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正潮?流行文化領頭後,台語能走向正常化嗎? - 報導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已有更多年輕世代說台語嗎?學者專家認為應該如何推廣台語文化? 「帶某囝鬥陣,浪子回頭⋯⋯」. 在茄子蛋樂團主唱阿斌的煙嗓裡,台下的年輕聽眾像著 ...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讀者投稿台語正潮?流行文化領頭後,台語能走向正常化嗎?近年台語伴隨流行影視掀起流行,在社群媒體颳起旋風,許多台語社群也百花齊放。

圖為新中和社區大學台語課程。

(攝影/蘇威銘)環境.教育11/17/2020文字蕭歆諺攝影蘇威銘楊子磊設計黃禹禛戲劇教育音樂創作文學認同文化語言讀者投稿環境.教育11/17/2020文字蕭歆諺攝影蘇威銘楊子磊設計黃禹禛戲劇教育音樂創作文學認同文化語言讀者投稿環境.教育11/17/2020文字蕭歆諺攝影蘇威銘楊子磊設計黃禹禛戲劇教育音樂創作文學認同文化語言讀者投稿近年流行文化領域再度掀起一股台語風潮,從2016年李英宏推出熱門歌曲〈台北直直撞〉、2017年茄子蛋樂團的〈浪子回頭〉走紅、盧廣仲主演的《花甲男孩轉大人》風靡全台、2019年公視台語台成立,到今年(2020)《做工的人》、《炮仔聲》、《若是一個人》、《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等台語劇百花齊放,台語版《小王子》登上博客來新書排行榜榜首⋯⋯。

台語真的復興了嗎?已有更多年輕世代說台語嗎?學者專家認為應該如何推廣台語文化?「帶某囝鬥陣,浪子回頭⋯⋯」在茄子蛋樂團主唱阿斌的煙嗓裡,台下的年輕聽眾像著了魔,用台語齊聲呼喊歌唱。

不只茄子蛋〈浪子回頭〉在YouTube上觀看次數破億,近期不少和台語有關的創作也受到歡迎:台語版《小王子》,成為博客來首本登上文學新書排行榜榜首的台語書籍;阿華師的「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影片在Facebook上瘋傳;話題歌手李英宏,找來饒舌歌手蛋堡推出台味十足的新歌〈水哥〉⋯⋯。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後,曾迎來一波台語流行熱潮,尤其在音樂方面,黑名單工作室、林強、陳明章和伍佰等人帶來的「新台語歌運動」影響深遠;近年,台語再度掀起流行,台語不再是學校鄉土課堂上的枯燥練習,而是在社群媒體與年輕人的圈子裡颳起旋風,聲量大起。

少年仔的身分認同「產品融入台語的話,就我個人而言很加分,」來自嘉義,北漂的八年級生曹詠涵認為,工作與生活中有些文案或企劃,用台語來念特別有感覺與親切。

從小偶爾會跟家人說台語,也常和媽媽一起看鄉土劇的她,認為台語就是一種溝通手段。

對長輩說台語時,會覺得對方比較親切與和顏悅色;遇到比較不常講的字,卡詞時也會有些挫折,有種「說不好自己母語的惋惜感」。

曾在台北念書、回到家鄉彰化擔任「磺溪文化永續協會」理事長的八年級生楊子賢,則日常多數時候都說台語。

他觀察,說台語某種程度上會被用來當作「身分認同的形塑」,如美秀集團有首歌〈一隻雞〉,講的就是母語被威權時代的文化政策禁止。

雞不會飛,也意味著母語被禁的困窘,所以歌詞寫著「啊!台灣人不會用台灣話啦!」由於不少獨立樂團的年輕人嘗試用台語寫歌,自然增加大眾接觸台語的機會。

楊子賢強調,「只要認同台灣,使用哪種母語都可以是台灣人。

」但他也坦承,有時跟中南部北上就學就業的朋友用著台語聊天,多少可以增加連帶感,隱隱有一種道地的、親近的本土認同,語言與身分認同仍有藕斷絲連的關係。

昔為反抗權威,今日台語潮承載語言流失焦慮對年輕世代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見證獨立樂團等帶動的台語流行風潮,但早在1990年代,台語就曾風靡一時,當時更出現新台語歌運動。

這兩波台語流行文化有什麼不同?長期研究民族主義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汪宏倫觀察,1990年代出現的台語風潮,是對過去台語長期被打壓與歧視的文化反撲,其中也蘊藏了用本土意識來對抗中國和威權體制的意涵。

例如他在留學時參與的台派聚會,也多鼓勵用台語發言交流。

汪宏倫認為,近年台語的再度流行,與民進黨執政後台灣意識與台灣人認同高漲有關,年輕人逐漸有了語言流失的危機意識。

「當時(1990年代)想像反抗的他者是國民黨,現在的他者是中國跟北京政權,」他比較。

但他強調,這僅是年輕人說台語的眾多原因之一。

用語言當做劃分你我的標籤,有危險性和不足的地方,易造成不必要的對立。

他建議以公民民族主義為典範,不要以語言、血統和族群作為認同的基礎,而是只要有公民身分,就能夠彼此認同,如此才能朝向國族認同更健全、且更包容的社會。

1990年代的台語風潮無以為繼,原因至今仍未有定論。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葉高華認為,流行原本就是一陣一陣,話題有時候炒起來,有時候沈寂,但多數人的母語能力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公視台語台台長呂東熹則推測,1990年代台語風潮無法持續,很有可能與兩岸開放,交流逐漸頻密有關,愈來愈多演藝人員考量對岸市場而少用台語,也讓整體台語風氣勢弱。

流行文化領頭,拔除刻板印象公視台語台推出《逐工一句》節目單元,用貼近現在年輕人的視覺風格、喜劇編排,教網友們學習台語單詞、句子。

公視台語台節目《逐工一句》的主持人涂又仁觀察,音樂和戲劇作品讓年輕人對台語改觀,是近年台語流行的一大關鍵。

「李英宏這些歌手出現,讓年輕人對台語逐漸改觀,覺得很酷很獨特,」今年30歲的涂又仁表示,2016年李英宏推出〈台北直直撞〉,這首歌不只成為許多人都能琅琅上口的熱門歌曲,也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和最佳男歌手。

緊接著,2017年茄子蛋推出專輯《卡通人物》,歌曲如〈浪子回頭〉逐漸走紅,加上當年風靡全台的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等,這些讓年輕人有共鳴的作品,成為台語流行的轉捩點。

如今,《逐工一句》也成為社群媒體上的流行節目。

涂又仁與節目導演周佳穎反思,受歡迎原因可能包括用喜劇和風格化的方式呈現、劇情編排活潑、使用貼近現在年輕人的視覺風格。

「開場和結尾音樂,是定邦老師用月琴彈奏,」新舊元素的交錯帶來新鮮感,成功吸引觀眾目光。

涂又仁解釋,過去不少節目或作品,詮釋上讓許多人對台語有比較不好的刻板印象,像是講台語的角色,多半是「流氓」或受教育不高的平民,使台語顯得粗魯與粗俗;但上述這些影音作品與人物,都是年輕人跟隨的新指標,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大家對台語的觀感,減少刻板印象。

實用、富美感,台語當然可以很文青Fill1台文作家鄭順聰指出,近年台語流行的原因不一而足,實用、感情認同、政治認同、語言美感都是原因。

圖為台語字音典。

(攝影/楊子磊)「來,我們去比較角落的位子,」怕吵到其他顧客,說話豪放大聲的台文作家鄭順聰受訪時走進咖啡店,第一件事就是向店員尋覓合適的座位,標準台語挾著細膩體貼。

一般人對台語常常充滿著江湖氣的刻板印象:菜市場、宮廟、工地、鄉土劇,台語好像只有在這些地方發生與發聲,在過去影視作品中也常與黑道、鄉下等連結,但鄭順聰並不這麼認為。

「前幾個月受訪,我特地跟受訪者約在信義區,」對他來說,各種語言都平等,在東區逛街吃飯跑酒吧,一樣可以用台語。

推廣它,不是希望有天可以超越華語,而是讓台語「日常化」。

鄭順聰舉例,今年可以有像《做工的人》跟《炮仔聲》這類台語作品,同時也可以有像《若是一個人》這類愛情偶像劇。

兼容並蓄,而非呈現單一面向。

他認為,近年台語流行的原因不一而足,實用、感情認同、政治認同、語言美感都是原因。

因此台語劇集迭傳捷報,公視台語台6月初上檔的《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就再度引起風潮,呂東熹表示,除了網路上討論度高,收視率也逼近4,緊追商業電視台如民視或三立等八點檔的5到6收視率,出乎他意料。

不只影視文化,台語還有不少固定市場與受眾,近期又有更多應用與衍伸產品出現:桌遊、紙膠帶、電影、電玩如《夕生》與《打鬼》、字體如「金萱體」金萱體開發團隊Justfont在字體內加入台語羅馬拼音、客語羅馬拼音、台客語常用漢字。

等。

鄭順聰認為,要向世界展現台灣特色,台語可以是很好的武器。

如各OTT平台都有提供字幕,過去被視為隔閡的語言已經不成問題。

韓國、泰國和印度的影視作品,儘管使用母國語言,仍成功找到自己的特色,在全球影視圈立足。

嘗試不同可能,台灣迎來第一部台語偶像劇然而,想拍出不同風味的台語作品,過程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上台語課那段時間,我每天快要發瘋,都在想要不要換角,」回憶起開拍前的準備工作,台灣第一部台語偶像劇《若是一個人》編劇兼導演杜政哲仍能感受到當時的焦慮與壓力:部分演員過去不說台語,卻忽然要在短時間內全程用台語演戲。

為了跳脫觀眾對台語劇的既定印象,戲的設定與選角格外重要。

他坦言在尋覓角色時,就曾有演員因為不會說台語,或擔心台語給人的印象「太low」而拒絕。

所幸,他找到了有些台語基礎的女主角孫可芳,和完全不會說台語的宋柏偉等人。

戲裡大部分的演員過去都不大說台語,為此他們先開了密集的台語班,大家輪流上課;針對重要角色,則會一對一找台語老師家教,拍戲時也有台語老師現場指導。

在演員的努力下,大家的台語程度都達到一定水平。

「好萊塢裡面也有很多英語講很爛的,真正生活裡本來就會有人台語講不好,」對於劇中部分不標準的發音,他認為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寫實。

杜政哲希望觀眾看戲時可以忘記語言,語言是傳達情感的工具,情感若是真的,就不用太刻意去在意語言使用。

推廣各面向常民經驗,台語社群遍地開花台語應該要呈現不同面向,教學經驗超過12年的台語老師林良儒也有類似看法。

「只說台語美,或只說台語粗魯,那都是在傷害台語,」他解釋,台語有粗魯跟美的不同面向,想做什麼人就說什麼話,像華語一樣,不只有單一面向。

2016年,他成立Facebook粉絲專頁「失控的台語課」,希望可以吸引「少年仔」注意台語,分享與台語有關的各式活動與教學,如今已吸引近6萬人按讚,成為具代表性的台語粉專之一。

陽明大學醫學系肄業的他,平時到陽明大學、榮總、慈濟等學校機構開課,教授醫用台語。

「醫生會聽跟說台語,才能了解病人的痛苦,」他舉例,台語有許多描繪細膩的語彙,比如孕婦常說肚皮「砧砧(tiam-tiam)」,是皮膚被撐開後有點刺刺的感覺;眼睛「豉豉(sīnn-sīnn)」,是像眼睛接觸到海水或傷口上灑鹽的那種感覺。

這些詞很難用華語直譯,但如果醫護人員能理解,就能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不只醫護人員,許多智慧也因語言隔閡而被埋藏。

比如西裝師傅或撿骨師,他們能用流利的台語說明專業手法,但當用華語論述時,往往僅能說個大概,許多珍貴的知識與專業可能因此失傳。

坊間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台語流失,各類活動遍地開花。

他觀察,疫情爆發前,台北每個禮拜都有好幾場與台語有關的主題講座,常常可以看到年輕人的身影;也有一群媽媽組成台語共學團,開設粉專「牽囡仔ê手行台語ê路」,定期聚會打造全台語的交流空間。

「台語復興」會不會只在網路?本土語言沒落危機仍在但是,台語成為年輕人之間的文化流行,真的能夠滲入年輕人的生活經驗而讓台語復興?「我上課用台語跟大家說早安,一半以上的同學臉都很茫然,」談到是否愈來愈多年輕人說台語,葉高華並不樂觀。

他曾在中山大學做過民調,儘管學校位處南部,仍僅有約2成的同學會講台語。

葉高華指出,觀察整體趨勢,在2013年中研院進行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會發現本土語言走向沒落,愈年輕的世代愈常說華語、愈少說閩南語,一代不如一代:他認為,台語近年之所以看起來流行,與網路傳播有很大原因:部分使用台語的影音或文章,因為有趣與機遇順利跨過同溫層,但這與真正的台語復興是兩回事。

「打球打不好,但會喜歡看球打得好的人,」他形容,許多年輕人會欣賞或崇拜這些用台語創作的內容,但回歸到日常生活,仍沒有足夠的機會與誘因學習台語。

以教育為例,華語作為強勢語言,家長都會希望不要輸在起跑點,從小就和孩子說華語,不少阿公阿嬤也會配合使用「不輪轉」的華語。

儘管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台語比賽,可以提供高中生作為大學面試時的加分項目,但很多都是硬練出來的,「他們面試時講一兩句台語就講不下去,那跟日常生活是脫節的,」葉高華說。

然而,葉高華也強調,根據他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為基礎做出的「幼時家庭語言對教育與職業取得的影響」研究可發現,考慮親代的教育年數與社經地位,幼時家庭語言對教育成就幾乎沒有影響。

教文化、不是教語言,「台語正常化」是當務之急本土語言走向沒落,有什麼振興台語良方?鄭順聰提出3項政策做法,包含公視台語台、設立台語委員會和台語學校。

林良儒則鼓勵大家日常多用台語,遇到使用華語的人時,也不用硬性要求對方說台語,自己多說比較重要;對方台語若說得不好,也不用急著指正發音或用字,以免打壞學習興致。

觀察整體台語復興狀況,呂東熹樂觀認為,儘管緩慢,但一階段比一階段進步:1990年代有新台語歌運動,是音樂方面引起關注;在社群媒體助攻下,現在不只是台語音樂流行,台閩漢字與羅馬文的學習漸起,坊間已有相關課程,台文刊物和文學作品漸受重視,在音樂外多了文字上的推廣。

呂東熹強調,與其說要「復興台語」,他更想做的是讓「台語正常化」:可以自然地用台語演戲、科普和做綜藝。

公視台語台成立的初衷不是要教語言,而是在教文化。

文化要傳承與擴散,需要語言作為載體,透過語言把文化的精神與知識展現出來,文化才不會流失。

台語台剛過1歲生日,呂東熹自評有達成階段性目標,原先預設要先吸收年紀較長的台語族群打觀眾基底,如今已有一定成效;未來期待能更積極地朝網路進攻,吸引更多年輕族群。

自由與包容,幾乎是所有受訪者都提到的關鍵字。

台語推廣者並非希望有朝一日能取代華語,成為國人語言使用的公約數;而是讓所有台語使用者,能夠不用受到歧視與拒絕,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自在說台語。

2018年年底《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期能保障台灣各固有族群之自然語言和台灣手語的傳承、復振及發展。

但時間一天、一天地走,台語復興卻如漸行漸遠的浪子,近年這股台語流行風潮是它停下歐兜賣的短暫駐足,還是會帶某囝鬥陣好好回頭?2020年的人口普查、2023年的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所顯示的最新台語使用趨勢,也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註:什麼語言能被稱為「台語」仍是爭議,部分客語和其他本土語言推廣者並不認同將閩南語/河洛話視為台語。

本篇文章僅採用社會大眾較常使用的說法,也期待客語和其他本土語言能健全發展。

環境.教育11/17/2020文字蕭歆諺攝影蘇威銘楊子磊設計黃禹禛戲劇教育音樂創作文學認同文化語言讀者投稿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20AllrightsReserved文化.藝術台灣雨夜花遇上西洋交響樂:首部台語歌劇作曲家金希文什麼是台灣味?什麼是台灣音樂?這問題難有標準答案。

金希文說,「可能我做不到,但或許我的學生或其他人可以做到。

」2017/12/29文化.藝術台灣雨夜花遇上西洋交響樂:首部台語歌劇作曲家金希文2017/12/29文化.藝術「愈孤獨的人,愈要一起出發」樂團茄子蛋唱出台語歌新可能以〈浪子回頭〉爆紅亞洲的茄子蛋,剛結束一趟多達17站的亞洲巡迴,當他們想用英語問候聽眾時,台下往往大喊:「說台語!」2019/6/7文化.藝術「愈孤獨的人,愈要一起出發」樂團茄子蛋唱出台語歌新可能2019/6/7文化.藝術滅絕的語言如何重生?平埔族西拉雅語的復興西拉雅人未曾離去,一直都在。

在各方力量的灌注下,他們試著一點一滴撿回自己的母語,今日他們已經走到這裡。

他們說,只要有一口氣在,還會繼續走下去。

2016/9/25文化.藝術滅絕的語言如何重生?平埔族西拉雅語的復興2016/9/25評論彭顯惠/閱讀生命的河──母語文學透過閱讀這些作品,我知道不管客家、台文、原民語言,不斷有人認知到自我生命跟語言有不可分割的連結,進而加入傳承與創新的行列。

2017/12/1評論彭顯惠/閱讀生命的河──母語文學2017/12/1文化.藝術真的假的?第一次「金馬獎」其實是台語影展?金馬獎從1962年開辦後,就在國民黨的主政下大力扶植國語片,並在解嚴後開始接受中國電影報名、至今逐漸轉型成全球性影展。

然而你知道嗎?「金馬獎」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竟是和台語片有關。

2019/11/21文化.藝術真的假的?第一次「金馬獎」其實是台語影展?2019/11/21文化.藝術「國民阿嬤」陳淑芳: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別人看不見也沒關係首度入圍金馬獎就雙雙角逐最佳女主角、女配角,81歲的陳淑芳和謝盈萱、莫子儀精采飆戲。

導演說她「演了一個很難、很厲害的東西,她沒有表情,但還是讓觀眾知道她有不高興...」2020/11/5文化.藝術「國民阿嬤」陳淑芳: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別人看不見也沒關係2020/11/5載入更多文章《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