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朗繆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歐文·朗繆爾(英語: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國化學 ... 朗繆爾探針量測電漿溫度和電漿密度的原理粗略為,將探針插入欲量測之電漿局部 ... 歐文·朗繆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歐文·朗繆爾IrvingLangmuir出生(1881-01-31)1881年1月31日[1] 美國紐約州布魯克林逝世1957年8月16日(1957歲-08-16)(76歲) 美國麻塞諸塞州伍茲霍爾國籍 美國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哥廷根大學知名於高真空管獎項 約翰·卡提先進科學獎(英語:JohnJ.CartyAward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1950) 法拉第獎章(英語:FaradayMedal)(1944) 富蘭克林獎章(1934年) 諾貝爾化學獎(1932年) 威拉德·吉布士獎章(英語:WillardGibbsAward)(1930年) 珀金獎章(1928年) 休斯獎章(1918年) 皇家學會外籍院士[1] 科學生涯研究領域化學、物理學博士導師弗雷德里希·多列札列克(德語:FriedrichDolezalek(Chemiker))其他指導者瓦爾特·能斯特 歐文·朗繆爾(英語:Irving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國化學家、物理學家。

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發表的文章"電子在原子與分子中的排列"("TheArrangementofElectronsinAtomsandMolecules"),該文建構在吉爾伯特·路易斯的立方原子模型(英語:Cubicalatom)與華爾特·科塞爾(英語:WaltherKossel)的化學鍵結理論之上,描繪他的"原子結構同心理論"(concentrictheoryofatomicstructure)。

[2]朗繆爾因這篇文章被捲入和路易斯對該理論的先後爭議,不過後世認為朗繆爾優秀的演說技巧是該理論能普及的原因,而理論的內容主要由路易斯所貢獻。

[3]朗繆爾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電器工作,發明了氫氣焊接、在燈炮充入氣體的技術,因在表面化學的貢獻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

為表彰朗繆爾的貢獻,位於索柯洛(英語:Socorro,NewMexico)的大氣實驗室與美國化學學會的表面科學期刊皆以其名命名。

目次 1生平 1.1早年 1.2教育 1.3研究 1.4中晚年 1.5個人生活 1.6小說 2榮譽與獎項 3專利 4參見 5參考文獻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朗繆爾1881年出生於紐約,是家中四子中的第三子。

他父母常常鼓勵他觀察大自然,並細心紀錄他的觀察。

11歲時,發現視力不正常。

[4]後來矯正過後,他又觀察到許多以往觀察不到的事。

這令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又增加不少。

[5] 他的哥哥亞瑟·朗繆爾(ArthurLangmuir)亦是化學家,對其科學興趣有不少影響。

亞瑟幫助歐文在臥室的一角建造歐文的第一座實驗室,並回答歐文提出的許多問題。

歐文·朗繆爾平時喜好登山運動、滑雪、駕駛自有的飛機飛行以及古典音樂。

他除了對原子能有專業方面的興趣外,還很關心荒野環境保護。

教育[編輯] 朗繆爾在(1892-1895)年間於美國與巴黎等地的學校完成他早年的教育。

1898年朗繆爾自栗樹山高中(英語:ChestnutHillAcademy)畢業,該校位於費城栗樹山(英語:ChestnutHill,Philadelphia)地區,是一所菁英私立學校。

1903年他從哥倫比亞礦冶大學(全美第一所礦冶學校,創立於1864年,今哥倫比亞大學傅氏基金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前身)取得冶金工程理學士學位。

後赴哥廷根,在化學家弗雷德里希·多列札列克(德語:FriedrichDolezalek(Chemiker))的指導下以能斯特發光體進行研究,並在1906年拿到博士學位。

[6]他的博士論文標題是"解離氣體在冷卻過程中的部分復合"(OnthePartialRecombinationofDissolvedGasesDuringCooling.)。

取得博士學位後,朗繆爾進行了化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

學成歸國後,朗繆爾在霍博肯的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任教,1909年後在斯克內克塔迪通用電器的研究實驗室工作。

研究[編輯] 1922年通用電器朗繆爾的實驗室,朗繆爾(圖中)正向無線電研究先驅古列爾莫·馬可尼(圖右)介紹一款新式的20kW三極真空管 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威利斯·羅德尼·惠特尼(英語:WillisRodneyWhitney) 通用電器出產的高真空管 朗繆爾初出茅廬後對學術的貢獻在於延續他的博士研究,也就是燈泡。

朗繆爾取得的第一項主要進展是改良了擴散幫浦(英語:Diffusionpump),這項發展導致後來的高真空整流器與放大器真空管得以問世。

一年後,朗繆爾和他的同事勒維·通克斯發現在燈泡中填充氬等不活性氣體可以大幅提升鎢燈絲的壽命,且關鍵在於燈泡製程中的各階段都必須保持極高的潔淨程度。

朗繆爾還發現將燈絲彎繞成緊密的線圈可以增加其的效率。

這些都是白熾燈燈泡發展史上的重要進展。

朗繆爾從燈泡的事業中,衍生出對表面化學的研究,他發現將氫分子通入內置鎢絲燈絲的燈泡後,氫分子會被分解為氫原子,然後附著在燈泡內面,形成一層只有原子厚度的表面。

[7] 朗繆爾在真空管研究方面的助理是電機工程師威廉·康明斯·懷特,懷特是朗繆爾的遠親。

[8] 朗繆爾持續地進行燈絲在真空與不同氣體氛圍下的相關研究,開始注意到熱燈絲發出的帶電粒子,於是研究了熱離子發射。

朗繆爾是早期研究電漿的先驅,"電漿"(plasma)一詞更是由他在1928年首先提出[9],因為這些離子化的氣體讓他想起血漿(bloodplasma)。

朗繆爾和同僚通克斯發現電漿中的電漿震盪現象,震盪中的電子密度波後來被稱為朗繆爾波。

對於電漿科學,朗繆爾引入了電子溫度的概念,並於1924年發明了以靜電探桿量測溫度和密度的分析方法,今稱此法所用之器具為朗繆爾探針(英語:Langmuirprobe),朗繆爾探針後來被廣泛地運用在電漿物理的研究中,尤其低溫電漿物理更是注重這項器具。

朗繆爾探針量測電漿溫度和電漿密度的原理粗略為,將探針插入欲量測之電漿局部區域,並將探針通以正負高低不同之偏壓,量得不同偏壓下所對應之電流,再以繁複的公式將這些電流資料換算成電漿溫度與電漿密度,有時為簡化計算,慣插兩支朗繆爾探針來求取電漿溫度。

朗繆爾透過他對電漿的了解,還順勢發明了氫氣焊接,氫氣焊接利用對鎢電極通電產生電弧,電弧穩定而有效地將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再利用氫原子復合成氫分子放出的熱量產生高達3400℃以上的高溫,這種高溫很適合用來處理多數的難熔金屬。

這是最早的電漿焊接技術,比1957年羅伯特·蓋吉(RobertM.Gage)註冊專利的電漿弧焊技術(英語:Plasmaarcwelding)還要早。

電漿焊接技術經過無數歲月後,逐漸發展成後來的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

1917年朗繆爾發表了一篇油膜化學的論文[10],為後來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奠下了基礎。

他的理論認為,油的結構有脂族鏈和末端的親水官能基(通常是羥基或羧基),因此油會傾向在水面上形成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膜,油的親水基會朝下沒入水中,而疏水的脂族鏈則會糾纏在水面上。

膜的厚度可以從油的體積及其展開面積算得,因此即便相關的光譜學技術尚未問世,也能窺探油類物質的分子組態。

[11] 中晚年[編輯] 一戰後,朗繆爾在原子論上工作,定義了當今的同位素和化合價這些概念。

1923年朗繆爾任無線電工程師組織(英語:InstituteofRadioEngineers)(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前身)主席。

[12] 物理學家約翰·泰勒(JohnB.Taylor)基於朗繆爾在通用電器期間的研究成果開發出一種能使鹼金屬粒子束產生游離的偵測器。

[13]這種偵測器後來被稱為朗繆爾-泰勒偵測器(英語:Langmuir–Taylordetector)。

朗繆爾加入了凱瑟琳·布洛潔特(英語:KatharineBurrBlodgett)的研究行列,兩人一起研究薄膜和表面吸附現象。

他們引進了「單分子層(英語:monolayer)」(monolayer,只有一個分子厚度的材料層)的概念與二維物理理論來描述發生在固體與氣體交接表面上的各種現象。

1932年朗繆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理由是"他在表面化學領域所做的探查與發現"(forhisdiscoveriesandinvestigationsinsurfacechemistry.)。

1938年,朗繆爾的科學興趣開始轉向大氣科學與天氣學。

他開始挑戰一些與他本業略為扯不上邊的領域,例如他反駁了昆蟲學家查爾斯·亨利·泰勒·湯森德(英語:CharlesHenryTylerTownsend)宣稱鹿膚蠅(英語:Deerbotfly)時速超過800哩的說法。

朗繆爾估計鹿膚蠅真正的飛行速率應該是在時速25哩左右。

在觀察了馬尾藻海漂浮海草形成的風積丘(英語:windrow)後,朗繆爾發現了一種海洋的風驅表面循環,稱之為朗繆爾循環(英語:Langmuircirculation)。

二戰期間他研製軍事用具,先是接下了改良聲納的工作強化盟軍探測潛艇的能力,後來又開發了掩護用的煙幕以及將戰機翼上的冰溶掉的除冰方法。

在研究除冰的過程中,他建構出人工降雨的理論,認為在潮濕且低溫的雲體中加入乾冰和碘化合物可以提供凝結核而產生降雨。

不過,雖然人工降雨技術已行之有年,尤其澳洲和中國等地更是經驗豐富,人工降雨技術的效果至今仍存有爭議。

1953年朗繆爾創造了"病科學(英語:pathologicalscience)"一詞,描述研究雖然遵照科學方法進行,但研究結果卻被無心偏差與主觀效應等因素所污染。

病科學與偽科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偽科學根本就沒有按照科學方法進行。

在朗繆爾的原始演講中,將超感官知覺與飛行圓盤(英語:Flyingsaucer)舉為病科學的例子。

自此以後,大眾也逐漸習慣將聚合水、冷核融合等項目貼上病科學的標籤。

1976年位於斯克內克塔迪的歐文·朗繆爾宅邸(英語:IrvingLangmuirHouse)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名勝。

個人生活[編輯] 朗繆爾與妻子瑪里昂·梅瑟侯(MarionMersereau,1883-1971)於1912年結婚,並育有兩個領養而來的子女肯尼斯(Kenneth)與芭芭拉(Barbara)。

在經歷一場短暫的疾病後,朗繆爾於1957年8月16日死於伍茲霍爾姪子的避暑別墅(英語:Summerhouse),死因為心臟病發作,訃聞登載於紐約時報首頁。

[14] 朗繆爾信仰不可知論。

[15] 小說[編輯] 根據作家寇特·馮內果表示,朗繆爾是他的小說貓之搖籃(英語:Cat'sCradle)中虛構角色宏尼克博士(Dr.FelixHoenikker)的靈感原型。

[16]該角色在故事中發明虛構材料九號冰(英語:Ice-nine)最終摧毀了世界。

朗繆爾曾和寇特·馮內果的哥哥柏納德·馮內果(英語:BernardVonnegut)是一同工作的同事。

[17] 榮譽與獎項[編輯]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918)[18] 珀金獎章(1928) 諾貝爾化學獎(1932) 富蘭克林獎牌(英語:FranklinMedal)(1934,該獎於1998年後改制為班傑明·富蘭克林獎章) 法拉第獎章(英語:FaradayMedal)(1944) 美國國家科學院之約翰·卡提先進科學獎(英語:JohnJ.CartyAward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1950)[19] 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山[1](高度8022 ft/2445m),此山位於阿拉斯加銅河流域(英語:CopperRiver(Alaska))楚加奇國家森林附近 1970年後以其名命名之朗繆爾學院,石溪大學的寄宿學院[2] 朗繆爾之孫羅傑·桑莫海耶斯(RogerRSummerhayes)1999年自編自導自行發表並自行修訂了一齣長達57分鐘的紀錄片,稱之為"朗繆爾的世界"(Langmuir'sWorld)[3] 專利[編輯] Langmuir,美國專利第1,180,159號,"白熾電燈泡"(IncandescentElectricLamp) Langmuir,美國專利第1,244,217號,"電子放電裝置與其之操作方式"(Electron-dischargeapparatusandmethodofoperatingthesame) Langmuir,美國專利第1,251,388號,"控制X射線管之裝置與其操作方式"(Methodofandapparatusforcontrollingx-raytubes) 參見[編輯] 18電子規則 歐文·朗繆爾宅邸(英語:IrvingLangmuirHouse) 朗繆爾吸附模型(英語:Langmuiradsorptionmodel) 朗繆爾-布洛潔特槽(英語:Langmuir–Blodgetttrough) 朗繆爾方程式 電漿震盪 朗繆爾狀態(英語:Langmuirstates) 朗繆爾-布洛潔特膜(英語:Langmuir–Blodgettfilm) 柴耳德-朗繆爾定律(英語:Spacecharge) 朗繆爾-泰勒偵測器(英語:Langmuir–Taylordetector) 參考文獻[編輯] ^1.01.1Taylor,H.IrvingLangmuir1881-1957.皇家學會院士傳記回憶錄(英語:BiographicalMemoirsofFellowsoftheRoyalSociety).1958,4:167.doi:10.1098/rsbm.1958.0015.  ^Langmuir,Irving.TheArrangementofElectronsinAtomsandMolecule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June1919,41(6):868–934[2017-09-06].doi:10.1021/ja02227a0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Coffey,Patrick.CathedralsofScience:ThePersonalitiesandRivalriesThatMadeModernChemistr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8:134–146.ISBN 978-0-19-532134-0.  ^Suits,C.Guy.(編),Langmuir-Themanandthescientist.CollectedWorksofIrvingLangmuir12,PergamonPress,1962,ASIN B0007EIFMO ASINstatesauthorisAlbertRosenfeld;doesnotnameaneditororstateavolume. ^AnilK.Rajvanshi,IrvingLangmuir-APioneeringIndustrialPhysicalChemist(PDF),Resonance,July2008,13(7):619–626,doi:10.1007/s12045-008-0068-z  ^IrvingLangmuir-ChemistryTree ^Coffey2008,第64–70頁 ^Anderson,J.M.IrvingLangmuirandtheoriginsofelectronics.IEEEPowerEngineeringReview.2002,22(3):38.doi:10.1109/MPER.2002.989191.  ^Langmuir,I.,1928,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4,627.NASAADS DOI:10.1073/pnas.14.8.627 ^Langmuir,Irving.TheConstitutionandFundamentalPropertiesofSolidsandLiquids:II.Liquid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September1917,39(9):1848–1906.doi:10.1021/ja02254a006.  ^Coffey2008,第128–131頁 ^IrvingLangmuir.IEEEGlobalHistoryNetwork.IEEE.[9August2011].  ^Taylor,John.TheReflectionofBeamsoftheAlkaliMetalsfromCrystals.PhysicalReview.1930,35(4):375–380.Bibcode:1930PhRv...35..375T.doi:10.1103/PhysRev.35.375.  ^Staffwriters.Dr.IrvingLangmuirDiesat76;WinnerofNobelChemistryPrize.TheNewYorkTimes.17August1957[20October2008].  ^AlbertRosenfeld.TheQuintessenceofIrvingLangmuir.PergamonPress.1961:150.ThoughMarionherselfwasnotanassiduouschurchgoerandhadnoseriousobjectiontoIrving'sagnosticviews,hergrandfatherhadbeenanEpiscopalianclergyman.  ^Musil,RobertK.ThereMustBeMoretoLoveThanDeath:AConversationWithKurtVonnegut.TheNation.2August1980,231(4):128–132.ISSN 0027-8378.  ^BernardVonnegut,82,PhysicistWhoCoaxedRainFromtheSky,NYTimes,27April1997. ^BookofMembers,1780-2010:ChapterL(PDF).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14April201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1-07-08).  ^JohnJ.CartyAward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5February2011].(原始內容存檔於29December2010).  閱論編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901年-1925年 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費歇爾| 1903年:阿倫尼烏斯| 1904年:拉姆齊| 1905年:拜爾| 1906年:莫瓦桑| 1907年:比希納| 1908年:拉塞福| 1909年:奧斯特瓦爾德| 1910年:瓦拉赫| 1911年:居禮| 1912年:格林尼亞、薩巴捷| 1913年:維爾納| 1914年:理查茲| 1915年:維爾施泰特| 1918年:哈伯| 1920年:能斯特| 1921年:索迪| 1922年:阿斯頓| 1923年:普雷格爾| 1925年:席格蒙迪 1926年-1950年 1926年:斯韋德貝里| 1927年:威蘭| 1928年:溫道斯| 1929年:哈登、奧伊勒-切爾平| 1930年:費歇爾| 1931年:博施、貝吉烏斯| 1932年:朗繆耳| 1934年:尤里| 1935年:F·約里奧-居禮、I·約里奧-居禮| 1936年:德拜| 1937年:霍沃思、卡勒| 1938年:庫恩| 1939年:布特南特、魯日奇卡| 1943年:德海韋西| 1944年:哈恩| 1945年:維爾塔寧| 1946年:薩姆納、諾思羅普、斯坦利| 1947年:魯賓遜| 1948年:蒂塞利烏斯| 1949年:吉奧克| 1950年:迪爾斯、阿爾德 1951年-1975年 1951年:麥克米倫、西博格| 1952年:馬丁、辛格| 1953年:施陶丁格| 1954年:鮑林| 1955年:迪維尼奧| 1956年:欣謝爾伍德、謝苗諾夫| 1957年:托德| 1958年:桑格| 1959年:海羅夫斯基| 1960年:利比| 1961年:卡爾文| 1962年:佩魯茨、肯德魯| 1963年:齊格勒、納塔| 1964年:霍奇金| 1965年:伍德沃德| 1966年:馬利肯| 1967年:艾根、諾里什、波特| 1968年:昂薩格| 1969年:巴頓、哈塞爾| 1970年:萊洛伊爾| 1971年:赫茨貝格| 1972年:安芬森、莫耳、斯坦| 1973年:菲舍爾、威爾金森| 1974年:弗洛里|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 1976年-2000年 1976年:利普斯科姆| 1977年:普里高津| 1978年:米切爾| 1979年:布朗、維蒂希| 1980年:伯格、吉爾伯特、桑格| 1981年:福井謙一、霍夫曼| 1982年:克盧格| 1983年:陶布| 1984年:梅里菲爾德| 1985年:豪普特曼、卡爾| 1986年:赫施巴赫、李遠哲、波拉尼| 1987年:克拉姆、萊恩、佩德森| 1988年:戴森霍費爾、胡貝爾、米歇爾| 1989年:奧爾特曼、切赫| 1990年:科里| 1991年:恩斯特| 1992年:馬庫斯|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1994年:歐拉| 1995年:克魯岑、莫利納、羅蘭| 1996年:柯爾、克羅托、斯莫利|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1998年:科恩、波普| 1999年:茲韋勒| 2000年:黑格、麥克德爾米德、白川英樹 2001年- 2001年:諾爾斯、野依良治、夏普萊斯|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維特里希| 2003年:阿格雷、麥金農| 2004年:切哈諾沃、赫什科、羅斯| 2005年:肖萬、格拉布、施羅克| 2006年:科恩伯格| 2007年:埃特爾| 2008年:下村脩、查爾菲、錢永健| 2009年:約納特、拉馬克里希南、施泰茨|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鈴木章| 2011年:謝赫特曼| 2012年:萊夫科維茨、科比爾卡| 2013年:卡普拉斯、列維特、瓦舍爾| 2014年:貝齊格、赫爾、莫爾納爾| 2015年:林達爾、莫德里奇、桑賈爾| 2016年:索瓦日、斯托達特、費林加| 2017年:杜博歇、法蘭克、亨德森| 2018年:阿諾德、溫特、史密斯| 2019年:古迪納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2020年:夏彭蒂耶、道德納| 2021年:利斯特、麥克米倫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1年、1925年、1927年、1938年、1943年、1944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閱論編休斯獎章獲得者1900年代 1902年:約瑟夫·湯姆森 1903年:約翰·威廉·希托夫 1904年:約瑟夫·斯萬 1905年:奧古斯托·里吉 1906年:赫莎·艾爾頓(英語:HerthaAyrton) 1907年:歐尼斯特·霍華德·格里菲斯(英語:ErnestHowardGriffiths) 1908年:歐根·戈爾德斯坦 1909年:理察·格萊茲布魯克(英語:RichardGlazebrook) 1910年代 1910年:約翰·弗萊明 1911年:查爾斯·湯姆森·里斯·威爾遜 1912年:威廉·達德爾(英語:WilliamDuddell) 1913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1914年:約翰·西利·湯森(英語:JohnSealyTownsend) 1915年:保羅·朗之萬 1916年:伊萊休·湯姆森(英語:ElihuThomson) 1917年:查爾斯·巴克拉 1918年:歐文·朗繆耳 1919年:查爾斯·克利(英語:CharlesChree) 1920年代 1920年:歐文·理查森 1921年:尼爾斯·波耳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頓 1923年:羅伯特·密立根 1924年:未頒發 1925年:法蘭克·愛德華·史密斯(英語:FrankEdwardSmith) 1926年:亨利·傑克遜 1927年:威廉·柯立芝(英語:WilliamD.Coolidge) 1928年:德布羅意 1929年:漢斯·蓋革 1930年代 1930年:錢德拉塞卡拉·拉曼 1931年: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1932年:詹姆斯·查兌克 1933年:愛德華·阿普爾頓 1934年:曼內·西格巴恩 1935年:柯林頓·戴維孫 1936年:瓦爾特·朔特基 1937年:歐尼斯特·勞倫斯 1938年:約翰·科克羅夫特 歐尼斯特·沃爾頓 1939年:喬治·湯姆森 1940年代 1940年:阿瑟·康普頓 1941年:內維爾·莫特 1942年:恩里科·費米 1943年:馬庫斯·奧利芬特(英語:MarkOliphant) 1944年:喬治·芬奇(英語:GeorgeFinch(chemist)) 1945年:巴西爾·舍恩蘭(英語:BasilSchonland) 1946年:約翰·蘭德爾 1947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禮 1948年:羅伯特·沃森-瓦特 1949年:塞西爾·鮑威爾 1950年代 1950年:馬克斯·玻恩 1951年:漢斯·克喇末 1952年:菲利普·迪(英語:PhilipDee) 1953年:愛德華·布拉德(英語:EdwardBullard) 1954年:馬丁·賴爾 1955年:哈里·馬西(英語:HarrieMassey) 1956年:弗雷德里克·林德曼 1957年:約瑟夫·普勞德曼(英語:JosephProudman) 1958年:愛德華·安德拉德(英語:EdwardAndrade) 1959年:布賴恩·皮帕德(英語:BrianPippard) 1960年代 1960年:約瑟夫·波西(英語:JosephPawsey) 1961年:阿蘭·科特雷爾(英語:AlanCottrell) 1962年:布雷比斯·布利尼(英語:BrebisBleaney) 1963年:弗雷德里克·威廉士(英語:FredericCallandWilliams) 1964年:阿卜杜勒·薩拉姆 1965年:丹尼斯·威爾金森(英語:DenysWilkinson) 1966年:尼古拉斯·克默爾 1967年:庫爾特·孟德爾頌(英語:KurtMendelssohn) 1968年:弗里曼·戴森 1969年:尼古拉斯·屈爾蒂(英語:NicholasKurti) 1970年代 1970年:戴維·貝茨(英語:DavidBates(physicist)) 1971年:羅伯特·漢伯里·布朗(英語:RobertHanburyBrown) 1972年:布賴恩·約瑟夫森 1973年:彼得·B·赫希 1974年:彼得·福勒(英語:PeterFowler(physicist)) 1975年:理察·達利茲 1976年:史蒂芬·霍金 1977年:安東尼·休伊什 1978年:威廉·科克倫(英語:WilliamCochran(physicist)) 1979年:羅伯特·威廉士(英語:RobertWilliams(chemist)) 1980年代 1980年:弗朗西斯·法利(英語:FrancisFarley) 1981年:彼得·希格斯和湯姆·基博爾 1982年:德拉蒙德·馬修斯(英語:DrummondMatthews) 弗雷德里克·瓦因(英語:FrederickVine) 1983年:約翰·沃德(英語:JohnCliveWard) 1984年:羅伊·克爾 1985年:托尼·斯克姆(英語:TonySkyrme) 1986年:麥可·沃爾夫森(英語:MichaelWoolfson) 1987年:麥可·佩珀(英語:MichaelPepper) 1988年:阿奇博爾德·豪伊(英語:ArchibaldHowie) M·J·惠蘭(英語:MichaelWhelan(scientist)) 1989年:約翰·貝爾 1990年代 1990年:托馬斯·喬治·考林(英語:ThomasCowling) 1991年:菲利普·穆恩(英語:PhilipBurtonMoon) 1992年:M·J·錫頓 1993年:喬治·伊薩克(英語:GeorgeIsaak) 1994年:羅伯特·G·錢伯斯(英語:RobertG.Chambers) 1995年:大衛·休恩伯格(英語:DavidShoenberg) 1996年:阿米安·白金漢(英語:AmyandBuckingham) 1997年:安德魯·理察·朗(英語:AndrewLang(physicist)) 1998年:雷蒙德·海德(英語:RaymondHide) 1999年:亞歷山大·博克森伯格(英語:AlexanderBoksenberg) 2000年代 2000年:欽塔馬尼·拉奧(英語:C.N.R.Rao) 2001年:約翰·佩西卡(英語:JohnPethica) 2002年:亞歷山大·達爾加諾 2003年:彼得·愛德華茲(英語:PeterEdwards(chemist)) 2004年:約翰·克拉克(物理學家)(英語:JohnClarke(physicist)) 2005年:基思·莫法特(英語:KeithMoffatt) 2006年:麥可·約瑟夫·凱利(英語:MichaelKelly(physicist)) 2007年:阿圖爾·埃克特(英語:ArturEkert) 2008年:米歇爾·多爾蒂 2009年:未頒發 2010年代 2010年:安德烈·海姆 2011年:馬修·羅塞因斯基 2013年:亨寧·西林豪斯(英語:HenningSirringhaus) 2015年:喬治·埃夫斯塔希歐 2017年:彼得·布魯斯(英語:PeterBruce) Category:休斯獎章獲得者 閱論編珀金獎章獲得者1900年代 1906年:威廉·珀金 1908年:JohnBrownFrancisHerreshoff 1910年代 1910年:愛德華·古德里奇·艾奇遜 1911年:查爾斯·馬丁·霍爾 1912年:HermanFrasch 1913年:JamesGayley 1914年:JohnW.Hyatt 1915年:EdwardWeston 1916年:利奧·貝克蘭 1917年:ErnstTwitchell 1918年:AugusteJ.Rossi 1919年:FrederickG.Cottrell 1920年代 1920年:CharlesF.Chandler 1921年:WillisR.Whitney 1922年:WilliamM.Burton 1923年:MiltonC.Whitaker 1924年:FrederickM.Becket 1925年:HughK.Moore 1926年:RichardB.Moore 1927年:JohnE.Teeple 1928年:歐文·朗繆爾 1929年:EugeneC.Sullivan 1930年代 1930年:赫伯特·亨利·道 1931年:亞瑟·迪宏·理特 1932年:CharlesF.Burgess 1933年:GeorgeOenslager 1934年:ColinG.Fink 1935年:GeorgeO.Curme,Jr. 1936年:WarrenK.Lewis 1937年:托馬斯·米基利 1938年:FrankJ.Tone 1939年:WalterS.Landis 1940年代 1940年:CharlesM.A.Stine 1941年:JohnV.N.Dorr 1942年:MartinIttner 1943年:RobertE.Wilson 1944年:GastonF.Dubois 1945年:ElmerK.Bolton 1946年:FrancisC.Frary 1947年:RobertR.Williams 1948年:ClarenceW.Balke 1949年:CarlS.Miner 1950年代 1950年:EgerV.Murphree 1951年:HenryHoward 1952年:RobertM.Burns 1953年:CharlesA.Thomas 1954年:羅傑·亞當斯 1955年:RogerWilliams 1956年:EdgarC.Britton 1957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1958年:WilliamJ.Kroll 1959年:EugeneJ.Houdry 1960年代 1960年:KarlFolkers 1961年:CarlF.Prutton 1962年:EugeneG.Rochow 1963年:WilliamO.Baker 1964年:WilliamJ.Sparks 1965年:CarlS.Marvel 1966年:MansonBenedict 1967年:VladimirHaensel 1968年:HenryB.Hass 1969年:RobertW.Cairns 1970年代 1970年:MiltonHarris 1971年:JamesF.Hyde 1972年:RobertBurnsMacMullin 1973年:TheodoreL.Cairns 1974年:EdwinH.Land 1975年:卡爾·傑拉西 1976年:LewisH.Sarett 1977年:保羅·弗洛里 1978年:DonaldF.Othmer 1979年:JamesD.IdolJr. 1980年代 1980年:HermanF.Mark 1981年:RalphLandau 1982年:赫伯特·布朗 1983年:N.BruceHannay 1984年:JohnH.Sinfelt 1985年:PaulB.Weisz 1986年:PeterRegna 1987年:J.PaulHogan RobertL.Banks 1988年:JamesF.Roth 1989年:FrederickJ.Karol 1990年代 1990年:JohnE.Franz 1991年:MiguelA.Ondetti 1992年:EdithM.Flanigen 1993年:LubomyrT.Romankiw 1994年:MarinusLos 1995年:DelbertH.Meyer 1996年:MarionD.Francis 1997年:史蒂芬妮·克沃勒克 1999年:AlbertA.Carr 2000年代 2000年:黎念之 2001年:ElsaReichmanis 2002年:PaulS.Anderson 2003年:WilliamH.Joyce 2004年:高頓·莫耳 2005年:RobertW.Gore 2006年:JamesC.Stevens 2007年:赫伯特·博耶 2008年:IanShankland 2009年:RichardBruceSilverman 2010年代 2010年:RonaldBreslow 2011年:RodneyH.Banks 2012年:羅伯特·蘭格 2013年:BruceRoth 2014年:JohnWarner 2015年:CynthiaA.Maryanoff 2016年:PeterTrefonas 2017年:AnnE.Weber Category:珀金獎章獲得者 閱論編拉姆福德獎(英語:RumfordPrize)獲得者1830年代 1839年:羅伯特·海爾(英語:RobertHare(chemist)) 1860年代 1862年:約翰·埃里克松(英語:JohnEricsson) 1865年:丹尼爾·特雷德韋爾(英語:DanielTreadwell) 1866年:阿爾萬·克拉克 1869年:喬治·亨利·科利斯(英語:GeorgeHenryCorliss) 1870年代 1871年:小約瑟夫·哈里森(英語:JosephHarrison,Jr.) 1873年:劉易斯·拉瑟弗德 1875年:約翰·威廉·德雷珀(英語:JohnWilliamDraper) 1880年代 1880年: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1883年:亨利·奧古斯塔斯·羅蘭 1886年:塞繆爾·蘭利 1888年:阿爾伯特·邁克生 1890年代 1891年:愛德華·皮克林 1895年:托馬斯·愛迪生 1898年:詹姆斯·愛德華·基勒(英語:JamesEdwardKeeler) 1899年:CharlesFrancisBrush 1900年代 1900年:CarlBarus 1901年:伊萊休·湯姆森(英語:ElihuThomson) 1902年:喬治·埃勒里·海爾 1904年:ErnestFoxNichols 1907年:愛德華·古德里奇·艾奇遜 1909年:羅伯特·威廉·伍德(英語:RobertWilliamsWood) 1910年代 1910年:CharlesGordonCurtis 1911年:詹姆斯·克拉夫茨 1912年:FredericEugeneIves 1913年:喬爾·斯特賓斯 1914年:威廉·戴維·柯立芝(英語:WilliamDavidCoolidge) 1915年:查理斯·艾博特 1917年:珀西·布里奇曼 1918年:西奧多·萊曼 1920年代 1920年:歐文·朗繆爾 1925年:亨利·諾利斯·羅素 1926年:阿瑟·康普頓 1928年:EdwardLeamingtonNichols 1930年代 1930年:JohnStanleyPlaskett 1931年:卡爾·泰勒·康普頓 1933年:哈洛·沙普利 1937年:威廉·韋伯·科布倫茨 1939年:喬治·拉塞爾·哈里森(英語:GeorgeRussellHarrison) 1940年代 1941年:弗拉基米爾·佐利金 1943年:查爾斯·愛德華·米斯(英語:CharlesEdwardMees) 1945年:埃德溫·赫伯特·蘭德(英語:EdwinHerbertLand) 1947年:EdmundNewtonHarvey 1949年:艾拉·斯普拉格·鮑恩 1950年代 1951年:HerbertE.Ives 1953年:恩里科·費米 1953年:威利斯·蘭姆 1953年:拉斯·昂薩格 1955年:詹姆斯·法蘭克 1957年: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1959年:喬治·沃爾德 1960年代 1961年:查爾斯·湯斯 1963年:漢斯·貝特 1965年:SamuelCornetteCollins 1965年:威廉·戴維·麥可羅伊(英語:WilliamDavidMcElroy) 1967年:羅伯特·H·迪克 1967年:CorneliusB.VanNiel 1968年:馬爾滕·施密特 1970年代 1971年:M.I.T.Group CanadianGroup NRAO–CornellGroup 1973年:E.BrightWilson 1976年:布魯諾·羅西 1980年代 1980年:格雷戈里奧·韋伯(英語:GregorioWeber) 楊振寧 羅伯特·米爾斯 1985年:漢斯·德默爾特 MartinDeutsch 弗農·威拉德·休斯(英語:VernonWillardHughes) 諾曼·拉姆齊 1986年:羅伯特·雷頓 法蘭克·洛(英語:FrankJ.Low) 格里·諾伊格鮑爾 1990年代 1992年:JamesR.Norris(chemist) 約瑟夫·J·卡茨(英語:JosephJ.Katz) 喬治·費海爾 1996年:約翰·馬瑟 2000年代 2008年:西德尼·德雷爾 SamNunn 威廉·J·佩里(英語:WilliamJ.Perry) 喬治·舒爾茨 2010年代 2015年:費德里科·卡帕索 卓以和 Category:拉姆福德獎獲得者 閱論編富蘭克林研究所富蘭克林獎章獲得者1910年代 1915年:托馬斯·愛迪生 卡末林·昂內斯 1916年:約翰·卡蒂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1917年:亨德里克·勞侖茲 戴維·W·泰勒(英語:DavidW.Taylor) 1918年:古列爾莫·馬可尼 托馬斯·科溫·門登霍爾(英語:ThomasCorwinMendenhall) 1919年:詹姆斯·杜瓦 喬治·歐文·斯奎爾(英語:GeorgeOwenSquier) 1920年代 1920年:斯凡特·阿累尼烏斯 查爾斯·帕森斯 1921年:夏爾·法布立 法蘭克·J·史伯格 拉爾夫·莫傑斯基(英語:RalphModjeski) 1922年:J·J·湯姆森 1923年:古斯塔夫-奧古斯特·費里埃(英語:Gustave-AugusteFerrié) 阿爾伯特·麥可遜 1924年:歐尼斯特·拉塞福 愛德華·韋斯頓(化學家)(英語:EdwardWeston(chemist)) 1925年:伊萊休·湯姆森(英語:ElihuThomson) 彼得·塞曼 1926年:尼爾斯·波耳 塞繆爾·雷(英語:SamuelRea) 1927年:喬治·海爾 馬克斯·普朗克 1928年:查爾斯·F·布拉什(英語:CharlesF.Brush) 瓦爾特·能斯特 1929年:愛米爾·貝利納 查爾斯·湯姆森·里斯·威爾遜 1930年代 1930年:威廉·亨利·布拉格 約翰·法蘭克·史蒂文斯(英語:JohnFrankStevens) 1931年:詹姆斯·金斯 威利斯·R·惠特尼(英語:WillisR.Whitney) 1932年:菲利普·萊納德 安布羅斯·斯韋齊(英語:AmbroseSwasey) 1933年:保羅·薩巴捷 奧維爾·萊特 1934年:歐文·朗繆耳 亨利·諾利斯·羅素 193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約翰·弗萊明 1936年:法蘭克·B·朱維特(英語:FrankB.Jewett) 查爾斯·F·凱特林 1937年:彼得·德拜 羅伯特·密立根 1938年:威廉·F·杜蘭德(英語:WilliamF.Durand) 查爾斯·A·克勞斯(英語:CharlesA.Kraus) 1939年:埃德溫·哈伯 阿爾伯特·索弗爾(英語:AlbertSauveur) 1940年代 1940年:利奧·貝克蘭 阿瑟·康普頓 1941年:埃德溫·霍華德·阿姆斯特朗 錢德拉塞卡拉·拉曼 1942年:傑羅姆·克拉克·亨塞克(英語:JeromeClarkeHunsaker) 保羅·戴爾·梅里卡(英語:PaulDyerMerica) 1943年:G·W·皮爾斯(英語:G.W.Pierce) 哈羅德·尤里 1944年:威廉·柯立芝(英語:WilliamD.Coolidge) 彼得·列昂尼多維奇·卡皮察 1945年:哈洛·沙普利 1946年:亨利·克拉普·舍曼(英語:HenryClappSherman) 亨利·蒂澤德 恩里科·費米 1947年:羅伯特·魯賓遜 1948年: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利 西奧多·馮·卡門 1949年:特奧多爾·斯韋德貝里 1950年代 1950年:尤金·維格納 1951年:詹姆斯·查兌克 1952年:沃爾夫岡·包立 1953年:威廉·弗朗西斯·吉布斯(英語:WilliamFrancisGibbs) 1954年:肯尼斯·米斯(英語:KennethMees) 1955年:阿爾內·蒂塞利烏斯 1956年:法蘭克·惠特爾 1957年:休·斯科特·泰勒(英語:HughStottTaylor) 1958年:老唐納德·威爾士·道格拉斯 1959年:漢斯·貝特 1960年代 1960年:羅傑·亞當斯 1961年:德特勒夫·布朗克(英語:DetlevBronk) 1962年:傑弗里·泰勒 1963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1964年:格雷戈里·布賴特 1965年:弗雷德里克·塞茨(英語:FrederickSeitz) 1966年:錢百敦 1967年:默里·蓋爾曼 1968年: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 1969年:約翰·惠勒 1970年代 1970年:沃爾夫岡·帕諾夫斯基 1971年:漢尼斯·阿爾文 1972年:喬治·基斯佳科夫斯基 1973年:費奧多西·多布然斯基 1974年:尼古拉·博戈柳博夫 1975年:約翰·巴丁 1976年:馬倫·霍格蘭(英語:MahlonHoagland) 1977年:西里爾·M·哈里斯(英語:CyrilM.Harris) 1978年: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1979年:喬治·伊夫林·哈欽森 1980年代 1980年:阿夫拉姆·戈爾茨坦(英語:AvramGoldstein) 1980年:萊曼·斯皮策 1981年:史蒂芬·霍金 1982年:色薩·米爾斯坦 1982年:肯尼斯·威爾森 1984年:維爾納·索米 1985年:喬治·C·皮門特爾(英語:GeorgeC.Pimentel) 1986年:本華·曼德博 1987年:斯坦利·科恩 1988年:高德納 1990年代 1990年:休·赫胥黎(英語:HughHuxley) 1990年:戴維·特恩布爾(英語:DavidTurnbull(materialsscientist)) 1992年:弗雷德里克·萊因斯 1995年:傑拉德·特·胡夫特 1996年:理察·斯莫利 1997年:馬里奧·卡佩奇 Category:富蘭克林獎章獲得者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F:cb115039429(data) CONOR:215281763 FAST:123492 GND:118778706 ISNI:0000000109605258 LCCN:n83828424 LNB:000238043 MGP:126039 NDL:00551404 NKC:ntk2010537801 NLP:A26295702 NNL:000458896 NTA:070642435 Scopus:16051063700 SNAC:w6gt5qp0 SUDOC:079989241 VIAF:2539850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歐文·朗繆爾&oldid=65252169」 分類:1881年出生1957年逝世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氣象學家美國物理學家美國化學家美國物理化學家哥廷根大學校友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威爾斯裔美國人蘇格蘭裔美國人英格蘭裔美國人紐約市人珀金獎章獲得者休斯獎章獲得者富蘭克林獎章獲得者拉姆福德獎獲得者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使用未知科學家信息框參數的頁面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7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Bahasa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ಕನ್ನಡ한국어Latina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Yorùbá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