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明 - 淡水維基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78年(光緒4年)2月,蔥仔受洗,馬偕為她取名「聰明」。

馬偕博士經學生陳雲騰作媒,徵得養祖母陳塔嫂及其家人同意後,於1878年5月27日與張聰明女士在淡水英國領事館 ... 淡水|艋舺|大稻埕|雞籠|桃園|臺北城|宜蘭|新竹  淡水大事記|人物錄|大淡水紀錄片|石滬群|淡水第一|VR園區|淡水河ㄟ故事 張聰明 出自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 搜尋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淡水>人物*描述: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 目錄 1簡介 2相片集 3資料來源 4相關頁面 5相關連結 簡介[編輯]   張聰明(1860年-1925年),原名張蔥仔,原籍五股坑(今五股,淡水對岸觀音山腳),出身窮困、從小遠離家庭,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原為童養媳,但在她十二歲時,她尚未成親的小丈夫染疾而終。

1873年,馬偕在蔥仔的故鄉──五股坑建立臺灣北部第一間禮拜堂五股坑教會,蔥仔的養祖母陳塔嫂成為臺灣第一位女信徒。

教會也開始招收12歲以上小孩到教堂學習羅馬字,祖母帶領著蔥仔進入教會,從此改變了蔥仔,蔥仔參加後開始會讀聖經,成績優良常得第一名並得獎學金。

  1878年(光緒4年)2月,蔥仔受洗,馬偕為她取名「聰明」。

馬偕博士經學生陳雲騰作媒,徵得養祖母陳塔嫂及其家人同意後,於1878年5月27日與張聰明女士在淡水英國領事館領事的見證下結為夫妻,張聰明並於婚後為馬偕育有二女一男。

  張聰明女士與同時代之婦女一樣,未經戀愛即結婚,婚後追隨夫婿的傳教工作,不但讓馬偕博士打破了臺灣漢人社會中對女性傳教的僵局,因夫人熟知本地風俗習慣,因此更能將聖經的含意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讓各地的婦女有機會參加聚會,也增加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

聰明女士早年雖未受過正式教育,但是她非常聰明,婚後認真學習,不斷地自我成長,不但學會羅馬字,也會說英語,在牛津學堂開校時,她即是六位老師中唯一女性教師,可說是北部臺灣一位本地籍的女宣教師。

  1901年(明治34年)馬偕辭世,1925年(大正14年)張聰明將馬偕留給家族的五千多坪土地,捐給1914年開辦的淡水中學,做為運動場,日後培育出知名的橄欖球校隊。

同年9月15日,張聰明辭世。

相片集[編輯] 資料來源[編輯] 超越灰姑娘童話─張聰明(1860-1925) 張聰明【馬偕台灣紀行】 台灣教會史上的奇女子──「蔥仔」張聰明(上)(下) 相關頁面[編輯] 馬偕 馬偕家族 相關連結[編輯] 臺灣女性環球之旅第一人:張聰明【戴寶村】 偕張聰明和她的聰明樓/蘇文魁 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1860~1925)【典藏臺灣】 馬偕博士與張聰明結婚時之(3)張聰明結婚誓約書【典藏臺灣】 取自"http://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title=張聰明&oldid=50497" 4個分類:人物宗教界人士1860年出生1925年逝世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對話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編輯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最近更改編輯討論建新頁面隨機頁面 幫助 網站分類使用說明練習編輯聯絡我們 姊妹站 台灣棒球維基館台灣籃球維基館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頁面修訂記錄特殊頁面可列印版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 其他語言 中文 此頁面最後修改於2021年12月17日(週五)00:25。

本站的文字內容除另有聲明外,全部以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以相同方式分享)條款授權使用。

隱私政策 關於淡水維基館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