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到像「長釘子」!粉瘤、疔瘡千萬別自己亂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發炎的粉瘤、疔瘡雖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然而不是所有會痛的都只是粉瘤或是疔瘡這麼單純,有一些特別容易復發、很難控制的發炎,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 ...
首頁 / 美容美容痛到像「長釘子」!粉瘤、疔瘡千萬別自己亂擠皮膚反覆發炎是警訊圖/ShutterstockCasanayafana 閱讀,對身體好! 2019-10-21分享傳送A+皮膚科門診,如果看到患者面帶愁容,走路姿勢有點奇怪,或是請患者坐下時猶豫再三、坐姿有點歪歪扭扭的,通常就是在大腿內側、屁股附近,突然長一顆壓了會痛的東西,因為很痛,會讓人覺得芒刺在背,因而改變姿勢;有時候,老一輩的患者會直接用閩南語跟醫師說:「我長釘子了!」這當然不是真的身上長了釘子,而是這種痛感,就像根釘子釘在皮膚上一樣難受,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外乎兩種病因:粉瘤或是疔瘡。
這兩種疾病,急性期治療方式大同小異,然而病程卻大相逕庭,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不同吧!(提醒:以下有患部黑白照片)粉瘤是良性囊腫易復發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英文名字叫Epidermalcyst,名字中有個「瘤」字,就表示他是屬於增生性的疾病,大多數增生性的疾病,要根治都需要手術切除。
我常常這樣跟患者解釋什麼是粉瘤,我們把粉瘤想像成一顆水球,但是水球裡面裝的不是水,是白色的角質,這些角質,是水球的壁分泌出來的,角質分泌越來越多,水球就越來越脹大,所以原先在皮膚下面小小米粒大的東西,經年累月之後,就慢慢長大,長成一顆花生米大,甚至變成一顆乒乓球大小。
這顆水球埋在皮膚裡面,大多數的情況下,可以相安無事,然而一旦水球大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因為受到擠壓而破裂,水球破裂之後,裡面的內容物如果外漏,就會引發發炎反應,反應在臨床症狀,外觀上看起來變的紅紅的、摸起來熱熱的,同時壓了會痛,或是不壓也會隱隱作痛。
由於粉瘤是增生性的疾病,如果沒有移除它,它就一直都在,只要它還存在一天,就有發炎的可能,因此粉瘤發炎常常會在同一個部位反覆發生。
圖/粉瘤。
疔瘡是可以痊癒的毛囊感染如果單一個毛囊受到感染,我們叫它毛囊炎(Folliculitis);如果是好幾個相鄰的毛囊都一起被感染,我們叫它疔瘡(Furuncle);如果這好幾個毛囊的感染已經擴及到鄰近的皮下組織,我們叫它癤或是癰(Carbuncle);如果感染深到皮下脂肪、大到一定的範圍,我們叫它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
疔瘡的感染來源,最常源自於細菌,尤其以正常皮膚就會有的細菌,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大宗,因此只要把細菌殺死了,疔瘡就可以痊癒,不會反覆發生。
圖/疔瘡。
粉瘤、疔瘡千萬不可自己擠治療發炎的粉瘤,或是正在感染的疔瘡,通常以口服抗生素、消炎藥、外用抗生素為主,同時做好傷口照護,不論是粉瘤或是疔瘡,都可以在一週內得到大幅度的緩解。
然而,我常常遇到患者,在疾病初期一直想要把粉瘤或疔瘡的內容物擠出來,不管是用手指掐、還是特意去買偏方來「吊出」內容物,這其實都會讓發炎惡化,請千萬不要這樣做!粉瘤會發炎是因為水球壁破掉而讓內容物外漏,引起發炎反應,用力去擠,只會讓內容物更往皮膚深層擴散,讓發炎反應更深、更廣、更惡化。
疔瘡初期不一定會有膿產生,硬要擠,可能會把原本已經被白血球包圍好的細菌往外推,引發鄰近部位感染,也有可能因為擠壓的過程製造了新的傷口,讓皮膚門戶大開,細菌長驅直入。
圖/由左至右為完整粉瘤、發炎粉瘤、疔瘡。
切開排膿須由專業醫師執行針對發炎厲害、內容物已經液化呈膿的粉瘤或疔瘡,直接切開病灶、排出這些膿液,確實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切開排膿的重點,在於「切開」、妥善消毒之後,在粉瘤或疔瘡上面切開一個乾淨的切口,切口的深度要夠,才能讓底下的膿液順利排出人體,不會擴散到旁邊,這才是有效的治療。
因此切開排膿,請找皮膚科醫師或外科醫師,使用無菌器械、妥善消毒過後執行,合格的醫師使用的刀片或針頭,是一次性使用過後就丟棄,並不會重複使用,所以請不要以為在家裡,用火烤一下縫衣針、或是美工刀,就可以有一樣的結果,消毒不當,往往會讓感染變得更複雜、更難治療。
根治的方法剛剛提到,粉瘤是增生性的囊腫,如果包住粉瘤的水球壁不清除,粉瘤就一直都在。
通常一顆體積不大、完整包覆的粉瘤,不用積極處理,可以學著跟它和平相處;然而如果粉瘤的體積越來越大,或者長在容易摩擦、受壓迫的部位,像是大腿內側、腋下、背部、屁股這些地方,往往粉瘤就會反覆發炎,而影響到日常生活。
反覆發炎的粉瘤,我就會建議患者做手術切除,然而手術的時機很重要,正在發炎的粉瘤,不建議動刀,因為發炎時期,正常組織與粉瘤組織夾雜在一起,不容易辨認清楚,不但動刀的範圍會變大、傷口容易出血、粉瘤更不容易拿乾淨,因此,醫師會等到粉瘤發炎好轉、不會痛、恢復成原來的大小,最好是可以摸出明顯的邊界時,再進行手術。
發炎時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發炎的粉瘤、疔瘡雖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然而不是所有會痛的都只是粉瘤或是疔瘡這麼單純,有一些特別容易復發、很難控制的發炎,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像是長在嘴周,要小心可能是牙周發炎後形成的膿瘍;長在肛門附近,要小心可能是肛門瘻管的皮膚開口;長在腋下、腹股溝,要注意可能是化膿性汗腺炎的初期表現。
皮膚若出現急性會痛的病灶,屬於急性皮膚病,請儘快就醫,不要拖延,早期治療可以降低永久性疤痕產生的機會。
專科醫師的貼心叮嚀:粉瘤&疔瘡• 粉瘤是良性囊腫,不處理沒關係,如果粉瘤破掉,會引起發炎,造成紅、腫、熱、痛。
粉瘤要根治,需要手術切除。
• 疔瘡是好幾個毛囊同時受到感染,最常見是細菌感染,疔瘡好了就痊癒了。
• 疔瘡或粉瘤都不能自己擠,會惡化發炎,通常吃藥、擦藥,一週內會緩解。
(本文作者為懿聖皮膚科院長;原圖文刊載於游懿聖《皮膚專科醫師傳授45堂健康課》/原水文化)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遠見雜誌/天下文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哈佛商業評論/1號課堂/50+Copyright©1999~2022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Allrightsreserved.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9:00~12:30;13:30~17:00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延伸文章資訊
- 1粉瘤?粉刺?青春痘?別傻傻分不清楚! | 皮膚| 科別| 元氣網
粉瘤要怎麼做才能根治?粉瘤手術傷口會很大嗎?我臉上這顆突突地到底是粉瘤還是粉刺?我這顆粉瘤不痛不癢,應該要處理它嗎?如果感染了腫起來該怎麼做 ...
- 2醫病》左腮下小硬塊誤為「小痘痘」 輕熟女竟罹惡性腫瘤
輕熟女臉上長小硬塊以為是「小痘痘」,半年後診斷竟是惡性腫瘤。 ... 理會,不料,半年後硬塊變大且有疼痛感,再度檢查赫然是罕見的下頷腺惡性腫瘤。
- 3痛到像「長釘子」!粉瘤、疔瘡千萬別自己亂擠
發炎的粉瘤、疔瘡雖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然而不是所有會痛的都只是粉瘤或是疔瘡這麼單純,有一些特別容易復發、很難控制的發炎,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 ...
- 4痘痘硬又痛冒不出來,是粉瘤嗎?皮膚科醫生教你不用擠
- 5淺談常見『皮下』腫瘤〜 | 新聞稿| 訊息專區|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粉瘤又稱『表皮囊腫』,和我們臉上常見的“粉刺”其實是近乎相同的結構, ... 或疼痛並非肉瘤的典型症狀,所以只要在皮膚內發現新的不明腫塊或原有腫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