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新課綱|康軒國小12年國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匯集12年國教新課綱相關教育議題,並介紹康軒版國小教材最新資訊、全領域研習課程,另提供康軒國小教材獨創主題人物之周邊好康下載。

Togglenavigation 選單 請輸入關鍵字 search 課綱/素養 課綱新知 秒懂新課綱 漫畫說新綱 美感體驗 設計理念 人物介紹 素養學堂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英語 閩客語 教材亮點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藝術 綜合活動 英語 閩客語 研習活動 研習維他命 研習場次 好康下載 最新訊息4 訊息 × 尚未開放 Close 回首頁 課綱新知 秒懂新課綱 關於課綱,十二年國教和九年一貫的差異是什麼? 課綱其實差異不大。

九年一貫課綱十大基本能力強調的「能力導向」,其精神及內涵與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重視的「核心素養」契合,並有延續之處。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提出的「素養」概念,並非推翻或否定九年一貫強調的能力,而是豐富並落實「能力」的內涵,透過課程及教學設計,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節數採取固定制外,有些領域名稱及結構有變動。

下方表格可一目了然。

整體說來,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就是延續上一階段的教育成果,再進一步調整並深化。

新課綱用「核心素養」將國小、國中、高中不同的教育階段做橫向(各領域、各科)及縱向(各學習階段)的課程發展,使課程更有系統性、邏輯性及順序性。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節數採取固定制外,有些領域名稱及結構有變動。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宣講第五版(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強調的願景、課程目標是什麼?核心素養又是什麼,要如何落實?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重視「全人教育」,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最重要的是學校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與熱情,教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實踐、運用到生活之中。

自發、互動、共好,就是學生可以「自、動、好」!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強調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這個圓輪就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核心素養,分為三大面向、九大項目(簡稱三面九項)。

強調在生活情境中,達成三面九項的內涵,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核心素養」的轉化與發展,乃從總綱轉化到各教育階段、各領域/科目,再分別發展各領域/科目的理念與目標,並對應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領域課程中,「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兩者關係密切,且互為表裡,總稱為「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生面對生活環境、議題與情境時,所展現的能力、態度與行動。

學習內容 認識人類探索世界累積的系統知識,作為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必要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宣講第五版(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核心素養」和21世紀的關鍵能力「5C力」,兩者所強調的概念與精神似乎有相近之處?達成「核心素養」的教學,是否就等同於擁有「5C力」?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和二十一世紀的關鍵能力「5C力」,其「概念與精神」相同,希望培養的「能力」也是一樣的。

新課綱精神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從三面九項及生活情境中學習,培養學生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的「核心素養」。

而5C力強調溝通、合作、問題解決、思辨、創造的能力,更可以分別和核心素養對應,這兩者確實是相近的。

只要我們的教學是「素養導向的教學」、教材是「素養導向設計的教材」,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逐漸養成素養,並擁有二十一世紀的關鍵能力。

老師教導的知識是有限的,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在網路找到。

學生要的是探求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面對未來的各種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及「5C力」就是能改變未來或國家的力量。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中小學數位補助學科閱讀計畫/5C論述 素養導向的教學應如何進行?教材設計要注意什麼? 素養導向的教學展現 重視學科知識,也重視跨科的整合。

重視知識的學習,也重視知識如何應用在真實情境中,以及如何習得知識的學習方法。

重視知識的應用,也強調知識應用的社會脈絡、價值觀與態度。

素養導向的教學原則與方法 不僅教知識,也要教技能與情意。

不僅重視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歷程與方法。

不僅教抽象知識,更要重視情境學習。

不僅要在學校中學習,更要能夠落實於社會行動。

素養導向的課程及教學發展 設計教學活動或共同備課時,可以依照以上原則來思考、檢視與調整,原則清楚又方便。

朝這個方向努力、修改,並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素養。

素養是逐漸累積的,形塑素養需要時間,學生在生活化、脈絡化中學習,不但可激發學習意願,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下,才能理解並修正學習經驗。

唯有持續與堅持,才是正確的方向!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洪詠善、范信賢等2015.07)。

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國家教育研究院范信賢2016.03)。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重視素養,評量也要「素養導向」,紙筆測驗要如何評量素養呢? 素養導向的評量設計會引導素養導向的教學,讓十二年國教總綱精神可以真正被落實。

實際上,在往年的國中會考已經悄悄放入素養試題了。

目的在評量學生是否可以應用在真實情境,能夠活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單純的提取知識。

素養導向的紙筆測驗,命題時要注意的重點 【重點1】布題強調真實情境: 真實情境指日常生活、學習脈絡或學術探究中可能遭遇到的問題情境。

讓學生體會所學與生活或職涯是有關的,進而提升學習興趣。

例如:下方試題雖然布題有買馬卡龍的情境,但在真實生活中,買馬卡龍並沒有計算馬卡龍面積的需求,與學生的生活並無連結,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就不是素養導向試題。

【重點2】評量強調跨領域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 跨領域核心素養是三面九項中跨領域/科目的共同核心能力,不是指評量的題材要跨領域/科目。

例如:下方的國中會考試題,就是評量跨領域能力的素養導向試題。

處理複雜訊息是因應未來生活必須具備的,也是素養導向學習的目標之一。

素養導向試題經過適當設計,也可以利用簡短或少量的訊息,引發核心素養的練習。

參考資料來源: 素養導向「紙筆測驗」要素與範例試題(定稿版)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素養評量實踐:從定義內涵到評量配套(陳柏熹、宋曜廷2018.1.13) 十二年國教有哪十九個議題?如何融入? 這些議題已經放入各領域綱要中,所以教科書編寫時一定會融入,老師教學時,也可以透過校本課程或在教學時適時融入。

將「議題融入教育」是為了強化學校教育與生活的連結,養成學生「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的素養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2018.09)。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領域課程綱要。

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議題融入課程之規畫 十二年國教將「自然與生活科技」改為「自然科學」和「科技」,但「科技」從國中開始實施,未來國小如何因應與培養科技素養呢?而「程式設計」納入國小課綱是世界教育趨勢,國小的新課綱也有嗎? 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中,沒有訂定國小的科技領綱。

但是可以透過「科技教育」、「資訊教育」兩項議題融入各領域教學。

程式設計屬於「資訊科技」的範疇,各縣市教育局陸續訂定了資訊科技的教學綱要,所以學校依據規定規畫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A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 臺北市益教網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校訂課程」是什麼?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規定,課程類型分為兩大類:「部定課程」和「校訂課程」。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明確規範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的內容與模式 以上可由各校自行訂定,不但能「發展學校特色」,使「學生適性學習」,更是「跨領域學習×與生活情境結合×做中學學中做」的最佳展現!校訂課程不僅可以使教學更活化,還能兼顧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宣講第五版(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

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成果系列2-異同綻放我們的校訂課程(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2018.05)。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提到的「跨領域統整課程」是什麼?何時教?形式有哪些? 跨領域統整課程就是將相關的知識、經驗組織起來,使各部分緊密連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學到知識的意義或概念,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更容易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跨領域統整的協同教學可以在「彈性學習課程」或在「領域學習節數內找尋相同主題調整或重組課程」來進行,整合性的課程使學生能將所學運用到真實生活中,素養就展現出來了。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發布版)。

跨領域統整的教與學(國家教育研究院研討會曾祥榕2016)。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於108年9月實施,將影響哪些學生?會有缺漏的課程需要銜接嗎? 目前(107學年)就讀幼兒園大班、小六、國三的學生,108學年就會適用新課綱。

新舊課綱的差異,低年級原則上差異不大。

未來如有需要,教育部會協同相關單位編輯銜接教材,進行強化。

參考資料來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