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南北最宽处 520千米 ,东西最长处1 400千米 。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邮箱 ARP 内网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邮箱 ARP 内网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Togglenavigation 首页 所况介绍 所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管理部门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科技平台建设技术委员会 历史沿革 所长信箱 园区风光 科学研究 科研简况 在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院知识创新项目 院STS项目 院重点部署项目 院先导科技专项 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第三次新疆科考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软件 研究队伍 两院院士 杰出青年基金 优秀青年基金 青促会会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院士风采 博士后 合作交流 合作动态 合作平台 合作人才 合作项目 研究生教育 通知公告 招生信息 招生公众平台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文档下载 研究生教育概况 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介绍 培养管理 学位管理 研究生会 奖助学金 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 地研联简介 历年理事会名单 理事单位 活动新闻 活动图集 入会指南 学友会 学友新闻 学友名录 科学传播 科普活动 科普园地 前沿博览 中国地理 地理知识 地理学家 资源百科 大家风范 科学考察手记 科考图片集锦 中国数字科技馆地理博览 中国科普博览地理博物馆 中国国家地理网 党群园地 工作动态 党组织 工会职代会 团委 妇委会 志愿者协会 科技平台 平台简介 平台组成 室内分析测试平台 野外观测试验平台 数据服务平台 期刊 图书馆 平台动态 设备共享 共享平台 收费标准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财政经费 MENU Togglenavigation 首页 所况介绍 所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管理部门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科技平台建设技术委员会 历史沿革 所长信箱 园区风光 科学研究 科研简况 在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院知识创新项目 院STS项目 院重点部署项目 院先导科技专项 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第三次新疆科考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软件 研究队伍 两院院士 杰出青年基金 优秀青年基金 青促会会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院士风采 科学源流 院士风采 博士后 博士后概况 博士后招聘 手续办理 日常管理 基金申请 文件下载 博士后联谊会 历年博士后名录 合作交流 合作动态 合作平台 合作人才 合作项目 研究生教育 通知公告 招生信息 招生公众平台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文档下载 研究生教育概况 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科介绍 培养管理 学位管理 研究生会 奖助学金 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 地研联简介 历年理事会名单 理事单位 活动新闻 活动图集 入会指南 学友会 学友新闻 学友名录 科学传播 科普活动 科普园地 前沿博览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位置 中国地貌 中国气候 中国地表水与地下水 中国海岸与近海 中国植物地理 中国动物地理 中国土壤地理 中国地震 地理知识 宇宙中的地球 崎岖的陆地表面 多样的气候 地球上的水 地理学家 资源百科 总论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气候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大家风范 黄秉维 陈述彭 章申 科学考察手记 科考散记 94尼雅行 探索死亡之海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 羌塘无人区探秘 八进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渡河峡谷探行 科考图片集锦 中国数字科技馆地理博览 中国科普博览地理博物馆 中国国家地理网 党群园地 工作动态 党组织 工会职代会 团委 妇委会 志愿者协会 科技平台 平台简介 平台组成 室内分析测试平台 野外观测试验平台 数据服务平台 期刊 图书馆 平台动态 设备共享 共享平台 收费标准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财政经费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传媒扫描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招聘 科学论坛 地学前沿讲座 中国生态大讲堂 水问题论坛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 石坚论坛 陆地表层系统学术论坛 专题聚焦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园地 > 中国地理 > 中国地貌 塔里木盆地 发布时间:2007-04-24  |  【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07-04-24  |  【 大  中  小 】  |  【打印】 【关闭】 分享: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

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

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

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

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也为居世界第2位的流动沙漠。

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南部不到3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

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

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

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

7月均温25~27℃。

10℃以上活动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其持续期南部200天,北部190多天;积温年际变化大。

无霜期超过200天,北部200~210天,南部大多达220天,气温年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①风沙危害。

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大于17米/秒),一年超过20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库尔勒。

但盆地边缘植被覆盖度仅10%,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而风速每秒5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天气年达30~40天。

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

②干热风。

重害地区为盆地东部,每年10~20天;盆地其他地区出现次数较少。

  盆地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

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57毫米;北缘的库车63毫米,库尔勒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400毫米,可汇成河流到达盆地。

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里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

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叶尔羌3条大河。

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亿立方米,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占74%。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并不游移。

  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地下水动储量为110~148亿立方米;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后,动储量还有70多亿立方米。

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对解决盆地春季缺水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一定意义。

此外,盆地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水静储量,尤其在新生代沉积深厚的拗陷带内,如库车拗陷、喀什一叶尔羌拗陷。

弄清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适量开采,对增加水资源也有一定意义。

  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龟裂性土和残余盐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则以石膏盐盘棕色荒漠土为主。

沿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土壤学上亦称吐喀依土)。

草甸土分布广,轮台至尉犁间河道两侧最为集中。

胡杨林土发育于茂密成荫的胡杨林下,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多(1%~2%以上),盐分含量不高。

草甸土和胡杨林土为农垦主要对象。

由此引起森林破坏,对环境保护不利,值得重视。

  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38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67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9276Email:[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