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失衡解方為何是更加全球化- 精選文章 - 商業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多年後,美國、英國和南歐的平均薪資水準仍然低於危機發生之前,所以大家會焦慮,不是沒有原因的。

促進經濟整合,卻加速不平等. 全球化看似促進了觀點 ... 頻道總覽 首頁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生活 生活首頁 養生保健 時尚設計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商業周刊雜誌 雜誌首頁 封面摘要 本期目錄 編輯精選 歷年出刊 商周Store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圓桌趨勢論壇 職場學 駐足思考青少年 服務 會員權益 會員中心 商周知識庫 客服中心 訂戶服務 活動 封面摘要 精選文章 本期目錄 歷年出刊 專區 小鎮台霸 重新認識高雄 被圍城的童年 台商西進30年 監督政府KPI 台灣哥倫布 決勝新製造 訂閱商周 商周知識庫 尚未成為商周會員?立即註冊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登入 或使用以下帳號登入 馬上查詢 進階搜尋 目前位置 首頁 商周雜誌 雜誌文章 精選文章 地球失衡解方 為何是更加全球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猜您可能有興趣 熱門快訊 為您推薦 雜誌文章精選文章 2021.11.17 書名:未來生存地圖/作者:伊恩.高丁、羅伯特.穆加/出版社:日出 整理者:編輯處 商業周刊第1775期 +A-A   全球化受到廣泛談論,卻很少有人為其定義。

從最普遍的層面來看,全球化可以轉化成人類跨越國界的活動總和。

這些流動可能是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科技或甚至是生物上的,就像新型冠狀病毒或是愛滋病病毒這類流行病的傳播。

而想法的國際流動最不容易看見,但卻是全球化最強大的層面之一。

想法的碰撞與融和,塑造了社會組織,管理經濟和公司的模式,還有人們理解及思考的方式。

新冠肺炎在各地造成空前的健康和經濟危機。

儘管世上前1%的人得益甚巨,卻有更多公民因所得不均,而變得更窮困。

10多年後,美國、英國和南歐的平均薪資水準仍然低於危機發生之前,所以大家會焦慮,不是沒有原因的。

促進經濟整合,卻加速不平等全球化看似促進了觀點融和,就連新興的經濟體也都擁抱公開市場。

2008年金融危機反映出協調一致的多邊行動最精彩的部分,但這場危機也導致中產階級薪資10年的停滯、國內不平等的急遽攀升,激起民粹主義反撲,反對全球化。

全球化沒有促成社會上的才智交流,反而造成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分歧,這損害了集體做出決定的潛力,無法共同找出解決辦法。

日益脆弱的地球生態系統迫切需要眾人加強合作,但全球化帶來的不良影響卻讓我們更少合作了。

過去10年來,全球化一詞受到濫用,各種壞事都怪全球化。

儘管聽來像異端,但問題不在太過全球化,而是不夠全球化。

得不到足夠資金的地方無法開展貿易、無法低價供給網際網路;沒有好的教育和醫療保健,接觸不到最新的觀念。

這些地方的人更容易得傳染病,收入更低,機會也更少。

最近這階段的全球化突出之處在於經濟整合的速度。

過去幾十年來,服務所占的比率越來越高。

亞洲貿易影響力的興起,反映出這項事實,中國經濟比從前更開放,貿易占了38%,美國則是26%。

自古以來,跨國界的金融流量,主要反映的是支付進口商品或服務的金錢,還有出口所得收入。

儘管國內投資持續占投資流量75%以上,國外投資、貸款和援助對許多經濟體來說卻越來越重要。

不過,當越依賴國外金流,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

而且,得不成比例的由比較窮的人民去負擔。

金流不平等:金融旺、援助散近幾十年來,金融變化轉移了不同金融市場的相對分量,在彼此之間及基礎經濟上都是。

例如,就在新冠疫情發生前,歐元流量超過歐洲經濟體規模的6倍;英鎊百餘年來主宰國外交易,最近則被歐元超越;日圓交易也被中國的人民幣趕上。

這股趨勢預料會持續下去。

此外,光是靠債權規模,美國就能持續主宰全球的流動。

美國是世上負債最多的國家,大約是其經濟規模的80%。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大約3成的美國債權人是外國人。

中國持有將近1兆1千億美元,超過美國債權的16%。

儘管有貿易戰,這仍然凸顯了兩國相互依存的程度。

而日本在2019年持有超過1兆1千億的美國債券,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

相較之下,國外援助的資金流,包含政府及國際機構提供的補助金及優惠貸款,與非政府組織或慈善家的協助,到了最近,大部分援助則是分散、零星的。

政府開發援助有好消息與壞消息:富國收入用於政府開發援助的比率降低了,從平均0.5%,降為2019年時大約0.3%。

但捐助經濟的整體規模絕對值成長了,歐盟最多,美國則是最大的單一捐助國。

另外,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稱為「非傳統」捐助國的興起,反映出這些國家成長中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由中國領導的一帶一路,是這種新援助崛起的表現,相關投資主要集中在道路、鐵路和海運基礎設施,橫越歐亞非,甚至是拉丁美洲。

其他的新興捐助國包括印度、卡達、韓國、巴西及土耳其,都越來越活躍。

幸福指標、風險危機同上升目前的全球化浪潮不可否認的產生了更多益處,如人類在營養、識字、壽命和其他關鍵幸福指標上,有了史無前例的進步,有20多億人口脫離赤貧,大部分都在東南亞。

而對現階段全球化感到最失望的人,大部分在北美和西歐,富國的收入在過去30年中勉強翻倍,但世界其他國家的平均收入增加了6倍,中國則增加了將近30倍。

重點在於,這波全球化加劇了風險,合法跨境流動增加,但非法的也增加了。

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就是個人活動造成全球性後果,在華爾街的決定可能會毀了全球勞工和退休人士的生活;沖上岸或海中浮沉的塑膠,會是橫跨好幾個世代的重大全球問題。

負責和包容的全球化伴隨著義務,我們需要更關心自身的習慣和行動,對本地到全球的社群會造成什麼影響。

為了生存,我們必須找到合作的方法,去思考行動的後果。

不平等正在增加,人工智慧的興起和科技快速改變也的確威脅到工作機會。

我們對全球化的應對確實不佳,增加了各種風險,包括氣候變遷、疫情全球大流行,還有其他嚴重的威脅。

此外,各國競相降低稅賦、法規和安全網,使得政府更無資源可用,也削減了必不可少的福利供給。

隨著世界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我們有機會重整全球化。

競爭不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我們必須優先考慮從根本上重新塑造資本主義,以人民福祉為優先,還有我們的地球,而不是考慮股東的利益。

面對地球的最大挑戰,我們必須更合作而不是不合作;這世界必須對各種想法更開放而不是不接納。

我們必須培育新的全球化,如果無法茁壯成長,人類終將枯萎。

小檔案_書名:未來生存地圖作者:伊恩.高丁、羅伯特.穆加出版社:日出出版日期:2021年11月22日伊恩.高丁、羅伯特.穆加簡介牛津大學教授,專攻全球化與發展理論,創辦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曾任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經濟顧問、世界銀行副總裁;牛津大學博士,政治經濟學者,伊加拉佩智庫共同創辦人。

2人皆為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等提供重要建議,並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ED等發表過數次演講。

本文出自 商業周刊第1775期2021-11-18台塑零碳大作戰 電價看漲30%! 王文淵與四寶董事長,獨家公開時程表第一個喊停燒煤,它67年最難決定掀骨牌效應影響45萬就業人口、100萬投資人!>不做紅白塑膠袋、尿布全回收>衝擊供應鏈,7千小廠一半無力轉型>新投資:CO2取代石油做鞋、做手機>新機會:全台小水力電廠可抵一座核四 完整雜誌目錄 單期購買 立即訂閱 訂戶權益【NEW!訂戶權益開選囉】訂閱商周,做主您的權益! 第一頁 « 1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Tweet 全球化 新冠肺炎 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推薦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