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前農業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濱文化人生活在幾十人的小團體裡,男人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採集野菜和果實。

... 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明日開館 09:00-17:00 ::: 網站總覽 聯絡我們 預約購票 English 會員登入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我的瀏覽 會員登出 熱門查詢: 徵才 恐龍卡 雨林溫室 科學攝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植物園 一般民眾 教師學生 研究人員 志工家族 參觀與服務 參觀資訊區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入館與優惠 交通及停車 觀眾服務區 線上服務 綜合服務中心 恐龍卡申辦 遺失物招領公告 無障礙服務 餐廳紀念品店 科博館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廳介紹 展廳平面圖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各劇場位置圖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鳥瞰劇場 環境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相關程序 可借用項目 展覽回顧 學習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科學大使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補助中部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行動智慧學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學學習中心 科普傳播頻道 NSL自然科學現場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科博揪咪秀Podcast 學習資源庫 特展線上解說 展示主題線上解說 天文事件 活動花絮 線上博物館 研究典藏與圖書 蒐藏區 概 況 蒐藏管理 蒐藏數量 蒐藏資料庫 研究與圖書 館藏查詢與新書 圖書館服務 研究著作與出版投稿 索羅門群島植物誌 同仁著作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館史 館長 科博標識 政府公開資訊 大事紀 重大政策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申請服務 科博館線上檔案展 檔案管理學習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檔案相關網站 檔案應用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公共服務場所 人員職稱 單位名稱 廉政園地 廉政訊息 廉政會報專區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政風法規 影音宣導專區 常見問答 開放與購票 交通與餐飲 團體參觀 恐龍卡 志工‧實習‧徵人 訂閱電子報 加入科博 志工家族 參觀與服務 參觀資訊區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入館與優惠 交通及停車 觀眾服務區 線上服務 綜合服務中心 恐龍卡申辦 遺失物招領公告 無障礙服務 餐廳紀念品店 科博館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廳介紹 展廳平面圖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各劇場位置圖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鳥瞰劇場 環境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相關程序 可借用項目 展覽回顧 學習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科學大使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補助中部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行動智慧學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學學習中心 科普傳播頻道 NSL自然科學現場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科博揪咪秀Podcast 學習資源庫 特展線上解說 展示主題線上解說 天文事件 活動花絮 線上博物館 研究典藏與圖書 蒐藏區 概 況 蒐藏管理 蒐藏數量 蒐藏資料庫 研究與圖書 館藏查詢與新書 圖書館服務 研究著作與出版投稿 索羅門群島植物誌 同仁著作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館史 館長 科博標識 政府公開資訊 大事紀 重大政策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申請服務 科博館線上檔案展 檔案管理學習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檔案相關網站 檔案應用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公共服務場所 人員職稱 單位名稱 廉政園地 廉政訊息 廉政會報專區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政風法規 影音宣導專區 常見問答 開放與購票 交通與餐飲 團體參觀 恐龍卡 志工‧實習‧徵人 訂閱電子報 加入科博 志工家族 志工家族 志工活動大代誌 不知不可 行事曆 志工室的叮嚀 志工職前講習 志工進階講習 志工在職訓練 值勤系統 個人志工值勤系統 鳥園志工值勤系統 高中志工值勤系統 志工制度 關於我們 業務現況 徵募步驟 工作內容及範圍 徵募對象 服務時間 獎勵措施 福利回饋 相關法規 志工刊物 2022年靜電 2021年靜電 2020年靜電 2019年靜電 2018年靜電 2017年靜電 2016年靜電 2015年靜電 2014年靜電 2013年靜電 2012年靜電 2011年靜電 2010年靜電 2009年靜電 志工徵募 一般志工 高中志工 活動剪影 社團活動 活動訊息 社團紀錄 活動照片 與志工室聯絡 歷史回顧 回顧110年 回顧106年 回顧105年 回顧104年 回顧107年 回顧108年 回顧109年 921地震教育園區 最新消息 園區簡介 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導覽解說 劇場及地震體驗 園區地圖及設施 交通資訊 參觀須知 主題展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地震工程教育館 影像館 防災教育館 重建記錄館 觀眾服務 服務中心 轉轉BAR 表單下載 遺失物查詢 常見問答 科教活動 111年 110年 109年 到校服務 活動介紹---111年寒假 新課程介紹 1-2年級課程 3-4年級課程 5-6年級課程 常見問答 申請結果 肖像權暨個資使用同意條款 電子報 人文生態學習策略聯盟 English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最新消息 預約導覽 科教活動 到校服務 111年 110年 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導覽時間 參觀須知 周邊景點 交通路線 觀眾服務 無障礙服務 園區設施 申請表下載 常見問題 遺失物公告 停車資訊 關於園區 歷史沿革 展館介紹 吉祥物穿山甲賴瑞 公共藝術 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 紀念刊物 國際研討會 2018國際研討會 2013國際研討會 人文生態學習策略聯盟 English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最新消息 關於園區 園區介紹 歷史沿革 交通路線 遊園需知暨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電動接駁車 參觀資訊 全區路線 A區路線 B區路線 C區路線 D區路線 生命演示場 親禽園 預約申請 預約導覽 校外教學申請 親禽園預約 鳥園志工 鳥園志工值勤系統 鳥園志工值勤規則 到校服務 活動介紹 生態教育課程系列 申請結果 遺失物公告 人文生態學習策略聯盟 English AbouttheBirdPark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分眾導覽 一般民眾 教師學生 研究人員 植物園 網站總覽 English 展廳介紹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農業生態 ::: 目前位於: 首頁〉 展廳介紹〉 人類文化廳〉 農業生態〉 臺灣史前農業 ::: 臺灣史前農業         【臺灣史前農業小百科】 一、臺灣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生活 考古學家曾在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中,找到兩、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骨化石,命名為「左鎮人」,是已知最早居住在臺灣的人類。

左鎮人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間,利用海平面大幅下降的機會,從華南地區徒步越過現在的臺灣海峽來到臺灣。

考古學家曾經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挖到許多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稱之為「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人生活在幾十人的小團體裡,男人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採集野菜和果實。

他們還不會農耕,經常為了尋找食物而到處遷移。

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而粗糙,只是把石塊打破,利用碎石片的銳利邊緣,切肉、剖魚或刮削木頭。

他們也會把獸骨削尖磨利,做成魚叉或釣?來捕魚,或利用骨針縫製皮衣。

直到距今五千多年前,有一批挾帶著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才結束了臺灣的舊石器時代。

二、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業 距今五千多年前,一批擁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人,乘船來到臺灣。

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大坌坑文化」人,是最早的南島語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的始祖。

大坌坑人的聚落,散布在臺灣各地的河口或海邊。

他們過著定居的生活,已進入刀耕火種的游耕農業階段,但狩獵和採集生業仍然很重要。

考古學家發掘臺南縣南關里、南關里東二個遺址,獲得大量炭化的稻米與粟,顯示最遲在距今4800年前,大坌坑人已經栽種稻米與粟。

大坌坑人已經養狗,可能栽種芋頭之類的根莖類作物,並大量捕魚、採貝,廣泛利用海洋資源。

他們會種植苧麻,用紡輪將麻纖維紡成麻線,以水平背帶機織布,或打製樹皮布,用來製作衣服。

他們也會製作陶容器,用草或籐編籃子與蓆子。

距今4500年到3500年間,是臺灣的新石器時代中期。

大坌坑文化人的後裔逐漸散佈到臺灣各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考古學家稱為「繩紋紅陶時代」。

距今4000年前,繩紋紅陶人已經進入高山地區,在河階地上耕作。

他們種植的農作物,以耐旱的粟及根莖類作物為主。

距今3500年到2000年間,是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當時又有許多南島語族的移民,從不同的原居地航海進入,使臺灣各地的史前文化,都呈現獨特的面貌。

在這個時期,臺灣史前遺址的數量大增,遺址面積也加大,顯示當時人口數量大幅成長,而農耕技術與耕地面積也隨之增長。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具以石器為主,以石斧和石錛砍樹闢地,石鋤掘地耕種,石刀、石鐮採收穀物,石杵搗米去殼。

三、臺灣鐵器時代的農業 距今2000年前,由於臺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史前居民,開始煉鐵及製造鐵器,使臺灣進入了鐵器時代。

「十三行文化」人是一波新移民,也屬於南島語族,可能在原居地就會煉鐵,移民臺灣時把煉鐵的技術也帶了進來。

他們用泥土和石塊砌成煉爐,放入鐵砂和木炭,並用風箱鼓風生火,將鐵熔化還原。

然後用石鎚反覆敲打燒紅的鐵塊,打製成各種工具。

當時臺灣其他地區的史前居民,雖然自己不會煉鐵,卻也發現鐵器的好處,經常想從十三行人那裡換些鐵製的工具來用。

他們用鐵矛頭、箭頭來打獵,用鐵製的鋤頭種田,用小刀切割,用鐮刀採收稻穀,也用鐵斧與鐵鑿來砍樹、築屋與造船。

當時住在內陸及高山地區的史前居民,比較不容易取得鐵器。

在這些地方,主要仍然使用石器,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鐵器時代的生業方式,與新石器時代並沒有很大的區別,也是以種植稻米、粟及根莖類作物為主。

狩獵、採集、捕魚與拾貝是最重要的輔助生業,豢養的動物有狗與雞,狩獵的動物以鹿和野豬為主。

由於鐵器比石器的生產能力強得多,使得當時人口又大幅增加,遺址的規模也更大了。

由海外進口的玻璃、瑪瑙等裝飾品,已被普遍採用。

考古學家認為,十三行人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而臺灣各地鐵器時代的文化,也幾乎都能找到與近代原住民族群之間的關聯。

四、臺灣原住民的農業 從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南一帶開始,臺灣就進入了歷史時代。

當時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之外,臺灣共有二、三十個說不同語言的原住民族群。

居住在臺灣西部與北部平原地區的十個原住民族群,被稱為平埔族,在清領初期時逐漸融入漢人社會,到了十九世紀末,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了。

平埔族最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最遲在十八世紀初期,已經向漢人學會了用牛犁耕,可能也從中國引進新品種的水稻。

當時耕田主要是婦女的工作。

平埔族的稻作,一年一穫,田地隔年休耕。

收割稻穀時,全社男女通力合作。

根據早期的方志記載,平埔族以手摘稻,不用鐮、銍等工具。

稻禾收割回來,倒懸在住家附近的小屋「禾間」中晾乾。

平埔族的婦女,計算每天要吃的分量,以木製杵臼將稻穀舂打去殼,再蒸熟食用。

居住在臺灣高山與東部地區的原住民,以前稱為高山族。

他們主要以山田燒墾的方式耕作,就是砍伐林木、焚燒作為肥料,然後就地耕種的原始農業方法。

原住民種植的作物種類很多,穀類作物中以粟最重要,有一連串與粟相關的農耕祭儀,其他還種植陸稻、水稻、玉米等。

他們種植的根莖類作物包括芋頭、薯蕷、樹薯、甘藷,樹生作物有香蕉、麵包果,也種植蔬菜、南瓜、豆類等。

除了農耕以外,臺灣原住民也依照各地自然環境的情況,進行狩獵、畜養、捕魚和採集等輔助性的生產活動。

近年來,隨著市場原則經濟與貨幣交換體系的引入,臺灣原住民也開始栽種水果、蔬菜、茶葉等經濟作物。

2020/01/21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