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介紹-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精神醫學部的首批主管包括:部主任方俊凱醫師、一般精神暨身心科主任柯凱婷醫師、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任劉惠青醫師、老年精神科主任林承儒醫師、社區暨成癮防治科主任徐堅棋 ... 首頁>>精神醫學部>>本部介紹   本部介紹 一般精神暨身心科 兒童青少年心智科 老年精神科 社區暨成癮防治科   風華初露 馬偕精神科元老劉瑞騰醫師,1921年生,遠渡東瀛留學,1944年日本東京醫大畢業,並在日本東京帝大精神科擔任醫師,是台灣精神醫學之父林宗義教授的學弟。

1945年轉至日本東京都松澤病院,1947年回台灣,就職於台灣省立錫口療養院醫,即桃園療養院前身,而後該院於1949年國民政府接收改制,舊址在今台北市虎林街與忠孝東路附近,此為全台第一所精神科公立療養院,劉瑞騰醫師1950年升任為該院副院長。

因感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不足,而於1961年加入馬偕醫院。

馬偕醫院精神科/身心內科有著悠久、優良的傳統,是早期台灣精神醫學界的重要起源地。

後進學子在前輩蓽路藍縷的堅實基礎下,再創新頁來服事這世代的人們。

    曲港跳魚 1961年6月1日在內科系內成立神經精神科,由劉瑞騰醫師主持;1966年7月,羅慧夫院長指示由劉瑞騰醫師主持每週一次全院性的「完整醫治討論會」,強調身心靈群的完整醫治。

1966年9月劉瑞騰醫師推展自殺未遂患者的調查及防治,並於1969年3月6日成立東南亞第一個「自殺防治中心」。

之後,馬偕身心內科(即神經精神科)正式成立於羅斯福路分院(今古亭區YMCA處),劉瑞騰醫師擔任首屆主任。

1979年3月精神科遷於台北中山北路;1980年1月,劉瑞騰醫師到日本九州大學進修期間,張典齊醫師代理主任。

1981年7月張典齊醫師辭職,劉瑞騰醫師再擔任主任。

1981年7月於台北院區二樓設2A、2B病房共18床。

1985年6月1日,洪奇昌醫師續任主任。

1986年7月4日,病房遷至淡水院區33及34病房。

1987年7月1日,馬偕神經精神科正式分為精神科與神經內科,自此33病房成為精神科專屬病房。

同年,馬偕台東分院成立,吳光顯醫師任台東分院神經精神科主任。

1987年9月,洪奇昌醫師從政,由曾憲洋醫師續任主任。

曾憲洋任職主任期間致力住院醫師的培育養成,視病猶親及教學認真的態度,鼓勵後進豎立良好的典範。

    行遠自邇 1991年7月1日,曾憲洋醫師另有高就,遂由吳光顯醫師接任主任。

馬偕精神科在吳光顯主任的領導下,逐漸成長卓壯。

1992年7月,淡水院區38病房增設身心病房六床;1994年7月,身心病房12床改設於淡水院區39病房;1993年8月開始居家照護業務。

1994年起,本科更進一步規劃未來的規模。

1996年,簡錦標教授在本科開設恐慌症團體治療特別門診至今,助人無數。

    晨曦曙光 1999年7月1日,劉秋平醫師接任本科主任。

劉秋平主任經歷完整,在台大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歷任三軍總醫院、國軍北投醫院等主治醫師,1991年到本科任職。

劉主任在前人既有的基礎上更建高樓,除了積極建設科內軟硬體設備、加強科內人員訓練、注重科內學術風氣之外,更與大台北地區各精神醫療機構合作,並拓展社區精神醫療、復健精神醫療的領域。

1999年10月1日,本科於台北院區增設急性病房(5C病房)15床及日間病房,擴大本科的服務。

2002年底,新竹院區成立,徐堅棋醫師開始支援門診業務,擴大精神科的服務;同時期,台東院區在陳灼彭主任的主持下,台東精神醫療的可以獨立運作且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劉秋平主任的領導的四年之中,馬偕精神科在質與量上,都有穩健而顯著的成長。

然而,劉秋平主任辛苦劬勞,為科奉獻,身體有了變化,劉珣瑛醫師接手掌舵。

    燕子飛時 2003年9月,劉珣瑛醫師接續科主任,開展馬偕精神科的新風貌。

劉珣瑛主任為英國倫敦大學精神醫學博士,於2001年回國之後,在本科大力推動研究風氣,讓長年以堅強臨床服務的馬偕精神科,更加添學術研究的角色。

劉珣瑛主任在本科既有規模基礎上,從學術、臨床、制度等各層面強化本科體質,特別推動本科學術研究與各專業在職進修。

自此階段,馬偕精神科開始有多項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等研究計畫案,並與多所國內、外的研究機構或學校進行合作研究。

本著重視學習成長與積極培育人才,多位主治醫師、心理師、護理師等陸續接受醫院公費至國外、國內著名機構進修。

2003年於台北院區增設「兒童日間照顧中心」、2004年下半年擴建淡水院區急性病房(現33病房)、2005年增加日間病房的服務與病床數。

本科重視精神醫療的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整合性服務,各專業蓬勃發展齊頭並進,開創發展各項職能復健、心理治療、社工服務等,嘉惠病患。

    大鵬展翅 鑒於國內自殺率逐年增加,為回應時代需求,馬偕紀念醫院於2005年11月重新揭牌「自殺防治中心」,以特殊單位的組織架構與精神科並存,由劉珣瑛醫師兼任主任,建立國內第一所醫院自殺防治中心,結合服務、教學、研究的模式,自我期許為國內自殺防治的標竿醫院。

2006年4月,劉珣瑛主任帶領2位主治醫師(方俊凱、林承儒)及1位總醫師(吳書儀)前往美國參訪自殺防治的重鎮─羅徹斯特大學精神科,學習醫學中心如何發展自殺防治。

隨後又立即轉往西雅圖參與美國自殺學會的年會,與世界一流的學者共處一堂,開創新視野。

其中,我們認識了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林納涵(Linehan)教授,開始馬偕發展辯證行為治療的新紀元。

2006年7、8月,方俊凱醫師公費至澳洲國立自殺研究暨防治研究院(WHO特約機構)進修,學習社區與全國性自殺防治的計畫與研究,是台灣第一位至世界衛生組織(WHO)特約自殺防治機構進修的專業人員。

此後,自殺防治在馬偕不斷發展,領先群倫。

2009年7月,孫藝文醫師接任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在其指導之下,自殺防治工作邁向認證之路。

此後,2010年10月取得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林納涵教授認證,成為全亞洲最大的辯證行為治療機構,也是美國本土以外,全球第二大的機構。

2010年12月,馬偕自殺防治中心更取得「國家品質標章」(SNQ)的認證。

    星光燦爛 馬偕紀念醫院是台灣所有醫學中心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綜合醫院,除了自殺防治中心,馬偕也是台灣最早設立加護病房與安寧病房的醫院。

2007年11月1日,馬偕精神科舉辦全台灣首次的「心理腫瘤研討會」;2009年10月25日,方俊凱醫師促成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TaiwanPsycho-OncologySociety,TPOS)在本院成立。

2010年7月,由方俊凱醫師續任主任。

在院方各主管的支持,以及科內同仁不吝指教之下,馬偕精神科開始迎向第二的50年的開端。

為擴大臨床服務與學術研究,我們正邁向成立「精神醫學部」的目標前進。

2012年3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前院長陳喬琪教授正式加入我們,成為馬偕精神科的一員,更加顯示我們不斷強化陣容,提升醫療品質。

2011及2012年,連續兩年日本醫療平衡計分卡學會理事長─日本大學高橋淑郎教授,率領貴會理監事來馬偕紀念醫院拜訪,特別關注馬偕精神科與自殺防治中心的經營管理,認為馬偕精神醫療管理模式足以讓日本醫界參考,因此向方俊凱主任邀稿,以「運用平衡計分卡經營以醫院為基礎的自殺防治中心」刊登於2013年日本「健康照顧平衡計分卡研究雜誌」。

自2010年起,馬偕精神科的學術研究論文大幅度在質量上提升。

2010年至2014年,刊登於國際SCI與SSCI期刊的論文數達到69篇,不但是在論文的數量上創新高,在品質上也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登上國際上的指標性期刊,例如:李朝雄醫師的論文刊登於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與Lancet,劉珣瑛醫師的論文刊登於Addiction與Pediatrics,吳書儀醫師的論文刊登於ActaPsychiatricaScandinavica,方俊凱醫師的論文刊登於Psycho-Oncology等。

在教育部定教職方面,至2014年底,醫師共有7人有部定教職,非醫師職系亦有7人有部定教職。

精益求精,是我們奮鬥不懈的使命。

2012年底,南太平洋斐濟共和國(Fiji)在我國外交部的牽線下,開始與馬偕精神科開始接觸,希望我們能協助提升斐濟之精神醫療服務水準,於是由陳喬琪教授與方俊凱主任在2012年11月前往斐濟了解實況。

2014年6月,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的主導下,馬偕精神科再度派出5人代表團前往斐濟與各政府及民間單位協調溝通,並拜見斐濟總統、衛生部長,以及訪問聯合國南太平洋辦事處,最終確認將由馬偕精神科與ICDF一起參與並且協助斐濟精神醫療服務的提升,且協助斐濟成立斐濟自殺防治中心,此舉堪稱是台灣醫學史上第一次以精神醫療協助外國提升整體精神醫療服務的計畫。

這是馬偕榮神益人的具體表現。

    從零開始 2005年,在劉珣瑛主任擔任精神科主任時,即開始向院方提出成立精神醫學部之願景。

經歷數任院長的鼓勵與支持,特別是在楊育正院長與施壽全副院長的指導與勉勵,以及企劃室同仁的技術指導之下,2015年2月5日,得到馬偕董事會黃春生董事長及全體董事的支持,正式成立「精神醫學部」。

在馬偕紀念醫院135年的歷史中,臨床科系除了內、外、婦、兒四大部,精神醫學部正式成為臨床第五部,再度凸顯出馬偕紀念醫院以愛人如己、關懷弱勢的基督教精神。

精神醫學部對於有54年歷史的馬偕精神醫療服務來說,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時刻。

2015年2月5日,是馬偕精神醫學部的成立日,3月1日四科主任正式上任,代表著我們的醫療服務、教學、研究,都將邁向全新的一頁。

精神醫學部的首批主管包括:部主任方俊凱醫師、一般精神暨身心科主任柯凱婷醫師、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任劉惠青醫師、老年精神科主任林承儒醫師、社區暨成癮防治科主任徐堅棋醫師。

此外,李朝雄醫師也於2015年起擔任馬偕醫學院醫學系的精神科學科主任。

馬偕精神醫學部的存在,不但要在馬偕紀念醫院成為有價值的一分子,更要為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的精神醫療,成為為主做工的光與鹽。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詩篇八十四:6)馬偕精神科在這個世代,將不斷提升,以成立精神醫學部為目標,繼續在台灣的一個角落,為許許多多失喪的心靈,尋找身、心、社、靈的真正平安。

    榮耀歸予上帝、平安歸予病人   2010年 國家品質標章(SNQ)自殺防治中心 辯證行為治療與建構主義治療─馬偕自殺防治中心,為台灣建立全方位的自殺防治模式   2010年 台北市勞工局庇護工坊評鑑甲等    喜樂工作坊   2011年 國家品質標章(SNQ)自殺防治中心 戒酒消愁防自殺、五全照顧保安康   2011年 台北市勞工局庇護工坊評鑑甲等    喜樂工作坊   2011年 中央健康保險局台北業務組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醫療服務改善計畫」社區醫療服務    金牌獎   2011年 中央健康保險局台北業務組    馬偕紀念醫院 便民服務    銀牌獎   2012年 新北市身心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評鑑甲等   2013年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精神科 翱翔圈:提升精神科日間照護病人社會功能潛力獎(14-A10045)   2013年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腫瘤科暨精神科 愛的抱抱圈:運用『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手法預防癌症病人 院自殺事件潛力獎(14-A10044)   2013年 國家品質標章(SNQ)自殺防治中心 幸福捕手─在社區、職場、校園拯救生命   2013年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庇護工場評鑑優等喜樂工作坊   2014年 國家品質標章(SNQ)精神科 重建生命的尊嚴-連貫性的精神復健服務         2019-12-30 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