有這麼一本書,你不需要的時候壓根不會去看它,甚至聞所未聞,但是如果你想瞭解某種資訊,在千方百計地尋找文獻後,最終一定會看到它,而且一定會在看過之後有所收穫;那麼,這本書就是有價值的。

   葛劍雄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三聯書店,1994年),我認為就是這樣一本書。

   2008年的茜臧“打石匝搶燒事件”,使許多人第一次意識到了中國民族問題的嚴重性,也使許多本來就瞭解這種嚴重性的人益加憂心忡忡。

如何解決這些民族問題,如何把它們的解決和中國的民主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也成了許多人熱議的話題。

   然而這種政治話題,雖然人人可以談得,卻不是人人可以談得好的。

拋離了實際,每個人都可以講出一大套邏輯自洽慷慨激昂的話來,可是一旦結合實際,十種方案裡面恐怕有九種都要被無情地淘汰。

這實際也絕不僅僅是當下國內的實際,還要包括對國際、對歷史的打量;甚至,這實際也不再只是人文的實際,還必須把科技的因素考慮在內。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沮喪:你想談好統一與分裂的問題嗎?先去讀幾本書再說吧!   而如果你想瞭解中國的“五千年”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對今天的啟示,葛劍雄的這本書,是肯定要看的。

不管你贊同不贊同他的觀點,起碼他做到了言之有據,論之成理;你想反駁嗎?光幹嚎是不行的,也請拿出證據和邏輯來吧。

   而我呢,既然要推薦這本書,那自然是基本贊同書中的觀點的。

在第一章裡,我就看到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文字:“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在長城內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豈能用它來象徵中華民族?”(22頁)   這段話所代表的思想意義,我後面還要提到,但是現在我想先介紹書中另一個於我心有戚戚焉的觀點。

   該書的第二章論述了中國歷史上統一和分裂的具體過程,接下來一章討論了判定分合的標準。

隨後,在用了又一章的篇幅討論自然環境、人口、文化等因素對統一和分裂的影響之後,全書最精彩、最有價值、也最有爭議的一章開始了。

作者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中國古代史上的統一並不總是好的,分裂也並不總是壞的;這些彼此之間似乎沒有什麼聯繫的例子,經作者的精心安排,就成了一波又一波外柔內剛的浪花,靜默而有力地敲擊著那些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先驗地認為中國的統一一定比分裂好的讀者的內心。

經過這層層論述,最後的結論,也就呼之欲出了:   “昔日天下的歷史完全證明: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社會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

同樣,分裂社會中存在的積極因素也不是分裂本身帶來的,更不是戰爭和破壞所能造成的,而是衝擊、削弱了舊制度的結果,是外力迫使中央集權制度暫時或局部解體的副產品。

”(243頁)   幾乎是緊接這段話,作者又說:“儘管我們討論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無疑是未來的世界。

”(243頁)全書就以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結束了。

   對於這句話,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我們在創造的,畢竟是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所憧憬的“第三樣時代”,而不是中國古代史上那兩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第三樣時代如果徹底到來的話,中國古代史上的那些治國平天下的經驗,是根本用不到也不可能用到的。

可是現在,這第三樣時代還沒有來到,舊思想還有未破之處,所以我們對這些經驗的最後一次利用還不能結束。

   無怪,雖然有人瞧不起這本書,覺得它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民主社會提供的經驗遠不如西方的那些政治學名著多,但是一本書自有一本書的作用。

就總結中國古代史上統一和分裂所能給我們的經驗教訓來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已經盡了力。

它就擺在那裡,如果你要看它,就一定能看得到。

   現在可以談談書中前一個我深表贊同的觀點了。

   瞭解葛劍雄的人都知道,2003-2004年的時候,他參與了一場著名的大討論,就是該不該搞對黃帝的“國家級”公祭。

葛劍雄當然是堅決反對的,先後在《南風窗》[1]和《南方週末》[2]上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他質疑黃帝根本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祭黃帝其實就是祭神,而“國家級”的祭神違反了憲法第三十六條“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規定。

更重要的是,黃帝不過是漢族(華夏族)的祖先,並不是其他族群的祖先,在這個意義上,“國家級”公祭黃帝又違反了憲法序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的規定。

一句話:凡是有政府背景的公祭活動,都是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在一些非漢族族群中本來就形成得非常艱難的國家認同感。

   把這些觀點拿到今天,拿到剛剛發生了彊犬蟲製造的未遂劫機案和臧犬蟲製造的“打石匝搶燒事件”的2008年的中國,能說它沒有價值嗎?制止分離主義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強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我想這應該是共識了吧。

葛劍雄在1989年的時候就在《光明日報》上反對國家領導人用“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代稱,那一年,我還在上小學,很多今天靠寫時評“揾食”的傢伙也不過才上中學罷了。

將近二十年過去,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了大半輩子的葛先生仍然在堅持和反復申明這個並不難懂的觀點,就沖這一點,還不值得我們引為“自己人”嗎?   中國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制度,一直是中國民間各種不請自來的“自由主義者”感興趣的。

據王怡的不完全總結,各種描述詞至少有六七種之多[3]——這之中還漏掉了儲建國“後威權主義”一說[4],而就我的認識,我反倒覺得“後威權主義”的描述更準確一些。

後威權主義是威權主義向民主主義過渡的中間階段,它的專制性已經受限,而民主性有所進步,這在廈門PX事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如果你不覺得後威權主義的中國可以和平地向民主主義過渡,那請你拿出理由來;如果拿不出理由,就把後威權的統治勢力簡單粗暴地斥責為“魔鬼”,把在體制內做事以推進改革的人說成是“替魔鬼化妝”“犬儒主義”,這種非此即彼的二值邏輯的濫用,說不客氣點,是沒有受好高等教育的表現,而且絕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只有理科出身的人才會這麼做。

比如有個叫餘世存的人——據說是個詩人——前頭因為茅於軾獨自搞農村小額貸款深得其意就大肆讚美,後來看茅於軾和政府合作了就大罵其為“昏得不知人間何世”,幫助農民是“做局”,被人揭穿不學無術的真相還百般狡辯[5],小丑跳踉,於斯為甚。

   葛劍雄無疑是“體制內”的人,那又如何呢?人各有氣質,各有才華,讓曹操捉刀,讓崔琰冒充魏王,都屬於亂用人才;讓葛劍雄像某些沒有受好高等教育的人一樣游離於體制之外並病態地以此為榮,顯然也是亂用人才,這從葛劍雄就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以後為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山東濟甯“中華文化標誌城”這件事情上,頭腦簡單的人以為葛劍雄必須把專案推掉才算是不“替魔鬼化妝”,不“犬儒主義”,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不想想,如果復旦不接這個項目,濟寧也一定會再找另一家機構,與其讓這筆錢花在別人的手裡,為什麼不花在自己手裡,用以弘揚自己的觀點,多少把壞事變成一件好事呢?只要上網查查復旦大學的設計方案就可以知道,整個方案再次貫徹了葛劍雄淡化民族主義、強調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的思想,如果“中華文化標誌城”在地方的固執己見之下非建不可的話,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案嗎?更何況,“中華文化標誌城”在“兩會”上引來一片反對之聲,這簡直是必然的,而且正是後威權主義的有限民主的體現;一邊為了描述中國現狀而紙上談兵地弄出一大堆冗餘的名詞,一邊又全然不用他們自己發明的理論,一碰到實際的事情就抓瞎,天下還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嗎?   葛劍雄在接受《現代快報》的採訪時還說道:“說真的,站在我個人的立場,我不需要通過建文化標誌城這種方法來瞭解中國歷史文化,但是中國有大量的人需要。

我們國家並不是如知識份子,或者說有智慧的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你不需要那種文化普及方式,但是有很多人、成千上萬的人需要你看不上的那種文化普及。

事情並不是像你想像的那樣簡單。

有時候你必須做出妥協。

”[6]這種經驗之談,實在也只有做過文化向大眾的傳播工作的人才能說出來;比如我雖然才寫了不到一年的科普,連上在“自然之友”的志願工作,也不超過三年,但是我對於科學傳播的經驗,和葛劍雄幾乎不謀而合。

反觀我們的某些“自由主義者”,寫的不過是些詰屈聱牙的文字,最終也就只是圈子裡的人自娛自樂、彼此吹捧罷了,這種做事的意願和能力,以及王婆賣瓜的力度,真是不值一哂。

   《菜根譚》有雲:“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

”該書作者是非常欣賞這種諡法的,今天某些人也莫不如此。

我看過一些曾經在洪滻灙內身居高位、晚年反思懺悔的“思想家”的書,覺得寫得也不高明,他們用一輩子知道的東西,其實只要苦讀三四年國外的人文著作就可以知道(雖然沒有親身體會),但就是因為“晚景從良”,結果無不獲得莫大的聲譽。

而茅于軾、葛劍雄等人,只要一和政府合作,就要被看成是“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了,各種惡毒的評語於是如雪片般紛至遝來,幾乎可以把人埋沒、窒息而死。

我總覺得,在今天還信奉這種哲學的人,其實也是屬於舊時代的;只有這流人的聲音能夠壓制到一定的閾值以內,我心目中的“第三樣時代”才能真正到來。

     參考文獻:     1.葛劍雄《“國家級”公祭黃帝質疑》,《南風窗》2003年第15期;     2.葛劍雄《“國家級“公祭黃帝於法無據》,《南方週末》2004年4月8日;     3.王怡《如何識別一個專制政權(1.0版)》;     4.儲建國《論後威權主義——含義、條件與目標》;     5.閑言《余世存原來一“憤青”》;     6.《葛劍雄回應公眾質疑:工作中包含自身批評精神》,《現代快報》2008年3月23日。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47526/詳參【圖博館】:美國民族大熔爐  史盲與史屍  族群融合館  擺脫族群幽靈了?  比賣國為榮  中華民國很敏感《國民主權》《台灣論》 文章定位: 我要檢舉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新加坡史》 《青蛙大浩劫》 《中國酒文化史》 人氣(4,891)|回應(134)|推薦(3)|收藏(0)|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個人分類:社會政治|此分類上一篇:《新加坡史》 回應(134) 推薦(3) 收藏(0) 我要回應 顯示全部134則回應 阿楨 不辨椒麥李連不分【聯合報╱黑白集2013.05.08 海基會舉行辜汪會談二十周年紀念茶會,未邀請李登輝及連戰出席,被指為「不敬」、「不合情理」、「不夠漂亮」、「器量有限」,甚至「刻意切割」。

這恐怕不止是好事者「見縫插針」,而簡直已可謂是「無縫也要插針」了。

茶會未請李連,即使有一百個理由,恐怕也不會是「器量有限」所致;更何況將未請連與未請李皆說成「刻意切割」,這簡直是不辨椒麥、蔥蒜不分了。

李登輝方面被問及此事時說:「人家棄之如敝屣,連戰先生都沒講話了,我們也不便評論。

」這是見縫插針。

但是,如果海基會真的有「器量」請了李登輝,國人將難以忖度李登輝會視此為榮寵或羞辱,而李難道真的有「器量」赴會,去「紀念」辜汪會談二十周年嗎? 沒錯,辜汪會談成之於李登輝,但何止如此?國統會、國統綱領又何嘗不是成於李登輝?「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的增修憲法又何嘗不是?海基會這雙「白手套」亦何嘗不是?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宣布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一中各表)更何嘗不是?何況,在李任內的一九九八年第二次辜汪上海會談,雙方更明明是以「一九九二年共識」為會商主軸,凡此皆成之於李登輝。

但是,李登輝如今連「九二共識」都要自我否認,即不啻自己已將這一切的一切皆「棄之如敝屣」,難道還希望海基會邀請他出席「紀念辜汪會談二十周年」? 試想,如果當天請了李登輝,會不會被認為是吃他的豆腐?而若未請李而請了連戰,更會不會被指為操作政爭? 至於海基會稱未請李連是怕「二人枯坐」,想了一天竟還說出這麼瞎的理由,也難怪好事者會軟土深掘。

  回應   吵什麼吵,紀念岳飛不會請秦檜來參加吧? 這些在政壇上掀風作浪的政客,一天到晚只會搬弄是非,製造矛盾再見縫插針,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模樣,台灣政壇多的是這種政治垃圾,把台灣搞得烏煙瘴氣,天怒人怨,台灣何辜?百姓何辜?要繼續忍受這些無聊無恥的爛政客,繼續傻野!繼續搬弄是非! 2013-06-0510:14:00 版主回應 假議題: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聯合報╱社論2013.06.05 北京聲聲催迫:民進黨若不搞台獨,若能改變台獨的立場,大陸即可與其交往。

蘇貞昌日前表態:「台灣是主權國家,早已獨立;現在最重要的是建設國家,不是走回頭路搞台獨。

」 蘇貞昌的說法並不新。

「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民進黨的國憲認同主軸論述;然而,這卻是個假議題。

因為:一、世界上並沒有一個以「台灣」為國號的國家;若「台灣」是「國號」,民進黨何必主張「正名」?二、「台灣」若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請問其憲法何在?世上並無一部「台灣憲法」,則「台灣」如何會是一個「國家」?民進黨又何必主張「制憲」? 蘇貞昌說「不走回頭路搞台獨」,能不能一比一地解讀成:「不搞台獨」或「改變其台獨的立場」?這一方面還有仁智論證的餘地,另一方面這也仍僅是蘇貞昌個人的看法,畢竟民進黨尚未作成《不走回頭路搞台獨決議文》。

蘇貞昌說「台灣是主權國家」,如前文所論,這句話根本是個假議題。

他說,他的兩岸立場,就是民進黨全代會在一九九九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此決議文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這正是此一假議題的原始出處。

《決議文》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台灣」這個「國家」,依「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這個國家」被稱作「中華民國」。

此說不啻是指:台灣這個「國家」,「目前」借用「中華民國憲法」,也借用「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因此「台灣」成了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這是扭曲的憲政法理,其實仍是「借殼上市」的台獨。

《決議文》若非「借殼上市」的台獨,民進黨至少應當完整接受這部「一中各表」的《中華民國憲法》;但是,從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在黨內遭到狂暴的攻擊,即知民進黨只是要借「中華民國」這個「殼」而已。

姚嘉文說:除了選舉制度,民進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最近邱義仁亦對謝長廷說:民進黨並未全盤接受這部憲法。

《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命題,建立或寄居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上;但民進黨卻反對「憲法各表」,反對「全盤接受中華民國憲法」,而自己又不能實現「正名制憲」;如此,試問「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命題何以立足? 《台灣前途決議文》頒布於一九九九年,二○○○年陳水扁執政後又宣布「四不一沒有」,此一演化尚合邏輯;但扁政府執政八年,正名制憲、入聯公投、一邊一國鬧得沸沸揚揚,早將《決議文》撕得粉碎。

而蘇貞昌當時曾任民進黨主席及行政院長,如今難道只憑一句「我的兩岸立場就是《台灣前途決議文》」即可交代? 施明德在一九九三年曾主張:台灣在中華民國這個名號下不必、也不會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原本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且自一九一二年就已獨立。

此一論述,與「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大異其趣,差異在於他主張的是「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

因此,蘇貞昌若「不走回頭路搞台獨」,就也不能回頭拿《台灣前途決議文》當防火牆。

因為,《決議文》在理念上是主張「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的假議題,在操作上則一路以來皆未「全盤接受這部(一中各表的)憲法」。

何況,《台獨黨綱》迄仍有效,民進黨難道要在《台獨黨綱》下操作《台灣前途決議文》? 蘇貞昌若「不走回頭路搞台獨」,就應引領民進黨從「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之假議題,走向「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的現實課題。

儘管中華民國在主權上是受傷的國家,但世界上卻沒有以「台灣」為國號的國家;中華民國憲法雖是部受傷的憲法,但除非民進黨走回頭路搞「正名制憲」,世界上永遠不會有一部「台灣憲法」。

中國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說:民進黨敢不敢說「不搞法理台獨」?其意應指:民進黨先回到「中華民國」再說,亦即先回到「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再說。

2013-06-0510:15:02 阿楨 混亂社會價值的不只白狼2013-07-01中時單厚之  白狼張安樂高調返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忍不住痛批,通緝犯居然可以變成英雄,大搖大擺手持統一文宣,還可以接受採訪,是政府失能,讓社會價值混淆。

 但請蘇貞昌也不要忘了,不久之前,民進黨還口口聲聲高喊受刑人的人權,要求檢討手銬、腳鐐等戒具的使用。

如果連手銬都可以拿掉,又有何道理去管白狼手上拿什麼文宣?  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地方,從來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通緝犯不能返國投案、不能在交保後受訪。

或許白狼的行徑讓人難以接受,社會觀感不佳,但講到政府失能,就扯遠了。

 其實,依照蘇貞昌所說的話,把「通緝犯」改成「貪汙犯」也都一樣可以成立,而且更貼切。

前總統陳水扁在獄中,不僅透過往來穿梭的政治人物干預民進黨黨務,甚至還在獄中揚言組黨。

此舉不僅讓社會價值混淆,處遇還遠超過一般的受刑人,這才是政府失能。

 下一次再遇到阿扁的議題,希望蘇主席不要忘記今天自己所講過的話。

 相關新聞 張安樂忙懷舊否認條件交換 李鴻源:未與張安樂套招 白狼:尋求黨參政不考慮個人 蘇貞昌批:通緝犯像英雄  討論區  這廝返國接機陣仗不如人吃味了  蘇貞昌,張安樂連個一審都還沒有呢,他在法律上還是無罪之身!倒是有一個三審定讞的貪腐犯,已經被關在牢裡了,你們還在千方百計想把他放出來,這才真是社會價值觀嚴重混淆!  當年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政黨,也被當時的滿清政府視為黑道通緝.美國人當年弄個販毒案把張安樂構陷入獄。

美國人當然知道這不對,但為了政治安全,法律也要為此服務.  這就是民進黨可惡之處,只許講台獨,不許講統一,比戒嚴時期還恐怖。

 社會價值觀嚴重混淆?哈哈哈.....,打架,鎖門加睡地板.耍流氓無賴搞癟三,..........民進黨真的很偉大!  這個小鼻子小眼睛大禿頭的蘇貞昌好容易就吃醋了!小人真是難養啊! 2013-07-0111:49:22 版主回應 張安樂維基百科 學歷 淡江大學歷史系學士 美國聖馬利學院心理學學士、社會學學士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分校會計學士、資管學士  經歷 南海路幫成員,竹聯幫成員、韜略集團負責人、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  張安樂(1948年3月12日-),臺灣江湖人物,綽號「白狼」,外省人,籍貫江蘇南京,黑社會組織竹聯幫創幫元老,曾擔任「總護法」,後成立中華統一促進黨,擔任黨總裁,主張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1984年張安樂出面指控國民黨政府派陳啟禮等人刺殺美國作家劉江南,並且意圖將殺手滅口,自此頗負盛名。

同年被檢控犯罪,在美國服刑,回台後1996年前往中國大陸經商,後遭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以「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通緝。

2013年6月29日主動返台,結束長達17年的境外滯留。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5%AE%89%E6%A8%82 民主台灣只許獨不許統?2013-07-01中時石佳音(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花蓮縣民政處長周傑民在歡送役男入伍時說:「兩岸統一是必然的。

」此話引來眾怒,縣長傅崐萁很快批准其辭呈,還為周的「不當言論」表示歉意。

《中華民國憲法》本文是「一中」憲法,憲法增修條文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而訂定。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亦明言「國家統一前…特制定本條例」。

發表合憲、合法言論的公務員,卻不見容於自詡民主、自由的台灣,我們究竟視憲法為何物?這是民主、自由,還是民粹、專制?  中華民國經過李、扁廿年統治,國家認同被偷梁換柱:從「中華民國復台灣」,先因內戰失敗而「中華民國到台灣」,再本土化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最後獨化成「中華民國是台灣」。

 形成尖銳對照的,卻是主張護憲促統的公務員郭冠英被人肉搜索、免職懲戒;支持統一的台商蔡衍明總被懷疑是「賣台中資」;依據憲法提出「一中架構」的吳伯雄被控「嚴重傷害國家主權」;現在則是發表合憲合法統一論的周處長被迫辭職! 言論自由互相尊重2013-07-01中時短評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日前應民主基金會邀請,發表演講,現場發生台大學生嗆聲抗議事件,學生最後被警察請出會場,事件落幕。

這個場景和作家黃春明到成大演講,也被成大教授蔣為文嗆聲幾乎一模一樣。

兩件事都反映出,校園裡部分人士對言論自由有單邊思考的傾向。

 面對抗議學生,郝柏村以「不應該鎮壓別人表達意見的自由」回應,這句話,大多數人都同意。

這個觀念,其實也得到法律判決的支持。

 在黃春明和蔣為文的紛爭中,黃因為被激怒,以不雅言詞回敬蔣,蔣因而提告,但最後黃被判無罪。

台南高分院在判決文中指出,「言論自由是人民基本權利,蔣為文固然享有言論自由,可表達不同意見,但在他人演講過程中,演講人同樣受到言論、講學自由的保障,不應以蓄意干擾、中斷演講的方式,侵害他人言論、講學自由。

」簡單的幾句話,把言論自由應互相尊重的精神解釋得清楚易懂。

  回應  這些學生說來抗議「威權」是很可笑的,他們不是在抗議威權,不過是在玩「抗議威權」家家酒罷了!  民主社會要能夠容忍尊重不同意見,不同的聲音,而不是霸道獨斷壓制別人的聲音與不同意見,但在台灣這樣的民粹社會,卻充斥著大量違反民主,違反人權的語言暴力,動不動就罵人賣台,罵人不愛台灣,中國豬滾回去,言論自由好像只有他們能獨享,其他人都沒有言論自由,這哪裡是民主國家所應有的做為!而是地皮流氓的行徑!  綠營的民主觀就是他們有主張台獨的言論自由,但是我們藍營卻沒有主張統一的言論自由。

鴨霸的綠營啊!  黃春明和蔣為文的紛爭還沒落幕!許多在網路上聲援黃春明的網友都被告。

華山會議,各自表述?【聯合報林政忠2013.07.01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九位委員將輪流主持華山會議,但蘇貞昌主持首場「台灣對中政策的核心價值與願景」,蔡英文、謝長廷都將缺席,華山會議被視為三大巨頭高手過招,為爭奪兩岸話語權提前暖身;民進黨內存在「一個中國,各種表述」,蘇貞昌堅持不辦兩岸辯論,辯論卻無所不在。

備受矚目的是,華山會議前,謝長廷在香港辦「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會後又前往深圳參訪台商,更傳可能會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

稍早,許信良也率領中執委洪智坤、扁辦前主任陳淞山等人登陸參加「北京會談」。

2013-07-0112:02:07 阿楨 民國乃敵國:清遺民為何與時代為敵2013-10-30新浪歷史by雷頤   辛亥革命後,清帝遜位,中國由帝制走向共和,中國人亦由臣民轉向國民。

然而,有一些著名或不那麼著名的人物,選擇了同情以至效忠清室的政治立場,後曾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的鄭孝胥甚至在日記中稱“民國乃敵國也”。

如何解釋和理解這些人物的行為及動機?這一群體的政治立場,是“落後”或“反動”的嗎?   傳統並非不可改變   傳統並不是也不可能是不能改變的,因為許多傳統本身也是“發明”的,取代了過去的“傳統”,只是久而久之這些“發明”也就成了“傳統”。

  說起“前清遺老”或“清朝遺老”那些個人物來,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更不用說現在大名鼎鼎、有說是“殉清”的王國維了,都不陌生,有關研究不能算少。

但是,把“遺老”做全面研究,從文化、政治、思想,乃至生活方式逐一掃描,卻不多見。

臺灣中研院近史所林志宏先生厚厚近五百頁、36萬字的《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則是此中力作。

一部厚重豐富的作品,當然具有“開放性”,引人聯想,給人啟發。

讀罷此書,令我想起傳統與反傳統的複雜性,理論、話語與現實世界“真實意義”的複雜性。

  提起“遺老”,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多是“辮子”。

正如林志宏先生所說:“在遺民的世界中,表達深具意義的儀式和行為,經常是他們體現自我認同重要的方式。

”清亡後,“辮子”成為遺老們表達自我認同、堅持傳統的重要的象徵性符號。

推而廣之,“辮子”令我想到了“傳統”與“反傳統”之間的複雜關係。

“辮子”其實也不過只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此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這是幾千年的“傳統”。

但清王朝建立之初以“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武力強迫漢人剃髮留辮時,許多人因其“反傳統”而激烈反對,一些地方甚至因此血流成河。

然而只二百年時間,也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反傳統”的辮子也演化成了“傳統”,甚至成為讓一些人難以割捨的“民族特徵”。

  “辮子”的故事告訴人們,傳統確是悠久的,是以往生活、智慧的點滴積累,當然應當敬重。

但傳統並不是也不可能是不能改變的,因為許多傳統本身也是“發明”的,取代了過去的“傳統”,只是久而久之這些“發明”也就成了“傳統”。

2013-11-0310:42:02 版主回應 西方是“霸道”,東方是“王道”   鄭孝胥推行王道思想的動機,除了維持秩序、強調恢復帝制的“正當性”外,它同樣也是一面用來抵抗西方文明價值和體制的盾牌。

  在“滿洲國”的建立中,一些“遺老”參與其間,起了重要作用,成為漢奸。

當然原因是複雜的,有對“朝廷”的忠心,對清王朝復辟的幻想,對“赤化”的害怕,等等。

其中一點,是日本宣揚的“王道”。

  在二戰結束前的大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不斷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也發展出了一套相當“深厚”的侵略理論,如果沒有這樣一套理論做基礎,它的侵略擴張不可能得到幾乎是舉國一致的長期支援,因而也難以持久、更難不斷擴大。

這套理論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訴求,把日本對亞洲各國的侵略說成是促進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提出發動這次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使有色人種從白種人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不僅是求日本的發展,而且要“救濟”和“解放”東洋被壓迫民族。

它認為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是來自歐美的“文化殖民”,破壞了東方固有的文化。

它尤其強調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反復論證西方文化是儒家所謂的霸道文化,東方文化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化。

在不遠的將來,東西方文化將發生最後衝突,決定是霸道還是王道統治世界。

現在,只有日本是東方文化的代表,是王道的化身,而王道不僅事關日本的繁榮,而且事關世界的發展,實現王道是日本民族的光榮使命,所以以日本為代表的王道文明應主宰世界、拯救全人類,在日本的領導下為萬世開太平。

總之,這是日本為建立“王道樂土”而進行的“聖戰”。

相信讀者對“王道樂土”,都不陌生。

  在“遺老”中,鄭孝胥對“王道”的論述最多,因此,林志宏先生專有一節分析鄭對“王道”的理解與闡釋。

鄭孝胥把王道視為東方民族因應西方列強勢力的國際策略,以此說明東西兩種文明的本質有所不同,認為西方文化是“霸道”,而將王道看成隸屬東方的獨特精神,代表東方本位的想法,東方正代表王道精神之所在。

“綜述鄭氏對王道的言論,可以發現:推行王道思想的動機,除了維持秩序、強調恢復帝制的“正當性”外,它同樣也是一面用來抵抗西方文明價值和體制的盾牌。

這個武器既是區別東、西方的差異,還要拿來回擊1912年後效習‘西化式民主體制’的民國。

當然,重新復興傳統,賦予意涵,也成為追求王道理想的另一種使命。

”鄭孝胥的“王道”,與日本的“王道”,基本契合。

  “王道”話語的濫用   一套話語體系,其言詞其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它是由誰掌握、又是如何被運用的。

  多年前,我對汪偽政權的話語曾稍有研究,當時就注意到,在他們的話語系統中,“王道”是一重要元素。

太平洋戰爭爆發僅兩個月,由英國人殖民統治了一百餘年的新加坡在1942年2月即被日軍攻陷。

汪偽集團在同年5月編輯出版了《國人對於日軍佔領新島後之感想及希望、新加坡陷落為大東亞建設之樞紐論文集》一書,歌頌日本的“赫赫武功”,以表慶賀。

書中歷數了英美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為代表的白種強勢文明幾百年來對黃種弱勢文明殖民、半殖民、次殖民統治的種種罪惡,強調自鴉片戰爭以來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壓迫和剝削,還對英美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大加鞭撻,認為“國人又炫于英美自由主義文化,酷慕其皮毛,不惜將數十年固有道德,棄之如敝屣,遂使人欲橫流,倫常失紀,戾氣所積,國勢日替”。

“我國數千年文化,以王道為特具之精神……及清季英美文化侵略潛入之後,國人震於物質文明之新異,群相傲效其皮毛,將傳統之王道文化,視若糟糠”,這次要借日軍攻佔新島之機,“將以前深痼之英美功利主義文化,洗濯清楚”,要“以王道文化矯正其宿疾”,溝通中日文化,“建設共存共榮之新東亞”。

現在“西洋人尚以為西洋文化是人類最高級的文化,而我們由於東方文化的不注意與不統一,只有在西方文化之前低首下心,但今後,在日本清算了追隨歐美的思想和政策,中國轉變了爭取民族解放獨立的路線,東方文化,將由此戰爭為契機,而在世界文化上放射新的異彩。

”在這種“王道”話語中,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則是英美殖民主義的一部分,像“焦土抗戰”、“抗戰建國”、“長期抗爭”、“遊擊戰爭”等,都是由於“依存英美之錯覺抗日排日之謬誤”而提出的“誤國口號,害民名詞”。

  中國儒家理想的“王道”也可以成為日本侵略者、鄭孝胥、汪偽集團的重要話語論述之一,說明一種理論、一套話語體系,其言詞其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它是由誰掌握、又是如何被運用的。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3-10-30/160072765.shtml 2013-11-0310:44:33 阿楨 反共可不能出賣民族2013-10-31中國時報阿修伯 2013年9月2日,台灣允晨文化公司出版了一本書《假如中美開戰》,作者是現居美國的大陸反共民運人士、台獨親密戰友陳破空先生。

他在書中說:中國已經很大,還要更大,日本、越南、菲律賓、印度都比中國小,中國仍嫌他們不夠小;多年來專制獨裁、野蠻暴力、窮兵黷武的政權,必對外擴張,覬覦別國土地資源,咄咄逼人。

  陳先生說:日本不是軍國主義,因為它是民主國家;中國才是軍國主義,四處點火,挑釁,惹事生非;共軍腐敗嚴重,內部難題困局無法解決,一黨專制,封建迷信,依「絕對權力絕對腐化」定律,必然會對外投射,與二戰時日、德情況相同。

  此書一出正合台獨口味,台獨人士為之大力宣傳策畫。

10月30日至11月7日在台灣有一系列活動,首先「民進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將請陳先生擔任引言人,接著在台北台灣大學、高雄中山大學、台北輔仁大學演講造勢,皆由台獨人士為之安排主導,必將轟動全台灣。

前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高英茂為此書寫推薦文並介紹作者:「絕對權力的邏輯,是對內壓迫與對外擴張。

」就是今日的中國。

陳破空先生在美國之音TV、自由亞洲電台及多家中文電視等處評論政治、經濟、社會,是海外華人民運人士名人名筆名嘴。

  以《假如中美開戰》為書名,實則中日開戰應在中美開戰之先,此書著墨重點也在中日開戰,美國只是配角,為日本壓陣助威,喜看中日火併。

中共綁13億中國人上了戰車,中美之戰必是中敗美勝,那自然不在話下。

中日開戰也將是清代甲午重演,結局也必相同。

日本必大勝,台灣、新疆、西藏、香港等或獨立或自治,中國則瓦解崩潰,日本為世界消除此一惡魔,全人類額首稱慶,大東亞共榮!   陳先生樂觀預測中國必敗,釣魚台自然歸屬日本,台灣則順勢獨立建國,我想皇民們恐怕不會答應吧?母國日本勝利,怎能不合併回歸呢?   照陳先生的邏輯,二戰時已侵吞台灣、滿洲的日本,是因為當時中國國民政府專制獨裁腐敗不民主;而日本是民主國家,所以有權「暴支膺懲」,正是伸張正義也。

日據時代常聽到的日本軍歌「替天征討不義之徒」,正與陳先生不謀而合。

2013-11-0310:47:01 版主回應   不錯,中共建政以來,做了許多壞事、錯事、蠢事、惡毒事,文革、大躍進…推行世界革命,不恤民命,瘋狂專制,獨裁貪腐。

但陳先生所說今日中國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窮兵黷武、侵奪別國土地資源,到處煽風點火、惹事生非,並非事實;反之,對鄰國妥協退讓,犧牲自己,做呆瓜傻鳥,打腫臉充胖子,餓死幾千萬人民還去援助他國,進行無產階級世界革命,解放全人類。

以釣魚台之爭而論,中國一直容忍退讓,主張擱置,避免衝突,結果是日本主動強橫桃釁。

怎麼陳先生對中國反咬一口?難道你也變成了日本皇民嗎?   陳破空、曹長青、阮銘、林保華、袁紅兵等大陸民運人士,與台灣沒有任何淵源,來到海外就與台獨人士親密往來,「仗義執言」「反對中國人欺負台灣人」。

曹先生出書《台灣的抉擇》,竟說蔣氏國民黨欺壓台灣人比日本人欺壓台灣人厲害百倍,煽動泛綠本土台灣人仇恨鬥爭泛藍外省人,不知他打的是什麼算盤? 因為完全投合台獨口味,甚受台獨人士歡迎,熱烈親切,水乳交融,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我們不希望看到中日中美大戰,生靈塗炭甚至人類毀滅;亟盼聖賢大政治家出世救世,也亟盼大陸民運人士:反共可不能出賣民族!「大義滅親」也要有一個分寸,更何況「大戰」是「大義」嗎?(作者為作家) 2013-11-0310:49:21 阿楨 開羅宣言70年了   開羅宣言「日本所竊據的中國領土,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應該歸還中華民國。

」都已七十年了,台澎金馬的歸屬,怎還爭論不休?   事關國民主權1之爭,靠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的嘴炮,再爭個七百、七千年也不會答案。

  別史盲2了,中國歷史的分分合合3分久了自然會合。

  如今不同了,兩岸中央的一中各表4就已表不清5,島內的台獨6和島外的美日7分裂勢力更是不承認開羅「宣言」的「條約」效力!   可是開羅宣言的條約效力是客觀的史實呀!   哎啊!人這種理性動物真是不如禽獸誠實,不遵守約定時、人會掰出各種邏輯來說約定無效。

  所以台澎金馬的歸屬,最終還得回歸動物本質:實力、不管軟硬兼施8!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793851 2014-01-1708:49:44 版主回應 考古專家破解中國起源之謎2014-5-6旺報 近日,三聯書店出版的《何以中國》針對「中國」的稱謂提出考古論證,在陝西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上,首先看見「中國」二字。

  據中新網報導,《何以中國》作者許宏是大陸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

在書中講述始於公元前2000年,中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從陶寺文化興衰、嵩山文化的星羅棋布,新砦遺址的崛起等,進而解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誕生。

  《何以中國》的副標題叫做「公元前2000年中原圖景」。

不用說,就是要對四千多年前的夏代的興起做一個詳細的界定。

相比通常側重於文獻的寫法,作者所採用的主要是建國以來對三代聚落遺址的考古成果,而近幾十年以來驚喜不斷的重大發現,足以支撐作者鋪陳出這樣一個精彩而不乏說服力的推論了。

  「中國」的源流,得從晉西南的陶寺文化說起。

四千年前,《禹貢》中九州之首的冀州境內,就已發展出頗為高度的文明。

龍盤、特磬還有中國大地上最早的銅鈴等標誌性物件都顯示此陶寺文化高人一等的實力。

但也似乎因為文明過度發達而導致貧富分化,也讓這裡發生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第一次革命。

據已有發掘報告表明,其場景頗為慘烈:男女貴族被屠殺、宮殿建築被焚毀,連已下葬的亡靈也不得安生,被毀墓虐屍。

陶寺文化如此發達,卻不曾形成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暴力機構如建制化的軍隊也尚未建立,因此對於底層民眾的反抗,上層貴族毫無還手之力,只能逃竄於四方以避禍,「建國大業」被迫終止了。

  禍福相依,或許得益於陶寺文化的衰敗,文明的火焰反能衝決而出,跨王屋、太行而渡黃河,中華文明的主場也挪至嵩山南北的中原地帶。

王城崗、二里頭這些在中學教科書耳熟能詳的地名,驟然進步為文明演進的重心,「中國」的輪廓也隱然成形。

  星羅棋布,遍布長城內外、大河南北,遍地開花的各類型文化類型怎麼會突然聚焦於此?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為什麼會出現在中岳腳下,伊洛之間?   任何歷史,皆受限於相應的地理環境,愈是生產力不發達的遠古,愈是如此。

在大致可認定為西周成書的《禹貢》「導水章」最末一節中,講到了位「天下之中」洛陽周邊的河川流向。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於伊,又東北入於河」來描述1400平方公里的洛陽盆地的山川河流,足見其在《禹貢》著者心目中地位,其在古代中國發軔之際的極端重要。

洛陽周邊氣候宜人、地勢和緩,不易受水旱之災,出產也豐富,能夠供養不在少數的人口。

更重要的是,它處於東西板塊的交聚,南北溝通的孔道,文明的交流、競爭都特別激烈。

在史前文明的網絡中,它是物質、人員流動的中心,也經常遭遇高頻率的衝擊、高強度的對抗,文明火花的迸發也特別熾烈。

  中國的國家起源,始終有倆問題繞不過。

什麼叫多元一體?斷裂與持續的關係究竟如何?《何以中國》對此皆給以一定程度的闡釋:中華文明的起源如滿天星斗般遍布於華夏大地的東西南北,大致與《禹貢》中「九州」範圍相仿,但各類文化的因素最終都匯聚於中原,匯聚於伊洛,匯聚於二里頭,最終變為華夏文明的正朔,多元歸於一體。

從陶寺到王城崗到新砦再到二里頭,之間雖有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間隔,但從建築形製到禮器式樣,其中文明關鍵要素的傳承清晰可見,奠定了世界主要文明體中連續性最持久之中國文明的基礎。

2014-05-0709:58:28 阿楨 海外榮民的變調春節【聯合報2014.01.21 春節將近,在美國感受不到過年氣氛,經由駐美代表處和僑社舉辦春節活動的「提醒」,才驚覺春節要到了,而參與這些活動也成了我們這些在外遊子一解鄉愁的寄託。

不過,前幾天收到由海外榮民組成的華府榮光聯誼會的春節聯歡大會通知,卻讓人感覺到少了節慶喜氣,卻多了悲憤情緒。

榮光會通知書標題寫著「台北政爭延燒、海外連結被斬、立委利委報復、一舉趕盡殺絕」,之後加了「華府榮光會春節聯歡大會照常舉行」一段話。

內容則是提醒會員,今年因立法院刪除補助經費,被迫取消行之有年的優惠方案,出席費用從往年的十美元增為廿美元。

至於為何預算會被砍,榮光會內部傳出的說法是,海外榮光會在去年馬王之爭中大力挺馬,因此遭王金平報復,利用立法院密室協商撤銷主管海外榮光會的退輔會第七處,以及對海外榮光會的補助經費。

撇開補助被砍是否與陰謀論有關,榮光會少了金援成定局,華府的榮民發揮革命軍人精神,要大家共體時艱,決定「飯照吃、獎照抽」。

在這些曾經為國奉獻的榮民被迫「自力救濟」同時,中國大陸努力耕耘僑社,台僑不分藍綠,中方除了私下連繫,就連中共大使館的活動,也經常看到台僑成為座上賓。

如果說去年的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撤掉中華民國國旗事件只是個案,以兩岸政府經營旅美僑胞的用心程度來看,類似個案變通案恐怕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受限於台灣與美國的非官方關係,每年的元旦以及國慶升旗典禮,都是由這群效忠中華民國的榮民負責升旗;就連每年退伍軍人節在全美各大城舉行遊行,也都是由這群白髮蒼蒼的榮民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維繫中華民國在二戰的正統,政府若不予以重視,哪一天榮民們高舉五星旗也不令人意外。

2014-01-2111:11:00 圖博館 18億年前中國真是“中央王國” 英國科學家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2015-09-21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中國是字面意義上的中央王國。

研究人員利用地質數據重建18億年前的Nuna超大陸,發現華北古岩石與西伯利亞克西南的部分岩石在同一時期經歷了近乎相同的演化歷史。

西伯利亞(下圖4)、東歐和北美古陸塊(下圖1)共同構成Nuna超大陸的核心,此前的研究因為難以確定華北古陸(下圖5)的位置而將其置於超大陸的周緣位置,最新研究通過地質證據將華北和西伯利亞古陸相連,因此在重建的Nuna超大陸中,華北古陸將處於Nuna超大陸的中間位置。

重建超大陸的關鍵方法是比較地質結構類似的穿刺點或克拉通(大陸地殼上長期穩定的構造單元)之間的診斷帶​​。

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符號PP)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Ma(約25億年前),結束於1600Ma。

古元古代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25億年前,古老的微陸塊以規模較小的板塊構造形式拼合成超大陸,而在18億年前,超大陸受古地幔柱構造的影響再裂解成不同的陸塊。

華北克拉通在約2500Ma太古宙結束時已基本形成,在2300Ma之前處於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9_24_335477.shtml 2015-09-2512:48:28 圖博館 一頁國慶滄桑史,怎堪政治算計百摧磨2015-10-10聯合報社論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今天在總統府前的國慶大會上,當軍民學生一起獻上精采表演,展現歡欣鼓舞、齊賀雙十的節慶氛圍之時,朝野政黨領袖也難得齊聚,共同獻上了「全出席」的國慶大禮。

 只是,翻開一頁國慶大會史,朝野領袖無論出不出席,都難脫政治考量。

明年總統大選投票距今不到百日,選情的發展,催出了今年國慶大會朝野領袖共同出席的盛況。

正因如此,許多人認為,那恐怕是一個典禮上「一國同表」行禮如儀,內心裡「一國各表」另有盤算的場景;但這對過生日的中華民國將情何以堪,國民期待的是一個跨越鴻溝、藍綠同慶的盛典。

 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後的雙十國慶大會,大抵可分成兩階段。

在前數十年「反共抗俄」時期,雖然一黨獨大,沒有真正像樣的在野黨,但國家方向清楚,雙十時節,「普天同慶、薄海歡騰」就是朝野的共同賀辭;而國慶看閱兵、家戶掛國旗,也早已成為全民共同記憶。

 民國八十年國慶,李登輝掌總統大位時,主辦單位首次以黨主席名銜發出邀請函給當時的民進黨主席黃信介,黃也欣然出席。

但因座位被安排在貴賓區外圍等原因讓黃信介不滿,此後未再出席。

蔡英文今年出席國慶大會,算一算,上次在野的民進黨主席參加國慶大典,竟然已是廿四年前的事了。

 至於民進黨執政時期,陳水扁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的四個國慶,藍營政黨主席全數缺席。

面對少數總統,藍營難以心服;中華民國被借殼的疑慮,始終未除;藍綠鴻溝,終究難以跨越。

直到民國九十四年,馬英九才成為政黨輪替以來第一個參加國慶大會的國民黨主席。

但隨著九十五年陳水扁貪腐案逐漸被揭發,終讓當年國慶大典成了抗爭秀場,親民黨立委大鬧會場、藍綠立委扭打衝突的難堪場面傳遍國際。

翌年扁任內最後一次國慶,總統談話竟避提「中華民國」,總統府塔樓更拒掛「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標語,改懸「台灣入聯」口號。

 國民黨奪回政權後的國慶,民進黨主席也均未參加,今年蔡英文終於出席。

隨著總統大選逼近,「維持現狀」意外成為朝野最大共識;明年最有希望入主總統府的蔡英文,縱使曾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但既言「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則中華民國國慶豈能缺席?因此,蔡英文「調整行程」,參加國慶,並被戲稱是「勝券在握、提前見習」。

2015-10-1022:34:35 圖博館 那麼,想像明年此時的國慶畫面,如果蔡英文成為大典主角,新黨主席郁慕明所說,過去民進黨執政時元旦升旗、國慶大典後,中華民國國旗被參與民眾丟棄在垃圾桶、堆積如山的場景,會再度出現嗎?現在國民黨內亂方殷,已經沒人追問蔡英文要如何「維持現狀」或維持「什麼現狀」了;但蔡英文的重要課題之一,當在思考如何讓自己及其把台獨當「基因」或「天然成分」的支持者,摒棄權宜或借殼心態,真誠對待中華民國。

這樣,蔡英文所稱盼藉出席國慶典禮,終結藍綠對立,用包容、和解來團結社會的目的,庶幾能逐漸達成。

 至於國民黨,大概已經不敢想像明年此時的國慶畫面了。

馬英九總統任內的最後一個雙十慶典,難掩尷尬。

「抽柱換朱」僵局未解,火車對撞危機猶存,對內團結無方,對外征戰無力,眼看政權拱手,江山易幟,今年在國慶觀禮台上的藍營天王諸將,明年安在?朱立倫和洪秀柱如果不能相互諒解,放棄前嫌,並肩作戰,共同承擔,扶大廈之將傾,難道要等到社稷不奉,再度以鬧場秀的方式出席國慶大典?  雙十國慶大會,原應是不分黨派、顏色,朝野共同參與的慶祝盛會,但廿多年來,卻始終隨著政局起伏與朝野易位而迭生枝節,更不要說是受這些政治菁英影響的廣大支持群眾,都讓中華民國的生日派對,始終缺乏真正朝野共賀、全民同歡的氣氛。

 今年國慶大會「齊心愛台灣、共創新未來」主軸的大牌樓,早在凱達格蘭大道矗立;朝野領袖齊聚的觀禮台,也已在總統府前架好,國慶大會政治大秀舞台準備就緒。

難得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次國慶,朝野同賀;雖然朝野領袖各懷政治盤算,但在觀賞軍民學生的歡樂表演時,莫忘國民最誠摯的祝願: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國祚延綿!   回應  蔡英文曾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選舉到了為了騙選票又借殼心態聲稱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賣假啊~別再騙了.聯合報都變成三民自化啦!  黑心蔡、黑心民進黨參加中華民國國慶,是要和解團結!聽來不僅震耳欲聾,還令人作嘔!  真想不到,中華民國連2016都撐不到,國民黨已提前出局!2015-10-06正式開始傾塌,2016-01-16全面崩盤,從此淪落為與台聯相當的花瓶黨!國民黨滅亡之快,超乎想像.而且最不可思議與,也是最夠諷剌的是,滅亡的導火線是它黨主席朱立倫的自殺炸彈!正當洪秀柱在身先士卒,率領真正熱愛「中華民國」的仁人志士準備殺出媚日皇民的重圍時,朱立倫突然從後面一把拉住洪秀柱,同時拉開了身上的炸藥包........ 2015-10-1022:37:08 圖博館 台調查:46.4%台灣人傾向“獨立”49.7%預期台灣被大陸統一 台灣地區進入2016年“總統”選舉進入倒計時,兩岸政策成為藍綠在“大選”角力的主軸。

國民黨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皆對兩岸關係表態,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朱立倫則質疑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如何維持現狀?”兩人隔空交火。

那麼台灣民眾如何看待未來兩岸關係?   據台灣“中研院”社會所最新調查,對於“當下統獨選擇”,高達46.4%的民眾選擇“獨立”,“預期未來統獨走向”反而以“被統一”居多,高達49.7%,“獨立”僅剩35.9%。

台灣學者稱,“太陽花運動”是民眾為抵抗“被統一”而產生的作為。

  回應 中國也應該民調一下是否要統一台灣,相信是99%以上      “被統一”49.7%。

多麼痛的領悟 雖然不能肯定這份圖表的客觀性有多高,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應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和平統一不可能,要想打破第一島鏈,只有武統。

統一要實力,同樣,獨立也得要實力。

 這就是去中國化教育的遺毒,把年輕一代禍害成了台獨一代讓中華民族自相殘殺若干年後,這個敗類必將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戰爭從來都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途徑之一。

不通過血與火來結束國共內戰,就無法徹底結束國民黨1912年以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

不通過血與火的戰爭,就無法徹底改變整個台灣的社會結構,無法給台灣的進步勢力騰出位置,無法徹底重建台灣的意識形態,更無法改變台灣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甚至中央無法號令地方。

那樣它將來即使統一了,過得好是台灣優越;過得不好是中共不照顧台灣;而遇到非典那樣的危機更別指望台灣有足夠的組織動員能力。

不通過血與火的戰爭,就無法展現中國在維護主權方面不可討價還價的決心。

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

只有通過血與火的徹底變革,才能讓台灣人認清現實:民族認同不是嘴炮,它是由共同的文明、歷史經歷和思想體系所構築的! 是時候了,解決台灣問題個人認為是我們這一代的歷史使命!         武力統一就會消滅台獨嗎?我看不會,與其我們衝過去殺台獨,不如讓台獨和獨台自相殘殺。

我真想看看一個連糧食和能源都要靠海運的小島一旦遭到封鎖,會不會出現歷史上的“人相食”。

2015-10-2710:33:03 圖博館 西方民主有助於兩岸統一嗎?2015-12-04宋魯鄭旅法學者   【距台灣“大選”不到五十天,觀察者網專欄作家、春秋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先生實地觀察選情及台灣民主現狀,也拉開了觀察者網“選舉”報導的大幕。

】   2016年台灣“大選”之所以令全球格外關注,不僅僅是有可能第三度政黨輪替從而引發“東海、台海、南海”共振效應,更重要的是,在選前七十天大陸果斷出手,與國民黨聯手上演了兩岸分治六十六年來第一次最高領導人的會面。

由於這場會面蘊含的高度政治性和法理性,標誌著兩岸統一已實質性地提上了日程。

顯然,大陸以兩岸交流更高、更廣、更快的策略應對台海可能出現的變局。

雖然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預言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但兩岸由於隔絕六十多年,再加上複雜的國際因素,仍需要耐心創造多種條件,其難度不應低估。

但這裡有一條流傳頗盛卻又似是而非的說法:“大陸不民主,兩岸不統一”。

  兩岸在特定時空和歷史條件下,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這種制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大陸對此有著十分清楚的認識,所以才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一國兩制”。

  更重要的是,人類發展至今的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國家是否統一,特別是否能夠和平統一和製度並無相關性。

近代以來,西方都是以武力維持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存在,一個民族要想獨立,也往往通過戰爭。

比如美國是靠武力贏得統一,也是靠一場內戰維持國家統一的。

英國是依靠武力才維持與愛爾蘭的統一,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也是通過暴力才獲得獨立的。

巴爾幹半島各國、中東各國,也都是在一戰、二戰後才獨立建國。

  西方民主發展到今天,雖然英國和加拿大可以通過少數族裔的公投方式決定能否獨立,但這也足以證明,民主也無法解決國家的認同問題。

只不過,它有可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處理,即實現和平獨立。

但是否在任何國家都有效,卻依然存有疑問。

比如土耳其,就是依靠對追求獨立的庫爾德人的暴力鎮壓才維持統一的。

  這種國家間的差異性,也體現在新興的民主國家。

南斯拉夫民主化後,各民族是以戰爭的形式獲得獨立。

但同樣是共產黨執政,而且開放度遠不及南斯拉夫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卻在民主化後和平分手。

  所以,大陸不管採用何種制度,少數的分離主義者也不會產生同樣的國家認同,也同樣會尋求獨立。

2015-12-0509:58:09 圖博館 根本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說的,國家認同和製度無關。

對於支持台灣獨立的人來講,大陸不管實行什麼制度,都不能剝奪他們尋求“獨立”的權利。

達賴喇嘛和熱比婭代表的分裂主義也是同樣。

  就在最近,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議會已宣布獨立,而他們的獨立追求已經一百多年了,不管是法西斯制度還是民主制度,都未能改變他們的獨立願望。

  二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假如中國移植西方民主制度而遇到困難時,西方一定會像對待當年剛剛走向民主化的俄羅斯一樣,如支持車臣獨立勢力般支持、鼓動中國其他民族的獨立要求,進一步削弱中國。

  即使少數民族支持一個統一的國家,西方也會想方設法支持培植代理人,破壞中國的完整。

其實不妨坦率地說,利用民主化分裂中國本來就是西方的目的。

另外需要說的是,雖然境外分裂勢力鼓吹英國的榜樣,但實際上蘇格蘭模式並不會真的被他們所接受。

  蘇格蘭公投有兩個特點:首先投票權是根據居住地而不是根據民族。

即凡是生活在蘇格蘭的人都有投票權。

包括英格蘭人、歐盟國家的公民;生活在蘇格蘭以外的蘇格蘭人沒有投票權。

其次,如果獨立成功,凡是在蘇格蘭出生的人都自動成為蘇格蘭人、凡在蘇格蘭生活的英格蘭人也自動成為蘇格蘭人,擁有蘇格蘭國籍。

  但是這個符合西方標準的公投模式並不會被他們認可。

其實就在西方,也有許多國家對公投都不認可,不認為是民主。

  加拿大的魁北克第二次舉行公投時,當時的總理克雷蒂安認為公投獨立不是民主,是對民主的歪曲。

他的原話是:“公民投票方式無疑比戰爭手段要好,但如果一個省、一個城市由於某種不滿情緒就舉行公投,以達到從國家母體中分裂出去的目的,這完全是對民主的歪曲。

”   當時主要的西方國家都公開呼籲維持加拿大的統一。

魁北克公投時,美國總統克林頓就堅決反對魁北克的獨立,明確表態:“即使魁北克公投獨立成功,美國也不會承認其合法性”。

後來加拿大法案規定魁北克獨立需要聯邦和其他省認可,公投不管結果如何,都必須得到聯邦政府的批准,這樣的措施美國立即表示支持。

其雙重標準折射的是公投獨立並不是什麼普世方式。

  現在的西班牙中央政府也反對任何獨立公投,並表示將以一切政治和司法方法來阻止。

2015-12-0509:59:03 圖博館 或許有人認為,民主固然無益於建立民族認同,無法維持國家統一,但至少可以和平分手。

但這種案例僅限於有限的國家,如捷克和斯洛伐克。

大多數國家要么是暴力統一要么是暴力獨立。

美國就是通過暴力實現獨立也是通過暴力維持統一。

上世紀末南斯拉夫則是在民族仇殺的血腥中解體。

  已經兩次實行公投的加拿大,也沒有放棄武力維護國家統一。

1971年10月,當魁北克獨立勢力殺死兩名官員後,特魯多總理立即派軍進入,並宣布戒嚴,逮捕大量的無辜民眾。

2003年前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JeanChretien)的傳記出版。

在這本書中,前加拿大國防部長DavidCollenette就透露說,武力解決主權問題仍是加拿大政府最壞的打算。

萬一輸了公投,聯邦軍隊會以保護聯邦政府在魁北克的資產為由入軍。

  當然不僅上述國家如此,如果以歷史為藉鑑,美國也一樣。

美國通過武力維持統一後,還沒有遇到過另一次的分裂挑戰,可以預言,假如靠近墨西哥的部分州在人口比例發生根本性變化而追求獨立時,美國同樣還會以武力解決。

  需要說的是,至少在中國現行製度下,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民族衝突,不會發生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導致的戰爭。

而一旦民主化,在轉型的混亂失序階段,中國很可能南斯拉夫化,發生大規模的民族流血衝突。

所以以研究少數民族問題著稱的王立雄也認為:中國民主化後,必然血流成河。

  不過看一看人類歷史,中國對待各民族是最溫和甚至友善的。

我們不妨想一想黑人、猶太人、印地安人在西方的命運。

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我們不妨想想,鄭和下西洋是如何做的,西方地理大發現是如何做的。

漢朝最大的敵人是匈奴,但當匈奴分裂並向漢朝投降時,漢朝立即提供糧食,分配土地,毫無歧視。

漢武帝的託孤之臣金日磾就是匈奴王室,後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孫世受封侯。

二戰時,全民皆兵的瑞士在壓力下向德國遣返了三萬名猶大人。

但是中國儘管自己獨立抗戰處境艱難,仍然不惜得罪強大的德國,救了大量的猶太人。

當時中國外交部的訓令​​是:猶太人請求籤證入境者,條件寬厚,不予拒絕。

甚至惱怒的納粹當局藉口中國總領事館的房子系猶太人財產而將之沒收,中國的領事自己出錢租房子作為辦公地點,堅持發放簽證直至1940年自己被調離。

而中國從來就沒有遣返猶太人。

2015-12-0509:59:49 圖博館 就是今天,歐洲的穆斯林群體是什么生活狀態?法國頻頻發生針對清真寺的槍擊、縱火、塗抹豬血、擺放豬肉這樣的事件,更不用說針對穆斯林宗教信仰的漫畫。

甚至許多城市開始規定學校不能提供無豬肉餐,也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吃豬肉,否則就自願挨餓。

面對難民危機,斯洛伐克公開聲稱只接受基督徒,法國的許多城市也群起效仿。

這樣的種族、信仰歧視中國有嗎?所以,雖然達賴喇嘛認為留在中國從經濟角度上講,對藏族是有利的,但他更應該知道中國人對藏人的友善要好於其他國家,包括他們流亡的印度。

其實在海外就有藏族朋友私下里對我講過這樣的話:印度人對他們並不友善,還是中國人更為友好。

  所以說,無論是同宗同文的台灣同胞還是各民族來說,統一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至於中國現行製度與民族問題的關係,我的看法是只要分裂勢力存在,中國執政黨的統治就會更加鞏固,其合法性就越無法被挑戰,中國的現行製度就越不可能改變。

原因很簡單,今天執政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和維持國家統一民族主義基礎之上的。

2008年達賴集團借中國舉辦奧運會之際製造騷亂,並成功地煽動了整個西方媒體。

但令全世界大吃一驚的是,全球華人幾乎都自發地團結一致地站在了中國政府一邊。

  回應  民主和法制的進步使台灣的社會成為高素質的社會。

大陸一天到晚講統一,不如反思我們執政黨的執政文明,還有國民素質為啥這麼差。

為啥吸引不了人。

 看最近幾年的新聞台灣人素質比內地人還低         台灣人素質高是一種假像,台灣以前給人素質高的感覺那是因為台灣以前比大陸人有錢,有錢人掌控著話語權包裝的好給別人一種高素質的感覺,現在台灣由於政治無能而經濟不行了,真容就暴露出來了。

 民主自由是西方踐踏世界的遮羞布,是分裂勢力配合西方蹂躪世界的擋箭牌。

民主自由本無錯,但被濫用一文不值。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5_12_04_343491.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海龜與烏龜藏疆港台獨之毒藥民主的烏坎之路民主形式萬歲假民主自由之名《新加坡史》民主就是挑爛蘋果《民主的類型》中共為何反維權天下民主一般黑民主偽形(二)伊斯蘭革命美國民族大熔爐比賣國為榮9成自認是中國人?71%希望台灣獨立?《國民主權》《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假愛台之名獨派的道德觀如此的台灣人假獨與假統《中國模式》《柔性權力》 2015-12-0510:00:40 圖博館 想獨立?也不看看我們四次收復台灣的歷史2016-06-06海外網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在歷史上它也有與大陸分離的時期,但就跟中國的歷史主流是統一一樣,台灣每次在分離後,都會再次回歸祖國。

歷史證明:不論有什麼樣的阻力,不論有什麼樣的勢力,中國統一的歷史潮流竟如此浩蕩,不可阻擋。

關乎中國國運與中華民族命運的台灣問題,終會有解決之時。

今天,島叔帶你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四次收復台灣的故事,殷鑑不遠,願統一可期。

  第一回   早在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時任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在澎湖派駐舟船水師,警戒台灣、澎湖地區,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澎駐軍。

  元朝建立後,元世祖於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降旨,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府,台、澎地區至此開始有地方行政機構,行使統治權。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為防備日本海寇侵襲東南諸省,下令實行海禁,但在軍事部署上只防海岸,不守海島,撤除了設在澎湖的巡檢司。

由此導致倭寇乘虛而入,以台灣、澎湖為中轉站,頻頻襲擾大明的沿海地區。

  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底,大批倭寇在福建海面流動,燒殺搶劫,遭明軍水師圍殲,漏網的殘部逃回台灣。

鎮守浯嶼(今金門)的福建都司沈有容,決計趁此胜勢追窮寇,一舉將倭寇逐出台灣。

遂挑選敢死之士、高大樓船,渡海追擊。

時恰值西北季風,大軍揚帆東海,經澎湖直達台灣西南海岸。

  在與倭寇的海戰中,明軍戰船先發製人,施放火箭,多艘敵船中箭起火,使倭寇立時亂了陣腳。

沈有容揮動令旗,樓船趁勢順風順水橫衝直撞,勢不可擋。

倭寇力不能支,急中生智,竟下令把搶掠來的財貨拋入水中,意在引明軍撈取,緩解追擊。

但是倭寇畢竟太天真,由於沈有容治軍嚴整,其部下無一“見錢眼開”,繼續窮追猛打,全殲了海上之敵。

  明軍隨後成功登陸,沈有容張榜安民的同時,繼續追剿陸上的殘敵。

在深山堅持鬥爭的台灣義軍與明軍此時緊密配合,合力殲滅倭寇的遊兵散勇。

倭寇頭目見大勢已去,倉皇下海逃遁。

  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從國外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時為明朝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春節前夕。

  第二回 17世紀初,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殖民者,開始打起台灣的主意。

先是以經商互市為誘餌,於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得到福建地方官允許,在台灣築城作為貿易場所。

繼而通過利誘、威脅、武力恫嚇等手段,不斷蠶食擴張,最終將整個台灣置於其殖民統治下。

2016-06-0811:10:36 圖博館 在廈門堅持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眼看滿清統一大陸已成定局,便將收復台灣的大計付諸實施,以建立抗清根據地,並解救紅毛(時人對荷蘭人的稱呼)統治下的高山族等各族同胞​​。

  清世祖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3月23日,鄭成功率大小戰船200餘艘,軍士2萬5千人橫渡台灣海峽。

船隊抵達台灣西部海港鹿耳門,適逢漲潮,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陸,經激烈戰鬥,佔領了海邊陣地。

  鄭成功採取先殲小股之敵、後殲大股之敵的戰略戰術,先將赤嵌等小城市拿下,又分派精兵勇將駐紮海岸,巡邏海上,嚴陣以待,以攔截從海上來的荷蘭援兵。

繼而揮師熱蘭遮城。

  熱蘭遮城(台灣城)是當時島上的第一大城市,又是荷軍總督揆一的大本營,城垣高大堅固,配備有西洋大砲。

鄭成功為避免過多傷亡,下令斬伐竹木,在台灣城四周編樹柵欄,並挖掘深壕,將城中與外界隔絕,使敵不戰自亂,束手就擒。

時間一天天過去,城裡缺糧少水,從南洋開來的紅毛援兵,也一次又一次被擊退。

揆一狗急跳牆,曾幾度突圍,但每每損兵折將,不能越雷池一步。

  揆一無奈,於是派人攜書,求見鄭成功進行和平談判。

許以出10萬兩銀子犒勞鄭軍,要求解圍,並讓荷蘭人留在島上;以後各不相犯,並每年向鄭成功納銀1萬兩。

  鄭成功嗤之以鼻,回絕道:“惟有還我台灣,可放爾一條生路,不然,大軍攻城之日,便是爾等葬身之時。

”延至康熙元年(公元l662年)1月,台灣城中糧盡彈絕,紅毛軍或戰死,或餓死、病死,只剩十之二三的兵力。

鄭成功審時度勢,發起總攻。

  揆一為求活命,扯起白旗投降,並於2月1日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帶領殘兵敗將狼狽逃離台灣。

被荷蘭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灣,復歸中國所有。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的不朽功績,永垂青史。

  除此以外,在世界史上,鄭成功獲得的熱蘭遮城堡之戰的勝利,也標誌著在東西半球的第一次正式海上對決中,東方取得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勝利,同樣具有非凡的意義。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明末清初的兩岸雖然分屬兩個政權,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中國”的認同。

清廷從不認為台灣是“外國”,而鄭成功也沒有“獨立為國”的打算,這為之後台灣重歸中央管轄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後來當鄭氏政權開始有裂土為王的打算時,兩岸關係就必然發生根本性變化,清廷不得不加快統一的步伐。

2016-06-0811:12:43 圖博館 第三回 台灣初歸,百廢待興,鄭成功晝夜籌謀復興大計,積勞成疾,於收復台灣的當年病逝。

他的兒子鄭經繼任延平郡王位,繼續治理台灣,與大陸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禮。

  康熙帝一心想統一台灣,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條件:只要鄭經接受招撫,台灣歸屬朝廷管轄,可給予相當權位,對所屬文武各官,也都量材錄用。

鄭經不允,要求台灣按朝鮮例,作為清朝的屬國來朝進貢。

這實際上是使台灣獨立為國,使中國一分為二,被康熙斷然拒絕。

  談判破裂,戰事重開,雙方就這樣談談打打,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鄭經去世,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自相殘殺,最後由大將劉國軒、馮錫範操縱,擁立鄭克爽繼任王位。

  此時的大陸,康熙帝已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國力大增。

收復台灣、全國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據此,康熙決定以武力統一台灣,遴選精於海戰的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打造戰船,操練水師,做戰前準備。

  一應準備就緒,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6月14日,清軍跨海東征。

經7天激烈戰鬥,先將澎湖攻克,全殲鄭軍精銳。

澎湖失守,主力喪盡,鄭克爽六神無主。

最終採納劉國軒的建議,順應時勢,歸順清廷。

於是派人向施​​琅請降。

施琅立即奏請康熙帝定奪。

  消息傳到北京,一些滿族大臣主張拒絕鄭氏請降,直搗台灣,徹底殲滅之,以報往日之仇。

康熙帝不以為然,告誡臣下云:“君子以德報怨,不可耿耿於舊仇。

台灣兵民同是炎黃子孫,既願臣服,何忍再以刀刃相加?”他降旨施琅,接受鄭氏請降,又重申了先前的承諾:如能誠心來歸,可將前罪盡行赦免,加恩安插,務令所得。

  8月11日,清軍東進至台灣鹿耳門。

鄭克爽率文武百官,在岸邊迎接王師,向施琅繳上印璽、台灣疆域圖、土地戶籍冊。

  與大陸為敵22年的台灣,終於統一,成為福建省的一個府。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正式設立台灣省,使台灣成為直屬中央政府管轄的最高地方行政區。

  第四回 甲午之戰,清政府以敗績告終,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中一款,是割讓台灣給日本。

此後,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2016-06-0811:15:10 圖博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作為反法西斯的主力軍之一,與美、英、蘇並列為“四大國”。

趁著這一有利形勢,國民政府將收回台灣提上了議事日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宣戰佈告》中向世界宣布:茲特對日宣戰,所有一切條約,有涉及中日關係者,一律廢止。

  根據這一佈告,《馬關條約》也在廢除之列,台灣應該歸還中國。

中國政府的這一原則立場,得到了各盟國的認同及支持。

《波茨坦公告》、《開羅宣言》都曾載明:戰後,應由中國恢復對台灣與澎湖列島的主權。

  抗日戰爭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昭告中外:本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已答復中美英蘇四國無條件投降,依照規定,台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本府即派行政及軍事各官吏前往治理。

蔣介石隨之委派陸軍上將陳儀,為接受侵台日軍投降主官,並任命其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

  1945年10月上旬,中國的三個師、兩個飛行大隊、二十艘軍艦,陸續開赴台灣參加接收。

  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接受侵台日軍投降儀式,於25日上午,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隆重舉行。

  整個受降儀式只5分鐘許。

短短5分鐘,結束了日本對台灣長達半個世紀的霸占。

陳儀通過電台宣布:“從今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皆於中國政府主權之下。

本人特向我國同胞及全世界報告周知,台灣現已光復!”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6/0606/c456317-29982711.html 2016-06-0811:15:33 圖博館 文天祥為何認可弟弟降元?2017-02-24 文天祥有三個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

1278年文天祥被俘寧死不降、後從容就義;但他的二弟文壁駐守惠州卻在元軍大舉進攻時開城投降,小弟文璋也隨之歸順。

對此,當時就有人指責他們太有損忠烈了!沒想到文天祥本人卻不但沒有指斥痛恨,反而認為其弟並不虧節操,這在史學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到底該如何看待呢?   有人認為文天祥主要是出於孝節方面的考慮。

文壁曾經自述投降的理由,除了認為自己不同於元軍剛侵南宋的投降派,他降元時,南宋實際上已經滅亡,抗爭只會使全城百姓跟著倒霉;更重要的理由是為了不絕宗祀。

文天祥本來有兩個兒子,但一個早死,一個戰亂中失散,文壁就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了文天祥,需要保全撫養以承香火;而文天祥母親身死他鄉,一直沒有安葬,需要舉靈柩歸鄉以盡孝道。

文天祥也有一首寫給文壁的詩《寄惠州弟》,詩中云:“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別離。

雁行長已矣,馬足遠何知?葬骨知無地,論心更有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

”說明他確有希望文壁替本是長子的他盡孝道的意思。

文天祥在寫給三弟文璋的信中,也並沒有指責他不該降元,只是勸勉他不仕。

文天祥還在寫給文壁過繼給自己的兒子的信中說:“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由此看來,文天祥自己為南宋盡忠節,而且在詩文中表達了浩然正氣,但他並不要一味圖取滿門忠烈的高名,而是想盡量做到忠孝兩全。

這樣來解釋文天祥的態度,應該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我認為還是跟當時文天祥對抗元鬥爭的思想認識有關。

據史學界舉出的文天祥在給他弟弟的一封書信中解釋說:我是為大宋而死,我死得其所;你是為大元做官,你也做得堂堂正正。

我們倆沒有衝突。

因為我是食宋朝的俸祿,所以我應該死;你是吃元朝的俸祿,所以你應該生。

文天祥還曾寫過“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與枝南”的詩。

這就說明,在當時的文天祥看來,宋元之爭並不是反抗外族敵國的侵略,而是一國之內的民族爭戰和王朝更迭,兄弟之間各擇其主,各盡其忠,也是符合君臣之道和士節的。

2017-03-1111:12:44 圖博館 這樣的思想認識未免和我們現在許多人的看法大相徑庭,但在本讀書人曹宗國看來,倒很可能是他當時的真實思想。

從文天祥大量的詩文來看,他主要表達的也是對宋朝的忠節,而少有民族抗爭內容。

文天祥如此,那麼當時南宋的許多抗戰志士恐怕也是這樣認為的。

應該說,唐宋之後,中國人的漢統思想已經大為開放,民族認同更加開闊,而且和近現代的國家民族觀念不可同日而語。

歷史地看,元宋之爭也應該視為中華民族內部的爭鬥逐鹿。

忽必烈這一支蒙古族繁衍於中國境域,他建立的元朝也並非蒙古大帝國的屬國(那時蒙古大帝國已經解體了),而是獨立統治中國的一個朝代,也應該屬於中國歷朝歷代的系列。

當然,作為一個尚處於游牧漁獵生產方式的落後民族統治大都處於農耕文明的民族和國家,實行民族的奴役和阻礙文明進步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又當作別論。

  這個觀點當然還有爭議,不過從這個角度看,文天祥作為節士忠烈而並非民族英雄,他那樣對待弟弟的行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

事實上,從2003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版歷史教科書中,文天祥已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版《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主編余桂元認為:“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地分析對待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只把反對外來侵略的傑出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等稱為民族英雄,對於岳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地位與作用,但並不稱之為民族英雄。

”文天祥對待弟弟的態度,或許可以作為此論的佐證。

  回應  博主這樣可恥的史觀會置華夏於萬劫不復之地,試想以後誰人還會在反侵略戰爭中為國盡忠?!  什麼忠孝兩全?!狹隘了吧?!為什麼要用“忠孝兩全”這樣的字眼兒來搞得好像在替文天祥遮掩什麼一樣?個人有個人的選擇,文天祥沒有決定弟弟們和兒子的選擇的權利,哪怕是在封建社會,他也不能說就讓他們以死報國,這是其一。

其二,文天祥與元朝統治者進行了數次交涉,元朝統治者是很希望讓文天祥歸順的,文天祥是認為自己身居高位,如果歸順,有失國體,對自己效忠的王朝來說,是不忠,因此要寧死以全名節。

但對於自己的家人,文天祥沒有過多的苛求而且他自己也無法要求,選擇死只是他自己的要求。

況且古人也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夠有家族的人傳承下去,因此怎麼會阻止家人活下去?既然不會阻止家人活下去 2017-03-1111:14:40 圖博館 這個觀點不敢苟同,好比日本人入侵中國,如果成功了,也通知中華,也是中國一個朝代了?你可以說日本不在中國境內啊,外國人啊。

蒙古就在中國境內?你想的話,日本也在中國境內,日本人也可以是華夏一脈,關鍵人家這麼認為嗎?你去蒙古國問問,你們是華夏一脈嗎?你看看你會不會挨揍!  博主文人的骨氣呢?好一個現代史觀!五穆壯志飢餐胡虜肉的毫情就這麼輸給了因為賜姓不得不逃命的朱成功!秦檜才是一心為了皇帝好不好?是不是美國有一天吞併了中國我們就成了響噹噹的亞裔?想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憑您的膽色恐怕人家不收吧?洗眼去。

 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侍,他是位極人臣當然兵敗有負所託理應守節,他弟弟是禽,人不罵禽獸是人的修養,不是禽獸無虧節操,既為禽獸何來節操,其擇木而棲的天性並無一棵樹上吊死的道理,他也就懶得罵了,再說他罵弟弟必然捎帶上自己和爹娘,所以不如不罵。

但若禽獸因為大哥沒罵就自以為算是忠獸,那是歷史的誤讀而已。

為什麼一奶同胞會有人獸這麼大區別,這就應當問命運了,一人得道時雞犬升天,一人落難時當然雞飛狗跳,只有人指桑罵槐,沒有人罵雞打狗的道理,因為主人自己都要翹了,哪還有功夫顧得上這些鳥的事。

這麼說並非指當漢奸的都是禽獸之輩,也包括文天祥的二弟,只是說人與人不同命運之下  苟且之人表苟且之意。

承認華夏承認中華民族與承認文天祥岳飛為民族英雄並不矛盾。

不教胡馬度陰山!是氣節,不是一定當時的要追究胡馬是哪個民族,現在是哪個省,然後認定既然現在是一家了就不要再讀這首詩了,傷感情。

這對嗎? 2017-03-1111:16:12 圖博館 為什麼元朝不足百年亡,而清朝卻延續近三百年? 摘自書籍《變革之路-中國歷朝改革得失》   元、清:排斥與吸收 11~13世紀,遼人被金人擊敗,金人又被蒙古人擊敗,最後蒙古人南下中原,西進歐洲,建立起四大汗國。

沒有人是蒙古人的對手。

  蒙古人征服歐亞大陸,盛極一時。

蒙古人對漢文化嗤之以鼻,忽必烈就說“遼以釋廢,金以儒亡”,認為遼朝是因為學佛太甚而亡國,金朝是學儒太甚而亡國,所以他們對中原文化並不感興趣,採取與漢文化對立的態度。

  元朝統治者把全國百姓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第一等是蒙古人自己;第二等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欽察、唐兀、畏兀兒等;第三等漢人,特指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指最後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內的人民。

  元朝統治者不僅拒絕漢化,而且還試圖把中原“游牧化”。

元朝皇帝曾想把中原的漢人都驅逐,把農田全部變成大牧場,種草養馬,全國土地集中在蒙古色目貴族及寺廟手中,大量強佔土地,任其荒蕪(“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孽畜”),如山東沿海登、萊一帶,都成了牧場,生態嚴重破壞,經濟倒退。

  元朝的民族歧視政策異常嚴重,法律明文規定:蒙古人可以毆打漢人,漢人只能申訴不能還手;如果蒙古人醉酒後打死漢人,只需出埋葬費就可以,漢人打死蒙古人,則必死無疑。

對漢人的防範也最嚴密,在戶籍制度上以二十戶為一甲,甲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監控漢人的行動,並明令禁止漢人打造、私藏武器,禁止漢人聚眾、騎馬、學習武藝,甚至到元朝末年,據說還禁止使用菜刀,幾戶人家共用一把。

不僅如此,還把社會群體分為十個階層: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曾經承載漢文明的儒生們,竟然淪落為第九等人,僅比乞丐高一個檔次。

  元朝如此拒絕漢化,與先進文明割裂開來,自然是不能長久的。

不到一百年,元朝就被漢人推翻,游牧民族又重新回到了草原上。

  歷史上,落後文明(主要指游牧文明)面對先進文明(主要指中原農耕文明)的態度無非是三種:一種是無比嚮往,全盤接收,比如北魏,很快就被聲色犬馬腐化了;另一種是拒絕先進文明,死抱著自己的國情與特色不放,比如元朝,也很快就被推翻了;還有一種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控制地進行漢化,漸進式改良,遼、金都做得較好。

2017-04-0811:40:18 圖博館 繼元朝之後,又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滿族。

滿族人是金人的後裔,最早稱“後金”,在金朝滅亡的六百年後,滿族人建立的清王朝也面臨著“傳統”與“接軌”的挑戰。

  這裡,我們先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滿族人與其他游牧民族不太相同,他們生活在東北,那裡並不完全是草原,而是集漁獵、農耕、放牧於一體,既有游牧的習慣,又有農耕的經驗,兼容並包,集兩種文明優勢,所以滿族並不是純粹的游牧民族,而是有著農耕特色。

也因此,滿族人比之前的鮮卑、契丹、蒙古人都更善於學習,更有胸懷去吸納外來文化。

  還在入關以前,皇太極一方面大力招徠漢族知識分子,禮賢下士,如範文程、洪承疇這些漢人,為己所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也對漢文化的消極作用產生警惕,在軍營中與所有親王、郡王、貝勒研讀《金史?世宗紀》,告誡子孫:“我們要以史為鑑,居安思危。

我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子孫都忘記了滿族的尚武之風,廢掉了騎射,效仿漢人,所以現在就給你們打預防針,為的是讓子孫都不懈怠!”(“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

”)   滿族人很善於學習,而且學得很快:從原始部落制迅速變成中央集權制。

早期,在部落時代,努爾哈赤特別強調“八王共理國政”的原則,後金軍事決策由“八旗”的八個首領共同決策,是一種原始的部落民主制。

但在進入中原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情勢的變化,這種制度的弊端顯現出來,八個王爺都手握兵權,相互不服,乃至皇太極死後,力量最強的正白旗主多爾袞獨斷專行,壓過了皇權。

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和順治帝學習了漢族的集權模式,剷除了多爾袞的黨羽,將多爾袞統領的正白旗收歸皇帝親領,加上原有的正黃旗、鑲黃旗,是為“上三旗”。

從此原來大致平等的“八旗”,逐漸產生了上下之分,到最後權力全部集中在皇帝手上,這是滿人學習漢族集權體制的最明顯成效。

  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民族,要統治上千萬人口的大國,是很需要智慧的。

在“接軌”和“國情”的蹺蹺板上保持平衡,需要極高的政治技巧。

2017-04-0811:41:11 圖博館 清軍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原,與它入關後的一個重要決策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它比其他少數民族更具智慧所在:滿族人自己只有區區幾十萬,“蛇吞象”根本應付不了龐大的中國,於是清軍收買了許多漢族將領,以漢制漢,許諾給予特權,讓這些漢族降官替自己賣命,“三藩”力量——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些人,幫助清軍打敗了南明、李自成軍隊,此招非常高明。

滿族人懂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起到了以小搏大的效果。

  入主中原後,清朝又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剃髮易服。

這件事比“以漢制漢”影響更為深遠。

對於漢人來說,這是奇恥大辱,是清朝民族政策的敗筆;但對於滿人來說,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融合措施。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要使兩個不同的民族融合,前提條件是要在文化心理上產生“認同感”,說得簡單點兒,就是讓大家感覺是同一類人了,有共同的價值觀、生活習俗、語言交流了,你我沒差別了,就融合了。

而滿族在文化上遠遠落後於漢族,語言文字毫無優勢可言,要想在深層內涵上同化漢族是不可能的,但衣冠服飾也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外在形象容易改變,所以清朝選擇這個突破口是很高明的。

  服飾統一為什麼能產生認同心理呢?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測試:考察兩個團隊的凝聚力,第一個團隊服裝統一,大家著裝一樣,第二個團隊穿著五花八門,各穿各的。

讓他們比賽,經過一系列考核,第一個團隊的效率明顯更高,組織能力也更強,第二個團隊則效率更低,經常意見不統一。

這說明,在外在形像上的統一,會增加團隊成員對集體的認同感。

  假設一下:在清朝的大街上有兩個人在打架,一個是滿人,一個是漢人,如果他們穿不同的衣服,那麼很明顯,立刻區分開來了,漢族老百姓紛紛站到一邊,滿族老百姓紛紛站到另外一邊,兩邊水火不容,瞅著對方都不順眼。

但如果兩個人打架,都穿同樣的衣服,街上路人一看,哎喲,分不清誰是誰了,心裡也就沒有強烈的差異感了。

這要是換作在元朝的大街上,一個漢人和一個蒙古人打架,會立刻區分出來了,漢族老百姓說:看,那個身穿袍子、腰扎腰帶、腳蹬皮靴的蒙古人在欺負我們漢人呢,兄弟們,上啊!於是群體事件就爆發了。

  心理學家指出:人接受信息的第一渠道是“視覺”,是眼睛看到的。

你第一眼看到的與自己一樣的人,就會先入為主地把他當作同類。

2017-04-0811:42:24 圖博館 對於清朝大部分平民老百姓來說,外觀模樣就是一切,“剃髮易服”足以讓老百姓產生認同感了。

全國所有的人都剃髮、垂辮、窄衣緊袖,原有的華夷之辨一說失去了依據,說華皆華,說夷皆夷。

漢族在形貌上已被滿化,至於使用什麼語言文字已不是十分重要,關鍵在於人數極多的漢人已不再把人數極少的滿人視為異類,因為起碼在服式、發式上已無法把漢人和滿人加以區分。

  這種情況下,清廷再搞“滿漢一家”“開科舉士”等,都沒有太大問題了。

清朝統治者一直是“一手軟,一手硬”,一邊竭力維持本民族特色,一邊有限度地進行漢化。

康熙帝、乾隆帝都是集大成者,此二帝都深諳漢文化,個人修養極高,但武力手段也從不手軟。

康熙帝開“博學鴻儒科”,廣招天下儒生,把大量有才之士吸納到體制內來,避免了他們在體制外造反的可能,同時也集結重兵,毫不留情剷除漢族“三藩”勢力,把異己徹底根除;乾隆帝愛好詩詞歌賦,精通漢文化,但搞“文字獄”卻從不手軟,一旦有思想異端即斬盡殺絕,還獨創性地以修《四庫全書》的方式暗中清除對政府不利的思想,此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康熙皇帝最為重視本民族“騎射”風俗,自幼習武,精於騎射,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

清代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也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從康熙帝開始,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裡舉行以射獵和旅遊為主的活動,在清代康熙到嘉慶的一百四十多年裡,就在這裡舉行狩獵達105次。

  乾隆帝也曾告誡滿族臣僚:“我朝滿洲先正遺風,自當永遠遵循,守而勿替。

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僕行圍校獵,時時以學習國語,熟練騎射。

”乾隆還多次強調要保持滿洲的傳統服飾,絕不改服漢人衣冠。

他對之前的北魏、遼、金的經驗教訓有很深刻的認識,在為《皇朝禮器圖式》一書所作的序中就專門提到昔日這些少數民族:“至於衣冠乃一代昭度,朕則依我朝之舊而不敢改焉。

且北魏、遼、金以及有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

”   可以說,清朝是將“國情”與“接軌”二者平衡最好的,集滿漢文化於大成,真正成功地實現了落後文明向先進文明的過渡。

直到咸豐、同治以後,面對列強的洋槍洋砲,才不得不放棄了滿人“騎射”的一貫主張。

再到清末大動盪時,百姓才剪辮子、穿洋裝,即使這樣,也依舊有很多遺老遺少堅持清朝服飾,可見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是很成功的。

2017-04-0811:42:50 圖博館 李揚帆:被誤讀的天下秩序 毋庸諱言,中國歷史學、哲學和國際政治學近幾年興起的關於「天下秩序」和「天下觀」的討論源自「中國崛起」的現實及其政策需要。

在一些關於「天下秩序」「天下觀」文章的討論中,可以發現兩種明顯的傾向:一是認為中國古代的天下秩序是一個建立在禮儀秩序之上、崇尚仁愛與和平的、完美的思想體系,對當代中國構建世界秩序的雄心壯志具有無可置疑的借鑑意義甚至指導意義;二是認為天下秩序以中國王朝為中心,完美地在歷史上行之有效、一以貫之。

這些傾向可以說是一種基於需要而對歷史進行的誤讀。

  如果非得用一個概念表達傳統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一種「世界秩序」(事實上是東亞秩序,但存在一種超越東亞的世界性的想像),傳統中國的世界秩序確實可以被稱為「天下秩序」。

然而,由於天下秩序力量結構層面的流動性(非同心圓結構)、朝貢制度存在複雜的變化、以夷變夏的合法性等原因,它更多地是一種與周邊政治行為體達成共識的國際公共產品。

許多天下秩序的倡導者與批評者在分析天下秩序的時候存在主觀臆想,其中交織著對過去的誤讀和對未來的焦慮。

  當代中國力圖運用歷史經驗重建世界秩序之所以面臨重重困難,除現實政治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天下秩序在歷史上並非如想像的那樣完美地行之有效、一以貫之。

本文基於歷史分析,從中國王朝身份的一般討論和天下秩序的結構層面,對中國是否在傳統上是一個帝國、中國的世界秩序在實踐上是否是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結構進行了反思。

  一、帝國迷思   (一)對中國王朝的誤讀 稱傳統中國為「中華帝國」是對中國王朝的誤讀,無論是英文的「empire」還是古漢語的「帝國」,用來稱呼中國王朝都是誤稱(misnomer)。

比如,由於清朝多民族共建的特殊性和龐大的地域特徵,新清史學者將清朝與英帝國進行對比研究,把歐洲帝國的歷史理論用於解讀清朝的性質,認為清朝的帝國構建具有亞洲內陸帝國特色,清帝國和英帝國「各懷有天下情結」,都在各自建立其「主權想像」。

或者認為清王朝具有「殖民主義」特徵而認為清朝中國是帝國。

  中國的研究者也常將天下秩序稱為帝國秩序。

比較典型的一種觀點將「中華帝國秩序」與「羅馬帝國秩序」和「阿拉伯帝國秩序」並列,認為它們存在共同特徵:在一定地域範圍內以帝國中心為統治的圓心;等級制的權力支配體系,強制性的強權統治。

2017-04-1213:07:00 圖博館 問題的複雜性在於,西方很早就開始稱中國王朝為帝國。

近代以來相當多的外文著作稱中國為帝國(ImperialChina或theChineseEmpire)。

儘管歐洲的帝國概念不同於中國的帝國概念,但英文著作者更願意用人們熟知的「帝國」概念來描述中國的統一王朝。

  錢穆認為,派駐總督才可以被稱為帝國,清代像西方的帝國,因為有藩屬,但「細辨又不同」:「因清人待蒙古,比待中國本部的人還要好,蒙古人得封親王,中國人是沒有的。

」因此,不要隨便使用帝國概念描述中國:「我們現在的毛病,就在喜歡隨便使用別人家的現成名詞,而這些名詞的確實解釋,我們又多不了解。

西方人稱中國為大清帝國,又稱康熙為大帝,西方有帝國,有所謂大帝,中國則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制度,和這樣的思想。

而我們卻喜歡稱大漢帝國乃及秦始皇大帝了。

在正名觀念下,這些都該謹慎辨別的」。

  王爾敏指出:中國同化四夷「不是設重兵置總督。

雖然沒有發展出外交部,卻也沒有轉變為殖民部」,中國只把天下的人分成「教化與無教化二種」。

日本的中國歷史研究權威堀敏一認為:古代中國(比如隋唐)的世界秩序「並不是由於中國的征服和強制而片面強加於人的。

不同於主要依靠征服而建立的羅馬世界帝國」。

  中國王朝無須推行殖民,周邊國家和民族從中國王朝的特殊的世界秩序中得到了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各種好處。

他們需要強大的中國在政治上支持其國內的統治地位,而朝貢者得到的實際利益通常大於其所付出的貢禮,並且還能得到邊境互市的恩賜。

「天子守在四夷」的理念從不驅策中國皇帝在這些朝貢地區徵稅或派總督——而這正是歐洲帝國經典的治理方式。

請求進一步歸化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卻被中國拒絕的情況也有發生。

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蘇祿國王遣使貢方物,並貢國土一包,請以戶口人丁編入中國圖籍。

帝諭:「蘇祿國傾心向化,其國之土地人民即在統御照臨之內,毋庸復行齎送圖冊。

」   因此,天下秩序構成了一種互取所需的公共秩序,也是中國提供的、最終形成了共同需要的國際公共產品。

具有非排他性卻有競爭性的產品成為「共用資源」(commonpoolofresources)。

天下秩序不具有排他性,並且在古代的國際關係中具有相當的競爭性,這種公共產品更多的是一種共用資源。

2017-04-1213:07:39 圖博館 中國也曾有過「中華帝國」的夢想。

1915年12月,各省「恭戴我大總統為中華帝國皇帝」,雖然建「中華帝國」最終成為鬧劇,然而有帝國夢想者並非袁世凱及籌安會數人。

成為帝國的夢想恰恰說明近代中國一些人希望向歐洲的帝國形態靠攏,也說明了傳統王朝的天下秩序並不等同於帝國秩序。

  (二)西方語境中的帝國 西方語境中的帝國幾乎等同於一種國際體系:「在人類絕大部分的發展過程與歷史演進當中,帝國一直是典型的政治形態。

帝國無意在某個國際體系中運作,它期望把本身建立為一個國際體系」。

但是,帝國並沒有統一的定義。

一般而言,歐洲的帝國具有兩大顯著特徵:一是具有強大的、超越一般國家的力量去兼并他國或占有殖民地,二是元首稱帝。

在廣義上,一切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國家都可以被形容為帝國,因為帝國概念具有文學性描寫特徵,也具有表達某種雄心壯志的用途,有時沒有強大影響力的國家也自稱帝國。

從意識形態上而言,帝國一詞早已失去其古樸的含義,暗含了臭名昭著的「帝國主義」意義。

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EricHobsbawm)說:「皇帝和帝國當然是古老的,但帝國主義卻是相當新穎的。

」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帝國主義」一詞「突然變成一般用語」,他借用一位英國自由黨員的話說:「(它已)掛在每個人嘴上,用以表示當代西方政治最有力的運動」。

古老帝國的輝煌與榮耀被19世紀末人們對帝國擴張的恐懼取代。

  傳統帝國秩序依託於一國的獨大,以一國的政治訴求為世界秩序的全部原則,但中國統一王朝時期的天下秩序與羅馬帝國或不列顛帝國的世界秩序存在諸多差異:一方面,中國王朝在性質上並非等同於歐洲帝國;另一方面,天下秩序是行為體互動博弈達成的共識,並非殖民主義政策的結果。

那種借用歐洲「羅馬治下的和平」(PaxRomana)、「不列顛治下的和平」(PaxBritannica)的概念創造「中華帝國治下的和平」(PaxSinica)概念的做法,是言過其實的。

  (三)帝國戰德:想像中的天下一統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更多的是文化一統,政治統一的時間事實上短於分裂時間,這恰恰說明,中國的大一統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心理訴求。

  由於清朝的確成功整合了曾經對中原王朝構成2000年威脅的內陸邊緣地帶,大一統夢想在清朝實現,由此,中國的多民族共治的認同已經使王朝的統治者自認為實現了傳統中國統治者追求的最高目標即「德化天下」。

2017-04-1213:08:17 圖博館 古文中的「帝國」代表了中華思想追求的德化天下的高級階段即「帝國戰德」。

隋代王通論曰:「強國戰兵,霸國戰智,王國戰義,帝國戰德,皇國戰無為。

天子而戰兵,則王霸之道不抗矣,又焉取帝名乎!故帝制沒而名實散矣」。

「帝國」在這裡的確切含義是指中國上古時期以道德仁義立國的理想國家。

西方的帝國類似王通所論的強國與霸國,在道義上遠低於中國語境中的帝國。

「帝國戰德」即「上古三皇五帝之國以道德取勝」,這是一種非常古樸的道德理想主義追求。

「帝國」之意可以從如下典籍中找到脈絡:《淮南子人間訓》中的「五帝貴德,三王用義,五霸任力」,阮籍《通老論》中的「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義,強國任智」。

  近代以來,中文的帝國概念來自中國對歐洲歷史的解讀。

比較早的將「Empire」翻譯成「帝國」的是嚴復。

在翻譯亞當斯密的《原富》時,嚴復將「Empire」音譯為「英拜爾」:「夫希臘若波斯此為歐洲兵制置用額兵之始,亦即為一國併兼數部號英拜爾之始,載諸史傳,亦世運之一變局也。

」嚴復在注釋中解釋:「又英拜爾近人譯帝國,亦譯一統,或譯天下。

亞洲之英拜爾若古印度、波斯,今日本皆是。

其歐洲則古希臘、羅馬、西班牙、法蘭西,今俄、英、德、奧,其王皆稱帝者也」。

  嚴復沒有將中國列為帝國行列,這也反映了近代中國學人認識到中國王朝與歐洲帝國概念的差異。

曾經有近代中國機構的英文名稱使用「imperial」,比如中國通商銀行(1897-1951年)。

1897年創立的時候,其英文名稱是「TheImperialBankofChina」(即中華帝國銀行),1912年其英文名稱改為「TheCommercialBankofChina」。

由此也看出,近代人對使用西方語言中的「帝國」一詞比較敏感,辛亥革命之後改名應該是避免「imperial」一詞的「帝制」含義,以示新政權與前清的區別。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傳統中國從來自視為以王道化天下,而當代的研究者卻多半認為以中國為中心的這種天下秩序代表了中國的霸權。

  問題的根本其實是:天下秩序是不是一種基於中國人的主觀想像的秩序?中國在事實上有多大可能行使霸權?   二、天下秩序的非同心圓結構   (一)同心圓結構:傳統的解釋 天下秩序的制度化結構是朝貢制度,無論在傳統典籍的敘述中還是在後來的研究中(如費正清等)都將這種秩序想像為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結構。

2017-04-1213:08:59 圖博館 《尚書禹貢》《周禮夏官職方氏》和《周禮•夏官•大司馬》將中原王朝視為世界的中心,提出了「五服」「九服」和「九畿」的天下地理觀。

學界常引用宋代石介專論「中國」的觀點,認為其完整地表達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結構:「夫天處乎上,地處乎下。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四夷外也,中國內也」。

  費正清以朝貢制度為中心研究中國傳統的世界秩序,他認為:「中國人往往認為,外交關係就是將中國國內體現於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同一原則向外示範。

我們寧可稱它為中國的世界秩序。

」「朝貢體制是中國文化自我中心主義的自然流露」。

費正清將「以中國為中心的、等級制的」中華世界秩序總結為三圈同心圓結構(theSinicZone,theInnerAsianZoneandtheOuterZone)。

然而,事實與這種完美的、理想的同心圓結構有巨大差異。

  (二)天下秩序的主觀性 從生成角度而言,這樣一種天下一統的同心圓模式更多的是源自士大夫們的想像。

日本京都學派大師內藤湖南認為:「沒有哪一個民族,像中國人那樣有著非常強烈的一統思想。

」   「真正統一的帝國雖然要遲到秦漢時代才出現,但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政權以『天下共主』自居,卻在商、周時代已經開始了。

商人覺得自己是『天邑』或『大邦』,周人在滅商以前似乎也承認商是天下的共主。

後來周取商而代之,更自認是受命於天。

所以中國在中原的政權自視為『天朝』,至少在觀念上是很古老的」。

余英時在這段論述中用了「自居」「覺得自己」「似乎也承認」「自認」「自視」等表達主觀意願的詞語來描述中國中心觀的起源。

馮友蘭也認為:「人們或許說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但是我認為這正是要害。

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是因為他們慣於從天下即世界的範圍看問題」。

仍然是主觀想像的問題。

  中國自視為天下中心也源自官史記載的志趣。

「中國之史,自為中國作,非泛為大地作。

域外諸國與吾有和戰之事,則詳記之,偶通朝貢則略記之,其他固不記也」。

  中國將自己作為世界的中心是士大夫們出於政治需要的一種主觀想像。

這種以中國為中心的大一統理想是一個從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統一邏輯。

「天」未與王朝剝離,形成類似歐洲歷史上的獨立於帝王的神的概念。

而神在精神系統上的獨立有助於歐洲形成民族國家與神之間的二元對立。

這也是中國未能出現民族國家分立卻形成大一統意識的政治思想層面的結構性原因。

2017-04-1213:09:41 圖博館 但是,一個想像的天下和實際的天下在具體的秩序層面並不吻合。

認為中國在數千年的傳統世界秩序中主控一切是不符實情的想像。

  佛教對於中國自認為世界的中心就曾產成一定的衝擊。

玄奘西行時,佛教已經使唐朝接受了自己身在「東土」的概念。

作為佛法的發源地印度-尼泊爾一帶則處於「中土」的地位。

根據佛教的南瞻部洲圖,中國並不位於世界的中央而在東北位置。

「在中國佛教世代相傳的過程中,這個南瞻部洲說是有意地被淡化了」。

佛教對東亞世界觀長久而深刻的影響不可忽視。

「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已不再是純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了」。

至於宋明理學更是儒釋道的混合體系。

日本佛教、藏傳佛教和東南亞小乘佛教的存續說明儒家思想並非東亞世界觀的全部內容。

  (三)天下秩序的客觀性 從演化的角度而言,天下秩序是一種複合型相互依存模式,是中國與周邊互動中形成的博弈結果。

在東亞長達兩千年的傳統國際交往中,的確存在著一種共同的認知,並在相當長時期內遵守一種規範,它在本質上是中國原創(但不限於中國單方面維持)的一種國際公共產品。

  中國的王朝在相當長時期為提出和實踐天下秩序做出了顯著的努力,但它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在於一種供需關係:中國在強大的時期為周邊提供物資交換和制度合法性的保障,周邊為中國提供文化心理上的滿足,這是東亞自然形成的傳統國際關係。

  只是中國力圖在價值觀和禮儀層面賦予其中國化的特徵(這個特徵也說明中國是天下秩序這一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使得這種關係看起來總是中國占有優勢,但占優並不意味著事實上中國具有完全的控制地位。

王朝分裂時期和弱勢統一時期中原王朝的機會主義策略證明中國沒有長期穩定地據有中心地位。

  儘管中國在政治上分分合合或者甚至被異族滅亡,但是,東亞的世界秩序的文化道統卻並未泯滅。

比如,宋朝與大陸其他王朝共存時期國力很弱,持續時間長達三個世紀(960-1279年),卻沒有被一個高於朝貢體制的新的國際關係模式所取代。

宋朝向北方的反向朝貢恰恰說明朝貢體制並非必然以中國為中心,而是一種東亞共同遵守的國際規範。

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明朝滅亡後,東亞各政治行為體對天下興亡產生的焦慮,使其更加注重東亞秩序中的文化道統。

比如,日本和朝鮮均將自己視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而蔑視滿清。

2017-04-1213:10:30 圖博館 中國是東亞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創者和維護者,但不能忽略的是一旦這個秩序形成,所有成員都具有參與和維護的天職,它們均構成了天下秩序的「搭便車」者。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它在本質上符合了東亞社會發展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維護了各王朝內部統治的需要,因此,天下秩序成了國際公共產品,而不會因為中國本土的分裂和弱小同步地被拋棄。

以中國為中心想像的傳統世界秩序經常隨著大陸的朝代更替和文化衰敗而出現空心化,傳統文化更好地在邊緣地區被繼承下來。

比如,延續了傳統中原文化的南方客家文化,明末遺民朱舜水、隱元和尚對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化產生的深刻而長久的影響,以及當代所謂的「儒家資本主義」。

  天下秩序高於基於民族的國家主義,是一種東亞共同維護的文化秩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式誓言即是其最好的詮釋。

顧炎武並不將國家(朝廷)的興替當成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到了近代,中國人才出於構建民族國家的統一性的需要篡改了顧炎武的意思。

顧炎武說「有亡國,有亡天下。

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梁漱溟敏銳地觀察到近代以來用國家主義替代天下主義的現象:「今天我們常說的『國家』,『社會』等等,原非傳統觀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後新輸入的觀念。

舊有『國家』兩字,並不代表今天這涵義,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說。

自從感受國際侵略,又得新概念之輸入,中國人頗覺悟國民與國家之關係及其責任。

常有人引用顧亭林先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以證成其義(甚且有人徑直寫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完全是不看原文」。

  天下秩序合法性的獲得需要有治統和道統雙重認同。

王夫之將治統與道統一分為二。

他說:「天下所極重而不可竊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謂治統,聖人之教也,是謂道統」。

並且提出治統可以興替而道統不可亡。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東亞傳統的世界秩序一旦形成,就不一定以中原王朝這個政治實體為永恆的中心。

「朝貢關係的形成不是源於以漢民族為中心的國家形成,而是來源於這一國家與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域的交往及共存的方式,中華觀念則是能吸收交往中的各種異質要素且與之並存形成的一種具有包容性觀念」。

2017-04-1213:11:08 圖博館 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實體,作為文化實體,其歷史性意義在於:其一,中國人更容易從天下的角度觀察世界,天然地具有世界性視野;其二,王朝可以興替,而天下秩序可以抽象地存續。

中國的天下秩序與朝貢制度的關係是一種文化與制度的關係,朝貢可以變化,有強有弱,甚至可以主從顛倒,也可以從政治關係退化為經貿關係,而作為共識的文化層面的天下秩序難以取代。

  傳統東亞的秩序得以維持的雙重要素——權力(治統)和價值觀的大體一致(道統)——與基辛格對歐洲維也納均勢體系的分析具有相似性。

基辛格認為,維也納體系中「各國不僅在有形勢力上,在道德上亦處於均衡狀態。

權力與正義取得相當的協調。

權力均衡降低訴諸武力的機會,共同的價值觀減低訴諸武力的慾望」。

  (四)天下秩序的複合結構:亞洲內陸邊緣與海上朝貢國 中國史學不注重研究周邊與中原的關係。

傅斯年認為:「我們中國人多是不會解決史籍上的四裔問題的。

……凡中國人所忽略,如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問題,在歐洲人卻施格外的注意」,他開玩笑說如果治中國學的叫漢學家,是否治匈奴以來的西洋人就該叫「虜學家」?而漢學有些發達的地方正是藉助了「虜學」。

不注重研究並不意味事實本身不重要,周邊與中原的關係具有歷史長時段的結構性影響力。

  邊緣地區對中國身份認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來自這些地區的知識,「有凝聚中國人(華夏)的功能」。

「中國人用它們來強化華夏邊緣,以突顯邊緣之內人群間的同質性與一體性。

」「漢代中國人調整、確立其邊緣,也就是不斷調整、強化並確定『中國人』的範圍。

」「事實上,『中國人』並不完全依賴內部的文化一致性來凝聚,凝聚他們最主要的力量來自於華夏邊緣的維持」。

清朝中國的形成即是內陸邊疆整合的結果。

  陳寅恪論述唐太宗和唐高宗征討高麗說:「始克高麗,既剋之後,復不能守,……而吐蕃之盛強使唐無餘力顧及東北,要為最大原因,此東北消極政策不獨有關李唐一代之大局,即五代趙宋數朝之國勢亦因以構成」。

這說明陸上的華夏邊緣地帶對中原王朝具有共建東亞結構的意義。

內藤湖南認為:「中國的論者,尤其是最近的論者,總是將外族的侵略看成是中國的不幸,其實中國悠久的民族生活之所以經久不衰,正是因為有這樣多次的外族侵入」。

認識到中國文化與周邊之間的互動關係,反映了內藤湖南「超越一國歷史的寬闊的歷史意識」。

2017-04-1213:11:48 圖博館 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國問題研究的著名學者拉鐵摩爾提出的「邊疆中心論」視角突出了中國邊疆的重要性。

他認為,在漢末的時候,「中國及其長城邊疆歷史的特徵已經形成了一種相互影響的確定模式」,中國不需要「帝國殖民地」,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使綠洲小國王們依附中國。

中國農業和社會的進化,促成了邊境草原社會的形成,「所以遊牧循環至少有一部分是中國循環的結果,……一經形成之後,遊牧循環所造成的力量使它能夠以獨立的形式,影響中國的歷史循環」。

  另一位美國學者巴菲爾德(ThomasJ.Barfield)則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遊牧帝國中心論」,認為中原王朝與遊牧帝國存在相互依從的「兩極模式」結構。

遊牧帝國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實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認為:最早出現的各種「世界體系」直接影響到那些看似偏遠的民眾。

當將陸亞洲政治的興衰放到區域背景下在一個長時段中加以檢視時,它們就揭示出與中原政權的集權化周期相關的規律性。

「遊牧民族的統一與中原的統一幾乎同時完成,這並不是一種巧合。

……一位遊牧首領或許會憑藉軍事才能統一草原,但要保持草原帝國的完整,所需要的資源只有中原能夠提供」。

因而確保統一的中原王朝是遊牧帝國成功的關鍵因素,一旦帝國瓦解,邊疆的「寄生者」就「失去援奧,財富之路頓然枯竭,數不清的威脅與劫掠使形勢發生巨變」。

  另外,中原王朝也需要遊牧帝國的軍事援助以鎮壓內亂維持其穩定局面。

巴菲爾德站在遊牧帝國的角度來觀察中國所謂的「朝貢體系」,認為「邊疆關係的真實本質經常被將部落民眾視作中原的長期附庸的意圖所遮掩」。

因此,漢文描述遊牧民族「納貢」「歸附」「入質」,他將之視為「外交煙幕」。

「定居文明通過給邊疆部落民族錢物以安撫他們」。

巴氏將朝貢的實質定位為中原王朝給遊牧帝國進貢物資,從而滿足遊牧帝國的物資需求。

遊牧帝國始終居於主動,掌控著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來自中央草原的遊牧民族會避免徵服中原領土。

從中原的貿易與奉金中得到的財富穩定了草原上的帝國政府,而他們並不期望去破壞這種資源。

……除了蒙古之外,『遊牧征服』只發生在中原的中央政權崩潰之後沒有政府可以加以敲詐之時。

強大的遊牧帝國與中國的本土王朝同時興亡」。

  巴菲爾德將中原主要王朝與遊牧帝國的歷史分為三個大循環周期,每個中原主要王朝都在同時期對應著內亞的遊牧帝國,這是一種「國際關係的最古老的循環」。

2017-04-1213:12:27 圖博館 邊疆地區研究者也將遊牧民族劃分為匈奴、突厥和東胡三個系統,與上述三大周期吻合。

這種對應關係形成了大陸天下秩序的兩極結構。

雙方既是相互依賴,也不停地發生相互征戰甚至征服。

比如,漢朝曾同匈奴達成協定,將長城以北作為「引弓之國」,屬於單于統治的地域,而將長城以南作為「冠帶之室」,屬於漢帝統治的地域,並以匈奴為「敵國」,亦即承認其為對等的國家。

每個強大統一的王朝均耗費巨額財力、物力、人力和漫長的時間應付北方威脅。

兩宋時期的中原王朝更是退化為東亞大陸(泛中國概念)上若干政治行為體的一個。

俄羅斯至今仍然稱中國為Китай(契丹),這是源於遼國(契丹)的強大影響。

漢代對匈奴和親、唐初對突厥進貢、唐對吐蕃和親、唐都長安一度被吐蕃占領、北宋對遼進貢、南宋被蒙元所滅、明英宗被俘、清朝使臣也曾向沙俄跪拜,等等,這些事件均說明中原王朝並非在任何時候都具有至高無上的中心地位。

  明朝的對外關係已經在顛覆朝貢制度,「明初國際秩序的建立,具有與前此蒙元帝國、後此西方海外擴張殖民帝國迥然不同的特徵,不應簡單以傳統朝貢制度或體系籠統歸納和理解。

」   日本對漢朝和明朝有過短暫的朝貢,而對明朝的朝貢以「勘合」特許貿易的形式進行,不具備政治歸屬含義。

至萬曆年間最終發生日本侵朝戰爭。

德川幕府時期,日本認為清朝取代明朝是「華夷變態」,從心理上鄙視蠻夷之清王朝,鎖國後與清朝基本沒有國家間關係,但是卻獨立自主地從事海外貿易,所以,在中國的天下秩序中,日本始終是個例外。

  19世紀70年代影響整個東亞格局的清朝的塞防與海防之爭,恰恰印證了陸上邊緣地帶與海外兩條戰略防線共同與中國構成了東亞秩序的主體框架。

綜合上述特徵,可以用「一帶一路」複合結構(見下圖)描述天下秩序:沿著內亞絲綢之路形成的是亞洲內陸與中原王朝同興同衰的兩極互動關係,武力侵擾和征服討伐特徵明顯,對東亞區域性的「世界秩序」或曰天下秩序形成對抗性共建。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形成的是中原王朝與朝貢國家對朝貢體制的經濟和文化合法性的共同維護,武力侵擾和征服討伐次數有限,對天下秩序形成認同性共建。

所謂共建,就是諸行為體從秩序中均可以得到好處,從而認同朝貢、禮制體系和天下觀念。

其中的角色可以轉換,而秩序卻一直存續。

2017-04-1213:13:03 圖博館 三、中國構建世界秩序的歷史啟示   (一)危險的內亞 古典「一帶一路」的結構自然使人聯想到當下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然而,以此架構作為推行中國構建世界秩序的起點,需要考慮如下問題。

  其一,內亞直至西亞從未實現過持久的和平。

除非通過武力征服(比如,元蒙與滿清部分地整合了該地區),要想從新疆直至敘利亞海邊確立穩定的和平秩序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複雜性早已使其成為歷史上的「道旁苦李」。

這片跨越各種極端勢力老巢的危險地區,顯然不適合作為構建世界秩序的戰略支點,除非異想天開地企圖建立古典征服性帝國——而這完全不是中國的志趣所在。

  其二,古典的「一帶一路」模式能夠存續,得益於中國能夠通過這種地緣結構實現王朝的、民族的認同,也即加強了中國文明優越感。

而當代的中國文明在亞洲的地位與古典時期無法相提並論。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內亞之路暢通,則各種宗教的、民族的極端勢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反向滲透,對中國認同會構成極大威脅,而不是共建。

  其三,中國雄心勃勃的計劃需要考慮與古典時代和歐美擴張時代的國際戰略的不同特性。

古典時代的亞洲秩序是中國與周邊的自發性共建的結果,中國不存在內部制度共識的壓力。

歐美近代的擴張也並不擔心外在世界對其核心制度與價值觀的反向衝擊,而當代中國必然冒這樣的風險。

  其四,內亞、西亞和南洋諸國內部政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超越了藉由經貿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穩定的可能性。

單純靠交易形成地區結構(進而世界結構)是戰略上的冒險。

因為如此眾多的複雜的力量元素無法通過以中國為主體的交易模式實現均衡。

可以收買部分勢力,但無法收買所有勢力。

一旦這些地區發生內亂,中國的利益如何維護?   以上所論的和平、民族認同、民主和利益維護問題,均是中國提供製度化的國際公共產品的成本所在。

在古典秩序中,因為財政成本太高,中國王朝自己對朝貢制度經常採取消極的、機會主義策略,而「搭便車」的朝貢者卻絡繹不絕。

如果中國在上述問題上無力承擔解決問題的成本,那麼中國設想的世界秩序的起點恐難推進。

  (二)關注天下秩序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如果認為天下秩序只是一種中國人的想像,則會輕易地懷疑它的真實性。

但事實上,天下秩序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雙重特徵,這與世界秩序的一般定義一致。

學者們認為,世界秩序是「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為維持社會生活的基本或首要目標而採取的人類行為模式或傾向」。

2017-04-1213:13:42 圖博館 世界秩序關乎三個基本問題:它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它們的互動方式是什麼?它們互動,以什麼為目標?」因此,世界秩序必基於一種國際體系(格局),具有某種共識或價值觀,形成核心制度或互動模式。

  很難想像,中國古代的涉外官員們在兩千多年的對外交涉中完全是白眼朝天、背朝大海、故步自封。

曾任禮部主客司主事的龔自珍說:「我朝藩服分二類,其朝貢之事,有隸理藩院者,有隸主客司者。

其隸理藩院者,蒙古五十一旗,喀爾喀八十二旗,以及西藏、青海、西藏所屬之廓爾喀是也。

隸主客司者曰朝鮮、曰越南(即安南)、曰南掌、曰緬甸、曰蘇祿、曰暹羅、曰荷蘭、曰琉球、曰西洋諸國。

西洋諸國,一曰博爾都嘉利亞,一曰意達利亞,一曰博爾都噶爾,一曰英吉利(此三字均加口字旁)。

自朝鮮以至琉球,貢有額有期,朝有期。

西洋諸國,貢無定額,無定期。

朝鮮、越南、琉球,皆有冊封之禮。

」對西洋的關係雖然有誇大不實之詞,但它說明理藩院管理內亞事務,禮部管理東亞至西洋朝貢事務,這種明確的職能劃分不僅說明清朝對外關係具有清晰的制度安排,而且說明「一帶一路」直至清朝大一統時期仍然是天下秩序的結構性特徵。

  史官們持續兩千年記載的朝貢事實並非虛妄的自我想像。

朝貢體制只是從主觀想像變成了各取所需的關係模式。

這是一個互動博弈的公共產品形成的過程,一種主觀想法最終變成客觀互動形態的過程。

不能因為主觀想像或者朝貢本身的變動性與流動性而否定它的存在。

中國構建世界秩序的重新啟動顯然必然遵循這樣一個過程:明確自身的價值體系,在互動關係中基於國際格局形成制度安排。

  (三)軟實力的失去與重建 以某種文明為核心建立的世界秩序,體現了該文明軟實力的普世性。

中國的傳統世界秩序瓦解於晚清。

晚清軟實力衰敗景象尤其表現在整個社會的撕裂,社會精英和平民的生活方式不再具有任何「文明」的吸引力。

  甲午戰爭之後不久,內藤湖南遊歷中國,他認為張之洞的《勸學篇》「文字老成,但書的內容,在對西方的理解方面一知半解,要被有識之士笑話的」。

認為康有為「他才力有餘,但見識和度量不足,人不夠沉穩。

而且他雖然有救國濟世的大志,卻喜歡標榜學術觀點的異同,好與人爭論。

這是他容易失敗的原因」。

2017-04-1213:14:26 圖博館 而梁啓超則「論著多恃才傲物,有自我炫耀的感覺……不過他在我國看到某些人的浮躁風習,也去模仿,而且他的自我辯白太過分,攻擊西太后的時候動輒談到下流的事情,正顯露出他為人之低」。

孔廟守衛貪門票錢。

「集天下英才的」貢院污穢骯髒,到處都是守衛的糞便,「臭氣沖鼻」。

倘若與遣隋使、遣唐使相比,晚清時的日本人又怎麼能夠滋生出對基於中國文明的天下秩序的好感呢?   當康有為皓首窮經地在中國崩潰、列強紛爭的世界中醉心於研究他的大同極樂世界秩序的時候,梁啓超則缺乏預見性地忙著將中國降格為歐洲民族國家體系的一員。

11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學人再次對中國認同與世界秩序構建的關係產生興趣乃至焦慮。

敏感的學人糾結於康梁兩種模式:到底是梁啓超的民族國家認同模式更利於中國構建自己的世界秩序認知,還是如康有為一樣將大同理想作為中國構建世界秩序的出發點?前者大體屬於現實主義,但容易被攻擊為不合時宜的民族主義;後者屬於理想主義,但容易被攻擊為喪失了中國本體的基本立場。

  中國與世界秩序的關係首要在確立文明的軟實力。

康有為式的方式猶如將業已崩潰的天下秩序推向天堂,完全無視民族國家認同的問題;而梁啓超式的方式則過於注重民族主義的構建,忽視了民族主義可能會更加削弱中國文明價值的普世性。

  (四)重新倡導天下秩序的反思 天下秩序的合法性來源於中國「帝國戰德」的道義制高點,並且在國際公共產品提供上達成了與周邊政治行為體的共識。

中國參與構建世界秩序的核心問題是中國國內治理價值觀與世界主流價值觀之間的關係。

傳統世界秩序的成功依賴於此,未來中國能否成為世界秩序的成功構建者也依賴於此。

中國世界秩序主張中必然暗含了合法性假設。

世界秩序主張的合法性是中國參與構建或者塑造世界秩序的主要障礙。

  時下再提天下秩序反映了中國重返世界性大國的衝動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迫切心情。

真正的問題出現在能否與周邊甚至世界達成共識。

因為傳統秩序的有效性取決於長期博弈的認同。

除力量崛起之外,世界更關注於中國在價值觀層面和制度層面能否接納公認的價值標準和提供合理有效的國際公共產品。

中國能否開發出傳統天下秩序當中的有利因素,從而形成國際公共產品「供給-需求」之間的利益交換關係呢? 2017-04-1213:15:16 圖博館 天下秩序的主張者認為:「對世界負責任,而不是僅僅對自己的國家負責任,這在理論上是一個中國哲學視界,在實踐上則是全新的可能性,即以『天下』作為關於政治/經濟利益的優先分析單位,從天下去理解世界,也就是要以『世界』作為思考單位去分析問題,超越西方的民族/國家思維方式,就是要以世界責任為己任,創造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

  批評性意見認為:「以一種奇怪的方式來支撐他關於世界等級秩序的論點,並同樣通過輕率地使用其他中國古代典籍中的文本來支撐他的天下體系。

」「他的天下體系是一個可用於實踐的烏托邦。

」「但《天下體系》的成功表明,中國內部有一種以中國方式解決世界問題的熱望,一種以民族主義的方式解決全球問題的渴望,特別是當他們提倡一種愛國主義形式的普世主義(apatrioticformofcosmopolitanism)時尤為如此。

這就是《天下體系》在中國外交決策中的主要意義」。

此種辛辣的批評否定古籍文本的重要性,並急於用新鮮的概念給作者下結論,而不去直接面對歷史,其本身顯得輕率。

天下秩序的研究就一定對應了某種外交戰略嗎?哲學性的研究不必然和民族主義關聯。

  有學者認為:「這樣一種過於極端的『天下主義』思潮原本就不是歷史研究,至多也只是一種烏托邦的構想」。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哲學研究就是烏托邦研究,但不能等於烏托邦構想。

每一個學科從自身的研究方式出發對同一個議題的研究都具有學術價值。

對於天下觀念的當代價值的思考應該具有學術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有學者因為恐懼歷史上業已崩潰的天下觀念可能變成「不堪入目的怪物」,而認為「個別學者鼓吹以中國天下觀和文化來整合未來國際秩序的可能性」是「值得我們反思」的,認為這是「帶有諷刺性」的事件。

  辛辣的批評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

上述倡導與批評要麼描述了一個想像的天下,要麼鄙視一個被丟棄的天下。

這對於中國重塑世界秩序觀念構成了相當的負面影響。

在重新構建世界新秩序問題上,當前中國面臨類似辛亥革命之後的困境:既要承續傳統文化,又要建設現代國家。

這個困境表現在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層面就是:如何避免將中國發展為一個令人生疑的帝國而又不失去天下秩序的關懷?放任傳統中國王朝被錯誤地稱為帝國,以及將天下秩序誤讀為中國霸權秩序,均是對歷史的誤讀。

如果誤讀持續成為研究的底色,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想像只能是「曖昧的雄心」。

文章來源@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https://read01.com/oNg8G6.html 2017-04-1213:15:57 圖博館 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 作者:張崑將/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05/10   內容簡介   「中華」或是「中國」對周邊國家而言,從來都不是不證自明,甚至在中國本身,也是處於流轉變化當中。

本書所收錄十篇文章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藉由「拓跋國家」的構想,重新探討漢唐間中國概念的變化。

【第二部】集中在清帝國時期所面臨的華夷新辨,由此窺探清帝國展現的「大中華」觀念與「大一統」的定型,回應並批判1990年代以來美國新清史學派所力倡的「滿洲中心論」。

【第三部】擴及到近世朝鮮、德川、越南的中華意識,呈現中國周邊中華意識的多元性與歧異性。

【第四部】則特別著墨在日本與韓國有關近代中華意識的脈絡性轉換之課題。

本書既涵攝歷史學、思想史、語文學、儒學思想等領域,作者群亦包括東亞各國的文史哲領域的專家,各自呈現其研究多年的精到見解,故能呈現中華意識更豐富且多采多姿的面向。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 作者:葛兆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17/05/12   內容簡介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

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

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

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2017-05-3012:30:07 圖博館 內容連載 壹「周邊」的重新界定:移動與變化的「中國」 要說明「周邊」,應當先說明「中國」。

原本「中國」並不是問題,「中國」之成為問題是在晚清民初,即張灝所說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1895–1925)。

眾所周知,晚清民初是一個各種觀念激變與衝突的時代,也是一個由於進入現代「國際」需要重新定義「國家」的時代。

在「中國」起源與界定這一問題上,當時大致有三個說法相當流行,即「中國文化西來」說、「苗先(原住民)漢後(外來者)」說、「中國本部說」,在當時這些說法對中國的自我認識衝擊非常之大。

到了1920年代出現「古史辨」運動,它對傳統文獻與古代歷史的質疑,不僅帶來了對傳統古史的破壞,也逐漸摧毀了「出於一源」的歷史觀。

在舊的中國歷史起源說摧毀之後,便逐漸出現各種新的歷史解釋。

自從1927年徐中舒(1898–1991)發表〈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年蒙文通(1894–1968)出版《古史甄微》,1933年傅斯年(1896–1950)出版《夷夏東西說》,[8]1943年徐炳昶(1888–1976)出版《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以來,學界對於古代「中國」大多放棄「唯一起源」和「單線歷史」的說法。

近年影響很大的蘇秉琦(1909–1997)《中國文明起源新探》,更把中國史前文明分為六大區域(燕山南北長城一帶;山東為主的東方;關中、晉南、豫西為主的中原;太湖為中心的東南;洞庭及四川;珠江三角洲的南方),提示了古代「中國」族群和文化的多源。

既然古代文化與族群都未必「出於一」,因此,所謂古代「中國」也無法簡單地「定於一」,古代中國之族群也無法簡單地說它們都是「炎黃子孫」。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無法簡單地認定現在這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民族、語言的共同體。

2017-05-3012:30:53 圖博館 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為什麼都勞而無功2017.6.2新浪軍事   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設想,劉備一方的戰略規劃是跨有荊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是從荊州北伐,直指宛洛,一路是從以漢中為基地,進取關中。

同時還要聯絡東吳,在東線出兵策應,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顧。

這三路中,作為主力的,實際上是荊州方向的這一路,東線和西線都只是策應和牽制。

  事實上,割據四川如果要在戰略上保持進取能力,荊州和漢中兩個區域也是必須始終牢牢掌握著的。

失去其中任何一個,這個計劃都要失敗。

但這兩個戰略要點又有緩急先後,失去荊州只是失去了北伐的主要戰略支撐點,如果失去漢中,四川就完全陷入被動了,對北方政權來說,四川就是一頭待宰的肥豬。

  荊州在當時的重要性不僅是戰略位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荊州的開發程度是比較高的。

不要說已經跨有荊益的蜀漢,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僅僅只佔據荊州的劉表對東吳的優勢都非常之大,讓東吳君臣坐臥難安。

所以,吳蜀雙方誰能佔據荊州,誰就在長江以南地區的爭奪中佔據優勢。

  東吳偷襲荊州得手後,蜀漢在戰略上就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了。

東線對東吳的防線,夷陵之戰之前還在今天的襄樊、荊州一線,而在夷陵之戰後,就已經後撤到了今天的三峽一帶。

根本無力出兵策應北伐。

那麼,剩下的以漢中為基地的北伐,其實勝算很小。

所以,先主在失去荊州後,是很希望奪回來的,這才有了夷陵之戰。

先主爭奪荊州失敗後,蜀漢對東吳的防線就已經後退到了白帝城,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東吳的戰略進攻能力。

  所以,諸葛亮生前為蜀漢規劃了上中下三策。

2017-06-0410:28:49 圖博館 上策激進,也就是像劉邦一樣,集中全部主力,出秦嶺,在關中與曹魏主力尋求決戰。

這當然是軍事冒險,是孤注一擲,用全部國力來賭北伐的成敗。

如果成功,就可以拿下關中,北伐就已成功了一半。

但戰爭的風險在於,不光可能贏,還有可能輸。

如果輸了,那麼就全盤皆輸,連防禦都沒有能力了,曹魏順勢席捲而來,蜀漢根本無力組織有效防禦。

  中策持重,不出秦嶺,而是繞開秦嶺出天水、隴西,爭奪雍涼。

因為那邊的魏軍相對較少,取勝機會更大一些,而魏軍在西線的主力都放在長安。

這條路線最大的好處是,就算失敗,也還可以退回漢中,不會全線轉入被動。

更重要的是,從這條路線進退,沒有秦嶺那麼危險,不太可能全軍覆沒,進退都有餘地。

以弱攻強,全師為上,這是必須的。

  紅圈處為漢中和荊州,蜀漢北伐的兩個重要策源地   下策就是出隴西,向雍涼方向進取,因為這裡不是曹魏重兵囤積的地區,所以可以在戰略上牽制敵人,迫使曹魏在關中的部隊救援雍涼地區,從而減輕漢中防線的壓力。

這實際上就已經是以戰術進攻來進行的戰略防禦了。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積極防禦。

  其實,這不只是諸葛亮一個人的想法,也是任何具備戰略規劃能力的將帥和領袖所必然具備的眼光。

2017-06-0410:30:13 圖博館 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實際上只有兩次是真正有進取關中的決心的,也就是走陳倉道那次和最後一次。

其它三次都是以主動進攻來進行戰略防禦,包括最接近勝利的第一次。

因為只有在關中和魏軍進行戰略決戰,只要成功,雍涼二州就被切斷了聯繫,傳檄而定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去關中進行戰略決戰,而是在天水,隴西一帶敵軍側翼用力,顯然不是真心實意的北伐。

  兵法雲,虛虛實實,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發動五次大規模軍事行動,要說每次都是以和曹魏關中重兵集團決戰,那不現實,也不可能。

但是,同樣的,要說每次都只是以戰術性的進攻來進行積極防禦,毫無進取關中的決心,那也不可能。

最後一次北伐所走的路線,很顯然就是要準備穩紮穩打,在關中和曹魏進行戰略決戰的架勢,只不過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的戰略意圖未能實現而已,並不是沒有決心。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時期,蜀漢在對魏國的態度上基本上就是戰略相持階段,而且是被動防禦。

這是和諸葛亮時期的戰略路線完全不同的。

  姜維統兵以後,並沒有掌握蜀漢全部軍隊的指揮權,而且也沒有得到後主的完全信任。

所以他在漢中取守勢,而且是以主力在漢中,他自己也在甘南隴西一帶進行戰略牽制。

別說他在那裡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勝利,就是能取得,戰略意義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他就算能奪取雍涼二州,對曹魏來說戰略損失也是很有限的,關中根據地還在手裡,還可以反攻,並不會全面轉入戰略被動局面。

所以,姜維的幾次主動出擊不要說不能算真心實意的北伐,就連具有戰略意義的主動防禦都算不上。

2017-06-0410:31:02 圖博館 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參考南宋的態勢。

一開始,南宋佔有漢中和關中,荊州地區,所以在戰略上是比較主動的,始終保持著北伐的能力。

但是,在張浚領導下,失去了漢中和關中地區,南宋在西南就變成了完全徹底的被動防禦,甚至連戰略牽製作用都發揮不上。

  失去了在關中進行戰略策應的能力,岳飛所處的荊襄地區實際上也是孤掌難鳴。

就算能真的北伐成功,克復兩京,也守不住,因為關中和太原的金軍只要出動增援,對岳飛軍就是絕對性而且是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岳飛好歹算是為南宋爭下了襄陽,拿下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點,並且經過長期經營,使襄陽成為長江中上游地區宋軍防線的核心。

  在更早一些時候,甚至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僅僅佔據了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後唐南征四川也能順利成功,也是因為前蜀政權始終未能有效控制漢中地區作為戰略屏障,也沒有任何能夠進行戰略策應和牽制的能力。

宋初南征四川同樣如此,王全斌僅帥五萬人就能順利消滅後蜀,平定四川,也是一樣的。

這兩次都是從漢中出兵,一路勢如破竹,“四十萬人齊卸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所以說,就像守江必守淮一樣,割據四川,如果要保持戰略進取能力,就必須始終將漢中和荊襄地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失去荊襄地區就失去了進取能力,失去漢中,就等於失去了有效防禦能力,連自保都做不到了,滅亡是早晚的事,只是靴子何時落下的問題。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蕭武] 2017-06-0410:32:38 圖博館 回應  當時就應維持三足之勢,內大力發展生產,外加強訓軍隊,三國也許沒這麼快給亡了  陳壽評價諸葛亮:戰略非其所長。

也就是說諸葛亮不懂兵,只是政治家治國厲害,為將不行。

 本來就弱小,還兵分兩路出擊,焉能不敗?  平原戰和山地戰不同,平原做戰要快速,蜀軍沒有完成軍事轉型,沒有平原戰攻防優勢。

後勤補給也不能支持久戰。

 三國時期的曹魏地處中原富庶之地,無論人口、經濟和軍事都優勝於西蜀。

蜀國連年北伐空耗國力,也不過是爭取主動以攻代守,但幾無成功的可能。

 一鼓作氣,三而竭,這都六九了,誰還不痿?打戰打的是經濟,如何撐得住長年累月折騰?  蜀漢總人口約96萬,20萬大軍北伐就是4個人一個兵,等於說壯勞力都不種地了,而即便是現在,蜀漢也是耕地面積小,多山的地帶。

成都平原和漢中地區除外。

但遠不能和中原和華北平原相比 http://mil.news.sina.com.cn/history/2017-06-02/doc-ifyfuzmy1326284.shtml 2017-06-0410:33:26 圖博館 顧炎武怎樣應對“留發不留頭”2017-06-02曹宗國 許多論者把滿清立國後厲行“留發不留頭”看得很嚴重,認為這是漢族歷史上的奇恥大辱、甚至是曾經亡族的標誌,尤其是對當時的士子儒生因此而整體喪失民族氣節深為不齒。

其實,當時漢族士子儒生之所以如此苟且,一方面固然有政治上的不得已,另一方面也因為有更高的精神文化寄託。

  這種精神文化寄託,以顧炎武的言行表達得最為明白。

顧炎武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而且抗清鬥爭最為堅決,終生不士,但史料顯示他肯定是剃了頭的。

其間當然經歷了痛苦的思想掙扎。

起初,顧炎武曾經寫下《斷發》詩:“一旦持剪刀,剪我半頭禿;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可是後來他變通了。

  他變通的思想,就是將自古以來儒家的“華夷之防”昇華為一種更普世的精神文化堅守。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明確表述了這種思想認識。

他說:“處夷狄之邦,而不失吾中國之道,是之謂'素夷狄行乎夷狄'也”,“中國之道”,就是以仁義道德為核心的精神文化。

顧炎武堅信,只要堅定不移地信守“中國之道”,就“中華無不復之日”。

  所謂“華夷之防”,是孔子首先提出來的。

《論語·憲問》記載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至於今受其賜。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過去,我們一直認為這是對華夏民族存亡的警告,但顧炎武認為,這是孔子“權衡於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

而“以君臣之分猶不敵華夷之防”。

(《日知錄》卷七《管仲不死子糾》)。

  有學者指出,顧炎武展放歷史的眼光,看到了“華夷之防”的變異性,看到了“中國之道”的強大的滲透力和同化力。

在他看來,“天下”是大於“國家”的,那麼,“以天下為心”,便不能不肯定無論是“華夏”還是所謂“夷狄”,原本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只有內外之別,沒有優劣之分。

即使是所謂“夷狄”,也有其新生、發展和進步的一面;即使是“華夏”,也有其衰朽、停滯和落後的一面。

“夷狄”進而成為“華夏”的一員,“華夏”退而“制歸於夷狄”,中華民族正是在這種雙向逆反、相融相成的歷史過程中生存發展的。

2017-06-0410:40:21 圖博館 同時,顧炎武的思想也包括對儒家士節的變通,他提出可以“存身以成仁”。

孔子曾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但他同時也肯定“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論語·微子》)顧炎武解釋說,殷紂王無道,比干強諫而死,微子數諫不聽離去,箕子披髮佯狂,降為奴隸。

按“殺身以成仁”的標準,比干自然是“仁”。

可微子、箕子既並沒有“殺身”,後來還投靠周武王,孔子為什麼也稱他們為“仁”呢?那是因為他們生存下來弘揚了“道”,所以說是可以“存身以成仁”的。

  有學者認為,顧炎武這是意識到到了“自身個體生命的終極歸屬是維繫文化價值”。

他認為生死與成仁並不能等量齊觀。

事實上,有“殺身以成仁”的,也有“死之不足以成我仁”的,還有“不殺身而成仁”的,而不加選擇地“蹈仁而死”,那隻是“全其小節”的行為,並非“通人”的作為(《亭林文集》卷四《與李中孚書》)。

顧炎武明白了,留得有用之身,始終不渝地堅守節操,並不比輕易草率地“蹈仁而死”更容易做到。

  於是,顧炎武也剃了頭,留起來辮子。

顧炎武的思想觀念變化,實際上是從政治王朝的遺民轉變為文化傳統的遺民。

他以“窮經待後王”的行為堅守更崇高的精神文化氣節,把重建綱常倫理,張揚六經之學,關懷當世之務,把著書立說作為自己“保天下”的文化使命,矢志於“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代學術文化的“開山始祖”。

  顧炎武的思想觀念對清初和清一代士子儒生產生了很大影響,與顧炎武同時的思想家陳確也有類似的看法。

他說:“死合於義之為節,不然,則罔死耳,非節也。

人不可罔生,亦不可罔死……故義可兼取,則生有不必舍;仁未能成,而身也不必殺也。

”而另外兩位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王夫之,實際上後來也是剃了頭的。

清初和後來的漢族士子儒生也大多因此而接受了“留發不留頭”的現實。

堅決不剃頭的個別文化人士當然有,但他們所採取的避世其實是一種消極的態度。

2017-06-0410:41:28 圖博館 顧炎武的思想和行為也受到後來文化人的認同和稱道,梁啟超就說: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為人……我深信他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本讀書人曹宗國認為,或許,我們今天應該這樣來理解那段“留發不留頭”歷史的殘酷,寬容那一代知識分子忍受的屈辱。

  回應 愛國大儒! 滿族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嘛。

這不過是阿Q精神罷了。

還有很多人說滿人被漢化了,其實是漢人被滿化野蠻化了! 自我安慰罷了,另一種所謂曲線救國。

每當出現妥協,文人總是給自己找一堆妥協的理由,卻又拿起筆檄文,希望別人去抗爭,現在就屬文人的骨頭最軟,沒有一絲骨氣,因為有骨氣的人都死了。

東林黨的說辭,把明朝搞忘了,又不好投降清朝,就說了“存身以成仁”了,正都是自己有理。

2017-06-0410:42:27 圖博館 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 作者:王柯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17/03/17 內容簡介   中國王朝時代的政權之所以能夠讓「周邊」及「異民族」自由自然地與中國交流和融合,皆因長期崇尚「德治」這一超越「民族」和時代的價值,從而延續其統治的正當性。

進入二十世紀後,這一歷史趨勢卻戛然而止—周邊開始拒絕中國,異民族集團開始抵制「中國人」意識。

這一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弄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民族問題日益嚴重的今日中國,實在刻不容緩。

  本書作者指出,因為近代中國導入了「民族」的話語,造成了「民族」與「國民」二者不分的現象;隨著民族話語不斷被政治化,各種官制及民間的民族主義思潮甚囂塵上,使中國社會與當初建設「國民」和「國民國家」的理想漸行漸遠。

以「民族」來頂替「國民」的結果,不僅促生和強化了漢族排斥和歧視其他周邊民族集團的狹隘民族主義,也使處於中國周邊的其他民族集團在社會流動的自由屢受限制,因而對自詡為「近代民族國家」的中國逐漸失去國家認同的意識。

  本書集結作者二十年間就中國近代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之思考,當中包括他在多個中國伊斯蘭民族地區的生活經驗與大量田野考察工作。

  如何建設一個具有跨越階級、民族和國家利益的讓全體國民共享的政治文化,將會是少數民族集團邁向國家認同的關鍵,好讓他們不再成為這個國家的「他者」。

  消失的「國民」(豆瓣)2017-03-15 這是中文大學為王柯老師出的第三本書,後來'猛然'發現,三本都買了,看了兩本,還有一本談東突的沒有開始讀。

還是繼承王老師對nationstate在中國落地時,搞混了'國民'(nation)與'民族'(ethnicgroup)的一貫思路,以回族/伊斯蘭為主體,闡述了現代中國面臨的困局。

2017-06-0511:41:53 圖博館 還是繼承王老師對nationstate在中國落地時,搞混了'國民'(nation)與'民族'(ethnicgroup)的一貫思路,以回族/伊斯蘭為主體,闡述了現代中國面臨的困局。

書中有幾篇談到福建、廣西地區的回族的變遷,包括在明清時代的漢化(福建),在民國期間及開放改革後重溯/造傳統(廣西),都十分有趣,以前沒有注意過。

另一篇透過白壽彜的故事,也談及河南開封的回民傳統,也是十分有意思。

在作者的論述裡,在步入現代化以前,回族的中國化或中國的回民化比較順利,也不存在現代意義的民族衝突,好像有點在'懷古'。

當清末進入了現代化的角力後,民族的問題從驅除滿清開始就變得很麻煩,作者花了兩章描述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並特別以內蒙古的歷史為例,有深刻的教訓。

讀著覺得從二大的'民族自決'演變到今天的困局,真是自己搬起石頭扎自己的腳的感覺。

第9章談維吾爾與中亞諸國的關係,也是十分有現實意義。

書中多數篇章都是發表過,早者在2000年前就已發表過,唯獨這章應該是新寫的。

結語一章作者濃縮的綜合了各章的觀點,時間不夠的讀者可以讀那章拿個大概。

當然細節還是很值得每章去讀。

回頭再說,作者對'單一民族'的民族國家不認同,希望透過真正落實'國民國家'以扭轉現在的頹勢。

然而維持一個多民族的國民國家究竟有多'善',其實並沒有好好去論證。

再者觀看近年民粹主義、排外思潮等在國際的漫延,民主思潮的退潮等,現實上好像這種以政治理想去建構國民國家的實踐也面臨不少困難。

作為'邊緣'的香港,雖然和'西域'的伊斯蘭有所不同,但還是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啟發,起碼了解現代中國的發展脈絡。

拿白永瑞的說法,'週邊'倒可能是突破既有困局的核心現場,放在這書的脈絡中即突破'民族國家'(vs國民國家,或者更有創意的政治制度創新)困局的嘗試。

2017-06-0511:43:05 圖博館 台灣人的思維模式100%中國2017.6.8旺報 就像現狀恆動,認同也是動態變化中,世上沒有「永遠維持現狀」這回事,自然也沒有不變的認同。

  台灣歷年來的國族認同民調,起起伏伏的主因就是政治操作而已,別無它解。

所以要論證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並不難,民族血緣只是其中一途,還有許多面向可以張目。

  不過我們必須了解,認同不是理智問題,而是情感問題,說穿了,就是愛不愛當中國人而已。

  國族認同是政治操作 台灣人的認同歧異,主要在於如何定義「中國」。

必須要追究的,是「為何部分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有輿論認為沒有所謂「天然獨」,年輕人的認同偏離中國,是政治干擾,所以只有「人造獨」,此言不虛。

按台獨思維,台灣人最好從各種面向剝離中國基因,所以各式奇怪理論層出不窮,但成效有限。

因為光是宗教信仰就碰壁,說關公媽祖是中國神應該拋棄的耳語不是沒有,但占絕對少數,誰敢正面向此主流文化宣戰?《通靈少女》呈現的所有細節,都是中國,照樣受歡迎,更別說陸劇《甄嬛傳》在台灣也贏得好成績了。

  當被問到自己認為是否中國人時,答題者腦中浮現的中國二字代表的是現代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否定的機率當然大。

但若答題者腦中浮現的是民族血緣文化時,答案多持肯定態度。

那麼,為何中華民國不能在台灣人的認知裡是「中國」呢?這就是兩岸中國人都要深思的問題了。

  其實,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其最堅強的理由,是我們的思考方式與直覺反應,乃100﹪中國式的。

僅從認同問題來看,即便是藍眼金毛的外國人,只要認同這塊土地,或是對台灣有長期的貢獻,我們就當他是台灣人,一國的,這就是完全中國式的思維模式。

傳統中國人是以文化辨認異己,而非血統。

相對的,日本只認血統,就算台灣人出生在日本,生活在日本,老死在日本,只要血統非大和民族,日本人都不會當你是日本人。

故而可說,中華文化是包容性的,日本文化是封閉性的,從民族認同上即可略知端倪。

  中國在漢朝以後,就進入多民族融合的階段,「中國」二字在長久以來代表的是一個概念,而非明確的地理疆界。

這個概念在政治,文化,或社會層面上都不斷地處於包容異族,並相融為我族的過程。

滿人創立了清朝,照樣以中國人自居,並經由長期的內造,豐富了中華文化與民族融合。

滿人如此,更何況是漢族的台灣人? 2017-06-0812:16:56 圖博館 陸青亦接受進步(?)價值 台獨走的路,是想抽離兩岸民族連繫,就算做不到完全分離,也要台灣人以「華人」自居,而非中國人,就像馬來西亞的華人認同。

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思想上將台灣與大陸愈拉愈遠,所以蔡英文一直在拚「進步的價值」,從西方引進新思維新價值,以切割兩岸國族認同。

不過,這種手段的效果也在快速遞減,因為大陸在各方面的水準正在迎頭趕上西方,人民也快速地吸收西方文化,台灣現在高舉的進步價值,大陸人都不陌生,只是在某些價值的接受度上有所差異而已。

  如果你平常在大陸社群網站上觀察大陸青年的思想或價值觀,會發現與台灣青年幾乎沒有兩樣,甚而已經成為意識形態之爭的繁簡中文問題,也有愈來愈多(?)的青年在適應繁體字,甚至嘗試在生活中以繁體書寫。

再者,台灣爭議不休的同婚平權,大陸青年也有非常多(?)挺同者,這現象至少顯示兩岸青年差距不大。

  兩岸民間只要多交流,雙方原本不多的歧異,很快地就會趨同,未來,政治干擾也勢必不能再有效影響台灣人的中國認同。

(作者雁默為自由撰稿人) 2017-06-0812:17:37 圖博館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 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建立之後,都開始由劫掠改為統治。

陸續將政治中心從原屬地改為漢地,北魏遷都、遼定五京等都是為了達到統治漢地的目的而進行,高層中已不再是把漢地作為劫掠目標,而是實實在在作為自身的統治地區。

這首要就面臨的問題就是接不接受漢化。

  接受漢化多了,就會完全被漢文化併吞。

接受的少了,就會國力衰弱且不得民心。

在經歷五胡亂華那些少數民族國家亡國教訓之後,遼金都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中立政策,都採取兩套制度,即所謂「南北面官」。

漢地漢人用漢法漢制,本族則用本族制。

後期多取向統一為漢制,行政機構和法律典籍都陸續漢化,實行科舉制度、任用漢人官員、學習漢字等等,漸漸開始由少數民族政權轉化為漢民族政權。

  而蒙古就完完全全拋棄這一套,終其一朝實行「草原本位制」。

政治中心和首都一直是和林,北京不過是政府所在地。

在草原實行牲畜抽分法,建立驛站,任命嫩突兀赤擔當草原生產官員。

每年大量將各地所得輸送到草原,對留在草原的蒙古人實行補貼,遇災則實行賑濟。

整個帝國都是為了向草原輸血而存在,中央設立大量機構專門處理草原事物。

後期漢化較多,但「投下制度」、「斡脫制度」等蒙古舊制和「達魯花赤」等蒙古舊官都大量保留,雖然在維繫原有的大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和元朝)起到積極作用,加強了對原帝國各處的統治力度,卻對元朝統治地帶起到消極作用。

  草原本位的製度直接影響到元朝的施政方針,終其一朝只是將各個地方視為征服劫掠地區,而不是統治吸收地區。

這在蒙古各個政權上面都有體現。

尤其元朝在國內實行「戶等」,以資產劃分居民等級以收賦稅;又實行「諸色戶計」按職業、信仰等劃分若干種。

還按人種劃分成蒙古、色母、北人、南人四等。

高層的蒙古諸王驕奢淫逸,擁兵自重。

底層漢人生不如死,形同奴隸。

十幾戶人共用菜刀,名字都只能使用數字編號。

  各人種間社會流動幾乎斷絕,雖然以蒙古人為主導,但色目人可以充當副手。

南北漢人卻不行。

原本漢人可以通過科舉制度向上進取,元朝又將儒家當做宗教,儒生單獨列籍造冊,和和尚、道士一樣要在專門地方居住生活,入學等同入教,部分時期還禁止世俗人成為儒生。

2017-07-0911:32:08 圖博館 官員選拔上實行「官吏互通」、「怯薛入朝」政策,蒙古人和色目人充當卻薛軍,可以依靠皇帝信賴協助處理朝政而進入中央官員任命名單。

底層的吏員地位和官員平等,熟悉公務之後可以調任官員,吏員上升空間加大。

前者依靠血緣和裙帶關係,後者以考試務處理經驗累積,這都是儒生不具備的優勢。

  科舉選拔不過在忽必烈和仁宗時期實行過數次,開國時期佔據文臣地位的漢人死光之後,後期的政權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漢人官員參與其中,少數以「補吏」和「任教官」入仕的也僅僅停留在底層。

  其次就是統治紊亂。

(一)政治紊亂 蒙古初期實行「幼子繼承」(幼子繼承一切財產)和「庫裡台大會」(大汗必須由此大會通過推選認定)兩個制度,造就了蒙古中後期和元朝前中期極大地政治混亂。

鐵木真臨終任命窩闊台為繼承人,王公們卻決定遵循舊制由幼子托雷繼位,最後由拖雷監國。

兩年後推選新大漢的庫裡台大會為此爭論了四十天,因長子術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窩闊台,勢力孤單的拖雷只得擁立其兄窩闊台即位,豈料後來被窩闊台下毒害死。

乃馬真後和貴由(定宗,窩闊台長子)去世之後,術赤、拖雷後裔宗王與窩闊台、察合台後裔宗王間發生汗位紛爭開始,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繼承混亂由此展開。

夾雜三次兄終弟及,三次奪位大戰,兩次臨朝稱制,兩次兄弟大戰,兩次叔侄大戰等等,1294—1333四十年間換了十個皇帝。

而廢除三省設立一省制度,更是權相迭生。

皇帝成為傀儡,宮廷分爭連續不斷。

當權大臣莫不專橫跋扈,不可一世。

文宗時的燕帖木兒,任中書右丞相,封太平王,集大權於一身,肆意無忌,一宴或宰十三匹馬,取泰定帝后為夫人,娶宗室之女四十人。

順帝時期的伯顏任中書右丞相,進封太師,又改封秦王,一身兼三十餘職,官銜長達二百四十六字。

他大權獨攬,擅自進退大臣,妄殺無辜,勢焰熏灼。

又將諸衛親軍精卒調為己用,凡出入導從甚眾,乃至填街塞巷,而皇帝的儀衛反而寥寥無幾。

極致者如鐵失,發動「南坡之變」直接殺死意欲廢除權臣的英宗,擁立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2017-07-0911:33:25 圖博館 中央政權的混亂直接影響到地方,政令往往朝令夕改,當權者年年生變,地方藩王豪強擁兵自立,中央權威幾乎不存。

地方上新增的行省權力也非配不當,強的時候可以對抗中央,弱的時候無力鎮壓內部起義。

加上達魯花赤制度和札魯忽赤制度,嚴重影響地方行政效力,地方豪強如鹽商、宗族、匪幫等等割據自立,也形成後期起義主要武裝力量。

  (二)經濟混亂 因為以和林為中心的草原是蒙古的主要中心,年年輸送到和林的財富佔據稅收極大部分。

而蒙古草原在元朝時期往往都有雪災、旱災,為了保持龍興之地的穩定,元朝幾乎每年都要賑濟留守族民。

庫裡台大會的主要王公們也留守草原,為了穩定這些王公貴族,建立「賜賚制度」,賜賚有諸多種,如登極、親政、萬壽、徽號、配享、升祔、冊立、軍功、婚喪等等。

但不管是哪種名目之下都是要給這些王宮貴冑,大量僕從金銀被賞賜出去,加重財政負擔。

  同樣為了草原而維繫從和林到達各大汗國和中原的驛站也是耗資冗沉,同樣的還有管理草原和驛站的官員工資。

  元朝賦稅制度極其複雜,名目繁多,南北異制。

諸色戶計的劃分又導致承擔標準不同。

正稅有稅糧和科差,正稅之外又有工商雜稅(諸色課程)。

為了鞏固統治,又在地方正官上面設立達魯花赤和宣慰司等等蒙古官職,冗官冗費嚴重。

為了促進稅收又推行「稅收商徵」,商人交錢後獲得對徵稅人的徵稅權,成為經營高利貸的官商。

自大汗以下蒙古貴族出錢委託善於經營的中亞商人經營商業和放債,謀取高額利息。

他們發放的高利貸叫「斡脫錢」。

這種高利貸,年息百分之百,次年轉息為本,本再生息,時稱“羊羔利”、“羊羔息”。

極大增加底層人民的生活負擔。

  為了改革經濟,頻頻發佈新的法案,造成財政政策混亂。

元朝發行紙幣,後期往往虛高,在不足夠準備金之下瘋狂印刷。

在一類紙幣貶值到極低點,又在發行新紙幣,貨幣市場極其混亂。

加上阿拉伯、中亞、羅斯等地的錢幣流入,形形色色貨幣充斥整個市場,經濟秩序完全放任自流,交易一度退化到以物易物。

  官員貪污嚴重,尤其是利用大型工程進行上下其手。

更是直接引發黃河起義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07-0911:34:12 圖博館 (三)思想混亂 蒙古各部原先信奉的是薩滿教長生天,鐵木真時期全真道長丘處機七十四歲高齡遠赴西域勸說止殺為善,也造就了早期道教在元朝佔據主導地位的全盛時期。

乃真後信奉佛教,隨後引發「佛道辯經」,德勝的佛教成為蒙元主流,一度甚迫使得道之人改信佛教,並焚燒道教經典。

而後佛教引發「紅黃教爭」,高層牽扯進教派衝突當中。

思想極其混亂,皇位爭鬥往往牽扯上教派爭鬥。

大量中亞和阿拉伯人又帶進來伊斯蘭教,景教、拜火教、東正教、猶太教、摩尼教、濕婆教都大量傳播,教派管理卻是一片混亂。

廣東和福建阿拉伯商人一度武裝佔據,聲稱要將中國完全伊斯蘭化。

白蓮教曾在杜萬一領導下爆發數次起義,元朝中央一直猶猶豫豫,時而給與合法地位甚至封賞,時而堅決打壓消滅。

後期白蓮教演化成為明教,直接引發後來的元末大起義。

  特別指出,儒家也是被元朝政府視為宗教,管理模式參考佛教。

孔子的地位雖然有所上升,但儒生地位實際上大大下降。

因為採用「怯薛入朝」和「官吏互通」,官員大多數沒有接受傳統儒家教育,思想上很難有所覺悟。

漢地所有的「天下為公」一類思想員中並沒有多少影響力,間接造成官員素質的下降。

儒家致仕之途斷開,大量人才囤積在地方豪強當中,間接造成人才流失,地方勢力做大等諸多弊端。

  最後是末期決策失誤。

元末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忽裡台大會影響力被削沒,嫡長子繼承製開始確立,各系宗王之間的汗位大戰趨於平穩。

順帝親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革新政治,緩和社會矛盾,史稱“至正新政”。

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以完善法制;頒佈舉薦守令法,以加強廉政;下令舉薦逸隱之士,以選拔人才;前朝《宋史》、《遼史》、《金史》開始修築。

多少程度上都開始挽救前朝歷任皇帝的失誤,可惜政治上已經積重難返。

  元朝長期處於繼承權問題、貪污、權臣擅政、不任用漢人與壓榨百姓的惡習,使得政治總是無法上軌。

這種不穩定的朝廷如果又遇到天災人禍的干擾,原本脆弱的穩定性頓時土崩瓦解。

2017-07-0911:38:45 圖博館 為什麼歷史上對元朝總是輕描淡寫呢?2017-05-23 二十四史長期有關於匈奴鮮卑的傳記。

蒙古與南宋,實質上就是春秋時期的“夷夏之爭”的延續。

所謂蒙古帝國,和匈奴帝國一樣,本質上仍然是部落聯盟而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這種情況直到四大汗國建立之後才改變。

  因為明朝是漢族人建立的朝代。

而元朝是打敗了漢族人建立的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

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漢民族一直是一對尖銳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時候,蒙古人和漢人還是對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時候,蒙古人甚至反撲打到了北京城。

  再說清朝。

清朝照理說和元朝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清朝和元朝其實是有仇的,因為清朝的祖先是金人,而金國正是被蒙古人給滅掉的。

再說了,清朝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和明朝一樣的很正規的朝代,所以他也不會給元朝什麼好臉色看。

  除了這種人為的因素外,還有其他原因。

  一是元朝的歷史太短。

如果是本來就比較弱的朝代,比如說五代十國那樣的朝代。

大家都知道它比較弱。

所以也都不怎麼在意。

而元朝之前的蒙古帝國,那可是威震世界的,這麼一個威震世界的大帝國,很快就滅亡了,所以歷史學家在總結這段歷史的時候,肯定只能是輕視它的。

從它的身上只能總結出失敗的教訓,就像秦朝那麼一個朝代曾經很多次被提出來剖析失敗原因一樣。

  二是元朝沒有更多的建設性。

秦朝雖然短暫,但是秦朝幹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比如書同文、車同軌,比如修建萬里長城等等。

這幾件大事情對後世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秦朝值得拿出來說的非常多。

而元朝幾乎沒有幹過什麼在歷史上能夠留下來的東西。

  三是元朝沒有很好地融入漢族社會。

他對漢族的典籍漢族的禮儀傳統比較輕視,因而也沒有建立起一個比較深厚的根基。

而且元朝把人分成四等,人和人之間相互剝離,這就相當於元朝建立在一塊浮冰之上,它失敗也是必然的。

  即使同樣是統治中原,元蒙與滿清截然不同。

在元蒙的眼裡:中原就是個牧場,漢人就是牛羊,什麼中原文明、先進文化,都一邊去吧。

但在滿清眼裡:中原是他們的嚮往之地,這和元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態。

從順治起,每一個清帝都在努力學習漢文化。

清朝的官制,大抵都是雙軌制,設一滿一漢兩名官員。

所以,雖然歷清一代,反清復明的思想從沒中斷過,但事實從康熙之後,漢人已經心甘情願地接受了滿人的統治,而在元蒙統治中原的90多年中,漢人一天都沒有從內心順從過。

2017-07-0911:40:42 圖博館 蒙古帝國和元朝到底是什麼關係?2017-01-02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大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蒙古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在50多的時間裡,以總數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後滅亡7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

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千米,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千米,占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   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人混淆的、既相互聯繫、又有所區別的兩個概念。

元朝是中國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國其它的四大汗國。

  蒙古人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接著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規模的西征戰爭。

三次西征奠定了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大部分版圖,將現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收入勢力範圍。

  這些帝國的版圖上,成吉思汗的兒孫統治著四大汗國。

早期的四大汗國雖然是附屬於蒙古大汗的「諸侯」,然而後來它們其實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各自獨立發展成為幾個不相統屬的國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擊敗南宋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

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汗的繼承者,並且基本上與上述汗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為什麼說元朝是個偉大的朝代?2017-07-07(楨:?) 一、從元太祖成吉思汗到元世祖忽必烈,爭戰四方,縱橫歐亞,建立亘古未有的龐大帝國,論世界影響力,秦漢隋唐遼宋金明清都不能望其項背。

二、元朝沒有文字獄,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後又一座文化豐碑,極大推動了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

三、元朝不搞獨尊儒術,元朝人見多識廣,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得到尊重,自由發展,可以說是中國文藝復興的萌芽。

可惜被朱元璋搞文字獄、八股文、特務統治給厄殺了。

2017-07-0911:41:49 圖博館 四、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這一開創性的政治舉措至今仍發揮巨大作用。

五、元朝開啟了大中國時代,中國邊疆地區包括雲南、西藏、台灣按照自古以來的說法,都要從元朝說起。

六、元朝農業稅最低,百稅一,老百姓可謂安居樂業,到了明朝就增加賦稅,三十稅一,連朱元璋老家人都說: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 七、元朝科技發達,元朝的農學、醫學、數學、曆法、天文學世界先進,元朝靠自己製造的火炮威震四方。

相反明朝,竟然不知天文台為何物,明朝末年的明朝人連曆法都不懂了,不知哪一天是初一,哪一天是十五。

明朝末年自己不會造炮,靠進口紅夷大炮來打擊農民起義和關外起兵。

八、在結束大分裂完成大一統的王朝中,秦隋二世而亡,西晉短暫統一又陷入大分裂局面,只有元朝壽命最長,在元朝的長期大一統後,中國在也沒有陷入長期的分裂局面。

公元163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國號大明,元朝結束了在中原的統治,退居漠北,史稱「北元」。

即元朝之後的明朝,不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以及經濟文化科技,對老百姓的態度,無疑是倒退,說明朝誤我六百年,是很正確的,我們今天強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總結元朝強盛的經驗,也要總結明朝倒退的經驗。

(楨:?) 揭穿歷史騙局!中國根本沒有元朝和清朝兩個朝代2014.11.12 一些人以疆土大為榮,常常聽人說元朝如何如何,也常常聽人喜歡描述成吉思汗偉大功績的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我特別納悶,成吉思汗,全世界都認為他是蒙古國的不是中國的,你跟著驕傲個屁呢?元朝,是外族蒙古滅了中華,中國那個時候被滅國了好吧?再說成吉思汗的蒙古是血腥的侵略和殖民史,如果你為侵略而驕傲,為什麼還恨日本侵華的罪行呢?如果日本當年滅了中國,你會不會覺得很驕傲和偉大呢?   難道因為中國有蒙古族,成吉思汗就是中國人了,那中國還有朝鮮族,金日成就是中國人了唄?中國還有俄羅斯族,列寧也是中國的了?況且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野蠻殘暴,對漢人進行大屠殺,有什麼可讓中國人驕傲的呢?假如當初日本打敗並殖民了中國,我們現在也得為天皇自豪吧? 2017-07-0911:43:05 圖博館 蒙古當初殖民過那麼多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土耳其,可從來沒聽說這些國家以成吉思汗為榮的,也沒有把這段歷史說成是國內史。

某些中國人咋那麼認親呢? 沒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世界史學界嘲笑中國歪曲歷史…   事實上,滿清立國定滿語為國語,說滿人被中國同化實在是自欺欺人。

而且恰恰相反的是,現在中國的國語(普通話)就是當年滿清通過武力手段強制推廣的語言。

(楨:?)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按照語言劃分國家的規矩。

不少非洲國家都說英語,但它們和英國是一個國家嗎?中國人和新加坡人都說漢語,但新加坡是中國的一部分嗎?阿拉伯國家都說阿拉伯語,但它們是一個國家嗎?日本、中國、韓國同為儒家文化國家,但能說中日韓是一個國家嗎?能說抗日戰爭是中國的內戰嗎?法、德同為基督教文明,但它們是一個國家嗎?典型的思維混亂。

    但是到此中國人還認為清朝是中國的朝代,他們又會說:「今天的滿人是中國公民,所以當時的滿人也應算作中國人。

」這種邏輯就等於在說:「今天美國黑人是美國人,所以他們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國人。

」況且滿人僅僅是中國公民嗎?不是,滿人原先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民族,現在仍然有滿人居住在那裡。

現在的滿洲北部還在俄羅斯境內。

滿族,俄羅斯有,北韓也有,滿族也是他們的公民,那俄羅斯人和北韓人是否都可以說:「我們的少數民族曾經征服並統治中國300年。

」   而且按照國際慣例,判斷一個已去世的人的國籍,依據的是此人生前的國籍,而不是在他死後他的出生地屬於哪個國家。

李白出生在寓碎葉,此地在現在的吉爾吉斯坦境內。

按照他們的說法李白應該是吉爾吉斯坦人了? 2017-07-0911:44:01 圖博館 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二講中說過:「中國幾千年以來,受到政治上的壓迫以至於完全亡國,已有了兩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今天中國人一廂情願地稱清朝是中國王朝,可惜人家清朝統治者們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慈禧道:「清非中國,辮子不能去,辮子去中國不亡則大清亡。

」「保大清不保中華」,「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

」雍正說「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乾隆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

」   直到今天還有人幼稚地認為滿洲人最終被中國人同化了,但殘酷的事實卻是中國人被滿洲人同化了。

今天所謂的中國國語(普通話),也是來自滿人的語言;國粹京劇是滿人的藝術;相聲和小品,就是兩個清朝奴才在主人面前一唱一合的生活再現。

今天還被奉為至寶的所謂的「國服唐裝」,實際就是滿人的旗袍馬褂。

  現在有許多中國人不知羞恥地說當年俄羅斯霸佔中國領土。

但俄羅斯佔領的根本不是中國的領土,而是清帝國的領土。

當時中國人已經亡國了,哪還有什麼領土?慈禧道:「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也就是說滿洲人寧願把土地白送給鄰國,也不願留給家奴(中國人)。

滿人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外興安嶺、黑龍江以東和庫頁島讓給俄羅斯,也是滿人的無奈之舉,滿人領土的喪失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現在的中國人又有什麼資格替自己當年的主人索要土地呢? 宋朝末年,戰亂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帳汗國勢力不斷擴大,疆域東起朝鮮半島,西至多瑙河畔,南抵南海,北括西伯利亞,華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鐵蹄下亡國了,對於強悍的侵略者-蒙古,我國人民無力抵抗,淪為亡國奴。

有人說了:「今天中國有個蒙古族,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蒙古人的鐵蹄曾經踏遍歐亞大陸,許多國家都有蒙古後裔。

蒙古族,俄羅斯有,烏克蘭有,芬蘭有,伊朗有,土耳其有,匈牙利有,印度有,其他很多國家都有,並非只是中國有。

如果中國人要拿蒙古帝國吹牛的話,那麼波蘭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這麼說。

中國56個民族還包括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這又怎麼解釋?難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北韓的歷史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2017-07-0911:45:04 圖博館 又有人說了:「今天內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的歷史。

」我只能說,這種說法非常無知。

今天在俄羅斯聯邦中,有布裡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這些共和國都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國才一個蒙古自治區,俄羅斯人是否比我們更有資格說蒙古屬於俄羅斯?而且,蒙古民族的發源地中亞和西伯利亞大草原,歷史上也從不屬於中國。

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斡難河(Ононгол)位於今天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

  說到這又有人要反駁了,他們會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單單是漢族的國家。

」那我請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不是多民族國家?俄羅斯170多個民族,俄羅斯被蒙古統治的時候,蒙古征服中國,算不算俄羅斯人的榮耀?算不算俄羅斯統治中國?   中國56個民族還有俄羅斯族,按中國人的邏輯,蘇聯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其實所謂的「中華民族」只是一個政治詞彙罷了,實際根本不存在這個民族,美國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假如「中華民族」都能成立的話,那麼「美利堅民族」也能成立。

那麼按中國的邏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歷史都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

美國的少數民族中的阿拉伯人如阿富汗和伊拉克人也佔了一定的比例,所以賓拉登是美國人,薩達姆也是美國人。

呵呵,千萬別笑,這就是現在中國官方和大部分人的歷史邏輯。

.....   回應  所以嘍!有些人對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念念不忘,餘恨猶存。

你們這些人可千萬認清了,那是滿人割的喔,與我們漢人無關喔!不要認錯目標。

 這篇台獨史觀的文章自打嘴巴,照作者的邏輯,倒反證自己是中國人。

他也是移民到台灣的啊!咋算台灣人?冒充也不像啊,只有原住民才是啊!  中國人本來就不是個血統,我是不是中國人與我的DNA無關,而是因為我寫中文,講中國方言,所以我就是中國人,我學習中華文化之倫理道德,我懂禮義廉恥忠孝仁愛,我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所以我就是中國人,我的祖先中也有平埔族原住民,就算我的祖先是百越族及平埔族或是非洲人,我也還是會以身為中國人為榮,中國人只是中華民族的統稱,與你是不是漢人無關,只要是信仰中華文化的人,大家都是中國人 2017-07-0911:46:34 圖博館 蒙古當初並不只是佔領宋朝的部分領土,而是將宋朝的領導人打敗,而且入主大都(今北京)在一般人的觀點看,他就是更替前朝成為新的中國統治者,清朝的滿人也是如此。

歷史上也沒有中國這個朝代,以前朝更替者為基礎,在一定範圍內的都被統稱為中國,而在這個範圍內也具有多種人種,...而文化及血統的融合在歷史上本來就很常見,血統上述以表明,而文化最著名的就是秦朝的文字和度量衡等文化統一。

況且蒙古族和滿州人在歷史上自古以來也是生存在中國領土,硬要說他們不是中國人,也太牽強了。

 中國不是元朝和清朝傳承者,因為中國是由不同的朝代成立至滅亡而延續至今。

中國不是元朝和清朝的殖民地,因為元朝和清朝是在中國土地成立,不是中國以外的國家。

元朝和清朝都在中國土地滅亡。

中國明朝滅中國元朝,中華民國滅中國清朝。

中國是由不同的朝代成立至滅亡而延續至今。

所以,中國不會滅亡,滅亡的是朝代或政權。

不同的朝代由不同民族統治。

英國統治印度不同於元朝統治中國。

印度人奪回國家管治權,英國返回英國本土。

英國是一個國家,有自己的土地,不是在印度土地成立,英國人不是在印度土地出生。

除此之外,印度人没有滅英國,也没有統治英國人。

所以,不能夠說英國是印度歷史的一部份,也不能夠說英國人是印度民族之一。

同樣道理,雖然日本統治台灣和英國統治香港,但不能夠說日本和英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也不能夠說日本人和英國人是中國民族之一。

中國人是根據地域統治概念而成,而漢人,滿人,蒙古人則是民族基因血統等概念,簡言之,那時滿蒙確實統治中國這地,的確是需要存於中國歷史上啊 2017-07-0911:47:42 圖博館 為什麼說元朝清朝不算中國在歷史上被「殖民」2016-02-24張生全 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了一種讓人憂心的觀點,一些網友從狹隘的民族觀念出發,竟然認為元朝、清朝是中國在歷史上被殖民的階段。

這種觀點顯然是極其錯誤的。

如果助長這種觀念的蔓延和發展,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它會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新的民族矛盾,造成國家的混亂和分裂,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苦難和傷害。

  縱觀歷史,凡是民族分裂和對立,總是中國最弱的時候,比如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宋遼金夏的長期對立。

反之,民族團結做得好的時期,則是中國在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

比如漢代的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的文成公主進藏。

這些動人的事件,給我們帶來的都是美好的記憶。

  我知道這樣說沒用,在那些人的心目中,他們才不會去管什麼民族團結,什麼社會和諧,什麼國家獨立這樣的東西,他們只圖眼前的那點利益。

為了讓這些人口服心服,我表達一下自己觀點。

  首先,元朝和清朝是中國統一的過程。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分裂,同時也有很多次統一。

如果我們把元朝和清朝的統一,認為是「殖民」,這是很荒唐的。

我們不會認為秦朝統一六國,是秦對六國的殖民;漢武帝開疆拓土,是漢朝對邊關民族的殖民;西晉統一三國,是晉對蜀國和吳國的殖民;唐朝大一統是唐對西域的殖民,明朝的統一是明對其他民族的殖民,為什麼卻一定要認為元朝和清朝對中國的統一,就是一種「殖民」的過程呢?   其次,元朝和清朝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五次民族大融合,正是這些民族不斷的融合交叉,最終形成現在的56個民族。

就比如現在的漢族,它也是多次民族不斷融合的結果。

最初只是指黃帝部落,然後黃帝打敗炎帝,形成炎黃,再然後炎黃打敗蚩尤……漢族就是這樣一代一代融合下來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東邊山東、西邊甘肅、南邊兩湖、西南巴蜀、北邊北京、東南江南一代,都是少數民族,對於中原漢族都是異族。

一直到宋代,嶺南廣東海南一代,還被稱為「瘴癘之地」,但是後來,這些地方都加入到了漢族的範圍。

2017-07-0911:49:01 圖博館 再說蒙古族和滿族,他們也並非是一開始就存在,根本就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交融遷徙的結果。

在漢朝和唐朝,曾經有過多次漢人的遷徙和拓邊。

後來形成的蒙古族滿族,絕大多數是這些漢人的後代。

只不過因為生活方式的遊牧性,最後成了那樣一個少數民族。

還有從五代開始,燕雲十六州就被契丹等北邊少數民族掌管,而這裡的人,絕大多數原先是漢人,最後成了少數民族。

  第三,歷史的選擇不能以今律古。

我們有些人之所以不認可元朝和清朝,除了有「大漢族主義」的思想外,還在於蒙古人和滿人在興國的時候,對漢人的屠殺。

但是,就算有屠殺,也不能成為我們不認可這兩個朝代的理由。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打個比方。

比如有一個人,他是因為他父親強姦他的母親生下來的。

雖然他很難受,但這個強姦犯是他父親的事實,是不能改變的。

不過,他可以控訴他父親,譴責他父親,在道義上申討。

同樣的,我們可以譴責蒙古人和滿人曾經有過的那種濫殺無辜的行為,並用這些東西來警醒我們的現在,祈望和平,但是,絕不能不承認元朝和清朝是我們的歷史! 中國各朝代滅亡原因2014-08-04 中國(夏、商、週、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滅亡的原因總結。

  夏王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延續約471年。

滅亡原因: 1、內部生產力的衰退; 2、外部環境的長期不穩定; 3、夏王朝統治階級的觀念; 4、夏“桀”的個人因素(整日沈湎與聲色犬馬,大興土木,親近佞人)   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歷17代31王(共510年)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

滅亡原因: 1、商朝後期,絕大多數奴隸主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對待奴隸十分殘酷。

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階級矛盾激化; 3、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加劇了國內的矛盾; 4、戰爭俘獲的奴隸太多,他沒有處理好奴隸的安置,導致了大量的奴隸反水。

2017-07-0911:50:16 圖博館 周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

共傳30代37王,約為791年。

滅亡原因: 1、地震、旱災等自然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也讓危機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週厲王橫徵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傳至週幽王又破壞宗法制度,”廢後立妾,廢嫡立庶”並“烽火戲諸侯”使諸侯們失去了對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諸侯國與周朝王權的關係漸漸疏遠; 4、少數民族犬戎攻打鎬京,西周滅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權力架空,加之周平王東遷後更加淪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壞,各地諸侯王的勢力日漸增大;並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斷發展自己勢力。

  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滅亡原因: 1、統一後,沒有給人民休養生息,徭役、兵役、賦稅負擔沉重; 2、政策律法沒有做及時調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殘酷; 3、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澤鄉; 4、原六國貴族後裔復辟勢力過於強大,秦二世個人能力素質有限; 5、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時,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鬥爭;最終導致秦朝內部統治四分五裂,完全喪失平叛的主動權。

  漢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和25年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滅亡原因: 1、外戚、宦官勢力膨脹,各自結成利益集團,無休止的爭鬥亂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臨朝,依靠外戚掌權); 3、土地兼併嚴重(私有化),大量農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勢力強大,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5、黃巾起義導致地方武裝興起,中央失去控制。

  魏晉朝(220年—266年)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滅亡原因: 1、新魏主更換太快,後期太小,難以駕馭士族權臣; 2、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將領獨大,奪權時曹魏皇室沒有外援; 3、司馬懿太長壽,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無人制衡。

  晉朝(265—420年)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

滅亡原因: 1、統治集團腐朽,政治制度落後,權力分散; 2、白痴晉惠帝無力控制全局,導致宮廷實權派內鬥,以及八王之亂,耗竭了國力; 3、沒有正確處理好民族矛盾,導緻小數民族入侵(五胡亂華)。

2017-07-0911:51:48 圖博館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分裂時期,由公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

滅亡原因: (南朝) 1、門閥勢力各自為政,門閥與皇權摩​​擦爭鬥不斷; 2、受外來勢力經常侵擾,經濟受創,政權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殘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將領叛亂; (北朝) 1、六鎮(北魏貴族將領)之亂,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鬥爭; 2、土地兼併嚴重引發社會矛盾,動搖國家(東魏、北齊)根基; 3、權臣勢力過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難以駕馭。

  隋王朝(581年-618年)滅亡原因: 1、大一統表面下的各種割據勢力暗流湧動,統治基礎很不穩固; 2、門閥對科舉制度不滿,與敵惡勢力勾結,對抗皇權; 3、隋煬帝個人因素: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窮奢極欲與濫用民力;但是,像搞科舉、建東都、修馳道、鑿運河、徵高麗,都是苦在當代,功在千秋的。

  唐王朝(618—907年)滅亡原因: 1、邊患不斷(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鎮割據; 2、宦官專權(如李輔國等),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3、長年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阻礙了經濟發展,引起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

滅亡原因: 1、藩鎮勢力依然強大,新生政權也無法控制,以致內亂戰爭不斷; 2、不少君主昏庸淫亂、殘暴蠻橫,軍務鬆弛,貪官暴吏欺壓百姓; 3、權臣勾結外族作亂,以及外族反撲中原擄掠殺伐; 4、政權太多,賦斂苛重,戰事頻繁,社會秩序、經濟基礎破壞嚴重。

  宋王朝(960—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

滅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針,造成了軍隊內相互牽制,動輒掣肘,弊病叢生; 2、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使漢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無法抵禦外族騎兵; 3、聯金抗遼、聯蒙抗金決策失誤,只看到了遼(金)的強大,沒看到金(蒙)的危脅; 4、統治階層對軍事的無知、無能、不作為,導致了開封防禦戰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敗,政治內鬥嚴重,以及軍費開支較大,百姓負擔過重。

2017-07-0911:53:32 圖博館 元王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

滅亡原因: 1、貴族生活糜爛,吏治腐敗,政府信用破產,土地兼併嚴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級制度,以及對人民壓迫欺凌嚴重; 3、財政赤字高居不下,賦稅過重,外加自然災害嚴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學習,只會用武力打江山。

  明王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

滅亡原因: 1、文官集團膨脹,權力過大,以及後期閹黨專政危害統治; 2、外敵襲擾不斷,政府添兵設餉,軍費較大,造成財政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業發展,大大限製商品貨幣的流通; 4、天災人禍相繼發生,造成流民數量大增,農民起義不斷影響穩定; 5、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自毀長城,幫助滿清撿現成江山。

  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

滅亡原因: 1、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統治者本身腐化(慈喜)、無能(皇帝)​​; 2、閉關鎖國政策下,導致思想、制度、科技落後; 3、清政府弱軟無能,面對列強的入侵,只知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賠款; 4、軍隊的失控(陸軍新軍在國內的變亂中倒戈相向),及其職能的倒轉(軍隊的職能只能對外而不是對內); 5、財政赤字下,“永不加賦”的朝訓被一破再破,各項加徵攤派有增無減; 6、清末鐵路的“國進民退”,進一步激起了民怨。

2017-07-0911:54:11 圖博館 貝淡寧:為何想成為中國人這麼難 清華大學倫理學、政治哲學教授2017-07-26 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學者認為,中國人身份應該基於文化而不是種族。

  誰是中國人?答案似乎很簡單:長得像中國人的人唄!   但是,想像一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年輕女孩。

她的祖母來自中國,她碰巧遺傳了祖母的很多特徵。

她不會說中文,也根本不認同中國文化,她覺得自己是驕傲的美國人。

若有人稱她是中國人,她會理直氣壯地反對這個標籤。

  或者以我自己為例。

我出生於加拿大,有著高加索人的身體特徵,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20多年,說中文,認同中國文化,目前擁有中國永久居民身份,但幾乎沒有人認為我是中國人。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基於種族的觀念在當今中國根深蒂固,而且,這個觀點至少在其他地方也間接得到認同。

  在中國,我感受到歡迎和喜愛。

妻子是中國人,自2004年來到中國後,我一直在盡力融入中國文化。

但是,我沒有完全成功。

中國朋友有時候稱我為“中國女婿”。

這本來是一種恭維,但在中國人心中,我仍然不是正宗中國人。

  障礙不是法律層面的。

外國人可以與中國人結婚獲得中國公民身份,但是,實際上很少人做到這一點。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國13.9億人口中只有1448人是歸化了的中國人。

中國不允許公民持有雙重國籍,這讓人很難做出入籍的決定,但是,在原則上,種族並非成為中國公民的障礙。

  語言也不是中國人身份被大眾接受的主要障礙。

我的漢語水平遠非完美,但我能用漢語講課。

叫出租車時,我的流利漢語會讓司機感到吃驚,通電話時他們想不到客戶竟然長著一幅外國面孔。

數百萬教育水平不高的中國公民的普通話講得一塌糊塗,但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中國性。

  就我而言,當然也不是缺乏對中國文化的承諾。

我研究儒家哲學已經很多年,這對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很多人一再告訴我,我對中國文化的承諾比很多中國人更中國。

在中國參加研討會時,我常常不知不覺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穿著中式服裝的人。

  大眾接受的真正障礙是中國人是以種族劃分的一種假設。

對外國人的俗套觀念在任何文化中都很常見,中國也不例外。

貶低非漢族中國人的說法在古代文獻中都能夠找到,中國歷史上也爆發過種族主義引發的悲劇。

十六國時期,中亞的羯族首領石勒建立後趙朝,但很快就在公元350年前後被滅掉了。

據說殺戮就是專門針對高加索人種,很多留鬍子的人僅僅因為看起來像羯族人而慘遭殺害。

2017-07-2612:46:55 圖博館 但是,中國歷史上也有鼓舞人心的事件。

正如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學家尤銳(YuriPines)注意到的那樣,古代中國的主流精英文化強調以文化歸屬而非種族或民族性作為公民身份的最重要特徵。

中國人是遵循周朝(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同禮儀規範的那些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可以學習當中國人的。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尤其是繁榮昌盛的時期,中國是歡迎外國人的開放社會。

公元618-907年的唐朝就是經典的例子。

首都長安是擁有將近百萬居民的多元文化都市,吸引了世界各地野心勃勃的移民。

中國最偉大的將軍有突厥人、朝鮮人、粟特人(Sogdians屬於古代伊朗文明)。

阿拉伯學者也能參加科舉考試。

最著名的詩人李白或許就有中亞人血統。

  但是,唐朝的開放態度最終消失了。

自公元八世紀爆發舉世震驚的安史之亂以及回紇人和吐蕃人攻占首都長安之後,中國人對待異族的態度出現了明顯負面的轉變。

  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周期性模式。

當中國強大和安全時,社會各界包括政府高層都歡迎外國人,願意僱傭外國人。

當中國虛弱時,外國人常常受到質疑,甚至仇視。

現代最著名的案例是1899-1901年的義和團運動,他們企圖用暴力將西方勢力和基督教驅逐出中國。

  事實上,中國最缺乏安全感的時期是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的“百年國恥”時期。

中國精英逐漸認識到中國不僅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是根本難以立足的弱國。

中國一次次被西方列強和日本打敗,領土被外國列強瓜分。

  就在這些事件之後,形成了基於種族的中國人身份概念。

當時的改革派領袖如學者和政治思想家康有為在遊歷世界後得出另一個悲觀的結論,即不同的種族正陷入為生存而戰的殊死搏鬥。

他們認為中國人身份是建立民族國家的合理種族基礎,並以此躋身類似國家的行列。

  這個遺產至今仍然在影響中國人的態度。

但是,中國已經復興,重新成為強大的國家,不必懼怕再遭外國列強欺負,而且已經成為龐大的世界性全球經濟的關鍵一環。

在我看來,中國已經回到這樣一個歷史時刻,它對身份的概念該回歸更為寬容的狀態,張開雙臂擁抱符合中國人文化標準的人。

  同時,這種轉變也有現實主義基礎。

清華大學研究國際關係的著名理論家閻學通就認為,中國應該聘請更多外​​國人擔任公職,並且給予他們中國國籍。

他說,一旦中國的硬實力跨過必要的門檻,中國要競爭的就是人才而不是爭奪經濟和軍事優勢了。

2017-07-2612:48:17 圖博館 無論民族和種族背景如何,面向所有人開放。

這樣的尚賢制移民政策也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

目前已經廢棄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人口比例失調,老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越來越大。

中國將從世界各地年輕移民的貢獻中受益匪淺。

  這就是我自己的中國夢:不僅在我自己的心里而且在中國同胞的心裡被當成中國人。

  (本文譯自《華爾街日報》文章《WhyAnyoneCanBeChinese》,作者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貝淡寧,著有《賢能政治》一書,書籍及本文譯者為武漢科技大學老師吳萬偉。

)   回應 貝淡寧教授可能誤解了,中國人是以家為社會基礎的,家是國,國是家。

人種和出生決定了你不是正宗的中國人這是事實,作者何必不必糾結於此呢?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社會不會像西方社會那樣以種族概念對待不正宗的中國人.其實作者要真正體會的是是否把你當作“自己人”對待,這才是本質的。

 中華文明當前的獨立文化還沒有建立起來,這種時候開放很容易被其他強勢文明所同化。

換句話說,歷史上都是中國在同化異族,而現在中國不被其他文明所同化就燒高香了。

2017-07-2612:49:20 圖博館 楊念群:如何詮釋“正統性”是理解清朝歷史的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2017-09-22 中國的清史研究包涵著許多傳統議題,如清朝與明朝宮廷結構與製度的異同,超大疆域的控制與民間治理的得失,滿漢關係的持續糾結,人口的爆發式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關係等等。

持續沉浸於傳統議題容易形成路徑依賴,比如有些學者總是喜歡刻板地強調明清兩朝的連續性,僅僅把清朝統治的成功經驗歸結為對明朝體制的再現與模仿。

甚至清朝被反复詬病的一些現象,如滿漢衝突引起的民族壓迫,也被斷定為滿人受文明浸淫的程度不夠,這是“漢化論”的核心觀點。

  最近幾年強勢崛起的新清史則強調清朝與前朝主要是明朝制度的差異性。

由於清朝是以異族身份入主大統,同時又實際控制著有史以來最為廣大復雜的多民族共存的疆域空間,這兩個條件恰恰都是以往漢人王朝統治所不具備的,故在西方學者眼裡,清朝呈現出了一種貌似西方的帝國氣象。

在我看來,這兩個極端論述均有失偏頗,很易為對方的批評留下口實。

  當代一些學者大致沿襲了宋學家們的看法,即以宋明王朝模式衡量清朝統治之得失,同時以汲取儒家意識形態的深淺程度作為判別文明優劣的唯一標準。

他們假設,以漢人為中心打造完成的儒學系統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無可置疑的壟斷地位,其它民族要想入主大統,就必須以漢化作為基本前提。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宋以前儒家對基層的控制力是極其薄弱的,它只不過是上層王權爭奪統治正當性的工具,並沒有在鄉村治理層面加以有效運用。

至少我們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儒家對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   也就是說,在宋代以前,並不存在有說服力的儒學制度化普及模式,所以,所謂的“漢化說”只不過是宋人構造出來的一套想當然的儒家理想話語,對以往的歷史解釋力是非常有限的。

這種看法明顯高估了儒教統合政治與社會資源的能力,容易墮入文化決定論的窠臼。

  而且我們要知道,“漢化論”背後隱藏著一套令人尷尬的歷史邏輯。

宋代留給我們的印象總是被北方的遼金政權進逼勒索,軍事上屢戰屢敗,領土日益縮窄。

錢鍾書先生有個幽默的比喻,他說宋的國勢遠沒有漢唐強大,宋太祖睡的還是臥榻,到了南宋,那張臥榻更從八尺方床收縮而為行軍帆布床了。

2017-09-2212:29:14 圖博館 既然“一統”格局終成一夢,宋人自然要加倍努力培植文化優越感,突出主張種族之間的交往不應以武力取勝為準,想藉此面對遼金威脅時仍保留心理上之優勢。

“夷夏之辨”在宋代興盛,即起因於疆域狹小引起的自卑感,也與宋儒企圖用文化優勢彌補軍事衰敗的脆弱心理有關,對此微妙的局勢論者不可不深察明辨。

  儒家文化固然在宋明時期以相當穩健的姿態向宮廷和民間進行雙向滲透,最終成為主導意識形態,但僅憑源自“夷夏之辨”影響的“漢化論”不足以明了清朝如何獲得了統治的正當性,很容易拘囿在對異族的妖魔化想像裡不能自拔。

從而無法理解清朝何以能夠實現《春秋公羊傳》中預設的“大一統”格局,以及重新構造多民族共融共存局面的真正意義之所在。

  往遠了說,植根於宋人輿論的“漢化論”同樣無法解釋漢唐王朝形成的歷史特點。

自古以來,種族身份與文化認同的關係並非始終處於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態,而是因時而變。

自秦朝一統天下,來自西北的秦人就有混血夷狄的嫌疑,唐人身份雜糅胡漢已幾成定論。

故陳垣先生在《西域人華化考》這本著作中謹慎地使用了“華化”而沒有沿用“漢化”的表述,我以為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另外一種極端的論述源自新清史,新清史假設清朝是與明朝完全不同的王朝實體,力主沿襲拉鐵摩爾“從邊疆發現中國”的奇特思路,把清朝的歷史看作是“內亞性格”的展示,是一種征服王朝的類型。

新清史聚焦於中國是否為“帝國”的討論,也是力圖把清朝對西北版圖的治理與西方的帝國統治特性相接榫,據此聯想兩種帝國形態的異同,以擺脫對中國傳統歷史敘述的依賴。

比如他們熱衷於考證在歐洲人的眼中,何時中國成為了一個“帝國”,在他們看來,十三世紀,雖然馬可波羅已經稱元朝為“帝國”,但馬可·波羅以契丹語(Khitan)Catai一詞指稱的帝國,指的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的蒙古大帝國(YekeMonggholulus),位置在中原北部疆土一帶,而不是指的中原地區。

在他的遊記中,今天覆蓋“中國”一詞的地域,在蒙古人的地理概念中,只被稱“蠻子”(Mangi),也就是前南宋的畛域。

...... 2017-09-2212:33:46 圖博館 中國歷代任何種族在奪得大統之際,首要考慮的都是如何確立自身的“正統性”。

“正統性”包括三個核心涵義:一是“大一統”,即王朝需要佔據足夠廣闊的疆域,同時具備上天賜予的德性,二是需要製禮作樂,董仲舒就說過:“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於天下。

”三是以中國之地為本位,“內諸夏而外夷狄”,處理好種族之間離合聚散的關係。

這第三條最容易被新清史學者所引用,作為自古“中國”與“夷狄”相互區隔的證據,或者當作清朝“內亞性格”形成的遠源。

  這正是新清史研究的盲點,他們誤以為僅靠軍事征服就可立足於天下,可以絲毫不顧及文化層面的考量。

歐陽修在《正統論》中有一個對“正統”的經典定義,他說:“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用這個標準衡量,清初的統治者雖開疆拓土,征服各類族群,佔據前朝無所匹敵的廣袤空間,卻也只具備“合天下之不一”的功績,要博得正統之位,還須盡量剔除異族的羶腥,遮掩強霸的面孔。

否則就與偽、賊和蠻夷的稱號脫不開干係,在正統的譜系裡找不到位置。

  為了擺脫困境,雍正帝採取了一個聰明的論述策略,他刻意模糊種族的地域性,把它納入“大一統”的解說範疇。

  他說,遠古帝王和聖人都曾擁有東夷西夷的身份,看來,蠻夷稱號並不限於一時一地,也不會為某個族群所特有,這就把華夏與蠻夷的邊界變成了一個可以自由變動的體系。

  清朝皇帝還引用了《北史》中的一段話,說“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

”相互攻訐,誰都看不起對方,這段文字說明了一個道理,“漢人”的身份也是不斷變化的。

譚其驤先生曾考證出湖南人的“蠻族”血統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

由此可見,清朝皇帝早已打破了“漢人中心論”,卻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中國的“正統”資格,另外開闢出一個什麼具有“內亞性格”的帝國。

  也許恰恰相反,清朝對獲得“正統性”的重視程度反而遠高於前代,並希望接續前朝的正統譜系,與之形成一個連續體。

滿人入關之初就打出剿滅闖賊,為明代王室復仇的旗號,其寓意也在這裡。

2017-09-2212:34:59 圖博館 所以,在新清史和“漢化說”的爭論中,一些學者不斷頻繁使用“漢化”這個詞描述清朝的歷史實在是個誤讀,因為中國歷史上從未存在過純粹的“漢化”理論。

即使摘出一些最激烈的“夷夏說”言論做點分析,也發現其不過是一種廣義的“華化論”而已。

在傳統的歷史敘述中,統治者只要有“德”,行王道政治就可居正統王位。

哪怕最重“夷夏”區隔的宋人也說正統霸統之別,端在於是否“以功德而得天下者”。

秦朝短命的原因就在於雖有一統之局,而歷數不得於天,治亂不得於人,所以不能稱正統。

這與秦人是否具有西北的夷狄血統沒有太大關聯。

故那些強調“漢化”的學者無異於授人以柄,給自己挖掘了一個陷阱。

  史上最激烈的夷夏對抗言論當推鄭思肖的《心史》,鄭思肖斷言:夷狄行中國之事曰“僭”,人臣篡人君之位曰“逆”,並說聖人、正統、中國必須合體而觀,得天下者如果是夷狄入主未可以言中國,得中國者因多有統而不皆正則未可以言正統,得正統者未可以言聖人。

這幾條入圍文明的門檻條件實在太高,把它們統統加諸清人之身未免過於苛刻,卻又是促使其“中國化”的內在動力,這並非“漢化”的狹隘種族觀所能解釋。

如何理直氣壯地持有“正統性”的資格,是盛清時期幾個皇帝殫思竭慮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乾隆帝修正史館對楊維楨歷史觀的評價就是個突出的例子。

  楊維楨雖為元朝臣子,卻繼承宋人的書寫習慣,以“道統”配合“治統”,認為元朝應該接續宋朝的正統地位而非與遼金歷史糾纏捆綁在一起,就是想說明即使擁有夷狄身份,也有可能通過接受“道統”的教化進入正統譜系,這套正統論正合清朝皇帝的心意,乾隆帝深諳其中之利害,指示史官把清朝與宋元明三朝相對接,果斷捨棄了與遼金接統的筆法,可見其對清朝在“中國”脈絡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是何等地關注。

  清帝的論述顯然得到了漢人精英的支持,如李慈銘就說過“正閏當論邪正,不當論內外”,從此更新了“內諸夏外夷狄”這類過度強調種族對立的僵硬史觀。

2017-09-2212:36:28 圖博館 有趣的是,“正統性”可以在不同種族與王朝之間往來轉移,猶如接力傳遞。

朝鮮對清朝的態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朝鮮皇室曾經長期不認同清朝統治,認為滿洲人是夷狄,清朝統治是夷狄僭位,這與明代遺民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

朝鮮因懷抱接續明朝正統的夢想,自稱“小中華”,由此形成了學習模仿儒教的強大心理動力。

凡事都嚴格遵守以明朝為代表的中華禮儀風俗,對正宗儒教和朱子家禮的研習更是普及到了農村。

在朝鮮人的眼中,中國大陸的文化傳統已經遭受污染而趨於喪失,只有朝鮮才有資格維繫其純潔性。

  不過,朝鮮對明代“華夷”秩序的堅守又證明,華夷概念並不是中國或漢人所獨有的,而是處於不斷移動的狀態,其中包涵普遍主義的立場,任何地域和民族只要具備合適的條件,就可以成為“華”。

後來日本也出現了鄙視中國文明的核心地位,嘗試以日本為中華文明繼承人的“華夷變態論”。

  當年日本侵華據說也動了和清朝統治者同樣的心思,覺得中國已經落後,自己當年雖是中國的藩屬國,現在乃是東亞先進文明的代表,只要通過軍事征服就可徹底改變現代“華夷”秩序,成為東亞霸主,結果終因並未獲得足夠的“正統性”而歸於失敗。

這也從反向證明,“正統性”的建立和持有仍是維繫清朝統治的基本條件。

  由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一點結論,那就是,討論何謂“中國”,不宜採用“外在於”或“內在於”清代“帝國”的所謂新視角。

因為新清史所展示的清朝頗具“內亞性格”的邊疆治理舉措只是一種技術手段,甚至只是實現“大一統”格局的前提因素,手段和前提固然非常重要,卻只具功能性的意義,不能隨意拔高為王朝政治運作的正當性基石,也無法成為清王朝的普遍性制度基礎。

  相反,我們更應該看到,清朝統治的核心依據恰恰是與前代王朝獲取“正統性”的歷史經驗相接續的,是不可割裂的一個連續性過程,這個過程無法用“漢化論”加以概括。

概言之,新清史所標榜的那些頗具“內亞”品格的社會控制和管理技術,只不過是為清朝更好地承接以往王朝“正統性”準備了更加充分的條件而已。

2017-09-2212:37:20 圖博館 回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羅友枝、柯嬌燕和歐立德等新一代美國清史研究者通過對大陸和台灣地區業已公開的清代檔案,特別是對滿文檔案的閱讀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

2005年,歐立德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將這一清史研究派別稱之為“新清史”。

例如柯嬌燕認為中共抹殺了辛亥革命以來的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傳統,滿族所建清朝並非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中共努力構建的民族主義其實是對歷史的誤讀。

縱觀十年來美國清史學界,以Crossley等人為代表的美國新清史研究者,都在有意無意地輕視乃至淡化大一統國家的“中國性”,其中的政治意味漸濃,不禁讓人想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提出的“滿蒙征服論”。

 這才是重點,亂國先亂史。

 中國史學,從來不強調所謂民族,而是文化。

四海之類皆兄弟。

故而入籍中國叫做“歸化”(現在被鬼子用了,中國反而不用?!)中國是皇帝,其餘皆為番邦土司或王。

未服王化,修文德以來之(教化)執干戚以舞(軍事),故而有“同文館”“理藩院”。

 現代中國史學,要有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以“新天下觀”來看世界。

天,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

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

執政者授命於天,服務於民。

形成“天與民”的否定之否定。

執政者就是代表人,眾望所歸,為政以德,治國以能,民之表率。

而,世界觀來看,中國就是要用實踐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並上升為普世價值。

讓全世界原則不變,去因地制宜的實行。

造福全人類,解放全人類。

 新清史怎麼回事,作者還真以為這是學術問題?這是政治,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寫這種學術文章有什麼用?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http://page.renren.com/601013963/note/779747758 2017-09-2212:38:18 圖博館 南宋冤殺了岳飛又靠什麼苟延殘喘了137年2017-09-26 公元1142年1月底,北風勁吹,南宋都城紹興城一片肅然。

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冤殺於大理寺獄中。

岳飛時年39歲,正是壯志未酬身先死。

與岳飛一同被害的還有兒子岳雲和部將張憲。

  岳飛被冤殺(楨:?)的消息傳出後,南宋忠臣良將以及尋常百姓,無不扼腕痛哭。

金國上下則是個個歡天喜地,酌酒相慶。

“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諸酋聞其死,酌酒相賀。

”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岳飛死後,南宋小朝廷不但沒有遭到滅頂之災,反而苟延殘喘(楨:?)了137年之久,堪稱奇蹟。

南宋甚至比其勁敵金朝還活得久。

直到金朝被蒙古滅了差不多半個世紀後,1279年,南宋才宣告壽終正寢,永久告別歷史舞台。

  南宋苟延殘喘137年的秘密,大致有下面這幾點原因。

  一、金國也缺乏破滅南宋的主將。

我們知道,一直以來,金國能夠與南宋岳飛抗衡的大將是完顏宗弼,即眾所周知的金兀術。

1142年岳飛被南宋朝廷冤殺後,完顏宗弼也沒能夠多活幾年。

1148年,完顏宗弼病亡。

這就意味著,金國也失去了征伐南宋的一員主將。

  二、金國陷於內亂實力大減。

俗話說,盛極而衰。

金國在滅掉北宋後,進入巔峰狀態,隨後就出現衰敗跡象。

特別是在金熙宗晚期,他不理朝政,濫殺無辜,結果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顏亮所殺。

完顏亮取而代之成為新的金國皇帝。

  完顏亮上台後,濫殺宗室成員,使得金國陷於內耗。

他不顧大臣的反對,執意發起南征,又遭到失敗。

在完顏亮一意孤行要渡江時,被部下發起兵變殺掉。

  金國就在這不斷的內亂中實力大減,再無能力主動向南宋發生進攻。

後期,蒙古在北方興起,金國無力兩線作戰,滅亡南宋更是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三、南宋實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差。

“強唐弱宋”,這是人們固有的看法。

其實,南宋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弱。

從軍事上看,岳飛被冤殺後,南宋還有虞允文、吳璘、孟珙、劉錡、畢再遇、王堅、余玠、魏勝等一幫能夠作戰的將領,與金國的人才凋零成為鮮明的對比。

後來,也正是這批將領,頑強抵抗了蒙古騎兵40多年。

從政治上看,南宋的皇帝們,除了趙構比較昏庸外(楨:?),宋孝宗、宋寧宗、宋理宗等人能力都比較強,朝政比較穩定。

這使得南宋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國力強盛。

因此,在岳飛被冤殺後,南宋還有能力發起隆興北伐和開禧北伐,打得金國雞犬不寧。

到後來,更是聯合蒙古,將金國這個世仇給徹底滅了。

2017-09-2710:21:41 圖博館 四、南宋運氣好。

金國滅亡後,南宋沒有換回安寧的日子,卻要直接面對蒙古這個更可怕的敵人。

如果說金國祇是想要南宋的錢財和土地,那麼蒙古就直接想要南宋的命。

這時候,南宋幾乎沒有什麼優秀將領,國內朝政也是腐敗得一塌糊塗(楨:?)。

所以在與蒙古作戰時一敗塗地。

可就在南宋朝廷坐等滅亡的時候,四川釣魚城一聲炮響,炸死了蒙古大汗蒙哥。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開不開心?此後,蒙古為了爭奪大汗位置,陷入長久的內亂之中,於是南宋又藉此機會多活了20年。

  回應  把岳飛捧得這麼高是不是文人清高弄成的,歷史記載的恰好相反,當時人人恨不得吃了他,而且好像還是一人一刀一口肉把他吃死的。

 “莫須有”意思是不方便說,誰說是沒有罪名冤死的?阿飛這二五仔,非要迎回二帝,噹噹今聖上退還是不退呢?這一條還不夠他死的?沒滅族就算不錯了  岳飛是殺的罪名是被冤枉吃空餉,但岳飛死的卻並不算冤枉,他是死於政治理念的鬥爭,他算是南宋朝廷中相對小眾北伐派,堅決要求迎回二帝,可是這種政治理念在當時的南宋朝廷中是很不受歡迎的,所以最後他被隨便找個理由冤殺,但是在當時南宋朝廷中幾乎沒人為他叫屈,甚至連同位中興四將中的人都沒有。

所以雖然岳飛是名傳千古的民族英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完全就是自己找死。

 趙構原本對岳飛還不錯,岳飛也算是他一手提拔的;但岳飛擁兵自重,經常不聽指揮,耍性子,撂挑子,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算了,岳飛手中掌握的可是宋朝最精銳的軍隊,這樣就很危險了,換了誰當皇帝都會後背發涼的。

岳飛並無大過,也絕對不會造反,更是一位千年一遇的將才,非常可惜。

打仗拼的是國力,宋的國力一直強於金,北宋的滅亡具有大偶極然性,主要是由於徽宗的極端昏庸。

所以北宋雖然滅亡了,但南宋實力尚存,又延續了一個半世紀。

2017-09-2710:22:21 圖博館 約瑟夫·奈:誰獨扯出民族自決原則的各種獨立運動,真的佔據道德高地嗎?2017-10-06 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助理國防部長 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的公投中,獨立訴求獲得壓倒性優勢。

中東地區的3000萬庫爾德人分佈在四個國家——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庫爾德民族主義者認為他們應該作為獨立國家獲得世界的承認。

在西班牙,750萬加泰羅尼亞人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然而民調顯示,渴望獨立的加泰羅尼亞人並不像庫爾德人那樣佔絕大多數,統獨支持率比較接近。

另外,庫爾德斯坦周邊國家可能使用武力鎮壓庫爾德獨立。

在民族自決的訴求之前,這些現實有多重要?   1918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將民族自決原則提上國際議程。

它通常被定義為一個民族自行建國的權利。

但是,所謂自決,這個“自”究竟是指誰呢?   以索馬里為例,它與大多數新近獨立的非洲國家不同,索馬里人有著大致相同的語言和種族背景。

而鄰國肯尼亞則是誕生於殖民統治的國家,包括了數十個民族或部落。

索馬里聲稱,基於民族自決的原則,肯尼亞東北部和埃塞俄比亞南部的索馬里人應獲准脫離原來的國家。

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當然拒絕了肯尼亞的要求,導致該地區爆​​發了一系列戰爭。

  但更諷刺的是,索馬里自身在部族和軍閥混戰中走向分裂。

今天,索馬里北部的索馬里蘭地區,雖未獲准成為聯合國成員國,但已作為事實上的獨立國家存在。

投票並不能保證民族自決的問題得到解決。

首先,在哪裡投票就是一個問題。

例如,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歷史上一直反對北愛爾蘭政區內部舉行投票,因為這樣一來,當地三分之二的新教徒將處於統治地位。

新教徒則回應,如果愛爾蘭全島舉行投票,天主教多數派將統治一切。

最後,經過幾十年的鬥爭,還是外部調解促成了北愛爾蘭的和平。

  第二個問題是投票的時間點。

上世紀60年代,索馬里人想立即投票;肯尼亞則提出40年或50年之後再投票,便於騰出時間爭取當地部族效忠,以及塑造肯尼亞身份認同。

  另一個問題是,一旦某個民族取得獨立,那些剩下的人的利益誰來考慮?分裂國家會不會傷害他們的利益,剝奪他們的資源,或對社會造成破壞?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儲備,而加泰羅尼亞地區經濟則約佔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

西班牙政府宣稱,在加泰羅尼亞舉行的獨立公投有違西班牙憲法。

2017-10-0910:47:48 圖博館 歷史上不乏令人沮喪的例子。

1918年,奧匈帝國四分五裂,蘇台德地區的居民雖然多數講德語,卻被併入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根據與希特勒達成的《慕尼黑協定》,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國割讓蘇台德地區,當地德國人所居住的山區地勢險要,喪失這部分土地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國防而言是個巨大的損失。

果然六個月之後,無險可守的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攻陷,那麼它讓蘇台德地區民族自決的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再看非洲的另一個例子,上世紀60年代,尼日利亞東部比夫拉地區試圖獨立,建立比夫拉共和國,遭到尼日利亞人的抵制,部分原因是比夫拉蘊藏著尼日利亞大部分石油儲備。

尼日利亞人認為,石油屬於全體尼日利亞人,而不僅屬於東部地區。

  冷戰結束後,民族自決成為東歐和蘇聯的尖銳問題。

高加索地區的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阿布哈茲人和車臣人都要求建立本民族自己的國家。

  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分割出了獨立的共和國,但波黑穆斯林則未能成功,遭到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武裝的“種族清洗”。

  1995年,北約向該地區派出維和部隊,但​​當北約1999年軍事干預科索沃時,俄羅斯站在塞爾維亞背後反對分裂,科索沃至今仍未加入聯合國。

反過來,2008年和2014年,俄羅斯卻也引用民族自決原則,支持阿布哈茲脫離格魯吉亞,以及兼併克里米亞。

  其實,民族自決是個模棱兩可的道德原則。

威爾遜認為這項原則會給中歐帶來穩定;恰恰相反,它被希特勒利用來削弱該地區尚處於襁褓中的新國家。

2017-10-0910:51:24 圖博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世界上只有不足10%的國家具有民族同質性,因此把民族自決作為首要道德原則,可能會給世界許多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

在現實當中,相互持有敵意的民族往往相互雜居,如同大理石蛋糕般混合在一起,沒法像千層蛋糕那樣精確切割。

印度從1947年的分家史中汲取了血的教訓,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進入新世紀以來聯合國祇承認了少數幾個新建國家。

南蘇丹在從蘇丹獨立之後,民族動亂持續不減。

  未來再提到民族自決時,我們最好先問問,“決什麼”、“誰來決”?如果不同群體在同一個國家內勉強相處,或許可以給予民族一定程度的內部事務自治權。

瑞士和比利時等國都為內部各組成地區提供了相當大的文化、經濟和政治自治權。

  回應  呵呵,西班牙內部獨立公投了,就有人出來洗地了  直接點說就好了,歐美內部公投就是違反憲法,其他都是合法的.  俄羅斯統一克里米亞嚴重違法,中國統一台灣那是侵略,南斯拉夫各族獨立人權高於主權,法國科嘉西加拿大魁北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獨立主權高於人權並且嚴厲打壓切斷互聯網封鎖信息,如此暴政美帝屁都不放一個。

 俄國的例子表明,真理是在砲火的射程下,不要拘泥於怕被人指責什麼“雙重標準”,怎麼符合國家利益,就怎麼做,做不了,那是實力不夠。

 血的事實教育我們,只有民族融合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始皇帝的書同文、車同軌對於中國的統一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2017-10-0910:52:16 圖博館 清朝政權的文化認同2017-01-09 對於明末清初入主中國的滿清政權,大多數歷史學家對滿漢不同文化相融的解讀是:歷史現場滿清在統治中國的進程中,主觀上企圖滿化中國,客觀上反淪為漢化。

這在歷史所必然存在的邏輯上是講得通的。

一,由於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滿清作為“入主中原”的統治者是不可能放棄自己滿族文化的認同感。

清初幾代皇帝尤其是雍正皇帝,一直在強調其民族文化優於漢族文化。

二,滿清作為中國北部邊疆的一個游牧性少數民族,在人口和歷史文化的悠久性上,是無法和漢民族相比的。

但作為統治者,要了解及統治這個龐大的民族,就要“親口嚐嚐這個梨子的滋味”。

正是在嚐的過程中,在為我所用中逐漸迷失了自己。

這是一個客觀漢化的過程。

從歷史來看,滿清(即後金女真人)作為中國的一個邊疆民族,它一直傳承著與漢族中國打交道的歷史文化。

我們從遼金史中知道,遼國契丹人和金國女真人一直是鄙視南部宋朝(“大宋國”)的漢族文化的,幾乎就是很自大地把它視為“懦弱文化”。

只是在萬難避免的“國際”交流中,才懂得了“華夏”、“中國”在文化上的意義,各自搶奪著“華夏”正統地位,並很正能量地自詡為“中國”即“中央之國”,以獲取人民大眾對遼金政權的認同。

儘管兩者政權對立,文化卻無法遏制地發揮著自身相兼相融的特性。

後人可以在遼金的居室建築風格上找到宋朝文化的特點;也可以在宋朝的起居飲食文化的逐漸改變上,找到遼金對它的影響。

短暫的蒙族元朝則把權力的排斥性完全施予文化的排斥性,它擴大了族群尊卑性而更無法融入漢民族(把中國分成蒙族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

對對手即被統治者(現稱社會基礎)的不了解和不融入,注定了它會是一個短命王朝。

2017-11-0911:53:53 圖博館 滿清政權正是在遼金元統治漢民族的近五百年史鑒中走上歷史舞台的(遼朝始於公元907年,元朝敗於1368年)。

毋庸置疑的是,清朝統治者吸納了歷史上游牧民族“武以立國”之後的治國經驗(清初幾代皇帝常常提到英明的金國女真人政權),在古今相同的文化認知中,滿清政府是不可能放棄它固有的民族文化的。

它吸取著蒙元政權的歷史教訓而提進了遼金行政力度,入關之初便實施了“以漢制漢”和“滿漢同治”的策略;不可否認,在文化認知上,它一直採取著不便說出的“以滿治漢”策略,這在清政府“六部”機構的官職設置上、地方疆吏管理和社會統治上,以及清末“排滿”鏡子裡,都能清楚地反映出來。

滿清漢化是一個不自覺的客觀長期過程,因為任何人(及民族)都無法逃離社會(及近現代出現的世界)大環境的塑造。

但在對滿清“漢化”的表述上,清朝以來很多人只選取了“漢化”兩字而忽略了它的不自覺性和客觀性,這其實是對“漢化”的曲解和對歷史後人的誤導,是封建王朝社會大漢族文化(狹隘民族主義)一直遺存的不自覺表達。

任何政權決不會放棄供它生長發育的文化土壤。

有位很知名的史學者在有關清朝史述著作中寫道:“滿洲貴族在定鼎中原後終止了晚明以來向西方學習的趨勢,專心致志地漢化。

”這種既違背清初史實、在文字概念上又模糊的表述,既會誤導讀者,也與“歷史學者”身份不相符,只能是一個追求短時名利的“寫書人”和“賣書人”。

  回應 觀點不鮮明,有點兒似是而非。

清朝統治者對中國的儒文化是認同的,也以四書五經治天下。

他們把孔子的地位在歷史上封得最高:大成至聖文宣王。

2017-11-0911:54:32 圖博館 金庸: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2017-11-12 【10月底,某平台開始連載金庸漫畫,朋友圈裡不時冒出些關於金庸的疑似“軟文”。

翻來翻去,無意中看見這篇1994年的演講,倒值得一讀。

】   大家希望聽我講小說,其實寫小說並沒有什麼學問,大家喜歡看也就過去了。

我對歷史倒是有點興趣。

  一 今天我想簡單地講一個問題,就是中華民族如此長期地、不斷地發展壯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規律? 這幾年我常在英國牛津大學,對英國文學、英國歷史和中國歷史很有興趣。

大家都知道,英國對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一位歷史學家名叫湯因比,他寫了一部很長很長的《歷史研究》。

他在這部書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說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歷史進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現在仍真正興旺發達的文明只有兩個,一個是西方的歐美文明,一個是東方的中國文明。

而中國文明歷史悠久且連續不斷,則又是世界唯一的。

  二 湯因比說:一種文明總會遇到外來的挑戰,如果該文明能很好地應付這個挑戰,就能繼續發展;如果不能很好地應付挑戰,就會衰退,甚至消亡。

這裡也有多種情況:一種是遇到強大外族的打擊,整個民族被殺光殺盡,消滅了;一種是民族內部長期僵化,沒有改革,沒有進化,像活的木乃伊,結果衰落了;有的則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還有一種就是分裂,國家的內戰不休。

就我看來,我國歷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險時期有七個: 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西南北受到外族進攻; 第二是秦漢時期匈奴的進攻,時間長達四百年之久; 第三是魏晉時鮮卑等五胡的進犯,時間也有四百年; 第四是隋唐時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時間約三百年; 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時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時間大概也是400年; 第六是元、明、清時期蒙古、滿族的侵犯; 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三 縱觀中國歷史,大概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規律:我們的民族先是統一強盛,後來慢慢腐化,組織力量衰退。

此時如果出現一些改革,那麼就會中興。

如果改革失敗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麼外族敵人就會入侵。

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我們民族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們民族的轉機。

以上所講的我們民族七次大的危機,又都是七次大的轉機。

2017-11-1510:51:40 圖博館 歷史上常常是外族人來了之後,我們華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們華夏民族就壯大起來,統一起來。

之後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來了,我們民族再融合,又壯大,如此循環往復。

  其他國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贏,要是打不贏,這個國家或民族就會垮台。

我們中華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時,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況也很多,但卻很難被征服。

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們有一股韌力,一股很頑強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們又很開放,在文化上同它們融合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大家變成一個民族,我們的民族從此又壯大起來。

  其中第一個原因是我國一開始就是農業社會,生產力比較高、技術比較先進,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可以發展文化;第二個原因是從西周開始,我們已有了一個嚴密的宗法社會制度,後世講到中國封建社會,總認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縛人的思想,很束縛人的行為,那當然是對的。

  四 其實這種宗法制度也有它的歷史作用,我們民族由於有了嚴密的繼承製度,從而避免了內部的爭鬥和戰爭。

一些游牧民族本來很強盛,但往往在關鍵的時候鬧分裂。

父親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或者三個兒子搶父親位子,羅馬也有這種情況。

一搶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內亂。

本來很強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我們民族從西周開始,雖然自己內部鬥爭也不斷有,但基本上還是遵循世襲制度,即父親死了,嫡長子繼位,這是當時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重要製度。

一個社會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會就會很穩定,內部鬥爭就會大大減少,這也是民族強盛的重要環節。

  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我們對外族是很開放的。

從歷史上看,中國很長很長的時候是外族統治的,如北魏。

其實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數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鮮卑人。

  有一個情況不知各位想到沒有,我的小說中寫過一個人叫“獨孤求敗”,獨孤求敗很驕傲,他一生與人比劍比武從沒有輸過,所以他改個名叫求敗,希望失敗一次,但卻總沒有敗過。

這個“獨孤”就是鮮卑人。

2017-11-1510:52:32 圖博館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是鮮卑人,就姓獨孤。

“鮮卑”這兩個字,有些學者說“西伯利亞”就是“鮮卑利亞”,鮮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亞那一帶。

但這不是很一致的意見。

  北周的時候,有個大將軍叫獨孤信,他有很多女兒,其中大女兒嫁給了北周的皇帝,第四個女兒嫁給了唐高祖的父親,第七個女兒嫁給了隋文帝。

所以唐高祖和隋煬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則應叫隋煬帝為表叔。

他們都有鮮卑的血統。

唐太宗李世民的媽媽姓竇。

唐太宗的皇后姓長孫,長孫和竇都是鮮卑人的姓。

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鮮卑人。

據《唐史》記載,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鮮卑人。

那時候說“胡人”就像我們現在說“洋人”一樣,沒有歧視的意思。

  在唐朝,有二十三個外國人當“國務院總理”,可見唐朝對外國人一點也不歧視。

  再說漢朝,漢武帝與匈奴交戰,匈奴分裂投降了。

其中一個匈奴王子叫金日蟬,在漢朝做官,很受漢武帝重用。

漢武帝死後,他的身後大事交給了兩個人,一個是霍光,一個就是金日蟬。

由此可見,我們民族壯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開放。

  五 中國人不太擅長打仗,與外國人打仗時,輸的多,贏的少。

但是我們有耐力,這次打不贏沒關係,我們長期跟你幹,打到後來,外國人會分裂的。

  匈奴人很厲害,我們打他不過。

漢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圍困,沒法脫身。

他的手下便獻了一條妙計,去向匈奴皇后說,漢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漢朝皇帝抓來,把漢人打垮了,俘虜了大批漢人中的漂亮女人,你這個皇后就要糟糕了。

匈奴皇后中了這個詭計,影響匈奴首領,便退兵了。

  匈奴後來分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則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國,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國,以至滅亡了整個西羅馬帝國。

  西方歷史中的匈人是否匈奴人?史家意見不一致,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國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卻把整個歐洲打垮了。

隋唐時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們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東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華夏民族所融合。

西突厥則向西行,來到了土耳其。

後來土耳其把東羅馬帝國打垮了,把整個君士坦丁堡佔了下來,直到現在。

2017-11-1510:53:28 圖博館 所以我們不要一提起歷史就認為我們民族不行,其實我們民族真正不行,只是十六世紀以後的三四百年的事情。

  最近我在牛津大學的一次聚餐會上遇到一位很有名的研究東亞經濟的學者,他和我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前途時說,中國的經濟自古以來就很發達,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十六世紀以後才慢慢被英國趕上去。

而國民總收入卻是到了1820年才給英國超過。

中國國力居世界領先的地位竟保持了二三千年之久。

  那位學者對中國經濟前途非常樂觀,他說大概到2020年時,中國的國民經濟收入又會是全世界第一,並能長期保持下去,恐怕至少在那之後的四五十年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趕得上。

我聽了之後很興奮,問他是否有數據?他列舉了很多統計數字。

他是專家,不會隨口亂說。

我覺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六 實際上我們中國古代在科學技術方面一直是很先進的,到宋朝尤其先進,大大超過了歐洲。

那時我們的科技發明,歐洲是遠遠趕不上的。

如造紙、印刷、火藥、羅盤等在宋朝已經非常興旺發達了。

  現在大家用的鈔票也是中國發明的,在宋朝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了。

那時我們的金融制度相當先進,貨幣的運用相當成熟。

  那麼歐洲人甚麼時候才開始轉機呢?應該說是到了中國的明朝,從那時起,中國開始落後了。

  我認為其中原因,一個是政治上的專制,對人民的思想控制很嚴,一點也不自由開放,動不動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嚇得人們不敢亂說亂動,全部權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裡。

  另一個原因就是明朝對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異想天開,實行所謂海禁,把航海的船隻全部燒掉,以為如此一來就能斷絕與倭寇的來往,餓死倭寇。

這是對日本完全不了解。

這種愚蠢的禁令,當然是永樂皇帝時鄭和下西洋之後的事情了。

  明朝一實行鎖國政策,整個國力便開始衰退。

與此同時,西方科學卻開始發展,工業革命也開始了。

  有一個有趣的時間值得注意,那就是十六世紀初的一五一七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公然否定教皇的權威,反對神權控制,就在這個時候,我國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

正德皇帝是個很無聊、很腐化的昏君,他下江南乾了許多荒淫無恥的勾當。

  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國是很富庶的,到了宋朝、元朝也還可以,那時候科學發達、交通方便、對外開放。

而歐洲正是封閉的時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學術思想不自由。

你如說地球圍繞太陽轉,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閉的。

2017-11-1510:54:11 圖博館 到了十六世紀,歐洲自由開放了,科學發明開始了,可是中國反而長期封鎖起來了。

這是最大的歷史教訓。

  七 今天講了這麼多,無非是要大家明確兩個觀念,那就是改革和開放。

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這樣壯大,靠的就是改革和開放。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內部要積極進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難,改革成功了,我們的民族就會中興。

同時我們還要對外開放,這點更為重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自信心,我們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強大,外來的武力或外來的文化我們都不害怕。

  另有一個重要觀念,今天沒有時間詳談。

我認為過去的歷史家都說蠻夷戎狄、五胡亂華、蒙古人、滿洲人侵略我中華,大好山河淪亡於異族等等,這個觀念要改一改。

  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只是“輪流坐莊”。

滿洲人建立清朝執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

這些觀念我在小說中發揮得很多,希望將來寫成學術性文字。

  上面我講到的那位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他初期寫《歷史研究》這部大著作的時候,並沒有非常重視中國。

到他快去世的時候,他得出一個結論:世界的希望寄託於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結合。

  他認為西方文明的優點在於不斷地發明、創造、追求、向外擴張,是“動”的文化。

中國文明的優點在於和平,就好像長城,處於守勢,平穩、調和,是“靜”的文化。

  現在許多西方學者都認為,地球就這樣大了,無止境地追求、擴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

今後只能接受中國的哲學,要平衡、要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要相互協作,避免戰爭。

  由於科學的發展,核武器的出現,今後的世界大戰將不可思議。

一些瘋狂的人也許執意要打核戰爭,殊不知道這種戰爭的結局將是人類的同歸於盡。

這可能性不能說沒有,我所接觸到的西方學者目前對打核戰爭都不太擔心,他們最擔心的是三個問題:第一是自然資源不斷地被浪費;第二是環境污染;第三是人口爆炸。

這三個問題將關係到人類的前途。

  所以,現在許多西方人把希望寄託於中國,他們希望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哲學。

他們認為中國的平衡、和諧、團結的哲學思想、心理狀態可能是解決整個人類問題的關鍵。

  十九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在倫敦,二十世紀初轉到了紐約,到了戰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則轉到了東京,而二十一世紀肯定要轉到中國。

至於這個中心是中國的北京還是上海,其實在北京或在上海都不是問題,只要是在中國就很好! 2017-11-1510:55:01 圖博館 回應   那位學者二十幾年前就能對中國經濟那麼樂觀,而且還列舉出很多數據與做的研究。

了不起。

  對歷史上少數異族的入侵,不能輕率地以“輪流坐莊”等觀念和稀泥,侵略是侵略,融合是融合,不能因為融合了,就否認侵略的本質。



不然,抗擊外敵入侵的民族英雄放哪裡,愛國主義的價值何在?今天還搞國防干什麼?最重要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也是創造中華文明的主要貢獻者,漢民族的集體榮譽、價值何在?怎麼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滿懷自信繼往開來?   金庸是歷史小說大師,但不是歷史學家,他的看法帶有很大的認識的局限性和自相矛盾的地方。

我指出幾點:一,外族與中國,改成外族和中央政權;湯因比是英國學者,是為英國利益服務的,其文明衝突論以及抬升中國的地位都有引導中美對抗復興英國,使英國恢復日不落帝國榮光的色彩;三,對中國和西方的認識還處在二分對立的階段,一個主動,一個主靜—一些表現只是民族在不同階段的表現,美利堅強大時高舉自由貿易的旗幟,一衰落就退回去堅持美國第一,只不過是人在不同形勢下的反應;四,中國人不會打仗,同樣是基於百年國家衰落得出的片面看法,共產黨人已經用實踐為我們正名了。

結論:歷史不是小說,是民族生與死的經驗的總結,探索民族發展崛起衰落的規律才是研究歷史的出發點,否則和說歷史評書觀眾聽了高興沒什麼差別   我讀金庸,感覺除了文筆確實過硬,其實跟當下的網絡爽文也沒什麼區別。

  相反,我到感覺他是當下網絡爽文的鼻祖 2017-11-1510:55:42 圖博館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傳統服飾研究者2017-11-17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台媒的報導,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

而台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

”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

女生們將長發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砲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

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麵的袍,不穿裙。

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

”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

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

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台,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

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里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

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2017-11-1810:08:21 圖博館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

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它在一些老人口里以及民國政府頒布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

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

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   回應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魏孝文帝改衣易俗,一漢一胡,為進步計,都對民族服飾做出了重大改革,中華文明淵源流長保持活力,來自於不同文化的融合和更新,絕不是固步自封,哪有什麼一成不變的傳統服飾,你的腦筋,都沒幾千年前的古人靈活。

 剃髮易服是滿清為了強化異族統治推行的措施,是政治符號,也是文化壓迫,當然應該反抗。

現在誰逼你穿西裝旗袍了,服飾和文化多元化,是理所當然的,與時俱進是自然而然的,你愛穿漢服挺好,也別擋著別人穿旗袍,更不必說三道四,扯到所謂民族大義更是荒唐。

 其實很簡單,旗袍本身是中西結合的產物,運用的是西方的立體剪裁,突顯女性的身體曲線,符合西方審美,所以在當今這個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接受度高。

相反,漢服和和服這類典型的東方式服飾,符合的是東方審美,跟西方審美完全處於兩個體系,在東方文化拿到國際話語權之前,這類服飾都不會有所謂的“國際”感。

撕漢服還是旗袍,歸根結底就是審美標準,或者說國際文化軟實力話語權的爭奪。

2017-11-1810:09:59 圖博館 旗袍最大的毛病就是美醜同步放大。

身形凹凸有致,腰腿玲瓏,不胖不瘦,處處恰到好處的美女穿,性感得震撼男人們的靈魂,那90%露肉的比基尼和旗袍一比,立即成了庸物。

同樣,如果某位女士長得過於肥胖,啊不,過於珠圓玉潤,旗袍會將這種不夠和諧十倍放大,看上去十分豬圓餘潤了。

這不僅是旗袍年輕造成的,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民國時,某些並不特殊的第三產業服務人員的需要影響了旗袍的發展。

如果回到民族服裝,不是電視劇裡的“改造”過的,真正的歷史上的旗人傳統服裝肥大寬鬆,穿上這,女士們的身材容貌沒有什麼影響。

更進一步,如果穿上漢服女裝,對於任何容貌的女士,都有中等偏上的“優化”作用,珠圓玉潤的女士,會保留圓和潤,其他不愉快會被服裝和諧掉。

 旗袍就不應該漢人穿?中山裝就不應該漢人穿?現在改良過的西裝風衣就不應該漢人穿?怎麼好看就怎麼穿,怎麼舒服就怎麼穿。

漢族從來就不是什麼單一民族,漢皇那套少來,多提倡中華民族,多提倡中華文化和中華大一統。

請先把漢服立個標註,漢服到底是啥標準,是以周代周禮/春秋戰國/秦國/漢/魏晉/還是以唐宋元明清為標準?更別說,我們祖宗是現實,從桌椅板凳一傳入就立刻引進,馬上取代了周禮中的跪坐制度。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嘛?日本到現在還有跪坐制度,可是我們卻沒有了,知道為啥不?因為我們是現實的民族,哪個能讓我們過的更好,我們就引進哪個。

現代人活的還趕不上古代人。

http://www.guancha.cn/ChunMeiHuLi/2017_11_17_435227.shtml 2017-11-1810:10:48 jsoujsou 汪榮祖:“中國”概念何以成為問題——與歐立德教授商榷 臺灣“中央大學”教授2018-07-23《探索與爭鳴》   【編者按】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第四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會議主題為“變動的秩序,交錯的文明: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在這次會議上,爭論多年的“新清史”爭論再起波瀾,代表人物歐立德教授與汪榮祖教授當面交鋒,就“新清史”主要觀點與“漢化”“帝國”等概念進行商榷,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有助於進一步深化相關認識。

為了促進學術爭鳴,全面呈現相關討論,本刊特將上述二位元學者根據發言認真修訂的文章與論壇主辦方負責人方維規教授的述評共同刊發,以饗讀者。

  “中國”何以成為問題 歐立德教授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思想與方法”高端論壇上提到“什麼是中國,中國是什麼”。

我對這個問題有點意外,因為中國現代學者研究中國,從梁啟超開始,超過一個世紀;在美國費正清開始帶領研究中國,也超過半個多世紀,各自研究中國的方方面面,並沒有認為“中國”概念是一個問題。

  “什麼是中國”之所以會成為問題,另一主因是西方人,不僅僅是歐教授,一直堅持把中國人等同漢人,他們心目中的“Chinese”,就是漢人,所以滿人、藏人、維吾爾人都不是Chinese。

但是中國和美國一樣是多民族國家,而中國成為多民族的國家並不是近現代的事,自古以來在中國的疆域內,經常存在多民族的交涉、交戰、交融的過程,如史家陳寅恪筆下胡人的漢化與漢人的胡化。

事實上,今日所謂的漢人,已是多民族融合後的產物,而非一種血緣。

誠如葛兆光教授提到,現代的民族國家大都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即使日本也有少數民族。

但歐教授堅持滿人不是中國人,在他英文版《乾隆傳》裡,直白地說“乾隆是一個非中國人的中國皇帝”。

然而在中文版裡卻悄悄改為乾隆不是中國的漢人皇帝,瞞過了中文讀者。

  歐教授說乾隆不是中國人,但甘德星的研究指出:乾隆平定臺灣的林爽文後,曾立滿漢文十碑,漢文碑出自御筆,而滿文碑譯自漢文,頗多錯誤,顯非原本,更非御筆,更進而證明乾隆是一極為漢化的中國皇帝,其立碑之舉已反映其中國大一統思維,以“碑石性”彰顯政治意涵。

甘氏就實地實物,將滿漢文並列,極有力反駁了乾隆非中國皇帝之謬說。

2018-07-2510:11:28 jsoujsou 歐教授既然不把滿人視為中國人,所以滿清入關就是征服了中國,成了洋人喜說的“征服朝代(con-questdynasty)”。

用“征服”未嘗不可,滿清入關當然征服了當時的明朝,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很少有不用軍事征服而成事的。

但是歐教授心目中的征服是外國人征服中國,就像現代強權征服另外一個國家,將之併吞。

這是比擬不倫。

歷史事實是:清兵入關是要跟明朝爭中國之天下。

所有中國少數民族入主中國以後,都是在爭中國之天下,以統治中國。

  我在點評歐教授的發言時,即當面指出滿人和“滿洲”這塊地方對關內而言,並不陌生,不能視為域外,說不上是所謂的“異域(alien)”,因關內、外有悠久而密切的關係。

按照史實,“滿洲”的族類叫女真,女真族類,計有百餘,主要有三:(一)建州女真;(二)海西女真;(三)野人女真。

又有生女真與熟女真之分,熟女真幾已漢化。

“滿洲”的發祥地主要是建州,建州到清朝成為興京,也是愛新覺羅氏祖先發跡之地。

  再從歷史來看,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燕國將領秦開曾經擊破東胡,設置了遼東和遼西兩郡,遼東延伸到了朝鮮,遼西就是今天的錦州一帶。

漢武帝也設立了樂浪郡,就是今天朝鮮的平安道一帶;漢朝的玄菟就是清代的東邊道,位於興京之東,長白山東偏的地方。

明朝初年設立了遼東都指揮使司,其下設有衛所,也有學校、教官。

都司的東北為興京,就是漢代的玄菟郡、遼東諸郡。

明將熊廷弼跟努爾哈赤相持在瀋陽、廣寧。

廣寧,就在今天錦州的東北。

當地人一樣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

明成祖永樂皇帝(1403-1424)設奴兒幹都司,統轄建州、海西諸郡。

清朝曾在黑龍江發現奴兒幹都司碑,可以證實明朝統治勢力不但到遼東,還擴展到吉林、黑龍江。

  明宣宗(1426-1435)時,曾在吉林的松花江邊建了個造船廠,所以清代有人稱吉林為“船廠”。

這段歷史可以證明滿人和“滿洲”對明朝人來說,絕非陌生的異域。

在明代,不僅是遼東,即使吉林、黑龍江也在中國版圖之內。

至於人口,據章太炎的考證,在明朝時,遼東的漢人已經有四、五百萬人之多,到了清末,增加到三千萬,而滿人不到一百萬。

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時,純正的滿人最多只有數十萬,許多滿人已經摻雜了蒙古、朝鮮以及漢人血脈。

入主中原以後,很多滿人隨之入關,經過兩百年之後,到現在純粹的滿人已經非常之少。

二戰前日本人曾說滿人有五百萬,顯然誇大其詞。

… 2018-07-2510:15:19 jsoujsou 回應  歐教授居心叵測,居心不良,居心險惡  番邦的歐教授理解不了,中國這個概念一直是核心王朝的自謂,古已有之。

 一提起滿清,你們就知道說漢化漢化。

那麼請問,到底是滿清漢化了,還是中原胡化了?請認真思考再回答。

你們總用“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古代文明”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和別人。

但是不好意思,經過滿清兩百多年後,這句話可是要大打折扣了。

明末遺民顧炎武的詩和文章,有空去讀一讀吧,看看首個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學者是怎麼看待明清易代的。

也少用民族團結大棒來壓別人吧,不然你們充其量也就是個可憐可悲可恨而不自知的被征服者而已。

 滿族八大姓都沒了還沒漢化?非得要滿改漢字才算漢化?對文化有點自信,剃髮易服確實是漢族的一段黑暗歷史,但是不代表剃髮易服了漢文化就落後了,滿文化就先進了,誰需要學習誰,這不是明擺著嗎?至於顧炎武,你要站在他的時空來理解他的話,他活在明末清初,抗清一輩子,他肯定不會說滿漢團結,好比岳飛看金國,那就是侵略者,但是後來蒙古入侵的時候,金國就是漢文化的捍衛者,嶽飛能想的到?  日本侵華的基礎理論是元清非中國。

清史學界某些人的扭曲史觀危害要遠大于新清史,因為他們預設了一個有害的偽前提:中國領土主權必須建立在滿清法理之上。

下面我就分析清史學界所謂中國必須承認滿清是中國王朝、滿清奠定中國版圖,中國才有主權法理的三大錯誤:一、不需要。

二、沒卵用。

三、危害大。

…  你這種人正是洋人尋找的人才,人家願意每天給五美元,讓你傳播這套理論。

 所謂新清史外國征服中國的說法不過就是編織中國應該各自治區獨立的歪理邪說而已。

華夏文明本就是各語言民族的多元融合演化,到先秦還是華夷雜處,華居懇田、夷游山林,三代高度發達的稻桑灌溉農業與先後發展的建築、文字、青銅、鐵器、犁牛等等領先於狩獵採集遊牧的後世漢族的主體,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以白人歐立德的想法,“漢化”(或華化)不成立,那麼對中原主體而言統一的秦、漢都是外族征服。

華夏存續數千年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漢化、華化過程。

http://www.guancha.cn/WangRongZu/2018_07_23_465178.shtml 2018-07-2510:16:26 圖博館 陸防長引喻「南北戰爭」防分裂陸委會斥錯誤比擬2018-11-10聯合報 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D&SD)今天在華府舉行,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引用美國的「南北戰爭」為例表示,「如果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會像美國當年南北戰爭一樣,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中國主權。

」陸委會今天特別發出新聞稿痛斥,「中共錯誤比擬,完全悖離台海歷史與現實。

」   回應 兩岸關係不是美國歷史上的南北關係?無知又無心肝的陸委會,請你告訴我們,那到底是什麼關係?怎麼連歷史都不懂? 引諭是說給老美聽的,台灣跳上桌是衝蝦米? 南方宣佈脫離聯邦後,成立"ConfederateStatesofAmerica",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國旗/軍隊/錢幣/總統/議會/首都/...,直到被統一! 南北戰爭的軍民總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二戰,且當時總人口比二戰時少得多,故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 2018-11-1107:42:19 圖博館 英媒:漢服熱,與民族主義無關   英國BoF時裝商業評論2019-01-24:奇幻而非民族主義正在推動漢服復興從北京到布里斯班和多倫多,隨著漢服愛好者正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服裝正越來越受歡迎。

如今百度貼吧中的漢服愛好者已超過92.5萬人,而2017年初時還不到70萬。

  與中國13.9億的人口相比,該數字微不足道,但對中國傳統服裝的日益迷戀將對時裝品牌產生深遠影響力。

一些評論人士將該趨勢視為對中國新興民族主義的“花樣翻新”的呼應。

然而,對大多數漢服愛好者來說,所謂的正本清源和民族主義並不在其考慮範圍。

  在接受採訪的漢服愛好者中,穿著漢服的想法普遍始于對武俠和中國熱播宮鬥劇的迷戀。

對中國觀眾來說,二者構成遠比西方影視更天馬行空且更扣人心弦的奇幻世界。

“當我很小時,我就喜歡披上被單假扮奇幻電視劇中的角色。

”開漢服店的湖州市民孫穎(音)說道。

92%的漢服愛好者購買而非自製漢服,其中網購尤其流行。

去年11月,淘寶十大漢服店的總交易高達5067萬次,同比激增266%。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這是一種奇幻和虛無主義,就像許多人眼中的角色扮演或玩角色扮演的電子遊戲一樣。

”《中國千禧一代》一書的作者埃裡克•菲什說道。

  菲什表示所謂漢服熱確實具有愛國主義底色,但大部分漢服愛好者都是追求其中的時尚和群體元素。

“其實,與大多數人認為的恰恰相反,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色彩正變得越來越不明顯,這已得到一些研究的證實。

”菲什說道,“在現代中國,年輕人正在承受生活壓力,因此像漢服這樣嚮往更簡單和浪漫化時代的亞文化極具吸引力。

”(作者薩姆•加斯金,丁雨晴譯) “天下”——中國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挑戰2019-01-24觀察者網 AsiaTimes網站自由記者佩佩•埃斯科巴 如今“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甚囂塵上,反華者聲稱中國不僅威脅到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對美國共和體制構成致命威脅。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爭相效仿的榜樣,而美國的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像一個寡頭政治國家。

正如一些領導人和學者試圖闡釋的那樣,在這一切的背後,是中美兩個大國在觀念和文化信仰上的巨大分歧。

2019-01-2509:22:12 圖博館 中國正在調整當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規則,使其真實反映中國地緣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復興。

但這並不是要“推翻”由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國際體系。

正如各國“組團”形成的貿易同盟是當前地緣經濟博弈的主角,民族國家仍將持續作為國際體系的支柱。

  中國的主要外交原則之一是不干涉別國內政。

而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就一直在干涉別國內政,從未消停。

  在2016年的“香格里拉對話”上,上海政法學院“一帶一路”與歐亞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相藍欣教授的講話很能體現中國真正的目標。

  相藍欣將“一帶一路”倡議定義為通往“後威斯特伐利亞世界”的途徑,即本世紀歐亞大陸在亞洲國家行動下真正走向地緣經濟一體化。

這就是為什麼作為戰後國際規則制定者的美國會如此害怕“一帶一路”,以至於要不遺餘力地將其妖魔化。

  何為“天下” 有人認為千百年來,中國皇帝受命于天,號令天下,因此“天下”是一種“獨裁體制”。

這種說法屬於一派胡言,反映出專業反華人士對中國古典文化最深層內涵的極度無知。

  西方要理解“天下”,不妨從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趙汀陽的2016年的著作《天下的當代性》入手,這本書去年被譯成法語,書名叫作《Tianxia:Toussousunmemeciel》(天下:普天之下)。

  周朝(西元前1046-前256年)的天下體系在本質上是一種理論——一種源於古代中國、卻不局限於中國的概念,它能處理“全球化動態形成過程中”的普世性問題。

  這個概念像橋樑一樣把古代中國與21世紀的全球化聯繫在一起。

在全球化時代,受民族國家、帝國主義和霸權爭奪定義的各種政治概念正在逐漸失去意義,主導未來的新興力量是全面的、包容的、普惠的全球網路,而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理念。

  “天下”是指一個真正以世界為政治主體的世界體系。

在西方帝國主義的觀念裡,世界始終是被征服、被統治和被剝削的對象,從來不是政治主體。

  因此,我們要比民族國家站的更高、看得更遠,誠如老子所言“以天下觀天下”。

2019-01-2509:24:36 圖博館 深入探究中國文化根源就會發現,從形而上的角度出發,天下之外再無他物,因為“天”籠罩全球。

所以,正如儒家理想所說的那樣,天下要大同,才是順應於天。

  因此,天下體系是包容而非排他的,這裡不再有敵夷的概念,沒有任何國家會被貼上敵人的標籤,也沒有什麼文化是這個體系所無法相容的。

  趙對西方體系進行了犀利的解構。

他提出,我們所熟知的進步論其實緊緊貼合基督教的敘事邏輯,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迷信。

  趙指出自從基督教戰勝希臘的異教文明以來,西方的驅動力量就來自一種戰鬥的邏輯。

世界似乎是一個好戰的實體,各種群體和部落相互對立。

西方征服世界的使命摧毀了“世界”這個概念的先驗的完整性。

世界失去了它的神聖屬性,成了一個專供基督教實現普世性勝利的戰場。

世界成為了一個客體。

  在這樣的世界裡,知識的霸權體系通過傳播方式和對語言規則的壟斷,在社會、歷史、生命、價值觀等所有領域鼓吹一種一神論的敘事。

  這個霸權體系中斷了其他文化的知識和歷史脈絡,將其他的精神世界化作毫無意義的廢墟,使它們失去完整性和神聖性。

它以進步主義信仰(即世俗化的一神論)為名,貶低了所有其他文明歷史的歷史性;並把世界劃分為中心和邊緣地帶,前者是擁有歷史的“進化的”世界,後者是被剝奪了歷史的停滯的世界。

  這種觀點非常接近南方國家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主流批判。

  最後,趙回到了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上面。

這與《周易》中所提到的陰陽緊密相關。

陰陽是均衡態的功能性隱喻,任何存在的生命力都蘊藏在動態平衡裡。

  令反華者惱怒的是,中國目前採取的正是趙闡釋的天下觀,致力於實現國際關係中的“動態平衡”,這對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領導地位構成了嚴峻挑戰。

  在《在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指引下開拓前進》一文裡,中國外長王毅對習近平外交思想進行關鍵性闡釋,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思想是對過去300多年來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和超越”。

我們必須結合天下理論框架來理解這種說法。

2019-01-2509:28:13 圖博館 中國的挑戰是西方前所未見的,因此美國政壇和西方精英都對此感到無比震驚。

在與西方的溝通中,中國應該把天下體系定位為一種促進因素,它能比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更好地推動國際關係裡的“動態平衡”。

  天下體系對政治和文化的一系列巨大影響可能在翻譯過程中丟失,因此中國需要好好加強軟實力,來傳播自己的世界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應止步於膚淺的謾駡,而應展開全球性的嚴肅討論。

(觀察者網李嘉東譯自《亞洲時報》)   回應 天下是中國人對世界地理處於嬰兒狀態時的理解,就不要拿出來獻醜了。

可憐的是從羅馬到美國,西方人拿出的世界治理方案連嬰兒狀態的中國人都不如……兩千年過去了,天下體系居然依舊是人類世界政府的最優選擇,不知該說誰在獻醜…… 從這幾個方面看,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成熟的帝國2019-01-22何炳棣 近期,史學界頻出大新聞。

1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掛牌成立。

1月14日,《人民日報》載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強調清史研究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歷史學是冷門專業,看似無用,而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史學名家何炳棣便撰文強調了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清代對於現代中國有著重要的奠基意義。

這一朝代不僅為現代中國提供了穩固的地理與民族實體,而且塑造了我們對於傳統制度與文化內在力量的認知。

  清代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如果沒有1600至1800年間滿族統治者極為勤奮努力地,並且技巧嫺熟地致力於拓展疆域,中國永遠都不會有今日這樣廣大的疆域,清代使中國成為了一個地理與民族的實體。

簡單地統計或許能告訴我們部分的事實。

  就所謂中國“本部”(Chinaproper)在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帝制時期中,中國擁有有效管轄權的邊界大致為1532800平方英里,這只有美國一半的大小。

到清末,當滿洲帝國的疆域從它擴張的頂峰時期(18世紀末)經歷了顯著的縮小後,它仍然擁有接近4278000平方英里的土地,比中國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要大606000平方英里。

2019-01-2509:30:46 圖博館 儘管漢唐巔峰時期亦曾經略西域,擴張到今日俄屬突厥斯坦,蒙古帝國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世界帝國,但前者的統治是短暫的,後者的組織結構過於鬆散,以至於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烙印。

相反,唯有滿洲帝國能成功的制定政策以統治幅員遼闊的區域,並且設計出複雜的行政與軍事機器,以鞏固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穩定而持續的龐大帝國。

….. 在總結清代的領土遺產時,或許應該指出,清代中國內部邊疆的擴張,雖然看似並非帝國建構(empire-building)那樣的洪業,但其歷史重要性毫不遜色。

儘管中國內部邊疆的擴張史幾乎與中國自身的歷史同樣悠久,但直到雍正(1723-1735)以降,才制定了更強有力的政策以將那些非漢族群漢化。

這些族群主要居住於湖南的山谷中以及湖北的高地,還有雲、貴、桂、川等省的群山之中。

政策的核心是改土歸流。

從1723年開始,這一政策被廣泛運用于甘肅、青海、中國屬突厥以及西藏東部地區,後者於1928年至1949年間設立西康省。

值得提及的是,在滿族統治最後幾年中,這一政策依然在西康反復施行。

倘若沒有這些西南省份內陸疆域的拓展與鞏固,那麼日後在抗日戰爭(1937-1945)中,大西南是否能成功地作為支持抵抗戰的大後方值得懷疑。

不論從外部還是內部看,清代最大的貢獻在於建構起了近代中國鞏固的地理實體。

  第二,清代的第二個重要遺產是它的龐大人口。

在清代之前的官方記錄中,中國人口的頂峰是6千萬,儘管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一些朝代,如宋代與明代,實際人口可能超過了1億,但基本的事實是,在一個前工業化時代,若無特別適宜的經濟與制度因素,如此持續的高增長率是不可能實現的。

正如我在《中國人口史研究1368-1935》中討論的,這一優異的經濟與制度因素出現於1683年後直到乾隆晚期的國泰民安的繁榮時代,在這一時代中國人口暴增至3億。

儘管後來經濟出現惡化,人口與土地比例也不容樂觀,但這一增長趨勢依然無法阻止,直到1850年,人口已經突破4億3千萬。

儘管中國受困於人口過多與大眾的貧困,他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7億。

即便是歷史上最嚴酷的斯巴達式政權也無法改變這一趨勢。

要瞭解人口增長的歷史根源,清代的統治又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清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

而它成功的關鍵無疑在於早期滿族統治者制定了徹底系統性漢化的政策。

清代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研究文化吸收的複雜進程的個案,它塑造了我們對於中國傳統制度與文化的內在力量的認知。

2019-01-2509:35:21 圖博館 本文空間不允許我給出一個系統的解釋以闡述為何早期清代統治者會採納這樣一種政策。

但這裡我們足以認為,對一個征服族群來說,當它的人口遠遠少於被它所征服的漢族時,最有效的長期政策是:支持中華民族特別是其關鍵階級,即士大夫階級所視為正統的那些制度與文化系統。

5世紀時北魏孝文帝的系統性漢化政策,以及法國的亨利四世在1598年的改奉天主教,都是取決於類似的政治必要性。

  滿洲帝國宗室、貴族與官員系統性漢化可由如下事實證明:從立國起,就完全吸收了明代的政府制度,再輔以少數滿族的理性的改進與制度創新。

無論是康熙皇帝,還是他那些在社會政治關係上持保守消極態度的繼承者,都積極扶持新儒家作為官方正統的意識形態。

清代的皇帝對孔子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尊敬。

(在北京二跪六拜,在孔子的家鄉曲阜三跪九拜)對皇室後裔進行以正統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嚴格的中國歷史教育。

儒家正統思想被用於為廢止滿洲八旗制度中的某些封建關係而進行的辯護。

在國家支持下,展開了大規模的印刷出版活動,將程朱學派的新儒家著述,以及文字訓詁工具書,及個人的文集等收集在一起,編纂進《四庫全書》。

至於中國的文學、書法、繪畫乃至娛樂方式也被滿族接受。

  當然,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事實上並不會認識不到保留滿族本身的特點與習俗的重要性。

但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如此強大,以至於到了18世紀後期,帝國官方強調的對本民族特點的保持,已經淪為對部分皇室宗親與滿族科舉候選人的法律上的義務,比如學習騎射之術,滿文等。

儘管滿族的薩滿信仰似乎還保持到了王朝的結束。

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即使對滿族王公來說,最遲到19世紀初之後,滿語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死語言。

此外,跨族婚姻在整個清朝都十分盛行。

事實上,很多旗人逐漸陷於貧困,其結果只能是他們通過通婚日益于漢人融合,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無需詳述。

  事實上,滿族漢化程度如此之深,以致我們竟將其視為傳統的儒家國家與社會,這種情形不僅在早期的中國朝代中出現,在清代也是如此。

我們有必要提一下,在宋代儒家國家形成的時代,總所周知,在指導思想與實際政策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而且並沒有欽定的學術正統。

儘管明朝的創立者選擇了程朱學派作為正統,但他的後人,並沒有真正的看重這種意識形態。

2019-01-2509:35:35 圖博館 即便是天才的明代統治者宣宗(1425-1435),也曾將一位官員及其家屬關進監獄,因為他抗議皇帝,認為應該由淵博的學者幫助皇帝學習宋儒真德秀的《大學衍義》。

而對比之下,從康熙時代到清末,官方選擇的皇家教師,以及春秋兩季為皇帝講授儒家學說的學者都是程朱學派的。

且不論其後果的好壞,可以肯定的是在滿洲異族的統治下,中國成為了一個嚴格遵循正統儒家思想的國家。

在清代,對現代的學生稱為儒家思想的那些規範、習俗、價值的滲透之深入,接受之廣泛,在清代之前的任何歷史時期都是不可能發現的。

  儘管滿族的漢化與儒家化政策付出了難以估量的代價,但其收益同樣巨大。

滿族統治了中國268年,而元朝統治中國只有89年。

儘管存在著種種缺陷以及鎮壓手段,康熙、雍正、早期乾隆的時代,依然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盛世。

大部分人民享受著和平、繁榮而心滿意足的生活。

重大的考驗來自1851年,在太平天國的叛亂中,漢民族的大部分,特別是它的關鍵階級士大夫,忠誠地站在他們的滿族統治者一邊為其戰鬥。

這是因為,所謂的“異族王朝”,實際上已經遠比過去的中國王朝更為儒家化了。

  第四,儘管隨著清朝的結束,舊秩序崩潰了,但從整體上看,必須認識到,它作為一個傳統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體系,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並且在經濟與社會上,實現了高度的跨區域的整合。

就政治制度而言,清代顯然從宋明的失誤中得益匪淺。

比較唐以降不同朝代的行政法,我們可以知道,在很多方面,諸如不同官員之間的管轄權以及相互關係的處理,檔的分類與傳遞,決策的程式以及其後的執行過程,以及方方面面的官員任免、考績等領域,清代的制度都顯得更加審慎、有序及理性。

  儘管實際上很少有——假如有的話——社會經濟制度是清代原創的。

眾所周知,商人行會與手工業者行會,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

近代的父系宗族可以上溯到1050年,私人學術與針對科舉考生的社區學校系統可以上訴到宋代。

同樣,各種非政府慈善機構也早在宋代就已出現,如救濟孤兒的機構以及提供給窮人的社區公墓,救生船等組織都出現在清代之前。

不過,在清代之前的這些制度與機構可能是零星的,支持不足的,在地理分佈上也是有限的,而在清代它們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並越來越普及。

2019-01-2509:37:31 圖博館 一個極好的例子可以說明社會經濟制度的成熟,並昭示著大規模的跨區域經濟與社會整合,這就是各種各樣的志願者協會,它們基於同鄉而形成,一般稱為“會館”。

從現存記錄看,最早的會館在1420年代前期出現在北京,是排他的安徽蕪湖的同鄉會館,是中央政府的官方機構。

從1560年開始,有些地區商人團體開始在國家的首都建立他們的會館。

到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在長江下游的主要城市和少數繁榮的鄉鎮,都建立起了各地商會與手工業行會的會館。

…. 第五,在物質文化與藝術方面,清代被視為一個悠閒與繁榮的時代,且從1683年(譯者按,平定三藩)後的中華太平盛世之後,君主施行仁慈的專制。

藝術業迅速發展,不同的繪畫卷軸越來越多的產生出來,以供大眾與精英之消費。

當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商業鉅子制定出炫耀性消費的新標準後,從未有過的眾多的人口迅速地提升了他們的生活水準。

….. 最後,我認為十分重要的是,應當嘗試指出為什麼中國歷史上這個最為成熟的帝國會走向衰弱?   首先,這些在中華太平盛世的世紀中難得的經濟與制度的有利因素,使致18世紀末時,人口爆炸到達了前為所有的程度,導致了一系列的新經濟問題的產生,這樣一來中國就沒有辦法支持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投資。

  第二,在外在的莊重華袞之下,乾隆朝在各方面都出現了廣泛的矛盾,如法律與實踐的矛盾,還有貪污腐化。

以至於乾隆朝以後,康熙、雍正時代曾實行的仁慈專制只得轉變為嚴酷的專制,這導致了白蓮教的興起以及隨後的叛亂。

  第三,太平天國戰爭迫使1850年後的清政府恢復賣官鬻爵之制,且其規模驚人,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這被許多後太平天國時代的政治家與官僚視為一切行政罪惡之淵藪。

  第四,在太平天國叛亂時期以及其後,一種權力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始盛行,這是由於省級威權力量的興起,但這些省級威權力量又越來越無力控制地方上的官員。

  第五,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中國被西方捲入近代世界政治的漩渦,且這時的西方在很多方面並不遜色於中國,在某些關鍵方面甚至優於中國。

在鴉片戰爭之前,這些因素就開始導致滿族帝國的衰弱,1840年之後,這些因素彙聚在一起並相互作用,最後導致了清王朝的垮臺以及傳統中國的制度與儒家文化的重新整合。

本文來自《亞洲研究》,由楊昂翻譯。

2019-01-2509:41:46 阿楨 祭鄭成功中央不同調鄭氏宗親要求撤換政院發言人2019-05-01聯合報 鄭成功來台358周年中樞祭典上月29日在台南延平郡王祠舉辦,內政部長徐國勇南下擔任主祭官,而內政部長已兩年未南下,行政院發言人KolasYotaka之前並透過臉書主張「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形成中央不同調,而Kolas發文又引發鄭氏宗親不滿,今天發抗議書給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撤換Kolas。

台南市政府從民國35年起,每年由官方舉辦延平郡王祭典,民國五52年起行政院更改為中樞祭典,由內政部長擔任主祭,直到前年內政部表示,為落實地方自治,未來由地方首長擔任主祭,內政部長也打破數十年慣例未南下,改由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主祭。

當時各方解讀,政府態度改變應該與原住民多次反映有關,即認為鄭成功屠殺原住民,不應舉辦中樞祭典;加上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發動原住民轉型正義,內政部因而有不同作法。

之後兩年內政部長都未南下,去年世界鄭氏宗親總會長鄭傳興還因此抗議未出席祭典,揚言如果部長再不南下主祭,鄭氏宗親將全面退出祭典,另在鄭氏祖廟裡舉辦祭典。

但今年經過溝通,徐國勇同意南下,對外並稱他也是鄭氏的親戚,鄭成功是台灣歷史重要一頁。

行政院發言人KolasYotaka,則在之前透過臉書,對中樞祭拜鄭成功表示反對,指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由「中樞」祭拜的對象有「黃帝」、「鄭成功」等,年年參拜,歷史人物被黨國意識綁架。

指「政府官員不該祭拜鄭成功」、「我們不是炎黃子孫」、「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有如台灣版哥倫布燒殺擄掠、侵奪土地,強迫殖民」等歪曲事實之言論,必需道歉。

  回應 對原住民來說.這幾百年來霸佔他們土地殘害他們祖先的就是那些自稱台灣人的本省漢人.要滾也是自稱台灣人的本省漢人先滾.這些人還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他們的,他們一到台灣,就展開殺番搶田將原住民趕到山上成為「高山族」;然後就是閩客械鬥“仗著人多勢眾”斬殺客家人,大獲全勝,將客家人趕到貧瘠的丘陵地,自己霸佔好田好水;然後接著是泉漳械鬥。

漢人來台從鄭成功算起大概是400年,但鄭成功來台灣並不是要建立台灣國,而是要反清復明。

可惜他沒成功,台灣早在清朝康熙時候就是中國的一省了。

狗拉屎只想祭拜日倭?還敢嫌人家殖民史觀?你們用228暴民史觀謊言建黨騙票執政還自我感覺良好呢!? 天皇賜姓她爺爺"夜鶯",她還沾沾自喜引以為榮咧。

邱議瑩在立法院駡"蕃仔"時,她倒是不敢吭聲。

2019-05-0209:31:01 阿楨 消滅中華民國?中共國花相中梅花引爆40年統戰路線之爭2019-07-20聯合報記者陳言喬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陸還沒有法定的國花,今年適逢中共建政七十年,民間的中國花卉協會最近發起網路投票,徵求將牡丹設為國花。

該協會對外表示,此次投票已獲得國家林草局的授權,若確定牡丹為大多數民眾所喜愛,將向全國人大提案走法定程式。

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1949年以前的國民政府時期已正式通令全國以梅花為各種徽飾,客觀上承認了梅花的國花地位。

中共1949年建政後一直沒有確定國花,毛澤東時代,傳聞毛個人喜好梅花,民間有人稱梅花為國花,但因與中華民國國花相同,始終未能定案。

牡丹則是清朝的國花,在傳統中有著富貴象徵同樣獲得大量推舉與支持,多年來梅花與牡丹兩花一直相爭不下。

據公開報導,上世紀80年代曾有過兩次國花評選,一次是梅花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

除了牡丹和梅花外,還有人提出「一國雙花」(牡丹和梅花)、「一國四花」(梅蘭竹菊)等方案。

1994年,中國花協進行國花評選,並準備報選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名花」。

消息透露後,引發支持梅花為國花人士的強烈反對。

最後,中共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為由擱置了定牡丹為「國花」的決定。

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有100多個國家院士簽名,希望在當年的兩會上,確定梅花和牡丹為中國的雙國花,但也未能實現。

「中國櫻花協會」則稱,一些人認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這其實是誤解,日本官方定的國花是菊花。

櫻花起源於中國,後流傳入日本。

  回應 消滅中華民國?請別製造『假標題』,人家「國花票選」,關消滅中華民國什麼事?過分聯想。

這是什麼標題?中共選了梅花,就消滅中華民國。

那我們選櫻花當國花,我們就可以消滅日本了? 管太多,有點自作多情! 假新聞!中國是極權國家,怎麼可能允許投票選國花? 2019-07-2109:05:10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14:35:11 阿楨 〈島中對〉劉紹楨(台北淡水)  諸葛亮在〈隆中對〉分析當時天下大勢,前段三分天下是歷史實然、後段以蜀國統一天下則是其應然願望,在此〈島中對〉以生物演化和中國歷史的實然來分析兩岸大勢。

 生物演化的實然是整個族群生命(DNA)的延續,人類則是國族存亡鬥爭的本能(這反映在成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黨同伐異」「你死我活」),但人演化出理性,故常以各種價值(如個人民主自由)合理化其應然。

中國歷史鬥爭的實然是,在朝掌權時多持中央天下統一觀,在野奪權時多持地方分裂獨立觀,這不只是現今兩岸(三地)實然,也是島內實然。

 台灣的政治,自從蔣經國因缺乏其父蔣介石與滿清和中共的國族鬥爭經驗,而誤用了李登輝之後,台獨大勢已定。

 所以不論蔣介石以三七五減租幫佃農耕者有其田,當祖先多為地主的民進黨以台獨奪權時,台灣農民便捨土地之小利而取台獨國族存亡之大「義」。

 即便到2018年韓國瑜高舉中華民國國旗和九二共識,贏得高雄市長後,仍大力幫助農產品外銷大陸,2020的大選也不敵蔡英文的恐共反中之「芒果乾」(亡國感)。

 別以為只有讀書不多的農民有亡國感本能,即使知識藍、經濟藍也因無亡國感失業感而不投票,更遑論台獨教育下年輕人的高投票率了。

 如果中共認清上述台灣政治大勢,便知不論如何讓利也不可能和平統一,但並不表示要立即武統,因為即使中國的軍事、經濟發展到足以迫使美國不介入,代價也太大。

 其實中共在和戰間的對策很多,比如台灣經濟靠外銷、外銷又靠大陸,故上策是長期的「窮台」(港呢),可以美對中貿易戰之道,用關稅制裁台灣,首當其衝是知識經濟藍會大量失業,看能否激發其失業亡國感而投票,島窮則內鬥「亂台」。

中策是「窮台」逼迫民進黨宣布台獨,接著就下策「攻台」武統了。

另參【圖博館】:台灣2018/2020選舉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05 2020-01-2308:59:09 阿楨 研究確認:福建及周邊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祖先2020-05-16中新網記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團隊聯合多單位歷時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東亞主體人群連續演化是主旋律,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新石器時代古北方人群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群的影響都非常顯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該研究首次通過古基因組資料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並確認整個東亞沿海族群之間都存在遺傳聯繫。

研究成果論文5月15發表《科學》(Science)。

  團隊依託古DNA技術,成功捕獲測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鄰亮島和鎖港等地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

其中,涉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樣本,包括來自北方山東、內蒙古地區5個遺址(扁扁洞、小荊山、小高遺址、博山遺址、裕民遺址)距今9500-7700年的7個個體,及南方福建、臺灣海峽2個遺址(奇和洞、亮島)距今8400-7600年的3個個體。

  研究觀察到,中國人群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差異較大。

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不斷受到近東農業人群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即外來人群一直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

在中國,南北方人群雖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的影響,遷徙互動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

發現中國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現今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回應 完了,菜菜子南島尋親還是認回來了... 過去西方和日本很多學者的觀點是人類從非洲走出來,先到東南亞再到臺灣日本,然後到中國。

現在反過來了,對逆向民族主義是個打擊。

2020-05-1709:04:20 阿楨 許倬雲:為何宋代以後,中國文化形成了穩定結構?2020-06-15觀察者網 遼(金)和西夏,與宋時戰時和,主要的要求是中國贈納絲帛和銀錢,因此,宋不常以戰、守為選項,而是以繳納歲幣來購買和平。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宋因此重文輕武,雖自居正統,宋終於無法不向四鄰低頭,每年以歲幣交換和平。

真要論經濟價值,一年花上一些財帛換來和平,省下了養兵和作戰的費用,其實也相當值得。

不過,中國損失了尊嚴,也沒有自衛的主動能力,這是兩宋三百年,始終無法脫開這魔咒。

….. 唐代接納各種外來的思想和信仰,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和中國原有的道教、儒家並存,中國並不需要特別標榜本土的文化特色。

安史之亂以後,漢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價值,韓愈高舉排除外來傳統的旗幟,將佛教等外來宗教當做夷狄的文化,主張重新確認華夷之辨、內外之分。

  唐代晚期種下的這一股本土化潮流,在宋國開花結果,引發了對於儒家理論新的闡釋。

兩宋儒學,可以說是漢代以來規模宏大、海納百川的文化傳承,此時結晶而成的一套嚴整的思想體系。

結晶化——正如碳結晶為鑽石,堅實無比,也從此拘束中國文化,失去了吸收外來成分的能力。

  相對而言,歐洲在近世經過宗教革命和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普世教會從此解體,只剩下梵蒂岡教會的形式。

伊斯蘭世界經過歐洲帝國主義的衝擊,其各個教派只能管到自己的教眾,在實質上也失去了普世特性。

倒是中國的儒家,並沒有教會,也沒有明顯的組織,可儒家權威及其造成的社會制度,卻是長久存在、難以改變。

這是中國歷史的吊詭性:穩定——甚至超高度的穩定,卻難以適應外力引起的新環境。

  有宋一代,實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兩漢的堅實基礎,隋唐的宏大規模,轉變為中國文化的穩定結構。

從此以後,中國兩度面對外族的完全征服,還能重新站起來。

可是,在面對活力充沛的西方近代文明時,這一穩定的中國文化系統,不再能有接納與消化適應的能力。

2020-06-1807:51:28 阿楨 中國社科院哲研所趙汀陽對話法國哲學家雷吉斯•德佈雷:未來的世界會是“天下”一統嗎?2020-07-02觀察者網 趙汀陽:今日很多西方人對中國都有一種刻板印象:中國就是專制的帝國加上傲慢的朝貢體系。

但古代中國的“天下觀”卻被忽略了,我認為它足以被視為世界體系的普遍概念:一個所有國家共同治理、所有文明共同分享並服務於全人類的共同體。

“天下”既不是一個通往完美世界的承諾,也不是歷史的終結,它對文明衝突這個政治問題提出了一套本體論的方案。

就像康得提出的永久和平理念並不僅僅針對德國而言一樣,一個普遍的天下體系也是為世界謀求永久和平,而不是中國支配他國的工具。

我的好朋友雷吉斯•德佈雷(RégisDebray)擔心天下觀會導致“中國治下的和平”取代“美國治下的和平”。

但這種擔心並不恰當,因為在天下體系裡沒有君王的位置,天下體系就像瑞士,各個語言族群和其所在州幾乎平等地共存於一個聯邦之內。

  雷吉斯•德佈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沒有猶太教-基督教的“上帝造物主”概念,也沒有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理念。

這種哲學更偏好關聯而不是對立、連續而不是斷絕、逐漸演化而不是突然斷裂、漸進緩和的改變而不是革命。

中國傳統文化不贊同那種典型的西方二元論,後者把高與低對立起來、靈與肉對立起來、理與感對立起來、冬與夏對立起來、理念與實體對立起來、善良與邪惡對立起來、上帝與魔鬼對立起來。

中國傳統文化排斥這種摩尼教式二元對立理論。

這種文化使得中國能夠在不過度想像的前提下踐行社會資本主義。

這在西方世界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它把一黨執政和市場經濟這一對我們眼裡的矛盾給統一了起來。

….. 這種思維方式與我們當前的時代非常合拍,天下觀接受經濟全球化、生態關懷和新冠肺炎這樣的全球大流行病,把我們的星球想像成一個整體,把人類看作是一個獨特的物種,將生物圈看成是最基礎、最終極和無所不包的。

……   回應 天下是一種宇宙生存的哲學,天下體現更多的是人的公義,西方資本主義體現更多的是人的私利。

2020-07-0308:21:45 阿楨 特朗普:將成立“1776委員會”普及美國“正史”2020-09-18觀察者網   美國“官方”的建國年份為1776年,《獨立宣言》的簽署,標誌著美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然而,《紐約時報》的記者們卻于去年提出了“1619項目”(1619Project),認為奴隸制開端才是美國“元年”:這一年首只運奴船載著20多個黑奴抵達北美,隨後開始了一段血腥殘暴的奴隸制歷史。

  “1619項目”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在宣佈教授相關內容的學校得不到經費後,他又表示,將簽署行政令成立“1776委員會”(1776Commission),以在美國學校中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   在黑人喬治•佛洛德遭到白人員警“跪殺”後,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

雖然民眾的抗議活動批評種族主義政策並呼籲解決方案,但特朗普還是將重點放在了抗議者“不守規矩”的地方,例如一些示威者推翻了邦聯領袖以及其他具有爭議性人物的雕像,包括哥倫布和前總統傑克遜。

  7月4日,特朗普在拉什莫爾山(MountRushmore,俗稱總統山)上發表講話,發誓捍衛美國的“遺產”,抵禦他所說的“憤怒的暴民”,並指責公立學校教孩子們“討厭自己的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白宮獲得華盛頓特區地方政府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呼籲對華盛頓紀念碑、傑弗遜紀念堂和哥倫布雕像等進行重新命名、拆除或搬遷,引發爭議。

  回應 正確的歷史本來就是記錄了美國生於不義啊!欺騙、偷竊、撒謊、屠殺印第安人、搞種族滅絕、一次次撕毀合約背信棄義、侵略成性,現在還背叛人類,隱瞞疫情,助攻病毒,喪盡天良!這個政權的性質比肩納粹! 2020-09-2108:05:33 阿楨 文揚:“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觀點錯在哪?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2020-09-23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有一種網路論調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文揚:對於中華文明在所有人類文明中是唯一延續至今沒有中斷過的文明這一點,在任何一個文明理論大師那裡都沒有爭議。

而對於其他文明,無論從起源上、發展上,還是從是否單獨構成一個文明的問題上,都爭議多多。

………   回應 完全版是: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中華正統在倭奴! 明治之後無日本,廣島之後無大和,東瀛正統在呆灣! 林肯之後無美國,布希之後無白種,米國正統墨西哥! 希臘之後無哲學,羅馬之後無上帝,歐洲正統土耳其! 母系之後無能人,部落之後無智人,猿猴正統在非洲! 直立之後無靈長,用火之後無哺乳,人類正統在狗窩! 2020-09-2608:07:51 阿楨 清朝的成功,靠的是「漢化」還是不同於漢族的統治方式?|歐立德汪榮祖對話 2016-10-22,北京師範大學「思想與方法——變動的秩序,交錯的文明:歷史中國的內與外」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上,其中一大看點是對「新清史」的爭論。

無論是兩位對話人葛兆光與歐立德的演講,還是兩位評議人——汪榮祖(台灣中央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寶力格(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教授)的回應甚至聽眾的提問,都涉及到了「漢化」問題。

  「新清史」的論爭正是發端於1990年代中期,羅友枝對何炳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評及何炳棣的反駁。

羅認為清代乃「多民族帝國」的統治,清朝的成功正是源於其多民族國家的起源,正因其少數族群的身份及其異於漢族的統治方式才能建立一個超越中國的帝國。

何再次回應羅的質疑,在題為《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的文章中,何認為,對於清代來說,儒家化就是「漢化」,儒家化和中國化是一回事,因而其隱含的一個結論就是清朝建立的是一個「中國」的王朝。

  歐認為,通常對「漢化」的理解就是漢族化。

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且學術造詣高深的滿族學者仍不認為自己是漢人。

他認為「漢化」的終點站就是漢人。

  汪則不同意歐。

他強調「漢化」是文化接受,並不等於民族認同。

例如一些少數族群接受漢文化,但不認為自己是漢人。

他更指出,Chinese不等於漢人,少數民族也是Chinese。

  葛認為「漢化」不是漢族的本質化,而是漢族的制度、文化對少數族群的影響,通常還被理解為一種文明化的進程。

 「新清史」在羅何爭論之後,隨著論爭相關論著的陸續的譯介,兩岸史學界也加入論爭,論爭劇烈而白熱化,甚至有意氣之爭的現象。

  例如2014年汪主編的《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臺北遠流)一書所引起的汪與復旦大學姚大力教授的論戰。

  汪對歐論文,提出征服在中國歷史上是常態。

滿清入關與明朝爭天下,仍然是中國傳統王朝的歷史延續。

清人入關取代明朝,成為中國的執政者。

康熙的滿文遺詔就自稱是中國的皇帝。

清朝對明朝的承繼關係非常明顯,乾隆的《御批通鑑輯覽》,將歷史的連續性表達得非常清楚。

2020-10-2311:02:48 阿楨 他還提出,對關內來講,滿洲並不是域外的地方。

《史記•匈奴傳》記載的破東胡,建遼東、遼西郡,尤其是明初馮勝收復遼東,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都是例證。

明末熊廷弼與努爾哈赤曾相持於遼東,明朝勢力擴展到遼東和滿洲一帶,其言下之意是,滿洲本身並不算明代的「化外之地」。

  針對歐認為中國學者的民族主義立場,不願意動搖舊的歷史敘事的觀點,汪稱,翻案問題其實在中國史學中是很普遍的,但翻案也是需要有充分的理據。

此外,汪認為歐誤解了雍正。

雍正為什麼要花大量時間來談《大義覺迷錄》?一個是排除傳位的不正當性,第二是要強調華夷一家,論證滿清統治中國的合法性。

  關於「帝國」,他首先反問:有皇帝是否可稱為帝國?帝國本身也有很多種形態,如清帝國以及現代的蘇聯帝國。

而中國古代沒有「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是在馬列主義的語彙中誕生的。

人大清史教授劉文鵬:一篇為肢解中國而“構建歷史”的奇文《歷史評論》2020年第3期 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羅友枝(EvelynRawski)《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簡稱《再觀清代》)被視為“新清史”旗幟性之作。

該文發表於1996年,系統表述了“新清史”的代表性觀點。

兩年後,華人學者何炳棣以《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一文激烈回應。

此後,“新清史”成為海內外中國史學界的熱點話題,迄今未歇。

……. 要之,羅友枝一方面杜撰所謂“漢民族主義”是清末民初邊疆地區離心傾向的原因,另一方面,極力推崇蒙古、藏、維吾爾等族的“民族主義”,構建一種“非漢”民族主義的、政治化的歷史敘事,解構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事實,其危害不僅是要跟我們爭奪學術話語權,更是為瞭解構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而“構建歷史”。

對這一本質,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和警覺。

2020-10-2311:04:28 阿楨 《燕雲台》楊家將疑成反派被指歪曲歷史,作者蔣勝男回應:沒楊家將戲份2020-11-05 “我寫這個系列的初心是希望以史為鑒,探尋在當時為何會形成宋遼夏三朝並立的情況,宋有什麼缺失錯誤,遼和西夏又是為什麼能傳續下去。

‘粉歷史’如果只走向閉目塞聽和黨同伐異,與當下無益,于未來有害。

”   回應 看來文娛方面要進行再次整頓了,最近一些人有點跳呀,為秦檜犯案的,為各種小人翻案的。

李鴻章都成英雄了,這不是滑坡,是塌方。

怎麼就不能站在遼的視角拍遼宋之戰了?中國歷史上這麼多改朝換代的,都是侵略戰爭了?   回應 說的好像只有外族人屠過城似的。

漢人自己內戰,掠奪的野蠻的甚至屠城的,多了去了。

在中國就只有正統視角,你如果是日本人當然無妨你用日本視角描述日本的立場。

同理你是其他國家也可以是他國相應的視角。

華夏文明以漢文化為主體,從遼的視角來拍遼宋之戰,就是混淆主次?2020-11-06 作者主次都沒搞准吧,雖說遼元清都是華夏文明歷史上分分合合的疆域上的少數民族建立的,但華夏文明是以漢文化為主體,歷史線當然是以漢王朝為基準。

一旦這種模式成熟,等到大家對外族入侵的概念麻木、模糊不清的時候,恐怕有人就要為日軍侵華重新定義洗白了。

  回應 沒辦法,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你該反思楚國為何被秦國滅掉了。

所以作為一個湖北人,我討厭《大秦帝國》。

我們是楚人的後代,有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偉大愛國詩篇,為什麼要站在侵略者立場上去思索歷史,為殺人狂魔白起叫好,這讀的書是讀狗肚子裡去了? 本人純東北人,“不少東北人都覺得當年日本人還不錯”這說法不對2020-11-07   回應 親耳聽到過某些長春人說東北過去日治時代的好……只是客觀事實,網上跟很多東北的聊過,不少都覺得當年日本人還不錯,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

日治?臺灣網軍露出了馬腳! 2020-11-0808:56:04 阿楨 環球時報年會「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張亞中力辯群雄2020/12/05中時 大陸學者還有台灣名嘴邱毅/黃智賢,不是高喊以武促統,就是強調藉由政經軍外交等向台灣施壓促統,唯有張亞中力辯群雄,「沒有台灣人會喜歡威嚇式的統一。

」   相關新聞  中共官媒討論統一台灣這些人竟出席三立新聞  戰爭並非虛言中國《反分裂國家法》三種武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退役上將:我的擔憂是,一覺醒來,中國已既成事實了——已對臺傾瀉了大量導彈。

 美印太司令2020/12/03證實中國成功試射航母殺手飛彈  美國最高情報官提出的三大證據中國想稱霸全球:經濟間諜活動,透過中企影響外國,中美軍事競爭.   回應  靠,中國隨便一個撿破爛的都可以提出美國想稱霸全球100個證據  三粒倭奴中華民國本來就是憲法一中為什麼不能出席?你能主張獨立,我也有權支持統一,言論自由是喊假嗎?  張教授真天真,今天在臺灣支持統一的是極少數,大陸支持和平統一的也少。

兩岸武統的倒計時已開始了。

看習近平佈局蔡英文還在徘徊2020/12/05中時社論 中國趁拜登政府就任前的空窗期,先發制人展開多層次外交攻勢,對自命「反中副警長」的澳洲採取全面性報復,藉打澳洲,警告與中國為敵的嚴重後果。

台灣如何自處?RCEP已絕緣,CPTPP要以開放日本核食進口為代價,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卻因川普落選,拜登表態無意簽署任何FTA,蔡英文總統對外政策全盤皆敗,台灣繼續在邊緣化的道路上徘徊,未來世界變局中,台灣如何自處?   回應 台灣是世界中心,全世界都挺台灣,圍著台灣反中!台灣南波灣! 澳大利亞:能不能效法英國鴉片戰爭模式強迫中買澳紅酒   回應 這種夢連美國都不敢做。

紙老虎不敢做的夢紙貓想做,滑天下之大稽。

黴國一直都是這個思維,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所以我們應該慶倖180年來億萬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換來的現在中國。

蔡政府力挺「反送中」陸委會接1700案僅8港人獲許可2020/12/06中時   回應 空心菜視港毒為廢棄物! 2020-12-0610:25:21 阿楨 保爾:朝貢,只是明朝在賠本賺吆喝嗎?2020-12-09觀察者網   人多了就會有江湖,國家多了就要有國際秩序。

有人說,朝貢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有人說,朝貢是大國身份的象徵;還有人拿今天的國際組織、貿易條約類比古代的朝貢體系。

  朝貢首先是政治事件,明確中國是宗主國,來朝貢的國家是藩屬國的關係。

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回報:統治政權給與認可,頒發金印、敕書等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憑證。

  富有四海的中國皇帝,接受了異域藩屬不遠萬里送來的禮物,包括明朝在內,歷代朝貢都存在“薄來厚往”的情況。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抱怨,中國吃了太虧,白花了真金白銀,只不過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而已。

  這批評,或多或少存在失實與誇大。

今天看來,朝貢具有不平等的屈辱屬性,但在傳統的政治格局下並非完全如此。

  如航海家費信所言,當時各國使臣爭先恐後向明朝朝貢: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貢獻臣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朝貢體系的建立不是強迫或征服的產物。

較之于近代以來西方建立的殖民體系,朝貢體系要溫柔地多。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對各國的內政並不感興趣,更不在意實際控制權。

較之於霸權國家主導的世界體系,古代的朝貢體系更富有和平的因素。

  用經濟得失評價朝貢體系,主要是在上世紀中葉,受到“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大討論的影響。

西方列強殖民時代的對外關係促進海外貿易擴張,甚至鼓勵海外搶掠,由此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同一時期,西方在賺錢,中國在虧本,長此以往,最終中國全方位的落後了。

  不過,這樣“算帳”,未免太小氣。

在傳統東亞世界中,中國在各方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長期處於輸出的地位,就經濟利益而言,與其大費周章從海外獲得資源,不如在本土深入發展。

“厚往薄來”無論是來還是往,其數量都是有限制的,朝貢對國家財政的影響非常有限。

  以被後人詬病的明代朝貢為例,幾乎找不到正常朝貢往來對國家財政造成衝擊的記載。

反而是在朝貢體系下的國際秩序被打破時,明朝被迫親自出手收拾,才會真正耗資不菲。

  在以中國為核心的龐大國際秩序之下,傳統時代的東亞世界還存在次一級的朝貢體系,比如日本對琉球、安南對占婆,都提出了朝貢的要求,並形成了相應的次級國際秩序。

朝貢體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國際秩序,都曾是東亞世界國際關係的基石。

2020-12-1109:16:44 阿楨 近代以來,由於落後的現實,中國的歷史遺產受到質疑。

同樣是以某一國為中心,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與霸權主義世界觀下的美國,卻很少受到人們的嘲笑與蔑視。

  事實上,如果完整地考慮經濟貿易,朝貢的國家層面經濟損失,完全有可能轉變為民間的經濟收入,甚至於再通過官營商貿、稅收等形式返還於國家。

  古代尚且如此,紛繁多樣的現代經濟自不必說。

在評判國家對外政策的時候,如果只考慮直接經濟效益的得失,恐怕是一種不甚高明的認識。

  明朝,在對外武力強盛的永樂、宣德年間,對國際糾紛的干涉也頗為有效。

比如暹羅王朝入侵鄰國,經過明成祖的訓誡,暹羅派遣使者入朝請罪。

安南發生弑君內亂,更是被明朝直接出兵平定。

但從明代中葉以後,再無艦隊遠航,明朝國家的對外政策也趨於保守,對國際關係的維護停留於缺乏實際效力的紙面文字。

比如正德六年滿剌加被佛郎機(葡萄牙)人攻陷,國王派使節向明朝求援,明朝只是譴責佛郎機,並沒有更實際的行動。

在缺少武力震懾的情況下,朝貢體系很難有效解決重大國際糾紛。

  晚明以後,先有日本侵略朝鮮,引發明朝直接出兵,而後女真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以明朝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遭受連番衝擊。

面對來自朝貢體系內的挑戰,作為宗主與國際秩序中心的明朝已是應接不暇,一步步地走向兇險的境地。

  回應  啥叫政治意義?除了滿足皇帝本人的虛榮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維持中國周邊的大致一個和平環境,這不是好處?去年緬甸內部有問題,大量難民逃到中國境內,還有炮彈落過來,這還是小亂,如果周邊各國時不時的打仗,中國也會總受不利影響。

 今天官方都很少說朝貢了,怕給人口舌說我們的霸權。

但這篇文章分析的很中肯,對朝貢體系,應該歷史的看,辯證的看,不能因為人家罵兩聲我們也不敢說了  朝貢體系當然不完美,但是相比同時間段歐美是什麼體系?就是武力殖民體系。

現在是經濟殖民體系。

https://www.guancha.cn/baoer/2020_12_09_573957.shtml 2020-12-1109:19:35 阿楨 政策轉向?陸媒:抓住發展機遇台灣可以放一放但不能拖太久2021/02/01中時 共軍近期擴增擾台頻率與規模,外界認為是對台施壓警告拜登政府。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的對中強硬政策下,台灣問題成為美中對抗前沿,為此大陸內部武統聲浪隨之高漲。

美國政府換屆之後,大陸擴增軍機擾台的規模與頻率,加強對台灣施壓。

不過近日大陸官方的《人民政協報》卻稱:「可以把台灣問題先放一放,先抓住未來5到8年發展戰略機遇期,但台灣問題也不能拖太久。

」 文章稱,台灣問題的存在,已成為國際反華勢力破壞中國大陸整體外交戰略佈局,遏制、延緩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手段。

美國使盡各種手段都無法擊倒中國,開始拿台灣問題下手,現在川普下台,但他任內制定的一些台美政策帶來的影響卻長期存在,台灣問題仍舊是未來中美關係的重大障礙,並還將是未來美國政權用來對中國漫天要價、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

文章表示,除了美國、日本之外,台灣當局開始與中國有邊界爭端的印度,以及有貿易爭端的澳大利亞,乃至其他如紐西蘭、歐盟主要國家德國和法國勾連。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也表態,將團結更多「理念相同盟友對抗中國」。

在台當局大力拓展國際空間的操作下,西方一些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開始出現了鬆動,這意味著台灣問題將日益成為影響中國整體外交戰略和威脅民族復興進程的障礙。

因此,「解決台灣問題不能拖太久」。

文章說,川普政權打台灣牌,實質是要逼中國大陸對台動武。

一旦中國大陸落入陷阱,不僅將打亂中央對台戰略部署,打亂中華民族復興進程,還會讓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趁機封鎖和制裁中國,讓中國一夜回到幾十年前。

因此,文章認為,保持自身發展勢頭,最終實現民族復興才是當前的頭等大事。

國際組織預測中國GDP有望在2025年到2028年趕上美國,亦即未來5到8年是中國經濟關鍵機遇期,抓住這個機遇,事關中國民族復興與國家統一的實現。

所以現在不妨讓台灣問題緩一緩,等中國實力到了一定時候,統一與台獨分子一起解決。

報導說,外界也有許多分析認為,中共將解決台灣問題視為民族復興的前提,十八大之後也提出將在建政100周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據此估計北京希望在2049年之前解決台灣問題。

  回應 政策轉向?文中说了最多5-8年,关键是最多,那少呢?3?2? 2021-02-0209:58:32 阿楨 外交家雜誌:台灣會如同古巴遭對岸長期封鎖嗎2021/02/11中時新聞網江飛宇 從去年年中,中國大陸經常派軍機闖入台北飛航情報區,令人擔心大陸是否在未來,會對台灣進行更大的軍事動作。

對此,美國外交家雜誌有一篇分析文,作者威廉布拉頓(WilliamBratton)表示,台灣的未來發展可能有3種情況,第1,宣布獨立建國,既得到國際承認,也得到中國接受;第2,持續目前的狀態;第3,中國以武力吞併台灣。

第3通常被認為最有可能發生。

原因是,近幾十年來,中兩邊的民族主義都在急劇增長,使得想要維持現狀,變得越來越困難。

有一種看法認為,以武力強迫統一,會付出極大的經濟和政治代價,因此大陸不會這樣做。

但是,這低估了民族主義情緒會凌駕經濟利益的理性思考。

但是,如果中共認知到動用武力,將破壞區域的地緣政治地位和經濟傷害,卻又執意壓迫台灣屈從的話,那麼就會出現第4種可能:封鎖。

這也可稱為「古巴模式」,意思是中國可能採取如同美國對古巴一樣的戰略。

因為有些相似處,比如兩者都處在該地區的超級大國附近,古巴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僅217公里,而台灣距離福建平潭島僅140公里。

並且都與對手大鄰邦有著明顯的意識型態、政治制度的重大分歧。

台灣在政治上依賴美國,但美國在地理位置上相當遙遠;相同的,古巴在冷戰時相當依賴蘇聯,但是蘇聯是個遙遠的盟友。

此外,古巴在1960年被美國實施制裁之前,在經濟上就嚴重依賴美國。

古巴三分之二的貿易量是與美國進行的,這使得美國以封鎖為對付古巴的武器,古巴被美國封鎖60年,雖然沒有證據表明製裁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結果,但是無庸置疑的,古巴陷入了一場長期的經濟危機。

但是,就如美國封鎖古巴,原意是希望古巴改變國家意識形態,60年來都沒有實現。

實際上,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可能會加速台灣宣布獨立,儘管這將引發中國的軍事反應。

其次,中國有自己的經濟弱點比如仍然依賴於從台灣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容易受到美國的反制裁。

但是,他們也在彌補,並且隨著大陸持續發展,愈來愈有可能單方面執行制裁政策。

  回應 美國蛋頭學者的廢文。

國際皆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跟美國與古巴作為兩個國家的關係根本不同。

中國若決心統一,只會長痛不如短痛,因為封鎖從來不曾讓一個政權崩潰。

古巴沒有倒、伊朗沒有倒、緬甸也沒有因此倒下。

以民進黨與綠媒長期對中國的敵視與輕蔑,台灣被經濟制裁倒是極有可能的。

2021-02-1208:16:57 阿楨 兩岸統一不能拖陸媒:台灣已無統獨之爭2021/02/16中時 大陸國台辦旗下網站「中國台灣網」近日刊登一篇評論指出,現在台灣內部只剩下藍綠之爭而無「統獨之戰」,「兩岸統一,不能拖給下一代人」。

「中國台灣網」14日刊出一篇署名「且十」的評論文章稱,翻開中國歷史,佈滿了統一戰爭的刀光劍影。

國家的弱亂往往導致群雄並起,各路人馬爭相逐鹿,企圖問鼎中原。

然而,當雄主定於一尊之時,那些不甘於爭霸失敗的強人,有的利用山川江河阻隔、有的自恃兵力強盛而割據稱王,更有甚者,稱「帝」建國搞分裂。

看看今天的臺灣,多麼像當年的吳越國。

可悲的是,臺灣沒有錢王這樣恤民愛民仁者,臺灣內部政治的爭鬥,似乎正要把臺灣拖上一條血腥的戰爭之路。

  回應 按照目前政治局勢,戰爭幾乎可以確定會發生,大陸已經等不及了,可是台灣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感覺 2021-02-1707:41:17 阿楨 閩南話究竟是華夏正音,還是南蠻夷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H0gbf4mTA   回應 北杂胡虏,南染夷越。

都是混血的,別自吹自擂也不用貶低都是混血的,只剩誰保留了更多傳統都是混血的,客家保留比閩南好一點罷 2021-02-2310:04:12 阿楨 孫運璿日記載錄228當天:本省排外風潮遇見外省人即打2021/02/24中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228紀念日,然而此事件早已被高度政治化,使得整個事件都已經失去了原貌。

然而,有些老資料仍可窺見1947年2月28日當天最初的衝突。

比如孫運璿紀念館裡,就剛好收錄著2月28日當天的日記,提到外省平民是228事件最初的受害者。

  內容寫著「昨晚太平町專賣局職員,因緝私烟發生聚毆,結果民眾死傷各一,惹起公憤。

今日上午民眾數千人圍攻專賣局,分局內職員多被毆傷,且有數人斃命。

下午後包圍長官公署與警察發生衝突,復被擊斃數人,事態愈行擴大,演變成本省排外風潮,遇見外省人即打。

下午三時許,長官宣布戒嚴令,暴徒四出滋擾。

余在公司三時半,蔡課長來告知外間情勢緊張,應提前下班以免生事,當即召集緊急會議,提前於四時十分下班,五時左右聞暴徒已至台北支處,乃急尋黃協理同至蔡課長家中躲避,及暴徒至公司後,內地人皆已避難,故未肇事。

晚間與蔡瑞唐、周春傳提及此不幸皆感痛心,尤其是令日人看見我們自己火拚,更覺難堪!」   事實上,經歷過228的老外省人回憶中,也都有提到在228事件期間,是朝不保夕的尋找藏身地點,有些外省人必須暫借台灣朋友的家裡,還必須躲在床板下、天花板裡,或是衣櫥裡,不敢隨便露面,因為本省古惑仔也會闖入本省朋友裡的家裡「搜阿山」,還不能拒絕,一但拒絕就是「阿山同路人」,哪管你同為本省人,也可能被揍,甚至可能被放火燒房子。

  比如2015年過世的台灣老醫生王文其,在看到受傷的外省人銀行經理,基於醫生的天職,加以收留保護,結果竟有暴徒到他診所開槍,要他交出人,並把他抓去關起來,幸好後來有人暗中將他放出,否則王醫生可能被本省人處決。

  另外,1989年發行,由侯孝賢執導,反映228事件的電影「悲情城市」中,還有梁朝偉飾演的聾啞角色,因長相斯文衣著體面,被本省暴徒當成外省人要毆打的情節,然而如今又有幾個「還原228行動劇」,會把這個被稱「日語生死檢定」的段落給還原?   平心而論,228事件有政府的責任,但本省群眾的理盲濫情,加上暴力噬血,又加重了之後的衝突,因此228事件應該走向本省與外省的互相諒解與和解,而不是政治提款機。

  回應 真相是民進黨說了算,說你有罪就是有罪 2021-02-2408:14:13 阿楨 西安民政局允許漢服照登記結婚2021-03-03 此前,無錫唐女士在網上發帖,吐槽自己元宵節穿漢服領證被拒,對方給出的理由是穿漢服不夠嚴肅、不夠正式,像戲服。

我國《婚姻工作等級規範》中對於結婚照片的要求是:提交3張2寸雙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各省在這個基礎上又做出了更細緻的規定,比如《江蘇省婚姻登記工作規範》第八十五條指出:婚姻登記照片應當為近期同一底版、單一底色的證件照,不得使用黑白照、婚紗照、劇照、藝術照等。

少數民族當事人提交的照片是否免冠從習俗。

那麼,為什麼唐女士的照片被拒了呢? 當地民政局工作人員稱,此前無錫沒有先例,因此未予同意。

工作人員也表示,此前對“戲服”的表述不準確,年輕人追求個性化可以理解,後續是否會認可漢服證件照形式,還需要研究。

  回應 華服好聽點 有什麼好聽不好聽的,漢人穿漢服,回民穿回服,穿自己的傳統服飾,56個民族各有不同各有精彩。

開這個口子,那以後少數民族服裝咋辦? 少數民族結婚照本來就可以穿民族服裝啊?!他們甚至可以不免冠。

中華民族是近代尤其是清王朝崩潰後為了整合清王朝統治下的國土子民而創造出來的詞彙,請問你身份證上面寫的是什麼民族?大概率漢族! 2021-03-0408:36:50 阿楨 賴岳謙:“窮台”真是促統良方嗎?2021-03-03 觀察者網:您認為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鳳梨,能否對民進黨起到警告效果? 賴:今天是鳳梨,明天是蓮霧,後天可能就是3C產品零部件了,這裡的想像空間就大了。

2020年臺灣出口3452.76億美元,進口2864.86億,若扣除陸港的貿易順差866.73億,10年外匯存底就會用光,臺灣的GDP一定會是負增長。

觀:不少臺灣網友,建議斷供晶片“反制”大陸。

這有可操作性嗎? 賴:國際並不是沒有替代品,台積電不供應,韓國三星一定會開心到不行,日本也推動其半導體產業重新復活。

觀:因為台獨”勢力的攪渾,即使經濟上再怎麼“窮台”,臺灣依舊不大可能順利回歸? 賴:對的,其實大陸目前的手腕就已經很高明了,如果你民進黨屢教不改,那我就一個制裁接一個制裁地來。

你民進黨內部要是一直借此操弄民粹,到最後貿然宣佈“臺灣獨立”,那就是大陸動手的時候了,正好也能師出有名;如果你民進黨龜縮了,越來越正常,甚至尋求跟中國大陸和解,那就能讓大家看到民進黨實則外強中乾,操弄“台獨”原是假議題。

  回應 身為生在台灣的中國人,我必須沉痛地說,台灣媒體長期被民進黨收編;配合扭曲的皇民史觀教育,誠然窮台不足以翻轉台灣民心,但能讓台灣人喪失經濟動能與心理優越。

建立排除中國的供應鏈,這是癡心妄想2021-03-03環球時報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對半導體在內的4項關鍵產品的全球供應鏈進行審查,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上述供應鏈。

這是華盛頓的癡心妄想。

全球已經形成共同市場,中國製造業的利益與各方利益息息相關,特朗普政府在過去幾年使出了吃奶力氣打擊中國的國際貿易,但中國的國際貿易占全球份額不降反升。

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國不會任由攻擊者下手,誰攻擊了我們,都要準備付出代價。

中國一直很克制,但誰都看得明白,這個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並非赤手空拳。

2021-03-0408:45:21 阿楨 川大教授李競恒:在這些方面,三星堆和中原一模一樣2021-03-25 觀察者網:三星堆出土的黃金權杖、青銅大立人和青銅縱目面具充滿“異域風情”更是備受關注。

但我們也看到三星堆同期出土的玉琮、青銅尊、陶器仍是具有中原色彩的。

到底該怎麼審視三星堆與中原文明的聯繫? 李競恒:三星堆有點類似敦煌的角色,是一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所以肯定會體現出和外部文化交流的一些特徵。

但基本文化屬性是中國的,這是毋容置疑的。

三星堆的禮制,受到過中原二里頭文化的強烈影響,比如三星堆的重要禮器玉牙璋,就是二裡頭牙璋的形制。

又比如青銅獸面牌,這是二裡頭的重要禮器,三星堆也有這種青銅獸面牌。

三星堆的陶盉在形制上與二裡頭的陶盉一樣,其功能都是祭祀“上下神祇”,實現“上下交泰”的禮制功能。

三星堆的青銅神樹,體現的宇宙觀完全是中華文明的,當時中原信仰是宇宙中心有建木、若木這些神樹。

李競恒:三星堆比同時期的中原更重視黃金,這屬於一個地方性的習俗,一點也不奇怪。

當時是方國聯盟,王夫之、梁啟超、王國維等學者都談過,夏商中原王朝相當於是一個“盟主”而已,這個盟主對於聯盟中各方國的禮俗、習慣都是不干預的。

《禮記•曲禮下》說:“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孔疏:“俗者,本國禮法所行也”,就是說要尊重各方國、諸侯的地方習俗,不要去改變它。

2021-03-2609:16:03 阿楨 中國南北差距為啥越來越大2021-03-30風聞 最新公佈的經濟統計結果,天津掉出全國排名前十的城市,在北方已全面落了下風。

1、經濟轉移不是一天形成的 在唐宋之前,南方自然環境太差,山地多平原少,江河湖泊縱橫,水患也多;那時候工具也不行,鐵器不夠廉價不夠鋒利,也沒法通過水利工程把南方潛在土地開墾或改善出來。

安史之亂之後,大批的北方流民跑到南方,搞水渠,排幹沼澤,研究農具;到了唐朝中後期,南方糧食產量暴漲,朝廷的主要稅收是南方。

到了宋朝,各種水利工程更加改善南方種地環境。

尤其南宋,北方徹底被女真人佔領後,技術官僚們帶著大家瘋狂搞基建,擴充農田,研究絲綢、陶瓷工藝,讓江南生產力大解放,順便還跟東南亞搞起了貿易。

南宋小朝廷憑著那麼一小塊地,竟然在蒙古鐵騎下苟延殘喘一百多年。

到宋末,經濟重心已經完成了南移。

元朝統一中國後,就開始從南方往北方運糧了。

而此時北方飽受戰爭蹂躪。

最重要的是北方水資源一直成問題。

到了明朝,南方經濟強、北方軍事強的格局已經完全定了下來,當時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此外南方依託出海口,大量跟海外做買賣,比如茶葉、絲綢、瓷器。

通過海洋貿易換回白銀後,中國境內貨幣太多,出現了“輸入型通貨膨脹”,和現在搞外貿賺美元以至於自己通貨膨脹多麼的相似。

等到清末開始五口通商,上海迅速成了整個亞洲最繁華的城市,江浙當時是中國最富有的地方,這也是為啥江浙起家、控制了長江中下游的蔣委員長最終能完成北伐、統一中國。

2.新中國成立後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外貿斷了;計劃經濟,北方資源多,煤鋼複合體又在東北,所以北方經濟要重於南方。

南北經濟一反千年常態,出現短暫的“反轉”。

隨後改革開放,中國當了世界工廠,主要是中國南方在生產。

中國各朝代統治年數: 夏朝:450年 商朝:600年 周朝:795年 秦朝:15年 西漢:210年 東漢:196年 三國:61年 兩晉:156年 十六國:116年 南北朝:170年 隋朝:38年 唐朝:290年 五代:54年 十國:89年 遼朝:218年 宋朝:320年 西夏:189年 金朝:119年 元朝:98年 明朝:277年 清朝:268年 2021-04-0207:42:20 阿楨 跟隨中共史觀香港教科書修訂中華民國不見了2021/04/13旺報 香港小學常識科教科書去年提出修訂,把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的描述,改成「中國國民黨」遷至台灣。

學者惋惜,修訂顯示香港已「跟隨」中共史觀,「香港不再容納多元史觀,對近代史、現代史中立的一個描述、一個史觀就此退出香港歷史舞台」。

  回應 民進黨竄改歷史才是第一高手。

真促會:轉型正義勿成政黨提款機2021-04-13聯合報 促轉會昨天宣布將報請行政院再延任一年,「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表達反對。

真促會強調,追求轉型正義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但手段本身必須正當,不可長期處於脫法狀態,成為政黨的提款機,否則,這樣得來的「真相」也不會被台灣社會所接受。

真促會質疑,難道楊翠在二○一九年於立法院的答詢只是信口開河?如果促轉會沒有列出具體可完成的工作清單,行政院也無法按照時程予以監督,是否就任其不斷延長?   回應 將正義轉過來+整形還是正義? 老母狗嚐到甜頭能輕易鬆口?泯燼洞全執政團隊沒有一隻是乾凈的。

2021-04-1307:35:01 阿楨 為何幾個超級帝國都短命?而英美卻可以稱霸世界一段時間?2021-06-13 歷史上最強大的的幾個超級帝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帖木兒帝國、蒙古帝國、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秦帝國、隋帝國等等都是短命王朝,這些帝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而這個強勢的領導人一旦掛掉了,這些個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要麼四分五裂,要麼崩潰,要麼被推翻!   回應 只說秦、隋二世而亡,不說漢四百年國祚,唐近三百年綿延的,都是在惡意解歷史。

美國從建國開始才多少年,給他面子不提蘇聯就算他是從二戰後就開始稱霸也才七十幾年。

因為英美可以利用金融霸權把國內危機轉嫁給殖民地/他國! 英國從1815年打敗拿破崙帝國算起到二戰結束,世界霸權130多年。

二戰後,是冷戰時期,美蘇平分世界霸權。

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才真正的獨霸全球,也不過30年! 2021-08-0107:41:24 阿楨 「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 學者葛劍雄言論掀爭議2021-06-18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的演講在社交媒體傳播,其中「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的主要觀點引發爭議。

他認為,「任何國家、政黨、羣體講的歷史都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不容質疑,更不許否定的。

學術研究仍應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但在成果發表時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如不利可在內部説,或直接報告當局。

」 葛認為自己「只是把一層紙捅破了,不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大驚小怪?是一些人想象的『歷史』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還是我説的不是事實?」 有支持的觀點認為他捅破了「現實政治虛偽性」,但也有認為其言論與身份不符,還諷刺稱他「想當國師」、「跪着搞學術研究」。

對於相關輿論,葛劍雄6月17日發微博回應稱,「請問我的話哪一點不是事實?我説這番話,意在告誡青年人、天真的讀書人不要以為近代史是學術,可以自由討論。

」 他還表示,「我變了嗎?這些話我並非第一次説,至少已經説了五六年了。

我一直主張,在學術上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觸犯政治的底線,更不應走極端。

如果想搞政治,就堂堂正正搞,不要打着學術的旗號,更不要混在學術界累及他人。

」   楨回應:「任何國家、政黨、羣體講的歷史都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實然,但應然……   另參【圖博館】《實然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11544   另參【圖博館】習中國夢   中國影視的發展趨勢,從最早偏向男性的正戲如《雍正王朝》《三國演義》等,到戲說類如《還珠格格》已現女性化,至青春校園、宮鬥和奇幻劇,因解脫了左北意識形態如民國劇、社會禁忌如寫實劇和正戲之歷史束縛,充分滿足了現代女性對劇中女主演技所表現的「人美心善情真、膽識智謀雙全、風情萬種」之小夢想,難道只許習發中國大夢嗎?但中國非主流市場的左右編導們,卻以左意識形態和右學院藝術教條、反批這些女主是沒演技的花瓶,賣座全靠資本炒作和對腦殘粉賣弄「白富美」「白甜寵」,其實正是靠「白富美」(如范《武媚娘傳奇》)和「白甜寵」的軟實力才受到東北和東南亞粉絲追捧、進而發揮影響力。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08-0609:10:21 阿楨 中國朝代為什麼大多持續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2021-09-05 1972年,竺可楨老發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指出中國五千年歷史氣候可以分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但在這個大週期之下,也分很多中週期,溫度都是在上下波動的,甚至每一次小週期,都會引發王朝的滅亡,相關性非常之高。

只有清朝這一個例外,在氣溫暴跌後還熬了幾十年沒死。

  回應  開國時,因為戰爭,無主的土地多,人口少,儘管開國功臣封得的地很多,但普通平民也能有一份地,隨著時間推移,人口逐漸增多,土地兼併現象卻愈演愈烈,最後普通人沒地種,要麼餓死,要麼當佃農,國家向掌握大量土地的豪強收不到多少稅,只有下狠手往死裡收尚有自己田地的平民,導致平民要麼賣田,要麼造反,基本上,這個兼併輪回過程大抵就是兩、三百年……  不衝突,背後就是氣候變化。

當這些社會矛盾積累到頂點時,寒冬、乾旱…接踵而至。

王朝管理失能已無力對付天災,大饑荒來臨。

北方遊牧民族面對天災更是聽天由命,為活命只能南下。

王朝末日來臨。

等所有軍事勢力打出一個結果時,一方面人口數量低於土地承載能力,另一方面如果趕上氣溫回升,則盛世來臨,如漢唐。

要是命不好沒趕上氣溫回升,新王朝轉瞬即逝,典型如西晉,王公大臣都被餓死。

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南北朝,一直到隋唐。

氣候變化就是背後那只看不見的手。

2021-09-0907:58:36 *回應人: E-mail: 悄悄話: 否 是(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回應內容: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自我介紹 阿楨 真善圖博館館長兼(廁所)所長。

吃飽沒事幹,終日讀書,看影視,報紙,期刊,上網,然後好為人評。

屎... 關於本站 留言板 地圖 加入好友 愛的鼓勵:38,581 文章篇數:4,746 站內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文章分類 詩:全都要(10)詩:邏輯邪(66)詩:馬反諷詩(34)詩:男女瘋情(99)詩:城市瘋光(101)詩:鄉村瘋景(99)詩:家什之聲(95)詩:x癮之家(66)詩:七情六欲(18)詩:身之解頌(19) 更多>> 最新回應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阿楨)中國陸軍之痛:陸航篇,(阿楨)坦克發動機,(阿楨)WS-10性能優於AL—31F,(阿楨)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阿楨)中國造船,(阿楨)潛艇動力/進排氣/導航,(阿楨)056艦,(阿楨)052D,(阿楨)世界艦載點防禦導彈系統,(阿楨) 最新文章 主權與人權:全都要10/24中國肅貪自由與國安:全都要9/24表坊:表演藝術17自由與腥聞:全都要8/24藏疆港台獨之毒藥媒體與霉體:全都要7/24話劇:表演藝術16自律與他律:全都要6/24民主的烏坎之路 本台最新標籤 打蒼蠅不打老虎、土豪消費下滑、兩岸誰真反貪、關說司法、大陸官不聊生、大陸反腐、禁奢禮品絕跡、習近平反腐已漸入尾聲、抗日戰爭電影、抗日戰爭時期電影 站方公告 【愛分享】日本味王洛神蔓越莓益生菌【徵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戲劇【公告】Flash支援相關問題【公告】2020新聞台系統更新1.1【公告】個人新聞台服務認證公告 贊助商 站台人氣 累積人氣:20,112,646 當日人氣:187 好友列表 好友的新聞台Blog 最新訪客列表 連結書籤 紅袖藏雲明鏡止水 訂閱本站 RSS訂閱 (如何使用RSS) 加入訂閱 TOP .廣告刊登 .消費者保護 .兒童網路安全 .AboutPChome .徵才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Copyright© PChomeOnlin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