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趕緊手刀來科工館四樓走廊體驗吧! 名稱:彈珠臺體驗設施 時間:110年1月29日起,每週二至週日9:00-12:20、13:00-16:20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四樓走廊. 點閱率:3209. 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訊息公告 訊息專區 全部訊息 徵才 最新消息 科教活動 展覽訊息 行政公告 文創商品 創客活動 學術及研討會活動 合作與關懷 企業資源交換合作 社會關懷系列活動 科工平安燈專區 國際獅子大學公益合作案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時間票價 交通資訊 餐飲資訊 伴手禮品 展覽專區 展覽資訊 特展外借 特展回顧 館區環境 環境概況 樓層介紹 無障礙服務 公共藝術品 美食地圖 參觀行程指南 館區植物資源 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 最新影片 概況簡介 票價資訊 放映場次 機器人專區 表演場次 單一窗口服務 單一服務窗口 團體預約 校外教學 推廣教育活動報名 場地租借 書表下載 遺失物查詢 申辦會員卡 FUN城市預約 即時活動查詢平台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電子書 影音專區 館區植物資源 本館線上學習資源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科普說故事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藏品精選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研究人員 歷年學術研討會 數位典藏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防疫宣傳影片 網站服務 互動交流 FAQs 本館觀眾意見處理流程 科工館訊 電子報 舊電子報 首長意見信箱 科工館YouTube頻道 加入科工館facebook粉絲團 活動花絮 志工園地 廣播站 志工招募 預定行事曆(PDF下載) 相關網站 簡報室 詢問處 志工線上查詢系統 科工感人故事檢索系統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建館緣由 服務陣容 館長的話 館徽說明 歷任首長介紹 願景 雙語詞彙 重大政策 館史主題網 政府公開資訊 政府公開資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檔案應用專區 本館持有個人資料公告 English 訊息公告 訊息專區 全部訊息 徵才 最新消息 科教活動 展覽訊息 行政公告 文創商品 創客活動 學術及研討會活動 合作與關懷 企業資源交換合作 社會關懷系列活動 科工平安燈專區 國際獅子大學公益合作案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時間票價 交通資訊 餐飲資訊 伴手禮品 展覽專區 展覽資訊 特展外借 特展回顧 館區環境 環境概況 樓層介紹 無障礙服務 公共藝術品 美食地圖 參觀行程指南 館區植物資源 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 最新影片 概況簡介 票價資訊 放映場次 機器人專區 表演場次 單一窗口服務 單一服務窗口 團體預約 校外教學 推廣教育活動報名 場地租借 書表下載 遺失物查詢 申辦會員卡 FUN城市預約 即時活動查詢平台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業務主軸 活動報名 校外教學 環境教育 學習單下載 教學專區 電子書 影音專區 館區植物資源 本館線上學習資源 科普圖書館 科普圖書館簡介 閱覽須知 資料檢索 科普說故事 受理贈書處理原則 活動花絮 科普好書推薦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蒐藏政策 保存維護 藏品精選 學術研究 物件研究 研究人員 歷年學術研討會 數位典藏 創客工場 創客工場簡介 場域導覽 最新公告 最新課程 創客工場臉書專頁 108課綱專區 科教活動與新課綱對應表 創客工場與新課綱對應表 12年國教參觀行程指南 防疫宣傳影片 網站服務 互動交流 FAQs 本館觀眾意見處理流程 科工館訊 電子報 舊電子報 首長意見信箱 科工館YouTube頻道 加入科工館facebook粉絲團 活動花絮 志工園地 廣播站 志工招募 預定行事曆(PDF下載) 相關網站 簡報室 詢問處 志工線上查詢系統 科工感人故事檢索系統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建館緣由 服務陣容 館長的話 館徽說明 歷任首長介紹 願景 雙語詞彙 重大政策 館史主題網 政府公開資訊 政府公開資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檔案應用專區 本館持有個人資料公告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小 中 大 列印 facebook ::: 首頁 參觀資訊展覽專區展覽資訊 展覽資訊 展覽類型: 常設展 常設展 特展 特展 體驗設施 體驗設施 展覽外借 特展回顧 樓層: B3 B3 B2 B2 B1 B1 1F 1F 2F 2F 3F 3F 4F 4F 5F 5F 6F 6F 南館 南館 時間查詢: 本年本月本日 自訂日期 結束日期,格式例如106-01-01: ~ 關鍵字查詢: 熱門關鍵字: 進階搜尋 兜風趣-智慧車遊GoforaRider:SmartRiding 為強化「動力與機械展示廳」機車展示之「寓教於樂」,以動畫影像等深入淺出傳達車聯網相關功能及資訊,並利用六軸動感平台技術及重型機車,由平台配合道路影像作動,模擬騎乘動態之情境,讓民眾有機會體驗騎乘550cc重型機車的兜風趣。

·      體驗地點:「動力與機械展示廳」內智慧製造體驗專區(近東側) ·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2:20/13:00~16:20 ·      體驗時間:6分鐘 ·      體驗容納量:1人 ·      體驗限制:身高低於140公分者、孕婦、患心臟血管疾病或身體不適者、無自主能力及身心障礙之人士、自身衡量無法妥善使用本設施者等。

點閱率:17354 詳細資料 熱雪天堂探索樂園特展 滑雪圈,溜雪盆,堆雪人對身處亞熱帶台灣的小朋友們,是難得體驗到的活動。

透過獨家專利研發的"HotSnow"仿雪材質以及滑道滑具的設計,我們塑造了與雪地極為相似的常溫滑雪樂園,在這裡你可以體驗滑雪圈及雪盆的刺激快感,也可以在玩雪區滿足堆雪人的願望,更有不定時的飄雪,讓你彷彿置身雪國之中。

  另外在三層式的攀爬探索區有冰原及叢林兩大主題的攀爬設施,豐富的高度及立體空間變化,可以促進小朋友的心肺耐力、手掌抓握、動態平衡等技巧。

營造不同能力兒童的主動參與及互動學習意願。

​ 熱雪天堂探索樂園誠摯邀請您來體驗各式雪上活動;也可以在攀爬區盡情的探索,揮灑汗水;還可以跟朋友在冰原運動場來場趣味的籃球賽哦!           展覽日期:109/1/26~112/8/31 展覽地點:地下一樓宇宙之星廣場 參觀時間: 平日分為上下午場,請擇一場次參觀,上午場9:00-12:00,下午場13:30-16:30 (中午12:00-13:30進行全面清消作業) 假日自110年12月31日起,調整增加假日營運場次為三場,請擇一場次參觀,第一場【0900-1100】、第二場【1200-1400】、第三場【1500-1700】 ※假日即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之連假期間~ 點閱率:194182 詳細資料 XR穿越體驗特展 回頭率超高的「XR穿越體驗」特展, 展覽體驗時間:109年8月11日至111年8月31日  多種場景,任君挑選,宅體驗的極致,把戶外遊樂場移到室內! 能旋轉與倒掛,最刺激!歡迎大家前來體驗! 體驗規則: 因安全考量,符合以下體驗規則規定者才可以體驗 1.身高110公分以上、200公分以下。

(部分項目需120公分以上) 2.體重20公斤以上、100公斤以下。

(部分項目需26公斤(含)以上) 3.年齡12歲以下者,需由家長同意並全程陪同 如有心臟病、高血壓、腦溢血、氣喘、先天性癲癇、孕婦、骨質疏鬆、習慣性脫臼、暈眩症、酒醉或明顯意識不清者,剛接受手術及其他突發性疾病者,皆不可體驗。

  點閱率:22037 詳細資料 奇妙彈珠台MarvelousPinball 本館彈珠體驗機臺即將於1月29日開臺啦!憑體驗票券1張可體驗一場次,一場次可打出30顆彈珠,分數達門檻者,可憑彈珠臺積分券兌換一張科工館展示廳門票喔! 彈珠臺是臺灣夜市常見的遊戲之一,每次打彈珠時都想著要打進最左邊或最右邊的格子,才能贏得最好的獎品。

但往往在嘗試多次後,彈珠落在中間排數的機會最高,這是為什麼呢? 分析『彈珠臺』的遊戲,幾個球道,幾顆彈珠球,透過彈珠滾落的路徑,由一路徑分成左右2路,再從左右2路另外的各自的左右2路,即有4路,此4路再依樣分化出其各自之左右2路,而有8路……如此延續,衍生的路徑圖恰成三角形之形成,在東方中國稱為「楊輝三角」(亦稱賈憲三角);在西方稱為「巴斯卡三角」。

再者,彈珠進洞的排數分佈接近常態分配,中間進洞次數比較多、兩邊次數少。

因此普通獎都設定在進中間洞比較多的類型(機率高),愈往兩邊進洞多的類型(機率低)則獎項愈好。

本次科工館也準備了展示廳門票作為打高分的獎品喔!趕緊手刀來科工館四樓走廊體驗吧!   名稱:彈珠臺體驗設施 時間:110年1月29日起,每週二至週日9:00-12:20、13:00-16:20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四樓走廊 點閱率:3227 詳細資料 唐獎榮耀展 「唐獎榮耀展」於(110)年2月4日至112年2月5日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1樓東側走廊展出,展覽分成五大區,並以淺顯易懂呈述、多媒體影音、情境體驗、寫信活動等方式,帶領社會大眾認識唐獎及了解第四屆唐獎得主貢獻與成就,讓參觀者理解唐獎如何立足台灣並運用公平專業評選制度與設計力展現台灣視野與廣闊氣度、及唐獎得主貢獻如何影響全人類,希望藉由展覽內容的深度與願景,激發大眾對未來的期許與無限希望。

點閱率:10115 詳細資料 4D太空飛行 曾經,人們的雙腳連離開地表都很費力,現在,太空旅行的夢想已近在眼前。

從飛機到太空梭,從月球到火星,我們離開地表、進入太空。

在這個展覽中你會發現,無論你我的年齡、性別、職業,都有機會做不設限的太空夢,只要踏出追夢的第一步,你就向太空更靠近一步。

體驗地點:本館6樓「太空飛行探索館」(D區穿越雲端)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2:20/13:00~16:10 體驗時間:7分鐘 體驗容納量:6人 體驗限制:身高低於110公分者、孕婦、患心臟血管疾病或身體不適者、無自主能力及身心障礙之人士、自身衡量無法妥善使用本設施者、體重大於80公斤者等。

點閱率:2476 詳細資料 山田卓司x鄭鴻展微縮人生 全球巡展台日聯袂高雄登場 「大師故事濃厚情感匠心入魂毫釐之間」 山田卓司x鄭鴻展微縮人生 ★台日微縮最強組合,首度攜手,不可錯過 ★台日微縮模型匠人的鬼斧神工,值得一看 ★集結六十餘件日台精選之作,不得不看   日本微縮「情景王」山田卓司與台灣「微縮模型神人」鄭鴻展,各自以微縮技法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想像力,用心刻畫、微型化豐富的人物表情和營造情景感受,將大家共通的記憶與回憶,濃縮於作品當中,在毫釐之間如實呈現出幾可亂真的微縮世界,保留永恆感動瞬間,藉以喚醒兒時的回憶、快樂的純真年代,娓娓訴說箇中人生故事。

 便利店一間一間的開;高樓一幢一幢的蓋,兒時記憶中,應有盡有的雜貨店、流連忘返的模型店;鄉野之間,幫媽媽跑腿跌倒的我;巷弄之間,鄰居串門的談笑風生,似乎逐漸模糊於你我之中。

 利用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小器具,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廢棄材料,化腐朽為神奇,以細膩且敏銳獨到眼光與複雜工序,搭配超於常人的耐心精緻製作出魔鬼藏在細節中的微縮模型作品。

  「情景王」山田卓司,日本藝文界重量級職業模型師,曾於「電視冠軍」中奪下五屆冠軍,作品於日本獲得高度推崇,擅長製作具有寫實風格的情景模型,將各種主題以縮小的立體作品微妙精美的呈現。

曾經與台灣著名插畫家-幾米合作,為其展覽作品進行模型製作。

台灣「微縮模型神人」鄭鴻展,曾奪下日本殿堂級微縮模型「濱松微縮大賽」雙料冠軍,擅於利用日常生活可見的廢棄材料,進行舊化表現,創作出縮小十倍「有使用痕跡」,具有生活感與歷史感,人情味交織的微觀世界。

在虛幻之間保留真實感,卻又在真實社會中訴說著發人省思的幽默感! 微縮人生在高雄,延期寒假全新登場,由兩位大師帶領我們一窺毫釐之間的驚奇吧!   ▲展覽日期:2022/1/13~4/10(周一不休館,除夕休館),09:00~17:00(16:30停止售票入場) ▲展覽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第四特展廳 ▲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物外不遷設計工作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官方網站 ▲粉絲專頁 點閱率:40501 詳細資料 月球漫步體驗區 運用了多媒體影像的感官刺激的互動體驗,「月球漫步體驗區」將帶你衝上雲霄,飛躍星際,探訪銀河,體驗1/6重力的感覺。

先進入鳥瞰劇場欣賞火箭升空影片,在登月小艇中的觀眾將感受到震耳欲聾火箭升空聲響及震動,實際感受火箭升空的臨場感,接著進行「月球漫步」,穿著特殊的裝備隨著虛擬實境畫面的播放,跟著「月球兔」開始漫步旅程,體驗六分之一重力的感覺。

體驗小單元— 體驗地點:B1F「兒童科學園」入口處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2:20;13:00-16:20 體驗時間:10分鐘 體驗容納量:5人(單次體驗人數有限,人潮多時敬請耐心等候。

) 體驗限制:身高130㎝以上及體重30㎏~90㎏;心血管疾病患者、四肢受傷、行動不便、孕婦及長者不宜 體驗須知:需事先購票入館,並於北館1樓服務台或於四、六樓體驗設施售票機購買體驗票券。

點閱率:23981 詳細資料 戰機飛行VR模擬體驗單元VRFlightSimulators 想自由自在在天空遨遊嗎? 想實現飛行員的夢想嗎? 本館推出「戰機飛行VR模擬體驗」, 民眾可透過VR感受戰機飛行員的任務,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體驗。

  註:體驗者需年滿12歲以上。

點閱率:16299 詳細資料 臺灣意象展 臺灣意象展  展覽日期: 111-03-11~111-05-20 展覽地點:2F第一特展廳 展覽說明    「臺灣意象」系列展由「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原住民族的再現」與「常民生活」三部曲組成。

三個主題交織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臺灣面貌。

首部曲「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將從諸帝國對臺灣的觀看與建設為切入點,展示帝國帶有目的性的凝視對於臺灣的影響,以及臺灣逐步發展自我主體性的歷程。

   臺灣東臨太平洋,西臨亞洲大陸,四周海島環繞,是東亞海域的重要交通樞紐。

也因此,自古以來臺灣的歷史、文化深受周圍帝國往來貿易影響,其中有些歷史印記甚至遺留至今,形塑著當代人對臺灣的認知。

像是臺灣的別稱「Formosa」、「大員」,即與臺灣過往受到帝國的影響與統治有關。

這些帝國在臺灣遺留下的刻痕,以島嶼的名字、形狀,到島上的地景、風土、物產等可以被再現的「意象」保留下來。

   展覽將根據上述意象共分三個單元,單元一,圖像臺灣藉由16至20世紀之間的臺灣相關地圖,呈現不同時代人群,探索島嶼臺灣輪廓的過程。

單元二,風景臺灣透過不同風格的繪畫、照片,探索畫家、攝影者眼中的臺灣印象。

單元三,物產臺灣則透過物產、貿易的歷史,來勾勒歷史時期以來,臺灣的居民如何透過貿易,與外界產生連結;又如何開發山林,改變生態環境。

   透過本展覽與未來同系列的「原住民族的再現」、「常民生活」展,將傳達「臺灣意象」的兩個不同發展軸線,第一是「帝國的凝視」,也就是帝國如何從治理的角度來探索臺灣的地理與風土。

第二則是「在地的動能」,居住於臺灣的人們,在歷經不同帝國的統治後,逐漸凝聚出共同意識,並且在習得帝國的知識與技藝之後,發展出論述與描述自己的方式。

  點閱率:1767 詳細資料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資料筆數【40】頁數【4/4】 Facebook留言 展開 訊息公告 最新消息 合作與關懷 行事曆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館區環境 大銀幕電影 機器人專區 單一窗口服務 展覽資訊 特展外借 教育資源 科技教育 科普圖書館 刊物出版品 蒐藏與研究 學術研究 數位典藏 網站服務 志工園地 網路資源 互動交流 行政資訊 關於我們 政府公開資訊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