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產生與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地位,決定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的性質,和中國 ... (二)七個人的發起,許多人的贊成與加入,第一次大會的召集( 十二人,成立 ...
生平年譜
劉少奇傳略
回憶懷念
評論研究
著作選登
歷史瞬間
手跡手書
影音再現
紀念場館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人物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的產生與發展
(一九三九年)
【字號大中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一、中共出生的國內與國際條件。
(一)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中國資本主義的相當發展與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地位,決定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的性質,和中國長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國民黨及辛亥革命等),生動的中國。
(三)五四運動以后的新文化運動,社會主義的各種著作之流入中國──社會主義的新文化運動。
(四)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國際無產階級革命之一般的成熟形勢,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共產國際產生。
(五)中國各地社會主義小組織的興起──江亢虎社會黨,陳家鼐工會,新民學會社會主義刊物等,馬克思主義派和其他各派社會主義的斗爭。
二、中共產生的經過。
(一)各地馬克思主義助小團體之聯絡,組織馬克思主義黨的要求(實際運動的要求),和共產國際的連系。
(二)七個人的發起,許多人的贊成與加入,第一次大會的召集( 十二人,成立委員會,社會主義青年團,出版刊物,辦俄文學校送學生到蘇聯)(一九二一年), 成立勞動組合書記部。
(三)第二次大會 (一九二二年夏), 正式發表宣言(確定民主任務,統一,反帝國主義與軍閥,言論集會自由,國民大會,改善人民生活) ,發行《向導》,工人運動的注意(第一次勞動大會),黨員二百人。
(四)二七前的工人運動──海員鐵路礦山,城市。
先有黨與世界經驗。
(五)第三次大會(四百人,一九二三年杭州),決定加入國民黨,建立國共合作,正式走上政治舞台 大大提高共產黨的地位。
三、大革命中的共產黨。
(一)從中國無產階級以有組織的覺悟的政黨為代表參加中國民主革命后, 就使民主革命運動在各方面格外帶著群眾性徹底性,堅強性和與世界各國進步力量聯系之廣泛性, 使中國民主革命自覺的成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二)在思想上三民主義的前進性與徹底性,在組織上國民黨的改組及黨軍的建立與民眾組織的建立,內部清除,在戰略上反對帝國主義與北洋軍閥, 及國民大會,三大政策。
五卅運動與省港罷工。
(三)北伐勝利,武漢政府,黨的影響與組織發展之增長。
(四)大革命失敗──統一戰線內部的分裂──各派分裂──敵人力量的強大,某些人的動搖,中共本身的指導錯誤。
(五)五次大會。
四、秘密工作時期的中共。
(一)八七會議──保衛中國革命,武裝起義,反機會主義,廣州起義。
(二)盲動主義的錯誤。
(二)六次大會──反對“左”右二傾向,總結過去經驗提出以后任務與方針。
(四)立三路線──盲動、宗派、冒險主義。
(五)三中全會與四中全會。
(六)立三路線殘余──機械主義,冒險與宗派主義。
(七)組織的損失與破壞。
五、蘇運中的中共。
(一)中國的不平衡,武裝斗爭的可能與必要。
(二)中國革命的主要標幟,傳統。
(三)國內戰爭中的機會主義──“左”的右的。
(四)長征。
(五)造成今天的基礎,組織軍隊政府的經驗,農民問題。
六、抗日民族戰爭的中共。
(一)統一戰線,反對異族敵人。
(二)三民主義共和國──民生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
(三)全國的群眾黨──六中全會。
七、結論。
(一)黨的理論之掌握。
(二)黨的鍛煉──血的經驗。
(三)黨的威信與地位──血的代價。
(四)黨的前途──無限光明偉大,照先烈模范前進。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6bywww.people.com.cn.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 ...
- 2中共建黨百年:初期的國際背景、政黨性質與馬列主義影響 - BBC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次只有13名代表參加的會議標誌著中共正式成立。 百年後的今天,中共成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黨派之 ...
- 3中国共产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地区常簡稱為共产党或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長久且唯一被宪法允許執政的執政黨、世界第二大政党。现任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为习近平 ...
- 4中國共產黨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5中国共产党_百度百科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