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布林带(英語:Bollinger Bands,略稱:BBands)也称为布林通道、保力加通道、包寧傑帶狀,或布歷加通道,是由美國作家、金融分析師约翰·包寧傑(John Bollinger) ... 布林通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布林通道(英語:BollingerBands,略稱:BBands)也稱為布林帶、保力加通道、包寧傑帶狀,或布歷加通道,是由美國作家、金融分析師約翰·包寧傑(JohnBollinger)在1980年代發明的技術分析工具,通過該工具,投資者可以看到金融工具或商品的價格如何隨著時間而波動。

該工具結合了移動平均和標準差的概念,其基本的型態是由三條軌道線組成的帶狀通道(中軌和上、下軌各一條)。

「中軌」為股價的平均成本,「上軌」和「下軌」可分別視為股價的壓力線和支撐線。

【S&P500指數】上圖:為包寧傑長條圖配合包寧傑帶狀,紅色為上軌、藍色為中軌、綠色為下軌;中圖:為%b值(收盤價的相對位置);下圖:為帶寬指標(上、下軌間寬度)。

目次 1定義 2兩大指標 2.1%b指標 2.2帶寬指標 3參見 4腳註 5外部連結 定義[編輯] 「布林通道」是這樣定義的: 中軌=N時間段的簡單移動平均線 上軌=中軌+K×N時間段的標準差 下軌=中軌−K×N時間段的標準差 一般情況下,設定N=20和K=2,這兩個數值是一開始創辦人所設計的標準用法,也是在布林通道當中使用最多的。

在日線圖裡,N=20其實就是「月均線」(MA20)。

依照常態分布規則,約有95%的數值會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正負2個標準差( ± 2 σ {\displaystyle\pm2\sigma} )的範圍內。

布林通道是由三條綫組成,在中間的通常爲20天平均綫,而在上下的兩條綫則分別爲信道頂和信道底,算法是首先計出過去20日收巿價的標準差,通常再乘2得出2倍標準差,通道頂爲20天平均綫加2倍標準差,通道底則爲20天平均綫減2倍標準差。

[1] 【S&P500指數】BollingerBands,顯示3組軌道,間隔一個標準差。

兩大指標[編輯] 由布林帶衍生出兩項頗為實用的指標——「%b指標」和「帶寬指標」,以輔助布林帶的判讀和運用。

%b指標[編輯] % b {\displaystyle\%b} 指標(Percentb,PB),以數字形式呈現收盤價在布林帶中的位置,做為交易決策時的關鍵指標。

例如:當%b值為0.5(或以百分比表示50%),代表收盤價處於布林帶的中間位置。

〖計算公式〗 %b值=(收盤價−布林帶下軌值)÷(布林帶上軌值−布林帶下軌值) 由於收盤價會在上、下軌道震盪遊走,幅度甚至大於軌道範圍(0~1),因此%b值沒有上下限。

當走勢向上突破,收盤價落於上軌上方時,%b值>1;而走趨向下突破,收盤價落在下軌下方時,%b值<0。

藉由觀察分析「%b指標」可以提供投資時的參考,依據指標的強弱走勢,作出買賣決策。

帶寬指標[編輯] 帶寬指標(Bandwidth,BW),是由布林帶中軌及上、下軌衍生出的指標,利用股價波動範圍以判斷趨勢的強度與轉折。

〖計算公式〗 帶寬指標值=(布林帶上軌值−布林帶下軌值)÷布林帶中軌值 布林帶中軌為股價的移動平均值(平均成本),所以帶寬指標值可視為通道上、下軌幅度與股價平均成本的比率(例如:當帶寬指標值為0.3,代表通道上、下軌幅度為股價平均成本的30%)。

「帶寬指標」值越高,代表幅度相對平均成本比率越大;值越低,代表幅度相對平均成本比率越小。

帶寬指標,最常用於限定收斂狀態,一種基於波動率的交易機會; % b {\displaystyle\%b} 指標,則用於淨化交易模式,也是交易系統的一種輸入訊息。

[1] 參見[編輯] 技術分析 移動平均 標準差 一目均衡表 腳註[編輯] ^BollingerBands官方網頁。

.[2014-1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外部連結[編輯] JohnBollinger的官方網站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1-18(英文) CapitalGrowthLett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ollinger的《資本成長通訊》官網)(英文) 名詞解釋:BollingerBands-BBands軌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b指標(Percentb)(繁體中文) 帶寬指標(Bandwidth)(繁體中文) 閱論編技術分析概念 突破信號 死貓反彈 道氏理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 市場趨勢 圖表 K線 卡吉圖(英語:Kagichart) 線形圖(英語:Linechart) 美國線 點數圖(英語:Pointandfigurechart) 技術圖表形態(英語:Chartpattern) 擴散型頂部(英語:Broadeningtop) 杯柄形態(英語:Cupandhandle) 雙重頂/雙重底形態(英語:Doubletopanddoublebottom) 旗形和三角旗(英語:Flagandpennantpatterns) 缺口(英語:Gap(chartpattern)) 頭肩 島型反轉(英語:Islandreversal) 突破策略 三角形態(英語:Triangle(chartpattern)) 三重頂/底形態(英語:Tripletopandtriplebottom) 楔形形態(英語:Wedgepattern) K線圖形態(英語:Candlestickpattern)基礎(英語:Candlestick_pattern) 十字線(英語:Doji) 錘子線(英語:Hammer(candlestickpattern)) 上吊線(英語:Hangingman(candlestickpattern)) 倒錘線(英語:Invertedhammer) 光頭光腳(英語:Marubozu) 流星(英語:Shootingstar(candlestickpattern)) 紡錘線(技術分析)(英語:Spinningtop(candlestickpattern)) 進階(英語:Candlestick_pattern) Hikkake形態(英語:Hikkakepattern) 啟明星(英語:Morningstar(candlestickpattern)) 三隻烏鴉(英語:Threeblackcrows) 白色三兵(英語:Threewhitesoldiers) 技術指標(英語:Technicalindicator)支撐和阻擋(英語:Supportandresistance) 底部(英語:Bottom(technicalanalysis)) 斐波那契回調 轉折點(英語:Pivotpoint(stockmarket))(PP) 頂部(英語:Top(technicalanalysis)) 市場趨勢 平均趨向指數(A.D.X.) 順勢指標(英語:Commoditychannelindex)(CCI) 非趨勢價格指標(英語:Detrendedpriceoscillator)(DPO) 應用確定指標(英語:Knowsurethingoscillator)(KST) 一目均衡表 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 質量指數(英語:Massindex) 移動平均(MA) 拋物線指標(SAR) 聰明錢指數(英語:Smartmoneyindex)(SMI) 趨勢線(英語:Trendline(technicalanalysis)) 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英語:Trix(technicalanalysis)) Vortex指標(英語:Vortexindicator)(VI) 動量(英語:Momentum_(finance)) 現金流指數(英語:Moneyflowindex)(MFI) 相對強弱指數(RSI) 隨機指標(KD) 真實強弱指數(英語:Truestrengthindex)(TSI) 終極指標(英語:Ultimateoscillator) 威廉指標(%R) 交易量(英語:Volume(finance)) 累積/派發線(英語:Accumulation/distributionindex) 簡易波動指標(英語:Easeofmovement)(EMV) 強力指數(英語:Forceindex)(FI) 負交易量指數(英語:Negativevolumeindex)(NVI) 能量潮(英語:On-balancevolume)(OBV) 賣權-買權比率(英語:Put/callratio)(PCR) 量價曲線(英語:Volume–pricetrend)(VPT) 波動性 真實波動幅度均值(ATR) 布林通道(BBands) 唐奇安通道(英語:Donchianchannel) 肯特納通道(英語:Keltnerchannel) 股市不穩定指數(VIX) 標準差(σ) 市場廣度(英語:Breadthofmarket) 漲跌指數(英語:Advance–declineline)(ADL) 阿姆氏指標(英語:TRIN(finance))(TRIN) 麥克連指標(英語:McClellanoscillator) 其它 估波曲線(英語:Coppockcurve) UI指數(英語:Ulcerindex)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布林带&oldid=68801996」 分類:技術分析金融數據分析市場趨勢股市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বাংলা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FrançaisעבריתBahasaIndonesiaItaliano한국어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தமிழ்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