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盧麗安,這些台青為何也想加入共產黨?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而台灣身分和中共黨員身分並不相容,入黨也不容易,「投共潮」或許言之 ... 又有體制內『關係』的好處,不需要加入共產黨來表達忠誠,」鄭先生說。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參與預測2022年關鍵趨勢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CSR天下企業公民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企業突圍 傳承接班 數位轉型 創新突圍 經營管理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焦點 雙11前猛開店,蝦皮實體店搶超商生意?一年賠1.8億為何還要開? 國際 兩岸 不只盧麗安,這些台青為何也想加入共產黨? 十九大的台籍中共黨代表盧麗安效應下,一些台灣青年陸續高調表態入黨意願,過往低調的紅色社群暗流浮動,他們一邊發展組織,一邊期盼中共中央能恢復台灣黨支部。

然而台灣身分和中共黨員身分並不相容,入黨也不容易,「投共潮」或許言之過早,但星星之火可能燎原嗎? 19955瀏覽數 圖片來源:劉國泰 分享 其他 文 林怡廷Amber 天下Webonly 2017-11-17 19955瀏覽數 2013年,29歲的張立齊到北京時,感到自己的理想終於要實踐。

這個來自台中東勢的客家青年,從東勢高工畢業的修車技師,到遠東科技大學念自動工程,再轉領域在金門大學拿到國際暨大陸事務碩士學位,並在2013年成為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的博士生。

他靠苦讀一步步走近內心的祖國,但他更大的渴望是——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日前剛結束的十九大,中共黨代表盧麗安因土生土長台灣人身分,被當成樣板重點宣傳。

就像打開台灣社會的潘朵拉盒子,成了國內的火線話題,張立齊首先投書陸媒高調呼應,希望能為紅色主張「去敏感化」,因為他深感人生因加入共產黨而更有價值。

不論是像盧麗安般的樣板,或是如張立齊對共產黨的信仰,根據政府未公開資料,兩岸開放30年,至今有500多位台灣人因取得中國身分而被取消戶籍。

十九大後,台籍共產黨代表盧麗安被當成樣板重點宣傳,也讓一群為加入共產黨而努力的台灣年輕人浮出檯面。

(劉國泰攝) 入黨三階段:積極入黨份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 事實上,要加入共產黨要經過繁複的申請過程。

不像台灣的政黨參與,只需要按時繳黨費,張立齊和8000萬中國共產黨黨員一樣,需經過三階段:「積極入黨份子」到「預備黨員」,再成為「正式黨員」。

每人成為黨員的時間不一,而張立齊花了3年。

張立齊約10年前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在工廠的工作經驗,讓他成為社會主義的信仰者,再自修中共黨史進而產生認同。

2011年在金門念書時,他藉地利之便到廈門大學打聽入黨方式,直到2013年錄取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班,他很快找到學院的黨支部,和支部書記、宣傳委員等幹部打好關係,遞交入黨申請書。

廣告 張立齊從每月兩次、為期半年的入黨培訓課開始,經過層層試驗,寫了無數思想報告,經過「黨」的多年觀察考核,終於在前往內蒙支教時(註:支教是指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獲准黨員身分,參加入黨宣誓並領到黨證。

只差中國公民的18碼身分證字號,他就能登錄系統建檔,成為名正言順的中國共產黨員。

陸委會對這現象只能說「尊重」。

事實上,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台灣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會被罰款10萬到50萬元。

「我們尊重這些學生的個人選擇,但政府會經由客觀事實證據,認定後依法行政,」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回應,但他也同意,實務上罰款有困難,因為只有中國身分才可能入黨,一旦因為中國身分而被取消台灣身分,邏輯上就不可能再追究罰款。

廣告 紅色暗流在全台發展「組織」 張立齊並不是唯一個案。

2011年認識張立齊的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認為,太陽花之後「天然獨」成了主流,反而激發出一股高調表態的紅色急統浪潮。

這些人認為唯有「紅」,才能對抗台獨,他就認識5、6個像張立齊這樣的「紅色青年」。

這股紅色暗流本來就存在,受到中國崛起鼓舞和盧麗安啟發,開始敢於大聲唱「紅」。

張立齊在中國認識不下20個台灣人加入共產黨,有學生、台商、工作者或台二代。

在他浮出檯面後,有許多「紅色讀書會」跟他接觸,李秉修正是其一。

在天津從事養老產業,將滿27歲的李秉修,畢業於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專業。

去年在一位成大學生的引介下,接觸馬克思主義和中共黨史,對中國共產黨心生嚮往。

廣告 他近日和朋友在成大註冊一個學生社團,吸引包含校內10幾個學生及40、50個校外人士加入,至今已辦過兩次聚會。

近日還組了20人左右的參訪團赴中和對台單位接觸,表明入黨意願及發展組織的熱情。

李秉修的讀書會更像一個異議性學生組織,將在愛國同心會或統促黨的活動上,動員去舉紅旗。

張立齊估算,全台應該有上百個這樣的紅色組織,光是台大就有4、5個。

他會親自飛回台灣,和這些社團分享組織發展之道,將共產黨架構複製到台灣。

這樣的「紅色組織」全台可能有上百個,也存在台大、成大的校園中。

(王建棟攝) 他自己在北京4年,也沒懈怠發展組織。

他和朋友成立非正式的台灣同胞支部,運作模式完全模仿中共黨組織,成員有30多人,其中有4個正式黨員,2位是娶了台灣太太、在台生活,也拿到身分的陸配。

這個「非正式台灣同胞支部」橫跨兩岸,以微信聯繫,以心得互享、讀書會、紀錄片放映、社區調研等活動維繫「組織」。

廣告 「不能沒有上級就不發展組織,所有思路都是按照黨的制度,」張立齊等人最大的理想是,一邊發展組織一邊等待中共中央組織部恢復台灣省工委(註: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簡稱,是中國共產黨於二戰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於50年代被國民黨殲滅),成立正式的台灣黨支部。

「我們只是做好隨時靠攏的準備,」張立齊自信滿滿,他希望國民待遇政策出台後,擁有等同中國公民身分證號碼的台灣人,能直接以台胞證入黨,不需放棄台灣身分,這才是他內心「一中原則」的具體實踐。

難成投共潮原因一:台灣身分更好用 張立齊、李秉修這樣的紅色青年確實存在,但真要如媒體渲染的「投共潮」,恐怕還言之過早。

廣告 主要癥結還是身分問題,加入中國共產黨必須是中國公民,而擁有中國身分就會被取消台灣戶籍。

中國共產黨員和台灣身分並不相容。

一位熟悉兩岸事務卻不願具名的在陸台灣人觀察到,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台灣依舊敏感,多數人不會公開表態或行動,認同中國是一回事,但「以身許黨」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又是另一回事。

這位人士觀察,多數台灣人關心惠台政策都是很實際的層面:譬如能不能辦五險一金?有沒有住房公積金、醫保的福利?台籍子女就學問題,也就是「生活權」的國民待遇。

像張立齊這類紅色青年基於高度政治理想,期待「參政權」的國民待遇還是少數。

在中國10年以上的台商鄭先生表示,放棄台灣身分最實際的問題是回台不便,還有親友在台灣的台商基本上不會考慮。

再者是台灣身分更有保障,特別是老一代台商多靠「台灣身分」在中國受到禮遇。

「有些台協組織的會長甚至有政協委員身分。

他們既有台灣身分的便利,又有體制內『關係』的好處,不需要加入共產黨來表達忠誠,」鄭先生說。

難成投共潮原因二:「黨性」是入黨關鍵 而投共潮最大的門檻恐怕還是「黨性」,這點張立齊有深刻體會。

據《天下》了解,成為預備黨員是最艱難的階段,思想彙報表忠誠的過程太辛苦,很多人會半途而廢。

中國青年入黨,多是考量到在政府部門和國企工作的升遷及發展性,務實成分大於信仰。

而張立齊卻充滿著研讀「紅色思想」、過「組織生活」的激情。

晚上11點接受《天下》記者採訪前,他剛準備完隔日一早要跟「組織小伙伴」做的15分鐘「十九大思想報告」,依然熱烈暢談了兩個半鐘頭自己的入黨過程和理念。

張立齊說,黨性包含是否熱心為人民服務、願意吃苦承擔、對國家的認識、統獨立場等,最重要是理解黨的思想和歷史。

10年來,他大量閱讀《共產黨宣言》、《中共黨章》、《中共黨史》、《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毛澤東語錄》,還有每次黨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歷屆黨代會決議等……如果思想成分有問題會被糾正,能不能改正就意味著是否能成為正式黨員。

要成為共產黨員不容易,在申請過程中,得把《毛澤東語錄》、《中共黨史》等書籍背得滾瓜爛熟,思想一有錯就會被糾正。

(邱劍英攝) 張立齊唯一被「糾正」過的不是思想,是口音,「我們台灣人的『二』老是發不好,」他對黨史黨章倒背如流,思想早已與黨一致,矛盾、鬥爭、階級、黨的領導這些用語時常出現在他的談吐中。

「黨性才是能否成為黨員的關鍵,跟台灣人身分無關,而有意加入共產黨的台灣人,通常『黨性』比一般大陸青年堅定,」他頗為自豪地說。

張立齊認為,中共黨史和中共建政史對台灣人門檻較高,也意味著一般人如果沒這麼強烈的紅色信仰,「黨性」被黨認可並不容易。

國民待遇政策是否會掀起投共萬重浪? 但這樣的情況,隨著赴陸台灣人性質的改變,再加上十九大後的對台新政策,可能有所變化。

(延伸閱讀:解析十九大關鍵字習近平:給台灣同胞「國民待遇」) 過往去中國的都是創業的台商、台幹,現在更多是去一般企業工作的台青,無法像台企聯、台協這類傳統台商能因台灣身分得到特殊補助。

另一方面,中國官方的政策如國民待遇,也正朝「一致化」、「平等化」思惟邁進,以追求兩岸「共融」。

目前台灣人是否能擁有中國18碼身分證字號,或能否進公部門、國企工作,正是在陸台灣人最密切關注的政策動向。

「現在的確有聞到味道,」台商鄭先生觀察,十九大結束後兩週,中國媒體仍以大篇幅專訪盧麗安,官方操作成「樣板」的意圖明顯,在這樣的政治氣氛,未來會不會有明文政策積極吸收台灣人入黨,目前還不明確。

但和盧麗安選擇中國籍放棄台灣籍,進而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邏輯不同,這些紅色青年的思惟是「台灣人=中國公民,台灣人有資格成為中國共產黨員」。

對「準」共產黨員張立齊來說,他等待的是國民待遇後的「身分證同軌制度」,屆時台灣身分會被包進中國身分當中,「根據中國的法律,台灣同胞是居住在台灣地區的中國公民,以黨章第一條,凡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成為中共黨員,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台灣身分自然等於中國公民,」張立齊強調。

他話鋒一轉氣憤地說,「反而是『島內割據勢力』在恐嚇和壓迫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

我的入黨誓詞是做好為黨犧牲的準備,還怕你取消戶籍和罰錢?」 張立齊認為他在台灣感受到對紅色的歧視和壓抑,到北京後才真正解放。

「台灣每個人都是一個樣子,但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能被世俗眼光框定,」在台灣,張立齊是異類、是怪胎,但在中國,他感覺自己是個正常且有用的人。

他從大西部偏鄉的支教計劃中找到志業,計劃未來去西部任教,餘裕之時弄個慈善基金會,整合資源資金和人才幫助偏鄉,因為他深信「共產黨就是要為人民服務。

」對中國的未來,張立齊總能找到一條最不惑的道路,「我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站在黨的正確路線上。

」(責任編輯:王珉瑄) 下一篇 後十九大新局勢Ⅱ:中國成長踩剎車,台灣的紅利與挑戰?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10則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精選10則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盧麗安 #投共潮 #中國共產黨 #白色恐怖 #台灣省工委 你可能有興趣 CindyChao藝術珠寶入駐世界級權威博物館|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不只盧麗安,這些台青為何也想加入共產黨?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